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泌体负载的KV11通过VDAC1和自噬机制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陈文倩 杜玮 于文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6,共9页
目的探讨外泌体(EXO)负载的抗新生血管短肽KV11在角膜新生血管(CNV)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EXO锚定肽CP05将KV11结合到血管内皮来源的EXO膜表面,形成EXO-KV11。通过Apogee纳米流式分析EXO负载KV11的效率和最佳浓度比。选取8周龄SPF... 目的探讨外泌体(EXO)负载的抗新生血管短肽KV11在角膜新生血管(CNV)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EXO锚定肽CP05将KV11结合到血管内皮来源的EXO膜表面,形成EXO-KV11。通过Apogee纳米流式分析EXO负载KV11的效率和最佳浓度比。选取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100只,其中10只大鼠不做任何处理,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在建立碱烧伤诱导CNV大鼠模型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大鼠分为EXO-KV11组、KV11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各30只。从碱烧伤后第1天开始每隔1天,各组分别结膜下注射100μl EXO-KV11(25μg)、KV11(25μg)或生理盐水。观察第1、4、7、14天时CNV的生成情况;采用荧光素心室灌注、角膜血管造影法计算CNV面积;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CNV管腔数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组织中CD31的表达分布;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DAC1)和内质网应激、自噬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Apogee流式分析确定KV11与EXO最佳浓度比为4∶1,EXO负载KV11效率高达87.5%。碱烧伤后7 d和14 d,各组CNV面积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13、15.590,均P<0.05),其中碱烧伤后7 d,EXO-KV11组CNV面积小于KV11组和生理盐水组;碱烧伤后14 d,EXO-KV11组和KV11组CNV面积均小于生理盐水组,EXO-KV11组CNV面积小于KV1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荧光铺片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生理盐水组、KV11组和EXO-KV11组CNV相对荧光面积分别为(8.3±1.7)%、(5.2±1.6)%和(3.4±0.7)%,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35,P<0.01),其中KV11组和生理盐水组CNV相对荧光面积均大于EXO-KV11组,生理盐水组CNV相对荧光面积大于KV1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碱烧伤后14 d,生理盐水组基质内可见大量新生血管管腔;KV11组基质内新生血管管腔数量较生理盐水组少;EXO-KV11组角膜结构趋于正常,少见新生血管管腔。生理盐水组角膜基质内可见大量CD31染色阳性细胞,细胞围成大小不一的管腔结构;KV11组角膜基质内CD31染色阳性细胞围成的管腔数量较生理盐水组少,EXO-KV11组管腔数量较KV11组少。EXO-KV11组、KV11组、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VDAC1、蛋白质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自噬接头蛋白(SQSTM1/p62)、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 3)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5.960、8.947、17.791、101.168,均P<0.01),其中EXO-KV11组VDAC1、PERK、p62、cleaved caspase 3相对表达量高于KV11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各组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Ⅱ/LC3BⅠ蛋白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45,P=0.727)。结论与KV11相比,EXO-KV11可通过增加VDAC1表达、刺激PERK产生、抑制自噬流的发生等机制更有效地抑制CN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自噬 外泌体 纤溶酶原kringle 5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
下载PDF
DMU-212诱导凋亡及自噬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2
作者 罗潇 王庆 +6 位作者 刘珏伶 熊健 祝泽宇 俞康 徐静静 程茌文 俞益丰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26-32,共7页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类似物反式-3,4,5,4′-四甲基二苯乙烯(DMU-212)在抑制角膜新生血管(CNV)形成的过程中对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体外研究材料,随机将细胞分为6组,均使用10 ng·mL^(-1)VEGF...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类似物反式-3,4,5,4′-四甲基二苯乙烯(DMU-212)在抑制角膜新生血管(CNV)形成的过程中对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体外研究材料,随机将细胞分为6组,均使用10 ng·mL^(-1)VEGF进行诱导处理,并分别暴露于0、10、20、40、80、120μmol·L^(-1)DMU-212,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分别通过划痕实验和管腔形成实验检测对照组(0μmol·L^(-1)DMU-212处理)和DMU-212组(40μmol·L^(-1)DMU-212处理)的细胞迁移能力和血管形成能力;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2组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通过TUNEL实验和MDC实验检测2组细胞凋亡和自噬水平。结果 各DMU-212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率总体呈现浓度依赖性抑制,差异显著(F=11.35,P<0.001)。与对照组相比,DMU-212组细胞迁移速率和管腔形成能力显著受到抑制(均P<0.01);DMU-212组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Bax、Cyto-c、ATG7、LC3-Ⅱ和Beclin 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P62和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DMU-212组凋亡探针和自噬探针的荧光强度均显著增加(P<0.05和P<0.01)。结论 DMU-212可诱导HUVECs凋亡并提高自噬水平,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3 4 5 4′-四甲基二苯乙烯 自噬 凋亡 角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角膜新生血管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3
作者 李淑霞 王彬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生理状态下角膜中的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存在平衡,多种外界因素破坏了对其保持平衡作用的正常保护措施,例如感染、炎症、缺氧、外伤、角膜变性和角膜移植术均能破坏角膜结构的正常保护措施,从而促进角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 生理状态下角膜中的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存在平衡,多种外界因素破坏了对其保持平衡作用的正常保护措施,例如感染、炎症、缺氧、外伤、角膜变性和角膜移植术均能破坏角膜结构的正常保护措施,从而促进角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CNV的形成可能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导致视力水平下降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时可致盲。因此,抑制CNV的形成具有十分积极重要的医学临床诊断意义。本文将对CNV的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细胞 血管因子
下载PDF
石斛酚抑制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蒋波 田莎 +2 位作者 李涛 李春霞 周晓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6-855,共10页
目的 探讨石斛酚抑制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的作用。方法 构建SD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浓度石斛酚组、高浓度石斛酚组、阿柏西普组,每组各10只。低浓度石斛酚组、... 目的 探讨石斛酚抑制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的作用。方法 构建SD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浓度石斛酚组、高浓度石斛酚组、阿柏西普组,每组各10只。低浓度石斛酚组、高浓度石斛酚组、阿柏西普组分别于伤后第1天结膜下注射2.5 mg/0.05 mL、5 mg/0.05 mL石斛酚,2 mg/0.05 mL阿柏西普。伤后第3、7、14天,观察并计算角膜新生血管占全角膜面积的百分比、角膜混浊评分并测量角膜厚度。碱烧伤第14天,处死全部大鼠,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角膜组织中VEGF和CD34蛋白表达水平,以及通过ELISA检测各组VEGF、IL-1β、TNF-α的蛋白含量。结果 碱烧伤后第7、14天,低浓度石斛酚组、高浓度石斛酚组、阿柏西普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占全角膜面积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所有P<0.05)。碱烧伤后第14天,高浓度石斛酚组角膜混浊评分显著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模型对照组、低浓度石斛酚组角膜厚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所有P<0.001)。但是,高浓度石斛酚组、阿柏西普组角膜厚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P>0.05)。此外,低浓度石斛酚组、高浓度石斛酚组、阿柏西普组角膜组织中VEGF、IL-1β、TNF-α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所有P<0.01)。结论 结膜下注射石斛酚对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角膜水肿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酚 阿柏西普 碱烧伤 角膜新生血管 VEGF
下载PDF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对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阿布都萨塔尔·艾山 刘雪珂 +2 位作者 杨燕川 甘霈 李霞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2168-2174,共7页
目的:研究球结膜下注射人脐带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治疗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将30只新西兰家兔制备右眼碱烧伤模型,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15眼)。实验组球结膜下注射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对照组不... 目的:研究球结膜下注射人脐带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治疗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将30只新西兰家兔制备右眼碱烧伤模型,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15眼)。实验组球结膜下注射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对照组不给予球结膜下治疗。采用裂隙灯生物显微镜观察并拍照记录注射后第5天,14天角膜新生血管情况,计算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取两组角膜进行HE染色,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第5天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差异没有显著性统计意义(P > 0.05),但第14天实验组的新生血管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证明,球结膜下注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可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并促进碱烧伤角膜上皮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 角膜碱烧伤 角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小鼠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高勤 肖艳辉 +2 位作者 陈志刚 徐静 陆培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2-136,共5页
背景研究角膜新生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相关研究多采用非角膜新生血管来源的血管内皮细胞,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受到一定影响。目的探索从碱烧伤诱导实验性小鼠角膜新生血管组织中分离和培养血管... 背景研究角膜新生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相关研究多采用非角膜新生血管来源的血管内皮细胞,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受到一定影响。目的探索从碱烧伤诱导实验性小鼠角膜新生血管组织中分离和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并检测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为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7—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BALB/c小鼠10只,采用NaOH碱烧伤法构建小鼠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D31在角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在碱烧伤后2周摘取眼球分离角膜组织,眼科手术剪剪碎角膜组织后应用胶原酶D消化获取单个细胞,使用包被CD31抗体的磁珠分选获取血管内皮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D31在细胞中的表达以鉴定培养的细胞,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中趋化因子受体基因的表达。结果碱烧伤后7d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小鼠左眼角膜出现新生血管,碱烧伤后2周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达高峰,免疫荧光检测可见角膜组织内特异性CD31染色的血管网。角膜新生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后2h贴壁生长,形态呈扁平多边形,体积较大,传代培养后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培养的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CD31表达阳性,细胞质中呈棕黄色染色,而角膜基质细胞中CD31表达阴性。逆转录PCR结果显示分离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中CCR1、CCR2、CCR3和CCR4mRNA相对表达量最高,CXCR3、CCR6、CCR10和CX3CRlmRNA呈中等强度表达,CCR5、CCR8mRNA相对表达量较低,而CCR9、CXCR4和CXCR5mRNA表达未检测到。结论CD31抗体的磁珠分选法可有效分离纯化小鼠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并可进行体外培养且培养的细胞可表达趋化因子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角膜新生血管来源 细胞培养 角膜新生血管/化学诱导 趋化因子受体 动物模型 近交系BALB/c小鼠
下载PDF
Avastin结膜下注射及眼液治疗角膜新生血管1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世宏 叶剑 +1 位作者 贺翔鸽 李翔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1010-1010,共1页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AVASTIN 结膜下注射 治疗 眼液 角膜上皮剥脱 临床资料 视力下降
下载PDF
角膜缝线诱导建立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 被引量:8
8
作者 唐维强 柳林 +1 位作者 李静 温新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820-823,共4页
目的探讨在大鼠角膜基质缝线诱发角膜新生血管(CNV)模型的制作技巧及特点。方法20只SD大鼠,在手术显微镜下用10-0号尼龙线铲针在角膜基质层间置3针缝线(11点、12点、1点3个钟点位置),自距离角膜缘略小于2.0mm向瞳孔中心方向进针。采用... 目的探讨在大鼠角膜基质缝线诱发角膜新生血管(CNV)模型的制作技巧及特点。方法20只SD大鼠,在手术显微镜下用10-0号尼龙线铲针在角膜基质层间置3针缝线(11点、12点、1点3个钟点位置),自距离角膜缘略小于2.0mm向瞳孔中心方向进针。采用裂隙灯显微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动态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并观察CNV模型的角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①角膜缝线后4d可见明显从角膜缘伸入角膜的毛刷状小血管、垂直角膜缘切线方向,角膜缝线处水肿;随着角膜水肿继续加重,8d新生血管延伸到达或超过缝线位置,分支密集并互相吻合形成袢状血管网、生长范围不超过50%圆周;②HE染色显示在正常角膜切片基质层仅见成纤维细胞和纤维母细胞,而在CNV模型角膜切片则见角膜上皮层水肿增厚、浅层基质内密集大量新生血管、管腔大小不等,新生血管周围有大量分叶核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大鼠角膜显微缝线诱导的新生血管生长稳定、适于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线 角膜新生血管 大鼠 角膜 显微 CNV 角膜基质 制作技巧
下载PDF
转内皮抑制素基因治疗大鼠角膜新生血管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平 吴德正 +4 位作者 岳滔 朱振宇 林建贤 冯官光 郑湖铃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转染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基因对酸烧伤引起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基因治疗。方法: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DNA测序及用NCBIBLAST软件与基因库序列比较的方法进行鉴定,鉴定后在大肠杆菌中扩增,用质粒纯化... 目的:探讨转染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基因对酸烧伤引起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基因治疗。方法: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DNA测序及用NCBIBLAST软件与基因库序列比较的方法进行鉴定,鉴定后在大肠杆菌中扩增,用质粒纯化试剂盒抽提纯化;用750g/L硝酸银和250g/L硝酸钾混合烧灼液制作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用结膜下注射脂质体包裹的质粒pBlast- hEndostatin来进行体内基因治疗。结果:实验证实质粒pBlast-hEndostatin含有人endostatin基因。结膜下注射脂质体包裹的质粒Tel押029-82245172Email押IJO.2000@163.compBlast-hEndostatin对酸烧伤引起的炎症性角膜新生血管有明显抑制作用,术后6,10,15d对角膜新生血管面积的抑制率分别为37%,40%,43%;对角膜新生血管密度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40%。对角膜新生血管长度和角膜炎症细胞没有明显抑制作用。角膜新生血管面积与角膜水肿、角膜混浊呈正相关。结论:用结膜下注射脂质体包裹的内皮抑制素基因可以部分抑制酸烧伤引起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其作用机制是转基因产生的内皮抑制素蛋白直接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而不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内皮抑制素 基因 治疗 大鼠 角膜新生血管 CNV 手术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静 柳林 +2 位作者 唐维强 温新富 沈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253-256,共4页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在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角膜新生血管对照组,地塞米松球结膜下注射组,采用缝线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用裂隙灯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观察第8d模型组新生血...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在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角膜新生血管对照组,地塞米松球结膜下注射组,采用缝线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用裂隙灯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观察第8d模型组新生血管生长情况,RT-PCR检测3组iNOS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NOS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大鼠角膜上皮基底膜和基质层即表达iNOS,新生血管对照组其表达明显增强,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组iNOS在新生血管角膜组织中则受到显著抑制,iNOS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表达有一致性。结论:iNOS表达水平与炎症性角膜新生血管明显相关,地塞米松球结膜下注射抑制iNOS表达与其抑制炎症性角膜新生血管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大鼠 角膜新生血管 裂隙灯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RT-PCR法 炎症 地塞米松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兔角膜新生血管组织中IL-1β及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石蕊 薛雨顺 +3 位作者 杨乐 王济民 王峰 石一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574-1577,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缝线诱导的兔角膜新生血管组织中IL-1β及TNF-α表达的影响,分析地塞米松治疗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成年家兔43只,随机选取40只兔双眼行角膜基质层缝线建立兔角膜新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缝线诱导的兔角膜新生血管组织中IL-1β及TNF-α表达的影响,分析地塞米松治疗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成年家兔43只,随机选取40只兔双眼行角膜基质层缝线建立兔角膜新生血管模型,造模成功后右眼(A组)未行特殊处理,左眼(B组)给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未造模3只兔双眼为正常对照,造模后裂隙灯动态观察新生血管的形态并计算其生长面积,并分别于造模后1,4,7,14,21d各处死8只兔,取角膜新生血管组织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特点,并检测角膜中IL-1β及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缝线后4d可见CNV长入,7~14d生长最为旺盛,HE染色见炎性细胞浸润,浅基质层大量新生血管生长,免疫组化染色提示,随缝线时间延长角膜IL-1β及TNF-α的表达逐渐增加;而经地塞米松治疗后,CNV较前延迟长入,面积缩小,炎性细胞浸润减轻,且角膜中IL-1β及TNF-α的表达较单纯缝线眼明显降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能通过早期抑制角膜组织中IL-1β及TNF-α表达而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白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炎症反应 地塞米松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抑制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付月 陆晓和 +2 位作者 朱丹 符敏 吴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446-451,共6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抑制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的作用机制,检测外源性PEDF对CNV模型中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 目的:探讨外源性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抑制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的作用机制,检测外源性PEDF对CNV模型中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PEDF、细胞凋亡受体/配体(Fas/FasL)表达的影响,以及对CNV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测定)。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PEDF治疗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正常组(C组)。建立碱烧伤诱导的大鼠CNV模型,A组和B组分别给予PEDF+氯霉素滴眼液和生理盐水+氯霉素滴眼液点眼,采用裂隙灯观察CNV的生长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半定量分析VEGF,PEDF,Fas及FasL在正常角膜组织和碱烧伤后4,7,10,14d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CNV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正常角膜组织中可以检测到高PEDF表达和低VEGF表达,也可以检测到一定的低Fas和FasL表达。各时间点角膜新生血管的面积,A组均低于B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碱烧伤后4,7,10,14d A组VEGF的表达均低于B组(P<0.05),PEDF的表达均高于B组(P<0.05),A组Fas/FasL的表达明显高于B组(P<0.05),A组TUNEL法测到的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计数和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检测到的VEGF均在第7d达到峰值,随后下降;而PEDF和Fas及FasL在第10d达到峰值,随后下降。碱烧伤后第4~10dVEGF/PEDF>1,CNV逐渐生长并达到峰值;第10d后VEGF/PEDF<1,CNV开始逐渐退化。结论:PEDF抑制碱烧伤后CNV的作用机制可以归结为两点:(1)下调VEGF的表达,控制PEDF/VEGF的动态比值,抑制CNV生长;(2)上调Fas/FasL等凋亡受体的表达,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促进CNV的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凋亡 机制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生长及退化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滕旭 孙旭光 王智群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 (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 )的生长及退化过程和角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 RNA的变化 ,探讨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角膜碱烧伤新生血... 目的 观察大鼠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 (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 )的生长及退化过程和角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 RNA的变化 ,探讨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模型 ,利用角膜灌注和照相方法对 CNV进行观察。在不同时间点提取角膜的总 RNA ,并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检测 VEGF m RNA。应用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治疗 CNV,并观察其对 VEGF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 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过程可分为 3个阶段 :(1)角膜新生血管的初期阶段 (烧伤后 2 d内 ) ;(2 )角膜新生血管的增长阶段 (烧伤后 3~ 10 d) ;(3)新生血管的退化阶段 (烧伤 2周后 )。实验发现 VEGF m RNA在烧伤后 2 4 h达到高峰 ,是正常角膜的 5 .3倍 ;在烧伤后第 4天 ,VEGF m RNA水平为正常时 1倍 ;第 7天时 ,VEGF m RNA下降至正常。地塞米松组 CNV生长与 VEGF m RNA的表达均受到抑制 ,在烧伤后 2 4 h VEGF的表达是正常时的 3.2 4倍 ,抑制率为 38.8% ;烧伤后4 d,较对照组 VEGF的表达下降了 16 .2 % .地塞米松组 CNV面积抑制率分别是对照组的2 1.7% (烧伤后第 4天 )和 2 3.7% (烧伤后第 7天 )。结论  VEGF m RNA的升高及降低同CNV的发生及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实验研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角膜新生血管 碱烧伤 CNV VEGF
下载PDF
人Kringle1-5蛋白滴眼液抑制兔角膜新生血管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勇 王恩普 +3 位作者 李丹 刘兵 耿惠 孙永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332-336,共5页
目的:观察人Kringle1-5(K1-5)蛋白滴眼液来观察其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效果。方法:随机将缝线法诱导单侧角膜新生血管的28只新西兰白兔分为两组。K1-5组给予人K1-5蛋白滴眼液点眼,PBS组给予PBS液点眼。观察两组角膜新生血管形成时间、最... 目的:观察人Kringle1-5(K1-5)蛋白滴眼液来观察其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效果。方法:随机将缝线法诱导单侧角膜新生血管的28只新西兰白兔分为两组。K1-5组给予人K1-5蛋白滴眼液点眼,PBS组给予PBS液点眼。观察两组角膜新生血管形成时间、最长新生血管、新生血管面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随机选择处死实验兔,取下角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K1-5组最早于3d,平均3.50±0.52d可见新生血管芽进入角膜缘,9~15d新生血管生长最为旺盛;20d时最长新生血管为4.38±0.27mm,新生血管面积27.51±4.19mm2。而对照组最早于2d,平均2.28±0.47d可见新生血管芽进入角膜缘,4~10d时新生血管生长最为旺盛;至20d时新生血管最长为7.33±0.46mm,新生血管面积为38.96±4.11mm2。两组角膜新生血管出现时间、最长新生血管、新生血管面积方面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不同时段里K1-5组角膜基质层缝线周围新生血管较少,局部有少量浆细胞及成纤维细胞;PBS组新生血管较多,局部有较多浆细胞、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K1-5组在不同时段里角膜组织中VEGF121阳性表达少于PBS组。结论:人K1-5蛋白点眼能够抑制缝线法诱导的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内皮细胞 Kringlel-5 凋亡 HE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 VEGF
下载PDF
重组人内皮抑素滴眼液抑制小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冯怡 冯玉梅 +1 位作者 朱旭东 马清钧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检验重组人内皮抑素对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效果,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用MTT方法检验重组内皮抑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用重组人内皮抑素滴眼液,治疗小鼠角膜碱烧伤导致的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结果 重组人内...  目的 检验重组人内皮抑素对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效果,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用MTT方法检验重组内皮抑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用重组人内皮抑素滴眼液,治疗小鼠角膜碱烧伤导致的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结果 重组人内皮抑素 10μg/mL时可抑制bFGF刺激下HUVEC的增殖,抑制率达到 42 1% (P<0 05); 100μg/mL的内皮抑素可抑制碱烧伤诱导的小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治疗 7d时新生血管长度较未治疗组减少 30 9%(P<0 01),新生血管化面积减少了 13 7% (P<0 01)。 结论 内皮抑素特异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碱烧伤诱导的小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可能成为临床上预防、治疗相关眼科疾患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 角膜碱烧伤 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大鼠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杨艳 张明昌 张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320-132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在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中的表达。方法:应用1mol/LNaOH制作大鼠碱烧伤新生血管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1,4,7及14d处死大鼠取出角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方法检测大鼠角膜中的V...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在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中的表达。方法:应用1mol/LNaOH制作大鼠碱烧伤新生血管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1,4,7及14d处死大鼠取出角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方法检测大鼠角膜中的VEGF及其受体Flk-1的表达。结果:正常大鼠角膜中VEGF及Flk-1受体弱表达或不表达。二者均在角膜上皮层,基质层、内皮层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大鼠角膜碱烧伤后各时间点VEGFmRNA和Flk-1mRNA相对表达量具有相关性。结论:大鼠角膜碱烧伤后,VEGF及其受体Flk-1结合诱导内皮细胞分化及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角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VEGF和PEDF在实验性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组织中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京华 张煜昭 +2 位作者 王慧 王净信 刘常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8期573-57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在实验性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m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及作用。...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在实验性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m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及作用。方法诱导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烧伤后1d、3d、5d、7d、10d、14d角膜VEGF及PEDF免疫反应;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其蛋白表达。结果在CNV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于3~7d最明显,14d后表达微弱;PEDF在7~10d时表达最强烈,14d时明显下降。2种因子动态表达与CNV发展存在一定时间相关性。结论VEGF与PEDF在缺血缺氧诱导的大鼠CNV的形成过程中均有显著表达,且其动态过程与CNV的发展进程一致,二者表达失衡可能参与CNV形成及发展过程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碱烧伤 角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角膜基质及结膜下单次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玮 徐玲娟 +5 位作者 蔡苏博 张宪 郭竞敏 李新宇 张虹 李贵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25-727,共3页
目的观察角膜基质及结膜下单次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8例角膜新生血管患者行角膜基质及结膜下各注射康柏西普约20μL(0.2 mg)。通过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态及面积变化评价其... 目的观察角膜基质及结膜下单次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8例角膜新生血管患者行角膜基质及结膜下各注射康柏西普约20μL(0.2 mg)。通过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态及面积变化评价其治疗效果,通过视力及眼压变化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8例患者术前第1天、术后第7天及术后3个月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分别为(17.83±5.64)mm^2、(12.58±4.52)mm^2和(14.64±4.18)mm^2,患者术后第7天和3个月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与术前第1天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第7天视力和术前第1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和第7天眼压与术前第1天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角膜基质及结膜下单次注射康柏西普可减少角膜新生血管面积,而短期内对视力及眼压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基质注药 结膜下注药 康柏西普 角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唐维强 柳林 +3 位作者 刘智勇 仲明 李静 温新富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对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的影响。 方法 缝线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 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角膜新生血管对照组、卡托普利灌喂组、卡托普利球结膜下注射组。比较第8d各组新生血管并计...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对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的影响。 方法 缝线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 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角膜新生血管对照组、卡托普利灌喂组、卡托普利球结膜下注射组。比较第8d各组新生血管并计算生长面积,分别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 结果 卡托普利灌喂或球结膜下注射均显著抑制了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以后者更为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VEGF在正常角膜不表达或在上皮基底细胞有弱表达,新生血管对照组染色明显增强,球结膜下注射组表达明显减弱;VEGF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有一致性。 结论 卡托普利球结膜下注射较全身应用更有效地抑制了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其抑制金属蛋白酶活性可能只是卡托普利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机制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角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6
20
作者 颜世龙 梁丹 +2 位作者 林妙丽 李永平 汪振芳 《眼科学报》 2005年第4期165-169,172,共6页
目的:探索相对稳定可靠的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NV)动物模型。方法:随机将48只S-D大鼠分成4组,每组12只,采用浸润1mol/L氢氧化钠的3mm滤纸片,分别制作烧灼时间为15、30、40、60s的碱烧伤鼠眼模型,每天裂隙灯观察角膜新生血管、角膜... 目的:探索相对稳定可靠的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NV)动物模型。方法:随机将48只S-D大鼠分成4组,每组12只,采用浸润1mol/L氢氧化钠的3mm滤纸片,分别制作烧灼时间为15、30、40、60s的碱烧伤鼠眼模型,每天裂隙灯观察角膜新生血管、角膜溃疡及前房积血情况,并在3、7、14、21、28d记录上述指标。结果:伤后3d,新生血管开始侵入角膜;7d,新生血管生长活跃,向中央烧灼区侵入;14d,新生血管达到生长高峰;14d后新生血管逐渐回退。烧伤后7d,15、30、40和60s组CNV诱导率分别为16.7%、75%、100%、100%,各实验组角膜新生血管诱导率随着烧伤时间延长而增加。。15sCNV散在稀疏分布,长度较短。30s组CNV接近烧灼区边缘,分布局限。40s组CNV致密,连接成网状,生长均匀一致。30s组和40s组间CNV长度和面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0s组前房积血率16.7%,表现为虹膜血管点片状渗血;60s组前房积血率83.3%,积血量多严重影响到角膜新生血管观察,两组前房积血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0s组角膜溃疡率50%,穿孔率33.3%。结论:采用浸润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3mm滤纸片烧灼中央角膜40s的大鼠模型是研究化学性角膜新生血管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碱烧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