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7篇文章
< 1 2 1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进城”到“围城”:农民工叙事的另一个维度——论贾平凹的《河山传》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海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98,共6页
《河山传》讲述的不仅是农民工进城的故事,还有农民工对城市的“围城”,这无疑是贾平凹对农民工问题的时代思考。如果说以往的农民工文学描绘了汹涌澎湃的“民工潮”,以及在这一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和中国农民心态的变迁,那么,贾... 《河山传》讲述的不仅是农民工进城的故事,还有农民工对城市的“围城”,这无疑是贾平凹对农民工问题的时代思考。如果说以往的农民工文学描绘了汹涌澎湃的“民工潮”,以及在这一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和中国农民心态的变迁,那么,贾平凹在《河山传》中则超越了这一层面,他将城市中包含的各种权力架构和彼此之间的角力关系、城市空间背后传统文化的形塑力量纳入叙事视野,由此,从经验的城市向文化生产的城市转移,呈现出更多的批判性和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河山传》 农民工 现代性
下载PDF
贾平凹作品的“三绝”
2
作者 温儒敏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4,共2页
我最早注意到贾平凹,还是他的《废都》。那是1993年,《废都》出版后引起激烈的争议,纷纷指责《废都》是堕落的文学,北大中文系一些年轻的评论家也跟进这种横蛮的风气,写文章批判《废都》。我就找这部小说来看,感觉并非如当时那些评论家... 我最早注意到贾平凹,还是他的《废都》。那是1993年,《废都》出版后引起激烈的争议,纷纷指责《废都》是堕落的文学,北大中文系一些年轻的评论家也跟进这种横蛮的风气,写文章批判《废都》。我就找这部小说来看,感觉并非如当时那些评论家说的那样不好,认为评论家的看法可能是先入为主吧,没有读懂《废都》,不了解这部小说特别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都》 贾平凹 北大中文系 评论家 先入为主 写文章
下载PDF
生态之美·民俗之奇·人文之智——地域文化视域中的贾平凹《秦岭记》解读
3
作者 王俊虎 李明泽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0-26,32,共8页
《秦岭记》是贾平凹严格意义上的第一部笔记体小说,被誉为贾平凹的“山海经”。《秦岭记》继承了《商州三录》《山本》的秦岭叙事,但又不同于贾平凹从前的写作模式与叙事结构,它以笔记小说的形式讲述了五十七个秦岭故事,以展现广博的秦... 《秦岭记》是贾平凹严格意义上的第一部笔记体小说,被誉为贾平凹的“山海经”。《秦岭记》继承了《商州三录》《山本》的秦岭叙事,但又不同于贾平凹从前的写作模式与叙事结构,它以笔记小说的形式讲述了五十七个秦岭故事,以展现广博的秦岭地域风貌及特色文化为主,从生态之美、民俗之奇、人文之智三方面呈现出贾平凹对秦岭全方位的观察与理解,并试图破解秦岭数千年所沉淀下的“仰观象于玄表,俯察式于群形”的文化密码,探究贯通秦岭的物质现实与精神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秦岭记》 地域文化
下载PDF
第一人称叙事下的反转故事——论贾平凹长篇小说的视角魔术
4
作者 李雨庭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1期90-97,共8页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中,全篇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人物叙事的方法重复了六次,可见他对此法的钟情程度。叙事视角和人称的变换作为一种重要的小说艺术,不仅促进了贾氏文学创作思想艺术的成熟,也丰富了当代小说的叙事艺术。尤其是用第一人称人物...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中,全篇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人物叙事的方法重复了六次,可见他对此法的钟情程度。叙事视角和人称的变换作为一种重要的小说艺术,不仅促进了贾氏文学创作思想艺术的成熟,也丰富了当代小说的叙事艺术。尤其是用第一人称人物视角来叙事能达到一种“深入揭秘”的效果,将隐秘细节和心理入情入理地展现出来,获得读者的共情,达到情感或评价反转的效果,这是典型的视角魔术,也是贾氏的特色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长篇小说 第一人称 视角魔术
下载PDF
讲述本土特色的“中国故事”——在“贾平凹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摘要)
5
作者 张清华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2,57,共2页
贾平凹先生自1970年代之初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历半个世纪。近五十年来,为中国当代文学奉献了近二十部长篇小说,数百万字的中短篇小说和诗歌散文作品,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爱戴,同时也走出了国门,在海外读者中享有盛誉。这充分说明,... 贾平凹先生自1970年代之初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历半个世纪。近五十年来,为中国当代文学奉献了近二十部长篇小说,数百万字的中短篇小说和诗歌散文作品,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爱戴,同时也走出了国门,在海外读者中享有盛誉。这充分说明,中国当代文学繁荣发展的进程,也正应和着平凹先生作为作家的成长历程,而这一进程得益于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且与改革开放和民族文化复兴的伟大进程一路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贾平凹 民族文化复兴 本土特色 文学创作 国际学术研讨会 诗歌散文 海外读者
下载PDF
基于在线书评的贾平凹小说英译本海外接受情况分析
6
作者 卓欣莲 《中国新通信》 2024年第1期212-214,共3页
基于美国亚马逊官网读者英文评论,本文借助Python数据挖掘软件和Text Blob程序库情感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贾平凹小说英译本海外接受情况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英语世界对贾平凹不同小说的关注度差异较大,其作品在海外接受的情况虽有... 基于美国亚马逊官网读者英文评论,本文借助Python数据挖掘软件和Text Blob程序库情感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贾平凹小说英译本海外接受情况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英语世界对贾平凹不同小说的关注度差异较大,其作品在海外接受的情况虽有不少批评性评价,但整体上以积极评价为主。贾平凹小说本身所具备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内因。除此之外,亚马逊平台的积极推介、权威媒体的报道与宣传、译者地道的翻译等也功不可没,这些都给陕西文学乃至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小说 读者评论 海外接受 文学译介
下载PDF
精神、物质与归宿——贾平凹长篇小说《暂坐》女性形象论
7
作者 宋登安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3期26-30,25,共6页
贾平凹的《暂坐》以一群城市单身女性为写作对象。海若和辛起是作品中的两个典型人物,海若试图通过宗教追求精神的解脱和内心的平静,出身相对卑微的辛起则渴望得到城市身份的认同。《暂坐》是贾平凹写作题材转向的一次尝试,是其乡土题... 贾平凹的《暂坐》以一群城市单身女性为写作对象。海若和辛起是作品中的两个典型人物,海若试图通过宗教追求精神的解脱和内心的平静,出身相对卑微的辛起则渴望得到城市身份的认同。《暂坐》是贾平凹写作题材转向的一次尝试,是其乡土题材的延展,城乡现代性困境是贾平凹思考和阐释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暂坐》 女性 现代性困境
下载PDF
浅析贾平凹小说《河山传》中的生态美学意蕴
8
作者 谢富康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4期9-11,共3页
《河山传》是贾平凹创作的城市题材小说,讲述了农民工洗河和企业家罗山四十多年里的传奇故事。作者详细描绘了两个小人物在工业化进程中展现出来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展现了对生态美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关键词 贾平凹小说 传奇故事 生态美学 城市题材小说 小人物 贾平凹创作 美学意蕴 农民工
下载PDF
当代中国乡土文学英译路径探析:以莫言与贾平凹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冯正斌 汪学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50-58,共9页
作为中国乡土文学的集大成者,莫言与贾平凹创作体量相当,所获荣誉相近,国内影响力难分伯仲,然就中长篇小说英译情况而言,二者在英译作品数量及译介效果方面相去甚远。莫言小说在译者、出版社及作家等的共同努力之下得以有效推介,而贾平... 作为中国乡土文学的集大成者,莫言与贾平凹创作体量相当,所获荣誉相近,国内影响力难分伯仲,然就中长篇小说英译情况而言,二者在英译作品数量及译介效果方面相去甚远。莫言小说在译者、出版社及作家等的共同努力之下得以有效推介,而贾平凹小说却因创作手法、译者模式、传播途径以及读者定位的不足尚未取得良好传播实绩。系统梳理莫言与贾平凹中长篇小说英译活动的差异,并借鉴传播学相关概念,可以构建中国乡土文学的英译传播路径,助力中国乡土文学“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乡土文学 英译 莫言 贾平凹 传播学
下载PDF
论贾平凹小说中的“高跟鞋”意象——以《废都》《高兴》《极花》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玉童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2-40,共9页
“鞋”这一意象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贾平凹作为中国当代最擅长使用意象的作家之一,“鞋”意象在其作品中俯首皆是。以《废都》《高兴》《极花》三部作品为例,深度解读“高跟鞋”意象在作品中所承载的追寻主题和性隐喻,... “鞋”这一意象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贾平凹作为中国当代最擅长使用意象的作家之一,“鞋”意象在其作品中俯首皆是。以《废都》《高兴》《极花》三部作品为例,深度解读“高跟鞋”意象在作品中所承载的追寻主题和性隐喻,对解读贾平凹的女性观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高跟鞋意象 女性观
下载PDF
“母体人”身份与精神原乡——贾平凹小说《暂坐》释读
11
作者 杜睿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8-74,共7页
《暂坐》是贾平凹致力于打通乡土和城市通道的一部再寻根小说,小说以“暂坐”茶庄为背景,以女性群体在西京城的奋斗历程为线索,从十几位女性的友情、爱情、欲望、金钱、生死等方面探讨现代中国与乡土中国这一宏大的命题,其中隐匿着知识... 《暂坐》是贾平凹致力于打通乡土和城市通道的一部再寻根小说,小说以“暂坐”茶庄为背景,以女性群体在西京城的奋斗历程为线索,从十几位女性的友情、爱情、欲望、金钱、生死等方面探讨现代中国与乡土中国这一宏大的命题,其中隐匿着知识分子的男性羿光,以及冥冥中牵引着人物命运的某种情欲文化与判词预言,都成为贾平凹回归传统的隐喻。他构筑了一个放置乡土的神龛,用鸟兽等动物喻以文化图腾的幻象从而达到精神原乡的目的,最终在暂坐茶庄的轰然倒塌中现代的繁华归于落寞,现代最终与传统达成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暂坐》 文化恋母 精神原乡
下载PDF
我想把故乡告诉世界,把秦岭告诉世界——在“贾平凹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演讲(摘要)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平凹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4,共2页
我是十九岁离开了这里去的西安,在西安上学、工作和写作。在我早年写作的时候,我想把我的故乡告诉给世界,想把秦岭告诉给世界,让世界知道有个商洛,商洛在秦岭之中。秦岭是中国版图的中心,提携着长江黄河,统领着南方北方,是一座最伟大的... 我是十九岁离开了这里去的西安,在西安上学、工作和写作。在我早年写作的时候,我想把我的故乡告诉给世界,想把秦岭告诉给世界,让世界知道有个商洛,商洛在秦岭之中。秦岭是中国版图的中心,提携着长江黄河,统领着南方北方,是一座最伟大的山,也是最中国的山。年轻的时候,自己意气风发,写着商洛写着秦岭,也想着以此出人头地、成名成家。事情的发展也是如此,自己成了作家,天下也都知道了秦岭,知道了秦岭中的商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贾平凹 商洛 国际学术研讨会 出人头地 秦岭 故乡 开幕式
下载PDF
贾平凹文学作品中方言英译与接受探赜
13
作者 韩薇薇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广泛关注。贾平凹作品中丰富的方言词汇给翻译带来挑战,如何在保持原作韵味的基础上,让国内外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方言,成为翻译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贾平凹文...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广泛关注。贾平凹作品中丰富的方言词汇给翻译带来挑战,如何在保持原作韵味的基础上,让国内外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方言,成为翻译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贾平凹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特点鲜明,生活化、形象化、地域化、个性化、民族化等突出,且语法多变。在翻译策略方面,应综合应用不同的翻译理论与方法,达到受者接受效果好,沟通文化理解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文学作品 方言英译 综合性翻译
下载PDF
从“进城”到“返乡”——贾平凹与1990年代
14
作者 沈建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自“新时期”开启“乡下人进城”书写以来,在1990年代贾平凹转向了“城里人返乡”书写,从而分化出“90年代的贾平凹”与“贾平凹的90年代”两个命题。前者涉及1980年代启蒙主义的激情消退之后,时代的转轨给作家的写作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自“新时期”开启“乡下人进城”书写以来,在1990年代贾平凹转向了“城里人返乡”书写,从而分化出“90年代的贾平凹”与“贾平凹的90年代”两个命题。前者涉及1980年代启蒙主义的激情消退之后,时代的转轨给作家的写作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后者则意味着贾平凹1990年代在创作上的自觉调整,以及这一调整导致其创作面貌上的系列变化。因此,贾平凹乡土书写上的转换,其实是一个“新时期文学”如何进入“90年代”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0年代 贾平凹 转换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困境与对策--以贾平凹作品为例
15
作者 杨明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5,共8页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以贾平凹为代表的中国当代作家的大量作品被译成俄语,但限于语言与文化差异、译者与译作水平及宣传发行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当代文学一直未能真正走入俄罗斯主流读者的阅读视野。有鉴于此,我们应该从传播手段、接受...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以贾平凹为代表的中国当代作家的大量作品被译成俄语,但限于语言与文化差异、译者与译作水平及宣传发行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当代文学一直未能真正走入俄罗斯主流读者的阅读视野。有鉴于此,我们应该从传播手段、接受环境和受众需求等多个角度入手,采取更加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推广模式,着力提升中国当代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效果与接受度。在作品遴选方面,既要注重其艺术水准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又要兼顾俄罗斯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品味;在翻译实践方面,可以采用中俄译者合作与人机合作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技术,进一步提升翻译效率和质量;在传播路径多样化方面,结合当下互联网时代环境及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借助数字技术与媒介融合的发展,打造新型融媒传播平台,实现俄罗斯读者获取中国当代文学译作的便捷化。应该多管齐下、大力推进中国当代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中国当代文学 传播 接受 翻译策略 俄罗斯
下载PDF
绕树三匝,终于有枝可依--论贾平凹《河山传》中的城乡“对望”
16
作者 张旖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110,共6页
贾平凹是一位介入现实能力极强的当代作家,在他的长篇小说《河山传》中,我们看到了农民进城后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在时代大潮推动下,农民涌向城市,希望在城里扎根。尽管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但他们为生存奔波的本质并未改变。《河山... 贾平凹是一位介入现实能力极强的当代作家,在他的长篇小说《河山传》中,我们看到了农民进城后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在时代大潮推动下,农民涌向城市,希望在城里扎根。尽管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但他们为生存奔波的本质并未改变。《河山传》中的人物在城中“绕树三匝”,最终找到了可以依附的“枝干”,那就是城市提供的工作机会和生存空间。《河山传》可以看作是新时代中国城市文学的人民传记,它真实记录了普通民众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喜怒哀乐、梦想和挣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当代作家 介入现实 农民进城 时代大潮 生存空间 普通民众 真实记录
下载PDF
城乡叙事之变格与乡土中国之再现——贾平凹《河山传》论
17
作者 王顺天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4-169,共6页
《河山传》作为贾平凹城乡题材小说谱系中的最新力作,对同类型小说中城乡二元对立、相互隔膜的叙事进行了修复,呈现出一种叙事模式的变格,即对城乡之间生活的差距、情感的割裂、精神的断代、农村人进入城市后的无根感,通过带有传奇性的... 《河山传》作为贾平凹城乡题材小说谱系中的最新力作,对同类型小说中城乡二元对立、相互隔膜的叙事进行了修复,呈现出一种叙事模式的变格,即对城乡之间生活的差距、情感的割裂、精神的断代、农村人进入城市后的无根感,通过带有传奇性的叙事和日常化的叙事重新进行了链接与缝合,使城乡间的差异和矛盾,不再那么赤裸和尖锐,在叙事中流露出温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城乡叙事 类型小说 变格 乡土中国 传奇性 叙事模式 城乡二元对立
下载PDF
故乡、直觉与新手法的尝试--兼论贾平凹长篇小说《河山传》
18
作者 杨光祖 李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98,共7页
一、“就这样在故乡,我生活了十九年”陕西“三大家”,陕北的路遥、关中的陈忠实、商洛的贾平凹,他们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文学世界。路遥、陈忠实的文学导师是柳青,柳青的小说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最近阅读柳青佚作《在旷野里》,他精炼... 一、“就这样在故乡,我生活了十九年”陕西“三大家”,陕北的路遥、关中的陈忠实、商洛的贾平凹,他们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文学世界。路遥、陈忠实的文学导师是柳青,柳青的小说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最近阅读柳青佚作《在旷野里》,他精炼的文字、对关中风景的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很深的功力,对话很能呈现人物性格。路遥、陈忠实的小说,无论风景描写,还是人物刻画,甚至小说结构,都受到柳青的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路遥 柳青 陈忠实 人物刻画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风景描写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乡村文化变迁的文学镜像--以贾平凹小说《浮躁》《秦腔》《河山传》为例
19
作者 周鹏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104,共6页
所谓乡村文化,即是以中国农民为创造主体,以乡村为生存空间,在长期稳定的生产、生活中积累形成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作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建构基质,乡村文化所包蕴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习俗观念,在历时性的嬗变与共时性的扩... 所谓乡村文化,即是以中国农民为创造主体,以乡村为生存空间,在长期稳定的生产、生活中积累形成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作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建构基质,乡村文化所包蕴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习俗观念,在历时性的嬗变与共时性的扩散过程中,对乡土大众形成了多维度的影响。新时期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历史化进程,现代化所引领的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胶合,形成了一股对乡村文化产生连续冲击的浪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以来 贾平凹小说 《浮躁》 文学镜像 《秦腔》 创造主体 道德观念 生存空间
下载PDF
贾平凹小说的乡土叙事
20
作者 权丽桃 《高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122-129,共8页
乡土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流之一,贾平凹是乡土文学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一员,无论从作品的数量,还是内涵及影响力来看,贾平凹都表现出了令人可喜的成绩。贾平凹是从农村走出去的作家,受童年生活经历的影响以及独特地域文化的浸染,... 乡土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流之一,贾平凹是乡土文学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一员,无论从作品的数量,还是内涵及影响力来看,贾平凹都表现出了令人可喜的成绩。贾平凹是从农村走出去的作家,受童年生活经历的影响以及独特地域文化的浸染,故乡成为其一直以来的关注焦点及创作素材。贾平凹的小说仿佛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为我们呈现出乡土世界的风土人情及世间百态,见证了中国农村变迁的沧海桑田,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贾平凹在不断地探索与调适中,叙事模式从“密实流年”向“海风山骨”转变,叙事视角在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和第三人称全知视角间切换自如,通过整体与局部意象的构建,使作品的意蕴更加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乡土叙事 乡土小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