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比对两种国产膀胱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试剂盒在尿液脱落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结果差异,探究膀胱癌FISH试剂盒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中...目的:通过比对两种国产膀胱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试剂盒在尿液脱落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结果差异,探究膀胱癌FISH试剂盒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中心20例血尿患者尿液筛查样本,分别使用不同厂家试剂盒,检测尿液脱落细胞染色体畸变,并与液基薄层细胞特殊染色(CellDetect染色)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不同试剂盒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20例样本中,19例样本检测结果一致,仅有1例样本结果不一致。两种试剂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和4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国产膀胱癌FISH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性高,均可应用于临床膀胱癌FISH检测。展开更多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离探针因设计、判读相对简单而广泛应用于肿瘤的病理诊疗。目前针对FISH分离探针中出现的非典型信号类型及意义尚无系统研究。该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总结了FISH分离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离探针因设计、判读相对简单而广泛应用于肿瘤的病理诊疗。目前针对FISH分离探针中出现的非典型信号类型及意义尚无系统研究。该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总结了FISH分离探针非典型信号的类型、意义、出现的可能原因及机制,为FISH分离探针非典型信号的判读及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展开更多
生命是一部由基因编写的复杂交响曲,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揭示这部交响曲内在奥秘的重要工具之一。FISH是一种生物分子分析技术,用于研究细胞和组织中的染色体结构、基因定位和基因表达。该...生命是一部由基因编写的复杂交响曲,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揭示这部交响曲内在奥秘的重要工具之一。FISH是一种生物分子分析技术,用于研究细胞和组织中的染色体结构、基因定位和基因表达。该技术通过使用荧光标记的DNA或RNA探针与目标DNA或RNA序列杂交,然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杂交信号的位置和数量。FISH技术让人们能够在细胞和组织层面上观察基因、染色体的情况,了解患者病变部位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从而为个体化医疗提供支持。但对于许多患者而言,他们并不了解FISH,甚至对为何进行FISH检测存在疑惑。本文将从科普角度解读FISH分子病理报告,以及FISH走入临床工作的意义。展开更多
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single-molecul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smFISH)技术是一种通过用偶联荧光基团的寡核苷酸探针,对固定细胞或组织中单个mRNA分子进行成像的方法。smFISH可对RNA进行定位、定量,以此对目标转录本进行实...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single-molecul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smFISH)技术是一种通过用偶联荧光基团的寡核苷酸探针,对固定细胞或组织中单个mRNA分子进行成像的方法。smFISH可对RNA进行定位、定量,以此对目标转录本进行实时研究。sm FISH适用于细胞、组织切片等多种类型生物样本。近年来,多种基于基础smFISH的改进技术被发明,进一步促进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smFISH良好的RNA单分子可视化能力,使得其在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及肿瘤生物学等基础生物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smFISH技术基本原理、smFISH技术的局限性、smFISH衍生技术方法、smFISH在不同生物学科中的应用进展,并对smFISH技术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石蜡包埋样本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失败的原因,并分析FISH检测失败与样本来源、探针种类、实验条件的相关性,以提高石蜡样本FISH重复检测的成功率。方法收集12709例石蜡检测样本,对其中...目的探讨石蜡包埋样本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失败的原因,并分析FISH检测失败与样本来源、探针种类、实验条件的相关性,以提高石蜡样本FISH重复检测的成功率。方法收集12709例石蜡检测样本,对其中首次检测失败的512例样本,采取更换蜡块或改变实验条件的方法进行重复实验,统计重复实验前后FISH检测结果。结果总体检测重复率为4.03%(512/12709),包括信号微弱无法判读58.59%(300/512),完全无信号41.41%(212/512)。其中本院样本195例(2.89%,195/6753),会诊样本317例(5.32%,317/5956)。按照样本来源分类,检测重复率较高的组织分别为软组织(4.41%)、肺(4.20%)、乳腺(4.18%)、淋巴(4.16%)、头颈部(4.03%)、胃(3.69%)、神经(2.88%)。样本来源及探针种类间的检测重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检测后,186例(36.33%)样本检测成功,其中更换蜡块和改变实验条件的成功率分别为60.75%和29.88%(P<0.05)。结论石蜡样本FISH检测重复率与样本的前处理和实验操作相关,与组织学类型和探针类型无关,采取更换蜡块的方式重复实验可有效提高FISH二次检测的成功率。展开更多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是分子细胞遗传学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可以实现DNA或RNA序列在染色体上精确的可视化的直观定位。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测序成本的降低,大量物种的基因组信息被不断公...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是分子细胞遗传学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可以实现DNA或RNA序列在染色体上精确的可视化的直观定位。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测序成本的降低,大量物种的基因组信息被不断公布,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参考基因组衍生的寡聚核苷酸序列(Oligo,oligonucleotide)探针在FISH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和传统FISH探针相比,Oligo-FISH能更加精确、深入地揭示植物在进化过程中染色体的进化、遗传与变异。本研究对荧光标记的靶标DNA与荧光探针的种类与应用,寡聚核苷酸探针的种类及制备技术进行了综述,重点聚焦于Oligo-FISH的起源发展及其在鉴定植物染色体、识别植物同源染色体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Oligo-FISH技术可用于构建物种属内的染色体核型,利用Oligo-FISH结果可为该属没有全基因组的作物的基因组组装提供指导,Oligo涂染还可以很好地解决异源多倍体物种中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融合与交换问题,能够准确地检测染色体间是否存在易位等行为及异源重组。因此,Oligo-FISH技术的发展为基因组染色体水平的组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未来Oligo-FISH技术与信号放大技术结合能够克服重复序列高度富集区域Oligo探针密度低的困难,可对非常短的基因区域进行可视化,如对启动子、增强子的检测,在转基因中对基因片段定位等,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种遗传和进化,进一步推动作物遗传育种的改良与发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比对两种国产膀胱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试剂盒在尿液脱落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结果差异,探究膀胱癌FISH试剂盒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中心20例血尿患者尿液筛查样本,分别使用不同厂家试剂盒,检测尿液脱落细胞染色体畸变,并与液基薄层细胞特殊染色(CellDetect染色)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不同试剂盒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20例样本中,19例样本检测结果一致,仅有1例样本结果不一致。两种试剂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和4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国产膀胱癌FISH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性高,均可应用于临床膀胱癌FISH检测。
文摘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离探针因设计、判读相对简单而广泛应用于肿瘤的病理诊疗。目前针对FISH分离探针中出现的非典型信号类型及意义尚无系统研究。该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总结了FISH分离探针非典型信号的类型、意义、出现的可能原因及机制,为FISH分离探针非典型信号的判读及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文摘生命是一部由基因编写的复杂交响曲,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揭示这部交响曲内在奥秘的重要工具之一。FISH是一种生物分子分析技术,用于研究细胞和组织中的染色体结构、基因定位和基因表达。该技术通过使用荧光标记的DNA或RNA探针与目标DNA或RNA序列杂交,然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杂交信号的位置和数量。FISH技术让人们能够在细胞和组织层面上观察基因、染色体的情况,了解患者病变部位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从而为个体化医疗提供支持。但对于许多患者而言,他们并不了解FISH,甚至对为何进行FISH检测存在疑惑。本文将从科普角度解读FISH分子病理报告,以及FISH走入临床工作的意义。
文摘目的探讨石蜡包埋样本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失败的原因,并分析FISH检测失败与样本来源、探针种类、实验条件的相关性,以提高石蜡样本FISH重复检测的成功率。方法收集12709例石蜡检测样本,对其中首次检测失败的512例样本,采取更换蜡块或改变实验条件的方法进行重复实验,统计重复实验前后FISH检测结果。结果总体检测重复率为4.03%(512/12709),包括信号微弱无法判读58.59%(300/512),完全无信号41.41%(212/512)。其中本院样本195例(2.89%,195/6753),会诊样本317例(5.32%,317/5956)。按照样本来源分类,检测重复率较高的组织分别为软组织(4.41%)、肺(4.20%)、乳腺(4.18%)、淋巴(4.16%)、头颈部(4.03%)、胃(3.69%)、神经(2.88%)。样本来源及探针种类间的检测重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检测后,186例(36.33%)样本检测成功,其中更换蜡块和改变实验条件的成功率分别为60.75%和29.88%(P<0.05)。结论石蜡样本FISH检测重复率与样本的前处理和实验操作相关,与组织学类型和探针类型无关,采取更换蜡块的方式重复实验可有效提高FISH二次检测的成功率。
文摘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是分子细胞遗传学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可以实现DNA或RNA序列在染色体上精确的可视化的直观定位。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测序成本的降低,大量物种的基因组信息被不断公布,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参考基因组衍生的寡聚核苷酸序列(Oligo,oligonucleotide)探针在FISH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和传统FISH探针相比,Oligo-FISH能更加精确、深入地揭示植物在进化过程中染色体的进化、遗传与变异。本研究对荧光标记的靶标DNA与荧光探针的种类与应用,寡聚核苷酸探针的种类及制备技术进行了综述,重点聚焦于Oligo-FISH的起源发展及其在鉴定植物染色体、识别植物同源染色体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Oligo-FISH技术可用于构建物种属内的染色体核型,利用Oligo-FISH结果可为该属没有全基因组的作物的基因组组装提供指导,Oligo涂染还可以很好地解决异源多倍体物种中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融合与交换问题,能够准确地检测染色体间是否存在易位等行为及异源重组。因此,Oligo-FISH技术的发展为基因组染色体水平的组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未来Oligo-FISH技术与信号放大技术结合能够克服重复序列高度富集区域Oligo探针密度低的困难,可对非常短的基因区域进行可视化,如对启动子、增强子的检测,在转基因中对基因片段定位等,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种遗传和进化,进一步推动作物遗传育种的改良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