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1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马东来 邓理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7-168,共2页
报告1例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患者男,48岁。因双手、足背和双下肢多发性淡红色角化性小丘疹18年就诊。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局灶性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其下方表皮萎缩变薄,真皮血管周围有较致密的单一核细胞浸润。外用0.025%维A酸软膏... 报告1例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患者男,48岁。因双手、足背和双下肢多发性淡红色角化性小丘疹18年就诊。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局灶性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其下方表皮萎缩变薄,真皮血管周围有较致密的单一核细胞浸润。外用0.025%维A酸软膏每日2次,2个月后皮损略变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角化过度症 持久性
下载PDF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明 赵云 +3 位作者 王翠彦 涂亚庭 陈思远 黄长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81-582,581,共2页
患者男,46岁。 主诉:双手背、足背多发角化性丘疹10年余。 现病史:患者10多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双手背、足背出现多发角化性丘疹,无自觉症状,未治疗。丘疹中央可见角化物,抠掉后不久又会出现。皮疹渐渐增多,以双手背部为主,于201... 患者男,46岁。 主诉:双手背、足背多发角化性丘疹10年余。 现病史:患者10多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双手背、足背出现多发角化性丘疹,无自觉症状,未治疗。丘疹中央可见角化物,抠掉后不久又会出现。皮疹渐渐增多,以双手背部为主,于2012年2月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角化过度症 持久性
下载PDF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罗益金 翁伟丽 +2 位作者 林宝珠 米向斌 曾凡钦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8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提高对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的认识,探讨其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例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患者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本例为19岁的男性患者,因四肢多发性红棕色角化性丘疹8年就诊... 目的:提高对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的认识,探讨其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例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患者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本例为19岁的男性患者,因四肢多发性红棕色角化性丘疹8年就诊。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显著角化过度,棘层萎缩变薄,真皮乳头层有致密的淋巴细胞带状浸润。免疫组化检查示:真皮浸润的淋巴细胞绝大部分是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明显多于CD8+T淋巴细胞。患者经异维A酸口服及外用治疗1月后,皮损变平,目前该患者还在随访中。结论: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角化性皮肤病,CD4+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HLP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异维A酸口服及外用治疗该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
下载PDF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红蕾 史本清 +2 位作者 于美玲 周桂芝 张福仁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第5期287-289,共3页
患者,女,48岁。双下肢角化性丘疹半年。皮肤科检查:双下肢多发性对称分布的棕红色角化过度性丘疹,直径约1~5 mm。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局部呈塔尖样致密角化过度,其下方表皮萎缩,真皮浅层炎细胞浸润。诊断为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 患者,女,48岁。双下肢角化性丘疹半年。皮肤科检查:双下肢多发性对称分布的棕红色角化过度性丘疹,直径约1~5 mm。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局部呈塔尖样致密角化过度,其下方表皮萎缩,真皮浅层炎细胞浸润。诊断为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给予阿维A口服及维A酸乳膏外用症状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