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2篇文章
< 1 2 1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概念的误解、澄清及实践进路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学军 焦晨晨 岳彦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4,共7页
大单元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突破口,大单元教学需要围绕大概念开展教学设计,大概念的明晰与否关乎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然而,文献梳理反映了人们对大概念本质内涵的误解。研究发现,这些误解主要是由以下五个方面导致:大概... 大单元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突破口,大单元教学需要围绕大概念开展教学设计,大概念的明晰与否关乎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然而,文献梳理反映了人们对大概念本质内涵的误解。研究发现,这些误解主要是由以下五个方面导致:大概念的起源存在分野、大概念的内涵众说纷纭、大概念的表现形式与内涵不一致、大概念的概念泛化现象严重、外来概念的盲目引进与过分夸大。通过语言学和词源学的考察,利用演绎推理对大概念进行了澄清,指出其本质是概念而非命题、想法等。此外,研究明确了大概念和大观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应混淆,即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走大概念之路或大观念之路,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 误解 澄清 实践进路 大观念
下载PDF
民法典中意思表示解释规则视野下的重大误解——以意思表示错误为基础
2
作者 隋彭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4,共12页
对重大误解的认定是一项意思表示解释的工作。民法典第142条区分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和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对前者采表示主义的解释标准,对后者采意思主义的解释标准。解释标准,是对错误应否救济、应否认定为重大误解的标准。通过提出动... 对重大误解的认定是一项意思表示解释的工作。民法典第142条区分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和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对前者采表示主义的解释标准,对后者采意思主义的解释标准。解释标准,是对错误应否救济、应否认定为重大误解的标准。通过提出动机他项事实错误和动机同项事实错误两个创新概念,解决立法例尚未解决的动机进入效果意思的问题。不能对抗善意相对人的错误、非重大错误以及可以通过意思表示解释修正的错误,不构成重大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误解 原因错误 动机他项事实错误 动机同项事实错误 意思表示解释标准
下载PDF
临床研究中的“治疗误解”
3
作者 田蜜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2,共5页
治疗误解是指在临床研究中,患者对于研究的本质、目的和可能带来的获益存在误解,其未能认识到参与临床研究不涉及个体化的治疗,而是为了获得可概括的科学知识。探讨了“治疗误解”的定义、原因以及对临床研究的影响,提出应对“治疗误解... 治疗误解是指在临床研究中,患者对于研究的本质、目的和可能带来的获益存在误解,其未能认识到参与临床研究不涉及个体化的治疗,而是为了获得可概括的科学知识。探讨了“治疗误解”的定义、原因以及对临床研究的影响,提出应对“治疗误解”的策略。通过深入了解“治疗误解”,可以提高研究参与者的知情同意质量,保护其权益并提升研究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误解 临床研究 知情同意 研究伦理
下载PDF
一种包含三重误解的新突破——评李扬关于康德区分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的新理解
4
作者 舒远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8,共14页
康德在反驳本体论证明时作了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之分,并提出了“存在不是实在的谓词”论题。流行解读模式没有认识到这一区分实质上是“模态逻辑谓词”与“先验实在谓词”之分,因而将之简单误解为分析命题的谓词不是综合命题的谓词,进... 康德在反驳本体论证明时作了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之分,并提出了“存在不是实在的谓词”论题。流行解读模式没有认识到这一区分实质上是“模态逻辑谓词”与“先验实在谓词”之分,因而将之简单误解为分析命题的谓词不是综合命题的谓词,进而把“存在论题”要么误解为“存在不是实存”,要么误解为“主观综合命题的谓词不是客观综合命题的谓词”。在《论康德对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的区分》一文中,李扬提出“逻辑谓词是形式意义上的谓词,即在一个判断中占据谓词位置的概念”,“实在谓词是能够充当客观综合判断的谓词的概念”且意指事物的实在性等新观点。尤其重要的是,他认为康德的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之分,直接指向本体论证明对存有与实在性的混淆,康德反驳的关键,是区分实存这个模态概念与作为实在性的实在谓词。这是对流行解读模式的重要突破,触及了“模态逻辑谓词”与“先验实在谓词”的区分模式。但是,不论是对逻辑谓词,还是对实在谓词,抑或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李扬都存在着误解,导致他对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之分的理解总是受到流行解读模式的影响:他在“SistP”命题内部探讨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的关系,依然是对“模态逻辑谓词”与“先验实在谓词”区分模式的偏离;他把根据占有谓词位置而将表达事物性质的谓词P也说成是逻辑谓词,会模糊模态概念作为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逻辑的谓词 实在的谓词 新突破 三重误解
下载PDF
临床试验新型设计方案下治疗性误解的演变及伦理学思考
5
作者 张卫中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5-889,共5页
通过研究参与者的自愿参加,严格设计的临床试验产生了新的可普遍化的科学知识,让更多的未来人群获益,但参加临床试验的研究参与者往往无法区别试验和临床治疗,并期待临床试验能够治疗自身疾病,此种现象称为治疗性误解,因不能满足研究伦... 通过研究参与者的自愿参加,严格设计的临床试验产生了新的可普遍化的科学知识,让更多的未来人群获益,但参加临床试验的研究参与者往往无法区别试验和临床治疗,并期待临床试验能够治疗自身疾病,此种现象称为治疗性误解,因不能满足研究伦理的要求需要加以防止。随着精准医学的到来,临床试验的场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试验和临床治疗互相融合、研究参与者的临床获益变得突出。以治疗为导向的新型设计方案使试验和治疗的界限变得模糊,参加临床试验的研究参与者获得了更多的临床治疗机会,同时也增加了治疗性误解的风险,治疗性误解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引发了更多的伦理学思考。伦理委员会应当更加关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案的审查、患者参与试验的机会和受试者入组、研究者与研究参与者沟通和知情同意的变化,以及临床医生和研究者的角色界定等方面的内容,保证临床试验在产生新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受试者的权利、安全和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误解 临床试验 临床治疗 设计方案 知情同意
下载PDF
重大误解的释义学构造
6
作者 吕斌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1期130-143,共14页
《民法典》中有关重大误解的法律规则是综合权衡多项法律价值的结果,其得以“原则规则—例外规则—例外规则之例外规则”的形式再构成.在解释《民法典》中的重大误解时,宜采取“一元论”的释义结构.“造成较大损失”不宜与错误的重大性... 《民法典》中有关重大误解的法律规则是综合权衡多项法律价值的结果,其得以“原则规则—例外规则—例外规则之例外规则”的形式再构成.在解释《民法典》中的重大误解时,宜采取“一元论”的释义结构.“造成较大损失”不宜与错误的重大性建立直接的联系,其作用仅在于为重大性的判断提供经验性材料.共同错误是否重大,视乎其是否与双方当事人都认为至关重要的合同事项有关.表意人与相对人的可归责性不是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但是通过为撤销权的成立添加阻却要件与补强要件,表意人和相对人的可归责性得作为受斟酌的规范性因素,被纳入基于重大误解之撤销主张成立与否的认定框架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重大误解 一元论 原则/例外关系
下载PDF
论重大误解制度的构造--以网络购物标价错误为例
7
作者 邱瑞佳 《中国商论》 202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重大误解制度在立法上并不完善,留有较大的解释空间;在构成上,主流的“要件说”与“要素说”均有局限性。本文以“工具说”作为依托,探讨意思表示瑕疵中“意思表示”和“法律行为”的关系,给予重大误解制度新的理论视角和土壤。本文以... 重大误解制度在立法上并不完善,留有较大的解释空间;在构成上,主流的“要件说”与“要素说”均有局限性。本文以“工具说”作为依托,探讨意思表示瑕疵中“意思表示”和“法律行为”的关系,给予重大误解制度新的理论视角和土壤。本文以网络购物标价错误为例,重大误解制度作为其法律救济路径的理论支撑,在合同成立的前提下,基于重大误解制度行使撤销权、相对方的赔偿请求权难以得到支持。将合同变更重新纳入救济的范畴并作为优先路径选择,兼顾意思自治与公平原则,可更好地平衡交易多方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误解 标价错误 工具说 撤销权 可变更效力
下载PDF
重大误解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魏峰 梁鹏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8-112,共5页
民法重大误解制度中的误解概念、误解标准和撤销权是三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澄清与辨证 ,对重大误解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误解概念 ,笔者比较了两大法系的误解观 ,阐述了我国的研究现状 ,并对误解概念作... 民法重大误解制度中的误解概念、误解标准和撤销权是三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澄清与辨证 ,对重大误解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误解概念 ,笔者比较了两大法系的误解观 ,阐述了我国的研究现状 ,并对误解概念作了论证。关于误解标准 ,笔者对传统标准提出疑义 ,指出了这些标准可能引发的混淆。关于撤销权 ,笔者则对撤销权人、撤销权行使的法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重大误解制度 误解概念 误解标准 撤销权
下载PDF
社会–认知语用视角下误解的产生和消解研究综述
9
作者 凃悠扬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9期341-347,共7页
本研究探讨了语境假设不匹配导致的误解现象,并借助社会–认知语用理论(SCA)分析误解的产生与消解。首先,研究背景指出,误解在言语交际中普遍存在,并总结了误解的类型和定义。接着,SCA理论强调交际中的“说者–听者”双中心和“合作–... 本研究探讨了语境假设不匹配导致的误解现象,并借助社会–认知语用理论(SCA)分析误解的产生与消解。首先,研究背景指出,误解在言语交际中普遍存在,并总结了误解的类型和定义。接着,SCA理论强调交际中的“说者–听者”双中心和“合作–自我中心”的互补关系,解析了前语境与实际情景语境、核心共知与涌现共知、意向与注意力、凸显义等关键概念。研究梳理误解和SCA理论后,通过文献搜集和综述,发现国内外关于误解产生的研究多集中于社会文化、语境、话语和心理认知根源。误解的消解过程被视为修正语境假设、建立共知的互动过程。研究现状表明,现有研究多基于听者,忽视了“说话人–听话人”的完整互动交际过程,过分强调合作性,忽略自我中心性。最后,研究提出今后的误解研究可从SCA视角,结合语境、凸显、意向和注意力等核心概念,探索含意误解的产生和消解机制,建立相关理论框架,并通过语料库验证理论的适用性,以完善误解机制的研究。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henomenon of misunderstandings arising from mismatches in contextual assumptions, utilizing the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SCA) to analyze the emergence and resolution of these misunderstandings. Fir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highlights the prevalence of misunderstanding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summarizes the various types and definitions of misunderstandings. Next, the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SCA) theory emphasizes the dual focus of “speaker-listener” and th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cooperation” and “egocentrism” in communication. It analyzes key concepts such as prior context, actual situational context, core and emergent common ground, intention, attention, and salience. The study review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misunderstandings and the SCA theory, finding that research on the origins of misunderstandings,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tends to focus on social culture, context, discourse, and psychological cognitive roots. The process of resolving misunderstandings is viewed as an interactive process of correcting contextual assumptions and establishing common knowledge. The current state of research indicates a tendency to focus primarily on the listener, neglecting the complete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process between “speaker and listener”, and overly emphasizing cooperation while overlooking egocentrism. Finally, it suggests tha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adopt the SCA perspective, integrating context, salience, intention, and attention to explore misunderstanding mechanisms. It proposes creat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validated through a corpus of dialogues containing misunderstandings to understand better and improve theoretical frameworks for misunderstanding generation and re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语用 误解 产生与消解 研究综述
下载PDF
话说一半:被误解的古语
10
作者 易璟煜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2024年第7期73-75,共3页
事实上,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古诗、成语……都经历过“断章取义”的命运,由于被硬生生地砍掉了半句,所以意思和原文已经截然不同。如果来一场“知识问答”,我说上句,你能答出下一句来吗?第一题请问“父母在,不远游”的下一句是__... 事实上,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古诗、成语……都经历过“断章取义”的命运,由于被硬生生地砍掉了半句,所以意思和原文已经截然不同。如果来一场“知识问答”,我说上句,你能答出下一句来吗?第一题请问“父母在,不远游”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这句俗语出自《论语·里仁》,常常被人们用来表达自己的拳拳孝子心。然而你知道吗,这句话还有下半句“游必有方”。将两句话合起来,才是孔子的原意:“父母还在世时,尽量不要出远门,如果要出门的话,必须告知去处。”如果仅凭前半句话,就认为孔子主张子女不能出远门,那真是天大的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问答 游必有方 断章取义 你知道吗 俗语 误解 孔子
下载PDF
电商商家标错价格构成重大误解的认定——基于裁判文书的案例分析
11
作者 黄俊坚 《争议解决》 2024年第8期153-159,共7页
为了重新厘清重大误解适用的认定标准,文章以刊登在《人民法院案例选》2020年第3辑的关于重大误解的典型案例“赵某诉芭莎珠宝(深圳)有限公司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作为研究的样本。借此案例展开关于重大误解的学术研究,分别从理论与实... 为了重新厘清重大误解适用的认定标准,文章以刊登在《人民法院案例选》2020年第3辑的关于重大误解的典型案例“赵某诉芭莎珠宝(深圳)有限公司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作为研究的样本。借此案例展开关于重大误解的学术研究,分别从理论与实践的视角出发,继而得出了重大误解的适用必须满足以下三点:1) 符合意思表示错误的认定;2) 符合重大误解的主客观标准;3) 不应以相对人的主观善恶作为是否适用重大误解的必要条件。进而解释了关于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进一步充实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To clarify the criteria for applying significant misunderstanding, the article uses the case “Zhao v. Bazaar Jewelry (Shenzhen) Co., Ltd. Online Shopping Contract Dispute”, published in the 2020 Issue 3 of “People’s Court Case Selection”, as a research sample. This case serves as the basis for an academic study on significant misunderstanding, examining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erspectives.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significant misunderstanding must meet the following three criteria: 1) it conforms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an expression of intent error;2) it meets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tandards of significant misunderstanding;3) it should not depend on the subjective good or bad faith of the counterparty. This thus explains the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significant misunderstanding and further enriches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误解 表示错误 标错价格 商家
下载PDF
常被误解的6个心理精神健康状况
12
作者 熊琳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3期59-59,共1页
生活中,我们会莫名其妙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而不自知;也会遇到一些情况和意外,导致怀疑自己心理出现了问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被误解的6个心理、精神健康状态吧!
关键词 误解 日常生活 精神健康状况 心理 意外
下载PDF
商行为与重大误解规则之适用
13
作者 方龙喜 《争议解决》 2024年第9期93-98,共6页
《民法典》规定了当事人可以基于重大误解撤销合同,然而重大误解在商事领域由于价值理念与民法领域有别,更加注重交易的安全和效率,应当对重大误解在商事领域的应用进行合理的限制,可以考虑通过对商行为做必要的类型化区分,在某些特定... 《民法典》规定了当事人可以基于重大误解撤销合同,然而重大误解在商事领域由于价值理念与民法领域有别,更加注重交易的安全和效率,应当对重大误解在商事领域的应用进行合理的限制,可以考虑通过对商行为做必要的类型化区分,在某些特定商行为的交易场景中需要限制重大误解的适用。以商事领域中的组织法行为为例,会涉及一系列的法律关系,更应当谨慎地适用重大误解规则的适用。The Civil Code stipulates that parties may rescind a contract based on material misunderstanding. However, due to differing value concepts between commercial law and civil law, with a greater emphasis on transactional security and efficiency in the commercial realm, the application of material misunderstanding should be reasonably restricted in this context. This could involve making necessary typological distinctions among commercial acts and limit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material misunderstanding in specific commercial transaction scenarios. Taking organizational legal acts in the commercial sphere as an example, these involve a series of leg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rule of material misunderstanding should be applied with ca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行为 重大误解 组织法行为 权利外观责任
下载PDF
教育误解的绝对性及其合理性方式
14
作者 王安全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0-193,200,共5页
教育误解是因主体间认知起点、认知目的、认知方式不同,导致教育交流双方认知方向偏离、认知意义共同体未能达成、认知结果错位的现象。误解产生、发展于实践,教育误解生成和发展于教育主体间对话交流活动过程中。由于主体及其知识的局... 教育误解是因主体间认知起点、认知目的、认知方式不同,导致教育交流双方认知方向偏离、认知意义共同体未能达成、认知结果错位的现象。误解产生、发展于实践,教育误解生成和发展于教育主体间对话交流活动过程中。由于主体及其知识的局限性、不确定性,由于人类语言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教育交流沟通不畅等原因的交互影响,教育误解在所难免。但是,并非一切教育误解都是合理的。只有那些遵循了误解发生的自然规律,本着为了人的教育的误解才是合理的。合理性教育误解方式就是合误解发生的自然规律与合教育目的的统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解 教育误解 绝对性 合理性 意义
下载PDF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误解与反思——武夷山案例研究 被引量:48
15
作者 张朝枝 孙晓静 卢玉平 《旅游科学》 CSSCI 2010年第1期61-68,共8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一观点常被视为旅游开发与管理中的常识,不少开发者也因此对文化旅游地开发付诸极大的热情,但现实中并非所有的文化遗产地都能因为其厚重的历史文化而成为游客追逐的热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一观点常被视为旅游开发与管理中的常识,不少开发者也因此对文化旅游地开发付诸极大的热情,但现实中并非所有的文化遗产地都能因为其厚重的历史文化而成为游客追逐的热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一观点需要进行深入思考。本文通过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研究发现,大众游客只能感知到文化的一些表层元素,他们希望对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包装与充分展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一观点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文认为,文化元素在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但只有经过充分解说与合理展示、让文化不断"活化"、能够让游客真正感受到的文化,才能发挥"灵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旅游 误解 反思 武夷山
下载PDF
教师误解儿童的基本情形、主要症结及其消除的关键节点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南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9-49,共11页
在教师对儿童的理解中,最怕的是教师自以为理解儿童,其实却误解了儿童。由于掌握信息有限或只能主观推测,教师既有可能误解儿童的行为表现,也有可能误解儿童行为背后的动机,还有可能这两种误解情形同时存在。教师对自己理解儿童的心理... 在教师对儿童的理解中,最怕的是教师自以为理解儿童,其实却误解了儿童。由于掌握信息有限或只能主观推测,教师既有可能误解儿童的行为表现,也有可能误解儿童行为背后的动机,还有可能这两种误解情形同时存在。教师对自己理解儿童的心理过程没有察觉,笃定自己对儿童的理解就是正确理解,倾向于认为儿童是有意或故意为之,是导致教师误解儿童的主要症结。教师不仅要抓住自己因儿童表现而不高兴的刹那消极感受,悬置对儿童的任何评价,实现从“无意识地笃定”到“有意识地质疑”的转变,而且要抓住重新定义儿童行为性质的关键节点,坚定“儿童绝无恶意”的信念,实现从把儿童表现视之为“不当行为”到将之定性为“受挫行为”的转变。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真正开启理解儿童的意志努力,并沿着遵循儿童本意理解儿童的正确方向理解儿童,从而在尽力防止误解儿童情形发生的意义上消除对儿童的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儿童 误解儿童 消除误解 儿童天性 受挫行为
下载PDF
被误解的模因——与刘宇红先生商榷 被引量:51
17
作者 谢朝群 何自然 Susan Blackmore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5,共5页
刘宇红对模因论学科的独立性与理论的科学性提出批评。本文就模因的定义与传递模式,模因论的学科基础、研究范围及其科学性等问题与刘文展开学术对话,指出:1)模因主要通过模仿而被传递,任何东西只要通过模仿而被传递,它就可以算作是模因... 刘宇红对模因论学科的独立性与理论的科学性提出批评。本文就模因的定义与传递模式,模因论的学科基础、研究范围及其科学性等问题与刘文展开学术对话,指出:1)模因主要通过模仿而被传递,任何东西只要通过模仿而被传递,它就可以算作是模因;2)模因寿命有长有短,任何受到模因影响并加以传播的人都可能成为该模因的宿主;3)模因与基因并不是一回事,不能简单等同;4)模因论既注重描写,更强调解释,旨在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文化、思想、认知以及人类自身的认识;5)隐喻思维不会影响模因论的科学性;6)模因论不但与其他学科关系相当紧密,还有可能对其它学科发展带来新启示;7)本性与习性均可能对模因的传递产生影响;8)模因论没有忽视意向性问题;9)模因论不但要考察人如何获得思想,更要考察思想如何获得人,即思想如何控制人;10)目前探讨模因论的科学性问题可能还为时过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论 误解 学术对话
下载PDF
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四种误解及其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瑾瑜 奂平清 《民族教育研究》 1999年第3期74-77,共4页
本文就美国师范教育中师范生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四种误解作了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西方多元文化教育。而对多元文化教育的误解,又向师范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要认识到,帮助不同民族的师范生进行思考,才是正确观念获得的态度和方法。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育 民族 种族 误解 群体
下载PDF
对三维课程目标被误解的反思 被引量:50
19
作者 陈志刚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8,共6页
课程目标是中期的教育目标,教学目标是短期的课堂教学目标。三维课程目标被误解为教学目标的原因,是教师站在教学论视角解读课程标准与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课程目标被误解为教学目标的危害:一些教师不理解三维目标,影响到课程改革的... 课程目标是中期的教育目标,教学目标是短期的课堂教学目标。三维课程目标被误解为教学目标的原因,是教师站在教学论视角解读课程标准与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课程目标被误解为教学目标的危害:一些教师不理解三维目标,影响到课程改革的实施,造成课程实施出现许多异化现象和课堂教学的低效。建议专家在解释课程标准时,要使教师明白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间的关系,处理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误解 反思
下载PDF
探究式科学教育、课堂特征及易于误解的问题 被引量:4
20
作者 邱文教 舒晓梅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1-63,共3页
本文介绍了探究式科学教学产生的背景,通过阐述探究式科学教学及其课堂特征,进一步探讨其中几个易于误解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只有真正理解了探究的本质特征并加以实践,探究式的课堂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关键词 探究式 科学教育 课堂特征 误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