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0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辜鸿铭与卫礼贤:西方汉学、汉学家及汉学批评
1
作者 段怀清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2,共8页
辜鸿铭对19世纪西方汉学的批评,集中体现在其《中国学》一文中,亦散见于他的一些西方批评文章,包括与同时代一些西方汉学家的往来信札。在1910—1914年间致德国汉学家卫礼贤的20余封信札中,辜鸿铭坚持并捍卫了他的儒家思想和中华文化立... 辜鸿铭对19世纪西方汉学的批评,集中体现在其《中国学》一文中,亦散见于他的一些西方批评文章,包括与同时代一些西方汉学家的往来信札。在1910—1914年间致德国汉学家卫礼贤的20余封信札中,辜鸿铭坚持并捍卫了他的儒家思想和中华文化立场,以及他对西方汉学的批评态度,同时较为充分地表现他与西方汉学家进行思想交往与学术讨论的基本方式和关注重点。更引人瞩目的是,在这些信札中,辜鸿铭较为随意地传递出与个人处境、私密情感以及日常生活相关且一般不大示人的那一部分“自我”。这些无论是对辜鸿铭的研究还是对同时期的中西思想学术交流研究都多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卫礼贤 西方汉学 中国文学
下载PDF
目的论视域下辜鸿铭、苏慧廉的《论语》英译策略
2
作者 姚刚 淳丽容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2期32-34,共3页
文章从目的论视角出发,对辜鸿铭及同时期汉学家苏慧廉所译的《论语》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二人不同的翻译策略,探讨促进典籍域外传播与接受的路径,为推动优秀中国文化走出去,用翻译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目的论 《论语》 辜鸿铭 苏慧廉 英译策略
下载PDF
国内辜鸿铭《论语》英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小曼 姜蕊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辜鸿铭以国学大师闻名于世,与其译者的身份相比,国外更惊叹于他的文化成就,而很少关注其翻译成果,因而辜鸿铭《论语》英译研究主要见于国内译学界。国内研究分单译本研究、多译本对比研究和系统化研究三种情况,围绕辜鸿铭的翻译策略、... 辜鸿铭以国学大师闻名于世,与其译者的身份相比,国外更惊叹于他的文化成就,而很少关注其翻译成果,因而辜鸿铭《论语》英译研究主要见于国内译学界。国内研究分单译本研究、多译本对比研究和系统化研究三种情况,围绕辜鸿铭的翻译策略、翻译立场、文化身份与译者主体性展开,主要包括文化负载词研究、译法研究、译者研究、文化传播研究和翻译不足研究等方面。辜鸿铭《论语》英译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本土译论的缺席、传播力度的薄弱、研究模式的固化、研究内容的重复等等问题。未来的研究应聚焦本土译论的应用、研究特色的挖掘、翻译思想的总结、国外传播的开拓。辜鸿铭《论语》英译研究的拓展有助于深化典籍英译研究,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论语》英译 文化传播 翻译理论
下载PDF
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辜鸿铭译者惯习研究——以《论语》英译策略为例
4
作者 张浮凌 雷鹏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0-53,72,共5页
基于布迪厄社会学理论框架,以辜鸿铭译者惯习为研究对象,考察其《论语》英译实践,探究辜鸿铭在学习、工作及社会经历中形成的译者惯习及其对翻译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辜鸿铭自身独特的社会经历,促使其形成了精研国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基于布迪厄社会学理论框架,以辜鸿铭译者惯习为研究对象,考察其《论语》英译实践,探究辜鸿铭在学习、工作及社会经历中形成的译者惯习及其对翻译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辜鸿铭自身独特的社会经历,促使其形成了精研国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注重读者阅读体验、忠实原作的译者惯习;这些译者惯习对翻译策略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灵活采取解释性翻译、适应性翻译、概略性翻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践理论 辜鸿铭 译者惯习 《论语》
下载PDF
辜鸿铭《论语》英译中的文化再生产
5
作者 张妍岩 朱思玲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7-92,共6页
借助布迪厄的文化生产理论,探析辜鸿铭英译《论语》的可能性,并结合文本分析,研究辜氏如何采用新的翻译路径实现儒家文化在西方文化生产场的再生产。结果表明,辜鸿铭通过重构儒家思想核心概念、非神圣化儒家人物形象、印证儒家思想普适... 借助布迪厄的文化生产理论,探析辜鸿铭英译《论语》的可能性,并结合文本分析,研究辜氏如何采用新的翻译路径实现儒家文化在西方文化生产场的再生产。结果表明,辜鸿铭通过重构儒家思想核心概念、非神圣化儒家人物形象、印证儒家思想普适性等“颠覆性”举措,对儒家思想文化、形象文化、精神文化进行再诠释,从而满足欧洲读者对儒学的强烈求知欲,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生产场的话语权。故此,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对外译介应精选文本、巧妙抉择策略,并加强各方合作,以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之林的传播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再生产 可能性 《论语》英译 辜鸿铭
下载PDF
阐释学视域下《论语·学而篇》中“学”的翻译--以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为例
6
作者 万佳星 杨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9期15-18,共4页
该文以阐释学为理论基础,解析辜鸿铭《论语·学而篇》中“学”的英文翻译,在广义“学”的基础之上,运用阐释学原理,分析该篇章中有关“学”的翻译方法,诠释内里所蕴含的“君子之学”。《论语·学而篇》是《论语》的首篇,内容涉... 该文以阐释学为理论基础,解析辜鸿铭《论语·学而篇》中“学”的英文翻译,在广义“学”的基础之上,运用阐释学原理,分析该篇章中有关“学”的翻译方法,诠释内里所蕴含的“君子之学”。《论语·学而篇》是《论语》的首篇,内容涉猎诸多,多以语录体的形式呈现儒家思想,其中蕴含的哲理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璀璨的瑰宝,经久不衰。该文在对辜鸿铭所译《论语·学而篇》中“学”的英文翻译进行阐释学原理分析后,发现在辜鸿铭的英译中不同情景的“学”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对其内涵运用阐释学进行分析后,发现辜鸿铭在翻译时较为注重精神内涵的传达,并以此向英文读者诠释《论语》中立德修身、内圣外王及“君子之学”的传统儒家哲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阐释学 翻译 哲学 “君子之学” 辜鸿铭
下载PDF
文明之争——从辜鸿铭英译《论语》的一个脚注谈起
7
作者 沈乘风 廖大伟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9-34,59,共7页
辜鸿铭翻译《论语》时运用翻译和独特脚注对《论语》进行解释。在英译“礼”(“art”)后辜鸿铭附上了相当长的脚注,并提到“张伯伦先生”认为日语不能完美翻译英语“art”,辜鸿铭则认为中日有着相同的书写语言,因此有必要讨论中文的翻... 辜鸿铭翻译《论语》时运用翻译和独特脚注对《论语》进行解释。在英译“礼”(“art”)后辜鸿铭附上了相当长的脚注,并提到“张伯伦先生”认为日语不能完美翻译英语“art”,辜鸿铭则认为中日有着相同的书写语言,因此有必要讨论中文的翻译能力。辜鸿铭认为,汉语可以完美翻译英语“art”。张伯伦的言论不仅是对日语翻译能力的评价,更是对日本社会需要欧化的判断。辜鸿铭的回应也不仅是文字游戏,而是对中国语言、中华文明依然优秀的判断。辜鸿铭的语言民族主义与其中华文明情结紧密相依,他从语言角度对比中西文明,认为中国语言并不比西方语言低劣,中华文明亦不在全球文明对比中处于下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英译《论语》 “礼” 语言民族主义 中华文明情结
下载PDF
译以教化:辜鸿铭儒经翻译思想研究
8
作者 陈龙展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1-96,共6页
辜鸿铭的儒经翻译活动开展于社会巨变的晚清时代,其翻译思想具有典型的“教化”特质,即将中国儒教中的“道德责任感”教化至西方,以弥补西方文明中对于“道德”这一文明标准的缺失。研究发现,这种“教化”翻译思想生发于其独特的文化身... 辜鸿铭的儒经翻译活动开展于社会巨变的晚清时代,其翻译思想具有典型的“教化”特质,即将中国儒教中的“道德责任感”教化至西方,以弥补西方文明中对于“道德”这一文明标准的缺失。研究发现,这种“教化”翻译思想生发于其独特的文化身份与秉持的“良民宗教”观,其以消除译文与读者的隔阂与重视读者感受为翻译策略和手段,力图实现西方社会对儒家“道德责任感”的吸纳,进而完成其救国济世的核心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翻译思想 儒经翻译 教化
下载PDF
近十年国内辜鸿铭翻译研究综述
9
作者 戚璐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4期92-95,共4页
本文在中国知网主题词搜索“辜鸿铭”并筛选与辜鸿铭翻译相关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基于搜索和筛选结果,从论文发表数量、论文主题、辜鸿铭译者身份、翻译思想、翻译实践研究等方面,对2014—2024年间国内辜鸿铭翻译研究的趋势进行详细地... 本文在中国知网主题词搜索“辜鸿铭”并筛选与辜鸿铭翻译相关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基于搜索和筛选结果,从论文发表数量、论文主题、辜鸿铭译者身份、翻译思想、翻译实践研究等方面,对2014—2024年间国内辜鸿铭翻译研究的趋势进行详细地统计分析和总结,剖析国内辜鸿铭翻译研究现状,以期提高研究者对辜鸿铭翻译的关注度并为其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4—2024年 辜鸿铭翻译研究 统计分析 翻译
下载PDF
精于西学为何执着守旧?——“狂儒”辜鸿铭的心理传记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峰强 宋雪 +3 位作者 韩耀杰 付若冰 田梅 王鹏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5-201,共7页
辜鸿铭是清末民初时期著名的保守主义知识分子。他学于西洋,却在中国全面西化时期逆流而行,痴迷于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以至于对其糟粕也持褒扬态度。研究采用心理传记学方法对辜鸿铭人格及观念成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辜鸿铭优裕安逸的童... 辜鸿铭是清末民初时期著名的保守主义知识分子。他学于西洋,却在中国全面西化时期逆流而行,痴迷于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以至于对其糟粕也持褒扬态度。研究采用心理传记学方法对辜鸿铭人格及观念成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辜鸿铭优裕安逸的童年促使他形成了“慢生命史策略”,为其不事变通、执着如一的人格奠定了基础;辜鸿铭在自我概念和同一性养成的关键时期留学,遭遇种族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优越情结”;回国之后的躯体受辱经历促使辜鸿铭最终坚定认同了中国人的身份;孤独感促成了辜鸿铭对自由的逃避,助推了他对封建制度、纳妾以及裹足的个人偏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心理传记 生命史理论 自卑 逃避自由
下载PDF
辜鸿铭《论语》英译的文章翻译学解读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宇弘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辜鸿铭英译《论语》是最有影响力的《论语》译本之一,为儒家思想的西传做出了卓越贡献。从文章翻译学的视角考察,辜译《论语》的成功主要源于三方面的因素:译者的经历和学识等为其《论语》翻译实践奠定基础,译者的翻译思想与严复的“信... 辜鸿铭英译《论语》是最有影响力的《论语》译本之一,为儒家思想的西传做出了卓越贡献。从文章翻译学的视角考察,辜译《论语》的成功主要源于三方面的因素:译者的经历和学识等为其《论语》翻译实践奠定基础,译者的翻译思想与严复的“信、达、雅”不谋而合,译者的语言表达从整体上保障了译文与原文的“义合”“体合”与“气合”。文章翻译学将“文章”的概念从一种语言和文化延伸到另外一种语言和文化,拓展了人们对翻译本质和翻译原则的理解。从文章翻译学角度解读辜译《论语》,可为中国文化典籍外译实践与研究提供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论语》 文章翻译学 “义、体、气”三合
下载PDF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林语堂和辜鸿铭的文化翻译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玉枝 谢晴晴 《宿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5-58,74,共5页
典籍英译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形式。林语堂和辜鸿铭两位学贯中西、名扬天下的大学者基于自身开阔的视野和渊博的学识,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传统典籍英译实践中,两位大家对于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典籍英译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形式。林语堂和辜鸿铭两位学贯中西、名扬天下的大学者基于自身开阔的视野和渊博的学识,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传统典籍英译实践中,两位大家对于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有所不同,林语堂倾向于使用保留文化信息的异化策略,而辜鸿铭则喜欢应用删繁就简的归化策略。二者在译作中对中西文化不同的解读思维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观。辜鸿铭激烈的挞西扬东观念与林语堂面对中西两种文化的中立中庸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两者的翻译策略和文化观截然不同,但都能讲好中国故事。全球化的当下,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已是必然,研究林辜二氏的文化翻译策略与文化观,将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辜鸿铭 文化翻译策略 文化观
下载PDF
《辜鸿铭讲论语》中“仁”的翻译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子昱 杨洪娟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8期32-35,共4页
为探究译者应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减小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困难,从而传播中华文化,本文对《辜鸿铭讲论语》中“仁”的翻译策略进行探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本文利用PowerConc对“仁”的译文进行统计归类,将“仁”的翻译策略总结为直译意译相... 为探究译者应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减小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困难,从而传播中华文化,本文对《辜鸿铭讲论语》中“仁”的翻译策略进行探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本文利用PowerConc对“仁”的译文进行统计归类,将“仁”的翻译策略总结为直译意译相结合与归化。在读者意识视角下,译文的意向读者与理想读者在审美期待与社会背景上存在差异,这对辜鸿铭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仁” 读者意识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历史文化视阈下的辜鸿铭《论语》英译误读及其对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启示
14
作者 李钢 岳曼曼 李金姝 《宜春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6-99,共4页
作为早期英译《论语》的第一位中国学者,辜鸿铭的《论语》译本在西方的传播广泛,影响深远。本文认为,其“以西释中”的英译策略是历史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文章从译者的生平、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对辜鸿铭的《论语》英译误读进行深入研... 作为早期英译《论语》的第一位中国学者,辜鸿铭的《论语》译本在西方的传播广泛,影响深远。本文认为,其“以西释中”的英译策略是历史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文章从译者的生平、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对辜鸿铭的《论语》英译误读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典籍英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论语》 英译 误读 启示
下载PDF
以翻译为名的文化传播与文化反拨——辜鸿铭《中庸》英译文化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建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9-129,共11页
幸辜鸿铭跨越中西的文化熏陶所造就的“世界视野”赋予他文化传播的自觉意识和文化使命。辜鸿铭应用语言显化、情境显化和道德显化策略释译《中庸》,在译语文本中,营造“文化和谐”的氛围,将中国文学与欧美文学平等观照,试图在清末民初... 幸辜鸿铭跨越中西的文化熏陶所造就的“世界视野”赋予他文化传播的自觉意识和文化使命。辜鸿铭应用语言显化、情境显化和道德显化策略释译《中庸》,在译语文本中,营造“文化和谐”的氛围,将中国文学与欧美文学平等观照,试图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文化语境中践行另一种与之相对的文化传播路径,输出中国智慧,希冀以儒家道德文化价值观拯救世界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英译 文化传播 文化反拨 辜鸿铭 儒家道德文化
下载PDF
“第三空间”视域下辜鸿铭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爱云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21-123,共3页
辜鸿铭先生学贯中西、阅历丰富,他恪守现代传播学中职业“把关人”的必备的素养资质,采用归化翻译和写作策略,把中国文化带到“第三空间”,让中西两种文化就彼此的差异性进行平等的协商、对话,实现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运用霍米... 辜鸿铭先生学贯中西、阅历丰富,他恪守现代传播学中职业“把关人”的必备的素养资质,采用归化翻译和写作策略,把中国文化带到“第三空间”,让中西两种文化就彼此的差异性进行平等的协商、对话,实现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运用霍米·巴巴“第三空间”等现代传播学理论,探讨辜鸿铭“归化”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中华文化的宝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中华文化 海外传播
下载PDF
辜鸿铭《论语》翻译的跨文化互释
17
作者 史青玲 《德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4-48,共5页
在鸦片战争后西学东传的背景下,辜鸿铭坚持“东学西行”,向西方宣传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辜鸿铭的“交互”文化背景和他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同使他在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下采取“以西释中”的翻译策略来推介中国文化。其翻译策略... 在鸦片战争后西学东传的背景下,辜鸿铭坚持“东学西行”,向西方宣传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辜鸿铭的“交互”文化背景和他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同使他在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下采取“以西释中”的翻译策略来推介中国文化。其翻译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多维对话,沟通中西文化;概念拆解,凸显儒学思想的普世价值;文体套嵌,增强读者认知;意象比拟,消除读者陌生感。辜鸿铭使用“以西释中”方式对《论语》进行重新解读和阐释,丰富了原文本意义,找到了中国文化在西方的阐释和表达方式。其译文本呈现给读者的是中西两种文化、思想的对等和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中国文化 《论语》翻译 以西释中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论对翻译的启示——以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为例
18
作者 邵欣悦 《今古文创》 2023年第43期109-112,共4页
本文基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探讨了“生活形式”“意义及使用”和“遵守规则”等哲学思想中所隐含的翻译启示,并结合辜鸿铭在英译《论语》中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进行了例证分析。以此启示当今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要积极从语言哲... 本文基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探讨了“生活形式”“意义及使用”和“遵守规则”等哲学思想中所隐含的翻译启示,并结合辜鸿铭在英译《论语》中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进行了例证分析。以此启示当今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要积极从语言哲学中寻取合适的翻译方法,实现自身的翻译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语言游戏论 翻译原则 辜鸿铭 《论语》
下载PDF
传统文化卫道士辜鸿铭
19
作者 王厚明 《华人时刊》 2023年第1期30-31,共2页
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辜鸿铭,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9种语言,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他学贯中西,号称“清末怪杰”,被孙中山、林语堂称为“中国第一语言天才”,印度圣雄甘地则称他为“最尊贵的... 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辜鸿铭,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9种语言,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他学贯中西,号称“清末怪杰”,被孙中山、林语堂称为“中国第一语言天才”,印度圣雄甘地则称他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博士学位 孙中山 圣雄甘地 卫道士 林语堂 马来西亚
下载PDF
1978—2008年辜鸿铭研究述评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中树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86,155-156,共10页
辜鸿铭以其轶事之怪异、著译之独特、思想之极端成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保守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辜鸿铭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是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感召下思想文化界和理论批评界不断进... 辜鸿铭以其轶事之怪异、著译之独特、思想之极端成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保守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辜鸿铭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是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感召下思想文化界和理论批评界不断进行思想解放和创新研究的结晶。通过对30年来的辜鸿铭生平轶事、著译与思想文化活动研究的综述,梳理出30年来辜鸿铭研究的主要倾向并指出辜鸿铭研究面临的问题,能够为进一步研究辜鸿铭与其他文化人物的关系、辜鸿铭与近代文化的关系,进而从中国社会与文化转型、现代化转型的角度研究辜鸿铭的思想与历史影响、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作出科学评价等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前提与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辜鸿铭 辜鸿铭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