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期刊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67例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金龙 何平 +2 位作者 张福鑫 张乙川 李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8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胆道蛔虫疾病中的作用。方法:67例胆道蛔虫症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并给予解痉止痛、利胆驱虫、抗感染等手段处理。结果:本组67例患者全部治愈,住院时间2~20d,平均5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驱虫彻底,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胆道蛔虫疾病中的作用。方法:67例胆道蛔虫症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并给予解痉止痛、利胆驱虫、抗感染等手段处理。结果:本组67例患者全部治愈,住院时间2~20d,平均5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驱虫彻底,复发率低,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胆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肝脓肿和急性胆管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蛔虫症 蛔净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86例胆道蛔虫症的诊疗回顾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洪明 周仕勇 刘林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27期108-109,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86例胆道蛔虫症患者的诊疗过程,探讨胆道蛔虫症的诊疗方法。方法:首先予以中药乌梅汤加肠虫清口服,高压氧治疗,未能成功者施以十二指肠镜检查结合ERCP方法治疗,二者均失败后采用胆道探查术。结果: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 目的:回顾性分析86例胆道蛔虫症患者的诊疗过程,探讨胆道蛔虫症的诊疗方法。方法:首先予以中药乌梅汤加肠虫清口服,高压氧治疗,未能成功者施以十二指肠镜检查结合ERCP方法治疗,二者均失败后采用胆道探查术。结果: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患者均治愈。结论: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的综合疗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蛔虫症 乌梅汤 ERCP 探查术
下载PDF
超声在肠道及胆道蛔虫症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董彦 王立 +1 位作者 绞条玉 唐绍宏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6期835-83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肠道及胆道蛔虫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7例门急诊初步诊断为蛔虫症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随访。结果:超声检查发现,肠道蛔虫症者81例,胆道蛔虫症者6例;胆道内蛔虫症者胆总管均有轻度扩张,并发胆管炎和胆囊炎者3例,肝外... 目的:探讨超声在肠道及胆道蛔虫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7例门急诊初步诊断为蛔虫症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随访。结果:超声检查发现,肠道蛔虫症者81例,胆道蛔虫症者6例;胆道内蛔虫症者胆总管均有轻度扩张,并发胆管炎和胆囊炎者3例,肝外阻塞性黄疸1例。经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蛔虫排出。结论:超声检查具有迅速方便、可靠性高、重复性强、无痛苦等优点,也是目前诊断胆道及肠道蛔虫症的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能及时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蛔虫 胆道蛔虫症 诊断
下载PDF
胆道蛔虫症的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维江 张建军 《腹部外科》 2004年第5期304-304,共1页
胆道蛔虫症是常见的胆道急腹症之一,尤以农村多见。多数病例采用内科药物治疗和内镜治疗,可获满意的效果。但少数病人治疗时间长、效果差,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需手术治疗。我院1998~2003年共手术治疗18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胆道蛔虫症 外科治疗 体会 手术治疗 治疗时间 常见 严重并发 内科 内镜治疗 病人
下载PDF
耳穴埋针治疗胆道蛔虫症65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宗江 李福臻 《上海针灸杂志》 2004年第12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耳穴埋针 治疗 胆道蛔虫症 诊断标准
下载PDF
静注维生素C联合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症168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祝丽萍 李上康 卢东亮 《中国中医急症》 2004年第6期352-352,共1页
关键词 胆道蛔虫症 维生素C 乌梅汤
下载PDF
39例胆道蛔虫症的内镜治疗经验
7
作者 陈敏 周永碧 李智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8年第4期60-60,共1页
内镜治疗胆道蛔虫症始于80年代初,以患者痛苦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受到重视,现已成为治疗胆道蛔虫症的最佳方法。我科从1986~1995年内镜治疗胆道蛔虫症39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1例(28.... 内镜治疗胆道蛔虫症始于80年代初,以患者痛苦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受到重视,现已成为治疗胆道蛔虫症的最佳方法。我科从1986~1995年内镜治疗胆道蛔虫症39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1例(28.2%),女性28例(7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蛔虫症 内镜 治疗
下载PDF
重用白芍枳壳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体会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文艳 《甘肃中医》 1999年第5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胆道蛔虫症 中医药疗法 白芍 枳壳
下载PDF
胆道蛔虫症伴发胰腺炎一例
9
作者 申继清 谢永双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8-338,共1页
患者男性,28岁,广西博白县农民.诉2000年8月中旬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疼痛,多呈绞痛,偶感钻痛,并向背部、右肩胛部及两侧腰部放射,每次持续1~2 h,伴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
关键词 胆道蛔虫症 并发 胰腺炎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维生素K_3与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治疗胆道蛔虫症50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章丽星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64-164,共1页
关键词 胆道蛔虫症 维生素K 维生素C 药物联合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分段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症临床观察
11
作者 康淑英 李淑杰 宋培娟 《吉林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468-469,共2页
胆道蛔虫症是由于蛔虫自肠道上窜钻入胆道而引起的寄生虫病,祖国医学称为"蛔厥"或"蚰厥",是小儿肠道蛔虫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儿科自从1999年至2001年采用中西结合分段治疗本病150例,其效果较满意。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小儿 胆道蛔虫症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胆道蛔虫症80例的护理
12
作者 龙晓英 孟社会 李建国 《现代护理》 2001年第5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 护理 胆道蛔虫症
下载PDF
大柴胡汤化裁治愈胆道蛔虫症并急性感染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劲刚 《江西中医药》 1996年第3期18-18,共1页
大柴胡汤化裁治愈胆道蛔虫症并急性感染1例周劲刚(广西桂林医学院附院桂林541001)关键词胆道蛔日症并急性感染;中医药疗法;大柴胡汤胆道蛔虫症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它是由于肠道蛔虫上窜钻入胆道引起,是肠道蛔虫症的... 大柴胡汤化裁治愈胆道蛔虫症并急性感染1例周劲刚(广西桂林医学院附院桂林541001)关键词胆道蛔日症并急性感染;中医药疗法;大柴胡汤胆道蛔虫症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它是由于肠道蛔虫上窜钻入胆道引起,是肠道蛔虫症的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高热、寒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蛔虫症并急性感染 中医药疗法 大柴胡汤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78例
14
作者 常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01-301,共1页
关键词 胆道蛔虫症 中西医结合 临床 疗效
下载PDF
胆道蛔虫症的超声诊断
15
作者 张宗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44-244,共1页
关键词 胆道蛔虫症 超声诊断 并发 蛔虫
下载PDF
驱虫利胆汤治疗胆道蛔虫症
16
作者 薛凤荣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36-236,共1页
关键词 驱虫利 治疗 胆道蛔虫症
下载PDF
胆道蛔虫症治疗观察
17
作者 夏立照 许崇明 +2 位作者 沈洪金 金德宏 夏玲玲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1996年第4期207-208,共2页
胆道蛔虫症(Biliary ascariasis)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称为“蛔厥”。以青壮年农民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过去文献记载,主张待腹痛缓解后,再行驱虫治疗,酿成病人反复发作之痛苦。1991年3月~1996年5月,我们采用中药茵陈、乌梅、... 胆道蛔虫症(Biliary ascariasis)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称为“蛔厥”。以青壮年农民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过去文献记载,主张待腹痛缓解后,再行驱虫治疗,酿成病人反复发作之痛苦。1991年3月~1996年5月,我们采用中药茵陈、乌梅、大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蛔虫症 阵发性 中药 张仲景 驱蛔灵 大黄 茵陈 驱虫治疗 临床诊断 乌梅
下载PDF
治疗胆道蛔虫症验方
18
作者 高迎文 高文武 《中国民间疗法》 2003年第5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胆道蛔虫症 验方 乌梅 杏仁 白芍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误诊为胆道蛔虫症1例
19
作者 吴红瑛 黄志光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 1996年第4期272-272,共1页
张某,男,6(5/12)岁,因阵发性腹痛十天,间歇性呕吐三天入院,起病前一天曾有“农药”接触史。入院查体:体温37.1℃,呼吸24次/分,心率90次/分,血压11/7KPa,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皮疹;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 张某,男,6(5/12)岁,因阵发性腹痛十天,间歇性呕吐三天入院,起病前一天曾有“农药”接触史。入院查体:体温37.1℃,呼吸24次/分,心率90次/分,血压11/7KPa,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皮疹;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未及腹块,脐上2至3cm处轻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入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22.0×109/L,杆状核0.02,分叶核0.83,淋巴细胞0.13,单核0.02;尿常规无异常;大便常规无异常;腹部平片及B超均无异常。初步诊断:胆道蛔虫症。给予先锋霉素4号、氨苄青霉素、颠茄、肠虫清等治疗,腹痛无好转。入院三天后患儿解粘液样血便十余次,每次量不多,大便镜检红细胞+++/HP,脓球0/HP;继续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入院四天后患儿自诉双下脏膝关节疼痛,双下肢伸面出现少许针尖大小皮疹,色暗红、高出皮面,确诊为过敏性紫癜。予强的松7.5mg3/日口服,治疗一周后患儿腹痛好转、双下肢皮疹消褪,大便转为正常,病情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误诊 胆道蛔虫症 腹痛 胃肠型
下载PDF
小儿胆道蛔虫症32例诊治体会
20
作者 唐伟 张立君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胆道蛔虫症 临床表现 阿托品 氧疗法 驱蛔灵或 肠虫清 抗生素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