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8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疗效
1
作者 梁俊豪 陈罗西 +2 位作者 刘付龙 刘思源 赖华兵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0期1520-1525,共6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CST)对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行康复治疗的9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伴ISCI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 目的探讨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CST)对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行康复治疗的9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伴ISCI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2组均接受坐位及卧位的CST,A组在不稳定支撑面(训练球)上训练,B组在稳定支撑面(训练床)上训练,均连续训练8周。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后10周,评估美国脊柱损伤协会脊髓损伤分级(ASIA)改善效果;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后2、4、6、8、10周,采用脊髓功能独立性评分(SCIM)、功能独立性测定评分(FIM)和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量表(WISCIⅡ)评分评估2组脊髓功能恢复情况;评估2组立位姿势控制能力和静态平衡能力,复查X线片检查伤椎矢状位Cobb′s角。结果训练后10周,A组B、C、D级分别为8、23、17例,B组分别为11、30、7例,A组ASIA分级改善效果均优于B组(P<0.05)。训练后4、6、8、10周,A组SCIM、FIM和WISCIⅡ评分均高于B组(均P<0.05);A组静态睁眼轨迹长度、静态闭眼轨迹长度、单位时间轨迹长度、动态稳定轨迹长度和动态达目的时间均长于B组(均P<0.05);A组各时间点Cobb′s角均明显小于B组(均P<0.05)。结论不稳定支撑面CST可显著改善胸腰椎脊柱骨折伴ISCI患者脊髓残损修复和步行功能,可在无视觉反馈帮助下有效促进患者立位姿势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支撑面 核心稳定性训练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康复疗效
下载PDF
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术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卢奇昊 周英勇 池开宇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2期33-37,共5页
目的:比较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术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术(PSF)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SF)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2023年6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段SF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骨水泥强化空... 目的:比较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术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术(PSF)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SF)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2023年6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段SF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术,n=60)与对照组(传统PSF,n=60)。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影像学指标(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s角)、椎体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骨代谢指标[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γ-梭基谷氨酸蛋白(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8.33%,较对照组的86.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及血清BGP、BMP-2水平较术前升高,伤椎Cobb's角、ODI评分及血清β-CTX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及血清BGP、BMP-2水平较对照组高,伤椎Cobb's角、ODI评分及血清β-CTX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较对照组的15.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PSF治疗胸腰段SF患者,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术可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改善椎体功能、骨代谢水平,促进脊柱生理解剖结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并发症 骨代谢
下载PDF
前路或后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步行功能、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黄庭冰 毛艳艳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6期30-33,共4页
目的 分析前路或后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步行功能、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研究组(前路内固定联合... 目的 分析前路或后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步行功能、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研究组(前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47例)和对照组(后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48例)。对比两组步行功能(包括Holden步行能力等级和6 min步行距离)、静态平衡能力(躯干损伤评定量表和Berg平衡量表)。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步行能力评分(3.78±0.42)分、6 min步行距离(199.51±5.43)m优于对照组的(3.14±0.31)分和(176.54±4.51)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63、22.449,P均<0.05)。研究组静态平衡能力相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可改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步行功能,提高步行能力及静态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悬吊训练 胸腰段脊柱骨折 步行功能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徐德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临沂市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椎弓根螺...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临沂市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影像学指标、疼痛程度、手术指标。结果:术前,两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obb角小于术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恢复骨折处脊柱结构,减轻患者疼痛,且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下载PDF
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椎体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董冬 王晓乐 黄跃华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对患者椎体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以商丘市立医院骨科接诊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2例,为该次研究病例数。并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41例,分组根据不...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微创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对患者椎体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以商丘市立医院骨科接诊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2例,为该次研究病例数。并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41例,分组根据不同的入路方式。病例纳入时间为: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A组: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B组: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所有组病患均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大于B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长于B组,X线透视次数少于B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均高于术前,后凸Cobb's角度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后凸Cobb's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ASI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ODI指数、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相比,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少,缩短切口长度,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锥体功能,降低疼痛程度,但其手术时间长、X线透视次数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入路 经肌间隙入路 椎弓根螺钉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椎体功能
下载PDF
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
6
作者 吴刚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苏州市吴中区尹山湖医院收治的6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固定方法不同将其分... 目的分析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苏州市吴中区尹山湖医院收治的6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固定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跨伤椎固定组与经伤椎固定组,各30例。跨伤椎固定组患者行跨伤椎固定手术,经伤椎固定组患者行经伤椎固定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IM)评分、影像学指标,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伤椎固定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跨伤椎固定组,术中出血量高于跨伤椎固定组,下床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跨伤椎固定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ODI均降低,FIM评分均升高,且经伤椎固定组VAS疼痛评分、ODI均更低,FIM评分更高;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均升高,局部后凸Cobb角、伤椎楔形角均降低,且经伤椎固定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更高,局部后凸Cobb角、伤椎楔形角均更低;经伤椎固定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跨伤椎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疗效,跨伤椎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但经伤椎固定在促进患者快速恢复,降低腰部疼痛感、减轻患者功能障碍及改善影像学参数方面效果更优,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伤椎固定 经伤椎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影像学
下载PDF
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及对ADL评分的影响
7
作者 杨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98-0201,共4页
分析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提供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的意义。方法 时间: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样本为5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电脑抽号法分组,研究组、常规组,各25例,一组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对... 分析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提供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的意义。方法 时间: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样本为5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电脑抽号法分组,研究组、常规组,各25例,一组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差异。结果 护理效果、临床指征、生活质量、自理能力等指标提示,研究组改善效果优异(p均<0.05)。结论 对应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患者而言,给予其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进行干预,这种方式获得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 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患者 ADL评分 效果
下载PDF
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8
作者 袁慧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46-049,共4页
评价经皮内微创技术在胸腰椎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2024年1-1年1月住院的胸腰椎骨折病人30名,按表法分成对照组15名,实验组15名。观察两组病人的疗效及术后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评定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 评价经皮内微创技术在胸腰椎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2024年1-1年1月住院的胸腰椎骨折病人30名,按表法分成对照组15名,实验组15名。观察两组病人的疗效及术后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评定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相较于实验组的100.0%呈现更低显示,(P<0.05);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措施后的手术指标进行评定,结果 显示实验组更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定实验组和对比组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实验组呈更低显示,存在临床参考价值和对比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应用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有助于更好的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术后炎症反应小,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少,有助于术后快速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皮微创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
9
作者 薛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31-0034,共4页
探讨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综合治疗模式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9-2020为实验周期,抽取本院骨外科门诊接收的30例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病患为调查对象,对其自由分组,包括2组:实验组(实... 探讨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综合治疗模式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9-2020为实验周期,抽取本院骨外科门诊接收的30例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病患为调查对象,对其自由分组,包括2组:实验组(实施“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治疗方案)和对照组(实施“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方案),每小组病患例数均是15例,统计对比2组病患的临床指标与并发症率;并且还需要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疼痛程度评分、影像学评分、机体功能障碍评分等。结果 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术后与术前对比,2组患者的影像学评分、机体功能障碍评分得到明显改善,不过,两组数据相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对于2组的疼痛程度评分来说,在术后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另外,统计对比2组的并发症率,发现差异不大,不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 在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选择“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优势明显,能够最大化地保障患者的脊柱结构稳定性,避免机体损伤,同时还能够减轻疼痛、增强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 椎体成形术 创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评《脊柱外科新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彦东 韩斌 金添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I0002-I0002,共1页
《脊柱外科新进展》由叶启彬、匡正达、陈扬、吴占勇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67911468。本书囊括了国内外骨科临床上的骨科疾病诊疗技术、护理方法,重点对脊柱部位疾病类型、病理性原理、手术方式等进行了全方位阐... 《脊柱外科新进展》由叶启彬、匡正达、陈扬、吴占勇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67911468。本书囊括了国内外骨科临床上的骨科疾病诊疗技术、护理方法,重点对脊柱部位疾病类型、病理性原理、手术方式等进行了全方位阐释。其中,重点提及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跨伤椎固定、经伤椎固定均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主要实施方法,从治疗效果上来讲,2种治疗方法各具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如何扬长避短,是骨科临床医生探讨的重点。本文主要围绕着《脊柱外科新进展》中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章节内容进行研读,对比分析二者的临床效果,提出二者应用建议,从而促进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合理运用,形成一些医学研究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柱外科 经伤椎固定 跨伤椎固定 骨科疾病 骨科临床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章节内容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结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峰 赵海越 沈孝天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8期961-963,共3页
目的 探究3D打印技术结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盐城临床医学院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132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 目的 探究3D打印技术结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盐城临床医学院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132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置钉方案分为3D打印置钉组66例(采用3D打印模板辅助置钉)及徒手置钉组66例(采用透视引导下徒手置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形臂机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情况、置钉准确率、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 3D打印置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C形臂机透视次数低于徒手置钉组,置钉后椎弓根螺钉分级优于徒手置钉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徒手置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术后7d及术后6个月时的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7d及术后6个月时两组后凸Cobb角较术前明显降低,伤椎前缘高度比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术后7d及术后1个月时的VAS评分呈下降趋势(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D打印置钉组术后7d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徒手置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时的ODI指数呈降低趋势(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的ODI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D打印置钉组术后3个月时的ODI指数明显低于徒手置钉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以3D打印模板辅助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置钉,可提高置钉准确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脊柱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点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刘安成 李新宁 刘志敬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1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行椎弓...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开放式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脊柱形态及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恢复分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切口大小、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矢状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后凸Cobb角均小于治疗前,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后凸Cobb角高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低于对照组的1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完全损伤患者,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确切,可缩短患者住院及愈合时间、减少出血量与引流量,促进脊柱结构恢复,改善神经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开放手术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指标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坤 董晖 朱红鹤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68-71,74,共5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SC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胸腰段脊柱骨折伴SCI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两组均训练12周。比较两组康复指...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SC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胸腰段脊柱骨折伴SCI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两组均训练12周。比较两组康复指标、步行能力、生活独立性。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脊柱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步行功能优于对照组;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中运动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可加快胸腰段脊柱骨折伴SCI患者骨折愈合与脊柱功能恢复,提高其步行功能,增强生活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早期康复训练 步行能力 生活独立性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追踪康复指导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训练依从性和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方 李玉伟 +3 位作者 徐静宜 杨恬甜 张怡 袁琳涵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6期54-55,58,共3页
目的:探究“互联网+”背景下追踪康复指导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训练依从性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动态随机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 目的:探究“互联网+”背景下追踪康复指导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训练依从性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动态随机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及延续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互联网+”背景下院内外追踪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训练依从性[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功能恢复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结果:出院前两组患者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分数及ODI分数相近(P>0.05),出院后观察组患者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分数高于对照组,ODI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背景下追踪康复指导可提升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出院后训练依从性,改善其功能恢复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追踪康复指导 胸腰段脊柱骨折 训练依从性 功能恢复
下载PDF
经皮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民波 李洋 +2 位作者 费艳 粱鹤 王德国 《智慧健康》 2023年第6期135-138,共4页
目的 研究经皮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到本院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作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优... 目的 研究经皮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到本院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作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椎体结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经皮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可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各项指标 不良反应 椎体结构恢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不稳定支撑面与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月 白皦辉 岳旭珂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第5期376-38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稳定支撑面与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76例... 目的对比分析不稳定支撑面与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7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康复方法将其分为不稳定组(41例)和稳定组(35例),不稳定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稳定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平衡能力、步行能力、下肢运动能力、躯干控制能力、跌倒风险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12周后,不稳定组患者Brunel平衡量表(BBA)中的站位、步行评分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稳定组(t=4.445、4.163-2.852,P<0.001、P<0.001、P=0.006),坐位评分无明显差异(t=0.241,P=0.810);不稳定组患者脊髓损伤步行指数量表Ⅱ(WISCI-Ⅱ)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躯干控制能力测试量表(TCT)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稳定组(t=4.153、2.939、3.568、2.964,P<0.001、P=0.004、P=0.001、P=0.004),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评分明显低于稳定组(t=4.649,P<0.001)。结论与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相比,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更能明显改善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平衡、下肢运动及躯体控制能力,降低跌倒风险,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核心稳定性训练 不稳定支撑面 稳定支撑面
下载PDF
内固定与人工骨椎体成形术联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洪加乐 李波 +3 位作者 张炜 杨栋文 李敏仪 刘逸冰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2期57-60,共4页
目的 探析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结合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 目的 探析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结合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胸腰椎功能指标、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34.19±2.20)mm、椎体后缘高度(40.77±0.55)m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22±2.12)、(35.66±0.65)mm,Cobb角(11.49±0.95)°小于对照组的(15.80±0.5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22±0.23)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20.11±4.0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8±0.26)、(28.48±4.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102.15±9.95)ml少于对照组的(131.55±10.43)ml,住院时间(13.33±1.17)d短于对照组的(15.99±1.88)d,椎体前缘矫正丢失度(6.66±2.10)%、Cobb角矫正丢失度(4.67±1.79)%低于对照组的(18.31±6.41)%、(13.78±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与人工骨椎体成形术联合治疗的效果确切,可以改善椎体功能,还利于术后恢复,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内固定 人工骨椎体成形术 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Wiltse入路经伤椎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徐勇 洪璟 +1 位作者 罗艳萍 袁即山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3期403-405,共3页
目的 研究腰椎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经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经伤椎固定术治疗,... 目的 研究腰椎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经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经伤椎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Wiltse入路经伤椎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与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椎体形态(Cobb角、SI、AVBH)、腰椎功能(ODI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术前比,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Cobb角下降,而SI、AVBH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时ODI评分较对照组低,而BI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tse入路经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椎体形态,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且并发症少,有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入路 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伤椎固定术 椎功能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远期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剑平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开放...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开放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8.75±5.49)min、术后卧床时间(4.52±1.05)d短于对照组,出血量(98.58±8.79)mL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1、8.764、25.265,P<0.05)。两组术后6个月椎体后凸角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比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椎体后凸角、椎体前缘高度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及6个月时VAS评分分别为(5.29±1.14)分、(1.53±0.23)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ODI评分(10.36±2.15)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8、6.278、5.116,P<0.05)。两组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生活质量中生理(86.76±7.29)分、心理(88.58±7.14)分、社会(90.31±8.25)分及环境(89.65±7.29)分等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7、3.439、3.150、3.72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更佳,能减少手术创伤、缩短卧床时间、加快功能恢复、减轻远期疼痛,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 伤椎置钉 疼痛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
作者 尤利亨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9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椎体...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9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椎体参数,炎症因子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78.68±13.51)ml、术后引流量(68.84±10.36)ml均少于对照组的(228.16±26.43)、(132.89±13.25)ml,手术时间(68.95±11.95)min及住院时间(9.13±3.2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6.41±12.42)min、(16.03±3.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后凸Cobb角均明显小于本组术前,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明显高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术前,但观察组hs-CRP、TNF-α、IL-1β、HMG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理机能评分(82.06±10.35)分、生理职能评分(84.15±11.89)分、躯体疼痛评分(84.13±13.29)分、一般健康状况评分(81.56±12.14)分、精力评分(80.68±11.51)分、社会功能评分(82.13±10.29)分、情感职能评分(85.45±12.96)分及精神健康评分(82.95±10.9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1.23±8.65)、(70.35±10.02)、(71.03±11.47)、(67.16±9.26)、(69.16±10.43)、(68.03±11.47)、(73.89±11.25)、(69.41±1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4%低于对照组的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椎体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 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 椎体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