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4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民族地区理科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党宝宝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1,共7页
推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进入新时代,西部民族地区理科教育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依然较弱,理科教师的培养与补充机制还不健全,传统民族教育体系的局限性... 推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进入新时代,西部民族地区理科教育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依然较弱,理科教师的培养与补充机制还不健全,传统民族教育体系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理科教育文化生态失衡等。为此,提出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理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几项对策:全面提升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理科学习中的基础作用;建立理科教师培养与补充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国家统编理科教材的使用;改革民族地区复杂多样的高考招生模式,向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考试为主的高考模式过渡;促进智能教育与理科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理科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理科教育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数字金融发展提升“两山”转化水平了吗?——来自西部民族地区的经验证据
2
作者 翟华云 李岱玲 李青原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20,共12页
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利用数字金融打破“资源诅咒”效应,提升西部民族地区“两山”转化水平,将“生态高地”转变为“经济高地”,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至关重要。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 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利用数字金融打破“资源诅咒”效应,提升西部民族地区“两山”转化水平,将“生态高地”转变为“经济高地”,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至关重要。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两山”转化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提升了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两山”转化水平。从分项指标来看,数字金融发展对“金山银山”的提升作用显著大于其对“绿水青山”的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市场一体化程度更深、人力资本水平更高和资源禀赋更好的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两山”转化水平的提升作用更明显。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两山”转化水平。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两山”转化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发展 “两山”转化水平 西部民族地区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口腔医学专业大学生基层就业研究
3
作者 陶肖云 廖明华 +2 位作者 黎淑芳 黄春苗 潘虹 《就业与保障》 2024年第9期79-81,共3页
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不仅在于人才,还在于乡村交通、教育和医疗的各项水平,这与医科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西部民族地区医学大学生基层就业有利于缓解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人才难... 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不仅在于人才,还在于乡村交通、教育和医疗的各项水平,这与医科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西部民族地区医学大学生基层就业有利于缓解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人才难题和提升乡村医疗水平。然而,口腔医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受就业观念、家庭因素、基层医疗条件、工资待遇、发展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加上医学院校基层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导致他们在基层就业时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基于此,应通过国家政策吸引人才、地方优惠政策和待遇留住人才、医学院校积极推动和推荐人才、社会环境和家庭支持等措施形成合力,促进口腔医学专业大学生基层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口腔医学专业 基层就业 西部民族地区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水平与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唐雨虹 毋宁 拉旺卓玛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4,186,共9页
提升西部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对解决我国整体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熵值法从内外部双重视角对西部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进行测度,同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描述性统计、影响因素分析、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检验... 提升西部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对解决我国整体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熵值法从内外部双重视角对西部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进行测度,同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描述性统计、影响因素分析、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检验。提出西部民族地区要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提升人力资本作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市场主导+政府调控”发展模式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自我发展能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县域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同事离职意愿和工作压力的链式中介
5
作者 方建华 李金龙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5-24,共10页
为探究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县域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与离职倾向的关系,以及同事离职意愿和工作压力的作用,采用工资待遇问卷、教师离职倾向问卷、同事离职意愿问卷和工作压力问卷对县域内314名幼儿园教师展开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西部民族地... 为探究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县域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与离职倾向的关系,以及同事离职意愿和工作压力的作用,采用工资待遇问卷、教师离职倾向问卷、同事离职意愿问卷和工作压力问卷对县域内314名幼儿园教师展开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县域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负向预测教师离职倾向,同事离职意愿在工资待遇与离职倾向间起中介作用,同事离职意愿与工作压力在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与离职倾向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为降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县域幼儿园教师离职倾向,政策层面建议增加财政投入并建立工资调整机制,情感层面建议真切关怀他者且引导留任者,管理层面建议控制挑战性压力并降低阻碍性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离职倾向 工资待遇 工作压力 西部民族地区 学前教育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研究——以西部民族地区为例
6
作者 李丽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23期63-65,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西部民族地区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西部民族地区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即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认识、强化西部民族地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客体、优化乡村文化治理模式、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可持续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西部民族地区 文化传承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基于经管专业的融合提升 被引量:1
7
作者 韩飞 孙国伟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民族地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发展滞后,不利于该地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文章以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经管专业为例,结合“三螺旋理论”运行机制,研究经管专业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民族地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发展滞后,不利于该地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文章以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经管专业为例,结合“三螺旋理论”运行机制,研究经管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构建了西部民族地区经管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期为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创新教育 人才培养 经管专业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西部民族地区绿色发展转型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8
作者 王中会 闫翔 张裕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1-116,共6页
“双碳”目标下西部民族地区绿色发展转型是与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滞后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道路,既顺应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时代要求,又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具有丰富的时代出场逻辑。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要解决好西... “双碳”目标下西部民族地区绿色发展转型是与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滞后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道路,既顺应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时代要求,又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具有丰富的时代出场逻辑。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要解决好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支撑不足、发展观念滞后和环境承载力低等问题,应着眼区域特色、民族特色和资源特色,通过筑牢绿色生产意识、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和完善绿色交易市场等策略不断突破发展困境,夯实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转型的生态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西部民族地区 绿色转型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章靓 《商业观察》 2024年第29期83-86,共4页
研究旅游经济韧性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利用2019—2020年中国旅游产业的相关数据,测度重大事件影响下区域旅游经济韧性水平,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首先,整体上中国旅游经济具有较强韧性,特别是西... 研究旅游经济韧性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利用2019—2020年中国旅游产业的相关数据,测度重大事件影响下区域旅游经济韧性水平,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首先,整体上中国旅游经济具有较强韧性,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其次,旅游经济韧性受到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根据主导因子进行划分,西部民族地区属于“外生驱动型”。最后,西部地区要尽快加强旅游景点建设,提升旅游业品质,最终实现内外双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韧性 西部民族地区 高质量发展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我国风景资源产权及其管理的法律问题——兼论西部民族地区风景资源管理 被引量:45
10
作者 杨振之 马治鸾 陈谨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44,共6页
本文认为 ,我国风景资源产权不明晰 ,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和风景资源的产权管理存在着法律上的真空 ,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不分 ,导致了风景资源在旅游开发上出现种种弊端。文章论述了如何建立我国风景资源管理模式和风景资源的立法... 本文认为 ,我国风景资源产权不明晰 ,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和风景资源的产权管理存在着法律上的真空 ,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不分 ,导致了风景资源在旅游开发上出现种种弊端。文章论述了如何建立我国风景资源管理模式和风景资源的立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风景资源管理 中国 产权管理 法律 旅游开发 立法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开发的后发展效应及其创新思路 被引量:14
11
作者 周道平 郭振华 张小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26,30,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开发的后发展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进行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克服后发展效应的不良影响,用创新思维的方法整合后发展的各种优势,以达到促进西部民族地区...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开发的后发展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进行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克服后发展效应的不良影响,用创新思维的方法整合后发展的各种优势,以达到促进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跨越式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体育旅游开发 中国 后发展效应 后发劣势 后发优势 创新思路 跨越式发展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小林 周道平 刘少英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33,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和比较等研究方法对西部体育旅游产业进行了考察研究。分析认为,西部民族地区具有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势,它的发展将在调整西部产业结构、增加税收、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宏扬民族文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在...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和比较等研究方法对西部体育旅游产业进行了考察研究。分析认为,西部民族地区具有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势,它的发展将在调整西部产业结构、增加税收、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宏扬民族文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在西部体育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要树立大西部、大旅游、大市场的观念,要有特色意识和创新意识,深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体育旅游产业 产业结构 创新意识 经济发展 民族文化 就业机会
下载PDF
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抑制的产生与破解——以四川省凉山州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陆铭宁 吴江 +1 位作者 侯成万 张艳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4-66,共3页
通过对凉山州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分析,运用信贷交易合约模型解释了农村金融活动中,出现金融抑制现象的原因。以凉山州为例,针对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抑制的现状,从金融机构体系构建、风险分散机制建设与州财政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凉山州 农村金融 金融抑制 信贷交易合约模型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机制研究:来自甘肃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13
14
作者 万国威 唐思思 王子琦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3-114,128,共12页
尽管我国扶贫开发政策在近年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西部民族地区仍然存在着大量的贫困问题,亟需通过精准扶贫机制来实现脱贫致富。本研究采取量性结合的研究方式,通过针对甘肃省的实证调查来对特困农牧民的贫困问题进行深入考察。研... 尽管我国扶贫开发政策在近年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西部民族地区仍然存在着大量的贫困问题,亟需通过精准扶贫机制来实现脱贫致富。本研究采取量性结合的研究方式,通过针对甘肃省的实证调查来对特困农牧民的贫困问题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发现,当前特困农牧民的经济脆弱状况仍然较为严峻,其收入、资产和生计状态均存在着较为广泛的弱势性;该群体的贫困属性以文化贫困和结构贫困为主,排斥性致贫诱因的影响作用比较有限;且当前的反贫策略具有政策倾向性的缺陷,对于文化贫困的关注不足是其现行反贫机制出现漏洞的主要原因。研究建议,未来西部民族地区的反贫工作应当深化对贫困规律的认知,重点推动文化反贫工作的开展,并加强本土性反贫政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精准扶贫 农牧民 贫困属性 三角观察法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因素与突破关键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珊 吕君 +2 位作者 高永 汪季 党晓宏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89,共5页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综合考量,对其今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三: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和区域经济条件。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具有先天后天、压力叠加,波及广...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综合考量,对其今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三: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和区域经济条件。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具有先天后天、压力叠加,波及广泛、影响深远,分异复杂、治理艰巨等特性;民族文化具有赋存地域性、内涵民族性、交融多元性、原生活态性、发展脆弱性等特征;区域经济具有开发矛盾性、制度失衡性、嵌入发展性、科技落后性、观念约束性等瓶颈。西部民族地区扬长避短,持续进步的关键突破在于通过国家强制性制度变迁加以示范,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彼此适应、相互促进中实现制度创新,建立现代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民族文化 区域经济 制度创新 西部民族地区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在大开发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思考——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裕明 任国英 +4 位作者 冯金朝 石雪峰 张海洋 陈慧英 吴燕红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63,共6页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做出的战略决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鄂托克旗,是一个典型的蒙古族聚居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具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典型特征。鄂托克旗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做出的战略决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鄂托克旗,是一个典型的蒙古族聚居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具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典型特征。鄂托克旗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法对于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西部民族地区具有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西部大开发 生态环境 鄂托克旗 沙漠化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3
17
作者 吕世虎 叶蓓蓓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81,共4页
进入新世纪,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培训途径拓宽,培训人数逐年增加,培训资金来源增多,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也不断得到提升.但是,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存在培训资源享用不均衡,... 进入新世纪,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培训途径拓宽,培训人数逐年增加,培训资金来源增多,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也不断得到提升.但是,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存在培训资源享用不均衡,培训内容与模式缺乏针对性与创新性,培训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改进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应采取的对策是:增加投入,平衡资源配置;系统规划培训项目;加强培训机构能力建设;以需为本设计培训课程;形成立体化多元化教师培训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中小学数学教师 教师培训 现状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与方向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京福 蔡明德 董邦国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29,共4页
经济发展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良好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探讨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西部民族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策略,并根据相关经济理论和民族地区的资源及区位优势,进一步研究了在培育... 经济发展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良好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探讨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西部民族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策略,并根据相关经济理论和民族地区的资源及区位优势,进一步研究了在培育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以及发展特色经济等几个方面的产业结构调整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部民族地区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 外向型经济 特色农业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蒋华林 陈彪 叶进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1,共3页
生态问题是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转型中出现"类发展困境"的典型表现,以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境遇的检视为切入,从制度层面论证了生态补偿的可能贡献,并以批判的思维对中国当前生态补偿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了深入的解构与反观,进而对中... 生态问题是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转型中出现"类发展困境"的典型表现,以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境遇的检视为切入,从制度层面论证了生态补偿的可能贡献,并以批判的思维对中国当前生态补偿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了深入的解构与反观,进而对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法治化做出了制度的现代性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生态境遇 生态补偿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路径优化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毓峰 胡雯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9-175,共7页
顺利推进西部民族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事关林农脱贫致富,更关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及江河上游生态屏障构建。受独特的自然地理及人文历史条件制约,这些区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面临两难困境,整体进程滞后。本文基于对四川省"三州&... 顺利推进西部民族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事关林农脱贫致富,更关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及江河上游生态屏障构建。受独特的自然地理及人文历史条件制约,这些区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面临两难困境,整体进程滞后。本文基于对四川省"三州"民族区域高山河谷集体林区制度改革实践的考察,尝试性构建了一个博弈视角的制度分析框架,从制度演进的内外约束两方面,对西部民族地区集体林权改革的制度实施及不良激励因素予以理论阐释,并从中发现改善激励、提高制度运行效率的重点和路径。这一制度分析框架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强调"共时性关联",即作为整体性制度系统中的不同制度安排,不可能孤立地被设计或改变,而是存在耦合关系,只有当关联制度互补共生、相互支持时,整体性制度安排才具有耐久性和生命力;二是强调"历时性关联",即新制度须与既存制度产生耦合,成为博弈参与人的共同信念,才能最终演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制度;三是强调"社会资本嵌入",即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资本对于外部植入的正式制度变迁具有嵌入性影响。通过分析西部民族地区集体林权改革三大目标取向的冲突与权衡、集体林权制度"植入"与民族社群习俗规范相互"解构"、利益驱动下的林农权益与社会排斥,认为西部民族地区集体林权改革既不能简单进行制度移植,更不能搞"一刀切",而是须充分尊重和善加保护利用少数民族社群长期存续并具效率的山林治理规范,支持社群传统"社会资本"适应性改造,均衡相关主体利益并实施一系列深化配套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 制度分析 策略互动 共有信念 西部民族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