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5篇文章
< 1 2 1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论辛弃疾对李白的文化认同
1
作者 赵晓岚 《中国韵文学刊》 2024年第2期71-77,共7页
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笔下经常涉及唐代的历史文化人物,其中李白是他特别关注的对象之一。辛弃疾对于李白的文化认同是多方面的,而“狂”为最重要的共鸣点。他们的人生亦狂亦侠,心性狂傲不屈,文学创作都有勇于打破常规的狂放不羁之美。但... 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笔下经常涉及唐代的历史文化人物,其中李白是他特别关注的对象之一。辛弃疾对于李白的文化认同是多方面的,而“狂”为最重要的共鸣点。他们的人生亦狂亦侠,心性狂傲不屈,文学创作都有勇于打破常规的狂放不羁之美。但是,辛弃疾不像李白那样身处气象恢宏的盛唐之世,他面对的是偏安一隅的半壁江山,是负管乐之才却被长期闲置的无奈现实,因此他的“狂”又时常与“郁”结合在一起,其词风也呈现出“沉郁顿挫”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李白 文化 接受
下载PDF
关联理论视角下辛弃疾爱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
2
作者 高艳丽 薄菲儿 《英语教师》 2024年第7期52-55,共4页
简要阐述辛弃疾爱国词英译的意义及研究现状。基于关联理论视角,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两首爱国词的不同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辛弃疾爱国词的翻译,采用意译为主、直译为... 简要阐述辛弃疾爱国词英译的意义及研究现状。基于关联理论视角,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两首爱国词的不同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辛弃疾爱国词的翻译,采用意译为主、直译为辅的翻译策略,能够传递诗词的中国元素;通过意义显化的翻译方法,能够传达稼轩词中独特的爱国情怀,实现译文和原文间的最佳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关联理论 爱国词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元宇宙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路径--以非遗“辛弃疾少年传说”为观察对象
3
作者 张树楠 方茹云 《新闻前哨》 2024年第10期54-56,共3页
本文梳理了元宇宙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并以非遗项目“辛弃疾少年传说”为例,探讨了元宇宙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途径和发展路径。提出可以利用数字再现、3D建模、虚拟现实等技... 本文梳理了元宇宙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并以非遗项目“辛弃疾少年传说”为例,探讨了元宇宙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途径和发展路径。提出可以利用数字再现、3D建模、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沉浸式体验;通过人机语音对话、个性化定制、跨平台整合实现互动式参与,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辛弃疾少年传说
下载PDF
辛弃疾登楼母题豪放词中的悲愤
4
作者 孙绍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0,共4页
单元不论大小,其审美鉴赏和语言体悟都要立足经典文本内部,分析的对象乃是其内在的矛盾和差异。经典作品本身水乳交融、天衣无缝,孤立地作单篇分析,其难度在于没有现成的可比性。比较乃是最基本的方法。操作性比较强的乃是同类比较,具... 单元不论大小,其审美鉴赏和语言体悟都要立足经典文本内部,分析的对象乃是其内在的矛盾和差异。经典作品本身水乳交融、天衣无缝,孤立地作单篇分析,其难度在于没有现成的可比性。比较乃是最基本的方法。操作性比较强的乃是同类比较,具体实施的途径是多样的。同一作者在不同境遇下往往有同一母题的作品,对之作传统的知人论世的解读,这样的组合容量弹性比较大。本文以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念奴娇·我来吊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为例,以登楼母题结合时代背景,作纵向比较,分析辛弃疾豪放词中的悲愤和无奈,揭示其悲剧历史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壮志 登楼 悲愤 英雄
下载PDF
辛弃疾:从豪放转化为幽默和婉约的谱系
5
作者 孙绍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55,共5页
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这是古典词话的共识。但是,课本选入的《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遣兴》等脍炙人口的杰作,风格迥异,豪放不能涵盖。这里就产生一个根本性的理论问题:解读经典不能绝对从“概... 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这是古典词话的共识。但是,课本选入的《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遣兴》等脍炙人口的杰作,风格迥异,豪放不能涵盖。这里就产生一个根本性的理论问题:解读经典不能绝对从“概念”出发。因为从概念出发,首先要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最起码的定义。但是,豪放派至今只是某种感性的共识,还没有一个从内涵到外延稍稍严密的定义。事实上,对杰出诗人丰富的艺术成就,仅用一个概念来概括难免以偏概全,造成内涵狭隘与外延广泛的矛盾,因而要警惕其可能的误导,遮蔽经典文本思想艺术上的丰富性。更科学的方法乃是从文本出发,将其并不豪放之作进行具体分析,重新概括、综合。不难看出其豪放在赋闲的条件下转化为平民的自我调侃、幽默和婉约。辛弃疾作为一个完整的词人,概括出其多面艺术个性的有机联系,这才是一个更大的综合性概念。归根到底“,豪放”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僵化的终点,而是借以为解读的起点,在具体分析中不断丰富、转化、突破,向幽默甚至婉约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豪放 醉酒母题 幽默 婉约
下载PDF
论辛弃疾《鹧鸪天》词的章法创新
6
作者 崔璨 郑虹霓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9-74,80,共7页
作为“词坛第一开辟手”,辛弃疾不仅对中长调章法结构进行了大胆创新,而且在小令词的章法改革上也显示出非凡才能。从其小令词中数量最多的《鹧鸪天》词调可见,其词的起句打破“顺笔”起的传统,以“逆笔”入为主;结句除常用种类,各应声... 作为“词坛第一开辟手”,辛弃疾不仅对中长调章法结构进行了大胆创新,而且在小令词的章法改革上也显示出非凡才能。从其小令词中数量最多的《鹧鸪天》词调可见,其词的起句打破“顺笔”起的传统,以“逆笔”入为主;结句除常用种类,各应声情,以议论结最有特色;换头处或在传统分段的基础上进行各片内部转折,或打破上下片分段立意的程式,使章法更加纵横捭阖、意境更加宏深,尺幅之中即有千里之势。这些章法上的创新既对深入理解辛弃疾《鹧鸪天》词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初步认识其小令章法的特征,进一步挖掘辛词雄深雅健、“以文为词”的风格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鹧鸪天》 章法 宋词
下载PDF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神鸦社鼓”祭祀说辨析
7
作者 徐为生 《学语文》 2024年第5期75-78,共4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句,《教师教学用书》及教材将其解读为老百姓正在举行祭神赛会,香火不断。这是值得商榷的。从祭祀的时间、乌鸦的习性、佛狸祠的性质、对佛狸的态度及瓜埠山的特殊地形地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句,《教师教学用书》及教材将其解读为老百姓正在举行祭神赛会,香火不断。这是值得商榷的。从祭祀的时间、乌鸦的习性、佛狸祠的性质、对佛狸的态度及瓜埠山的特殊地形地貌等文本的外部解读看,“神鸦社鼓”祭祀说是不可信的;从文本意象符号意义及符号的系统性看,“神鸦社鼓”祭祀说是牵强的。笔者认为“神鸦社鼓”或指乡兵农忙间隙的军事操演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神鸦社鼓 祭祀 军事操演
下载PDF
论辛弃疾在常州词派师法体系中的地位演变
8
作者 楼天盛 刘深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9-56,共8页
为挽清中词坛浙派之弊,张惠言《词选》作立“师”之论,重新提出辛弃疾。董士锡倡“六师”说,上升了辛弃疾的师法地位,以“清”为总体审美宗尚,对辛弃疾的“清雄”风格给出了效仿线索。周济进一步确立四家说,不仅巩固了辛弃疾的师法地位... 为挽清中词坛浙派之弊,张惠言《词选》作立“师”之论,重新提出辛弃疾。董士锡倡“六师”说,上升了辛弃疾的师法地位,以“清”为总体审美宗尚,对辛弃疾的“清雄”风格给出了效仿线索。周济进一步确立四家说,不仅巩固了辛弃疾的师法地位,又开示学词门径,突出了稼轩“痛快”“当行”的词作特质。晚清常州词派诸家,视稼轩为典范,在规范、建构稼轩词风的同时却囿于宗派意识,反而陷入了范式化、规定化的创作误区,体现了常州词派自身发展中的理论矛盾。钩沉稼轩于常州词派师法体系中的地位演变,对重新审视稼轩的词史地位,考察常州词派理论发展过程,探索清代中后期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词风演变现象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常州词派 师法体系 词风演变 社会转型
下载PDF
从南京书写看阳羡词派对辛弃疾的承衍
9
作者 魏雨柔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8-52,58,共6页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历代文人在南京创作了大量怀古伤今的诗词,辛弃疾也在此列。辛弃疾的南京书写形成了独特的范式,呈现为凸显自我的抒情主体、跌宕起伏的情感表达、联结怀古与伤今的用典技巧。阳羡词派继承“稼轩风”,其书写南京之词...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历代文人在南京创作了大量怀古伤今的诗词,辛弃疾也在此列。辛弃疾的南京书写形成了独特的范式,呈现为凸显自我的抒情主体、跌宕起伏的情感表达、联结怀古与伤今的用典技巧。阳羡词派继承“稼轩风”,其书写南京之词也多遵循辛词的表现方式。阳羡词派的南京书写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行舟移步换景勾连吴越文学区的多地,有意识地建构与拓展南京及其相关景观构成的文学空间,使南京书写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呈现更加丰富的艺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书写 辛弃疾 阳羡词派 文学空间
下载PDF
《人间词话》中的辛弃疾词批评研究
10
作者 左卉婧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辛弃疾的推重是以一己之力反拨清中叶以来的词坛风气。在对辛弃疾词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王国维对鼓励后学学习辛弃疾词颇多犹疑,使辛弃疾词在王国维词论中难以得到典范性认同。王国维以五代、北宋词为典范总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辛弃疾的推重是以一己之力反拨清中叶以来的词坛风气。在对辛弃疾词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王国维对鼓励后学学习辛弃疾词颇多犹疑,使辛弃疾词在王国维词论中难以得到典范性认同。王国维以五代、北宋词为典范总结的理论与标准在辛弃疾词上的应用难以如愿,因此其对辛弃疾的词史地位含糊其辞,使其极为重视的词人辛弃疾反而在其词学体系中出现边缘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词话》 王国维 辛弃疾
下载PDF
素养导向的初中语文辛弃疾壮词联读教学策略
11
作者 郑荣芳 孙国平 《辽宁教育》 2024年第9期60-63,共4页
在教学辛弃疾南下后的三篇壮词时,要想在“中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学段融通”视域下开设一节素养导向的好课,教师可联系生活文本,在适切、生动的情境中整体设计阅读策略,让“我是稼轩文化朗读者”“我是稼轩文化探究者”“我是稼轩文化宣... 在教学辛弃疾南下后的三篇壮词时,要想在“中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学段融通”视域下开设一节素养导向的好课,教师可联系生活文本,在适切、生动的情境中整体设计阅读策略,让“我是稼轩文化朗读者”“我是稼轩文化探究者”“我是稼轩文化宣讲人”这三个进阶性任务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近辛弃疾的人生,走进其内心深处的英雄梦与家国情,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实现以文化人的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壮词联读 情境创设 学段融通
下载PDF
辛弃疾入闽词的地理书写
12
作者 邓艳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3期85-87,共3页
辛弃疾在闽任职三年,闽地风貌风俗给其诗词创作带来新的特色。本文从闽地的地域文化、入闽词的地理足迹、地理意象选择、归去的思想驱动四个方面,结合文学地理学的角度,观察辛弃疾入闽词的书写特征,风格形成原因。探讨这一时期对其后来... 辛弃疾在闽任职三年,闽地风貌风俗给其诗词创作带来新的特色。本文从闽地的地域文化、入闽词的地理足迹、地理意象选择、归去的思想驱动四个方面,结合文学地理学的角度,观察辛弃疾入闽词的书写特征,风格形成原因。探讨这一时期对其后来创作风格承前启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入闽词作 地理书写
下载PDF
千里走单骑的词人——辛弃疾
13
作者 李乔 陈菲菲(插画) 《中华手工》 2024年第14期14-17,共4页
公元1161年,在今北边山东地区,一个饱经战火摧残过的村庄。“砰砰砰”,“开门!开门!”几个凶神恶煞的差役抬起粗壮的手臂,粗鲁地拍着木门。“里面的人快出来!”差役的声音粗犷而暴躁,身后的差役们也跟着大声呼喝,声浪一波接着一波,震得... 公元1161年,在今北边山东地区,一个饱经战火摧残过的村庄。“砰砰砰”,“开门!开门!”几个凶神恶煞的差役抬起粗壮的手臂,粗鲁地拍着木门。“里面的人快出来!”差役的声音粗犷而暴躁,身后的差役们也跟着大声呼喝,声浪一波接着一波,震得本就破败不堪的小屋似乎都在颤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千里走单骑 山东地区 开门 粗鲁
下载PDF
浅析辛弃疾在镇江时期词作特色
14
作者 冷浩南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4年第5期0027-0029,共3页
镇江府位于长江下游南,京杭运河与长江交界处,吴头楚尾更兼交通便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宋室南迁前后,以辛弃疾、陈亮等作家为代表的豪放词人登上时代的舞台。辛弃疾词并非每篇都有豪放的特点,总的来说各有特色,在某种程度上亦展现了... 镇江府位于长江下游南,京杭运河与长江交界处,吴头楚尾更兼交通便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宋室南迁前后,以辛弃疾、陈亮等作家为代表的豪放词人登上时代的舞台。辛弃疾词并非每篇都有豪放的特点,总的来说各有特色,在某种程度上亦展现了作者在镇江时期的心境变化。本文主要分析辛弃疾在镇江时期词作的风格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江府 辛弃疾 宋词
下载PDF
以补充阅读的形式完善对课文人物形象的认识——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辛弃疾形象认识为例
15
作者 徐林云 《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4年第13期0050-0052,共3页
由于以往在课本中接触到的辛弃疾的作品多以抒发矢志报国却报国无门为主题,故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提起辛弃疾时,多数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辛弃疾是一个文武兼备却又壮志难酬的南宋爱国词人”,少有其他回答。可见,高中学生对于辛弃疾的形象认... 由于以往在课本中接触到的辛弃疾的作品多以抒发矢志报国却报国无门为主题,故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提起辛弃疾时,多数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辛弃疾是一个文武兼备却又壮志难酬的南宋爱国词人”,少有其他回答。可见,高中学生对于辛弃疾的形象认识是片面的、刻板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作者其他题材的作品作为补充阅读,是学生多维度了解辛弃疾形象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学生在补充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自主学习的思维,对于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阅读 辛弃疾 人物形象 高中语文
下载PDF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辛弃疾作品教学研究
16
作者 于安琪 《湛江文学》 2024年第1期0030-0033,共4页
新课改教育大背景下,文章系统科学地分析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辛弃疾作品中蕴含的文化资源与核心素养资源。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他的词风格百变,既能豪放又能婉约,中学语文教师应该直接或间接利用这些优秀文化资源,在语文... 新课改教育大背景下,文章系统科学地分析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辛弃疾作品中蕴含的文化资源与核心素养资源。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他的词风格百变,既能豪放又能婉约,中学语文教师应该直接或间接利用这些优秀文化资源,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使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文章以“辛弃疾词四首”为例,力求通过古诗词课堂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 辛弃疾作品 教材选编 文本解读
下载PDF
初中语文辛弃疾词作教学与指导
17
作者 孟天娇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40期37-39,共3页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较多辛弃疾词作,为提升相关词作的教学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其语言运用和审美鉴赏能力,教师应通过介绍词人生平经历、组织词作精读、引领反复诵读等活动,使学生对辛弃疾词作形成内应力,进而积...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较多辛弃疾词作,为提升相关词作的教学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其语言运用和审美鉴赏能力,教师应通过介绍词人生平经历、组织词作精读、引领反复诵读等活动,使学生对辛弃疾词作形成内应力,进而积极在课外拓展阅读辛弃疾的其他词作,最终形成深度鉴赏“辛词”思想主旨、表达手法和艺术风格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辛弃疾 古诗词教学
下载PDF
辛弃疾词作译者群体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彬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15,共13页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其词特色鲜明,在宋词中极具代表性。有数十位译者曾将辛弃疾的词译成英文。本文将这些译者作为一个群体,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视域,探讨这一群体的译者行为特征。研究发现,英美译者、华裔译者和本土译者既存...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其词特色鲜明,在宋词中极具代表性。有数十位译者曾将辛弃疾的词译成英文。本文将这些译者作为一个群体,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视域,探讨这一群体的译者行为特征。研究发现,英美译者、华裔译者和本土译者既存在一定的共性,同时在翻译内和翻译外也显示出一些译者行为差异,凸显了各自的文化身份和翻译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宋词 译者行为 译者群体
下载PDF
辛弃疾咏花词的主体精神与艺术呈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学堂 《齐鲁学刊》 CSSCI 2023年第6期137-146,共10页
辛弃疾咏花词的特色和成就不在于摹写花卉自身的审美特征,而在于以新奇的构想和强悍的笔力表现作者的主体精神。辛弃疾所写之花大都外表冷淡而情意热烈,在其50余首咏花词中,尤以咏梅和咏桂的作品最为突出。在这些咏花词中,辛弃疾或抒写... 辛弃疾咏花词的特色和成就不在于摹写花卉自身的审美特征,而在于以新奇的构想和强悍的笔力表现作者的主体精神。辛弃疾所写之花大都外表冷淡而情意热烈,在其50余首咏花词中,尤以咏梅和咏桂的作品最为突出。在这些咏花词中,辛弃疾或抒写自己的英豪气概和用世激情,或寄托作为“归正人”的身世之感,或表现作为“当行”词人的才思敏捷、风流自赏的创作情态。辛弃疾咏花词所呈现的主体精神热烈豪放而又不乏深曲之致,与“英雄词”“农村词”等所表现的主体精神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咏花词 英豪气概 用世激情 身世寄托
下载PDF
“众里寻他千百度”——辛弃疾词英译述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彬 颜海峰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33-44,111,共13页
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宋代词人的杰出代表辛弃疾成果丰硕,风格独特,具有重要的对外译介价值。文章综述了中外译者英译辛弃疾词的历史,讨论了不同译者翻译辛词的策略,指出辛词翻译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中国古典... 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宋代词人的杰出代表辛弃疾成果丰硕,风格独特,具有重要的对外译介价值。文章综述了中外译者英译辛弃疾词的历史,讨论了不同译者翻译辛词的策略,指出辛词翻译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中国古典文学走出去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辛弃疾 英译 中国古典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