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2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世纪网络言情小说新变
1
作者 童娣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7-70,共4页
新世纪网络言情小说在继承传统言情小说基本特质的基础上,在类型、思想意蕴以及叙事形式上开拓创新,体现了言情小说的时代新变。穿越言情小说、宫斗言情小说、悬疑言情小说等新的亚类型丰富了言情小说的类型体系;现代精神、后现代伦理... 新世纪网络言情小说在继承传统言情小说基本特质的基础上,在类型、思想意蕴以及叙事形式上开拓创新,体现了言情小说的时代新变。穿越言情小说、宫斗言情小说、悬疑言情小说等新的亚类型丰富了言情小说的类型体系;现代精神、后现代伦理等丰富了言情小说的思想意蕴;人物设定、审美风格的变化以及后现代手法的运用赋予网络言情小说区别于传统言情小说的网感特征。新世纪网络言情小说是在后启蒙文化思潮与新媒介的综合作用下生成的,其区别于传统言情小说的新变是我们把握时代精神变革与文学形式变化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言情小说 穿越言情小说 宫斗言情小说 悬疑言情小说 类型
下载PDF
网络言情小说的现实向度与文化挪移——以风晓樱寒《逆行的不等式》为中心
2
作者 王怡萱 胡玉伟 《艺术广角》 2023年第6期61-65,共5页
“网络┼文学”,作为技术文化现象和富有人文内涵的重要文化力量,已带动起整个文学生态及人类日常生活景观的变迁。风晓樱寒(李宇静)作为近年来创作势头强劲的一位网络言情小说作者,坚守“讲故事”传统,并注重在话语层面对故事素材作出... “网络┼文学”,作为技术文化现象和富有人文内涵的重要文化力量,已带动起整个文学生态及人类日常生活景观的变迁。风晓樱寒(李宇静)作为近年来创作势头强劲的一位网络言情小说作者,坚守“讲故事”传统,并注重在话语层面对故事素材作出现实维度的重构和再创造。其《逆行的不等式》《沉睡的方程式》等系列作品,可读性强,受众广泛,为音频文化、广播剧产业的重要资源。作者有意识地在网络言情小说这一类型领域进行新开掘和文化挪移,在人类整体结构中来观照两性人生。在写作向度上表达出对知识话语、传统文化的自觉认识,承接了书写中国故事时代命题的内容势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言情小说 讲故事 现实向度 文化挪移
下载PDF
丁墨对网络言情小说创作的新型尝试
3
作者 潘亚婷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5-78,共4页
丁墨被称为网络文学界的“IP女王”,创作的网络言情小说以独特的甜宠、“悬爱”风格自成一脉,开创了全新的言情小说模式。她的小说采用兼类叙事,拓展了网络言情小说的艺术类型;多维塑造人物形象,展现立体真实的小说人物;深入探讨两性情... 丁墨被称为网络文学界的“IP女王”,创作的网络言情小说以独特的甜宠、“悬爱”风格自成一脉,开创了全新的言情小说模式。她的小说采用兼类叙事,拓展了网络言情小说的艺术类型;多维塑造人物形象,展现立体真实的小说人物;深入探讨两性情感关系,传达健康成熟的爱情观。丁墨拓展了网络言情小说的发展模式,增强了网络言情小说的深层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言情小说 丁墨 类型 人物 情感
下载PDF
以《亲爱的,热爱的》为例分析网络言情小说改编电视连续剧在越南接受情况
4
作者 黄氏香 《时代人物》 2023年第5期18-20,共3页
中国网络言情小说改编电视连续剧《亲爱的,热爱的》该剧是根据墨宝非宝小说《蜜汁炖鱿鱼》改编,于2019年 7月9日由FPT购买版权在越南首播。作为《亲爱的,热爱的》的姐妹篇,该剧从一开始在越南播出期间就受到了很多关注和讨论。不言而喻... 中国网络言情小说改编电视连续剧《亲爱的,热爱的》该剧是根据墨宝非宝小说《蜜汁炖鱿鱼》改编,于2019年 7月9日由FPT购买版权在越南首播。作为《亲爱的,热爱的》的姐妹篇,该剧从一开始在越南播出期间就受到了很多关注和讨论。不言而喻,该剧在越南接受的成功经验能够为中国网络言情小说改编电视连续剧进一步走出去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从而扩大网络言情小说改编电视连续剧在越南知名度,为中国电视剧行业培养更多潜在的越南观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爱的 热爱的》 网络言情小说 改编电视连续剧 越南接受情况
下载PDF
中国网络言情小说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在越南接受过程研究
5
作者 黄氏香 《河北画报》 2023年第6期169-172,共4页
1991年实现正常化以来,中越关系在政治外交、文化、科学、国防、经济等诸多领域合作关系日益深入发展。从文化的接触层面来看,中国网络言情小说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扮演了重要的跨文化传播媒体的作用。从2010年开始传播到越南,这些中国剧... 1991年实现正常化以来,中越关系在政治外交、文化、科学、国防、经济等诸多领域合作关系日益深入发展。从文化的接触层面来看,中国网络言情小说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扮演了重要的跨文化传播媒体的作用。从2010年开始传播到越南,这些中国剧靠着网络的力量在越南大量传播并开创了一个泛娱乐时代的主流思路。这些剧带领越南观众“走进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经过10年的发展。如今这些剧在越南传播更广、观众更多、影响力更大。看这些剧使越南观众可以了解中国历史、生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有利于促进中越两国的影视行业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言情小说 电视剧 越南
下载PDF
论明末言情小说观的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曹萌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0-174,共5页
明末言情小说观可以概括为“情史观”、“情教论”和“情政说”。其基本内涵可以表述为 :强调言情小说有与史书相同的地位和价值 ,倡言其教化人生、淳厚风俗的功能 ,并对政治起着讽谏与辅翼的作用。此一言情小说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 明末言情小说观可以概括为“情史观”、“情教论”和“情政说”。其基本内涵可以表述为 :强调言情小说有与史书相同的地位和价值 ,倡言其教化人生、淳厚风俗的功能 ,并对政治起着讽谏与辅翼的作用。此一言情小说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理论准备期、理论表述期和创作倾向体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明朝末年 情教论 言情小说 情政说 创作倾向 社会思潮 言情小说 情史观
下载PDF
冲破家庭牢笼束缚 走向社会广阔天地——中国近代言情小说的演变
7
作者 王玉超 刘明坤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23,27,共4页
中国近代言情小说的演变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起初还是停留在"情"的小圈子里,只注重个人的感受与体验,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言情小说才逐渐走出个人内心世界的狭隘范围,作家们也不再单纯为了写"情"而把社会作... 中国近代言情小说的演变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起初还是停留在"情"的小圈子里,只注重个人的感受与体验,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言情小说才逐渐走出个人内心世界的狭隘范围,作家们也不再单纯为了写"情"而把社会作为简单的背景,开始将自己的感情与社会的变革联系起来,认识到言情不能不言社会,使言情小说具备了向社会言情小说转变的条件,同时,近代言情小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情小说 社会小说 社会言情小说 启蒙思想
下载PDF
网络言情小说的亚文化因子与主流文化的收编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小玲 张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35-41,共7页
网络言情小说是网络文学的一种主要类型。通过网络田野调查法,发现网络言情小说具有较为鲜明的亚文化特质:性别形象的颠覆性、对传统价值观的反叛性和对网络语言的热衷与娴熟运用。随着网络言情小说影响力的扩张,资本和政治都试图对其... 网络言情小说是网络文学的一种主要类型。通过网络田野调查法,发现网络言情小说具有较为鲜明的亚文化特质:性别形象的颠覆性、对传统价值观的反叛性和对网络语言的热衷与娴熟运用。随着网络言情小说影响力的扩张,资本和政治都试图对其进行收编。面对收编,网络言情小说貌似顺从,实质上仍保持其亚文化的内核。但从长远来看,如果这种收编持之以恒,加上网络言情小说的受众逐渐成长为社会主流人群,网络言情小说也有可能转化成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言情小说 亚文化 收编 网络语言 主流文化
下载PDF
港台言情小说“穿越时空”的创新叙事--以席绢的《交错时光的爱恋》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文东 王东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2期118-120,共3页
关键词 言情小说 港台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交错 叙事 时空 通俗文学 武侠小说
下载PDF
大陆地区近十年港台言情小说研究述评 被引量:6
10
作者 关士礼 魏建 《华文文学》 2004年第4期28-33,10,共7页
大陆地区的港台言情小说研究尚处于初创阶段。本文从宏观研究、热点研究、新对象研究等角度概述了大陆地区 1 994年至 2 0 0 3年这近十年来港台言情小说的研究情况 ,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分析了原因。
关键词 大陆地区 港台 言情小说 研究
下载PDF
街前街后尽琼瑶——论当代港台言情小说 被引量:7
11
作者 孔庆东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9-124,共6页
琼瑶以处女作《窗外》一举成名,之后的作品数量更让她荣登20世纪80年代言情小说多产女作家,并在两岸三地掀起一股琼瑶热。这股热潮一直持续到了90年代。新生代作家如席娟、言妍的出现取代了琼瑶以"纯情"系列为主体的模式,改... 琼瑶以处女作《窗外》一举成名,之后的作品数量更让她荣登20世纪80年代言情小说多产女作家,并在两岸三地掀起一股琼瑶热。这股热潮一直持续到了90年代。新生代作家如席娟、言妍的出现取代了琼瑶以"纯情"系列为主体的模式,改变了琼瑶言情小说女性多数柔弱且被动的形象,将女性欲望置为主体瓜分了言情小说的市场。改变了以往琼瑶言情小说的叙述模式,使琼瑶热降温。但琼瑶开创的女性视角叙述方式,使看与被看的主体颠倒。仍成功将琼瑶的言情小说推向了一个经典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瑶 言情小说 新生代作家 席娟 言妍
下载PDF
抒情传统的上海杂交——周瘦鹃言情小说与欧美现代文学文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建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8,共18页
在民国初到1920年代末的文坛上,像周瘦鹃那样多产善变的作家并不多见。几乎与他在翻译方面等量齐观,短篇小说的创作也达数百篇之多。这些小说大多属于"言情"类型,无非描写情场男女悲欢离合,芸芸众生喜怒哀乐,涉及爱情、婚姻... 在民国初到1920年代末的文坛上,像周瘦鹃那样多产善变的作家并不多见。几乎与他在翻译方面等量齐观,短篇小说的创作也达数百篇之多。这些小说大多属于"言情"类型,无非描写情场男女悲欢离合,芸芸众生喜怒哀乐,涉及爱情、婚姻、家庭伦理等题材,反映了以"核心家庭"为中心的都市现代化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与他在政治上批评军政当局、维护民国宪政的态度相一致,部分作品揭露平民疾苦与社会不公,抨击或讽刺冠冕堂皇的当世"英雄",实质上表达了周氏力图建构中产阶级社会秩序的愿景。其语言与表现手法驳杂多样,既根植于古典抒情传统,又紧跟都市时尚,从西洋文学与电影文化汲取资源,与法国浪漫主义、好莱坞电影美学、英国维多利亚文化乃至基督教思想等错综纠缠。他的小说可说是"为情而死"的现代改写,却体现了上海这一东方都会在文化上的杂交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瘦鹃 言情小说 抒情传统 欧美现代文学文化
下载PDF
网络言情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探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清 胡青青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66,共2页
网络言情小说改编电视剧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迥异于传统影视剧中的传统女性形象,尤其在颠覆男性中心叙事、解析女性异化根源和张扬女性主体意识等方面令人耳目一新,深受观众喜爱.《后宫甄嫒传》《步步惊心》《来不及说我爱你... 网络言情小说改编电视剧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迥异于传统影视剧中的传统女性形象,尤其在颠覆男性中心叙事、解析女性异化根源和张扬女性主体意识等方面令人耳目一新,深受观众喜爱.《后宫甄嫒传》《步步惊心》《来不及说我爱你》《美人心计》等网络言情剧的女性形象都展示出女性作者的智慧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无论她们是有意还是无意为之,但其女性主义叙事策略都获得了成功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言情小说改编电视剧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叙事策略
下载PDF
林译言情小说中的女性观 被引量:6
14
作者 梁桂平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04-205,175,共3页
林译小说成为近代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透过他所译的大量的外国言情小说,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他所独有的女性观念同情女性的不幸遭遇,尊重女性在恋爱、婚姻方面的自主意识,肯定女性有爱与被爱的权利,赞美女性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 林译小说成为近代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透过他所译的大量的外国言情小说,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他所独有的女性观念同情女性的不幸遭遇,尊重女性在恋爱、婚姻方面的自主意识,肯定女性有爱与被爱的权利,赞美女性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种女性观念既是林纾主观意识的产物,也是近代社会的客观必然;它别于中国传统士大夫所固有的忽略女性生存与发展权利的女性观,又不完全是西方式的女性主义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情小说 女性 翻译 文化碰撞
下载PDF
被道德僭越的爱情——林译言情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和《迦茵小传》的接受 被引量:7
15
作者 郝岚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6期64-69,共6页
《巴黎茶花女遗事》与《迦茵小传》是林译言情小说中影响最大的两部作品,过去认为中国人喜欢这两部作品是因为它张扬个性自由、婚姻自主。但事实上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中国人看重的是这两部外国小说中的道德主题,西方的个性自由观念并未... 《巴黎茶花女遗事》与《迦茵小传》是林译言情小说中影响最大的两部作品,过去认为中国人喜欢这两部作品是因为它张扬个性自由、婚姻自主。但事实上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中国人看重的是这两部外国小说中的道德主题,西方的个性自由观念并未被真正接受。正因如此,《巴黎茶花女遗事》中蕴含的"反封建"因素没有在后来的中国现代言情小说中真正成长,而最终发展成为鸳鸯蝴蝶派等大众消闲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言情小说 《巴黎茶花女遗事》 《迦茵小传》 道德
下载PDF
论晚清言情小说的主题模式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全章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4期97-100,共4页
晚清言情小说上承明清人情小说之传统 ,下启民初言情小说之高潮 ,是二十世纪之初文化转型期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晚清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 ,对小说家的创作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使得晚清言情小说形成了“借儿女言家国”、... 晚清言情小说上承明清人情小说之传统 ,下启民初言情小说之高潮 ,是二十世纪之初文化转型期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晚清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 ,对小说家的创作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使得晚清言情小说形成了“借儿女言家国”、“借儿女言节义”、“借儿女言自由”等三种最具代表性的主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言情小说 主题模式
下载PDF
东西“情圣”的合流与唯情论的乌托邦——清末民初言情小说与“浪漫爱”的兴起 被引量:4
17
作者 耿传明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0-165,共6页
"浪漫爱"的兴起是一种现代性的文化现象,它与传统的瓦解、现代个人的出现相伴而生,是人性解放特别是人的感性解放的突出表征。"浪漫爱"带有"以情求道"倾向,它追求的是爱的唯一性、永恒性和至善、至美性,... "浪漫爱"的兴起是一种现代性的文化现象,它与传统的瓦解、现代个人的出现相伴而生,是人性解放特别是人的感性解放的突出表征。"浪漫爱"带有"以情求道"倾向,它追求的是爱的唯一性、永恒性和至善、至美性,它在现代成为一种人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超出性爱本身,具有了超越凡俗的精神意义。清末民初言情小说的兴起可视为这种现代浪漫爱的滥觞,其中《红楼梦》和《茶花女》的相遇,为这种浪漫爱的兴起提供了极大的助力。清末民初言情小说中的唯情派继承了明清以来以情抗礼的文学传统并与西方浪漫主义爱情小说实现了对接;他们所表现的爱情具有超凡脱俗的乌托邦特性,本土禁欲主义道德与西方纯情、浪漫之爱与此结成了同盟,这是现代性初兴时期浪漫主义反世俗的"人的自我神化"倾向在中国文学中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情小说 唯情论 浪漫爱 乌托邦 “人神”文化
下载PDF
中外言情小说“第三者”形象比较审视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宪昭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言情小说 "第三者" 婚姻问题 形象比较
下载PDF
试论近代翻译小说对言情小说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袁进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6年第3期175-183,共9页
本文认为中国近代的翻译小说对民初的言情小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在价值观念上,它帮助当时中国正处在朦胧状态的对宗法制的反抗推向明确,开始显示独立的个性的人的存在,走向正视现实和反抗现实;其次... 本文认为中国近代的翻译小说对民初的言情小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在价值观念上,它帮助当时中国正处在朦胧状态的对宗法制的反抗推向明确,开始显示独立的个性的人的存在,走向正视现实和反抗现实;其次是在人物塑造上,民初小说出现了恋爱的和尚、寡妇等崭新的人物,增加了人物的牺牲精神与忏悔意识,运用写实的方法描绘人物,改变了原先“才子佳人”模式;最后是在叙述方式上,民初小说改变传统叙事方式和结构,接受外来影响,促使小说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情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 第一人称叙述 翻译小说 玉梨魂 茶花女 近代翻译 价值观念 中国古代小说 徐枕亚
下载PDF
民初言情小说的悲剧意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昌切 李灵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80-85,共6页
民初言情小说的悲剧可分为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 ;其悲剧意识渗透在作品的艺术氛围和故事结局之中 ;民初言情小说悲剧意识的产生既与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以及美学追求有关 。
关键词 悲剧意识 情与理 日常性 美的毁灭 民初言情小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