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参复方补气健脾袋泡茶的研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颖媛 张文龙 吕瑞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以黄芪、党参、黄精和山药配伍做成芪参复方剂来构建一种具有补气健脾功效的药茶。方法:考察不同药材配方、泡制时间、泡制用水量、泡制次数构建的药茶产品的香气、滋味及汤色,对药茶配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构建出一系列具有不同... 目的:以黄芪、党参、黄精和山药配伍做成芪参复方剂来构建一种具有补气健脾功效的药茶。方法:考察不同药材配方、泡制时间、泡制用水量、泡制次数构建的药茶产品的香气、滋味及汤色,对药茶配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构建出一系列具有不同口味药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原味、甘草味、陈皮味、山楂味、红枣味复方袋泡茶。泡制时最佳用水量为80 ml,最佳次数为3次,最佳泡制时间为15min。结论:进行了不同泡制用水量、泡制次数时芪参复方袋泡茶的感官评定,为复方袋泡茶的使用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党参 黄精 山药 复方袋泡茶
下载PDF
山茱萸山药复合袋泡茶配方优化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2
作者 杨菊花 张宇佳 +5 位作者 唐碧华 李常学 余东梅 田韦韦 刘俐 华桦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共8页
以山茱萸、山药为原料,乌龙茶粉、蜜桃粉、芒果粉为辅料制作山茱萸山药复合袋泡茶,以多糖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考查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对配方进行优化,并采用溶剂萃取(二氯甲烷萃取)法提取茶汤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电子鼻... 以山茱萸、山药为原料,乌龙茶粉、蜜桃粉、芒果粉为辅料制作山茱萸山药复合袋泡茶,以多糖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考查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对配方进行优化,并采用溶剂萃取(二氯甲烷萃取)法提取茶汤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电子鼻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山药复合袋泡茶的最佳配方为山茱萸粉添加量12 g、山药粉添加量30 g、乌龙茶粉添加量10 g、芒果粉添加量14 g和蜜桃粉添加量14 g,在该条件下,产品的多糖含量为(1.25±0.74)mg/3 g,感官评分为(83.83±4.56)分,综合评分为91.91分,且茶包外形完整,冲泡后不溃散,茶汤口感细腻、酸甜,澄清透亮无沉淀,气味清香;茶汤中主要含有硫化物、芳香成分、氮氧化合物等风味物质,共鉴定出53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包括烷烃类化合物40种、酯类化合物4种、醇类化合物2种、醛类化合物2种、酮类化合物2种和其他类化合物3种,其中烷烃类、酯类、醇类、醛类和酮类化合物为其典型的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山药 袋泡茶 配方优化 挥发性风味成分
下载PDF
基于HPLC-Q-TOF-MS技术分析益气生津袋泡茶的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宏蕾 肖薇 吴剑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7期30-34,共5页
目的采用HPLC-Q-TOF-MS技术对益气生津袋泡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进行鉴定。方法6只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28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给药组与空白组,每组3只。给药组灌胃4 ml益气生津袋泡茶水提物(生药浓度为1 g/ml),空... 目的采用HPLC-Q-TOF-MS技术对益气生津袋泡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进行鉴定。方法6只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28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给药组与空白组,每组3只。给药组灌胃4 ml益气生津袋泡茶水提物(生药浓度为1 g/ml),空白组灌胃4 ml生理盐水,2次/d,连续给药,第4天上午给药2 h后腹主动脉取血制备血清样品。采用Waters Xselect HSS T3 C18色谱柱(50 mm×2.1 mm,2.5μm),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袋泡茶水提物与血清样品中的化学成分;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从益气生津袋泡茶水提物中鉴定出了17个化学成分,主要为人参皂苷类成分。同时,在血清样品中检测到了8个化学成分,分别为甜菜碱、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哈巴俄苷、拟人参皂苷F1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毛兰素。结论采用HPLC-Q-TOF-MS技术对益气生津袋泡茶中主要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有助于揭示益气生津袋泡茶的药效物质基础,为进一步的质量控制、药理学和活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生津袋泡茶 HPLC-Q-TOF-MS 入血成分 定性分析
下载PDF
黄芪葛根袋泡茶制备工艺研究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方优妮 程光明 《现代食品》 2023年第6期55-57,共3页
本课题以黄芪葛根汤的基本配方为依据,优选黄芪葛根袋泡茶中黄芪用量与葛根用量比例,以袋泡茶冲泡后品质评价作为检验方法,探讨黄芪葛根袋泡茶的制作方式以及黄芪与葛根配伍比例对茶汤感官质量的影响,最优的配伍比例是黄芪∶葛根(3∶1和... 本课题以黄芪葛根汤的基本配方为依据,优选黄芪葛根袋泡茶中黄芪用量与葛根用量比例,以袋泡茶冲泡后品质评价作为检验方法,探讨黄芪葛根袋泡茶的制作方式以及黄芪与葛根配伍比例对茶汤感官质量的影响,最优的配伍比例是黄芪∶葛根(3∶1和2∶1)比例。比较黄芪葛根袋泡茶和水煎液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显示,配伍比例为黄芪∶葛根(2∶1)的袋泡茶中葛根素的含量最优,而袋泡茶中葛根素的含量小于水煎液中葛根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葛根 袋泡茶
下载PDF
辣木杆猫须草袋泡茶制备工艺研究
5
作者 徐通 杨朴丽 +1 位作者 张祖兵 徐荣 《热带农业工程》 2023年第4期138-142,共5页
以辣木秆、猫须草为原料,开展袋泡茶制备工艺研究,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采用烘干粉碎制茶,通过分析不同复配比、冲泡次数、茶水配比、冲泡时间、冲泡温度等理化指标以及感官评定,得出最佳制备工艺;利用正交试验,对茶汤亮度、色度差、浸... 以辣木秆、猫须草为原料,开展袋泡茶制备工艺研究,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采用烘干粉碎制茶,通过分析不同复配比、冲泡次数、茶水配比、冲泡时间、冲泡温度等理化指标以及感官评定,得出最佳制备工艺;利用正交试验,对茶汤亮度、色度差、浸出物检测进行复检验证,得出袋泡茶最佳复配比为辣木秆∶猫须草=1.4∶0.6,最优茶饮参数为A2B2C3D1,即茶水配比为2 g/100 mL,浸泡水温为100℃,浸泡时间为10 min,浸泡次数为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猫须草 袋泡茶 制备工艺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法综合评价金花葵袋泡茶制备工艺 被引量:3
6
作者 贾娟 翟雪静 +2 位作者 乔薪蓓 王婷婷 杨雯雯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9-190,共12页
本文以金花葵不同部位为原料研制一款新型袋泡茶,并对金花葵袋泡茶的原料部位选择、复配比、粉体加工、袋装材质、冲泡条件、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冲泡料液比、冲泡次数对金花葵... 本文以金花葵不同部位为原料研制一款新型袋泡茶,并对金花葵袋泡茶的原料部位选择、复配比、粉体加工、袋装材质、冲泡条件、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冲泡料液比、冲泡次数对金花葵袋泡茶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运用模糊数学法对金花葵袋泡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金花葵不同部位根、茎、叶、花的最佳复配比为1∶1∶1∶2;最优粉碎目数为30目;最佳袋装材质为尼龙袋;最优冲泡条件为:冲泡温度90℃、冲泡时间20 min、冲泡料液比1∶220(g/mL)、冲泡次数3次。在此制备工艺及冲泡条件下得到的袋泡茶香气纯正,色泽适宜,口感鲜爽,感官评价为优;理化检测结果为:水分含量8.46%,总灰分含量5.85%,水浸出物含量56.63%;金花葵袋泡茶活性成分含量:总黄酮含量为2.35%,多糖含量为2.41%,绿原酸含量为4.88%;金花葵袋泡茶的抗氧化特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7.80%,ABTS清除率为77.37%,均高于同一浓度下VC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葵 袋泡茶 黄酮 冲泡工艺 模糊数学法
下载PDF
八珍袋泡茶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韦开听 罗朝亮 +5 位作者 蒋莉 龙立活 邓秀芝 苏炼礽 吴芳芳 陈路 《食品与药品》 CAS 2023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 提升八珍袋泡茶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当归、川芎、茯苓和甘草4味中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和藁本内酯的含量。结果 当归、川芎、茯苓、甘草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 目的 提升八珍袋泡茶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当归、川芎、茯苓和甘草4味中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和藁本内酯的含量。结果 当归、川芎、茯苓、甘草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藁本内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9~127.1μg/ml(r=0.9998),14.0~112.0μg/ml(r=0.9996);芍药苷、藁本内酯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4%(RSD=1.36%,n=9),98.34%(RSD=1.64%,n=9)。结论 本方法简单、准确,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八珍袋泡茶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珍袋泡茶 薄层色谱 芍药苷 藁本内酯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赶黄草保健袋泡茶的配方及冲泡工艺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杜鹤阳 詹儒君 +1 位作者 徐应丽 杨艳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以赶黄草、红枣和菊花为原料,研制一款具有保健功能、口味协调的袋泡茶。方法:根据感官评价确定袋泡茶配方,再以冲泡液中黄酮含量为指标,以加水量、冲泡温度、冲泡时间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赶黄草保健袋泡茶最佳... 目的:以赶黄草、红枣和菊花为原料,研制一款具有保健功能、口味协调的袋泡茶。方法:根据感官评价确定袋泡茶配方,再以冲泡液中黄酮含量为指标,以加水量、冲泡温度、冲泡时间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赶黄草保健袋泡茶最佳冲泡工艺。结果:赶黄草、红枣与菊花的最佳配比为7∶2∶1;每袋为4 g时,加水量250 mL,冲泡温度90℃,冲泡时间25 min,冲泡效果最佳,此条件下冲泡液中黄酮含量达到6.970 mg。结论:本研究为赶黄草在食品生产中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 袋泡茶 配方 黄酮 冲泡工艺
下载PDF
木蝴蝶-苦荞-绿茶复合袋泡茶的研制和抗氧化活性评价
9
作者 谢文英 高进忠 +4 位作者 王未名 刘盈盈 傅仰恩 林金良 林东艺 《中国茶叶》 2023年第4期61-68,共8页
为了研制一种木蝴蝶-苦荞-绿茶复合袋泡茶,并进行配方工艺优化、冲泡条件优化和抗氧化活性评价。先以感官审评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配方工艺最优配比;在最佳组基础上,以感官得分和黄酮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试验进... 为了研制一种木蝴蝶-苦荞-绿茶复合袋泡茶,并进行配方工艺优化、冲泡条件优化和抗氧化活性评价。先以感官审评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配方工艺最优配比;在最佳组基础上,以感官得分和黄酮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试验进行冲泡条件优化,得出最佳冲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袋泡茶最佳配方工艺为:绿茶0.5 g,苦荞、木蝴蝶比例3∶1,粒度为10目,每包质量3 g;最佳冲泡方法为:水温93℃、水量120 mL、时间6 min。上述条件下得到的袋泡茶综合得分为0.9096分,总黄酮含量为75.8 mg/L,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8.62±0.46)%,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68.42±1.83)%,说明抗氧化活性能力佳。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袋泡茶茶汤香气浓郁、滋味醇爽、回甘明快、澄清不浑浊,该研究为木蝴蝶-苦荞-绿茶复合袋泡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蝴蝶 苦荞茶 复合袋泡茶 响应曲面 冲泡条件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蒲公英根复合袋泡茶的研制及功能性成分测定
10
作者 秦洋 崔凤英 +2 位作者 史玉雪 尹洪臣 迟晓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92-97,共6页
以蒲公英根为主料,玫瑰花、茉莉花、红枣、枸杞为辅料,研制蒲公英根复合袋泡茶。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确定蒲公英根复合袋泡茶的最佳配方和冲泡条件。结果表明,蒲公英根复合袋泡茶最佳配方为蒲公英根添加量3.25 g... 以蒲公英根为主料,玫瑰花、茉莉花、红枣、枸杞为辅料,研制蒲公英根复合袋泡茶。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确定蒲公英根复合袋泡茶的最佳配方和冲泡条件。结果表明,蒲公英根复合袋泡茶最佳配方为蒲公英根添加量3.25 g、枸杞添加量2.00 g、玫瑰花与茉莉花质量比0.60∶0.85、茉莉花添加量0.85 g、红枣添加量2.25 g,加水量300 mL,冲泡时间15 min,该条件下产品感官评分最高,能量1 540 kJ/100 g、蛋白质含量20%、脂肪含量3%、总碳水化合物含量25%、钠含量6%、多糖含量7.22 mg/g、黄酮含量0.27 mg/g、茶多酚含量17.52 mg/g。蒲公英根复合袋泡茶香气纯正、口感柔和,功能性成分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根 复合茶 袋泡茶 功能性成分 感官评价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通袋泡茶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李梦萍 邓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5期64-67,共4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清通袋泡茶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OIC)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药物的化合物和靶点,并在Cytoscape软件中构建“中药-活性化合物-...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清通袋泡茶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OIC)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药物的化合物和靶点,并在Cytoscape软件中构建“中药-活性化合物-靶点”网络图。使用GeneCards数据库得到OIC的靶点,与药物靶点形成交集得到靶蛋白。借助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最后运用R语言进行靶蛋白的GO/KEGG分析。结果得到清通袋泡茶活性化合物43个、对应靶基因共164个,OIC相关疾病靶基因51个,与药物对应靶基因映射筛选出靶蛋白22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1588条,其中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1536条、细胞组分(Cell component,CC)28条、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24条。KEGG通路富集得到信号通路142条。结论通过对活性化合物、靶点、通路的分析,探讨清通袋泡茶治疗OIC的机制,为进一步药理实验验证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清通袋泡茶 阿片类药物 便秘
下载PDF
清咽宣肺袋泡茶的质量标准研究
12
作者 郑黎明 梁小蕾 梁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7期74-77,共4页
目的 建立清咽宣肺袋泡茶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分别对袋泡茶中的薄荷、荆芥进行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袋泡茶中的法半夏、桔梗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袋泡茶中的薄荷脑与胡薄荷酮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 目的 建立清咽宣肺袋泡茶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分别对袋泡茶中的薄荷、荆芥进行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袋泡茶中的法半夏、桔梗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袋泡茶中的薄荷脑与胡薄荷酮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安捷伦气相色谱HP-INNOWAX毛细管柱(柱长为30 m,内径为0.25 mm,膜厚度为0.25μm)。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荆芥、薄荷的显微鉴别特征清晰可见;薄荷脑进样量在5.0290~100.5800 ng,胡薄荷酮进样量在5.0105~100.2100 n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薄荷脑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7%,RSD为1.87%;胡薄荷酮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5%,RSD为1.83%。结论 该方法简单、可靠、专属性强,适用于清咽宣肺袋泡茶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咽宣肺袋泡茶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总挥发油
下载PDF
推出袋泡茶新品牌 茶里集团求解商标困局
13
作者 郭秀娟 张函 《中国食品》 2023年第13期116-117,共2页
推出高端茶饮品牌“御守茶”,茶里集团醉翁之意不在茶?近日,袋泡茶品牌“CHALI茶里”的母公司广州茶里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茶里集团”)官宣推出全新袋泡茶品牌“御守茶”,售价为88元/盒(45g),延续茶里集团高端茶饮线的定位。在业界... 推出高端茶饮品牌“御守茶”,茶里集团醉翁之意不在茶?近日,袋泡茶品牌“CHALI茶里”的母公司广州茶里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茶里集团”)官宣推出全新袋泡茶品牌“御守茶”,售价为88元/盒(45g),延续茶里集团高端茶饮线的定位。在业界看来,推出新品牌背后是茶里集团在中文商标受限的情况下,需要打造新的品牌商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商标 袋泡茶 母公司 集团 高端茶
下载PDF
退热袋泡茶联合退热贴穴位贴敷治疗外感发热患者60例的临床研讨
14
作者 骆秀英 罗国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95-99,共5页
探讨退热袋泡茶联合退热贴穴位贴敷治疗外感发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 年12月至2023 年5月在郴州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的外感发热患者60 例,将这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30例。对照组予以... 探讨退热袋泡茶联合退热贴穴位贴敷治疗外感发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 年12月至2023 年5月在郴州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的外感发热患者60 例,将这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30例。对照组予以一般物理降温+西医抗感染/抗病毒,必要时加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治疗;观察组则予以一般物理降温+退热袋泡茶+退热贴穴位贴敷大椎及双侧合谷穴。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体温的变化。通过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相关检查指标血常规白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CRP的改变,对两种治疗方法对外感发热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评估,并监测了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结果 采用中医治疗手段的有效性明显优于采用西医手段的组别(P<0.05)。当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体温变化时,差异并不显著,P值大于0.05。但从症状缓解的评分上看,采用中医手段治疗的组别分数显著低于西医组,这表明中医治疗在症状改善上更为出色。除了在治疗前的白细胞计数和可能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上(中医组较西医组明显),接受西医和中医治疗的病人在其他血液指标上并无显著差异。两组淋巴细胞百分比治疗后对比,P<0.001,说明治疗后中医组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上升,说明中药对患者的免疫力具有调节作用;两组单核细胞百分比、经过治疗后,两组的CRP值比较均未显示明显的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上,两组之间也未出现显著的统计差距(P>0.05)。结论 退热袋泡茶联合退热贴穴位贴敷治疗外感发热患者,可有效退热,改善患者的各项症状,缩短病程,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热袋泡茶 退热贴 穴位贴敷 外感 发热 大椎穴 合谷穴
下载PDF
都匀毛尖袋泡茶的研制
15
作者 项兰 杨雨琴 +4 位作者 赵幸运 符珊珊 游艳 龙如飘 周才碧 《广东茶业》 2023年第3期7-15,共9页
为了丰富都匀毛尖茶的产品类型、提高毛尖茶的产值,以都匀毛尖、普洱茶、铁皮石斛、桂花、荷叶为原料,通过均匀试验设计方法研发得到的一款都匀毛尖袋泡茶,最佳配方为都匀毛尖3.5g、普洱茶5g、铁皮石斛1g、桂花0.5g、荷叶0.25g;其滋味... 为了丰富都匀毛尖茶的产品类型、提高毛尖茶的产值,以都匀毛尖、普洱茶、铁皮石斛、桂花、荷叶为原料,通过均匀试验设计方法研发得到的一款都匀毛尖袋泡茶,最佳配方为都匀毛尖3.5g、普洱茶5g、铁皮石斛1g、桂花0.5g、荷叶0.25g;其滋味可口、香气纯正、汤色深红,具有良好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匀毛尖 均匀设计 袋泡茶
下载PDF
玉米须保健袋泡茶的研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瞿颖 蒋立勤 +3 位作者 李喜 张舟艺 姜宇翔 丁力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11年第7期831-834,共4页
开发以玉米须和绿茶为主料,以甘草、山楂、荷叶为辅料的玉米须保健袋泡茶,并评价其抗氧化能力。采用煎煮、提取、喷揉法制备玉米须袋泡茶,采用正交法、感官评价法得到袋泡茶最佳工艺参数,采用铝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 开发以玉米须和绿茶为主料,以甘草、山楂、荷叶为辅料的玉米须保健袋泡茶,并评价其抗氧化能力。采用煎煮、提取、喷揉法制备玉米须袋泡茶,采用正交法、感官评价法得到袋泡茶最佳工艺参数,采用铝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总还原力法测定产品的抗氧化能力。最佳配料配方中每份含玉米须69%,绿茶20%、山楂7.0%、荷叶3.7%、甘草0.7%,产品总黄酮含量较高并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玉米须袋泡茶中含有黄酮等功效成分具有较好保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袋泡茶 加工工艺 感官评价 抗氧化
下载PDF
HPLC测定御感袋泡茶中葛根素和黄芩苷的含量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光慧 李虹 +3 位作者 侯晓明 朱青 龚韬 王瑛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680-683,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葛根及其制剂御感袋泡茶中黄芩苷和葛根素的含量,评价该制剂的质量。方法与结果:黄芩苷测定以KYWG-C18为固定相,0.5%磷酸-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13∶10∶1)为流动相,...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葛根及其制剂御感袋泡茶中黄芩苷和葛根素的含量,评价该制剂的质量。方法与结果:黄芩苷测定以KYWG-C18为固定相,0.5%磷酸-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13∶10∶1)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为276nm,黄芩苷在0.1~0.01mg/ml浓度范围与峰面积呈直线关系,回归方程为Y=0.0018+9.95×10-8X,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2.8%,RSD为1.86%(n=5)。葛根素测定以KYWG-C18为固定相,水-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40∶10∶3)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为250nm,葛根素在0.2~0.020mg/ml浓度范围与峰面积呈直线关系,回归方程为Y=1.5×10-4+1.09×10-7X,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7%,RSD为1.62%(n=5)。结论:本法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葛根素 御感袋泡茶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荷叶复合袋泡茶的研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朱珍 吴晖 +2 位作者 安辛欣 李晓凤 余以刚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143,159,共4页
以荷叶为主料,将其与绞股蓝、西洋参复配,研制出功能性袋泡茶配方。通过感官评定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产品的感官质量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当荷叶、绞股蓝和西洋参的比例为1.8∶0.2∶0.2(W∶W)时所得袋泡茶的感官品质最... 以荷叶为主料,将其与绞股蓝、西洋参复配,研制出功能性袋泡茶配方。通过感官评定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产品的感官质量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当荷叶、绞股蓝和西洋参的比例为1.8∶0.2∶0.2(W∶W)时所得袋泡茶的感官品质最佳,荷叶苦涩味被掩盖,有效成分黄酮含量较纯荷叶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袋泡茶 模糊评价 绞股蓝 西洋参
下载PDF
茶桑混合袋泡茶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梁燕 王岳飞 +2 位作者 谢争珍 张星海 杨贤强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8-362,共5页
对茶桑混合袋泡茶的降血糖作用进行了研究。以低、中、高三个剂量(0.5、1、3g/kg·bw)的袋泡茶饲喂正常小鼠模型、高血糖小鼠模型14d后,给予葡萄糖2.5g/kg·bw灌胃,于0、0.5h和2.0h时相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FBG)和... 对茶桑混合袋泡茶的降血糖作用进行了研究。以低、中、高三个剂量(0.5、1、3g/kg·bw)的袋泡茶饲喂正常小鼠模型、高血糖小鼠模型14d后,给予葡萄糖2.5g/kg·bw灌胃,于0、0.5h和2.0h时相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FBG)和耐糖量(GT)。结果表明,在由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模型动物糖耐量试验中,中、高剂量组显著降低了0.5h和2h时相血糖含量和0.5~0h时相血糖差值,且不影响正常对照组的血糖、糖耐量、糖耐量差值,表明茶桑混合袋泡茶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桑混合袋泡茶 降血糖作用 血糖 糖耐量 糖耐量差值
下载PDF
HPLC测定舒通袋泡茶中橙皮苷的含量 被引量:7
20
作者 缪华蓉 陈伟光 +2 位作者 朱山寅 金佩芬 崔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31-532,共2页
目的 :建立舒通袋泡茶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超声提取 ,HPLC测定舒通袋泡茶中橙皮苷的含量。C18柱 ,甲醇 水 (30∶7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83nm。结果 :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8.5 %。结论 :本方法分离良... 目的 :建立舒通袋泡茶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超声提取 ,HPLC测定舒通袋泡茶中橙皮苷的含量。C18柱 ,甲醇 水 (30∶7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83nm。结果 :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8.5 %。结论 :本方法分离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橙皮苷 舒通袋泡茶 HPLC 成分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