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4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维《酬慕容十一》诗为慕容承作考
1
作者 赵庶洋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19,共1页
传世王维集中有一首《酬慕容十一》诗:“行行西陌返,驻幰问车公。挟毂双官骑,应门五尺僮。老年如塞北,强起离墙东。为报壶丘子,来人道姓蒙。”但在季振宜所编《全唐诗稿本》卷八〇中却将之辑作慕容承《携素馔过王维》诗。康熙年间成书... 传世王维集中有一首《酬慕容十一》诗:“行行西陌返,驻幰问车公。挟毂双官骑,应门五尺僮。老年如塞北,强起离墙东。为报壶丘子,来人道姓蒙。”但在季振宜所编《全唐诗稿本》卷八〇中却将之辑作慕容承《携素馔过王维》诗。康熙年间成书的《御定全唐诗》在《凡例》中将季氏此举列为“有其人姓名在诗题中而误认为撰人”这一错误类型的代表,在卷一二六中仍收录此诗为王维诗。事实上,此诗作者当如季振宜《全唐诗稿本》作慕容承,而非王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 王维 康熙年间 季振宜 全唐 《全唐稿本》 错误类型
下载PDF
《诗经》学名家研究的创新之作——评《顾炎武〈诗经〉学研究》
2
作者 李娜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卢玮玮博士所著《顾炎武〈诗经〉学研究》一书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40万字,是作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该书以顾炎武治《诗》为研究对象,素材主要涉及顾氏《诗本音》《日知录》论《诗》内容、其他著作中引《诗》... 卢玮玮博士所著《顾炎武〈诗经〉学研究》一书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40万字,是作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该书以顾炎武治《诗》为研究对象,素材主要涉及顾氏《诗本音》《日知录》论《诗》内容、其他著作中引《诗》论《诗》条目等三部分,目的是全面呈现顾炎武治《诗》特征、《诗》学思想及对后世《诗》学研究的重大贡献。该书是目前学界首部对清初大家顾炎武《诗》学进行综合研究的专著,对当代《诗经》学研究薄弱领域具有重要的创新与填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日知录》 》学 顾炎武 引《 博士学位论文 本音》
下载PDF
古代咏史诗研究的视域拓展与方式转换——评韦春喜《宋型文化视域下的宋代咏史诗研究》
3
作者 林怡 《学术评论》 2024年第3期74-78,共5页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诗歌题材类型,同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等共同组成了古典诗歌这一有机整体。南朝萧统在《文选》中把“咏史”诗单列为一类,(1)这种编辑体例说明咏史诗在古诗体类上的重要意义和地位。汉代时期,班固直接以“咏史...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诗歌题材类型,同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等共同组成了古典诗歌这一有机整体。南朝萧统在《文选》中把“咏史”诗单列为一类,(1)这种编辑体例说明咏史诗在古诗体类上的重要意义和地位。汉代时期,班固直接以“咏史”名篇。其后,历代创作绵延相续,咏史名家辈出,佳作不断。宋代,咏史诗的创作十分繁荣,数量惊人,成为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咏史诗研究逐渐进入学界视野,陈伯海、刘学锴、莫砺锋、尚永亮等人都曾发表过精辟之论,显示了学界对咏史诗的重视。进入21世纪,赵望秦的《唐代咏史组诗考论》、李翰的《汉魏盛唐咏史诗研究》、张润静的《唐代咏史怀古诗研究》等著作的出版,更证明了咏史诗研究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型文化 咏史 名家辈出 陈伯海 古典 边塞 咏史怀古
下载PDF
有趣的数字诗
4
作者 徐永华 《数学小灵通(烧脑版)(中高年级)》 2024年第4期30-31,共2页
数字虽是枯燥的,但它与诗结合,便能变得鲜活灵动,给诗增添了无穷的韵味。提起数字诗,我们常常想起宋代诗人邵康节的《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巧用十个数字,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村风景画。... 数字虽是枯燥的,但它与诗结合,便能变得鲜活灵动,给诗增添了无穷的韵味。提起数字诗,我们常常想起宋代诗人邵康节的《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巧用十个数字,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村风景画。数字入诗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诗句使用了数字,单是《国风》中使用数字的诗就多达46首。在《唐诗三百首》中,含有数字的诗更是多达130余首,几乎占了总数的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 宋代 《国风》 《唐三百首》 歌总集 数字入 邵康节 烟村四五家
下载PDF
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论的超越性
5
作者 文学武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3,共7页
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现代派诗歌理论是中国新诗理论史上的一次高峰。以梁宗岱、戴望舒、施蛰存、金克木等为代表的现代派诗歌批评家在新诗理论建构上有着明确和自觉的追求,他们提出的一些理论主张不仅表达出强烈的审美现代性特征,还在对... 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现代派诗歌理论是中国新诗理论史上的一次高峰。以梁宗岱、戴望舒、施蛰存、金克木等为代表的现代派诗歌批评家在新诗理论建构上有着明确和自觉的追求,他们提出的一些理论主张不仅表达出强烈的审美现代性特征,还在对中国早期自由诗派、格律诗派、象征诗派理论的一次次否定、超越中完成了自身的华丽转身。凭借这种革命性思维方式,中国新诗的理论建设才第一次真正指向了诗本身,获得了从未有过的现代品格,进入到一个较为成熟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 自由 格律 象征 超越
下载PDF
姚际恒《诗经通论》研究(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海晏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0-15,24,共7页
Yao Ji-heng, a scholar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was very courageous tochallenge the academic authority and practiced a rational criticism as other enlightening thinkers of his time.He was also ... Yao Ji-heng, a scholar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was very courageous tochallenge the academic authority and practiced a rational criticism as other enlightening thinkers of his time.He was also as meticulous and persistent as those scholars in Qianlong and Jiaqing periods, in the 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ancient texts. His works, General Survey of ’The Book of Songs’, make a challenge to thebelief that the book was full of "eulogistic and satiric poems" in Preface to Poetry and doubts the view that thesongs were "indecent poems" in Commentaries on Poetry. Yao adheres to a set of principles of annotation inhis study on poetry, such as "return to the classics", "agreement with the context; and " priority of the poet’sintention". General Survey of ’The Book of Songs’ is considered as a masterpiece of the school of "Doubts onAncient History" in the Qing Dyn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传》 通论 《五经正义》 《毛正义》 《毛 三百” 本义》 总闻》 先秦时代 经》 三家 孔颖达 欧阳修 齐鲁 兴盛 苏辙 王质
下载PDF
陇南诗碑题壁诗与陇蜀“诗教”类文献的流传
7
作者 焦福维 蒲向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3-17,共5页
散见于陇南各地诗碑与题壁中的诗作,数量较多,诸体兼备,作者属于官员、本地乡贤或游陇者群体。就其题材内容而言,除游宴抒怀、题咏陇南人文景观的篇什外,颂扬历代先贤乡哲、教化人心是其重要的方面。这些作品绝大多数不见于史传,但体现... 散见于陇南各地诗碑与题壁中的诗作,数量较多,诸体兼备,作者属于官员、本地乡贤或游陇者群体。就其题材内容而言,除游宴抒怀、题咏陇南人文景观的篇什外,颂扬历代先贤乡哲、教化人心是其重要的方面。这些作品绝大多数不见于史传,但体现了陇蜀地域“诗教”类文献流传的重要文学文化价值,在赓续地方文脉、承载诗教化育、补史存诗文献、资于地方文旅等方面价值突出。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 题壁 陇蜀 教”类文献
下载PDF
白话诗的“新”逻辑--闻一多新格律诗理论及意义重估
8
作者 周建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9,共8页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新诗的一个醒目存在,学界对其新格律诗理论的认知却始终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回到历史现场,重新认识闻一多对新诗发展所做的努力,有不少新的发现。闻一多新格律诗理论回应了新诗对于白话诗“新”质的发展要求,在诗形和诗...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新诗的一个醒目存在,学界对其新格律诗理论的认知却始终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回到历史现场,重新认识闻一多对新诗发展所做的努力,有不少新的发现。闻一多新格律诗理论回应了新诗对于白话诗“新”质的发展要求,在诗形和诗质两个方面展开了积极探索,将民族性与时代性、诗形与诗质、听觉美学与视觉美学糅合在一起,奠定了现代诗歌接受由听觉美学向视觉美学转换的理论基础,拓宽了新诗的审美空间。他扎根民族土壤思考新诗发展的努力,开启了中国现代诗歌思考中国经验的阀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新格律 中国经验
下载PDF
吴嘉纪佚诗钩沉(一)
9
作者 邵春驹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34,共1页
清代诗人吴嘉纪诗以杨积庆《吴嘉纪诗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收罗最为完备。笔者数年爬梳,又辑得佚诗八首。兹先录四首如下:双棺移近钟山葬,满眼寒烟子凄怆。摩抚忽惊木有纹,注观竟是几青嶂。高低石势何参差,众树茏葱云起迟。一... 清代诗人吴嘉纪诗以杨积庆《吴嘉纪诗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收罗最为完备。笔者数年爬梳,又辑得佚诗八首。兹先录四首如下:双棺移近钟山葬,满眼寒烟子凄怆。摩抚忽惊木有纹,注观竟是几青嶂。高低石势何参差,众树茏葱云起迟。一辈亲朋尽错愕,两山真似争离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嘉纪 清代 上海古籍出版社 杨积庆 八首
下载PDF
近代中国外来语入诗现象及其诗学意义
10
作者 张振谦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4,共11页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以外来语入诗的创作现象,古已有之。及至近代,随着中外文化接触的日益频繁,不少诗人将英语音译词和日语汉字词植入旧体诗中,并往往采取自注形式加以解释。近代中国外来语入诗现象主要集中于以竹枝词为代表的古体诗,...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以外来语入诗的创作现象,古已有之。及至近代,随着中外文化接触的日益频繁,不少诗人将英语音译词和日语汉字词植入旧体诗中,并往往采取自注形式加以解释。近代中国外来语入诗现象主要集中于以竹枝词为代表的古体诗,岭南和上海是其最活跃的创作地域。就跨文化视角而言,外来语入诗具有独特的诗学意义,它的出现不仅带来了新的思想文化,标志着一种新的诗学观念诞生,而且拓展了诗歌题材,具有建构异国形象的功能;同时促进了中国诗歌从旧到新的变化,对新诗创作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语入 界革命 竹枝词 学意义
下载PDF
古人的浪漫告白:用诗词说情话
11
作者 付林鹏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在中国文学史上,爱情诗词的创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早在《诗经·国风》中,就有大量以爱情和婚恋为主题的诗歌。其后,来自民间的乐府民歌和文人爱情诗双线交错发展,共同构成了爱情诗发展的主流。在这些诗词中,对爱情生活的各个... 在中国文学史上,爱情诗词的创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早在《诗经·国风》中,就有大量以爱情和婚恋为主题的诗歌。其后,来自民间的乐府民歌和文人爱情诗双线交错发展,共同构成了爱情诗发展的主流。在这些诗词中,对爱情生活的各个阶段都有呈现,既有相识时的一见钟情,又有追求和告白时的刻骨铭心,还有热恋中的你侬我侬及婚嫁之后的相濡以沫。此外,还有悼亡诗的创作,虽然悲恸哀婉,但却是最为深情的浪漫告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 浪漫告白 婚恋 悼亡
下载PDF
《诗经》风诗叙事及其传统——《诗经》研读笔记之二
12
作者 董乃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诗经》十五国风,长短160首诗,记录着上古社会生活和周人情感活动的种种情况与风貌,它们同《诗经》中的史诗一样,贯穿着并构成了中国文学的抒(情)叙(事)传统。它们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恋爱家庭、农事生产、战争徭役、对统治者的美刺等几... 《诗经》十五国风,长短160首诗,记录着上古社会生活和周人情感活动的种种情况与风貌,它们同《诗经》中的史诗一样,贯穿着并构成了中国文学的抒(情)叙(事)传统。它们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恋爱家庭、农事生产、战争徭役、对统治者的美刺等几大方面。以往因为叙事一直受到忽视,风诗常被笼统称为抒情诗,中国文学也被说成是只有“一个抒情传统”。本文试取叙事视角,指出《诗经》风诗中不少篇章与历史记载可以互证,有的诗篇明显叙述一个故事(或个人经历),有的诗表面虽未直赋,却通过比兴、咏叹、对话、独白乃至写景抒情暗示出其背后实含一桩事情,从而切实地反映出生活的一角。这种“事在诗外”和抒叙浑融的现象是《诗经》风诗的重要艺术特色。运用叙事分析方法读诗,能够更全面细致地揭示抒情诗的丰富内涵,也更确切地理解中国文学从源头开始就贯穿着互惠博弈的抒叙两大传统,而绝非只有一个抒情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事在 抒叙传统
下载PDF
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清代诗话的破体观念论析
13
作者 任竞泽 李增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72,共15页
清代诗话是清代文体史料及文体批评的渊薮,其中破体观念在清诗话文体理论中又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目前学界整理的煌煌16册174种清诗话中论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及其对立范畴以诗为文、以词为诗、以律为古等破体批评的诗话就... 清代诗话是清代文体史料及文体批评的渊薮,其中破体观念在清诗话文体理论中又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目前学界整理的煌煌16册174种清诗话中论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及其对立范畴以诗为文、以词为诗、以律为古等破体批评的诗话就多达63部,贯穿整个清代诗话史和诗学史。清代诗学史上具有重要学术地位的学者诸如王夫之、叶燮、王士祯、沈德潜、赵翼、翁方纲、潘德舆等,在对相关破体范畴进行文体批评时,往往褒贬倾向不一,或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学术争鸣,并在演进递嬗中形成了系统的破体观念体系,堪称中国古代破体理论的集大成和总结者。这对于纵向观照和比较研究宋元明诗话破体观念具有重要的文体批评史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以文为 为词 以古为律 破体观念
下载PDF
宋代《诗经》学“以情解《诗》”新论
14
作者 王长华 孙玉安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5,共10页
宋代在古代《诗经》学史上首次提出了“以情解《诗》”,具有重大的《诗经》学史意义。宋代学术革新的引领者欧阳修首倡“以人情求诗义”,并经由北宋中期学者发扬光大,在南宋前期学者王质这里达到顶峰,继而愈来愈呈现出道学的流派色彩。... 宋代在古代《诗经》学史上首次提出了“以情解《诗》”,具有重大的《诗经》学史意义。宋代学术革新的引领者欧阳修首倡“以人情求诗义”,并经由北宋中期学者发扬光大,在南宋前期学者王质这里达到顶峰,继而愈来愈呈现出道学的流派色彩。以情解《诗》之所以形成于宋代并广受欢迎,根本在于《诗经》“出于民之情性”的属性,先儒确立的“诗言志”传统与魏晋以来的“诗缘情”新说都是它的学理渊源,加上宋代士人受出身影响而养成了喜言情性的思维方式以及最终服务于建立有别于汉唐的“宋学”《诗经》学的目标。另一方面,以情解《诗》存在着以今度古、以偏概全的缺点,并非诠释《诗经》的“灵丹妙药”,宋人自己业已反思其弊。最重要的是,宋人虽重“情”,但对“情”持有实质性的贬抑态度,所重之“情”一定是添加了“正”字的“正情”,《诗经》学宗旨正是达于经学意义的“性情之正”“敦厚之义”,因此,以情解《诗》是经学范畴的理念与实践,并非文学《诗经》学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经》学 以情解《 经学
下载PDF
审美教育视角下诗教的内涵特质、时代转型与实践指向
15
作者 吕泉 刘洋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4-98,134,共6页
诗教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存在德育指向与审美功能、文化惰性与大众审美、实施范式与传统思维之间的矛盾冲突。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基于审美教育视角分析传统诗教,发现其具有“德教为本”“情教为体”“文教为用”等内涵特质,并立足于诗教现... 诗教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存在德育指向与审美功能、文化惰性与大众审美、实施范式与传统思维之间的矛盾冲突。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基于审美教育视角分析传统诗教,发现其具有“德教为本”“情教为体”“文教为用”等内涵特质,并立足于诗教现代以来向美育转型的历史进程,从语言审美观、诗性思维观、审美创造观三个维度构建适合当代学生审美素养提升的“诗教美育观”,提出“增强审美体验,淬炼诗意语言”“发展审美思维,启迪诗性智慧”“坚持守正创新,陶冶诗心情怀”等诗教美育的实践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词审美教育 教美育观 转型
下载PDF
《左传》所引《诗经》的音乐形式、结构与组合考
16
作者 申莹莹 《北方音乐》 2024年第1期16-25,共10页
《左传》所引《诗经》是“歌诗”“诵诗”“赋诗”,均可归为声乐的诗乐形式。“歌诗”重在歌唱,多作礼制仪式用乐,由乐工表演,歌唱时有瑟作伴奏。“诵诗”与“赋诗”重在“吟咏”。这些乐诗涉及《诗经》中的《风》《雅》《颂》,而以《... 《左传》所引《诗经》是“歌诗”“诵诗”“赋诗”,均可归为声乐的诗乐形式。“歌诗”重在歌唱,多作礼制仪式用乐,由乐工表演,歌唱时有瑟作伴奏。“诵诗”与“赋诗”重在“吟咏”。这些乐诗涉及《诗经》中的《风》《雅》《颂》,而以《风》《雅》诗篇为主。从其唱词分析,《风》《雅》乐诗歌曲结构趋同,显示出俗乐对诗乐结构的影响。结合各类乐诗的组合使用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礼乐用《诗》的等级规制已被打破,呈现出礼乐发展的衰迟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经》
下载PDF
清诗总集丛考——以张文钺《来鹤集》等为中心
17
作者 朱则杰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9-117,124,共10页
清代诗歌总集研究相对较少,存在的各种问题很多,而读者一般不大注意。现就涉及《来鹤集》《江左三大家诗钞》《韬光庵纪游集》《韬光纪游诗册》《养素园诗》《国朝诗铎》《天台三高士遗集》等总集的若干问题予以考辨,供有关读者参考。
关键词 总集 《来鹤集》 《江左三大家钞》 《国朝铎》 《天台三高士遗集》
下载PDF
郭沫若诗话(九)
18
作者 蔡震 《郭沫若学刊》 2024年第2期63-68,共6页
百花拾遗1958年3月30日起,郭沫若用十天时间,连续创作了一百余首咏花的诗,辑成诗歌集《百花齐放》。这是独立成集的一部诗歌作品。事实上还在1956年,郭沫若就有了以百花为题材创作一组诗歌的想法。这应该与“百花齐放”文艺方针的提出... 百花拾遗1958年3月30日起,郭沫若用十天时间,连续创作了一百余首咏花的诗,辑成诗歌集《百花齐放》。这是独立成集的一部诗歌作品。事实上还在1956年,郭沫若就有了以百花为题材创作一组诗歌的想法。这应该与“百花齐放”文艺方针的提出有关。1956年4月,中共中央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确定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歌作品 歌集 科学文化事业 文艺方针 百花齐放 指导方针 百家争鸣
下载PDF
运用超学科思维 优化古诗词教学——基于STEAM理念的诗画融合教学研究
19
作者 庞艳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3期63-64,共2页
自古诗画同源,诗歌与绘画可以形成互补或共同的关系。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现代文明的发展,部分同学在古诗词学习上,对诗词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等无法深刻理解,甚至造成一部分学生对高中古诗词学习缺... 自古诗画同源,诗歌与绘画可以形成互补或共同的关系。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现代文明的发展,部分同学在古诗词学习上,对诗词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等无法深刻理解,甚至造成一部分学生对高中古诗词学习缺乏兴趣。新时代新教育,基于STEAM理念,教师运用超学科思维,将诗画融合,进行古诗词教学研究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 画融合 高中古 学科思维 画同源 教学研究 现代文明
下载PDF
有声画与无声诗——以题画诗为例
20
作者 李杰荣 《城市国学讲坛》 2024年第1期272-321,共50页
大家好!我今天讲座分享的题目是《有声画与无声诗——以题画诗为例》。什么是有声画和无声诗?其实就是诗歌与绘画的互称,把诗称为“无色画”“有声画”,将画称为“有形诗”“无声诗”。
关键词 题画 无声 歌与绘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