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焙炒工艺对葵花籽仁油风味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郭劲廷 张立伟 +3 位作者 罗质 陈建国 许毅 郑竟成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以葵花籽仁为原料制备葵花籽仁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葵花籽仁油的焙炒工艺,并对其挥发性物质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焙炒工艺为焙炒温度150℃、焙炒时间30 min、入榨水分含量3.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葵花... 以葵花籽仁为原料制备葵花籽仁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葵花籽仁油的焙炒工艺,并对其挥发性物质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焙炒工艺为焙炒温度150℃、焙炒时间30 min、入榨水分含量3.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葵花籽仁油含有5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吡嗪、醛类物质含量较高。微观结构分析表明,焙炒过程中细胞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结晶度降低,蛋白质类和糖类物质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仁 风味 微观结构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葵花籽仁中提取绿原酸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维农 刘大川 胡小泓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6-77,共2页
对从葵花籽仁中提取绿原酸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 ,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两次醇提工艺 ,每次浸提 4 0min ,pH为 4 5 ,温度为 70℃ ,乙醇浓度为 70 %时 ,绿原酸的提取率较高。
关键词 葵花籽仁 绿原酸 提取 药用 中药材
下载PDF
微波法提取葵花籽仁中的绿原酸 被引量:17
3
作者 高岐 窦宪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69,共2页
利用微波法提取葵花籽仁中的绿原酸,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探讨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与常规水浴回流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微波功率440W,提取时间7... 利用微波法提取葵花籽仁中的绿原酸,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探讨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与常规水浴回流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微波功率440W,提取时间7min。微波提取法操作简便、省时、节约能源、结果准确可靠,与常规水浴回流提取法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仁 绿原酸 微波
下载PDF
葵花籽仁酶解体系中绿原酸的分离纯化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任健 郑喜群 +2 位作者 刘晓兰 林国平 夏文水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1,共3页
葵花籽仁富含绿原酸,以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后的酶解液为原料,采用乙醇沉淀法去除酶解液中的多糖,滤液超滤浓缩后得到绿原酸粗品。然后,分别采用乙酸乙酯法、正丁醇法、石-硫沉淀法、大孔树脂法纯化绿原酸,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 葵花籽仁富含绿原酸,以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后的酶解液为原料,采用乙醇沉淀法去除酶解液中的多糖,滤液超滤浓缩后得到绿原酸粗品。然后,分别采用乙酸乙酯法、正丁醇法、石-硫沉淀法、大孔树脂法纯化绿原酸,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绿原酸含量,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法纯化效果最好,绿原酸纯度达8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仁 酶解体系 绿原酸 纯化
下载PDF
葵花籽仁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延辉 塔长青 +1 位作者 刘超 郑凤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42-46,共5页
研究从葵花籽仁中提取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比较乙醇浸提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法的提取率,确定提取绿原酸的最佳方法为超声波法。研究乙醇浓度(A)、提取温度(B)、提取时间(C)、超声波功率(D)、料液比(E)对葵花籽绿原酸得率的影响,... 研究从葵花籽仁中提取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比较乙醇浸提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法的提取率,确定提取绿原酸的最佳方法为超声波法。研究乙醇浓度(A)、提取温度(B)、提取时间(C)、超声波功率(D)、料液比(E)对葵花籽绿原酸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各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的顺序主次为乙醇浓度>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0 min,超声波功率300 W。此工艺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为2.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仁 绿原酸 提取工艺 超声波
下载PDF
葵花籽仁力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新 王博 张黎骅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35,共5页
为减少葵花籽仁在收获、储运过程中的机械损伤,并为相关机械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根据测量得到的几何尺寸与试验得到的力学参数,建立了葵花籽仁的物理模型及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葵花籽仁在不同载荷和作用方式下... 为减少葵花籽仁在收获、储运过程中的机械损伤,并为相关机械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根据测量得到的几何尺寸与试验得到的力学参数,建立了葵花籽仁的物理模型及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葵花籽仁在不同载荷和作用方式下的破坏形式以及变形与应力的分布规律,并将有限元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葵花籽仁的抗挤压能力具有各向异性,其沿X、Y、Z3个方向的弹性模量分别为E_X=64.01 MPa,E_Y=23.63 MPa,E_Z=101.8 MPa。相同压力下,葵花籽仁受到水平方向挤压时破碎的可能性最大,而竖直方向破碎的可能性最小;加载方向的不同使得籽粒的破坏形式不同,竖直方向加载时易产生局部裂纹破裂,而水平和垂直两向加载时籽粒会沿子叶夹缝开裂,其中垂直向加载时有失稳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特性 葵花籽仁 有限元分析 弹性模量
下载PDF
不同粒径分级葵花籽仁组成比较分析
7
作者 张立伟 郭劲廷 +5 位作者 陈建国 许毅 郑竟成 罗质 何东平 赵晓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8-102,共5页
旨在为葵花籽仁的分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葵花籽为原料,通过多级精分设备将葵花籽进行脱壳、分级,分为小(≤3 mm)、中(3~4 mm)、大(>4 mm)3种粒径等级的葵花籽仁,分别对葵花籽仁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粒径葵花籽仁含油量均... 旨在为葵花籽仁的分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葵花籽为原料,通过多级精分设备将葵花籽进行脱壳、分级,分为小(≤3 mm)、中(3~4 mm)、大(>4 mm)3种粒径等级的葵花籽仁,分别对葵花籽仁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粒径葵花籽仁含油量均超过60%,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超过85%,且小粒径葵花籽仁含油量及油中亚油酸相对含量最高。各粒径葵花籽仁粗蛋白质含量为44.93%~53.33%,大粒径葵花籽仁粗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最高。3种粒径葵花籽仁绿原酸总量为26314.93~28095.98 ng/mg,中粒径葵花籽仁总绿原酸总量最高。3种粒径葵花籽仁总淀粉含量为0.067%~0.090%,小粒径葵花籽仁总淀粉含量最高;3种粒径葵花籽仁抗性淀粉含量为0.019%~0.032%,中粒径葵花籽仁抗性淀粉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仁 多级精分 粒径 组成差异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新疆栽培新品种葵花籽仁中31种矿质元素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国友 杜英秋 +4 位作者 金海涛 李宛 王剑平 刘方园 王跃琴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1-428,共8页
为实现葵花籽仁中含量跨度较大的多种元素一次性消解、准确、同时和快速检测,以新疆栽培新品种葵花籽仁为材料,建立一种葵花籽仁中31种矿质元素,包括锂(Li)、铍(Be)、硼(B)、钠(Na)、镁(Mg)、铝(Al)、硅(Si)、磷(P)、钾(K)、钙(Ca)、钛(... 为实现葵花籽仁中含量跨度较大的多种元素一次性消解、准确、同时和快速检测,以新疆栽培新品种葵花籽仁为材料,建立一种葵花籽仁中31种矿质元素,包括锂(Li)、铍(Be)、硼(B)、钠(Na)、镁(Mg)、铝(Al)、硅(Si)、磷(P)、钾(K)、钙(Ca)、钛(Ti)、矾(V)、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锌(Zn)、砷(As)、硒(Se)、锶(Sr)、钼(Mo)、银(Ag)、镉(Cd)、锑(Sb)、钡(Ba)、汞(Hg)、铊(Tl)、铅(Pb)和铋(Bi)同时测定的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葵花籽仁样品采用硝酸和过氧化氢微波消解,用铑(119Rh)作内标元素,使用标准和碰撞反应两种模式校正基体效应,再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结果表明:所测定的31种元素线性范围达0~2000μg·L^-1,检出限MDL为0.5~5000μg·kg^-1,线性方程相关关系r≥0.9929,方法精密度RSD≤13.4%,加标回收率77.3%~133.3%,国家标准物质黄豆粉(GBW10013)中31种元素测得值基本都在标准值允许范围内。测定的31种矿质元素经回收率、精密度和检出限等可行性检验,确定本试验所建立的是一种葵花籽仁中多种矿质元素同时、准确、快速测定的可靠方法。本研究还比较了不同葵花籽仁新品种中矿质元素的含量,从而为优质葵花新品种的选育和葵花籽产品质量标准完善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仁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31种矿质元素
下载PDF
抗衰老防脚气病吃点葵花籽仁
9
作者 晓娜 《双足与保健》 2014年第5期50-50,共1页
脚气病,被称为“现代富贵病”,这种因大量摄入精白米面、少吃粗粮进而导致维生素B1缺乏而导致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增加。不要小看脚气病,如果不能正确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它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吃点什么能预防脚气病... 脚气病,被称为“现代富贵病”,这种因大量摄入精白米面、少吃粗粮进而导致维生素B1缺乏而导致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增加。不要小看脚气病,如果不能正确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它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吃点什么能预防脚气病呢?不妨每天吃一把葵花籽仁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仁 脚气病 抗衰老 维生素B1缺乏 精白米面 生命危险 富贵病 生活水
下载PDF
葵花籽仁加工广宽的致富之路
10
作者 薛振春 《农产品加工》 2003年第5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葵花籽仁 加工 生产 市场营销 经济效益
下载PDF
葵花籽仁哽死1例
11
作者 郭为欣 肖平 张晓亮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4期299-299,共1页
关键词 葵花籽仁 哽死 机械性窒息 法医病理学
下载PDF
蒲公英与葵花籽仁提取绿原酸的协同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文华 郭丽 刘爽 《食品工业》 CAS 2021年第1期146-150,共5页
以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pH对蒲公英和葵花籽仁绿原酸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抗氧化活性的IC_(50)为复配依据,评价蒲公英和葵花籽仁绿原酸复合物的协同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反应体系pH 6、45℃条件下,蒲公... 以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pH对蒲公英和葵花籽仁绿原酸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抗氧化活性的IC_(50)为复配依据,评价蒲公英和葵花籽仁绿原酸复合物的协同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反应体系pH 6、45℃条件下,蒲公英和葵花籽仁绿原酸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1.78%和90.51%。蒲公英和葵花籽仁绿原酸复配品可提高对ABTS自由基清除效率,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葵花籽仁 绿原酸 协同抗氧化
原文传递
葵花籽仁蛋白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海悦 徐鹤 王蕾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85,共2页
以东北特产葵花籽为主要原料,添加乳粉、白砂糖、复合稳定剂,经过科学加工制成蛋白饮料,通过L9(3^4)正交试验法确定产品的最佳工艺配方,并按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GB16322进行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其产品颜色均匀乳白,口感细腻... 以东北特产葵花籽为主要原料,添加乳粉、白砂糖、复合稳定剂,经过科学加工制成蛋白饮料,通过L9(3^4)正交试验法确定产品的最佳工艺配方,并按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GB16322进行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其产品颜色均匀乳白,口感细腻,香甜适口,葵花籽香浓郁,而且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仁 蛋白饮料 最佳工艺配方
原文传递
酶法辅助PEG-200超声波提取葵花籽仁中绿原酸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霞 廖梅香 罗江浩 《食品工业》 CAS 2021年第11期76-80,共5页
为提高葵花籽仁中绿原酸的得率,采用酶法辅助聚乙二醇(PEG)-200超声波提取葵花籽仁中绿原酸,研究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液固比及超声时间对葵花籽仁中绿原酸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确定葵花籽仁中绿... 为提高葵花籽仁中绿原酸的得率,采用酶法辅助聚乙二醇(PEG)-200超声波提取葵花籽仁中绿原酸,研究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液固比及超声时间对葵花籽仁中绿原酸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确定葵花籽仁中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酶解温度50℃,酶用量0.5%,酶解时间1.7 h,液固比15∶1 (mL/g),超声时间32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提取率为3.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仁 绿原酸 聚乙二醇(PEG) 超声波 酶法辅助
原文传递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葵花籽壳、仁中Mg、Al含量 被引量:5
15
作者 秦庆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14-1119,共6页
建立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葵花籽壳、仁中Mg、Al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系统进行前处理,以45Sc作为Mg、Al的内标元素控制分析信号的动态漂移,用ICP-MS法同时测定葵花籽壳、仁中Mg、Al的含量。Mg、Al的回收率在95%~105%之间;Mg... 建立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葵花籽壳、仁中Mg、Al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系统进行前处理,以45Sc作为Mg、Al的内标元素控制分析信号的动态漂移,用ICP-MS法同时测定葵花籽壳、仁中Mg、Al的含量。Mg、Al的回收率在95%~105%之间;Mg、Al的检出限分别为0.01 mg/kg、0.001 mg/kg;线性相关系数均为1.000 0;RSD/%≤2%。准确度良好,测得值在其标准值范围内。该法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试验的结果均满足要求,可用于测定葵花籽壳、仁中Mg、Al的含量,为完善葵花籽产品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 葵花籽 葵花籽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微波消解 镁(Mg)、铝(Al)
下载PDF
影响葵花籽(仁)品质变化的因素及控制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姚云游 姚玮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5-87,共3页
研究分析了葵花籽(仁)在储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因素。从空气、光照、温度、水分、杂质以及葵花籽(仁)完好程度6个方面对葵花籽(仁)在储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防日晒、防潮湿、降低含水量、提高出成率、降低破碎率、降低... 研究分析了葵花籽(仁)在储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因素。从空气、光照、温度、水分、杂质以及葵花籽(仁)完好程度6个方面对葵花籽(仁)在储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防日晒、防潮湿、降低含水量、提高出成率、降低破碎率、降低杂质含量、采用塑料薄膜密闭储藏、缩短储藏时间方面探讨了控制或消除这些不利影响因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品质 影响因素 控制方法 储藏
下载PDF
葵花籽植物蛋白饮料的研制
17
作者 侯东辉 卫天业 +3 位作者 冯耐红 陈丽红 左宪强 宋健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2期104-105,共2页
以葵花籽仁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浆、过滤后,再经调配、均质、杀菌等工艺制取植物蛋白饮料,并通过对制取过程中的研究及感官风味的探讨,确定了葵花籽植物蛋白饮料的制作工艺。
关键词 葵花籽仁 蛋白饮料 加工工艺
下载PDF
商品酶Cellulase A “Amano”3处理提升葵花籽蛋白色泽和功能性质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梦姣 吕冠薇 +4 位作者 唐辛悦 杨瑞金 华霄 赵伟 张文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39,共6页
为消除绿原酸对葵花籽蛋白在食品应用中的限制作用,以脱壳葵仁为原料,微酸浸提预先脱除葵仁中部分绿原酸,水媒法提取葵花籽油和蛋白质的同时,添加含绿原酸水解酶活力(3.31 U/g)的商品酶水解残余绿原酸,冷冻干燥得完全脱除绿原酸的葵花... 为消除绿原酸对葵花籽蛋白在食品应用中的限制作用,以脱壳葵仁为原料,微酸浸提预先脱除葵仁中部分绿原酸,水媒法提取葵花籽油和蛋白质的同时,添加含绿原酸水解酶活力(3.31 U/g)的商品酶水解残余绿原酸,冷冻干燥得完全脱除绿原酸的葵花籽蛋白质。结果显示,微酸浸提可脱除约76%的绿原酸,酶处理后总脱除率达99.6%。经脱酚和酶处理的葵花籽蛋白色泽明显改善,亮度值L~*和红值a~*由47.1、-7.4提高至70.3、3.3,持水持油性、乳化稳定性显著提高,溶解性由59.0%提升至87.0%。电泳分析,葵花籽蛋白分子质量集中于10~50 kDa,酶处理后分子质量为34.1 kDa的蛋白条带有一定降解。含绿原酸水解酶活力的商品酶可以完全水解葵仁中残留绿原酸,结合水媒法提油技术制备得到的葵花籽蛋白质具良好的色泽和功能特性,为提取优质葵花籽蛋白质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仁 绿原酸 绿原酸水解酶 水媒法
下载PDF
世界葵花籽油生产及现代化生产工艺
19
作者 武佑 《世界农业》 1983年第7期30-31,共2页
葵花籽与大豆、棉籽、花生、油菜籽、椰子、橄榄、芝麻、棕榈仁、红花籽等并列,是世界上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料之一。 近一、二十年来,葵花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长。七十年代初,世界葵花籽收获面积为841万公顷,总产量为987万吨。至1979... 葵花籽与大豆、棉籽、花生、油菜籽、椰子、橄榄、芝麻、棕榈仁、红花籽等并列,是世界上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料之一。 近一、二十年来,葵花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长。七十年代初,世界葵花籽收获面积为841万公顷,总产量为987万吨。至1979年,世界葵花籽收获面积扩大到1,201万公顷,占世界十大油料作物的第四位;总产量提高到1,521万吨,占世界十大油料作物的第五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 食用植物油 生产工艺 油菜籽 花籽 油料作物 收获面积 葵花籽仁 棉籽 总产量
下载PDF
葵花籽营养乳饮料的制作
20
《新疆农业科技》 1992年第5期41-41,共1页
葵花籽乳是植物性高蛋白营养饮料。所含营养成分中的氨基酸、亚油酸、维生素E、B族维生素都很高。 一、浸料:将葵花籽用剥壳机脱壳取仁,于70℃热水中浸泡二小时,以除去能与蛋白反应生成绿色物质的酚酸。
关键词 乳饮 营养成分 酚酸 剥壳 蛋白营养 蛋白质含量 磨浆 葵花籽仁 原浆 温度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