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确信真实”到“主观善意”——从范曾名誉权案看评论应把握的尺度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小犊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66-67,共2页
2011年12月19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范曾诉郭庆祥和《文汇报》名誉权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郭庆祥上诉,维持原判决,判决再次引发各方热议。这是一起典型的由评论所引起的名誉权纠纷,事件的缘由要追溯到两年前。2010年5月2... 2011年12月19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范曾诉郭庆祥和《文汇报》名誉权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郭庆祥上诉,维持原判决,判决再次引发各方热议。这是一起典型的由评论所引起的名誉权纠纷,事件的缘由要追溯到两年前。2010年5月26日,郭庆祥在《文汇报》鉴藏版争鸣专栏发表《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一文,2010年9月,范曾起诉文章作者郭庆祥,称文章已经对自己的名誉权造成严重侵害,要求被告郭庆祥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50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誉权纠纷 范曾 评论 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文汇报》 善意 终审判决 精神损失费
下载PDF
论范曾的文化散文 被引量:1
2
作者 顾金春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2期106-112,共7页
范曾的文化散文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思想反思和激越的言说,而在当代散文中独树一帜。其文化散文的主题意蕴主要是现实社会的反思、传统精神的呼唤、哲学的感悟三个方面。从艺术表现而言,他的文化散文既闪烁着史家的眼光,也有诗人... 范曾的文化散文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思想反思和激越的言说,而在当代散文中独树一帜。其文化散文的主题意蕴主要是现实社会的反思、传统精神的呼唤、哲学的感悟三个方面。从艺术表现而言,他的文化散文既闪烁着史家的眼光,也有诗人的奇思妙悟与审美智慧,往往充满富有神韵的直觉与想象,也表现了哲学家的理性的逻辑与思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曾 文化散文
下载PDF
巍峨江左矗新标——论建设范曾艺术馆的价值与意义
3
作者 周建忠 顾金春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共8页
建立范曾艺术馆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范曾所取得的卓越艺术成就和个人巨大的社会影响,二是大学内涵发展寻求文化资源的需要,三是范曾本人桑梓情深,四是文博之乡浓厚的文化氛围的影响。前后历经10年,范曾艺术馆新馆终于建成。新馆设施齐全... 建立范曾艺术馆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范曾所取得的卓越艺术成就和个人巨大的社会影响,二是大学内涵发展寻求文化资源的需要,三是范曾本人桑梓情深,四是文博之乡浓厚的文化氛围的影响。前后历经10年,范曾艺术馆新馆终于建成。新馆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展品丰富。范曾艺术馆新馆的建成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它是艺术熏陶的场域,学术研究的基地,同时也将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曾艺术馆 建设 价值
下载PDF
范曾作《古道照颜色——周汝昌先生像》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凌 《中国书画》 2006年第1期52-55,共4页
近现代文化史上,名人之间的书信往来往往会成为令人回味、咀嚼的逸闻,其意义倒不是逸闻本身的趣味,而是这种交往所激荡出的智慧往往会产生意外之喜——许多名作诞生于斯。乙酉秋冬之交,一代红学、诗词学大家周汝昌与著名学者、中国画大... 近现代文化史上,名人之间的书信往来往往会成为令人回味、咀嚼的逸闻,其意义倒不是逸闻本身的趣味,而是这种交往所激荡出的智慧往往会产生意外之喜——许多名作诞生于斯。乙酉秋冬之交,一代红学、诗词学大家周汝昌与著名学者、中国画大家范曾开始了一段神契的笔谈,周老的108首题红七言绝句《诗红墨翠》和致范曾信中烛照机微的平实之论让范曾豪兴勃发,以极短时间创作出《古道照颜色——周汝昌先生像》,并题七律一首,由此演绎出当代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周汝昌先生是继胡适、俞平伯之后我国又一位红学大家、诗词学家和书法家,今年已88岁高龄,著述等身。1953年出版的《红楼梦新证》被誉为"红学方面划时代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汝昌先生 道照 范曾 七言绝句 俞平伯 著述等身 尊兄 于斯 中国艺术研究院 书信往来
下载PDF
雅:大美之境——范曾美学思想管见
5
作者 彭修银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3-147,共5页
"雅"作为范曾美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范畴,它是洗尽铅华的大美之境,是纯正古典的"中和"之美,是"去物去我"、引导人类返璞归真,走向和谐之境。范曾艺术上卓尔不群的气质和清峻绝俗的笔墨,是其"雅"... "雅"作为范曾美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范畴,它是洗尽铅华的大美之境,是纯正古典的"中和"之美,是"去物去我"、引导人类返璞归真,走向和谐之境。范曾艺术上卓尔不群的气质和清峻绝俗的笔墨,是其"雅"之所至。读他的艺术作品,可使你的精神清纯而高华。因此,"雅"在范曾的美学思想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风度,是一种气质,是一种胸襟,是一种豁达,是一种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曾 美学思想 大美之境 和谐之境 返璞归真
下载PDF
“范曾现象”的文化解析
6
作者 肖鹰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10期4-9,共6页
"范曾现象",即指画家范曾以一个"国学开讲",一夜之间由"国画大师"转型为众多媒体追捧的"国学大师",这是当代文化活动中的一个典型现象。然而,无论从传统学术观念,还是绘画诸层面解析,"范... "范曾现象",即指画家范曾以一个"国学开讲",一夜之间由"国画大师"转型为众多媒体追捧的"国学大师",这是当代文化活动中的一个典型现象。然而,无论从传统学术观念,还是绘画诸层面解析,"范曾现象"存在内在荒谬性,范曾的"国学大师"名不副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曾现象” 国画 国学
下载PDF
范曾艺术馆,南通,江苏,中国
7
作者 章明 张姿 《世界建筑》 2016年第5期108-109,共2页
范曾艺术馆以传统的空间的"院"为切入,将院落从物化关系中脱离,继而呈现游目与观想合一,以期达到"得古意而写今心"的意境。"关系的院",首先表现在同时呈现的三种不同的院落形式:建筑底层的"井院"、建筑二层南北穿通的"水院"... 范曾艺术馆以传统的空间的"院"为切入,将院落从物化关系中脱离,继而呈现游目与观想合一,以期达到"得古意而写今心"的意境。"关系的院",首先表现在同时呈现的三种不同的院落形式:建筑底层的"井院"、建筑二层南北穿通的"水院"与"石院"、建筑三层四边围合的"合院"。并在此基础上构架起以井院、水院、石院、合院为主体的叠合的立体院落;"观想的院",以局部关系并置的方式形成时间上的先后呈现,为"游目"式的观想体验提供可能;"意境的院",讲求"计白当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曾 建筑底层 今心 计白当黑 形成时间 穿通 GENTLE CONCEPTION FLOOR 空间的
下载PDF
以艺弘道——论范曾先生的艺术创作
8
作者 苏利海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27-130,共4页
范曾先生在艺术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而滋养其艺术之树结出累累硕果的源泉,不外乎他在艺术创作中能坚守"以艺弘道,以道驭艺"的创作原则。其中"道"有两个特征:一是艺术家个体价值的高扬,二是对民族未来发展的责任感,... 范曾先生在艺术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而滋养其艺术之树结出累累硕果的源泉,不外乎他在艺术创作中能坚守"以艺弘道,以道驭艺"的创作原则。其中"道"有两个特征:一是艺术家个体价值的高扬,二是对民族未来发展的责任感,两者统一于范曾先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和依恋感。范曾先生杰出的艺术成就对传统文化的复兴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文艺创作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熔铸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从而解答当下文艺界民族身份认同的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曾 艺术
下载PDF
有感于范曾诉郭庆祥判决结果
9
作者 王坤 《观察与思考》 2011年第7期52-53,共2页
真正的大师,面对各种批评。应当保持一种淡定的心态,相信自己作品的艺术价值。相信历史会给予恰当的评价。
关键词 判决结果 艺术价值 范曾 郭庆祥
下载PDF
范曾:走向崇高
10
作者 范曾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6-27,共2页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概述之,从传说时代庖犧、神农、女娲(以上称三皇);少昊、高辛、颛顼、唐尧、虞舜(以上称五帝)约一千年。前21世纪夏而至前16世纪商约五百年,自商至周约五百年,至公元前841年周共和元年约二百年,以上共计二千二...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概述之,从传说时代庖犧、神农、女娲(以上称三皇);少昊、高辛、颛顼、唐尧、虞舜(以上称五帝)约一千年。前21世纪夏而至前16世纪商约五百年,自商至周约五百年,至公元前841年周共和元年约二百年,以上共计二千二百年。共和元年至今二千八百年则是准确计年的历史,亦即某年发生某事,精确审慎,略无差讹之记载,这是人类历史的奇迹。李学勤诸硕彦又进一步将准确计年向前推移,厥功至钜。相信依据考古的这项科研工作,将会有卓绝之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虞舜 唐尧 李学勤 计年 范曾 千二百 即某 被开垦的处女地 圣址 人生道路
下载PDF
《范曾韵语》序
11
作者 邵盈午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32-133,共2页
范曾先生身为南通范氏第十三代传人,自幼秉承家学,颇露圭角,中岁以诗书画三绝飙名四海,可谓间世乃见,不坠家声。其诗法度雅正,树义高古,嘘吸风云,涤扫凡庸,不肯作一犹人语。震荡翕辟,雄奇排奡,下笔固非前贤所能拘限也。今观是编,集无弱... 范曾先生身为南通范氏第十三代传人,自幼秉承家学,颇露圭角,中岁以诗书画三绝飙名四海,可谓间世乃见,不坠家声。其诗法度雅正,树义高古,嘘吸风云,涤扫凡庸,不肯作一犹人语。震荡翕辟,雄奇排奡,下笔固非前贤所能拘限也。今观是编,集无弱篇,篇无弱句,句无弱字;求诸当世,实罕觏耳。集内绝句,笔力隽淨,拗峭之笔,饶有风致;浏亮之词,妙能顿挫,固深得伯子先生家法也。歌行高识远韵,绵密典丽,宕而能逸,用笔极灵动雄奇控纵转换之妙。倚声清雄磊落,宫商和畅,贵在能于密致中寓刚劲之气,殊非貌主苏、辛而相率入于叫嚣伧俗者可与言也。溯乎南通范氏一门,实握文运之枢轴,而为中华文化所托命者也。承学之士,或能识之。存绝学之坠绪,传薪火于烬微。《范曾韵语》不独为南通耆献之光,亦镇自与天壤同垂不朽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曾韵语》 南通范氏
下载PDF
浅析范曾泼墨人物画的精、气、神
12
作者 蔡雯璟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78-80,共3页
范曾的泼墨人物画在当代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具有极其个性的艺术感悟和艺术表现力。透过那些鲜活淋漓的泼墨人物我们看到的是范曾对中国古典文化独到的见解和深邃的表达。他的绘画具有以诗为魂书为骨的精神,其独特的艺术主张表现在绘画... 范曾的泼墨人物画在当代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具有极其个性的艺术感悟和艺术表现力。透过那些鲜活淋漓的泼墨人物我们看到的是范曾对中国古典文化独到的见解和深邃的表达。他的绘画具有以诗为魂书为骨的精神,其独特的艺术主张表现在绘画的笔墨、人物的内在气韵和绘画精神上。因此,他的绘画作品具有精、气、神相统一的绘画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曾 泼墨人物画 精神 气韵 神采
下载PDF
范曾绘画艺术思想浅论
13
作者 余洋 《皖西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40-142,共3页
范曾艺术思想,涉及到他的价值观、美学观等多个方面。他的“艺术家出自虔诚和勤奋”、“中国画是即兴神驰的产物”的艺术思想源自于其“心与物交”、“迁想妙得”中国传统哲学的体悟。本文试就此谈谈肤浅的认识。
关键词 范曾 中国画 人物画 艺术思想
下载PDF
范曾绘画艺术的审美蕴含
14
作者 蔡雯娟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36-37,共2页
范曾的绘画艺术在当今的中国画坛是一个标志性的存在,他在艺术创作中不断求索,融丹青意境、书法笔意、诗书浩气、国学素养于一身。他坚守民族绘画精神,主张"复归古典"的美学思想,赋予绘画艺术以人文情怀,在艺术作品中提倡审... 范曾的绘画艺术在当今的中国画坛是一个标志性的存在,他在艺术创作中不断求索,融丹青意境、书法笔意、诗书浩气、国学素养于一身。他坚守民族绘画精神,主张"复归古典"的美学思想,赋予绘画艺术以人文情怀,在艺术作品中提倡审美自由。其笔下的艺术形象是人文思想和艺术追求的审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曾 人文修养 复归古典 审美自由
下载PDF
鸟倦飞而知还——画家范曾归国记
15
作者 梅斌 舒雨 《唯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6-56,共1页
1990年11月5日,范曾从香港搭乘一架法国航空公司的班机,悄然飞往巴黎.范曾何以出走?在今天已是众所周知.范曾在国外新闻界的众目睽睽之下.亦能作坦白的陈述:“我辞国之主要原因之一,是家庭生活之不睦.自1988年与原偶分居,并提出离婚已... 1990年11月5日,范曾从香港搭乘一架法国航空公司的班机,悄然飞往巴黎.范曾何以出走?在今天已是众所周知.范曾在国外新闻界的众目睽睽之下.亦能作坦白的陈述:“我辞国之主要原因之一,是家庭生活之不睦.自1988年与原偶分居,并提出离婚已近六年,原偶不愿离婚,而国中之风习恐不能容我与楠莉之情爱,在进退维谷之中,遂有辞国之举.来巴黎之后,于警所登记,不违(外)国中法律,慎以同居,可称入乡随俗.当然,现在回国,据中国之法律.离婚已不成问题,这对我如释重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曾 国记 法国航空公司 家庭生活 秋霜 一幅画 第三天 次见 东方文明 交流对象
下载PDF
《范曾谈美》、《葉嘉莹谈词》出版
16
《文学与文化》 2010年第1期80-80,共1页
《范曾谈美》、《葉嘉莹谈词》系由南开大学出版社策划推出的"大家谈"丛书之二种。接下来还将陆续推出多部"大家"之"谈"。《范曾谈美》一书系范曾先生以谈美为专题的第一部文集。
关键词 谈美 范曾 书系 范先 南开大学出版社 词学理论 语录体 理论思辨
下载PDF
艺术与人文的宏大交响——读范曾的《锦文掇英——学研习近平用典心得》
17
作者 钟芳 《前线》 2016年第5期89-89,共1页
《习近平用典》是国内第一部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诗词引文、语言典故研究的作品。该书一经出版,便备受欢迎。作为艺术家的范曾先生更是积极而忠实的读者。他对《习近平用典》详细研读、仔细揣摩,并结合自己的深厚学养,以诗性的语言将... 《习近平用典》是国内第一部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诗词引文、语言典故研究的作品。该书一经出版,便备受欢迎。作为艺术家的范曾先生更是积极而忠实的读者。他对《习近平用典》详细研读、仔细揣摩,并结合自己的深厚学养,以诗性的语言将书中引用的古典名句归纳概括为147则"四字短语",著成《锦文掇英——学研习近平用典心得》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曾 归纳概括 气韵生动 心画 民服 一念之间 原典 杨振武 思想精髓 以敬
下载PDF
范曾先生学术报告会在内蒙古大学隆重举行
18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内蒙古大学 校长 教育工作者 范曾 名誉教授 报告会 先生
下载PDF
俯仰今古 寄傲丹青——范曾访谈
19
作者 张公者 《中国书画》 2009年第9期64-73,共10页
当代画坛,名家纷纷而是,而范曾先生是真正的大名家,名下无虚。何以见得?记者在采访之余,约略总结为范曾“十最”:
关键词 范曾 绘画作品 艺术欣赏 画家
下载PDF
从八大山人谈范曾的绘画艺术
20
作者 荣倩文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9年第7期66-67,共2页
范曾先生出生于绵延450年的拥有十三代诗人的著名世家,他在很多领域都有很多贡献,他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古"的美学原则,开创了新古典主义的先河.在范曾的绘画中能看到八大山人的影子... 范曾先生出生于绵延450年的拥有十三代诗人的著名世家,他在很多领域都有很多贡献,他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古"的美学原则,开创了新古典主义的先河.在范曾的绘画中能看到八大山人的影子,文章从八大山人谈起,通过分开论述两人的生平来探究范曾的绘画艺术,而且中国画在不断地发展,应该思考新一代如何传承与创新中国画,怎样把古与今相联系,走出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中国画 范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