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的反叛 生态的歌者——论劳伦斯诗歌《蛇》对西方文学传统中“蛇”形象的颠覆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旺艳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2期48-51,共4页
西方文学传统中的蛇是魔鬼的代名词,在多数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中,蛇等同于撒旦。然而劳伦斯的诗歌《蛇》却彻底颠覆了蛇的消极形象。从精神分析和生态文学的角度来看,劳伦斯创造的"蛇"积极、高贵、无害,与诗人内心中的"本... 西方文学传统中的蛇是魔鬼的代名词,在多数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中,蛇等同于撒旦。然而劳伦斯的诗歌《蛇》却彻底颠覆了蛇的消极形象。从精神分析和生态文学的角度来看,劳伦斯创造的"蛇"积极、高贵、无害,与诗人内心中的"本我"相呼应,而"超我"对于蛇的厌恶,则揭示出了"人类教育"对人性的压抑。诗人的忏悔表明蛇赢得了诗人的尊敬,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完全否定了西方文学传统中"蛇"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诗歌 《蛇》 “本我” “超我” 西方文学传统 颠覆
下载PDF
西方文学传统与中国诗学因子的结合与融通——艾略特《荒原》等诗歌艺术性探析
2
作者 余艳 季俊峰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8-22,共5页
艾略特“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是无人比拟的。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种杰出的成就与其自觉接受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不自觉地吸收中国诗学因素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其诗作与批评理论的不朽也正在于将二者进行了巧妙... 艾略特“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是无人比拟的。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种杰出的成就与其自觉接受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不自觉地吸收中国诗学因素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其诗作与批评理论的不朽也正在于将二者进行了巧妙的融会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略特 《荒原》 西方文学传统 中国诗学因子
下载PDF
童年经验与东西方文学传统的契合——废名小说意象探源
3
作者 饶嵎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3年第4期27-33,共7页
莫须有先生说:“大凡伟大的小说,照例又都是作者的自传”(《莫须有先生传》)。此话一点不假,废名撰述代表作《桥》,正蘸着“又是欢喜又是惆怅”的笔墨写出“儿时种种”(《桥》),“拾得自己逝去的光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以了... 莫须有先生说:“大凡伟大的小说,照例又都是作者的自传”(《莫须有先生传》)。此话一点不假,废名撰述代表作《桥》,正蘸着“又是欢喜又是惆怅”的笔墨写出“儿时种种”(《桥》),“拾得自己逝去的光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以了结胸中的“陈年帐”(《桥自序》)。废名有诗“小桥城外走沙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传统 小说意象 童年经验 意象结构 废名小说 李商隐 中国文学 孤独感 代表作 潜意识
下载PDF
从历史文化研究视角谈起——刘建军教授《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漫论
4
作者 朱寰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5-326,共2页
关键词 基督教文化 文学传统 历史文化研究 西方 刘建军 教授 《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
原文传递
西方文学人文传统的异质互补与延续——评蒋承勇教授《西方文学“两希”传统的文化阐释》
5
作者 李安斌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5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西方文学“两希”传统的文化阐释》 蒋承勇 人文精神 生命意识
下载PDF
开掘西方文学的思想历史传统——评《西方文学“两希”传统的文化阐释:从古希腊到18世纪》
6
作者 叶岗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3-44,共2页
外国文学的研究,近年来充满着蓬勃生机,在文化研究的平台上,研究者的路向大致在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关注文学发展的当下进程,着力于对现代和后现代文学的研究;二是关注文学的历史发展,致力于对几个重要阶段的深度阐释。前者的眼光... 外国文学的研究,近年来充满着蓬勃生机,在文化研究的平台上,研究者的路向大致在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关注文学发展的当下进程,着力于对现代和后现代文学的研究;二是关注文学的历史发展,致力于对几个重要阶段的深度阐释。前者的眼光面向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两希”传统的文化阐释:从古希腊到18世纪》 文学 罗马文学 基督教文学 书评
下载PDF
反传统与传统──白朗宁夫人与林子创作比较的一个角度
7
作者 向雨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4-96,共3页
反传统与传统──白朗宁夫人与林子创作比较的一个角度向雨据林子自述,诗集《给他》中的第一辑是在白朗宁夫人《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的中译本《抒情十四行诗集》(1995年版)的直接影响下创作的。尽管她声称吸取了外来的形式,实... 反传统与传统──白朗宁夫人与林子创作比较的一个角度向雨据林子自述,诗集《给他》中的第一辑是在白朗宁夫人《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的中译本《抒情十四行诗集》(1995年版)的直接影响下创作的。尽管她声称吸取了外来的形式,实际上仅用十四行体来节制诗的篇幅,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朗宁夫人 爱情诗 创作比较 传统 十四行 葡萄牙人 表达方式 创作心态 四行诗 西方文学传统
下载PDF
北美华人英语流散文学与中西文学传统——以哈金、李彦作品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蔡晓惠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8-170,共13页
哈金、李彦是北美世界以第二语言英语进行文学创作并获得文名的作家。他们分别代表了北美华人英语流散文学的两种面向、两种写作流脉:李彦所代表的是华人进入北美社会之后,受西方异质语境激发而开启"我手写我口"的经验式写作... 哈金、李彦是北美世界以第二语言英语进行文学创作并获得文名的作家。他们分别代表了北美华人英语流散文学的两种面向、两种写作流脉:李彦所代表的是华人进入北美社会之后,受西方异质语境激发而开启"我手写我口"的经验式写作;这种写作在与西方社会对话中展开,往往以传递真实中国、促进文化交流为其写作出发点;从文学传统上而言,也显示出更多与中国文学传统的亲缘关系。而哈金所代表的是立足文学本体、超越或者淡化文学族裔属性的尝试和努力,这一类作家往往接受过西方式的文学训练,更加注重作品的文学性,也更自觉地融入西方文学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金 李彦 北美华人英语流散文学 中国文学传统 西方文学传统 族裔性 文学
原文传递
现在时间意识与现实主义叙事 被引量:1
9
作者 孔建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5-99,共5页
理性的必死意识催生了以现在之维为重心的时间智慧。如何使短暂的现实人生变得有意义 ,中国与西方传统经历了不同的寻找过程 ,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市民社会出现之后 ,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意义的时间体验结构被强化了 ,并产生了新的文学叙事... 理性的必死意识催生了以现在之维为重心的时间智慧。如何使短暂的现实人生变得有意义 ,中国与西方传统经历了不同的寻找过程 ,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市民社会出现之后 ,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意义的时间体验结构被强化了 ,并产生了新的文学叙事类型 ,中西有别的时间智慧 ,使其叙事风格各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在之维 西方文学传统 叙事风格
下载PDF
十七年诗歌“古典+民歌”范式的现代性阅读
10
作者 甘浩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古典+民歌"范式是十七年诗歌流行的诗体范式,它注重从中国古典诗歌和民歌传统中吸纳艺术经验以滋养诗歌,形成民族的诗歌形式。构建"古典+民歌"范式的意义是重建一种民族的新型文学和寻找契合民族心理的审美范式,... "古典+民歌"范式是十七年诗歌流行的诗体范式,它注重从中国古典诗歌和民歌传统中吸纳艺术经验以滋养诗歌,形成民族的诗歌形式。构建"古典+民歌"范式的意义是重建一种民族的新型文学和寻找契合民族心理的审美范式,以对抗中国现代文学的西方艺术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民歌”范式 古典文学传统 民歌传统 西方文学传统 民族文学
下载PDF
中西表现论的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铁椿 《文艺理论研究》 1988年第5期47-52,共6页
一我国明代公安派的“性灵说”和西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表现主义,以提倡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和心灵为基本特征,吸引我们对它们作多角度、多层次的中西文学差落的比较。如果就文学的发生论、本体论以及文学内部的一些本质、规律着眼... 一我国明代公安派的“性灵说”和西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表现主义,以提倡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和心灵为基本特征,吸引我们对它们作多角度、多层次的中西文学差落的比较。如果就文学的发生论、本体论以及文学内部的一些本质、规律着眼,“性灵说”和表现主义有着广大值得探索和研究的处女地,但本文无意对这两种文艺理论作全面的论述,而只拟对它们的显著特征作些粗略的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灵说 明代公安派 西方文学传统 袁宏道 袁中道 二十世纪初 作家 儒家思想 表现主义 美学思想
下载PDF
继承与创造:莎士比亚戏剧的经典生成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55-62,114,共9页
莎士比亚戏剧经典地位的确立与其对西方文学传统的创造性继承紧密关联,西方文学传统为莎士比亚戏剧提供了生发、成长和繁衍的土壤:古希腊罗马经典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得以借鉴和改写;意大利作家的创剧手法被巧妙运用;英国本土作家关注的主... 莎士比亚戏剧经典地位的确立与其对西方文学传统的创造性继承紧密关联,西方文学传统为莎士比亚戏剧提供了生发、成长和繁衍的土壤:古希腊罗马经典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得以借鉴和改写;意大利作家的创剧手法被巧妙运用;英国本土作家关注的主题被继续探讨;《圣经》和《编年史》中的素材和史料被广泛选用。莎士比亚戏剧对西方文学传统的“继承性创作”或“创造性摹仿”,在诗性语言的运用、伪装人物的塑造、批判性的人伦教育、戏剧结构的革新、圆型人物的塑造、启蒙思想的彰显、自由意志命运观的演绎诸方面成就斐然,为推动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因此确立了它在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经典地位 西方文学传统 批判性继承
下载PDF
本期学人
13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刘建军,男,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吉林省高级专家。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吉林省文学学会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出版基金、艺术基金评审委员。承担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刘建军,男,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吉林省高级专家。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吉林省文学学会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出版基金、艺术基金评审委员。承担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和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一般项目等10多项,三次获得教育部人丈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次获得教育部科研管理先进个人,还曾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华为优秀教师奖等。主编《20世纪西方文学》等全国教材10多部。出版有《演进的诗化人学》《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欧洲中世纪文学论稿》《西方长篇小说结构模式研究》《圣俗相依:刘建军教授谈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等学术专著10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西方文学传统 专业委员会 基督教文化 东北师范大学 科学研究基金 社会科学研究
下载PDF
好书推荐
14
《电影世界》 2008年第4期142-142,共1页
1《中性》(美)尤金尼德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纽约时报》评论说,"如果说荷马是这个故事的老祖先,达尔文就是另一个。"或许是因为"荷马与达尔文"的结合对写作来说实在太过迷人和富有挑战性了。但作者尤金尼德斯只是... 1《中性》(美)尤金尼德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纽约时报》评论说,"如果说荷马是这个故事的老祖先,达尔文就是另一个。"或许是因为"荷马与达尔文"的结合对写作来说实在太过迷人和富有挑战性了。但作者尤金尼德斯只是用科学做了幌子,骨子里却是从荷马以来那纠缠着人类的性别认同和身份认同的焦滤。某种意义上,它是对西方文学传统的糅合、唤醒和对经典小说的再度体验,它历时九年写成:"当我动笔时,我觉得很年轻;当我完成时,已经有了人到中年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社 好书 导演 传说 尤金 荷马 作者 西方文学传统 人到中年 中性
下载PDF
浅谈西方文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赋宁 《外国语》 1980年第2期3-7,66,共6页
文学研究不同于文学创作。文学创作靠形象思维,而文学研究要靠逻辑思维。文学研究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存在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主要反映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漂流在荒岛上的鲁宾孙也不得不和被他搭救... 文学研究不同于文学创作。文学创作靠形象思维,而文学研究要靠逻辑思维。文学研究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存在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主要反映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漂流在荒岛上的鲁宾孙也不得不和被他搭救的土人“星期五人”(Man Friday)结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仆关系。即使是反映诗人内心生活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人与人 文学创作 西方文学传统 哈姆莱特 中世纪 西方文学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 十七世纪 浪漫主义
原文传递
论中西方文学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影响
16
作者 董婳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0年第3期269-270,共2页
西方文学在历史发展中注重人文教育,对学生的良好文化养成有着重要作用。本论文从三个方面探讨西方文学教育,一是中西文学教育的历史研究,二是从西方文学的性质、作用来看,阅读西方文学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重点从读者和... 西方文学在历史发展中注重人文教育,对学生的良好文化养成有着重要作用。本论文从三个方面探讨西方文学教育,一是中西文学教育的历史研究,二是从西方文学的性质、作用来看,阅读西方文学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重点从读者和作者的文字沟通上研究如何实行双向教育。最后,探讨了几种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西方文学教育理论和实践,强调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在中国教学中推行西方文学教育的可行性及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素质教育文化传统
原文传递
文学表达的民间资源 被引量:72
17
作者 阿来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共3页
《尘埃落定》出版以后 ,许多评论家从西方文学传统中 ,从汉语言文学传统中追溯傻子少爷这个形象的缘起。我乐于承认自己通过汉语受到的汉语文学的滋养 ,以及世界文学的滋养。然而一个令人遗憾的情况是 ,一方面的西藏的自然界和藏文化被... 《尘埃落定》出版以后 ,许多评论家从西方文学传统中 ,从汉语言文学传统中追溯傻子少爷这个形象的缘起。我乐于承认自己通过汉语受到的汉语文学的滋养 ,以及世界文学的滋养。然而一个令人遗憾的情况是 ,一方面的西藏的自然界和藏文化被视为世界性的话题 ,但在具体的研究中 ,真正的民族民间化却很难进入批评界的视野。《尘埃落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埃落定》 文学表达 民间资源 藏文化 西方文学传统 汉语言文学传统 人物形象 民间文化 西藏
原文传递
琳达·哈钦访谈录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刚 刘雪岚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琳达·哈钦(LindaHutcheon1947—)是加拿大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现任多伦多大学英语及比较文学教授,著有专著九部,论文几十篇,涉及从后现代主义到戏剧等广泛的领域,在欧美文艺理论界颇有声望。她的著述被翻译... 琳达·哈钦(LindaHutcheon1947—)是加拿大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现任多伦多大学英语及比较文学教授,著有专著九部,论文几十篇,涉及从后现代主义到戏剧等广泛的领域,在欧美文艺理论界颇有声望。她的著述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其中《加拿大后现代:当代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现代主义小说 后现代小说 西方文学传统 后结构主义 文艺理论 “后现代主义” 理论研究 比较文学 文学作品
原文传递
论西部作家的荒原叙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贵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7-133,共7页
荒原意象在西方文学传统中可谓源远流长,它早已超越了荒原的本义而被赋予不同的精神象征功能。基督教文学将荒原看作是人类被上帝遗弃的具体表征,流浪汉文学则将它视为人被社会抛弃后的栖息之地。十九世纪以降,随着西方传统价值体系... 荒原意象在西方文学传统中可谓源远流长,它早已超越了荒原的本义而被赋予不同的精神象征功能。基督教文学将荒原看作是人类被上帝遗弃的具体表征,流浪汉文学则将它视为人被社会抛弃后的栖息之地。十九世纪以降,随着西方传统价值体系的崩溃,荒原意象又演变为与现实相对峙的诗性空间,其对人类悲剧精神的负载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尼采通过对欧洲基督教文化的全方位的否定,将荒原意象作为构筑其价值体系的集结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原意象 叙事 作家 西部 西方文学传统 价值体系 悲剧精神 基督教文学
原文传递
庞德创译汉诗之“俄狄浦斯情结”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家海 《当代外语研究》 2010年第5期23-27,22+60,共7页
庞德创译汉诗,深受中国文学传统的影响,但是并没有完全摆脱西方文学的传统。从他翻译诗学的拟古传统、西方古典话语传统、西方文学的叙事传统、西方文化的理性逻辑传统等四个方面看,庞德对西方文学传统怀有一种爱恨交织的"俄狄浦... 庞德创译汉诗,深受中国文学传统的影响,但是并没有完全摆脱西方文学的传统。从他翻译诗学的拟古传统、西方古典话语传统、西方文学的叙事传统、西方文化的理性逻辑传统等四个方面看,庞德对西方文学传统怀有一种爱恨交织的"俄狄浦斯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译 西方文学传统 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