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感手法在李贺诗歌中的表现艺术 被引量:1
1
作者 卢晓河 《甘肃高师学报》 2002年第3期20-23,共4页
通感手法 ,在李贺诗歌中的运用 ,其数量之多 ,运用之妙在中国古代诗歌中 ,是最为突出的。客观物象在李贺的笔下往往不是按其自然的本性和方式存在。而是经过位移和变形 ,再依作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重新组合在一起 ,使他的诗歌更加富... 通感手法 ,在李贺诗歌中的运用 ,其数量之多 ,运用之妙在中国古代诗歌中 ,是最为突出的。客观物象在李贺的笔下往往不是按其自然的本性和方式存在。而是经过位移和变形 ,再依作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重新组合在一起 ,使他的诗歌更加富有个性。在这种切割组接中 ,通感手法的运用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也是李贺诗歌风格形成的直接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手法 李贺 诗歌 表现艺术 个性 审美趣味 审美理想 诗歌风格
下载PDF
茶文化翻译中通感手法的运用分析
2
作者 杨倩 肖婷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350-350,共1页
我国是最早发现并使用茶叶的国家,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开始生产茶叶,并逐渐产生了我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我国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融合了道家、儒家、法家多诸多优秀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通感指的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 我国是最早发现并使用茶叶的国家,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开始生产茶叶,并逐渐产生了我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我国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融合了道家、儒家、法家多诸多优秀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通感指的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想象、联想引起感觉的转移。我国的古诗词中就广泛地用到了这种修辞手法。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其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也同样出现了大量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翻译 通感手法 运用分析
下载PDF
李贺诗歌通感手法运用的艺术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春霞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3年第5期20-23,共4页
李贺,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他在创作中从不蹈常袭故,而是力创新意。和现实主义写实有所不同,李贺的诗歌采用的是主观写心的手法。即为了表达自己激愤、压抑与迷惘感伤相交错的悲苦心情,诗人通过对外在事物... 李贺,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他在创作中从不蹈常袭故,而是力创新意。和现实主义写实有所不同,李贺的诗歌采用的是主观写心的手法。即为了表达自己激愤、压抑与迷惘感伤相交错的悲苦心情,诗人通过对外在事物的扭曲、变形、重组,构造扑朔迷离、虚幻荒诞的诗境。在这个意象重组的过程中,通感修辞手法起了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贺 通感手法 艺术价值
下载PDF
通感手法在新闻采写中的应用
4
作者 董淑健 孙妮 《新闻前哨》 2006年第12期39-39,共1页
文学理论术语中有个概念叫“通感”,它又称联觉或感受移借,是一种带有形象思维特性的体察方式,即人们综合运用自己的视、听、味、嗅、触等多种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进行了解、把握。各种感觉器官间瓦相沟通,不分界限。通感是人类共... 文学理论术语中有个概念叫“通感”,它又称联觉或感受移借,是一种带有形象思维特性的体察方式,即人们综合运用自己的视、听、味、嗅、触等多种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进行了解、把握。各种感觉器官间瓦相沟通,不分界限。通感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以一句通俗的话说,通感就是五官通用来感知人与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手法 新闻采写 应用 感觉器官 通感 文学理论 思维特性 综合运用
下载PDF
此时无声胜有声——古诗词中音乐描写常用通感手法举隅 被引量:1
5
作者 辛仲亮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3年第8期100-102,共3页
《礼记·乐记》中有一个音乐审美的例子:“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钱钟书先生认为这是一段“美妙的文章,把听觉和视觉连通。”歌唱应是一种听觉,但作者在表现歌声的变化... 《礼记·乐记》中有一个音乐审美的例子:“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钱钟书先生认为这是一段“美妙的文章,把听觉和视觉连通。”歌唱应是一种听觉,但作者在表现歌声的变化时却并用了视觉:歌声上扬时给人激昂慷慨的感觉,歌声下探时给人低沉压抑的感觉,歌声转折时给人有似折断的感觉,歌声停止时如同枯槁的树木断然矗立,戛然而止,歌声婉转变化时都符合乐理规律,歌声连续演唱时,抑扬婉转,字正腔圆,有如一串贯穿的珍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手法 音乐描写 古诗词 音乐审美 激昂慷慨 字正腔圆 歌声 钱钟书
下载PDF
浅谈文学作品中的通感手法
6
作者 洪海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2年第5期51-51,共1页
通感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翻开文学巨著,不必说一卷卷外国名著,单是国文,从钱钟书的《围城》到张承志的《黑骏马》,从沈从文的《边城》到高行健的《灵山》,通感无处不在。
关键词 通感手法 文学作品 《黑骏马》 表现手法 文学创作 《围城》 《灵山》 《边城》
下载PDF
通感手法在英语中的运用
7
作者 马家骧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6-38,54,共4页
本文就英语中运用通感手法的几种途径进行了分析述评.
关键词 英语 通感手法 运用途径
下载PDF
浅议李贺诗中通感手法的运用
8
作者 杨彦 《河南农业》 2011年第09X期59-59,61,共2页
在李贺的诗歌创作中,通感手法的运用较为多见,艺术感染力突出。视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人体感官的不同功能,在李贺的诗中相互贯通,调动着、激发着诗人所有的感觉体验。
关键词 李贺诗歌 通感手法 运用
下载PDF
李贺诗歌通感表现手法探析——以“讽刺帝王求仙”类为对象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红梅 胡健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5-10,共6页
从诗歌理论角度而言,通感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历朝历代诗歌作品,都一定程度运用了通感创作手法。至中唐时李贺的"讽刺帝王求仙"类诗歌,完美运用通感手法为"讽刺"主题服务,其中以《瑶华乐》、《金铜仙人辞汉歌》、... 从诗歌理论角度而言,通感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历朝历代诗歌作品,都一定程度运用了通感创作手法。至中唐时李贺的"讽刺帝王求仙"类诗歌,完美运用通感手法为"讽刺"主题服务,其中以《瑶华乐》、《金铜仙人辞汉歌》、《秦王饮酒》、《拂舞歌辞》为代表,因运用通感手法浑融有道而具有超现实意味,蕴含了李贺诗歌创作的"无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贺 讽刺帝王求仙 通感手法 超现实 无意识
下载PDF
浅谈通感手法的运用
10
作者 陈茹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12年第12期69-70,共2页
画坛上有这样一段佳话:有一次,画家齐白石老人应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的请求,以"蛙声十里出山泉"的诗句为题做一幅画。这可是个不小的难题!"蛙声"是声音,是一种听觉形象,而绘画则是视觉形象,二者毫无关联。如何画出看不见摸不着的声... 画坛上有这样一段佳话:有一次,画家齐白石老人应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的请求,以"蛙声十里出山泉"的诗句为题做一幅画。这可是个不小的难题!"蛙声"是声音,是一种听觉形象,而绘画则是视觉形象,二者毫无关联。如何画出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怎样才能将听觉形象诉诸视觉形象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手法 听觉形象 视觉形象 志同道合 齐白石 声音 诗句
原文传递
试论中国传统书法品评的通感手法及其审美功能
11
作者 张坚 《中国书法》 CSSCI 2018年第1X期106-110,共5页
书法品评是针对书法作品、书家、书法活动等阐述书学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认知传统书法字体品评、笔势品评与书家品评中运用的通感手法入手,归纳和分析"比况于物""比况于声""比况于人""比... 书法品评是针对书法作品、书家、书法活动等阐述书学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认知传统书法字体品评、笔势品评与书家品评中运用的通感手法入手,归纳和分析"比况于物""比况于声""比况于人""比况于情"等的具体表现方式,从与汉字造字特征的关联性、与古代文艺评论的统一性、与传统审美方式的相通性方面,对书法品评运用通感手法的成因加以理论分析,进而论述书法品评中的通感手法在观察物象、体悟法象、表现意象方面所具有的审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 书法品评 通感手法 审美功能
原文传递
浅谈修辞手法中的“通感”
12
作者 史文贵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45-46,共2页
浅谈修辞手法中的“通感”江苏泗阳县广播电视局史文贵当我们仔细品味两个普通而生动的词:"冷眼"和"热望"时,都会明显感觉到,"冷眼"把对人的轻视态度,"热望"把人的盼望心情,表现得是那样的深刻和贴切2这种动人心弦的效果... 浅谈修辞手法中的“通感”江苏泗阳县广播电视局史文贵当我们仔细品味两个普通而生动的词:"冷眼"和"热望"时,都会明显感觉到,"冷眼"把对人的轻视态度,"热望"把人的盼望心情,表现得是那样的深刻和贴切2这种动人心弦的效果是怎样产生的呢?认真研究一下就会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手法 修辞效果 听觉 文学鉴赏 文言小说 通感手法 互相联系 朱自清 无生物 王小玉
下载PDF
怎样用通感手法描写笑声
13
作者 樊正辉 《初中生辅导》 2006年第28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通感手法 描写方法 玻璃房子 比喻 恰当 模拟 例子 动性 心理感觉 写作
原文传递
略论李贺与波德莱尔通感象征手法及意象世界的构筑
14
作者 张宁宁 《邢台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6-48,共3页
李贺与波德莱尔,作为两个民族不同时代的杰出抒情诗人,一个被余光中先生认为是一千多年前的一位象征派、意象派的极具现代性的诗人,一个在一般意义上被视为西方现代象征派诗歌的鼻祖。他们在人生经历上有着相似性,在诗歌创作手法上也表... 李贺与波德莱尔,作为两个民族不同时代的杰出抒情诗人,一个被余光中先生认为是一千多年前的一位象征派、意象派的极具现代性的诗人,一个在一般意义上被视为西方现代象征派诗歌的鼻祖。他们在人生经历上有着相似性,在诗歌创作手法上也表现出某种一致性。这绝非偶然,而是文学艺术创作规律作用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德莱尔 通感象征手法 意象世界
下载PDF
通感的界定与辨异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8-83,共6页
关键词 同一感 五官感觉 听觉感受 统一的结构形式 钱钟书 触觉感受 视觉感受 通感手法 词语移用 心理过程
下载PDF
漫谈通感 被引量:14
16
作者 岳东生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4年第5期26-27,共2页
通感是文学语言的一种修辞艺术,它是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不同的感觉相互沟通起来进行描绘的。例如:
关键词 修辞艺术 味觉 触觉 听觉 通感手法 嗅觉 日色 柳絮 月色 视觉形象
下载PDF
李贺诗歌中的通感现象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道顺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101-105,共5页
李贺诗歌中的通感现象刘道顺在群星灿烂、百花齐放的中唐诗坛上,李贺虽然只在他生命的旅途上跋涉了27个春秋,但他却像天空中划过的一颗闪亮的流星引人注目,并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后来的诗歌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李贺诗歌中的通感现象刘道顺在群星灿烂、百花齐放的中唐诗坛上,李贺虽然只在他生命的旅途上跋涉了27个春秋,但他却像天空中划过的一颗闪亮的流星引人注目,并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后来的诗歌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李贺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特性格的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贺诗歌 通感手法 视觉形象 表现手法 主观感受 《听颖师弹琴》 艺术形象 视感 波德莱尔 通感现象
下载PDF
论文学艺术中的通感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文方 《文艺评论》 1987年第2期13-17,共5页
在《列子·汤问》篇中,有一段很有名的记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世人因此称钟子期为伯牙的知音,并传下名曲《高山流水》。千百年来,这顶知音的桂冠一... 在《列子·汤问》篇中,有一段很有名的记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世人因此称钟子期为伯牙的知音,并传下名曲《高山流水》。千百年来,这顶知音的桂冠一直戴在钟子期头上,无人怀疑过。其实,按照真正的音乐观点,子期只能算是伯牙的“知志”而非“知音”,因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 艺术通感 听觉 意象 音乐 列子 泰山 名曲 语言形式 通感手法
下载PDF
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怎样理解钱钟书先生的“通感”说 被引量:5
19
作者 舒苑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30-36,共7页
一九六二年《文学评论》(第一期)发表的钱钟书先生的《通感》一文,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近些年来,研究通感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对通感的看法仍然存在着不少分歧。笔者想先摆一摆目前学术界对通感所持的不同观点,然后谈谈自己对这一... 一九六二年《文学评论》(第一期)发表的钱钟书先生的《通感》一文,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近些年来,研究通感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对通感的看法仍然存在着不少分歧。笔者想先摆一摆目前学术界对通感所持的不同观点,然后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钱钟书 修辞现象 心理活动 通感手法 深入探讨 修辞方式 描写手法 修辞格 客观事物 触觉
下载PDF
通感修辞带给《围城》的艺术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慧波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72-76,共5页
钱钟书先生饮誉世界文坛的长篇小说《围城》,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着他艺术创造上的鲜明个性。作品的修辞手法尤其别具一格。其中又以“通感”的运用最为突出。 “通感”,是指人们在接触某个客观事物时所获得的多种主观感受的相互沟通交... 钱钟书先生饮誉世界文坛的长篇小说《围城》,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着他艺术创造上的鲜明个性。作品的修辞手法尤其别具一格。其中又以“通感”的运用最为突出。 “通感”,是指人们在接触某个客观事物时所获得的多种主观感受的相互沟通交融。钱先生于1962年出版《旧文四篇》时,曾在其中的《通感》一文中作过解释:“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含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含有重量,气味似乎含有锋芒……。”文学创作中有意识地利用这种“通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城》 作品 通感手法 小姐 艺术效果 修辞手法 触觉 听觉形象 味觉 视觉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