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儒家自然人性论与礼乐教育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斯珉 乔清举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145,共5页
儒家的自然人性论将"性"界定为天赋的客观材质与能力,不涉及道德属性。因此,人能否成德依赖于后天的教化,礼乐便是其中的重要途径。内在的人性会与外物相接触,表现为外在的情。礼乐教育都作用于情,但两者的方式有差异:"... 儒家的自然人性论将"性"界定为天赋的客观材质与能力,不涉及道德属性。因此,人能否成德依赖于后天的教化,礼乐便是其中的重要途径。内在的人性会与外物相接触,表现为外在的情。礼乐教育都作用于情,但两者的方式有差异:"礼"通过礼仪制度来节制情感,防止其肆意妄为,进而使人产生道德意识,其作用是由外向内的;"乐"则通过审美活动由内而外的引导人性,使情感油然而发,自觉地符合道德规范。礼乐教育从内与外两方面入手,培育并约束情感,借此陶冶人格,实现成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自然人性 礼乐 性情
下载PDF
论沈从文的自然人性观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文捷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2-98,共7页
沈从文在"知人而论世"的人学理念中吸纳现代科学人道主义思想,以原态"自然人"形象展示出人性的"生物"形式与"生命"神性双重积极意义;其人性模式渗透调合一致的灵肉观念与张扬的生命意志力量,以... 沈从文在"知人而论世"的人学理念中吸纳现代科学人道主义思想,以原态"自然人"形象展示出人性的"生物"形式与"生命"神性双重积极意义;其人性模式渗透调合一致的灵肉观念与张扬的生命意志力量,以"爱与美"宗教性的博爱情怀和无私互助协作劳动的"桃花源"社会模式作为现代社会文明意义的重要考量;通过自然与文化的现代思辩来关怀现代人的人性活力与生命精神异化状况,使人性在文化的现代批判中洋溢着现实关怀与人本终极关怀完整的现代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自然人性 现代人文精抻
下载PDF
自然人性的发现和表现——李贽“童心说”与欧洲人文主义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其超 《民族学刊》 2011年第4期74-84,95-96,共11页
少数民族文化与文论经典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与文论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彼特拉克开欧洲近代启蒙思想之端,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明代回族思想家、文学理论批评家李贽首倡"童心说",喊出中国近代哲学、美学、文学第一声,似也堪称中... 少数民族文化与文论经典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与文论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彼特拉克开欧洲近代启蒙思想之端,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明代回族思想家、文学理论批评家李贽首倡"童心说",喊出中国近代哲学、美学、文学第一声,似也堪称中国启蒙思想之父。人文主义和"童心说"在哲学上构建了自然人性论,并以之为武器批判天主教神学和宋明"新理学"——"新神学"中的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和专制主义。人文主义和"童心说"的文艺思想都是其哲学思想的延伸,以自然人性论为基础和本质内涵,都主张把觉醒后的人作为文学作品的主人公,都主张从市民中找诗,都主张作家要具有人文主义思想或"童心"并彰扬人文主义思想或"童心"等。欧洲人文主义者打着"回到古希腊"的旗号,创造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文学;李贽推崇、尊重孔孟开创的先秦儒学,猛烈批判程朱理学,其非孔反孔言论主要针对道学家把孔子思想神化为亘古不变的教条而发。欧洲人文主义者秉承模仿说,更突出社会生活对作家创作的决定作用,更强调文学的反映功能;李贽秉承"言志"、"缘情"说,更突出创作主体的作用,更强调文学的表现功能,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自然人性表现观。李贽的"童心说"与欧洲人文主义无"贸易关系",但与人文主义文心相通,并体现着中华文化与文论的传统和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贽 “童心说” 人文主义 自然人性 文化启蒙 平行研究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自然人性的基本内涵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睿 王玉林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02-104,共3页
现代自然人性作为现代文学中的一种价值意向并非笼统的抽象,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对人的本能欲望的肯定,对道家自然人性的借鉴发展,对生命强力与生存意志的张扬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 自然人性 本能欲望 道家文化 生命强力
下载PDF
自然人性的张扬——生态批评视阈下的李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冯芬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3-95,共3页
李白是一个极富个性的诗人:一方面,他爱好自由,放诞不羁,豪迈率真、任侠重义、随性天真、蔑视权贵,重视友情,爱憎分明,对事业的追求执着坚韧,对百姓的疾苦关注而同情;另一方面,"诗人的所爱,所憎,所求,所弃,所喜,所愁,
关键词 李白研究 生态批评 自然人性 视阈 张扬 诗人 率真
下载PDF
迟子建的文学追求:自然人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史玉丰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01-105,共5页
对于自然人性的描写和追求是迟子建一以贯之的价值目标,对鄂伦春人代表的生命的强力和自由的赞赏,对儿童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的讴歌,对"傻子"所代表的另一世界对正常世界的观察,都表达了她对于现代文明的反思和批判,体现了一... 对于自然人性的描写和追求是迟子建一以贯之的价值目标,对鄂伦春人代表的生命的强力和自由的赞赏,对儿童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的讴歌,对"傻子"所代表的另一世界对正常世界的观察,都表达了她对于现代文明的反思和批判,体现了一种悲悯的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自然人性 现代性批判
下载PDF
李贽的自然人性论美学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姚文放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4-200,共7页
李贽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以自然之为美"的命题,他用"自然"概念指涉人的天然心性,这就把人的天然心性的问题带进了美学的领域,使其美学思想带有了强烈的自然人性论色彩。这一命题中的"自然"概念... 李贽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以自然之为美"的命题,他用"自然"概念指涉人的天然心性,这就把人的天然心性的问题带进了美学的领域,使其美学思想带有了强烈的自然人性论色彩。这一命题中的"自然"概念包含了童心、私心、匹夫之本心和个性等内涵,以其本真性、功利性、平民性、个体性而成为值得崇尚和激赏的美。它们荡涤了以往王阳明心学赋予这一概念的过于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体现了泰州学派的思想革新,显示了明中叶以后资本主义萌芽所带来的整个时代精神风貌的深刻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李贽 美学思想 自然人性 泰州学派
下载PDF
儒家文化认同与自然人性的冲突——论《白鹿原》中白嘉轩的人格悖缪 被引量:2
8
作者 潘艳慧 《榆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6,共6页
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的主要人物白嘉轩从一个本色农民过渡到白鹿原民众“精神领袖”的过程。是他从对儒家“仁义”的企慕叹赏到对自己儒家文化身份的寻找、确认与建构的过程。同时,对儒家文化的认同与人物的自然人性又无时不在发生着... 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的主要人物白嘉轩从一个本色农民过渡到白鹿原民众“精神领袖”的过程。是他从对儒家“仁义”的企慕叹赏到对自己儒家文化身份的寻找、确认与建构的过程。同时,对儒家文化的认同与人物的自然人性又无时不在发生着冲突。而人物因为在历史动荡的夹缝中无法保持完美而不得不破坏其自身的完善性,从而形成一种悖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嘉轩 《白鹿原》 自然人性 主要人物 认同 长篇小说 寻找 儒家文化 过程 人格
下载PDF
王襞自然人性思想概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树俊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5-8,共4页
泰州学派是以自然为宗的,王襞继承了王艮自然人性论的思想,主张人性天然具足,所以要保持人性本身的纯粹完美,反对刻意修养、在人性上着力。王襞把"自然"与"中"统一起来,并把"致中和"看着是"顺自然&q... 泰州学派是以自然为宗的,王襞继承了王艮自然人性论的思想,主张人性天然具足,所以要保持人性本身的纯粹完美,反对刻意修养、在人性上着力。王襞把"自然"与"中"统一起来,并把"致中和"看着是"顺自然"的重要手段,要求人们在心理和行为上保持"中和"状态。在自然人性的理念和"中"的思想指导下,王襞又大倡简易之道和日用之学,认为平常愈本色,希望人们注重在"日用"和"即事"中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人性 思想概述 泰州学派 王襞
下载PDF
司马承祯的自然人性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国龙 陈明 《东南文化》 CSSCI 1994年第2期251-257,共7页
司马承祯,字子微,自号“天台白云子”。在他游弋道宗近七十年的时间里,长期隐居天台。其间虽曾先后被武则天、睿宗、玄宗召至长安,备受礼敬,又与京师名流陈子昂、贺知章等结为“仙宗十友”。但使他逸响千古的并非在当时的令名闻达,而是... 司马承祯,字子微,自号“天台白云子”。在他游弋道宗近七十年的时间里,长期隐居天台。其间虽曾先后被武则天、睿宗、玄宗召至长安,备受礼敬,又与京师名流陈子昂、贺知章等结为“仙宗十友”。但使他逸响千古的并非在当时的令名闻达,而是对一些时代课题的凝神思索。中国历史治乱交替。如果说乱世里的时代课题,是对破裂的现实世界进行文化的重新整合,那么,治世的时代课题就是完善道德体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承祯 自然人性 时代课题 “坐忘” 学术传统 庄子 魏晋玄学 支道林 有与无 完善道德
下载PDF
中国近代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自然人性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庆利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01-105,共5页
阐释中国近代功利主义政治哲学逻辑起点的理论渊源——宋代自然人性论,并具体分析近代以来自然人性论的发展历程,认为中国近代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自然人性论,虽然没有形成一种抽象的理论形态,但是其表现出来的功利主义趋向... 阐释中国近代功利主义政治哲学逻辑起点的理论渊源——宋代自然人性论,并具体分析近代以来自然人性论的发展历程,认为中国近代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自然人性论,虽然没有形成一种抽象的理论形态,但是其表现出来的功利主义趋向却推动了中国近代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产生以及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中国近代 自然人性 政治哲学 功利主义
下载PDF
论自然人性与经济学发展
12
作者 张岳恒 傅国华 李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1-16,共6页
对不同层次人性假设的认识是不同经济学学派建立的基础,各经济学派都有自己的主要理论与观点,并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人们的认同。各经济学派理论观点差异的根源在于对人性假设的层次、角度与对象不同。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学中关于人性假设的... 对不同层次人性假设的认识是不同经济学学派建立的基础,各经济学派都有自己的主要理论与观点,并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人们的认同。各经济学派理论观点差异的根源在于对人性假设的层次、角度与对象不同。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学中关于人性假设的问题,提出了"自然人性"假说和3个层次、8种基本类型的人性假设,并从原始人性的层面上分析了将来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新空间,以期推动经济学在人性假设、分层次研究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人性 层次 经济学发展
下载PDF
对自然灵秀的挚情呼唤——《红楼梦》自然人性美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淑蓉 徐晓春 张焕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28-30,100,共4页
一部《红楼梦》从开篇点题到书中主要人物的来历、出场乃至这些人物的性格塑造无不体现了曹雪芹的人 生追求和审美理想。对自然灵秀的挚情呼唤及对太初众生平等、自由纯美的人性的追怀与眷恋无疑是其中的核心内 容之一。
关键词 《红楼梦》 自然人性 曹雪芹 文学评论 人物性格 审美理想
下载PDF
言说“人性”的合法性依据——重释朱光潜的“自然人性说”
14
作者 卢亚明 马慧娜 白云霜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5-20,共6页
"自然人性说"是朱光潜在新时期对待当时的热点问题——"人学"问题的基本看法,也是朱光潜在新时期的代表性理论学说。新时期的朱光潜之所以对"人学"问题如此关注,正是源于他开始关注现实中的美学问题这一... "自然人性说"是朱光潜在新时期对待当时的热点问题——"人学"问题的基本看法,也是朱光潜在新时期的代表性理论学说。新时期的朱光潜之所以对"人学"问题如此关注,正是源于他开始关注现实中的美学问题这一转变。朱光潜将"人性"解释成"自然本性",是在为论证"人性"的存在寻找合法性依据。因为"自然"在当时就意味着客观真实,它已经成为一种合法性的象征。朱光潜正是借"自然"的这种"天然正确"的象征意义来为"人性"确立其合法性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自然人性说” “人学”问题
下载PDF
卢梭对自然人性美的阐释与重塑
15
作者 吴伟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9-22,共4页
卢梭从维护自然人性美的角度对文明进行审视,认为文明的发展导致了人的自然本性的失落和自由天性的丧失,导致人性异化和道德滑坡,人类生存处于极不自由的状态之中。面对技术和文明给人带来的种种困境,卢梭发出"回归自然"的呐... 卢梭从维护自然人性美的角度对文明进行审视,认为文明的发展导致了人的自然本性的失落和自由天性的丧失,导致人性异化和道德滑坡,人类生存处于极不自由的状态之中。面对技术和文明给人带来的种种困境,卢梭发出"回归自然"的呐喊,并提出了恢复自然人性美的主张和培养"自然人"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文明 自然人性 自然
下载PDF
蒲松龄的人性观:儒家伦理与自然人性之间
16
作者 周秋良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56-58,共3页
人是什么 ?人性是什么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文学是人学 ,蒲松龄在他的《聊斋志异》中也苦苦地追问 :到底什么是人性 ?在《聊斋志异》中 ,蒲氏是徘徊在儒家伦理和自然人性之间。他既赞美纯洁的自然人性 ,又认为人性有恶 ,故而乐用儒... 人是什么 ?人性是什么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文学是人学 ,蒲松龄在他的《聊斋志异》中也苦苦地追问 :到底什么是人性 ?在《聊斋志异》中 ,蒲氏是徘徊在儒家伦理和自然人性之间。他既赞美纯洁的自然人性 ,又认为人性有恶 ,故而乐用儒家伦理对人性进行规约和框定。他觉得 ,在儒家伦理和自然人性间走中庸之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人性 徘徊 儒家伦理 自然人性
下载PDF
野蛮与文明的对峙国——论现代中国作家对自然人性的探索(之一)
17
作者 罗成琰 《中州学刊》 1988年第6期73-77,共5页
一百多年米,中国的志士仁人为了寻求救国图强的道路,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把追寻的目光投向西方,以西方现代文明作为理想的蓝本,梦寐以求中国能早日走出封建中世纪的漫漫长夜而迎来现代化的曙光。现代中国所进行的种种思想启蒙,政治斗争与... 一百多年米,中国的志士仁人为了寻求救国图强的道路,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把追寻的目光投向西方,以西方现代文明作为理想的蓝本,梦寐以求中国能早日走出封建中世纪的漫漫长夜而迎来现代化的曙光。现代中国所进行的种种思想启蒙,政治斗争与社会变革,其最终目的均在于变愚昧落后的旧中国为文明先进的新中国。处在这一历史时期的观代中图文学,也理所当然地以讴歌现代文明以及反映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展开的艰巨斗争为己任,从而使得对现代文明的呼唤,成为自己的一个基本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作家 自然人性 西方现代文明 社会变革 中世纪 基本主题 新中国 启蒙 最终目的 历史时期
下载PDF
析孔子美学观中的自然人性美
18
作者 俞超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34-37,共4页
本文所说孔子美学观之自然人性美,不是孔子以"比德"为理论依据的古典的自然审美观,而是在《诗经》篇章中所显现出来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人性自由审美观,这是与礼教束缚人性的美学取向相对立的。通过对儒家经典《诗经》的文本进... 本文所说孔子美学观之自然人性美,不是孔子以"比德"为理论依据的古典的自然审美观,而是在《诗经》篇章中所显现出来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人性自由审美观,这是与礼教束缚人性的美学取向相对立的。通过对儒家经典《诗经》的文本进行分析,并结合孔子的文艺理论思想进行求证,笔者发现,其中蕴涵着人性自然的审美因素,进而对五四儒学批判加以具体分析,指出二者也具有跨越时代的共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自然人性 五四 仁学
下载PDF
“身体”的本性和“心灵”的本性——论近代西方政治哲学中自然人性的双重结构
19
作者 闻骏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6,共6页
作为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流学派,近代自然法学派立足于自然人性、自然权利、自然法则、社会契约等基本概念,建构起了一整套国家理论和政治哲学。其中,自然人性是近代自然法学派最核心、最基础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近代自然法学派的... 作为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流学派,近代自然法学派立足于自然人性、自然权利、自然法则、社会契约等基本概念,建构起了一整套国家理论和政治哲学。其中,自然人性是近代自然法学派最核心、最基础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近代自然法学派的政治哲学思考正是建立在对自然人性的抽象理解基础上的。然而,也恰恰是在有关自然人性的基本理解上,近代自然法学派内部展现出了深层次的理论差异。这一差异,一方面勾联起了近代自然法学派的历史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了自然人性自身的多维结构和复杂层次。近代自然法学派有关自然人性的静态理解与考察,最终被黑格尔有关自然人性的历史性理解所超越和扬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法学派 政治哲学 自然人性 社会契约 黑格尔
下载PDF
沈从文小说“自然人性”内涵的多元成因
20
作者 王宇 《理论月刊》 2004年第10期112-114,共3页
中国现代作家沈从文作为站在“五四”以来中西文化交汇点上的精英,以独特的审美观念。对“自然人性”进行了深入开掘,推动了文化战线上反封建进程,突破了新文学业有成就,为20世纪中国文学做出了开拓性贡献。沈从文创作主题的特异性根基... 中国现代作家沈从文作为站在“五四”以来中西文化交汇点上的精英,以独特的审美观念。对“自然人性”进行了深入开掘,推动了文化战线上反封建进程,突破了新文学业有成就,为20世纪中国文学做出了开拓性贡献。沈从文创作主题的特异性根基于其深刻的必然性,即传统文化、社会现实及现代思潮诸因素的多元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人性 传统文化 社会现实 现代思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