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氩激光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裂孔未封闭45例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昕 刘路宏 +1 位作者 李敏 吴学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51-651,共1页
关键词 氩激光 中药治疗 视网膜脱离术 裂孔未封闭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疼痛原因分析及舒适护理 被引量:26
2
作者 何秀娃 杨娇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53-654,共2页
目的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病人疼痛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腔内填充手术后采取俯卧位的病人60例(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调查病人卧位期间不舒适发生率及引起不舒适的原因。结果有48例病人感... 目的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病人疼痛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腔内填充手术后采取俯卧位的病人60例(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调查病人卧位期间不舒适发生率及引起不舒适的原因。结果有48例病人感觉不舒适,发生率为80%,术后疼痛和持续面朝下俯卧位是引起不舒适的主要原因。结论减轻术后疼痛,在使裂孔处于最高位的基础上,适当变换体位可提高视网膜脱离手术后病人的舒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术 疼痛 舒适护理
下载PDF
自制头架在视网膜脱离术后体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郑瑞芬 陈秋玲 +2 位作者 冼倩红 陈瑞萍 钟剪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59-959,共1页
关键词 体位护理 头架 裂孔 视网膜脱离术 治疗 C3F8 组织损伤 体表 表面张力
下载PDF
术前肌内注射帕瑞昔布钠对视网膜脱离术术后疼痛及围术期血液皮质醇、前列腺素E2、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叶伟娣 周海燕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9-171,共3页
关键词 后疼痛 白细胞介素-6 视网膜脱离术 前列腺素E2 帕瑞昔布 肌内注射 皮质醇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术后的颜色明度敏感性 被引量:6
5
作者 孙晓东 许迅 张皙 《眼科研究》 CSCD 1996年第3期195-197,共3页
使用Humphrey视野分析仪研究20例(20眼)视网膜脱离术后的黄斑颜色明度敏感性(CBS)。结果显示其CBS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高度显著差异;其术后不同视力组亦有高度显著差异,且与视力损害程度呈平行关系... 使用Humphrey视野分析仪研究20例(20眼)视网膜脱离术后的黄斑颜色明度敏感性(CBS)。结果显示其CBS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高度显著差异;其术后不同视力组亦有高度显著差异,且与视力损害程度呈平行关系。认为对术后病人检测CBS,有助于了解其视功能损害的程度,对评估手术愈后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明度 敏感性 黄斑 视网膜脱离术 外科手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术后不舒适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淑琴 袁静梅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3期73-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病人不舒适发生率及原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眼底外科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腔内填充手术后,采取俯卧位的病人38例,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调查病人卧位期间不舒适发生率及引起不舒适的原因。结果:有2... 目的: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病人不舒适发生率及原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眼底外科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腔内填充手术后,采取俯卧位的病人38例,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调查病人卧位期间不舒适发生率及引起不舒适的原因。结果:有29例病人感觉不舒适,发生率为76.3%;术后疼痛和持续面朝下俯卧位是引起不舒适的主要原因。结论:减轻术后疼痛,在使裂孔处于最高位的基础上,适当变换体位,可提高视网膜脱离手术后病人的舒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术 不舒适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延续护理干预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9
7
作者 黄丽云 刘婉君 +1 位作者 王东宇 李花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958-959,共2页
目的探讨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60例视网膜脱离的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出院后实施电话随访,进行延续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对治疗的... 目的探讨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60例视网膜脱离的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出院后实施电话随访,进行延续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视网膜复位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视网膜复位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实施延续护理干预能满足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出院患者的健康需求,有效地提高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视网膜复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 电话随访 延续护理干预
下载PDF
化瘀散结片对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郑燕林 王菲 +1 位作者 王芳娟 马宏杰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观察化瘀散结片对视网膜脱离术后玻璃体混浊、视网膜下液吸收及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将62例原发性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于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于术后5天对照组予醋酸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目的:观察化瘀散结片对视网膜脱离术后玻璃体混浊、视网膜下液吸收及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将62例原发性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于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于术后5天对照组予醋酸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瘀散结片治疗。分别于治疗开始时、术后1、3月行最佳矫正视力、玻璃体混浊程度、眼底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治疗后玻璃体混浊均有改善,其中治疗组玻璃体混浊明显吸收27只眼,占87.10%;对照组玻璃体混浊明显吸收20只眼,占64.5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视网膜下液吸收平均天数为(3.79±2.36)天,对照组为(5.62±2.18)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月、3月后视力疗效显效率为51 61%和58.06%,对照组治疗1月、3月后视力疗效显效率均为32.26%,治疗3月后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瘀散结片能显著改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术 中西医结合疗法 化瘀散结片 醋酸泼尼松 视功能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术患者体位的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侯春风 张鲁平 +1 位作者 尹玉霞 王正玲 《齐鲁护理杂志》 2004年第11期869-869,共1页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术 体位 护理 六氟化硫 全氟丙烷
下载PDF
自制视网膜脱离术后专用床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小玲 陈晓雅 +2 位作者 钟琼蕾 龙儒慧 王家岸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7期2515-2516,共2页
目的探讨自制视网膜脱离术后专用床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间因视网膜脱离于海南省人民医院眼科行玻璃体切除合并硅油填充术后采用传统气垫圈协助面向下体位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期... 目的探讨自制视网膜脱离术后专用床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间因视网膜脱离于海南省人民医院眼科行玻璃体切除合并硅油填充术后采用传统气垫圈协助面向下体位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行相同手术,使用我院自制的视网膜脱离术后专用床协助面向下体位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呼吸不畅发生率为2.5%(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7.5%(35/40),面部皮肤压疮发生率为2.5%(1/40),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0%(18/40),两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患者在肢体麻木感、躯体酸痛感、眼部肿胀度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视网膜脱离术后专用床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气垫圈,其能更好的协助患者正确面向下体位,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术 专用床 并发症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术围术期心理护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黎琴 廖美英 +1 位作者 罗芬 梁晓 《全科护理》 2011年第21期1922-1923,共2页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为眼科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可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以及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临床上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多见。采用玻璃体切除仪切除玻璃体,光凝封...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为眼科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可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以及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临床上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多见。采用玻璃体切除仪切除玻璃体,光凝封闭裂孔,腔内气体交换或硅油填充手术,已成为视网膜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使视网膜复位,恢复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术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松艳 山慈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3期254-25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视网膜脱离术后出院患者83例,并随机分为干预组(n=42)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给予常规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持续24...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视网膜脱离术后出院患者83例,并随机分为干预组(n=42)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给予常规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持续2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视网膜复位率、健康知识掌握度及心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视网膜复位率、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后对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进行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和视网膜复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术 微信 延续护理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眼底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廖海兰 徐晓红 林碧珠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21-22,共2页
目的 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眼施行不同的手术方式对眼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分别检测 4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期患眼及对侧健眼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睫状后短动脉 (PCA)、眼动脉 (OA... 目的 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眼施行不同的手术方式对眼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分别检测 4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期患眼及对侧健眼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睫状后短动脉 (PCA)、眼动脉 (OA)血流及阻力指数 (RI) ,对侧健眼为对照组。结果 术前患眼与对照眼的CRA、OA、PCA血流的各项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 7天患眼CRA及PCA的Vmax、Vmin下降明显 ,RI升高 ,P<0 .0 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环扎加压组与加压组比较 ,PCA、CRA的Vmax、Vmin下降更明显 (P <0 .0 5 )。术后患眼与对照眼OA血流的各项指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局部外加压术和环扎术均可以引起CRA、PCA血流速度的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 眼底血流动力学 巩膜扣带
下载PDF
中医综合护理手段对提高视网膜脱离术后面向下体位舒适度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明明 陈庆 《四川中医》 2016年第9期199-201,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手段在提高视网膜脱离术后面向下体位患者的舒适度。方法:选择60例因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或硅油填充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中医综...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手段在提高视网膜脱离术后面向下体位患者的舒适度。方法:选择60例因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或硅油填充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中医综合护理手段进行干预。采用舒适度问卷调查表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于出院时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术后舒适度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手段可有效提高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面向下体位时的舒适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确保了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术 舒适度 中医综合护理
下载PDF
陆绵绵教授辨治视网膜脱离术后三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卫萍 孙化萍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术 利水消肿 止血化瘀 补益肝肾 名医经验
下载PDF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式选择与疗效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桦 张晓峰 陈积中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79-180,共2页
目的 探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方式的选择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根据患眼病情将37例(37眼)分2组:第1组采用巩膜环扎或巩膜环扎外垫压联合玻璃体腔内注气术;第2组为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比较二组的手术成功率及术后视力恢复... 目的 探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方式的选择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根据患眼病情将37例(37眼)分2组:第1组采用巩膜环扎或巩膜环扎外垫压联合玻璃体腔内注气术;第2组为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比较二组的手术成功率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12月,二组视网膜总复位率为81.1% ,其中第1组为73.7% ;第2组为88.9% ,二组间无显著差异。视网膜复位的30只眼中,视力改善2 5眼,其中第1组为12眼;第2组为13眼。二组间视力改善无显著差异。结论 根据患眼PVR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大多数患眼视力能得以改善,但视力改善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 式选择 疗效观察 巩膜环扎 注气 玻璃体切割 硅油
下载PDF
穴位艾灸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并发肌肉酸痛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艳琳 《江苏中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改善视网膜脱离术后低头体位患者并发肌肉酸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药艾条灸大椎、肩井、天宗、阿是穴,每次选择2~4穴,每穴灸5~10min... 目的探讨改善视网膜脱离术后低头体位患者并发肌肉酸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药艾条灸大椎、肩井、天宗、阿是穴,每次选择2~4穴,每穴灸5~10min,每日1次,干预10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3%,优于对照组的53.33(P〈0.01);持续低头体位时间治疗组为(20.66±1.633)h/d,优于对照组的(19.87±0.876)h/d(P〈0.01).结论:穴位艾灸可有效改善视网膜脱离术后低头体位患者并发的肌肉酸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术 肌肉酸痛 穴位艾灸
下载PDF
U形枕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术后面向下体位的效果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晓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8期170-172,共3页
目的研究视网膜脱离术后面向下体位中应用U形枕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6月1日~2017年6月30日我院行视网膜脱离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25例。参照组给予患者常规面向下体位护理,... 目的研究视网膜脱离术后面向下体位中应用U形枕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6月1日~2017年6月30日我院行视网膜脱离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25例。参照组给予患者常规面向下体位护理,不予以U形枕,研究组则给予患者U形枕进行面向下体位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体位维持时间、首次入睡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适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视网膜脱离术患者术后面向下体位中应用U形枕能够有效延长患者体位维持时间,改善患者睡眠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同时降低俯卧位不适症状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术 面向下体位 U形枕 护理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前膜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艺民 张惠蓉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389-391,I037,共4页
观察了75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及视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黄斑前膜形成36只眼,发生率为48%。其中30只眼术后视力低于0.4,占黄斑前膜形成者总数的83%,提示黄斑前膜是严重影响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功能恢复的... 观察了75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及视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黄斑前膜形成36只眼,发生率为48%。其中30只眼术后视力低于0.4,占黄斑前膜形成者总数的83%,提示黄斑前膜是严重影响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黄斑前膜形成的危险因素有:术前PVR程度、破孔的形态、位置、大小及冷凝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术 黄斑前膜 病因 并发症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防止视网膜脱离术后再次网脱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鲁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1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视网膜脱离术 后再次网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