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0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邱兆磊 王振杰 +3 位作者 刘牧林 黄建康 董慧明 郑士友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阻塞性黄疸大鼠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anti-TNF-αMcAb)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胆总管结扎组(BDL)、BDL+anti-TNF-...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阻塞性黄疸大鼠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anti-TNF-αMcAb)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胆总管结扎组(BDL)、BDL+anti-TNF-αMcAb组、假手术组(SO)。BDL+anti-TNF-αMcAb组治疗于胆总管结扎后第3天开始经尾静脉注射anti-TNF-αMcAb(1mg/kg),连用5天;BDL组和SO组以同样的方法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TNF-α水平,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BDL组及BDL+anti-TNF-αMcAb治疗组大鼠血清ALT、AST和TNF-α水平均高于SO组(P〈0.01),但BDL+anti-TNF-αMcAb治疗组增高的程度均低于BDL组(P〈0.05-P〈0.01),并且肝组织病理改变也较轻。SO组肝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结论:TNF-α可能是阻塞性黄疸时肝损伤的重要介导因子,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可以减轻阻塞性黄疸时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阻塞 肝外 黄疸 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 肝损伤 大鼠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金 吴丽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7期282-283,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76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4只)、抗体组(36只)和生理盐水组(36只),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丙二醛(M...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76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4只)、抗体组(36只)和生理盐水组(36只),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TNF-α单克隆抗体在再灌注3、6 h后可降低血清中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抗TNF-α单克隆抗体在一定时间内能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鼠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萍 蒋琳 +3 位作者 马亚茹 鱼轲 郭敏 陆俭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90-1093,共4页
目的制备高中和活性的鼠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用重组TNF-α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TNF-α单抗,纯化后,用间接ELISA法和微量细胞病变MTT法检测抗体效价,ELISA相加试验测定抗原表位,硫氰酸... 目的制备高中和活性的鼠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用重组TNF-α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TNF-α单抗,纯化后,用间接ELISA法和微量细胞病变MTT法检测抗体效价,ELISA相加试验测定抗原表位,硫氰酸铵洗脱法测定单抗的相对亲和力指数,并进行类及亚类、细胞染色体核型、特异性及稳定性检测。结果筛选出7株分泌抗TNF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其中6株具有较高的中和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其细胞上清及腹水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40~1∶160和(1~3)×10-4,7株单抗均为IgG类IgG1亚类,轻链类型均为κ,细胞核型分析符合杂交瘤细胞特征,特异性良好,5H10株与其余6株有不同的抗原表位,相对亲和力指数为0.4~1.5mol/L。结论已成功制备具有高中和活性的鼠抗TNF-α单克隆抗体,为抗人TNF-α嵌合抗体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单克隆抗体 中和活性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士胜 李贵仁 +1 位作者 廖华萍 王康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以及抗TNF-α单克隆抗体(TNF-α mAb)对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近交系大鼠30只制作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F344→Lou),随机等分入移植治疗组(每日结膜下注射0.5g/L抗T...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以及抗TNF-α单克隆抗体(TNF-α mAb)对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近交系大鼠30只制作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F344→Lou),随机等分入移植治疗组(每日结膜下注射0.5g/L抗TNF-α mAb 0.1mL)和移植模型组(结膜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技术分别检测术后3,7d及发生排斥反应时大鼠外周血清中TNF-α的水平,并观察移植角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植片存活情况。结果:角膜移植术后早期各组大鼠血清TNF-α浓度均有升高,与移植治疗组相比,移植模型组升高速度更快,水平更高(P<0.05);但当发生排斥反应时,二者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移植模型组大鼠植片存活时间为10.2±1.9d,而抗体治疗组平均13.8±2.2d,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NF-α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发挥一定作用。动态检测外周血TNF-α浓度有助于预测、诊断排斥反应。应用抗TNF-αmAb治疗可部分延长植片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排斥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 单克隆抗体 大鼠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韩述岭 于立新 +5 位作者 马俊杰 曾方银 刘小友 孙煦勇 单海涛 袁谦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研究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anti-TNF-αmAb)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B组(非治疗组)和C组(假手术组),其中A、B组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A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经尾静脉注射anti-TNF-α... 目的研究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anti-TNF-αmAb)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B组(非治疗组)和C组(假手术组),其中A、B组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A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经尾静脉注射anti-TNF-αmAb(0.1 mg/kg·b.w.);B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组仅作麻醉、开腹,不阻断血流。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HE染色、TUNEL法及电镜分别测定或观察血肌酐、尿素氮、血浆TNF-α、肾组织病理改变、肾细胞凋亡情况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A组血肌酐、尿素氮、血浆TNF-α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1),肾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无明显改变,细胞凋亡显著减少。结论anti-TNF-αmAb能有效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缓解肾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田力 曹悦鞍 +3 位作者 夏菁 彭朝胜 王玮 龙南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4期2223-2225,共3页
目的观察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各10只。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液灌肠诱导建立UC大鼠急性期模型。然后实验... 目的观察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各10只。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液灌肠诱导建立UC大鼠急性期模型。然后实验组大鼠采用抗TNF-α单克隆抗体治疗,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从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6 d后同时处死3组大鼠,观察其结肠质量、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血清TNF-α水平及结肠组织TNF-α mRNA表达量,并以此评价炎症和损伤程度。结果3组大鼠结肠质量/体质量(mc/mb)、MPO活性、血清TNF-α水平和结肠组织TNF-α mRNA表达量间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mc/mb、MPO活性、血清TNF-α水平、结肠组织TNF-α mRNA表达量两两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抗TNF-α单克隆抗体可以减少UC大鼠血清TNF-α水平和结肠组织MPO活性及TNF-α mRNA表达量,使UC大鼠炎症反应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抗体 单克隆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清和 曾庆杏 +2 位作者 余绍祖 喻文莉 吴秀芝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 探讨 T N Fαm Ab 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用 Zea longa 报道的大白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尼龙线栓塞模型,对 6h 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大白鼠使用抗 T N Fαm Ab/生理盐水后的脑梗塞... 目的 探讨 T N Fαm Ab 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用 Zea longa 报道的大白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尼龙线栓塞模型,对 6h 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大白鼠使用抗 T N Fαm Ab/生理盐水后的脑梗塞体积、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微血管内白细胞聚集及附壁现象进行了观察。结果 抗 T N Fαm Ab 能减少脑梗塞体积,减轻脑组织变性坏死程度,减少白细胞在微血管内的聚集和粘附。结论 抗 T N Fαm Ab 能起到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肿瘤坏死因子Α 单克隆抗体 大鼠
下载PDF
鞘内注射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缓解大鼠骨癌痛的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陆向荣 王枫 +4 位作者 魏金荣 周友浪 缪秀华 肖颖 徐为袁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对胫骨癌痛模型大鼠痛觉过敏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180~200 g健康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n=8):假手术组、骨癌痛组、TNF-α单克隆抗体组、肿瘤对照组。于左侧胫骨近端骨髓腔...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对胫骨癌痛模型大鼠痛觉过敏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180~200 g健康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n=8):假手术组、骨癌痛组、TNF-α单克隆抗体组、肿瘤对照组。于左侧胫骨近端骨髓腔注射Walker256肿瘤细胞悬液10μL(2×109)制备大鼠骨癌痛模型,假手术组注射10μL生理盐水。建模后第11天,TNF-α单克隆抗体组连续7 d鞘内注射TNF-α单克隆抗体依那西普8μL,肿瘤对照组连续7 d鞘内注射生理盐水8μL,其余两组不进行鞘内注射。分别于注射肿瘤细胞前,注射后第1、4、7、10、14、17天时测定假手术组和骨癌痛组的机械痛阈。于接种细胞后第17天取大鼠左侧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腰2-腰5段)测定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1.8(NaV1.8)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骨癌痛组种瘤后第7天,机械痛阈开始下降,第10天出现明显下降(P<0.05),第17天骨癌痛组DRG NaV1.8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第11天TNF-α单克隆抗体组大鼠鞘内给药后机械痛阈明显升高,2 h达最高峰,8 h后恢复到给药前水平(P<0.01);重复给药7 d,行为学变化类似一次给药,但机械痛阈值升高程度较单次给药降低。第17天TNF-α单克隆抗体组DRG NaV1.8的表达较肿瘤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TNF-α单克隆抗体可能通过抑制DRG神经元上的NaV1.8的高表达从而抑制骨癌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背根神经节 肿瘤坏死因子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1.8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核因子KB活化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吴佳妮 唐旭东 +1 位作者 吴凡 刘晓辉 《西南军医》 2007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研究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Anti-TNF-αmAb)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心肌核因子-kB(NF-kB)活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新西兰兔152只分为①缺血-再灌注组;②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预处理组;③假手术对照组。用酶... 目的研究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Anti-TNF-αmAb)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心肌核因子-kB(NF-kB)活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新西兰兔152只分为①缺血-再灌注组;②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预处理组;③假手术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心肌组织中TNF-α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NF-kB的活性,髓过氧化酶法定量测定心肌组织中浸润的中性粒细胞。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使NF-kB迅速活化;心肌TNF-α的表达也明显增高,其与中性粒细胞浸润升高有相关性(r=0.764,P<0.05);Anti-TNF-α-mAb能抑制NF-kB的活化、减少TNF-α的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能刺激心肌NF-kB的活化,活化的NF-kB启动TNF-α的表达而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过程。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体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不仅在于直接减少TNF-α,而且可以抑制TNF-α对心肌NF-kB的活化的反馈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因子-KB 细胞浸润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分会眼免疫学组 张晓敏 +1 位作者 郑文洁 王茜子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9,共12页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生物制剂之一,其中阿达木单抗和英夫利昔单抗因其在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中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在临床应用多年,但在中国尚缺乏相关专家共识或指南。为促进抗肿瘤坏...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生物制剂之一,其中阿达木单抗和英夫利昔单抗因其在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中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在临床应用多年,但在中国尚缺乏相关专家共识或指南。为促进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在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中的规范应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分会眼免疫学组联合国内葡萄膜炎领域资深专家在循证证据基础上形成此推荐意见,以期为临床开展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 阿达木单抗 英夫利昔单抗 生物制剂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11
作者 王茜子 郑文洁 张晓敏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6,共7页
生物制剂作为继传统糖皮质激素及免疫调节药物后的新型治疗选择,因其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广泛应用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临床治疗。其中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为单抗)最为常用,但其在临床中的规范合理应用... 生物制剂作为继传统糖皮质激素及免疫调节药物后的新型治疗选择,因其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广泛应用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临床治疗。其中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为单抗)最为常用,但其在临床中的规范合理应用仍缺乏指导。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分会眼免疫学组牵头制定了《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中国专家共识》,遵循共识制订原则,基于循证基础,结合多位专家的临床治疗经验,系统全面地对于阿达木单抗及英夫利昔单抗的应用进行推荐,形成12条应用建议。针对该共识要点进行解读,有助于提高眼科及风湿免疫科医师对抗TNF-α单抗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专家共识 解读
原文传递
克罗恩病术前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杜康岭 王实现 +4 位作者 孙振亚 段明 曹磊 李毅 朱维铭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目的研究克罗恩病(CD)患者术前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克隆抗体治疗对一期肠管切除吻合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连续收治的行一期部分肠管切除吻合术的CD患者的病例资料。... 目的研究克罗恩病(CD)患者术前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克隆抗体治疗对一期肠管切除吻合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连续收治的行一期部分肠管切除吻合术的CD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以1:2的比例匹配出术前12周内未接受与接受抗TNF-α单克隆抗体治疗的CD患者。分析术前使用抗TNF-α单克隆抗体治疗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关系,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501例一期肠管切除吻合术CD患者,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135例CD患者纳入分析,治疗组45例,对照组90例。两组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4.4%比25.6%,P=0.889)以及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13.3%比14.4%,P=0.86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既往因CD的肠管切除史和手术部位为结肠是术后30 d内感染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D肠管切除史以及结肠手术与一期肠管切除吻合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肿瘤坏死因子 感染性并发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13
作者 王燕玲 王丽娜 +5 位作者 黄巧玲 王燕燕 宋娜娜 刘旭蓉 吴静 蔡兴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TEN患者20例,均给予rhTNFR:Fc治疗。治疗21 d后,记录TE...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TEN患者20例,均给予rhTNFR:Fc治疗。治疗21 d后,记录TEN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段(治疗后7、14、21 d)的药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DASI)评分[DASI评分平均值,50%DASI(DASI50)、75%DASI(DASI75)、90%DASI(DASI90)所占比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体温下降时间、皮疹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21 d后,TEN患者中,显效18例(90.00%),有效2例(10.00%)。TEN患者治疗后7、14、21 d的DASI评分分别为(30.44±5.68)、(5.28±2.31)、(2.04±1.12)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52.34±7.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治疗前、治疗7 d、治疗14 d,治疗21 d后的DASI50(100.00%)、DASI75(100.00%)、DASI90(90.00%)的改善比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N患者治疗后7、14、21 d的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22.73±5.58)、(15.99±4.60)、(4.44±1.10)pg/mL,均低于治疗前[(33.63±17.3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N患者体温下降时间为(2.49±0.81)d,皮疹控制时间为(5.19±1.90)d,住院时间为(11.92±4.20)d。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终止治疗或失访,均未出现急性不良反应,随访期间病情未见复发,定期复查结果显示并无合并症、活动性肝炎与结核疾病等。结论rhTNFR:Fc作为治疗TEN疾病的药物其疗效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提高,可降低血清TNF-α水平与DASI评分,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生物制剂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TNF-α抑制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用依那西普致葡萄膜炎2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武 陈水龄 +5 位作者 周婉瑜 史航 刘璐 贺严 付文涛 褚利群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4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TNF-α抑制剂与葡萄膜炎发病的关系并分析TNF-α抑制剂诱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2例使用TNF-α抑制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用依那西普后出现葡萄... 目的探讨TNF-α抑制剂与葡萄膜炎发病的关系并分析TNF-α抑制剂诱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2例使用TNF-α抑制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用依那西普后出现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葡萄膜炎发生时间分别在用药后2周和6周,其中前葡萄膜炎1例,前、中间葡萄膜炎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有好转。在持续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均有反复发作倾向。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引起葡萄膜炎的TNF-α抑制剂主要包括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多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眼内葡萄膜炎患者等。患者年龄区间在5~77岁,发病时间为用药后1周~4年。经系统治疗,停止免疫抑制剂后,绝大多数诱发性葡萄膜炎患者视力可恢复。结论TNF-α抑制剂可以诱发葡萄膜炎的发生,发病类型以前葡萄膜炎为主,且有复发倾向。及时诊疗后患者的视力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抑制剂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用依那西普 葡萄膜炎 副作用 英夫利昔单抗 阿达木单抗 视力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与支原体抗体滴度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肝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廖龙跃 简清勇 +1 位作者 蒋玲 胡云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7期83-88,共6页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支原体抗体滴度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肝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及其发生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新余...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支原体抗体滴度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肝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及其发生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肝功能损伤分为观察组(发生肝功能损伤,n=22)与对照组(未发生肝功能损伤,n=58)。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PP患儿发生肝功能损伤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TNF-α、支原体抗体滴度对MPP患儿肝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年龄、性别、肺不张、胸腔积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NF-α水平、支原体抗体滴度、肺实变、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维生素A水平、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时间、联用抗菌药物种类、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F-α水平较高、支原体抗体滴度(>1∶640)、肺实变、LDH(≥120 U/L)、CRP(≥5 mg/L)、维生素A(<0.20 mg/L)、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时间(≥7 d)、联用抗菌药物种类(≥2种)是MPP患儿发生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使用糖皮质激素是MPP患儿发生肝功能损伤的保护因素(P<0.05)。TNF-α诊断MPP患儿发生肝功能损伤的AUC为0.761(95%CI:0.653~0.849),灵敏度为68.18%,特异度为74.14%,截断值为>27.81 ng/L;支原体抗体滴度诊断MPP患儿发生肝功能损伤的AUC为0.718(95%CI:0.607~0.813),灵敏度为63.64%,特异度为75.86%,截断值为>1∶640,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TNF-α水平较高、支原体抗体滴度(>1∶640)、肺实变、LDH(≥120 U/L)、CRP(≥5 mg/L)、维生素A(<0.20 mg/L)、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时间(≥7 d)、联用抗菌药物种类(≥2种)是影响MPP患儿并发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影响MPP患儿并发肝功能损伤的保护性因素,临床应及时识别上述危险因素,并通过检测TNF-α、支原体抗体滴度辅助诊断,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与干预,加快患儿预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肝功能损伤 相关因素 支原体抗体滴度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自身免疫疾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33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毅刚 邝浩斌 +3 位作者 傅红梅 李春燕 赵小冰 薛丽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8-383,共6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3例应用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3例应用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32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及气管镜特征、病理特点、治疗及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26/33)、咳痰(23/33)、发热(17/33)。发病多见于肺结核(32/33)、支气管结核(15/33)、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结核(11/33)。结核菌双侧全肺播散(21/33),结核菌肺内组织(支气管、纵隔肺门淋巴结、胸膜)播散(19/33),肺外结核(18/33),肺结核伴肺内组织或肺外结核(26/33)。血CD4+T淋巴细胞检测正常(23/33),血IGRA检测阳性(27/33)。肺部影像学粟粒性结节(8/33)。淋巴结组织病理为不典型肉芽肿结节。抗结核治疗疗程8~32个月。死亡1例。结论自身免疫疾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以双肺病灶多见,易播散到肺内组织及全身多个器官,免疫功能下降,多需延长治疗疗程,经综合治疗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结核 治疗
下载PDF
芪藤壮骨片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17
作者 曹森林 辜转荣 程铁兵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究芪藤壮骨片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B 27(human leukocyte antigen B 27,HLA-B27)阳性强弱将其分为... 目的探究芪藤壮骨片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B 27(human leukocyte antigen B 27,HLA-B27)阳性强弱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芪藤壮骨片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18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脊柱关节疼痛评分以及炎症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脊柱关节疼痛评分及HLA-B27和免疫炎症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评分及实验室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芪藤壮骨片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有效减轻患者的脊柱关节疼痛度,并降低炎症相关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藤壮骨片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强直性脊柱炎
下载PDF
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促进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调控足细胞增殖和迁移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莫颖 王凤梅 +1 位作者 帕提古丽·阿斯讨拜 欧云塔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CFHR1)通过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调控足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和人肾足细胞。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和CFHR1干预组,分别进行牛血清白蛋白或CFHR1重组蛋白干预24 h... 目的:探讨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CFHR1)通过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调控足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和人肾足细胞。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和CFHR1干预组,分别进行牛血清白蛋白或CFHR1重组蛋白干预24 h,ELISA法测定上清液TNF-α水平。足细胞分为空白组、TNF-α干预组、对照上清液干预组、CFHR1上清液干预组、CFHR1上清液+TNF-α中和抗体干预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迁移。Wb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相关蛋白变化。结果:巨噬细胞的CFHR1干预组上清液中TNF-α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TNF-α干预组、CFHR1上清液干预组的细胞增殖比率和迁移数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CFHR1上清液干预组比较,CFHR1上清液+TNF-α中和抗体干预组的细胞增殖比率和迁移数量均显著提高(均P<0.05)。与空白组比较,TNF-α干预组、CFHR1上清液干预组的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足突蛋白(Podocin)、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整合素α3β1蛋白(α3β1)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CFHR1上清液干预组比较,CFHR1上清液+TNF-α中和抗体干预组的Nephrin、Podocin、F-actin、α3β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多(均P<0.05)。结论:CFHR1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的TNF-α可显著抑制足细胞增殖水平和迁移能力,这可能是高浓度CFHR1促进肾病综合征发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 足细胞 巨噬细胞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与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19
作者 杨湘君 周玮 +1 位作者 王丽 魏晓晨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4,共4页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是其常见的类型。目前认为辅助性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轴是其发病的关键免疫学机制[1]。目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肿瘤坏死因...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是其常见的类型。目前认为辅助性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轴是其发病的关键免疫学机制[1]。目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抑制剂,主要包括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和培塞利珠单抗;另一类是IL抑制剂,主要包括IL-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META分析
下载PDF
关节腔内注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积液情况、膝关节功能及ACPA水平的影响
20
作者 吴旭强 郑冰 +1 位作者 顾维杰 朱勇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118-122,共5页
目的 探讨关节腔内注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益赛普(etanercept)]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积液情况、膝关节功能及抗瓜氨酸肽抗体(ACP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难治性RA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 目的 探讨关节腔内注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益赛普(etanercept)]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积液情况、膝关节功能及抗瓜氨酸肽抗体(ACP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难治性RA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片等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患者关节腔内注射rhTNFR:Fc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积液情况、膝关节功能及ACPA水平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关节积液深度、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ACP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难治性RA患者关节腔内注射rhTNFR:Fc疗效明显,能够减少关节积液量,改善膝关节功能,延缓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积液 膝关节功能 抗瓜氨酸肽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