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1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谐何以可能——胡塞尔论共同世界的构成
1
作者 蔡文菁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196,共13页
胡塞尔将完整意义上的先验主体视作一个拥有具体意识生命并关联着世界的单子。现象学单子之间的和谐关涉一个共同世界的构成,它建立在他人构成的基础之上。考察胡塞尔的相关理论可见: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差异是构成共同世界的必要前提,因... 胡塞尔将完整意义上的先验主体视作一个拥有具体意识生命并关联着世界的单子。现象学单子之间的和谐关涉一个共同世界的构成,它建立在他人构成的基础之上。考察胡塞尔的相关理论可见: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差异是构成共同世界的必要前提,因而和谐应当被理解为现象学单子在交互中完成的意向成就。虽然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往往将一致性视作和谐的基本形态特征,但从其思想中可引申出另一种和谐观念,尤其对于共同的文化与价值世界而言,和谐表现为对差异与对立的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共同世界 和谐 差异 单子
下载PDF
胡塞尔现象学下的童年世界意义考察
2
作者 陈乐乐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3,共10页
从胡塞尔的现象学来看,儿童世界首先是一种先验的交互主体性存在样态,在其中“先验的自我”作为一种原初意向性不断地构造着客观世界。成人所谈论的世界虽然总是把儿童世界排除在外,但是胡塞尔认为儿童世界所产生的变形、融合以及原促... 从胡塞尔的现象学来看,儿童世界首先是一种先验的交互主体性存在样态,在其中“先验的自我”作为一种原初意向性不断地构造着客观世界。成人所谈论的世界虽然总是把儿童世界排除在外,但是胡塞尔认为儿童世界所产生的变形、融合以及原促建性是成人世界所缺少的,成人世界对自我的构造只是在已有世界基础之上的转换而已。童年世界暗含着人类世界视域的原始视域,儿童正是借助同感和身体而达至对陌生经验的认识。这就说明,童年世界的意义发生是一种自心自性的内在考察,任何外在的、建构论的或技术化的分析,都可能是一种对童年世界存在意义的反向抵消。现象学哲学下的童年世界考察可看作童年现象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先验交互主体性 儿童世界 原始视域 童年现象学
下载PDF
如何理解胡塞尔:问题的发生、转向与突进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迎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7,208,209,共12页
理解胡塞尔必须进入胡塞尔本人的运思。《逻辑研究》在拓展范畴直观的同时错失了作为直观之前提的自身被给予性。在1906—1907年间,胡塞尔开始聚焦绝对被给予性(之中的先天)的观念,在随后的内时间意识研究中,他通过对滞留的具体综合样... 理解胡塞尔必须进入胡塞尔本人的运思。《逻辑研究》在拓展范畴直观的同时错失了作为直观之前提的自身被给予性。在1906—1907年间,胡塞尔开始聚焦绝对被给予性(之中的先天)的观念,在随后的内时间意识研究中,他通过对滞留的具体综合样式的揭示,为纯粹意识/绝对存在的显现提供了新的意向基础。现象学就此进入超越论阶段。意向流形结构(一维流形构造二维连续统)既是超越论现象学的意向基础,也是现象学对20世纪西方哲学对体验流之内结构的整体探索的回应。只有在此双向交织、多维建基的意向结构中,本质直观与范畴直观的差异、形式化对本质关联的构造、能思/所思的相关性才可能真正得到理解,而超越论现象学从主体性(从能思/所思、本质类型到实显行为)到具体区域的构造也才可能展示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直观 被给予性 内时间 纯粹意识 能思/所思 超越论构造
下载PDF
生活世界概念的社会学转向——基于胡塞尔、舒茨和哈贝马斯的分析
4
作者 夏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158,207,208,共12页
“生活世界”最初是胡塞尔晚期现象学中的重要概念,舒茨对其进行了社会学改造,哈贝马斯将其理解为“生活世界—系统”两层面结构社会的其中一个层面,从而完成了这一概念的社会学转向。这一转向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从内... “生活世界”最初是胡塞尔晚期现象学中的重要概念,舒茨对其进行了社会学改造,哈贝马斯将其理解为“生活世界—系统”两层面结构社会的其中一个层面,从而完成了这一概念的社会学转向。这一转向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从内容上看,生活世界虽然最初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出现在胡塞尔晚期的超越论现象学之中,但有关它的阐释却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学内容;舒茨为了使韦伯的意义理论在哲学上得到奠基,对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进行了社会学的改造,生活世界为构成社会元素的行动提供意义,而行动也同样赋予生活世界以意义;哈贝马斯则从语用学的立场对生活世界进行了再改造,使之成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奠基概念。从形式来看,胡塞尔所理解的生活世界概念既包含了主观世界也涵盖了客观世界,是对近代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否定;舒茨进一步从社会学的立场强调了客观世界或社会世界的意义基础和文化内涵,他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解蕴含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哈贝马斯则从言语行为与世界的关系入手,把生活世界理解为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揭示了作为交往行动背景的生活世界所具有的批判力量,为他的社会批判理论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舒茨 哈贝马斯 生活世界 社会学
下载PDF
胡塞尔陷入唯我论了吗?--对“第五沉思”的补充性辩护
5
作者 胡文迪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8-158,共11页
胡塞尔的超越论现象学历来被指责为唯我论。虽然在“第五沉思”中他声称已经揭示了唯我论的假象,但这依然没有阻止之后的研究者对其现象学提出唯我论批评。其中一些批评者认为,即便同感问题得到澄清,胡塞尔哲学中的唯我论问题依然存在... 胡塞尔的超越论现象学历来被指责为唯我论。虽然在“第五沉思”中他声称已经揭示了唯我论的假象,但这依然没有阻止之后的研究者对其现象学提出唯我论批评。其中一些批评者认为,即便同感问题得到澄清,胡塞尔哲学中的唯我论问题依然存在。其理由在于:超越论自我的绝对性和优先性始终未被动摇;在胡塞尔那里缺少与超越论自我真正同等源初的他人。这些理由显然不够充分,可从三个方面反驳这一批评:其一,重新解释超越论自我的绝对性和优先性,强调其认识论特征;其二,揭示超越论自我与交互主体性经验的区别;其三,说明他人作为与“我”同等源初的构造主体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现象学 交互主体性 他人 唯我论
下载PDF
胡塞尔的“边缘域”概念及其当代价值
6
作者 高剑平 魏一帆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4,共10页
“边缘域”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从现象学角度夯实了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基础,诠释了事物作为纯然的显现是如何存在的。事物的显现由于“边缘域”的存在而使主体建立起“显性-隐性”之间的关系范畴。这就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 “边缘域”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从现象学角度夯实了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基础,诠释了事物作为纯然的显现是如何存在的。事物的显现由于“边缘域”的存在而使主体建立起“显性-隐性”之间的关系范畴。这就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认识的发生过程。“边缘域”的本质特性为“在场性”。“边缘域”的内涵为“实显性”与“潜在性”,“边缘域”的外延则是“交互性”。“边缘域”之“在场性”通过“实显性”“潜在性”“交互性”来显现认识的生成。这种认识方式揭示了当代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内在机理。“边缘域”的当代价值与人工智能有着紧密的关联,挖掘“边缘域”概念的哲学意蕴,可以为当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提供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边缘域 在场性 实显性 潜在性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论生活主体的具体化进程——基于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的视角
7
作者 王朝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3,共6页
在内时间意识中生活主体的形成是一种具体化的过程,从自我极到行为自我,经由单子,最终生成完整意义上的生活主体。此具体化进程也是一种原初时间维度与自我维度融合的进程,显现独特而唯一的内在时间性,周围世界由此被确定地构造。生活... 在内时间意识中生活主体的形成是一种具体化的过程,从自我极到行为自我,经由单子,最终生成完整意义上的生活主体。此具体化进程也是一种原初时间维度与自我维度融合的进程,显现独特而唯一的内在时间性,周围世界由此被确定地构造。生活主体凭借本质本己性固持自身,又敞开视域,通过具体体验构造自身的生活之流。在原初时间之流中,随着生活主体的出现,内容及其多样性被关注,具体化进程本身自觉朝向了发生维度以及实践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内时间意识 生活主体 内在时间性 自我 单子
下载PDF
语法是约定俗成的吗?——论胡塞尔的语法起源思想及其启示
8
作者 张勤富 《晋阳学刊》 2024年第3期100-106,共7页
胡塞尔对语法起源的考察以(s是p)为例,具体论证(s是p)的生成过程,揭示了语法起源于“前语言活动”的个别直观(其中发生了被动综合的三个阶段)和本质直观,即前谓词经验。这一语法起源思想反映了先天语法的先验发生学路线与后天语法的经... 胡塞尔对语法起源的考察以(s是p)为例,具体论证(s是p)的生成过程,揭示了语法起源于“前语言活动”的个别直观(其中发生了被动综合的三个阶段)和本质直观,即前谓词经验。这一语法起源思想反映了先天语法的先验发生学路线与后天语法的经验构成路线两种认知方式的差异,辩证了语法是约定俗成的这一常识信念,其能揭示后天语法缺乏的“前语言活动”并具有其他先天语法所不具有的明见性,其缘由在于现象学方法。胡塞尔语法起源思想本质上是其现象学方法对语法现象进行分析的范例。这一思想在方法论上启示我们反思哲学方法与具体学科方法的差异,真正理解哲学方法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前谓词经验 先天语法 后天语法 哲学方法
下载PDF
从“先验的主体间性”到“共在”——胡塞尔与早期海德格尔对社会存在论的先验阐释
9
作者 王志涵 《阴山学刊》 2024年第5期43-49,共7页
早期海德格尔认为“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此在必然已经包含与他人的关系,即与他人“共在”,这样一种观点与胡塞尔的先验的主体间性理论相呼应,他们共同认为,自我与他人的主体间关系存在于我们与世界或超越的关系之中。其中胡塞尔将超越理... 早期海德格尔认为“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此在必然已经包含与他人的关系,即与他人“共在”,这样一种观点与胡塞尔的先验的主体间性理论相呼应,他们共同认为,自我与他人的主体间关系存在于我们与世界或超越的关系之中。其中胡塞尔将超越理解为与主体相对的客观的真实性、确定性;而海德格尔则认为,此在与世界本身就在超越之中,超越意味着此在对于世界的超越,同时也是使得意向性成为可能的关系性整体,其自身带有不可简化的社会维度。虽然他们对于世界和超越的理解存在着分歧,但是这样一种对于社会性所做的先验(transcendental)①说明是胡塞尔与早期海德格尔所共同秉持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影响了他们各自哲学中所蕴含的社会存在论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海德格尔 先验的 主体间性 世界 超越 社会存在论
下载PDF
内在历史性与知识的可能——以胡塞尔对康德的批评视野为中心
10
作者 范正兴 《宜宾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67-75,共9页
胡塞尔在《几何学的起源》中区分了原初的明见性和公理的明见性,前者是现象学所要求的明见性,后者是近代哲学为理想化知识奠基的立足点。康德在公理的明见性的指引下通过主体的先天能力为知识奠基,表明其处于近代哲学的基本立场中,无法... 胡塞尔在《几何学的起源》中区分了原初的明见性和公理的明见性,前者是现象学所要求的明见性,后者是近代哲学为理想化知识奠基的立足点。康德在公理的明见性的指引下通过主体的先天能力为知识奠基,表明其处于近代哲学的基本立场中,无法将知识何以可能的先天条件还原到其真正的先天基础上。胡塞尔通过回溯法返问理想化知识的先行基础,并且还原到前知识的生活世界领域。但是,原初明见的生活世界领域还不足以成为理想化知识的先天条件,因为它不仅须从理想化的现成领域中返回,而且还与康德意义上的主体的先天能力一样诉诸于静态的结构性描述。只有本质上贯穿原初领域与现成领域的内在历史性,才能从动态的发生意义上成为一切理想化知识何以可能的先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康德 理想化 知识 内在历史性
下载PDF
胡塞尔的想象和幻象
11
作者 马克·里希尔 曾仲权(译)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1期15-26,共12页
马克·里希尔分析论证指出,在胡塞尔那里,想象是对没有物理载体的图像客体的一种“感知表象”,是感知表象式的拟象。而幻象和想象的区分虽不是严格确定,但还是有区别的。想象仍然有其当下不在场的图像主体,而幻象则没有当下不在场... 马克·里希尔分析论证指出,在胡塞尔那里,想象是对没有物理载体的图像客体的一种“感知表象”,是感知表象式的拟象。而幻象和想象的区分虽不是严格确定,但还是有区别的。想象仍然有其当下不在场的图像主体,而幻象则没有当下不在场的图像主体。幻象显现具有四大特征:一是多变性或变形性;二是在所谓连续的时间过程中非连续性的闪现;三是在同一个假定的时间连续体中具有间歇性;四是他们的显现是不存在的虚无。但是,幻象需要在想象行为中显现,尽管幻象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被其所代现的现实存在的图像主体。在戏剧表演中,戏剧人物是无法直观、并不存在的“感知”幻象,演员只能具身化这种不可形象化的戏剧人物。演员只有在具身化这一并不存在的感知幻象过程中进行移情,他才是好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想象 幻象 虚无 具身化
下载PDF
论胡塞尔《危机》中的历史维度
12
作者 施周祺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作为此前几乎独立于历史问题域进行思考的哲学家,《危机》时期的胡塞尔从历史中看到了哲学发展的道路。之所以考察历史,是因为对他来说,哲学家作为人类的公仆还有另一层不可避免的身份——作为过去的继承人。据胡塞尔的观点,哲学史通向... 作为此前几乎独立于历史问题域进行思考的哲学家,《危机》时期的胡塞尔从历史中看到了哲学发展的道路。之所以考察历史,是因为对他来说,哲学家作为人类的公仆还有另一层不可避免的身份——作为过去的继承人。据胡塞尔的观点,哲学史通向的是人类解决人性危机的真正起点——对“我”真正进行考察的先验现象学。只有在更广阔的和更深层次的维度中理解“我”,才能重新理解人,才能真正面临并解决人类的危机。但胡塞尔历史哲学精神所具有的高度统一性却同时意味着一种诠释的暴力,并有一种使现代人进入另一种危机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历史 哲学 诠释
下载PDF
作为本质直观基础的含混统一性——论胡塞尔本质直观方法中的边界问题
13
作者 李文豪 余慧元 《甘肃理论学刊》 2024年第5期75-84,共10页
本质直观方法是胡塞尔建构现象学大厦的基础性方法,正是在本质直观中我们才把握到了区别于经验一般性的纯粹本质一般性。但是该方法的有效性面临着广泛的讨论和批评,其中边界问题是批评者们对本质直观所提出的最多以及最为严重的质疑。... 本质直观方法是胡塞尔建构现象学大厦的基础性方法,正是在本质直观中我们才把握到了区别于经验一般性的纯粹本质一般性。但是该方法的有效性面临着广泛的讨论和批评,其中边界问题是批评者们对本质直观所提出的最多以及最为严重的质疑。在考察了边界问题的来源及意义后,笔者指出边界来源于“经验类型”的一般性,这种一般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种“经验类型”的预期作用。为了超越经验类型的边界获得真正的本质、避免认识论的循环,胡塞尔在晚期的《经验与判断》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奇特的“含混统一性”概念作为本质直观的真正基础,借助这一概念,本质直观方法才能最终克服边界的束缚从而把握到纯粹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本质直观 含混统一性 被动综合
下载PDF
观念何以实在?——从塞尔“现象学幻觉”之思看胡塞尔观念论对实在论的奠基
14
作者 许加鑫 《哲学进展》 2024年第3期516-524,共9页
胡塞尔现象学从《逻辑研究》时期的实在论立场转向观念论立场发生在《观念I》时期,伴随着这一转向胡塞尔同时也开始思考历史问题,并促成了发生现象学与历史现象学的诞生。因此,历史问题与从实在论向观念论的转向有着密切的关联。塞尔在... 胡塞尔现象学从《逻辑研究》时期的实在论立场转向观念论立场发生在《观念I》时期,伴随着这一转向胡塞尔同时也开始思考历史问题,并促成了发生现象学与历史现象学的诞生。因此,历史问题与从实在论向观念论的转向有着密切的关联。塞尔在《现象学幻觉》中对胡塞尔的批评正是忽略了历史这一关键环节,所以导致他对胡塞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静态现象学里。事实上,由于历史因素的介入,发生现象学得以展开,历史现象学得以提出,并通过历史性的实在概念使得胡塞尔的先验观念论可以为实在论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塞尔 历史 观念论 实在论
下载PDF
现象学的缘起与发展——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
15
作者 沈晓彬 《时代人物》 2024年第29期0001-0003,共3页
胡塞尔现象学突破传统二元论思想构建以意识为核心的研究课题,试图建立一种纯粹的意识分析方式, 以揭示经验世界的本质结构,进而构建超越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基础,其研究侧重于以先验意识为基础的意向性, 但面临唯我论的风险。海德格... 胡塞尔现象学突破传统二元论思想构建以意识为核心的研究课题,试图建立一种纯粹的意识分析方式, 以揭示经验世界的本质结构,进而构建超越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基础,其研究侧重于以先验意识为基础的意向性, 但面临唯我论的风险。海德格尔在此基础上将现象学的重心从先验意识转向此在生存性,并引入解释学的方法为存 在去蔽,为现象学注入新的生命力。本文旨在梳理现象学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的发展路径,并从二者对现象的理解、 面向事物本身与回到事物本身的口号差异、现象学还原思路、内容的差异等层面入手揭示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对现象学 本质的不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胡塞尔 海德格尔 意向性 存在论
下载PDF
浅析胡塞尔的先验还原与生活世界
16
作者 何梓晴 《哲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23-127,共5页
哲学从诞生起便在追问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对这一问题,从古至今都有不同的回答,从本体论目的论的“本原是实在”,到认识论企图通过论证认识的可能性来证明本原的实在,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哲学流派对这一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而胡塞尔的现象... 哲学从诞生起便在追问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对这一问题,从古至今都有不同的回答,从本体论目的论的“本原是实在”,到认识论企图通过论证认识的可能性来证明本原的实在,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哲学流派对这一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而胡塞尔的现象学,又是怎么回答这一问题的呢?本文就从这一问题出发,通过胡塞尔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浅析胡塞尔的先验还原是什么,并分析在先验还原之后,在对客观科学进行悬搁之后,生活世界又是如何成为科学的主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先验还原 生活世界
下载PDF
基于胡塞尔现象学的“即刻乐动”减脂速食食品包装设计
17
作者 胡玉蝶 《丝网印刷》 2024年第7期83-85,共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富足,肥胖问题日渐普遍,这对身材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运用胡塞尔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法,从颜色、文字、部分到整体意向性,设计即刻乐动减脂速餐包装,来传递“健康”“动起来”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减脂速食 包装设计
下载PDF
从心理学审视胡塞尔现象学的困境与出路——对一项哲学史任务的阐明和初步探索
18
作者 高申春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75,共8页
施皮格伯格曾提出,阐明现象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是理解胡塞尔哲学最重要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一评论实质上蕴含了一项哲学史任务,对这一任务的执行同时有助于加深对心理学的理解。无疑,胡塞尔的现象学兴起于布伦塔诺的心理学,由此决定... 施皮格伯格曾提出,阐明现象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是理解胡塞尔哲学最重要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一评论实质上蕴含了一项哲学史任务,对这一任务的执行同时有助于加深对心理学的理解。无疑,胡塞尔的现象学兴起于布伦塔诺的心理学,由此决定了现象学与心理学之间必然的内在同一性关系;先验现象学转向导致心理学在其中发生性质的根本变故而从属于先验现象学,这种否定关系既决定于又揭示了先验现象学作为思想迷宫的性质;胡塞尔晚年关于“生活世界”“前述谓经验”等主题的研究,乃是突破这个困境的不同尝试,并表达了向心理学回归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现象学 心理学 现象学心理学
下载PDF
胡塞尔论语言的逻辑性在隐喻中的起源
19
作者 邓晓芒 《哲学分析》 CSSCI 2023年第6期37-57,190,191,共23页
胡塞尔把逻辑判断的起源追溯到前谓词直观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由此带给逻辑判断形式以生命活力,突破了传统逻辑的那种僵化的理解,打破了西方两千余年占统治地位的实体主义的逻辑偏见,为原始思维、神话思维、艺术思维提供了更广阔的逻辑空... 胡塞尔把逻辑判断的起源追溯到前谓词直观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由此带给逻辑判断形式以生命活力,突破了传统逻辑的那种僵化的理解,打破了西方两千余年占统治地位的实体主义的逻辑偏见,为原始思维、神话思维、艺术思维提供了更广阔的逻辑空间。然而,他出于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偏见,试图把一切诗性话语全部塞入“纯粹逻辑”的先验框架之中,以建立一门无所不包的“严格科学的哲学”,这就把逻辑形式的真正起源屏蔽掉了。在他那里,没有什么逻辑判断的起源,只有逻辑判断的前谓词阶段和谓词阶段所构成的“谱系”,因此语言、经验直观、诗归根结底也是逻辑,逻各斯的非逻辑含义被遮蔽了,活的隐喻被闷死了。纯粹逻辑是从语言中发展出来的,在隐喻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逻辑要素,而是诗性要素,语言起源于诗,而不是起源于逻辑。胡塞尔架空语言,一心要把非逻辑的东西都归于逻辑,无法真正解决逻辑的起源问题。但他提出的逻辑谱系学所暗示的恰好是:逻辑最初是语言中的非逻辑因素由于其自否定而形成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逻辑谱系学 前谓词判断 隐喻 语言的诗性
下载PDF
“胡塞尔-皮亚杰”认识论框架中的建构主义思想追溯 被引量:4
20
作者 白倩 刘和海 李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7,共7页
在哲学认识论层面,胡塞尔与皮亚杰的认识论思考本质上都是对康德先验哲学的延续,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康德的“构造真理”观。基于此,文章将皮亚杰的发生建构思想纳入胡塞尔现象学体系中展开讨论,形成一个特定的“胡塞尔—皮亚杰”认识论... 在哲学认识论层面,胡塞尔与皮亚杰的认识论思考本质上都是对康德先验哲学的延续,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康德的“构造真理”观。基于此,文章将皮亚杰的发生建构思想纳入胡塞尔现象学体系中展开讨论,形成一个特定的“胡塞尔—皮亚杰”认识论框架,并从何以构造、构造的时间性、意义构造、具身构造以及社会构造几个方面对“建构主义”的应然展开论述。研究认为:“胡塞尔—皮亚杰”认识论框架可以系统回答“为何是构造”以及“构造所指是何”的问题;可以从当下与历史的角度阐述知识发生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过程问题;可以从结构的角度揭示构造的底层机制;还可以从具身构造与社会构造中揭示构造之主体性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现象学 建构主义 胡塞尔 皮亚杰 认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