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I多支病变患者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对其术后NF-κB信号通路、血小板聚集及心肌微循环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任琳 陈皓 +1 位作者 赵甲彧 马利祥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对其术后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血小板聚集及心肌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AMI合并多支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均分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对其术后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血小板聚集及心肌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AMI合并多支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均分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PCI术前后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服药前后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血小板聚集率、心肌微循环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PCI术后7 d,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冠脉微循环指标中左前降支(LAD)[(23.83±2.69)帧比(20.48±3.05)帧]、左回旋支(LCX)[(20.93±2.82)帧比(18.35±2.37)帧]及右冠状动脉(RCA)[(23.68±3.15)帧比(21.13±2.79)帧]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CTFC)帧数均显著减少(P均=0.001);治疗30d后,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ST段最大下降幅度、ST段下降时间、24h缺血发作次数及Toll样受体4(TLR4)蛋白、NF-κB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6水平均显著减少(P均=0.001)。6个月内,两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186)。结论:替格瑞洛能改善AMI合并多支病变患者PCI术后心肌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替格瑞洛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聚集 替格瑞洛
下载PDF
人参皂苷Re抗血小板聚集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晓春 张瑞英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4期1610-1612,共3页
人参( Panax ginseng C 。 A 。 Mey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为传统中药材,其肉质根为著名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近年来众多的研究表明:人参具... 人参( Panax ginseng C 。 A 。 Mey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为传统中药材,其肉质根为著名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近年来众多的研究表明:人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1‐10]。其对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ADP)、凝血酶和肾上腺素等诱发的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对人参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人参皂苷能兴奋血小板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并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 M P )水平显著提高。由于人参皂苷在体内抑制ADP、花生四烯酸和胶原诱发的血小板聚集的时效曲线和使血小板内cA M P水平升高的时效曲线是一致的,因此人参皂苷使血小板内cA M P水平升高,可能是人参皂苷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的机制之一。人参皂苷显著升高血小板内cAM P含量,但不影响cGM P 含量[11]。本研究通过研究来源于人参的人参皂苷 Re (ginsenoside Re),评价其对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并通过对其下游信号分子cA M P与钙离子的检测,进一步说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人参皂苷 Re 多年生草本植物 抑制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聚集作用 血小板聚集功能 花生四烯酸
下载PDF
艾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左静 刘虹 +5 位作者 李金涛 王学杰 孙荣鑫 刘建军 宋金龙 魏月娟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曲美他嗪用于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曲美他嗪用于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小板聚集功能、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痛胸闷、面色暗紫、痰多体胖、倦态乏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观察组2.5μmol/L、5μmol/L、300μmol/L诱导剂下的血小板聚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LVEF、SAQ量表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LVEDD、LVESD、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联合曲美他嗪可改善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减少患者心绞痛频率及持续时间,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曲美他嗪 老年人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血小板聚集功能
下载PDF
基于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的阿司匹林剂量调整方案在儿童先心病抗栓治疗中是否更优
4
作者 鲁中原 周宇子 +6 位作者 于东泽 杨帆 姜亚洲 魏嵬 朱之苑 王旭 李守军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8-33,39,共7页
目的 以高危血栓风险先心病儿童为对象,针对阿司匹林治疗反应多样性及近远期血栓发生率仍较高的问题,评价基于血小板功能检测目标导向的阿司匹林个体化抗栓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是否优于传统固定剂量的给药方案。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注... 目的 以高危血栓风险先心病儿童为对象,针对阿司匹林治疗反应多样性及近远期血栓发生率仍较高的问题,评价基于血小板功能检测目标导向的阿司匹林个体化抗栓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是否优于传统固定剂量的给药方案。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注册研究(ChiCTR2000036446)。纳入阜外医院小儿外科中心自2020年4月~2021年4月所有行先心病手术并且需要术后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的6岁内患儿。所有入组患儿随机分为阿司匹林固定剂量组3 mg/(kg·d)和剂量调控组。剂量调控组在3剂和6剂阿司匹林后分别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AA)检测。对3剂后PAG-AA>20%者,阿司匹林加量至6 mg/(kg·d);6剂后PAG-AA仍>20%者,联用氯吡格雷0.2 mg/(k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月包括死亡在内的累计血栓事件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对比阿司匹林反应低下、血栓事件与出血不良事件,两组患者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接受相同剂量的阿司匹林[3 mg/(kg·d),1次/d]连续3剂后,不同个体的PAG-AA存在较大差异。剂量调控组通过增加阿司匹林剂量,延长阿司匹林使用时间与联合用药,整体阿司匹林反应性得到了改善,但与固定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术后3月接受随访期间以及最终复查时均无死亡病例发生,两组阿司匹林反应低下病例的血栓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别。Spearman相关性检测显示阿司匹林低反应与血栓事件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与固定剂量阿司匹林抗栓治疗方案相比,基于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的阿司匹林剂量个体化抗栓治疗方案并不具有优越性,并不能显著降低先天性心脏病高危血栓风险患儿术后早期3月内血栓及出血事件发生率。血栓事件与阿司匹林反应低下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 剂量 先心病 血栓事件 出血事件
下载PDF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与脑梗死复发风险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卢晓航 黄晓新 +5 位作者 陈丹娜 黄杰锋 黄亚珍 蔡典潜 李佳凯 林凯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9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水平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为临床抗血小板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水平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为临床抗血小板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75 mg,1次/d),检测治疗后5 d的血小板聚集率,按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分为3组,即A组(>55%)、B组(35%~55%)和C组(<35%),分别为35例、46例和39例。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小板聚集率与脑梗死复发风险的相关性。结果随访1年后,A组、B组和C组中分别有8例、3例和2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复发率分别为22.9%、6.5%和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中分别有1例、2例和3例患者发生出血性脑卒中,出血率分别为2.9%、4.3%和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20,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水平与脑梗死复发风险呈正相关,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越高,脑梗死复发风险越大。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可作为评估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指标,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氯吡格雷 腺苷二磷酸诱导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治疗 复发
下载PDF
COX1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功能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中的交互作用
6
作者 刘星亮 范磊 +1 位作者 娄展 宋征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55-559,共5页
目的 探讨COX1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交互作用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3年7月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7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7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并分析COX1基因多态性... 目的 探讨COX1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交互作用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3年7月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7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7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并分析COX1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COX1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观察组不同基因型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及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易感性的关系及交互作用。结果 两组的血小板计数、COX1、血小板聚集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OX1基因(rs1330344位点)CC基因频率、CT基因频率、TT基因频率及基因型C分布和基因型T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1(rs1330344位点)CC型基因携带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风险是未携带者的1.872倍。观察组COX1(rs1330344位点)基因型CC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基因型CT患者>基因型TT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OX1(rs1330344位点)基因型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显著相关。糖尿病史、高血压史、TG、HCY、COX1(rs1330344位点)基因型、血小板聚集率均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OX1(rs1330344位点)基因型CC与血小板聚集率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易感性中呈正向交互作用(3.266<1.736×2.114,为次相乘模型)。结论 COX1(rs1330344位点)基因型CC和血小板聚集率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易感性中呈正向交互作用且易感性显著增加,临床上可据此制定早期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1 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聚集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
下载PDF
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小板聚集功能预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价值研究
7
作者 沈朝妍 王伟 +4 位作者 袁泉 王靖雯 刘涛 柳絮 侯方玉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9期633-640,共8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小板聚集功能预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94例URSA患者作为URSA组,另外将同期在本院进行产检的11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URSA患者随访至妊娠28周...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小板聚集功能预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94例URSA患者作为URSA组,另外将同期在本院进行产检的11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URSA患者随访至妊娠28周,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组(n = 25)和流产组(n = 69)。比较2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血小板聚集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血小板聚集率对URSA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URSA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搏动指数(PI)、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血小板聚集率指标方面,URSA组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 P P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he combination of uterine artery flow parameters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function in predicting unexplained recurrent abortion (URSA). Methods: 94 patients with URSA from September 2021 to August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URSA group, and 110 normal pregnant women who underwent prenat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URSA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until 28 weeks of gestation and divided into the normal pregnancy group (n = 25) and the abortion group (n = 69) according to the pregnancy outcome. The uterine artery blood flow parameters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uterine artery flow parameters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for the pregnancy outcomes of URSA patients was evaluated by ROC. Binary Logistic stepwise regression wa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regnancy outcomes of URSA patients. Results: The indexes of the pulse index (PI), the arterial flow resistance index (RI), the systolic/dia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 ratio (S/D), and the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in the URSA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P P < 0.05). The ROC cur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95% CI) of the uterine artery flow parameters, the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and their combined prediction of the pregnancy outcomes of URSA patients were 0.858 (0.807~0.910), 0.764 (0.753~0.816), and 0.903 (0.852~0.95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the uterine artery blood flow parameters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egnancy outcome of URSA patients, and the combined value of the two is highly significant in predicting the pregnancy outcome of URSA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子宫动脉血流参数 血小板聚集 妊娠结局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
8
作者 陈海宏 王继伟 刘一鸣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5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MAC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7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 目的探讨与分析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MAC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7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住院的13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入院时的血小板聚集率,随访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到2023年5月1日,平均随访时间为(24.10±1.93)个月,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21例(MACE组),占15.7%,其中心肌梗死3例、心源性死亡1例、心力衰竭4例、支架内血栓形成13例。MACE组的性别、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吸烟、饮酒等与非MAC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的血小板聚集率较非MACE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34例患者中,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小板聚集率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r=0.72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聚集率为导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访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高,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多伴随血小板聚集率增高,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血小板聚集 相关性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支架内血栓
下载PDF
抵克力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影响的观察
9
作者 孙达春 周永斌 《血栓与止血学》 1995年第2期64-66,共3页
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是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有希望的药物。抵克力得(Ticlid,每片含盐酸氯苄噻啶250 mg)是一种新型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本文观察了43例冠心病患者使用该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PAGR)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是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有希望的药物。抵克力得(Ticlid,每片含盐酸氯苄噻啶250 mg)是一种新型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本文观察了43例冠心病患者使用该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PAGR)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观察对象 观察组:43例,男19例,女24例,年龄39~81岁(62±7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功能 抵克力得 冠心病患者 血液流变学指标 观察组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聚集 自发性心绞痛 治疗前后
下载PDF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所致心血管疾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米延起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8期128-130,共3页
目的:分析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引起心血管疾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12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后出现消化道出血的13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 目的:分析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引起心血管疾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12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后出现消化道出血的13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后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的13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与检查结果,并分析影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吸烟史、饮酒史、消化道病史均高于对照组,服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胃溃疡检出率、胃黏膜病变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肌酐(Cr)、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吸烟史、饮酒史、消化道病史、Hp感染、合并胃溃疡、合并胃黏膜病变、Cr异常、CRP异常及服药时间长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OR=3.157、3.009、6.150、6.150、4.018、7.346、6.392、5.124、7.301、6.014,P<0.05)。结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多有吸烟史、饮酒史及消化道病史,合并胃溃疡、胃黏膜病变、Hp感染情况,则易增加出血危险性,临床需积极分析及应对患者的临床特征,了解疾病史,及时筛查并根除Hp,叮嘱戒烟戒酒,根据治疗情况合理控制服药时长,以此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药物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征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佩华 李东辉 +1 位作者 姚万青 解长艮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4-424,共1页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作用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患者 阿司匹林 临床观察 血小板聚集药物 心脑血管疾病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中药红花煎剂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顾洪璋 赵春 施南萍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1994年第2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功能 中药红花 抑制作用 兔血 血小板聚集 大鼠 体外试验 聚集作用 体外血栓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血压波动性增高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晓民 韩继举 +7 位作者 焦鹏 蔡洪信 吴亚平 秦树存 王云 井雷 高允生 夏作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57-1957,共1页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功能 波动性 血小板聚集 动脉收缩压 大鼠 选择素 血小板聚集 去窦弓神经 组织器官损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率联合同型半胱氨酸对脑出血保守治疗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苏万强 范经世 +7 位作者 张磊 崔敬 任焕欣 李树文 任祎 贺亚伟 肖春风 佟建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645-1648,1653,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PAgT)联合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脑出血保守治疗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VT)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脑出血患者108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人群10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AgT和Hcy水平。根据是否发生VT,将研究组患者...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PAgT)联合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脑出血保守治疗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VT)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脑出血患者108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人群10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AgT和Hcy水平。根据是否发生VT,将研究组患者又分为VT组(35例)和非VT组(73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脑出血保守治疗患者下肢VT影响因素及PAgT、Hcy对下肢VT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PAgT、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VT组糖尿病史占比、高脂血症史占比以及PAgT、Hcy水平高于非VT组(均P<0.05)。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以及PAgT、Hcy水平是脑出血保守治疗患者发生下肢VT的危险因素(均P<0.05)。PAgT和Hcy水平对脑出血患者发生下肢VT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两项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均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保守治疗后PAgT、Hcy水平升高,对下肢VT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脑出血 血小板聚集 同型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生长素释放肽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蔡敏一 赵德强 +2 位作者 于宏梅 高海超 汪蔚青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31-935,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PAG)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3例老年CHD患者为病例组,另收集同期7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收集所有受试者...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PAG)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3例老年CHD患者为病例组,另收集同期7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收集所有受试者一般资料,并检测其空腹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PN、Ghrelin水平。采用血小板聚集仪比浊法测定PAG,分析其与血清APN、Ghrelin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出院后随访12周,记录患者MACE发生情况,分析血清APN、Ghrelin水平与MACE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HD组与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U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CHD组APN与Ghrelin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CHD组PAG显著增加(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D患者血清APN、Ghrelin水平与PAG呈明显负相关(r=-0.792,-0.578,均P<0.05)。83例CHD患者有26例发生MACE,与未发生MACE患者比较,两组HDL、LVEDD、LVEF、APN及Ghreli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L、LVEF、APN、Ghrelin是MACE发生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CHD患者血清APN、Ghrelin水平显著降低,且与血小板聚集率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低水平APN、Ghrelin可一定程度上反映CHD患者MACE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脂联素 生长素释放肽 血小板聚集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相关性
下载PDF
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下腰椎穿刺致急性椎管内血肿2例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张鹏 周亚蕊 +2 位作者 王龙 张永森 周文科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49-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LP)导致椎管内血肿(ISH)形成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7月—2020年10月收治的2例在使用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情况下LP导致急性ISH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LP)导致椎管内血肿(ISH)形成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7月—2020年10月收治的2例在使用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情况下LP导致急性ISH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此2例均为脑动脉瘤破裂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术后使用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在行LP术后均出现急性ISH,并进一步行血肿清除及椎管减压术治疗,出院时均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使LP导致ISH形成的可能性较前增加。其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治疗以外科手术减压为主,预后主要与发病时神经功能缺失的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穿 抗凝 血小板聚集 椎管内血肿 截瘫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小板聚集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德胜 裴忠亚 刘小信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3年第3期9-9,共1页
因早已发现急性脑血管疾病有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本文对30例急性脑梗塞病人进行了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检测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其对临床诊断的指导意义,为其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血小板聚集诱导剂 结果分析 血小板聚集功能 血小板最大聚集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血小板聚集 急性脑血管疾病 指导意义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
18
作者 郝丕达 苏冉 +4 位作者 王阳 赵晓娟 商玉玲 刘英科 孙全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78-8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山东省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80例。对照组给予个体化治... 目的 探讨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山东省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80例。对照组给予个体化治疗,试验组在个体化治疗期间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血小板聚集率、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个体化治疗中,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优化治疗方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强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聚集功能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联合血小板聚集功能对复发性流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健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09-111,116,共4页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EG)联合血小板聚集功能对复发性流产(RS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RSA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医院5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TEG、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EG)联合血小板聚集功能对复发性流产(RS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RSA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医院5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TEG、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比较两组TEG的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血凝块形成速率(Angle)、最大血块强度(MA)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比较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效果。结果观察组R、K值小于对照组,MA、Angle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单独检测的敏感度为86.00%,特异度为84.00%;血小板聚集功能单独检测的敏感度为84.00%,特异度为82.00%;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8.00%,特异度为96.00%。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TEG单独检测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TEG联合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RSA具有显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聚集功能 复发性流产 疾病诊断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率、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
20
作者 何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1912-1914,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PAG)、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194例CHD患者,随访评估半年MACE发生情况并分组...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PAG)、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194例CHD患者,随访评估半年MACE发生情况并分组。统计患者临床资料及PAG、MMP-9水平,分析PAG、MMP-9水平与CHD患者MACE发生的关系。结果:194例CHD患者随访半年发生MACE者43例,发生率为22.16%。MACE组患者PAG及血清MMP-9水平高于非MACE组(P<0.05),而两组其他基线资料及血清CK、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饮酒、急性冠脉综合征、PAG、血清MMP-9升高是CHD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AG联合MMP-9对预测CHD患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3,预测灵敏度为81.4%,特异度为88.6%。结论:CHD老年患者发生MACE风险较高,PAG及MMP-9水平与MACE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评估MACE风险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血管不良事件 血小板聚集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