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平均体积变化及其与阿替普酶溶栓效果的相关性
1
作者 李玉静 王建桥 +2 位作者 赵湘郡 胡翠娟 于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89-0091,共3页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变化及其与溶栓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AIS患者140例为AIS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健康组。AIS组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变化及其与溶栓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AIS患者140例为AIS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健康组。AIS组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溶栓效果将AIS组分为溶栓好转组、溶栓无变化组、溶栓加重组。比较各组FIB、MPV水平。结果 AIS组FIB、MPV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溶栓后,症状加重组、症状无变化组的FIB、MPV水平均高于症状改善组,症状加重组的FIB、MPV水平均高于症状无变化组(P<0.05)。结论 AIS患者具有更高的FIB、MPV水平,且FIB、MPV水平与AIS患者溶栓效果均呈负相关,水平升高则AIS患者溶栓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浆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平均体积 溶栓效果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痛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2
作者 韦红艳 韦广萍 覃莉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00-0103,共4页
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痛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入院的痛风患者100例和同时期进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健康志愿者)以及观察组(痛风患者)。研究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血... 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痛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入院的痛风患者100例和同时期进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健康志愿者)以及观察组(痛风患者)。研究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痛风活动度评分。同时,将痛风活动度评分<2.5分的50名观察组患者划分为观察1组,将评分≥2.5分的50名患者分为观察2组。针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1组与观察2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组间比较,探究该指标与痛风患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2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观察1组。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痛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可应用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方式评价痛风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因此,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在痛风的诊疗工作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血浆纤维蛋白原 活动度
下载PDF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玥 周瑜 +3 位作者 张建容 周中淑 王礼 杨清武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3692-3694,共3页
目的分析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参数水平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b)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及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病发展类型将其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和非进展... 目的分析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参数水平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b)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及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病发展类型将其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每组各60例。检测患者血小板参数和Fb的变化情况。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Fb较非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压积(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变化水平和Fb在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提示严密监控患者血小板参数和Fb的变化情况对脑梗死的治疗,以及疾病演变的判断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 血浆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变及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2
4
作者 李凤山 王振海 刁士元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及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86例脑梗死患者(CI组)、27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LCI组)和48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血浆Fib及CRP含量。在CI患者入院当天和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及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86例脑梗死患者(CI组)、27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LCI组)和48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血浆Fib及CRP含量。在CI患者入院当天和4周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定。结果CI组和LCI组血浆Fib、CRP水平和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NDS重型患者血浆Fib、CRP含量明显高于中型、轻型患者(均P<0.01);中型患者血浆CRP含量显著高于轻型患者(P<0.01)。血浆Fib和CRP含量异常组患者住院4周时显著进步和进步的比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而无变化和死亡的比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结论ACI患者血浆Fib和CRP水平均明显升高,病情重的患者升高更明显;血浆Fib、CRP含量升高的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5
作者 周晓生 曲惠青 +1 位作者 鹿树军 王滨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6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并分析FIB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252例,根据是否合并DPN分为DPN组(150例)和单纯T2DM无并发症组(102例),另选取体检健康者100例...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并分析FIB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252例,根据是否合并DPN分为DPN组(150例)和单纯T2DM无并发症组(102例),另选取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NC组),收集3组临床资料,比较纤维蛋白酶(FIB)水平。再根据FIB水平将DPN组分为低FIB水平(FIB≤4 mg/dl)亚组65例和高FIB水平(FIB>4 mg/dl)纤维蛋白酶亚组(85例),观察两亚组临床资料分布特点,检测神经传导速度。采用Pearson单因素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FIB的影响因素。结果 (1) DPN组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HOMA-IR、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FIB均高于NC组和T2DM组(P <0.05);T2DM组FPG、2 h PG、Fins、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C、HDL-C、FIB及吸烟例数均高于NC组(P <0.05)。(2) FIB>4 mg/dl亚组年龄、糖尿病(DM)病程、BMI、FPG、2 hPG、Fins、Hb A1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MA-IR及吸烟例数均高于FIB≤4 mg/dl亚组(P <0.05)。(3) FIB>4 mg/dl亚组SCV和MCV较FIB≤4 mg/dl亚组降低(P <0.05)。(4)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FIB水平与年龄、糖尿病(DM)病程、体重指数(BMI)、FPG、HbA1c、TC、TG、LDL-C及吸烟呈正相关(P <0.05)。(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TG、HbA1c及吸烟为FIB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DPN患者血浆FIB水平升高,神经传导速度下降,BMI、TG,HbA1c及吸烟是DPN患者FIB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血浆纤维蛋白原 神经传导速度 相关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β纤维蛋白原-455G/A、-148C/T基因多态性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钱进军 刘春风 赵康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Fg) β基因启动子区 - 4 5 5 G/A、- 14 8C/T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和血浆 Fg水平的关系以及在脑梗死 (CI)中的作用。方法 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 P)分析基因频率分布 ,用 Clauss法分析血浆 Fg水...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Fg) β基因启动子区 - 4 5 5 G/A、- 14 8C/T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和血浆 Fg水平的关系以及在脑梗死 (CI)中的作用。方法 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 P)分析基因频率分布 ,用 Clauss法分析血浆 Fg水平 ,对 CI组 (90例 )和健康人对照组 (10 2例 )进行研究。结果  CI组和对照组 Fg水平分别为 3.5 5± 0 .94和 2 .6 7± 0 .78(P<0 .0 1)。等位基因 - 4 5 5 A、- 14 8T在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 0 .186、0 .2 0 6 ,在 CI组中的频率分别是 0 .2 89、0 .30 6 ,两个多态性位点 - 4 5 5 G、- 14 8C或 - 4 5 5 A、- 14 8T分别紧密连锁 ,符合率超过 96 %。对照组和 CI组中 - 4 5 5 A等位基因携带者的 Fg水平均高于非携带者 ,分别为 3.4 4± 0 .6 7和2 .32± 0 .77(P<0 .0 1)、3.80± 0 .6 4和 3.31± 0 .97(P<0 .0 5 ) ;对照组和 CI组中 - 14 8T携带者的 Fg水平亦均高于非携带者 ,分别为 3.2 9± 0 .6 6和 2 .33± 0 .77(P<0 .0 1)、3.77± 0 .6 5和 3.31± 0 .97(P<0 .0 1)。结论  Fg水平升高是 CI的危险因素 ;两对等位基因紧密连锁不平衡 ,- 4 5 5 A、- 14 8T等位基因与脑梗死无相关性 ;Fgβ- 4 5 5 G/A、- 14 8C/T多态性与血浆 Fg水平具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患者 Β纤维蛋白 455G/A -148C/T基因 多态性 血浆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青 陈彤 +2 位作者 王洁 倪彬 尹岭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3年第3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和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的关系。方法对 2 12 4名老年个体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 ,按脑梗死诊断标准分为脑梗死组非脑梗死组 ,在脑梗死组的 333人中 ,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化验 ,在非脑梗死组中完...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和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的关系。方法对 2 12 4名老年个体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 ,按脑梗死诊断标准分为脑梗死组非脑梗死组 ,在脑梗死组的 333人中 ,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化验 ,在非脑梗死组中完全随机按 1∶ 2抽取 6 6 6人作为对照 ,亦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检查 ,行 t检验。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应用 L 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水平高于非脑梗死组。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 ,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浆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聚集率 老年人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检测在骨创伤致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0
8
作者 杨军 王毅 +2 位作者 黄津 罗涛 姚智 《微循环学杂志》 2005年第2期61-62,66,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mer)在骨创伤及手术造成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Thrombosis,DV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骨创伤患者100例(骨创伤组)、DVT患者15例(DVT组)、正常人30例(对照组)及DVT患者用药前后进行分...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mer)在骨创伤及手术造成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Thrombosis,DV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骨创伤患者100例(骨创伤组)、DVT患者15例(DVT组)、正常人30例(对照组)及DVT患者用药前后进行分组,用PT导出法及散色比浊法测定Wog、D-Dimer含量。结果:骨创伤组、DVT组与对照组比较,Fbg、D-Dimer显著增高。不同骨创伤部位,尤其是下肢骨折、多发伤、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Fbg、D-Dimer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同一组DVT患者用药前后Fbg、D-Dimer也有显著差异。结论:Fbg、D-Dimer检测对骨创伤及手术造成的DVT具有排除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浆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检测 骨创伤 应用价值 分子标志物 血栓前状态 关节置换术 活性改变 纤溶系统 下肢骨折 骨盆骨折 并发症 发生率 多发伤 肺栓塞 凝血 血液
下载PDF
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脑梗死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包继明 袁惠娟 +1 位作者 刘远辉 张东淑 《江苏中医药》 CAS 2010年第8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脑梗死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11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g)并进行分析。结果: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 目的:探讨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脑梗死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11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g)并进行分析。结果: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的TC水平与其余各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风痰瘀阻型患者LDL-C水平与痰热腑实型、阴虚风动型、痰湿蒙神型、风火上扰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痰湿蒙神型脑梗死患者的血浆Fg水平与其余各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及血浆Fg水平与脑梗死的中医辨证分型有密切关系,两者均可作为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指导中医微观辨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医证型 血脂 血浆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梁彩霞 吴雪松 岳磊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914-91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浓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和凝固法对85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7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及8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测...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浓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和凝固法对85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7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及8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并予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三组间作比较。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增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最高,进展性脑梗死组三个指标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非进展性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618 3,P<0.01),而血浆纤维蛋白原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呈正相关(r=0.459 2,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高,脑梗死病情进展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反应蛋白 血浆纤维蛋白原 颈动脉粥样硬化 进展性脑梗死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在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晓鸥 吴雪峰 +1 位作者 李艳 丛占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2期277-279,共3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中近10%的患者会发展为肺栓塞,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1]。研究表明,与非肿瘤患者相比肿瘤患者静脉血栓的风险增加4-6倍,并且占所有静脉血栓事件的20%[2]。此外,与无DVT肿瘤患者相...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中近10%的患者会发展为肺栓塞,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1]。研究表明,与非肿瘤患者相比肿瘤患者静脉血栓的风险增加4-6倍,并且占所有静脉血栓事件的20%[2]。此外,与无DVT肿瘤患者相比,DVT肿瘤患者死亡率增高2.2倍[3]。多项研究证实,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升高与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浆纤维蛋白原 非肿瘤患者 D-二聚体 价值 应用 检测 人类健康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晨 王星 +2 位作者 金明超 任春云 郭希超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15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14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69例(其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7例...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15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14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69例(其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7例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2例)和9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将它们分为UAP组、AMI组和SAP组,同时选择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人群MPV、Fg、血清生化指标、血常规其他参数和血清心肌钙蛋白I(cTnI)等。结果 (1)AMI组MPV(11.87±1.173 fl)高于UAP组(11.36±1.103fl)、SAP组(10.60±0.869fl)和对照组(10.48±1.125f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MPV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MPV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AMI组Fg(3.75±1.339g/L)高于UAP组(3.08±0.750g/L)、SAP组(2.78±0.638g/L)和对照组(2.69±0.51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Fg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Fg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ACS患者MPV和Fg均与PDW(r=0.942,P=0.000;r=0.122,P=0.031)和CK(r=0.119,P=0.032;r=0.219,P=0.000)呈正相关,与Hb(r=-0.189,P=0.001;r=-0.147,P=0.009)呈负相关;MPV和Fg之间呈正相关(r=0.118,P=0.036)。结论 ACS患者MPV和Fg均显著升高,不同危险分层的ACS患者MPV和Fg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测定MPV和Fg对于ACS患者的危险分层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浆纤维蛋白原 急性冠脉综合症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和纤溶酶原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0
13
作者 戚其学 李玉芬 曹云鹏 《微循环学杂志》 2006年第2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血浆纤维蛋白原 纤溶酶活性 急性脑梗死 D-二聚体 病人 含量 病理生理过程 凝血指标变化 血栓性疾病 凝血系统
下载PDF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四项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墨林 蔡桂凤 +3 位作者 朱敏 郑军 舒晓宏 李明霞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关系。 [方法 ]选择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 4 6例 ,卵巢良性肿瘤患者 4 5例 ,所有患者治疗前抽血 ,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FIB)及血小板四项参...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关系。 [方法 ]选择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 4 6例 ,卵巢良性肿瘤患者 4 5例 ,所有患者治疗前抽血 ,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FIB)及血小板四项参数 ,包括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和血小板压积 (PCT)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平均血浆FIB含量为 (5 84 .1± 190 .4 )mg/dL(x±s) ,其平均血小板计数为 (2 6 8.0± 10 6 .4 )×10 4 /fL(x±s) ,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FIB水平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无关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有关。[结论 ]血小板计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 ,对筛查和早期发现卵巢恶性肿瘤有一定意义 ,可作为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一种补充指标 ,并对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病情评估与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血浆纤维蛋白原 卵巢恶性肿瘤
下载PDF
孕妇产前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窦心灵 樊玉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4495-4496,共2页
关键词 血浆纤维蛋白原 待产孕妇 纤维蛋白含量 临床意义 妊娠期妇女 产前 高凝状态 物质基础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老年人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善香 何耀 +3 位作者 封康 王洁 范利 李小鹰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7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与老年人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PAOD)的关系。方法在北京市万寿路地区60岁及以上的居民中,整群随机抽取2680人,完成调查2334人(男943人,女1391人),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调查和相...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与老年人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PAOD)的关系。方法在北京市万寿路地区60岁及以上的居民中,整群随机抽取2680人,完成调查2334人(男943人,女1391人),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调查和相关体检。Fbg的测定采用散射比浊法,正常值范围为200~400mg/dl。PAOD的诊断为有间歇性跛行(IC)症状或踝肱动脉压比值(AAI)<0.90。结果总人群Fbg水平为(412.6±111.3)mg/dl,男性(396.44±102.14)mg/dl,女性(423.57±115.84)mg/dl。经过多因素调整后,高Fbg组与正常组相比,其OR值(95%CI)为:男性1.41(0.96~2.06),女性1.16(0.89~1.52);合并后为1.24(1.00~1.55)。当按Fbg水平分为低(≤375.0mg/dl)、中(375.1~443.4mg/dl)、高(≥443.5mg/dl)组时,相对于低水平组,中、高水平组的OR值(95%CI)分别为:男性1.39(0.89~2.19),1.79(1.12~2.85);女性1.42(1.02~1.97),1.22(0.88~1.69)。结论血浆Fbg水平越高,PAOD患病危险性越大,提示控制Fbg水平对防治PAOD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 流行病学 血浆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栓形成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赵秀梅 刘育英 +1 位作者 李健 邓新立 《微循环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6-17,共2页
目的 :在动物活体模型上 ,连续观察脑缺血 /再灌注时脑软膜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的过程并测量缺血 /再灌注不同时期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方法 :用夹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颈动脉注入 0 .0 67%异硫氢酸荧光黄 (... 目的 :在动物活体模型上 ,连续观察脑缺血 /再灌注时脑软膜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的过程并测量缺血 /再灌注不同时期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方法 :用夹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颈动脉注入 0 .0 67%异硫氢酸荧光黄 (FITC) 0 .2ml后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脑软膜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的过程 ,并在缺血 15min、30min、再灌注 30min、1h、6h时采血 ,用凝血酶凝固法测量血浆纤维蛋白原。结果 :单纯缺血期血流速度明显减慢 ,细动脉、细静脉管径缩小 ,有部分毛细血管内血流停滞。再灌注后 ,血流速度加快 ,随再灌时间的延长 ,白细胞粘附、贴壁明显增多 ,血管内皮增厚 ,纤维蛋白丝网络血细胞及血小板 ,呈絮状团块附着在血管内壁上 ,逐渐形成壁栓 ,阻碍血细胞的流过。缺血期和再灌注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以缺血 30min和再灌 1h时增高最为明显 (P <0 .0 1)。再灌 6h时又明显降低 ,与单纯缺血 30mi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再灌注后快速恢复的血流加重了内皮细胞的损伤 ,白细胞、血小板粘附 ,导致血栓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血栓形成 血浆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针刺对视网膜静脉阻塞家兔模型血浆纤维蛋白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严兴科 张燕 +4 位作者 于璐 陈程 杨波 魏丽娟 王富春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41-1242,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眼周穴对视网膜静脉阻塞家兔模型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分子活性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32只,分为空白对照组、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组;针刺组、针刺对照组,取"睛明""承泣""球后""攒竹"4穴... 目的观察针刺眼周穴对视网膜静脉阻塞家兔模型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分子活性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32只,分为空白对照组、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组;针刺组、针刺对照组,取"睛明""承泣""球后""攒竹"4穴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家兔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分子活性。结果视网膜静脉阻塞家兔模型Fg,FMPV,Amax和FMPV/Amax比值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针刺组Fg,FMPV,Amax和FMPV/Amax比值较模型组显著减少;而模拟针刺组中,家兔的Fg,FMPV,Amax和FMPV/Amax中,Fg,Amax与针刺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但FMPV和FMPV/Amax则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针刺能够明显抑制视网膜静脉阻塞家兔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子反应性的增加,对血液的凝聚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另外针刺时抓取等动作对家兔也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血液功能的改变,这可能与应激刺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血浆纤维蛋白原 针刺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吴莉春 李勇 +1 位作者 傅健 施万菁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8年第3期265-266,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血浆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血小板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及进展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胡波 王道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分析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血小板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并探讨其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12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水平,采用手术和新辅助化疗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前后的血浆纤维蛋白原... 目的分析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血小板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并探讨其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12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水平,采用手术和新辅助化疗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前后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水平与癌细胞转移与进展的关系。结果 67例(54.03%)患者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64例(51.61%)患者治疗前血小板水平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的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浸润特性有关,两项指标水平较低均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无瘤生存期;治疗后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过高患者预后较差。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小板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浸润能力相关,可预测患者的生存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小板 血浆纤维蛋白原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