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0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创新扩散视角看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影响因素——基于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虎峰 张昱 +2 位作者 张琪 袁源 段蔷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7,共6页
目的:本研究在创新扩散理论视角下,分析中国胸痛中心扩散影响因素,为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国内地地区31个省级行政区2014-2022年胸痛中心面板数据,以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为基本模型,创新运用空间杜宾模型,... 目的:本研究在创新扩散理论视角下,分析中国胸痛中心扩散影响因素,为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国内地地区31个省级行政区2014-2022年胸痛中心面板数据,以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为基本模型,创新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定量分析我国胸痛中心建设创新扩散影响因素。结果:固定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结果保持一致。公众需求没有对胸痛中心采用率产生显著影响,政策支持、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均对胸痛中心采用率产生正向影响。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证实了公共服务创新扩散存在邻近效应。结论:建议市县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辖区胸痛中心建设予以政策支持。采取输送技术、结对帮扶等方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胸痛中心建设成功率。通过学术会议、交流培训等方式改善农村地区学术信息滞后、信息茧房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创新扩散 健康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胸痛中心优化护理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娟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6期177-179,共3页
目的:观察胸痛中心优化护理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胸痛中心护理... 目的:观察胸痛中心优化护理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胸痛中心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胸痛中心优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急救相关指标(心电图完成时间、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完成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水平、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急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完成时间、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完成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满意度为100.00%(40/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优化护理管理应用于ACI患者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和急救满意度,改善急救相关指标水平,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胸痛中心护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护理管理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满意度
下载PDF
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流程对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胡彬 张伟伟 +1 位作者 崇爱国 周燕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391-393,共3页
心肌梗死是一种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心脏肌肉因持续缺乏血液供应而出现坏死,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急性病症~([1])。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为持久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严重者将发生心脏衰竭,病死率较高,给患者和家庭带... 心肌梗死是一种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心脏肌肉因持续缺乏血液供应而出现坏死,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急性病症~([1])。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为持久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严重者将发生心脏衰竭,病死率较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3])。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流程在急诊工作中具有明确性和谨慎性,使急诊工作更为专业化、系统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患者得到有效救治~([4-5])。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流程对患者进行干预,分析对心肌梗死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救治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流程 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 救治效果
下载PDF
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的影响
4
作者 李海洲 张琳 +1 位作者 王瑾 赵智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对郑州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成立前、后收治的STEMI转诊患者,分别设为常规转诊组、区域协同转诊组,各90例。两...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对郑州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成立前、后收治的STEMI转诊患者,分别设为常规转诊组、区域协同转诊组,各9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总缺血时间、从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2FMC)、首次医疗接触到导丝通过时间(FMC2W),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区域协同转诊组患者的总缺血时间、S2FMC、FMC2W均短于常规转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域协同转诊组患者院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转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设,显著提高了STEMI转诊患者的临床救治效率,降低了院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胸痛中心
下载PDF
胸痛中心认证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效果及预后影响
5
作者 凌如芳 罗柳青 袁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90-0093,共4页
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胸痛中心认证对其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2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以2019年1月—2020年9月时间段分为对照组293例(胸痛中心认证前),以2020年10月—2022年6... 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胸痛中心认证对其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2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以2019年1月—2020年9月时间段分为对照组293例(胸痛中心认证前),以2020年10月—2022年6月时间段分为观察组335例(胸痛中心认证后),对比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情况、关键时间节点对比情况、预后的住院天数和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认证前后实验室指标均为差异(P>0.05);观察组在关键时间节点各项指标内容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末内径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结论 针对于急性ST段太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胸痛中心认证显著缩短再灌注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效果 预后影响
下载PDF
胸痛中心运作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6
作者 黎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78-0081,共4页
分析胸痛中心运作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在Excel表格中录入罹患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对照组(2020年首月到2022年首月期间)和研究组(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期间)各有5... 分析胸痛中心运作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在Excel表格中录入罹患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对照组(2020年首月到2022年首月期间)和研究组(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期间)各有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急诊介入治疗。对照组在绿色急诊通道进行急救,研究组在胸痛中心展开治疗,对比两组的各项时间指标。结果 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住院天数、出诊反应速度、第一张心电图绘出时间、急救总时间、从发病到第一次进行医疗接触的时长、从第一次进行医疗接触到进行球囊扩张治疗的时长、从抵达急诊科到进行球囊扩张治疗的时长以及从发病到进行球囊扩张治疗的时长,均为研究组更短,P<0.05;相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研究组更低,相比救治成功率,研究组较高,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心功能分级优势显著,P<0.05。结论 予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介入治疗时在胸痛中心运作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其护理满意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缩短各项指标时间,减少并发症,建议临床不断深入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运作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下载PDF
基于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背景下三级胸痛中心建设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沈英婕 王刚 +2 位作者 黄文韬 吕晓皑 孙华琴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98,共3页
目的:探索基于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双体贯通”模式下三级胸痛中心建设方法。方法:通过“资金-人才-技术”一体下沉,实现由浙江省中医院牵头,紧密型医联体单位安吉县中医医院连结,基层一级医疗机构医共体单位天荒坪镇卫生院布点,“... 目的:探索基于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双体贯通”模式下三级胸痛中心建设方法。方法:通过“资金-人才-技术”一体下沉,实现由浙江省中医院牵头,紧密型医联体单位安吉县中医医院连结,基层一级医疗机构医共体单位天荒坪镇卫生院布点,“双体贯通”模式下的三级胸痛中心。结果:浙江省中医院、安吉县中医医院、天荒坪镇卫生院陆续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后两者成为县域内首家基层版胸痛中心及胸痛救治单元,规范形成委员会、诊断鉴别制度、评估救治流程,大幅提升县域内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能力、救治例数、救治效率。结论:“双体贯通”模式下三级胸痛中心建设成效显著且方法具有较强实操性和可复制性,在服务连续性方面可推广延伸,在医疗专业性方面需夯实持续,在信息支持性方面可复制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医共体 双体贯通 胸痛中心
下载PDF
基于VOSviewer的我国胸痛中心质量管理研究可视化分析
8
作者 赵玉铭 杨淑野 +6 位作者 韩鹏丽 袁霞 王一杰 于婷婷 李梦涵 王金月 宋月雁 《现代医院管理》 2024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利用VOSviewer软件对我国胸痛中心质量管理研究进行分析,探索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胸痛中心质量管理相关文献,通过VOSviewer软件构建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领域内发文量逐年增长,近两年有所下... 目的利用VOSviewer软件对我国胸痛中心质量管理研究进行分析,探索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胸痛中心质量管理相关文献,通过VOSviewer软件构建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领域内发文量逐年增长,近两年有所下滑。共有13位核心作者,9个相互关联的合作群体。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分别为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胸痛等。结论我国胸痛中心质量管理研究成果逐渐丰富,但尚未形成成熟的作者及合作群体,在护理领域开展较多,未来可加强跨团队、跨机构、跨学科间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质量管理 VOSviewer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胸痛中心质控报告(2023)》概要
9
作者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胸痛中心专家委员会 +2 位作者 霍勇 向定成 方唯一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618-625,共8页
近年来,我国胸痛中心建设数量迅速提升。截至2023年12月,全国胸痛中心注册单位5725家,通过验收2660家,共救治急性胸痛患者1467万例。其中2023年全国胸痛中心救治急性胸痛患者超318万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超69万例,取得了积极成效:显著提... 近年来,我国胸痛中心建设数量迅速提升。截至2023年12月,全国胸痛中心注册单位5725家,通过验收2660家,共救治急性胸痛患者1467万例。其中2023年全国胸痛中心救治急性胸痛患者超318万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超69万例,取得了积极成效:显著提高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再灌注治疗比例,保证短时间内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救治,并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及死亡率。通过胸痛中心建设,显著优化救治流程,改善患者预后。当下,全国胸痛中心的建设及质控工作仍需进一步推进,部分区域胸痛中心建设比例和胸痛诊疗水平有待提高,患者延误依然是我国急性胸痛救治面临的重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质控报告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下载PDF
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丽英 张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究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未实施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时间段内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2月—2023年6月陆军第七十三集... 目的探究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未实施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时间段内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2月—2023年6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后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抢救指标、临床效果、急诊工作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检分诊时间[(2.03±0.21)minvs.(3.05±0.29)min]、首份心电图时间[(5.06±1.01)minvs.(6.23±1.51)min]、开放静脉通路时间[(9.11±2.01)minvs.(11.63±2.01)min]、床旁测试(point-of-care-testing,POCT)+检验报告时间[(18.98±2.65)min vs.(23.65±2.81)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FMC)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FMC-to-B)[(43.20±3.65)minvs.(56.96±5.18)min]、自送到医院至接受正规治疗总时间(total time from hospital to receiving formal treatment,D-to-B)[(72.36±6.23)min vs.(110.15±13.23)min]以及肌钙蛋白Ⅰ获得时间[(21.02±2.65)minvs.(31.05±3.11)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急诊处置时间[(10.23±2.09)min vs.(16.32±3.01)min]以及急诊候诊时间[(0.98±0.31)min vs.(3.55±0.59)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预检分诊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2/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00%(9/100)(P<0.05)。结论对急性胸痛患者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预检分诊效率、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急诊 预检分诊模式 区域性胸痛中心 应用价值 分诊效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评估标准版胸痛中心对急性肺栓塞救治情况的改进作用
11
作者 刘玉敏 范馨心 +4 位作者 雷依齐 吴菊娴 钟林涛 李伟 司晓云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41-154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倾向性评分(PSM)评估标准版胸痛中心对急性肺栓塞救治情况的改进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20年9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肺栓塞病人。通过倾向性评分,按1∶1最近邻居匹配法进行匹配。以经胸痛中心救治的6... 目的探讨基于倾向性评分(PSM)评估标准版胸痛中心对急性肺栓塞救治情况的改进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20年9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肺栓塞病人。通过倾向性评分,按1∶1最近邻居匹配法进行匹配。以经胸痛中心救治的66例作为观察组,以其各自评分为标准,在未经胸痛中心救治的145例中匹配与之评分最接近的病人,最终经倾向性匹配后66例入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病人倾向性匹配前的年龄(P=0.008)、男性(P=0.032)、低危分层(P=0.041)、下肢深静脉血栓史(P=0.030)、无合并症(P=0.001)及既往抗凝比例(P=0.032)6个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标准均值除卧床(5%)、甲状腺功能亢进(6%)、冠心病(6%)、高血压(6%)、房颤(8%)、肾病(8%)、哮喘(9%)7个因子小于10%外,其余均大于10%。在进行倾向性匹配后两组间的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标准均值差均>10%。观察组误诊率(6.06%比25.76%,P=0.002)、漏诊率(3.03%比19.70%,P=0.003)及院内病死率(3.03%比13.64%,P=0.02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接诊至CTPA报告时间[(70.45±16.42)min比(130.25±17.35)min,P<0.001],确诊至抗凝时间[(21.45±7.66)min比(54.35±8.27)min,P<0.001]及确诊至溶栓时间[(31.23±6.32)min比(63.05±10.13)min,P<0.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住院日[(11.18±1.37)d比(13.12±1.45)d,P<0.001]及平均住院费用[(59420.12±7350.75)元比(74503.25±7903.87)元,P<0.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痛中心的建设降低了急性肺栓塞病人的误诊率、漏诊率及院内病死率,降低了病人的住院成本及住院天数,应该积极大力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肺栓塞 倾向性评分 误诊率 漏诊率
下载PDF
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许盼 余世成 +3 位作者 冯俊 丁胜楷 马玲玲 田塬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810-812,841,共4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于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前的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胸痛中心建设后的54例急性心肌梗...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于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前的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胸痛中心建设后的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效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症状发作-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to-FMC)、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FMCto-B)、门-球时间(D-to-B)、总缺血时间(Tit)、首次医疗接触-首份心电图时间(FMC-to-EKG)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FMC-to-B、D-to-B、FMC-to-EKG达标率分别为94.44%、94.44%、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75.44%、77.19%(P<0.05);术后第1 d、3 d及7 d观察组肌钙蛋白I(cTnI)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与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明显较低(15.7%vs.3.70%)(P<0.05)。结论胸痛中心建设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率,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救治效率 预后
下载PDF
宿迁地区影响基层胸痛中心StoD时间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13
作者 李红云 徐聪 +2 位作者 董得刚 戴生喜 赵园园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宿迁地区基层胸痛中心发病至送达胸痛中心大门(symptom onset to door,StoD)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StoD时间分为≤... 目的探讨宿迁地区基层胸痛中心发病至送达胸痛中心大门(symptom onset to door,StoD)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StoD时间分为≤6 h组50例与>6 h组31例。统计人口学资料以及相关影响因子,利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胸痛中心StoD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2组疼痛程度评分、通过120入院还是自行来院、社区医生是否通过网络将心电图结果传输至胸痛中心、发病症状是否典型、家属态度是否积极、有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否夜间发病、发病地点与就诊医院的距离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行来院、发病症状不典型、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夜间发病、发病地点与就诊医院距离远均是胸痛中心StoD时间的危险因素,家属态度积极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基层胸痛中心StoD时间受患者来院途径、症状表现以及发病时间等影响,而家属积极态度有利于缩短StoD时间,需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发挥区域诊疗中心协同救治的作用,缩短StoD时间及提高救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基层医院 胸痛中心 影响因素 救治 对策
下载PDF
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对行急诊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疗及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田文柱 王仲 +3 位作者 朱春林 李娟 尹德录 李宝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3-147,156,共6页
目的 研究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2019年9月—2021年8月收治的534例AMI患者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和非ST段抬... 目的 研究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2019年9月—2021年8月收治的534例AMI患者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STEMI组中持续改进前和持续改进后患者分别为224例和249例,NSTEMI组中持续改进前和持续改进后患者分别为27例和34例。2020年9月医院胸痛中心开展持续改进工作,患者在实施提升远程心电图传输比例、开设24小时胸痛门诊、提高胸痛中心三会召开频次、强化胸痛知识宣传等措施后就诊。比较持续改进前后,STEMI组和NSTEMI组诊疗时间节点指标、经济学指标及临床预后指标。结果 STEMI组持续改进后,完成首份心电图至确诊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较持续改进前缩短,心电图远程传输比例、绕行急诊比例较持续改进前提升,住院天数、出院后一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持续改进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持续改进后,完成首份心电图至确诊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较持续改进前缩短,心电图远程传输比例较持续改进前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胸痛中心持续改进提升了AMI患者的救治效率,改善了STEMI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持续改进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诊疗 预后
下载PDF
县级医院建设标准版胸痛中心的探索与启示
15
作者 王健 杨雨旺 +3 位作者 郭环宇 张开 于天明 杨亚丽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年第3期82-87,共6页
胸痛中心(chest pain center,CPC)能够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率、改善救治效果,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水平。基于对标准版CPC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的认识,郸城县人民医院根据《胸痛中心(标准版)建设与评估标准》,开展标准版CPC... 胸痛中心(chest pain center,CPC)能够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率、改善救治效果,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水平。基于对标准版CPC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的认识,郸城县人民医院根据《胸痛中心(标准版)建设与评估标准》,开展标准版CPC建设实践,包括:创新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提升核心技术能力、构建移动的“大急诊”并提升院内外协作能力、建立信息化绿色通道、强化培训教育以提升CPC知晓率,为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救治,同时提升了县域内急性心血管疾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水平。结合医院的探索和实践,为加强县域CPC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能力,推动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医院 心肌梗死 心血管疾病 胸痛中心 急救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模式在规范化胸痛中心护理队伍建设中的效果评价
16
作者 虞香珍 邱兆琪 苏春花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2830-2832,共3页
目的:探究在规范化胸痛中心护理队伍建设中集束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邵武市立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82例采用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与实验组(集束化护理模式),各41例,... 目的:探究在规范化胸痛中心护理队伍建设中集束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邵武市立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82例采用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与实验组(集束化护理模式),各41例,比较两组观察指标。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D-B时间[(68.05±2.64)min]明显低于对照组[(86.00±2.48)min,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而言,集束化护理模式有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胸痛中心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规范胸痛中心护理队伍的建设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模式 护理队伍建设 胸痛中心 护理效率
下载PDF
青浦区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疗效及预后研究
17
作者 孙晓臣 曾欣星 罗溶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4年第4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青浦区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9年9月至2023年8月青浦区胸痛中心成立前、后收治的50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先后分为A组(本院胸痛中心成立前收治)与B组... 目的探讨青浦区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9年9月至2023年8月青浦区胸痛中心成立前、后收治的50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先后分为A组(本院胸痛中心成立前收治)与B组(本院胸痛中心成立后收治),每组各2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首份心电图(ECG)完成时间、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至导丝通过时间(D2WT)、首次医学接触至导丝通过时间(FMC2WT)、半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1周死亡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社区医务人员认知度、治疗总费用。结果B组患者首份ECG完成时间、D2WT时间、FMC2WT时间均短于A组,其达标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半年内MACE、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周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社区医务人员认知度高于A组,治疗总费用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浦区胸痛中心建设缩短STEMI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改善预后,降低治疗费用,提高社区医务人员认知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救治
下载PDF
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立对胸痛中心急性STEMI病人诊疗时间及住院期间MACE发生的影响
18
作者 周芸羽 陈明华 +1 位作者 吴敏 冯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0期3763-3766,共4页
目的:观察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立对胸痛中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诊疗时间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的改善。方法:选择琼海市人民医院与8家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疗共同体转诊到琼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220例ST... 目的:观察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立对胸痛中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诊疗时间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的改善。方法:选择琼海市人民医院与8家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疗共同体转诊到琼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220例STEMI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立前的104例STEMI病人,研究组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立后的116例急性STEMI病人。比较两组诊疗时间、住院期间MACE及随访6个月MACE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发病至球囊扩张(S-to-B)时间、首份心电图至确诊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心力衰竭发生率、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源性死亡率、心绞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随访6个月MACE总发生率、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立可缩短胸痛中心急性STEMI病人诊疗时间,减少MACE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紧密型医疗共同体 胸痛中心 诊疗时间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规范化全流程管理在胸痛中心建设中的应用
19
作者 汪晶晶 马欣欣 管晓明 《现代医院管理》 2024年第3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全流程管理理念对胸痛中心流程持续优化,从而提升胸痛中心运行质效。方法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工具,审视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现况,找出改善点,制订持续改进方案并建立胸痛中心标准化流程,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提高救治效率。结果... 目的探讨应用全流程管理理念对胸痛中心流程持续优化,从而提升胸痛中心运行质效。方法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工具,审视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现况,找出改善点,制订持续改进方案并建立胸痛中心标准化流程,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提高救治效率。结果流程优化后胸痛中心运行质效显著提升,在入流程例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开展量方面显著增长;各时间节点、平均住院日显著缩短。结论通过实施规范化全流程管理,有效优化了胸痛中心绿色通道流程,缩短了胸痛救治时间,进而有助于改善胸痛患者预后、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规范化全流程管理 SIPOC 急性心肌梗死 就医体验
下载PDF
胸痛中心运行模式下心内科护理环节质量持续改进的实践
20
作者 胡旭红 刘艳萍 +2 位作者 曾霞 丁艳丽 王双娜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48-150,共3页
目的 探讨在胸痛中心运行模式下,改进护理环节对心内科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023年1-3月心血管内科35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3年3-6月心血管内科31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质控方法,观察组按照胸痛中心... 目的 探讨在胸痛中心运行模式下,改进护理环节对心内科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023年1-3月心血管内科35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3年3-6月心血管内科31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质控方法,观察组按照胸痛中心总部质控要求项目,筛选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质控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首份心电图时间、心肌酶报告时间、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心肌梗死及肺栓塞应急预案掌握率、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后应急预案掌握率、医生、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首份心电图时间、心肌酶报告时间、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生对护士护理满意度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痛中心运行模式下,护理环节质量改进,不仅缩短急性胸痛救治时间,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而且提升救治质量,有助于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 胸痛中心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