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7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患儿腹股沟区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朱广球 王晓霞 周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0-811,共2页
患儿腹股沟区手术为了快速苏醒及术后镇痛,常采用全麻复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iliohypogastric/ilioinguinal nerve,IIN)阻滞.IIN在腹股沟区解剖变异较普遍,失败率高达30%.应用超声引导行IIN阻滞已有报道,但患儿神经较纤细,超声定... 患儿腹股沟区手术为了快速苏醒及术后镇痛,常采用全麻复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iliohypogastric/ilioinguinal nerve,IIN)阻滞.IIN在腹股沟区解剖变异较普遍,失败率高达30%.应用超声引导行IIN阻滞已有报道,但患儿神经较纤细,超声定位较困难.IIN在髂嵴上方穿过腹横肌,进入腹横肌与腹内斜肌之间的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位置相对固定.在此部位行TAP阻滞,可以阻滞IIN满足腹股沟区手术的要求,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探讨超声引导TAP阻滞在患儿腹股沟区日间手术的应用,观察全麻苏醒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区 日间手术 超声引导 腹横肌 阻滞 患儿 应用 腹股沟神经
下载PDF
七氟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邴来英 赵蔚 宋秀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70-71,共2页
目的评价七氟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腹股沟区手术患儿6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氯胺酮组(K组)和七氟醚+舒芬太尼组(SS组),各20例。S组和SS组用8%七氟醚诱导入睡后,... 目的评价七氟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腹股沟区手术患儿6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氯胺酮组(K组)和七氟醚+舒芬太尼组(SS组),各20例。S组和SS组用8%七氟醚诱导入睡后,以3%~5%的七氟醚维持麻醉,术毕停止吸入。其中SS组在切皮前缓慢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K组肌注氯胺酮5 mg/kg,入睡后以6-10 mg/(kg.h)持续静脉泵注氯胺酮维持麻醉,术毕停止静脉泵注。观察三组患儿入室时及麻醉诱导、切皮、术毕时的HR、MAP、SpO2。记录患儿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S组和SS患儿麻醉诱导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P均〈0.05);麻醉维持期间S组和SS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比K组稳定(P均〈0.05);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SS组最低(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小儿腹股沟区手术麻醉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舒芬太尼 全身麻醉 腹股沟区手术 儿童
下载PDF
复合手术治疗累及腹股沟区股动脉的TASCⅡD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 被引量:7
3
作者 杨盛家 谷涌泉 +8 位作者 佟铸 郭连瑞 崔世军 郭建明 高喜翔 刘梦霞 李建新 汪忠镐 张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73-776,797,共5页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在治疗累及腹股沟区股动脉的股腘动脉TASCⅡD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优势。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月对24例累及腹股沟区股动脉的股腘动脉TASCⅡD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行复合手术。在杂交手术室,根据预期手术时间、患...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在治疗累及腹股沟区股动脉的股腘动脉TASCⅡD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优势。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月对24例累及腹股沟区股动脉的股腘动脉TASCⅡD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行复合手术。在杂交手术室,根据预期手术时间、患者配合情况、合并系统性疾病的严重程度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术中游离股总、股深、股浅动脉,根据受累动脉的不同行股总和(或)股深动脉开口和(或)股浅动脉开口的内膜剥脱成形术,然后在直视下穿刺股浅动脉,导丝配合单弯导管通过病变血管直至远端动脉,行股浅动脉和腘动脉的支架成形术。结果适合复合手术的病变分为4种类型:Ⅰ型17例,股总动脉、股深和股浅动脉开口均受累;Ⅱ型2例,股总和股浅动脉受累;Ⅲ型3例,股浅动脉和股深动脉开口受累;Ⅳ型2例,仅股浅动脉受累,但介入治疗无法找到股浅动脉开口。手术成功率为100%。出院前ABI 0.84±0.15,较术前ABI 0.35±0.05明显增加(q=21.823,P〈0.05)。术后6个月腹股沟区股动脉通畅率100%(24/24),股腘动脉支架通畅率87.5%(21/24),术后6个月ABI 0.78±0.14,较术前ABI明显增加(q=19.151,P〈0.05),但与出院前ABI比较无显著变化(q=2.672,P〉0.05)。结论复合手术治疗累及腹股沟区股动脉的股腘动脉TASCⅡD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以避免腹股沟区支架的植入,有效保护股深动脉,提供介入治疗的入路,提高闭塞性病变的开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手术 腹股沟区股动脉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载PDF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区疝 被引量:3
4
作者 樊友本 冯昌宁 +1 位作者 黄玉耀 秦环龙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76-678,共3页
目的 总结 2 18例腹股沟区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7年 12月~ 2 0 0 3年 3月完成的 2 18例腹股沟区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统计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自主能力的恢复、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 采用网塞网片行... 目的 总结 2 18例腹股沟区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7年 12月~ 2 0 0 3年 3月完成的 2 18例腹股沟区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统计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自主能力的恢复、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 采用网塞网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2 0 6例 ,采用普理灵疝装置 (PHS)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12例 ;其中含双侧疝 15例 ,嵌顿疝 10例 ,联合泌尿科疾患手术 2例。平均手术时间为 42 .5min ,术后 4~ 6h下床活动 ,疼痛轻微 ,持续 1~ 3d。并发症发生率为 5 .0 %,并发尿潴留 3例 ,伤口积液 3例 ,伤口感染 3例 (其中取出网塞网片 1例 ) ,睾丸炎 1例 ,巨大阴囊血肿感染 1例需手术切除引流。随访 2个月~ 5年 ,失访 2 0例 ,198例患者中复发 2例 ,复发率为 1%(1例补片卷曲 ,1例遗漏并发直疝 )。结论 无论是疝环充填式或者PHS无张力疝修补术都是较先进的术式 ,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活动早和复发率低的优点 ;尚可用于嵌顿疝的急诊修补、双侧疝的一期修补 ,及与其他手术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区 无张力疝修补术 治疗 临床经验
下载PDF
腹股沟区解剖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婉妮 周鑫 +2 位作者 刘国勤 郑春宁 孙少川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4期310-312,319,共4页
近年来,随着对耻骨肌孔、髂耻束等概念的重新认识,以及疝修补材料和术式的改进,疝修补术已向微创、精确、减少手术并发症方向发展。本文结合临床疝修补术,从解剖学、影像学和胚胎学角度对腹股沟区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总结,以期为腹股沟... 近年来,随着对耻骨肌孔、髂耻束等概念的重新认识,以及疝修补材料和术式的改进,疝修补术已向微创、精确、减少手术并发症方向发展。本文结合临床疝修补术,从解剖学、影像学和胚胎学角度对腹股沟区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总结,以期为腹股沟疝修补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指导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股沟区 解剖
下载PDF
腹股沟区皮瓣的血管 一、旋髂浅动脉和静脉的巨微解剖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尔瑜 何光篪 +1 位作者 程耕历 刘正津 《解剖学报》 CAS 1981年第4期337-345,共9页
教科书和不少文献提及的旋髂浅动脉只有一支,即浅主支,忽略了还具有一条恒定的深主支。本文共观察50例标本,由旋髂浅动脉干分为浅、深两主支的占56%。浅主支的出现率为86%,发出后迅速穿深筋膜进入浅层,穿出点多在以股动脉起点外侧15毫... 教科书和不少文献提及的旋髂浅动脉只有一支,即浅主支,忽略了还具有一条恒定的深主支。本文共观察50例标本,由旋髂浅动脉干分为浅、深两主支的占56%。浅主支的出现率为86%,发出后迅速穿深筋膜进入浅层,穿出点多在以股动脉起点外侧15毫米、向下10毫米处为中心的附近。浅主支的行程以股动脉起点下15毫米处与髂前上棘的连线为轴线,末支多转入腹外侧部。浅主支主要分布于腹股沟外侧半的两侧。深主支恒有,其行程以腹股沟韧带下15毫米处一条与韧带平行的线为轴线,末支多转入臀部,主要分布股外侧部上份和臀部。深主支穿深筋膜处,多在髂前上棘之下20毫米处的附近。旋髂浅动脉两主支起始处的管径各与其分布的范围大小密切相关。旋髂浅静脉的走向和旋髂浅动脉的一个主支相似,或在两主支之间(70%)。讨论了采用有关皮瓣的轴、厚薄和范围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区 管径 皮瓣 动脉干 血管
下载PDF
腹股沟区皮瓣的血管——四、血管的整体构筑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尔瑜 何光篪 +1 位作者 程耕历 刘正津 《解剖学报》 CAS 1982年第4期337-344,共8页
本文对50例成人尸体腹股沟区浅血管进行观察并综合分析。浅动脉的组合可分成四型,腹壁浅动脉向外偏移与旋髂浅动脉合干者为主型(Ⅱ型,占64%)。浅动脉在股动脉壁上的起源有由上而下,由外而前而内依次出现旋髂浅动脉、旋髂腹壁浅动脉干、... 本文对50例成人尸体腹股沟区浅血管进行观察并综合分析。浅动脉的组合可分成四型,腹壁浅动脉向外偏移与旋髂浅动脉合干者为主型(Ⅱ型,占64%)。浅动脉在股动脉壁上的起源有由上而下,由外而前而内依次出现旋髂浅动脉、旋髂腹壁浅动脉干、腹壁浅动脉、腹壁阴部浅动脉干和阴部外浅动脉的位置规律。寻找动脉根时可以参考此规律。合干浅动脉的管径大于不合干的相应动脉。独立起源的各支浅动脉中,以旋髂腹壁浅动脉干的出现率最高,管径较粗,分布最广,也较恒定。浅组浅静脉以旋髂浅、腹壁浅、阴部外浅等静脉分别直接回流入大隐静脉为主型(占48%)。浅组浅静脉的管径比相应浅动脉的管径为粗。根据本文观察结果,为采取腹股沟区带蒂游离皮瓣提出了一些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 动脉干 出现率 腹股沟区 血管 浅静脉 皮瓣
下载PDF
易位筋膜皮瓣修复儿童腹股沟区瘢痕挛缩畸形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建申 常明 李金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61-362,共2页
目的 介绍股前内侧易位筋膜皮瓣修复儿童腹股沟区烧伤愈合后瘢痕挛缩畸形。方法  1989年8月~ 1999年 8月 ,收治 33例腹股沟区瘢痕挛缩病人 ,年龄 3~ 11岁。手术在股前内侧设计一个由大的舌形主皮瓣和蒂在对侧的三角皮瓣 ,缺损缘与... 目的 介绍股前内侧易位筋膜皮瓣修复儿童腹股沟区烧伤愈合后瘢痕挛缩畸形。方法  1989年8月~ 1999年 8月 ,收治 33例腹股沟区瘢痕挛缩病人 ,年龄 3~ 11岁。手术在股前内侧设计一个由大的舌形主皮瓣和蒂在对侧的三角皮瓣 ,缺损缘与主皮瓣的夹角三部分组成的易位筋膜皮瓣修复腹股沟区缺损 ,切取皮瓣最大为18cm× 10 cm,最小为 13cm× 8cm,易位夹角 6 0°~ 80°,主皮瓣修复腹股沟缺损区 ,三角形皮瓣修复供瓣区 ,手术一期完成。结果  33例 5 1个移位皮瓣均成活 ,术后下肢、会阴部功能及外观满意。结论 股前内侧易位筋膜皮瓣适用于儿童腹股沟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区 烧伤 筋膜皮瓣 瘢痕挛缩畸形 儿童
下载PDF
腹股沟区腱鞘囊肿二例 被引量:4
9
作者 薛文 郭士方 王和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6期452-452,共1页
关键词 腱鞘囊肿 腹股沟区 症状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手术后腹股沟区淋巴漏16例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闫波 叶丹 +1 位作者 胡志国 蒋明富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762-76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股沟区外科手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6例腹股沟区血管手术切口术后发生淋巴漏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淋巴漏患者经伤口加压包扎、淋巴管结扎术等不同方法治疗后痊愈;1例经过2个月治疗无好转... 目的探讨腹股沟区外科手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6例腹股沟区血管手术切口术后发生淋巴漏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淋巴漏患者经伤口加压包扎、淋巴管结扎术等不同方法治疗后痊愈;1例经过2个月治疗无好转,转上级医院,经淋巴结病理活检证实为恶性淋巴瘤。结论腹股沟区手术切口淋巴漏重在术中预防,术后加压包扎、再次缝合等方法均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区 淋巴漏 加压包扎 缝合
下载PDF
腹股沟区皮瓣的血管 二.腹壁浅动脉和静脉的巨微解剖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尔瑜 何光篪 +1 位作者 程耕历 刘正津 《解剖学报》 CAS 1982年第2期113-119,共7页
教科书和一些文献对腹壁浅动脉的描述都忽略了一条与内侧主支相当的外侧主支,所描述动脉的行程和分布仅相当于本文所述内侧主支的范围。本文观察的50例标本中,腹壁浅动脉干分为内、外侧两主支的占20%。外侧主支的出现率为66%,穿阔筋膜... 教科书和一些文献对腹壁浅动脉的描述都忽略了一条与内侧主支相当的外侧主支,所描述动脉的行程和分布仅相当于本文所述内侧主支的范围。本文观察的50例标本中,腹壁浅动脉干分为内、外侧两主支的占20%。外侧主支的出现率为66%,穿阔筋膜进入浅层,穿出点多在以股动脉起点外侧5毫米,向下15毫米处为中心的附近。外侧主支的行程,自股动脉起点外侧10毫米处近垂直上行,主要分布本侧下腹部中份偏外侧。内侧主支的出现率为68%,多穿卵圆窝进入浅层,穿出点多在以股动脉起点向下25毫米处为中心的附近。内侧主支的行程自股动脉起点内侧10毫米处近垂直上行,主要分布于本侧下腹部内侧半。两主支起始处的管径各与其分布范围的大小密切相关。讨论了以腹壁浅动脉或其主支为游离皮瓣时血管源的轴线、深度和分布范围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浅动脉 腹股沟区 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 皮瓣 血管
下载PDF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腹股沟区手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林晓峰 王鑫 朱子夫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3期278-279,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腹股沟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单侧腹股沟手术的患儿153例,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7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舒芬太尼静脉全麻诱导,78例观察组患儿实施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腹股沟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单侧腹股沟手术的患儿153例,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7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舒芬太尼静脉全麻诱导,78例观察组患儿实施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诱导;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后各项指标值的变化、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患儿疼痛评分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2 h、术后4 h及苏醒期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后以及手术切皮时的HR值均显著低于诱导前(P<0.05),对照组患儿苏醒时的HR值显著高于诱导前以及观察组苏醒时(P<0.05);两组患儿MAP值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区手术应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有效减轻患儿的术后疼痛感和躁动,提高临床麻醉的安全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区手术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右美托咪定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下肢痿证从腹股沟区论治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刚 董宝强 +1 位作者 苏妆 王芳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21-22,共2页
下肢痿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和理论研究,认为下肢痿证与腹股沟区关系密切,该文从经络、经筋和解剖角度对腹股沟区与下肢痿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初步阐明了从腹股沟区论治下肢痿证的原理。
关键词 下肢痿证 腹股沟区 经筋 气街
下载PDF
腹股沟区肿瘤性骨软化症12例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熹 夏维波 刘勇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6期449-453,共5页
背景:腹股沟区肿瘤性骨软化症(TIO)的致病瘤体位置隐匿,定位及定性诊断困难,且临床医师常缺乏对该病的认识,故临床上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目的:探讨腹股沟区TIO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 背景:腹股沟区肿瘤性骨软化症(TIO)的致病瘤体位置隐匿,定位及定性诊断困难,且临床医师常缺乏对该病的认识,故临床上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目的:探讨腹股沟区TIO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12例腹股沟区TIO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结果:术后病理学证实12例均符合TIO的临床诊断标准,12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痛、乏力及活动受限,4例病程中身高明显短缩。12例均出现低磷血症,11例出现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12例出现24 h尿磷水平相对升高,12例患者的血钙水平基本正常或轻度降低,3例出现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12例患者均接受腹股沟区手术治疗,病理诊断均证实为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1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骨痛及乏力症状均有所改善。12例患者术后血磷水平逐渐升高,随访2个月至4年,血磷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结论:腹股沟区TIO的致病瘤体位置隐匿,临床上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应增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术中需注意避免神经、血管等副损伤发生,提高外科医师对该类病例的临床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性骨软化症 低磷血症 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 腹股沟区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腹股沟横行小切口与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区隐睾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江华 庄利铠 王翔 《现代医院》 2019年第10期1485-1487,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区隐睾分别应用腹股沟横行小切口及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比较。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因小儿腹股沟区隐睾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腹股...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区隐睾分别应用腹股沟横行小切口及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比较。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因小儿腹股沟区隐睾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腹股沟横行小切口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差异。结果术后第5天时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前列腺素E2(PGE2)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56%(7/45),对照组22.22%(1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股沟区隐睾患儿而言,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有创伤小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横行小切口 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 小儿腹股沟区隐睾 并发症
下载PDF
经腹股沟区皮纹横行小切口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及腹股沟斜疝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树林 蒋叔凯 +3 位作者 秦文 宋乐明 钟久庆 彭作锋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48-148,共1页
关键词 腹股沟区皮纹横行小切口 交通性鞘膜积液 腹股沟斜疝 髂腹神经 小儿
下载PDF
全腹股沟区修补治疗中老年腹股沟疝50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殷植 冯野 王清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432-434,共3页
腹股沟疝是中老年患者的多发病,在〉60岁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1%~5%[1]。自从Lichtenstein提出无张力疝修补以来,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有了明显提高,但术后复发仍然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中老年患者腹壁薄弱,常常伴有增加腹压的慢性... 腹股沟疝是中老年患者的多发病,在〉60岁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1%~5%[1]。自从Lichtenstein提出无张力疝修补以来,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有了明显提高,但术后复发仍然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中老年患者腹壁薄弱,常常伴有增加腹压的慢性疾病,如咳嗽、排尿困难、便秘等,更容易发生疝复发。目前,中老年患者尚无统一的术式,有些学者提出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腹股沟 修补治疗 腹股沟区 LICHTENSTEIN 中老年患者 无张力疝修补 临床疗效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超声引导腰方肌与腹横平面阻滞用于腹股沟区手术患儿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博 王丽娟 +5 位作者 赵军博 李黎 周斐 高文龙 杨波 姜丽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QL)与腹横平面阻滞(TAP)用于腹股沟区手术患儿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喉罩全麻下行单侧腹股沟区手术的男性患儿60例。年龄4~8岁,ASA分级Ⅰ~Ⅱ。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QL组和TAP组,每组30例。喉罩置入后在超...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QL)与腹横平面阻滞(TAP)用于腹股沟区手术患儿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喉罩全麻下行单侧腹股沟区手术的男性患儿60例。年龄4~8岁,ASA分级Ⅰ~Ⅱ。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QL组和TAP组,每组30例。喉罩置入后在超声引导下QL组行外侧入路腰方肌阻滞,TAP组行腹横平面阻滞,2组均应用0.25%罗哌卡因0.5mL/kg。记录2组患儿术中瑞芬太尼的总用量、术后补救镇痛率、第1次使用补救镇痛时间。采用FLACC疼痛行为量表评价患儿术后2h、4h、6h、12 h、24h的疼痛评分。评估家属对镇痛满意度评分。观察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QL组患儿术中瑞芬太尼总用量少于T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补救镇痛率、第1次使用补救镇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L组患儿术后各时间点的FLACC评分低于TAP组,家属对镇痛满意度评分高于T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与超声引导下腹横平面阻滞比较,超声引导下外侧腰方肌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区手术,可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镇痛效果更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周区域阻滞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腰方肌阻滞 小儿腹股沟区手术
下载PDF
腹股沟区肿块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学 蒙静芳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80-281,共2页
腹股沟区肿块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超声可对腹股沟区肿块的形态、大小、囊实性、内部回声及血流信号进行多方面的观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本组回顾性分析111例经手术病理、抗炎治疗后证实的腹股沟区肿块的临床症状、声像图表现进行... 腹股沟区肿块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超声可对腹股沟区肿块的形态、大小、囊实性、内部回声及血流信号进行多方面的观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本组回顾性分析111例经手术病理、抗炎治疗后证实的腹股沟区肿块的临床症状、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超声对腹股沟肿块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区肿块 超声诊断 常见病多发病 临床诊断 声像图表现 腹股沟肿块 血流信号 临床症状
下载PDF
基础麻醉+骶管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区手术120例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先仁 包小红 刘颖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1999年第5期42-42,共1页
通过120例小儿腹股沟区手术(疝囊高位结扎术60例,睾丸下降肉膜囊外固定术30例及鞘状突高位结扎术30例)的临床麻醉实践,体会基础麻醉+骶管阻滞用于上述手术具有术中平稳、术毕苏醒快及术后可以镇痛等优点,现报道如下。1... 通过120例小儿腹股沟区手术(疝囊高位结扎术60例,睾丸下降肉膜囊外固定术30例及鞘状突高位结扎术30例)的临床麻醉实践,体会基础麻醉+骶管阻滞用于上述手术具有术中平稳、术毕苏醒快及术后可以镇痛等优点,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全部病例均为男性,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区 外科手术 儿童 基础麻醉 骶管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