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血小板第4因子对体外扩增后脐血CD34^+细胞黏附特性和趋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桥川 李云涛 +7 位作者 孟恒星 王亚非 万长春 李新 葛薇 李茜 韩俊领 邱录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了研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对扩增后脐血CD34+细胞归巢相关功能的影响,将纯化的脐血CD34+细胞接种入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FST(FL+SCF+TPO)、FST+SDF-1、FST+PF4或FST+SDF-1+PF4,分别于培... 为了研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对扩增后脐血CD34+细胞归巢相关功能的影响,将纯化的脐血CD34+细胞接种入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FST(FL+SCF+TPO)、FST+SDF-1、FST+PF4或FST+SDF-1+PF4,分别于培养第7、10、14天检测CD34+细胞扩增倍数、集落形成能力、细胞的黏附分子表达、总黏附性、趋化功能。结果表明:①加入SDF-1的实验组CD34+细胞及造血祖细胞集落扩增倍数高于对照组;②加入SDF-1明显上调扩增的CD34+细胞CD49e的表达,加入PF4明显上调扩增的CD34+细胞CD49e、CD54的表达,在扩增体系中加入SDF-1或PF4均能够明显提高扩增的CD34+细胞的总黏附性;③在扩增体系中加入SDF-1能够明显提高扩增的CD34+细胞的自发迁移率,但导致CXCR-4的表达和SDF-1诱导迁移率降低;而PF4能够明显提高扩增的CD34+细胞的CXCR-4的表达和SDF-1诱导迁移率;在扩增体系中同时加入SDF-1和PF4能够明显提高扩增的CD34+细胞自发迁移率和SDF-1诱导迁移率。结论:体外扩增体系中加入SDF-1和PF4能够上调部分归巢相关黏附分子的表达,保持扩增的CD34+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有利于降低体外扩增对造血干/祖细胞(HSPC)归巢相关功能的不利影响,维持扩增的HSPC的归巢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细胞 脐带血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血小板第4因子 体外扩增 黏附特性 趋化功能
下载PDF
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第4因子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承恩 徐冬玲 +1 位作者 杜贻萌 隋树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60-761,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释放功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含量进行测定。结果AMI组和U... 目的探讨血小板释放功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含量进行测定。结果AMI组和UA组血浆βTG和PF4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AMI组血浆βTG显著高于UA组(P<0.05)。结论血小板释放反应增加、活性增强,在ACS患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Β-血小板球蛋白 血小板第4因子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SZ-95亲和色谱纯化人血小板第4因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益明 何杨 +2 位作者 沈文红 许卫东 阮长耿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用单克隆抗体亲和色谱从人血小板破碎液中纯化血小板第 4因子 (PF4 )。方法将单克隆抗体SZ 95 IgG与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 4B凝胶连接成亲和色谱柱SZ 95 IgG Sepharose 4B ,人血小板破碎液经此亲和色谱柱上样后 ,经洗脱获得PF4 ... 目的用单克隆抗体亲和色谱从人血小板破碎液中纯化血小板第 4因子 (PF4 )。方法将单克隆抗体SZ 95 IgG与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 4B凝胶连接成亲和色谱柱SZ 95 IgG Sepharose 4B ,人血小板破碎液经此亲和色谱柱上样后 ,经洗脱获得PF4 ,采用 15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其纯度 ,用点印迹鉴定其免疫活性。结果SZ 95 Sepharose 4B亲和色谱柱的偶联率为 72 % ,每 1ml(约 1× 10 9个血小板 )血小板破碎液中可以纯化到PF4 18μg ,其相对分子量约为 12kD ,经点印迹显示与单抗SZ 95反应显带。结论用SZ 95 Sepharose 4B亲和色谱柱纯化的PF4产品得率高、纯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第4因子 单克隆抗体 亲和色谱
下载PDF
血小板第4因子造血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岚 宋俊玲 田琼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 :研究血小板第 4因子 (PF4)对环磷酰胺 (CTX)处理小鼠体内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鼠用PF4注射 2次 ,间隔 6h ,第二次注射后 2 0h给予CTX 2 0 0mg·kg- 1 。动态观察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以及不同时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 ,... 目的 :研究血小板第 4因子 (PF4)对环磷酰胺 (CTX)处理小鼠体内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鼠用PF4注射 2次 ,间隔 6h ,第二次注射后 2 0h给予CTX 2 0 0mg·kg- 1 。动态观察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以及不同时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 ,骨髓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 -GM)、细胞周期和小鼠脾脏、胸腺的变化。结果 :PF4能增加CTX处理小鼠骨髓CFU -GM的产率 ,加速体内CFU -GM的恢复 ;短时增加CTX处理小鼠骨髓G0 /G1 期细胞 ,减少骨髓细胞的坏死和凋亡 ;增加胸体比和脾体比。但是PF4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和T细胞亚群未见明显影响。结论 :PF4能保护小鼠骨髓及胸腺、脾脏等器官组织免受CTX损伤 ,增加骨髓CF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第4因子 环磷酰胺 细胞生成 造血保护
下载PDF
补肾化瘀解毒方药对ITP患者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第4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俞亚琴 孙伟正 孙风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3-24,28,共3页
目的 :探讨补肾化瘀解毒方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ITP患者血浆 β-血小板球蛋白 (β -TG)和血小板第 4因子 (PF4 )的变化。结果 :补肾化瘀解毒方药对ITP患者总有... 目的 :探讨补肾化瘀解毒方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ITP患者血浆 β-血小板球蛋白 (β -TG)和血小板第 4因子 (PF4 )的变化。结果 :补肾化瘀解毒方药对ITP患者总有效率与西药组相当 ,但在一些症状改善方面优于泼尼松 ,并对ITP患者 β-TG和PF4 有调节作用 ;还显示患者血小板数量与 β -TG和PF4 呈负相关。结论 :ITP患者病情与 β -TG和PF4含量呈正相关 ;补肾化瘀解毒方药是治疗ITP有效的方药并具有调节 β-TG和PF4 含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化瘀解毒方药 ITP 血浆 β—血小板球蛋白 血小板第4因子
下载PDF
血小板第4因子抑制巨核细胞系膜结合型c-kit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顾学范 奚晓东 Jacques P Caen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90-201,共12页
细胞表面受体c-kit与干细胞因子(SCF)对维持血细胞的生成起重要作用。血小板第4因子(PF4)能特异性地抑制巨核细胞生成。在本实验中研究了PF4对两个巨核细胞系HEL和Dami的c-kit表达影响。结果显示,经PF4处理的两株细胞,其c-kit mRNA表达... 细胞表面受体c-kit与干细胞因子(SCF)对维持血细胞的生成起重要作用。血小板第4因子(PF4)能特异性地抑制巨核细胞生成。在本实验中研究了PF4对两个巨核细胞系HEL和Dami的c-kit表达影响。结果显示,经PF4处理的两株细胞,其c-kit mRNA表达量均下降,细胞表面受体数量降低,SCF与c-kit的结合量亦下降,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在对细胞膜CD34表达影响方面,PF4与TGFβ1的作用相反,PF4促进CD34的表达,而TGFβ1抑制CD34的表达。研究表明,PF4抑制巨核细胞生长的机理,部分途径可能是通过抑制c-kit/SCF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第4因子 巨核细胞生成 c-kit原癌基因 CD34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血小板第4因子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海涛 杨岚 +3 位作者 田琼 韩小霞 高瑛 王心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factor4,PF4)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照射组、PF4+照射组、正常对照组。PF4+照射组在照射前26及20h腹腔注射PF440μg·kg-1,前两... 目的:研究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factor4,PF4)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照射组、PF4+照射组、正常对照组。PF4+照射组在照射前26及20h腹腔注射PF440μg·kg-1,前两组全身一次性4Gy60Co-γ射线照射,照射后d1、2、4、8流式细胞仪测定小鼠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免疫组化法动态观察骨髓基质细胞p21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照射后d1、2的照射组及照射后d1的PF4+照射组G0+G1期细胞百分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照射组与PF4+照射组各时间点之间亦存在明显差异(P<0.05)。照射后d2、8PF4+照射组的G0+G1期细胞百分数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照射后d2、4PF4+照射组骨髓基质细胞p21蛋白呈强阳性表达,照射组呈弱阳性。而照射后d8照射组骨髓基质细胞p21蛋白呈强阳性表达,PF4+照射组则呈弱阳性表达。正常对照组p21蛋白表达水平较低。结论:PF4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对小鼠骨髓细胞有明显的辐射保护作用,可尽快恢复其造血功能,p2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在此保护机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第4因子 辐射损伤 细胞周期 P21蛋白
下载PDF
血小板第4因子的造血保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岚 朱柏贵 +1 位作者 田琼 张邵章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了解血小板第 4因子对60 Co 射线照射后小鼠体内造血的作用。方法 :实验鼠用PF4注射两次 ,间隔 6h ,第 2次注射后 2 0h给予 7.5Gy的60 Co 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 ,第 8天时检查粒 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 GM)及细胞周期的变化 ;... 目的 :了解血小板第 4因子对60 Co 射线照射后小鼠体内造血的作用。方法 :实验鼠用PF4注射两次 ,间隔 6h ,第 2次注射后 2 0h给予 7.5Gy的60 Co 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 ,第 8天时检查粒 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 GM)及细胞周期的变化 ;第30天时检查小鼠的存活率。结果 :PF4注射 8d后能明显增加CFU GM及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数量 ;30d后实验鼠的存活率及存活期亦见增加。结论 :PF4能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 ,增加小鼠的存活率 ,加速体内CFU GM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功能 血小板第4因子 造血保护
下载PDF
脾内免疫制备抗人血小板第4因子单克隆抗体和鉴定 被引量:4
9
作者 许卫东 赵益明 +3 位作者 李佩霞 沈文红 何杨 阮长耿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制备抗人血小板第4因子单克隆抗体用于PF4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血小板活化状态的评价。方法用常规和脾内免疫相结合的方法免疫Babl/c小鼠,经细胞融合和ELISA筛选后,进行单抗的特性和特异性研究。结果成功制备了一株抗... 目的制备抗人血小板第4因子单克隆抗体用于PF4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血小板活化状态的评价。方法用常规和脾内免疫相结合的方法免疫Babl/c小鼠,经细胞融合和ELISA筛选后,进行单抗的特性和特异性研究。结果成功制备了一株抗人 PF4单克隆抗体(SZ- 95),ELISA显示上清和腹水效价分别为 2 × 10-3和 5 × 10-6,Westemblot证实SZ-95特异性识别人血小板第4因子。结论常规免疫结合脾内免疫是制备抗低分子量保守蛋白质单抗的有效方法,制备的SZ-95具有科研运用和临床应用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第4因子 单克隆抗体 脾内免疫
下载PDF
血小板第4因子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海涛 杨岚 +2 位作者 田琼 韩小霞 潘耀柱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第4因子(p latelet factor 4,PF4)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第Ⅰ组(单纯照射组)、第Ⅱ组(PF4保护组)、第Ⅲ组(正常对照组),第Ⅱ组在照射前26 h及20 h腹腔注射PF4 40μg/kg,全身一... 目的:探讨血小板第4因子(p latelet factor 4,PF4)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第Ⅰ组(单纯照射组)、第Ⅱ组(PF4保护组)、第Ⅲ组(正常对照组),第Ⅱ组在照射前26 h及20 h腹腔注射PF4 40μg/kg,全身一次性5 Gy60Co-γ射线照射后瑞氏染色法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数。胸腺、脾脏制成细胞悬液计数后,MTT比色法测定胸腺及脾细胞增殖能力。结果:第Ⅱ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数下降趋势较第Ⅰ组明显减慢。胸腺、脾细胞计数,第Ⅱ组明显高于第Ⅰ组。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第Ⅱ组与第Ⅰ组相比,小鼠胸腺及脾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结论:PF4对免疫系统有辐射保护作用,可明显增强辐射损伤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第4因子 辐射损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老年多灶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血小板第4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顺波 方利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6756-6757,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多灶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第4因子(PF4)水平变化及其和梗死面积、梗死灶数目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急性多灶性老年脑梗死患者共71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71例的血浆PF4水平。分析PF4水平和多灶性脑梗死患者入院... 目的分析老年多灶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第4因子(PF4)水平变化及其和梗死面积、梗死灶数目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急性多灶性老年脑梗死患者共71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71例的血浆PF4水平。分析PF4水平和多灶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梗死灶数目、入院后不同时期的梗死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入院时多灶性脑梗死患者PF4水平〔(15.37±4.31)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58±1.33)ng/ml〕(P<0.05)。入院时梗死面积和血浆PF4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87,P>0.05);病灶数越多,血浆PF4水平越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787,P<0.05)。多灶性脑梗死患者各梗死面积组7 d后的PF4水平显著低于6~72 h(P<0.05);6~72 h、7 d后各梗死面积组之间的PF4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多灶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性增高,PF4水平和病灶数目相关,同时随着时间逐渐下降,但和梗死面积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灶性脑梗死 血小板第4因子
下载PDF
血小板第4因子对造血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铭伟 韩芝燕 +1 位作者 吴乾渝 韩忠朝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61-62,65,共3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第4因子(PF4)预处理与造血干细胞(HSC)及祖细胞集落增殖间关系。方法用小鼠骨髓及人脐血细胞经PF4预处理48h后接种在半固体培养基上,12d后对出现的细胞集落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镜下分类计数。结果经... 目的研究血小板第4因子(PF4)预处理与造血干细胞(HSC)及祖细胞集落增殖间关系。方法用小鼠骨髓及人脐血细胞经PF4预处理48h后接种在半固体培养基上,12d后对出现的细胞集落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镜下分类计数。结果经PF4预处理后HSC增殖力增强,所形成的细胞集落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PF4不仅是巨核细胞形成的抑制性因子,而且是提高早期造血细胞比例的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第4因子 造血细胞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一株抗人血小板第4因子单克隆抗体(SZ-95)的特异性鉴定
13
作者 许卫东 赵益明 +2 位作者 何杨 李佩霞 阮长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  研究一株新制备的抗人血小板第4因子(PF4)单克隆抗体(mAb)SZ-95的抗原表位和对PF4结合肝素功能的影响。 方法通过间接ELISA、Western blot以及肝素-PF4复合物ELISA研究SZ-9... 目的  研究一株新制备的抗人血小板第4因子(PF4)单克隆抗体(mAb)SZ-95的抗原表位和对PF4结合肝素功能的影响。 方法通过间接ELISA、Western blot以及肝素-PF4复合物ELISA研究SZ-95所识别的抗原决定簇和其对PF4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结果 这株特异性识别人PF4的mAb不识别与PF4高度同源的β-血小板球蛋白(β-TG),以及包括PF4分子中部大部分β折叠的合成多肽(P34-58)。并且,抗体结合肝素-PF4复合物的数量随复合物中的肝素量增加而减少。结论我们推测SZ-95识别的抗原表位可能位于人PF4 N末端的可变区域或者C末端α螺旋。并且mAb结合肝素-PF4复合物的肝素剂量依赖性改变,说明SZ-95识别的抗原表位与肝素与PF4的结合位点有关,可能影响PF4中和肝素的功能,有助于PF4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第4因子 单克隆抗体 Β-血小板球蛋白 肝素 特异性鉴定
下载PDF
血小板第4因子对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
14
作者 孟凡凯 孙汉英 +4 位作者 刘文励 袁惠玲 徐慧珍 孙岚 周银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1-513,共3页
为探讨血小板第 4因子 (PF4 )对同基因骨髓移植 (BMT)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分别于照射前 2 0、 2 6 h给小鼠腹腔注射 PF4 2 0 μg/ kg共 2次 ,然后建立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模型 ,分别于 BMT后 +7、 +14 d计数外周血细胞、骨... 为探讨血小板第 4因子 (PF4 )对同基因骨髓移植 (BMT)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分别于照射前 2 0、 2 6 h给小鼠腹腔注射 PF4 2 0 μg/ kg共 2次 ,然后建立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模型 ,分别于 BMT后 +7、 +14 d计数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 (BMNC)以及脾集落形成单位 (CFU - S) ,检测趋化因子受体 CXCR4的表达。 PF4处理组小鼠 +7、+14 d BMNC以及 +7d CFU- S计数显著高于 BMT组小鼠 (P<0 .0 1或 P<0 .0 5 ) ;BMT后 +14 d,PF4组小鼠 CXCR4的表达显著高于 BMT组 (P<0 .0 5 )。表明 PF4可以加速 BMT后的造血重建过程 ,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第4因子 骨髓移植 造血重建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第4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毛达勇 赵娟 吕军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42-343,34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ELISA法测定36例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性疾病患者β-TG和PF4含量,并与48例无血管性病变的2型糖尿病组和42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 目的:探讨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ELISA法测定36例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性疾病患者β-TG和PF4含量,并与48例无血管性病变的2型糖尿病组和42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性疾病组血浆β-TG和PF4含量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其水平高低与糖化血红蛋白(GHb)呈正相关(r=0.687和0.664,P<0.01),与甘油三酯(TG)水平无相关性(r=0.275和0.197,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β-TG和PF4的释放促进了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β血小板球蛋白 血小板第4因子
下载PDF
血小板第4因子(PF4)抗血管新生的机理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忠朝 杨仁池 《中国微循环》 2000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第4因子(PF4)抑制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通过研究PF4与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 -2(FGF2)及其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来探讨PF4抑制血管新生的机制。结果FGF2与低亲和力和高亲和力位点的结合受PF4抑制 ,这种抑制呈浓度依赖性。5~10μ... 目的研究血小板第4因子(PF4)抑制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通过研究PF4与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 -2(FGF2)及其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来探讨PF4抑制血管新生的机制。结果FGF2与低亲和力和高亲和力位点的结合受PF4抑制 ,这种抑制呈浓度依赖性。5~10μg/ml的PF4能最大限度地抑制FGF2与低亲和力或高亲和力位点(FGF受体)结合。0.72μg/ml的PF4能使FGF2与低亲和力位点结合减少50 % ,0.6μg/ml的PF4能使FGF2与高亲和力位点结合减少50 %。2μg/ml的PF4能完全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在该浓度下 ,PF4使125I-FGF2的内化下降近3倍。结论 :PF4抑制血管新生的机制之一是抑制FGF2与其受体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新生 血小板第4因子 FGF2
下载PDF
血小板第4因子对脐带血CD34^+细胞增殖及归巢相关功能影响的研究
17
作者 李桥川 邱录贵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951-953,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第4因子(PF4)对脐带血(UCB)CD34+细胞增殖及归巢相关功能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晶紫染色测定、Transwell实验等方法。结果(1)PF4在体外能通过抑制UCB CD34+细胞凋亡增强细胞生存能力,在本研究建立... 目的探讨血小板第4因子(PF4)对脐带血(UCB)CD34+细胞增殖及归巢相关功能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晶紫染色测定、Transwell实验等方法。结果(1)PF4在体外能通过抑制UCB CD34+细胞凋亡增强细胞生存能力,在本研究建立的FST无血清扩增培养体系中加入PF4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CD34+细胞扩增倍数。(2)PF4能够明显上调CD34+细胞CD49d、CD49 e、CD54表达,提高CD34+细胞的黏附能力。(3)PF4能够明显提高CD34+细胞CXCR-4的表达和SDF-1诱导迁移率。结论PF4能够应用于UCB CD34+细胞体外扩增,保持扩增的CD34+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第4因子 脐带血 CD34^+细胞 体外扩增 归巢功能
下载PDF
血小板第4因子、β-血小板球蛋白在川崎病发病机制及冠状动脉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连文静 黄星原 +1 位作者 徐木珍 张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6-549,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第4因子(PF4)和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在川崎病(KD)发病机制及冠状动脉损伤(CAL)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3例KD患儿、24例急性感染发热患儿的血清PF4、β-TG水平,同时采用全自动血球... 目的探讨血小板第4因子(PF4)和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在川崎病(KD)发病机制及冠状动脉损伤(CAL)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3例KD患儿、24例急性感染发热患儿的血清PF4、β-TG水平,同时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WBC、PBN和PLT,观察上述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别,并观察其在KD组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滴注前后以及KD合并CAL与否者(CAL亚组、non-CAL亚组)的差别。结果 KD患儿血清PF4、β-TG均高于感染对照组(P<0.05),且IVIG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P<0.01)。PF4、β-TG在CAL亚组高于non-CAL亚组(P<0.05)。结论 PF4、β-TG可能与KD发病机制及CAL有一定关系,可将PF4、β-TG作为KD的临床观察和预测CAL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血小板第4因子 Β-血小板球蛋白 冠状动脉
下载PDF
血小板第4因子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蔺会亮 杨岚 +2 位作者 王新荣 顾宏涛 高广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13-815,共3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对用5.0 Gy60COγ照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6只)、PF4处理组(12只)和照射组(12只)。在照射前26、20 h分别给PF4处... 目的:研究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对用5.0 Gy60COγ照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6只)、PF4处理组(12只)和照射组(12只)。在照射前26、20 h分别给PF4处理组小鼠腹腔注射40μg/kg的PF4,再用5.0 Gy的60COγ射线全身均匀照射。照射后4、20h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小鼠骨髓细胞的凋亡率;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结果:照射后4、20 h PF4处理组的小鼠骨髓细胞的凋亡率低于照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照射后4、20 h照射组小鼠骨髓细胞Bax的表达要比正常对照组和PF4处理组的表达要高。结论:PF4可以抑制辐射所致小鼠骨髓细胞的凋亡,此保护机制可能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的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第4因子 辐射防护 骨髓细胞 凋亡 BAX蛋白表达
下载PDF
血小板第4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房明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53-256,共4页
血小板第4因子是一种激活的血小板分泌的趋化因子,与多种细胞的生物功能有关。该因子对造血干细胞、肿瘤细胞及其他细胞有广泛的调节作用,能支持造血干细胞生长,降低细胞的化学敏感性、抑制细胞凋亡,对红系、巨核细胞系均有作用;可通过... 血小板第4因子是一种激活的血小板分泌的趋化因子,与多种细胞的生物功能有关。该因子对造血干细胞、肿瘤细胞及其他细胞有广泛的调节作用,能支持造血干细胞生长,降低细胞的化学敏感性、抑制细胞凋亡,对红系、巨核细胞系均有作用;可通过对内皮细胞周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及其相应受体的作用抑制内皮细胞生长;还能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的生长。在该因子的作用过程中,肝素等糖胺聚糖起到了介导、贮存等多种重要作用。本文即对此因子的结构和功能作一简述,介绍其在造血调节和抑制肿瘤生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第4因子 造血调控 内皮细胞 肿瘤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