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0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能源转型革命与绿色智慧能源体系内涵及路径 被引量:20
1
作者 邹才能 马锋 +10 位作者 潘松圻 赵群 傅国友 张国生 杨依超 于豪 梁英波 林敏捷 王影 熊波 刘翰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3-647,共15页
能源体系转型的实质是“能源革命”。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资源主导”型能源体系发展至今,推动人类进步,但也引发能源危机与生态环境危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需求不相适应,亟待研究和发展碳中和背景下的新... 能源体系转型的实质是“能源革命”。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资源主导”型能源体系发展至今,推动人类进步,但也引发能源危机与生态环境危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需求不相适应,亟待研究和发展碳中和背景下的新型能源体系。在新能源、新电力、新储能“三新”为主体的“技术主导”绿色智慧能源新体系框架下,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代表的“超级能源盆地”理念将重塑未来能源勘探开发的理念与模式。鉴于世界能源的“六个不均”和中国“富煤、油气不足、新能源无限”资源禀赋,深入推进“中国能源革命”,坚持能源生产独立性、供给绿色性、储备安全性、消费高效性、管理智慧性、成本经济性的“六性原则”;强化“能源科技创新”,实施技术主导下的煤炭清洁化、稳油和增气、新能源提速、绿色与智慧“四大科创工程”;实现“能源转型”,加快绿色主导下的化石能源清洁化、新能源规模化、集中分布协同化、多能管理智慧化“四化发展”,推动中国能源结构“两个80%”互换,构建绿色智慧能源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能源 能源革命 原始能源体系 古代能源体系 近代能源体系 现代能源体系 新型能源体系 绿色智慧能源体系 超级能源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之路径思考 被引量:12
2
作者 侯梅芳 梁英波 徐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5,共9页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能源领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势在必行。为了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分析了其提出的战略背景,明确了其重要意义,阐述...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能源领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势在必行。为了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分析了其提出的战略背景,明确了其重要意义,阐述了其内涵特征,提出了其路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新型能源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抓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国家能源安全和国家竞争力的有力保障;②新型能源体系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根本宗旨,以保证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为基本前提,具有理念更新、能源结构更新、技术创新、治理创新、产业革新、电力革新等内涵特征;③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路径包括加快培育绿色低碳文化、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体制机制保障等。结论认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的方式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自给率,特别是油气自给率,确保能源转型平稳有序、能源保障安全可靠,可以为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的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型能源体系 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低碳 能源自给率 油气自给率 “先立后破”
下载PDF
新型能源体系发展背景下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的挑战及途径 被引量:10
3
作者 谢克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6,共10页
当今世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气候环境问题凸显,能源转型变革加快。在此背景下,构建更加适应形势变化的能源体系对提高我国能源供应系统的可持续性及安全稳定性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化石能源仍占据主体地位。油气资源存在能源安全问题及新... 当今世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气候环境问题凸显,能源转型变革加快。在此背景下,构建更加适应形势变化的能源体系对提高我国能源供应系统的可持续性及安全稳定性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化石能源仍占据主体地位。油气资源存在能源安全问题及新能源技术水平有待提升,中国短期内对煤炭能源仍将保持较高依赖性。因此,推进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对于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新型能源体系的具体内涵与构建方向展开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新时代中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煤炭的清洁高效转化技术的进步及煤化工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议。新时代要求赋予新型能源体系更多的内涵。因此从战略上看,未来能源体系应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多元协同、智能普惠”多个特征,这也对煤炭产业的清洁高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已取得显著进步,但多个关键技术仍亟待突破。结合煤炭产业转型发展与“双碳”目标关系的系统性认识,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需求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其关键在于加强该领域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研究和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的创新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革命 新型能源体系 煤化工 煤转化技术 清洁高效
下载PDF
对天然气在新型能源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淑慧 郝迎鹏 +2 位作者 沈鑫 梁严 王军 《国际石油经济》 2024年第1期2-16,共15页
当前全球能源利用以化石能源为主,各国能源加速向新能源演进,呈现出化石能源下降、可再生能源快速扩张、终端电气化水平提升、低碳氢使用增加四大发展趋势。全球天然气需求先增后降,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发电和工业领域。中国能源需求较长... 当前全球能源利用以化石能源为主,各国能源加速向新能源演进,呈现出化石能源下降、可再生能源快速扩张、终端电气化水平提升、低碳氢使用增加四大发展趋势。全球天然气需求先增后降,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发电和工业领域。中国能源需求较长时间内仍将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3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将达到65亿吨标煤左右,2040年前后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中国天然气发展经历了管网建设拉动、政策拉动两个历史阶段,未来发展动能将主要来自“双碳”约束下的工业用能升级和气电与新能源的融合。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中,天然气在各利用领域呈现差异化发展: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灵活性调节和应急支撑作用,促进风光可再生能源发展;在工业用能领域发挥补煤替煤作用,促进工业用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城市燃气领域长期发挥基础能源作用,增进民生福祉;在交通领域发挥过渡性能源作用,助力陆上重卡和远洋船舶运输减污降碳;在化工领域对原料气起到补充作用,主要保障农业化肥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能源体系 天然气 发电 工业 城市燃气 交通 化工
下载PDF
实现“双碳”目标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初步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玉清 《石油科技论坛》 2024年第2期8-14,共7页
中国向世界承诺用10年实现碳达峰,再用30年实现碳中和,任务非常艰巨,面临着能源消费量大、能源结构偏煤、碳控排基数大等诸多挑战。为此,必须向纵深推进“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根据各方解读,新型能源体系初步归纳为能... 中国向世界承诺用10年实现碳达峰,再用30年实现碳中和,任务非常艰巨,面临着能源消费量大、能源结构偏煤、碳控排基数大等诸多挑战。为此,必须向纵深推进“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根据各方解读,新型能源体系初步归纳为能源结构新、系统形态新、产业体系新、治理体系新、体制机制新、监管方式新“六新”特点。综合考虑新能源体系建设,提出“十个坚持”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体措施包括: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稳定,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约优先提升能效,多能互补协同融合发展,提升能源产业数智化水平,发展集中式和分布式能源,推动乡村能源革命,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新型能源体系 能源供应安全 能源转型 节能增效 多能互补
下载PDF
新型能源体系发展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克昌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加快规划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能源体系发展新格局,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10年来我国能源体系发展历程,把握当前国际能源领域形势和我国能源发展新目标的基础上,明晰了由安全高效、清洁低碳... 加快规划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能源体系发展新格局,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10年来我国能源体系发展历程,把握当前国际能源领域形势和我国能源发展新目标的基础上,明晰了由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多元协同、智能普惠构成的新型能源体系的内涵,深化了对包括能源消费总量与结构演变、煤炭安全兜底、油气增储上产、非化石能源降本增效在内的新型能源体系的认识。进一步,提出了坚持系统思维、坚持创新引领、坚持深化改革的新型能源体系发展思路,凝练了面向2035年、2050年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目标,梳理出稳妥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城乡能源体系协同发展、构建多轮驱动能源供给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新型能源评估体系等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点举措。相关内容提供了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所需的理论引导与实践支持,可为新时期新型能源体系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能源体系 安全高效 清洁低碳 多元协同 智能普惠
下载PDF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路径及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梁英波 张国生 +4 位作者 张安 李金泽 黄擎宇 荆振华 侯梅芳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2-27,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应对全球能源转型与气候变化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本文分析了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意义,研究了新型能源体系的内涵特征,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应对全球能源转型与气候变化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本文分析了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意义,研究了新型能源体系的内涵特征,提出了“三步走”的建设路径,并对新型能源体系下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新型能源体系 能源安全 多能融合 能源转型
下载PDF
四川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路径研究
8
作者 吴建强 《商业经济》 2024年第10期131-134,共4页
2024年4月,党中央在重庆市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指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做大做强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四川是我国的战略腹地,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四川加快打造清洁能源示范省,新型能源... 2024年4月,党中央在重庆市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指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做大做强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四川是我国的战略腹地,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四川加快打造清洁能源示范省,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能源保供压力较大、能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能源结构单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储能尚有短板等问题。为此,需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能源消费革命、促进多能互补发展、培育能源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新型能源体系 路径
下载PDF
夯实“双碳”新基建,构建数字经济下的我国新能源体系
9
作者 曾建光 严江南 任洁 《中国发展》 2024年第2期80-84,共5页
数字化时代下,数据中心、5G建设等新基建强劲发展,随之而来的高耗能问题也日益凸显。作为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公共基础设施,如何推动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了重点关注问题。该文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新基... 数字化时代下,数据中心、5G建设等新基建强劲发展,随之而来的高耗能问题也日益凸显。作为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公共基础设施,如何推动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了重点关注问题。该文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新基建的时代背景,提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构建我国新能源体系,助推“双碳”目标实现和新基建建设,通过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合力,构建数字经济下的新能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新基建 数字经济 能源体系
下载PDF
新型能源体系的内涵、挑战及建设重点
10
作者 景春梅 何七香 《全球化》 2024年第2期52-59,135,共9页
新型能源体系“新”在以能源安全为先,“新”在能源发展中要把降碳作为重点,“新”在发展思路、能源结构、系统形态、产业体系、治理体系的创新和重塑。新型能源体系要致力实现“五个融合”,即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融合、一次能源与二次能... 新型能源体系“新”在以能源安全为先,“新”在能源发展中要把降碳作为重点,“新”在发展思路、能源结构、系统形态、产业体系、治理体系的创新和重塑。新型能源体系要致力实现“五个融合”,即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融合、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融合、“源网荷储”融合、集中式和分布式融合、不同市场之间融合等。新型能源体系要体现以下“六个特征”,即节能提效优先、能源结构以清洁低碳能源为重点、终端能源消费以电为主并实现氢电融合、以新科技革命为驱动、运行安全灵活可靠、市场体系完备有效。当前形势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亟待解决“先立后破”、机制体制、协同发展、技术人才资金及外部环境挑战等问题。建议将节能优先、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布局优化、新型电力体系构建、氢能产业发展、数智化转型、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突破、体制机制改革等作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能源体系 新型电力系统 节能优先 绿色低碳技术 氢能
下载PDF
国有企业如何引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11
作者 袁惊柱 《国企管理》 2024年第5期27-27,共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将“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政策任务,这是未来几十年我国亟须完成的重大课题。国有企业如何在其中发挥引领作用?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破解能源体系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技术瓶颈.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能源体系 绿色低碳发展 高效利用技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创新引领 清洁低碳 引领作用
下载PDF
中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进程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广岩 张小妹 +5 位作者 严晓辉 高丹 呼和涛力 程婉静 田亚峻 谢克昌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6-217,共12页
能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4个维度构建了现代能源指标体系,运用序关系分析法定量评价中国现代能... 能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4个维度构建了现代能源指标体系,运用序关系分析法定量评价中国现代能源体系的历史进程,并进行国内外横向对比。结果表明:过去11年(2010—2020年),中国推动能源革命进程成效显著,2020年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在全球76个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38位,落后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领先于俄罗斯、印度等发展中经济体。中国高效指数排名明显落后于发达经济体,表明中国能效提升方面空间巨大,也说明更要重视科技投入;中国的安全指数排名比较靠前,证明了中国煤炭在能源安全中的“压舱石”地位,但是同样的原因导致中国的低碳指数相对落后;过去10年,中国能源清洁利用成效显著,但是排名整体靠后,说明中国能源的清洁开发利用依然任重道远。其中,中国能源结构指标、碳排放系列指标、能源强度指标是影响中国综合指数水平的关键性指标,尤其是能源强度指标。因此,首先,未来要加快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以化石能源为辅的现代能源体系;其次,新能源与低碳技术达到体量尚需时日,长期以来,煤炭支撑中国经济和社会较快发展,是中国能源安全保障的压舱石和稳定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仍需加强,而实现了清洁高效利用的煤炭就是能源清洁;最后,能源转型的关键是优化能源结构,要多能互补,集成热、电、气、冷,提升火电机组灵活性,而在终端消费方面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实施电能替代,形成以电为中心的能源消费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能源体系指数 清洁 低碳 安全 高效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如何助力能源体系变革?——兼论新型能源体系构建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星星 任羽菲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48,共19页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能源体系变革,推动能源科技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机遇,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十四五”规划以来,中国能源制度从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为核心,到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能源制度变迁显著推...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能源体系变革,推动能源科技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机遇,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十四五”规划以来,中国能源制度从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为核心,到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能源制度变迁显著推动了中国能源体系绿色转型。以新一轮科技革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为能源体系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也是中国能源体系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抉择。新质生产力如何为能源体系变革提供持续动力,在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牵引下实现能源体系产业跃迁,对未来能源体系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马克思价值链分工思想,通过梳理中国能源制度的发展变迁和阶段特征,系统分析新质生产力在能源体系变革中的关键作用。在分析新型能源体系产业链全局供需关系现状的基础上,从体制侧、供给侧、需求侧和技术侧的角度,系统研究光伏、风电和新能源汽车三大支柱产业,在关键原材料和核心技术方面的壁垒、安全隐患和制约因素。研究表明,要落实统筹协调的机制改革,做好新型能源体系的“顶层设计”,激发能源产业的新质生产力。通过建立集约高效的跨区通道,优化能源供需体系,形成能源供给的新质生产力。加快释放冗余产能,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打造能源协同的新质生产力。提升自主可控水平,突破数字能源技术,发展数字能源的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型能源体系 产业链 数字能源 能源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下的油气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谋远 王利宁 +1 位作者 段兆芳 向征艰 《当代石油石化》 CAS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明确了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方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当前,油气占据能源供应的3成,且具有燃料、原料及储能等特性,可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供重要支撑。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明确了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方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当前,油气占据能源供应的3成,且具有燃料、原料及储能等特性,可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供重要支撑。文章阐释了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背景意义,提出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3个阶段,明确了油气未来发展路径及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并进一步在供应保障、价格机制、绿色转型、技术创新等方面给出了油气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能源体系 石油 天然气 绿色低碳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中国区域级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思考——以某沿海城市为例
15
作者 池立勋 郝迎鹏 +3 位作者 苏亮 佟勇靖 陈超 苏怀 《油气与新能源》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中国能源产业转型的重要举措,正确理解新型能源体系的内涵、探索其实现路径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能源革命的必由之路。目前,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应用方面尚未形成成熟的示范区,对区域...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中国能源产业转型的重要举措,正确理解新型能源体系的内涵、探索其实现路径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能源革命的必由之路。目前,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应用方面尚未形成成熟的示范区,对区域级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更是缺乏探索。系统分析中国能源系统供给结构、系统形态、产业结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阐释建立“四新一强”的新型能源体系的必要性和战略性,创新性地对区域级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进行研究,提出建设区域级新型能源系统的发展路径和基本策略,并以沿海A市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例提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径,为建设区域新型能源体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能源体系 能源系统 能源转型 能源安全 路径规划
下载PDF
新型能源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烨 武彦婷 +3 位作者 熊娜 李小雨 王希 徐清 《电力勘测设计》 2024年第4期1-6,23,共7页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做好能源工作指明方向,但对其具体建设目标、路径、方法,都还在探索之中,尚无明确、统一的结论。通过政策回顾、文献研究、书面采访、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做好能源工作指明方向,但对其具体建设目标、路径、方法,都还在探索之中,尚无明确、统一的结论。通过政策回顾、文献研究、书面采访、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开展深入研究,阐述了新型能源体系内涵特征、建设路径,并提出关键举措、保障机制及有关工作建议,为国家、行业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及电力设计企业今后重点业务方向提供意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能源体系 能源战略 政策研究
下载PDF
构建超大特大城市新型能源体系的探索实践——以广州市为例
17
作者 林紫菡 陈丽萍 +3 位作者 岑海凤 游晔 张轩 刘坚 《中国能源》 2024年第8期43-52,共10页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聚合中心,城市中心地区也是中国人均能耗较高的地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顺应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下,超大城市新型能源体系的规划和建设要着眼长...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聚合中心,城市中心地区也是中国人均能耗较高的地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顺应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下,超大城市新型能源体系的规划和建设要着眼长远。本文以广州市为例,从能源结构、系统形态、产业体系、治理基础、供应链韧性等角度,分析了超大特大城市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并采用LEAP模型定量评估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经济环境影响。研究发现,加快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能源数智化技术推广应用,是超大特大城市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共性选择,有必要在产业规划、科技研发、业态创新方面提前谋划,以确保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 新型能源体系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能源汽车 能源数智化
下载PDF
推动能源领域科技创新 引领中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被引量:5
18
作者 中国世界石油理事会国家委员会 《世界石油工业》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全球能源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格局动荡变革、极端气候灾害频发、能源行业低碳转型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爆发。世界各国持续面临能源供应和需求不平衡问题,能源转型之路并不平坦。协调能源安全性、清洁性和经济性之间的关系,先立后... 全球能源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格局动荡变革、极端气候灾害频发、能源行业低碳转型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爆发。世界各国持续面临能源供应和需求不平衡问题,能源转型之路并不平坦。协调能源安全性、清洁性和经济性之间的关系,先立后破是建设中国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中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分为3个阶段:2035年前新型能源体系筑基期;2036—2050年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速期;2051—2060年新型能源体系建成期。油气在中国能源体系中将长期发挥重要作用,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将发挥重要的桥梁和伴侣作用。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是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国要与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能源市场稳定,保障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深入开展低碳技术、碳中和、甲烷控排、碳市场等领域交流合作。能源科技创新进入持续高度活跃期,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储能、氢能等一大批新兴能源技术正加快迭代,推动能源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能源技术和产消结构,成为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能源体系 科技革命 先立后破 能源转型 能源安全 一带一路 能源
下载PDF
以水风光为主体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永江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4年第2期I0002-I0003,共2页
水电从化石能源时代的“配角”将变成清洁能源时代的“主角”,实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水电是压舱石。如同煤炭成就了英国,油气成就了美国一样,中国将引领世界构建起以水能、风能、太阳能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走向生态... 水电从化石能源时代的“配角”将变成清洁能源时代的“主角”,实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水电是压舱石。如同煤炭成就了英国,油气成就了美国一样,中国将引领世界构建起以水能、风能、太阳能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构建 生态文明 新型能源体系 碳中和 清洁能源 化石能源 太阳能 水电
下载PDF
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助推新型工业化
20
作者 张闳肆 姜玲玲 《科技中国》 2024年第8期23-27,共5页
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新型工业化之所以“新”,根本条件之一就是底色必须“绿”。目前,我国工业领域占据六成的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占总量的七成左右(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2024)。绿色发展要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普... 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新型工业化之所以“新”,根本条件之一就是底色必须“绿”。目前,我国工业领域占据六成的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占总量的七成左右(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2024)。绿色发展要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普遍形态,离不开绿色低碳能源体系的支撑。构筑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将擦亮新型工业化生态底色,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锻造我国绿色制造业长板优势提供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能源消费总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 低碳能源体系 碳排放 绿色低碳 绿色制造业 节能与综合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