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家式教师”:缘由、内涵与本土探索方法
1
作者 刘峻杉 孙钰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4,共7页
“道家式教师”是近30年来西方学者提出和使用的概念。它是道家思想在教师形象和行为上的反映。在已有研究中,“道家式教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能够以“静”守住教师人格和身份的“本真”,以“接纳”带来对全体学生的“包容”,以“无为... “道家式教师”是近30年来西方学者提出和使用的概念。它是道家思想在教师形象和行为上的反映。在已有研究中,“道家式教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能够以“静”守住教师人格和身份的“本真”,以“接纳”带来对全体学生的“包容”,以“无为”开展自然流动式的教学。对“道家式教师”进行本土探索和现代转化需要以研究方法上的思考为前提,注重从先秦道家经典中探索“道家式教师”的理论原型,通过理论比较来构建其现代教育场域中的概念内涵,并以实证研究来探索其可行性,这有助于这个概念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理论和实践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思想 道家式教师” 本土探索 现代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道家美学视角下民宿设计的问题及创新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兰兰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4,共5页
道家美学强调自然、返璞归真、无为而治等理念,否定违反自然本性的形式主义。民宿作为新兴旅游产业居住模式,所处地位决定了其应有别于一般旅馆设计。目前以城市周边延伸至乡村的民宿,大多依赖景区统一建设或民房改造,设计风格趋于同质... 道家美学强调自然、返璞归真、无为而治等理念,否定违反自然本性的形式主义。民宿作为新兴旅游产业居住模式,所处地位决定了其应有别于一般旅馆设计。目前以城市周边延伸至乡村的民宿,大多依赖景区统一建设或民房改造,设计风格趋于同质,缺乏特色且偏离自然发展的生态理念。依据道家美学“道法自然”的核心观点,总结城乡民宿设计现有目标定位模糊、设计形式雷同、传统美学欠缺的问题,从选址、形式及空间组合方面提出了崇尚自然、去繁就简、虚实无形、知白守黑的创新设计方法。文章探讨了提升居住品质、延续地域文化风貌、体现人文与自然融合共生的道家美学理念,为丰富住宿体验,促进人居生态环境改善,助力城市周边及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美学 民宿 返璞归真 设计创新
下载PDF
道家老庄哲学“尚和合”的思想理念
3
作者 张立文 张文旭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1,共8页
道家老庄哲学探索自然、社会、人生的所当然与所以然,追求自然秩序、社会秩序与心灵秩序的自然和合一体。从“道”“德”“物”三方面来看,老庄哲学围绕自然世界、个体生命、人世社会三个层面建立了道家和合思想的基础框架:以“道”为基... 道家老庄哲学探索自然、社会、人生的所当然与所以然,追求自然秩序、社会秩序与心灵秩序的自然和合一体。从“道”“德”“物”三方面来看,老庄哲学围绕自然世界、个体生命、人世社会三个层面建立了道家和合思想的基础框架:以“道”为基点,描绘出“和生”“和静”的世界图景;以“德”为核心,彰显了“柔和”“成和”的生命境界;以“物”为对象,倡导着“和同”“和顺”的处世原则。视域宏阔、博大包容,推重自然、关注人生,崇阴贵柔、顺物无争,是道家和合思想的显著特点。在当今时代的人文语境下,转生道家“尚和合”的思想智慧,将为和合大同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有益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老庄 和合
下载PDF
在现代性困惑中发现东方--劳伦斯·宾雍与道家美学
4
作者 宋伟 王同森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148,140,160,共10页
启蒙运动以来,随着科学主义的兴盛和宗教信仰的式微,现代性问题的不断激化加剧了欧洲对自身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的不满。西方学者在反思和批判现代性的过程中,不仅试图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寻求化解现代性矛盾的方法,同时也转向东方探寻一... 启蒙运动以来,随着科学主义的兴盛和宗教信仰的式微,现代性问题的不断激化加剧了欧洲对自身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的不满。西方学者在反思和批判现代性的过程中,不仅试图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寻求化解现代性矛盾的方法,同时也转向东方探寻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以此来“疗愈”文化和心理上的焦虑。中国道家美学精神的价值在反思现代性的时代议题下被重新发掘出来。英国诗人、艺术批评家和汉学家劳伦斯·宾雍以中国艺术为载体对道家美学精神的阐扬,不仅加快了欧洲重估中国艺术和美学价值的历史进程,同时对西方物我失衡的宇宙观和科学原则至上的时代艺术观进行反拨和纠偏,促成了欧洲现代主义对中国艺术美学的吸收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宾雍 道家美学 现代性 跨文化
下载PDF
列子对道家思想承启作用的贡献探析
5
作者 李庚香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6期21-28,共8页
列子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原核心区诞生的重要思想家,是道家学派从老子到庄子延伸时期的重要人物。列子承继了老子的道论思想。他沿用老子“谷神”“玄牝”等概念,生动地解析了“道”生天地万物的机理。列子下启庄子,为庄子提供了发扬... 列子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原核心区诞生的重要思想家,是道家学派从老子到庄子延伸时期的重要人物。列子承继了老子的道论思想。他沿用老子“谷神”“玄牝”等概念,生动地解析了“道”生天地万物的机理。列子下启庄子,为庄子提供了发扬光大道家思想的标尺、富有启发的思想素材、理论创造灵感以及寓言这种表达思想的艺术形式。列子思想的特色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达观且具有人间烟火气的人生观;二是具有现实价值的技艺崇拜思想;三是具有值得重新估量的重要文化地位。列子“郑之圃泽多贤,东里多才”的箴言,足以与湖湘文化中“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相媲美。列子愚公移山的寓言也被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词所引用,是革命精神的重要资源,也是中原学人在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为创造培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贡献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心时代 道家 列子 老子 庄子
下载PDF
厄休拉·勒奎恩的道家生命伦理书写
6
作者 戴俊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5-28,共4页
美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厄休拉·勒奎恩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其创作主旨是对生命本质的探讨。本文以《地海传奇》系列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勒奎恩作品的道家生命伦理书写。研究认为,《地海传奇》关于地海诞生、生命成长和英雄回归的叙事,... 美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厄休拉·勒奎恩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其创作主旨是对生命本质的探讨。本文以《地海传奇》系列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勒奎恩作品的道家生命伦理书写。研究认为,《地海传奇》关于地海诞生、生命成长和英雄回归的叙事,呈现了对道家生命本源论、生命存在观和生命境界观的借鉴和化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休拉·勒奎恩 《地海传奇》 道家生命伦理
下载PDF
道家真人诗词中的生命之美
7
作者 季芳 钱君仪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道家自古以来致力于对人的自然与精神生命的探索,在精神的时空中寻找出路,寻找生命永恒的承诺。这种追求与最高成就,集中体现在道家真人们的事迹、神迹以及创作的诗篇中。基于历代得道真人的诗词,探讨其中具备的不同于世俗诗人的质,阐... 道家自古以来致力于对人的自然与精神生命的探索,在精神的时空中寻找出路,寻找生命永恒的承诺。这种追求与最高成就,集中体现在道家真人们的事迹、神迹以及创作的诗篇中。基于历代得道真人的诗词,探讨其中具备的不同于世俗诗人的质,阐述其中呈现的生命超越之美、生命能量之美,踏碎虚空的极致境界,超凡脱俗的高维度,探讨生命美学尚未重点论述的领域,探寻中国美学有待开拓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美学 道家真人 诗词 高维度
下载PDF
从“可归化思想”到重要参考:道家思想西传的生态转向
8
作者 华媛媛 叶子豪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2期5-15,共11页
本文通过梳理并分析道家思想在西方传播历程,阐述西方道家思想研究实现跨文化、跨学科的生态转向的过程。总体而言,道家思想传播在西方共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归化思想”阶段、“替代智慧”阶段,以及作为生态主义理论建构重要参考... 本文通过梳理并分析道家思想在西方传播历程,阐述西方道家思想研究实现跨文化、跨学科的生态转向的过程。总体而言,道家思想传播在西方共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归化思想”阶段、“替代智慧”阶段,以及作为生态主义理论建构重要参考的阶段。研究认为,道家思想在西方逐步摆脱了早期的基督教中心主义的研究桎梏后,其关联性思维和非二元思想的特质得到了广泛关注,因而与生态主义的联系随研究发展而愈发紧密,并成为当代生态主义建构的重要理论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汉学 生态批评 生态伦理 道家思想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道言“悖反”与“象”化言说——道家语言思想中的生态观念探讨
9
作者 吴承笃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道家思想家希望通过回到人类前文明时代来解决当时严重的社会危机,体现在语言哲学中就是对名言思维的批判、对语言表达局限性的反思,试图通过重构语言与真实世界的关系,实现人向自我的本真复归。“道不可言”是道家语言哲学的起点,以老... 道家思想家希望通过回到人类前文明时代来解决当时严重的社会危机,体现在语言哲学中就是对名言思维的批判、对语言表达局限性的反思,试图通过重构语言与真实世界的关系,实现人向自我的本真复归。“道不可言”是道家语言哲学的起点,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家们认为,对于大道和本真世界的表达不能执着于名言的方式。真正的自然的语言应符合自然无为的大道品格,能够实现道言合一、言能及物的目的。在道家的理论中,以象达意是道说的主要方式,“象”化言说是解决形而上与形而下、可说与不可说、道与物之关系的机枢。象作为无言的存在,是物的存在的本源呈现,能够传达更为丰富的生态意义。道家语言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当前生态话语的探索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思想 生态话语 言说方式
下载PDF
道家典籍文献中神话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以黄帝神话为例
10
作者 周明 《文史杂志》 2024年第6期31-36,共6页
中国原始神话在流传演变中与道家文化产生各种交集,最后形成中国神话特有的仙话分支;道家思想、道家典籍、道家人物等对中国神话的形成、保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对于道家典籍文献中神话资料搜集整理还不够重视、深入。... 中国原始神话在流传演变中与道家文化产生各种交集,最后形成中国神话特有的仙话分支;道家思想、道家典籍、道家人物等对中国神话的形成、保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对于道家典籍文献中神话资料搜集整理还不够重视、深入。以黄帝神话为例,分析在搜集整理道家典籍之神话文献中所存在的问题,可看出包括道家神话(仙话)在内的中国神话独特的发展轨迹以及它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研究 黄帝神话 道家典籍 文献搜集整理
下载PDF
《庄》《韩》寓言艺术的道家源头
11
作者 张耀 方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7,共12页
《庄子》与《韩非子》的寓言数量远超其他先秦典籍,庄、韩皆热衷使用寓言,这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两人皆传承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一方面,使用寓言故事的习惯体现了以话语接受者为中心的交流理念,庄子、韩非在言说时都倾向于虚己而因顺于... 《庄子》与《韩非子》的寓言数量远超其他先秦典籍,庄、韩皆热衷使用寓言,这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两人皆传承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一方面,使用寓言故事的习惯体现了以话语接受者为中心的交流理念,庄子、韩非在言说时都倾向于虚己而因顺于对方,这种道家处世原则正匹配寓言这种交流手段。另一方面,寓言故事能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道理,庄子、韩非所欲表达的“道”都是变动不居、难以用概念界定之观点,这种具有道家色彩的“道”有待于寓言化的说理方式来表现。而庄子以德解道与韩非以理解道的路径差异,也促成了两人寓言的风格差异。以寓言说理的现象在汉代不复战国时盛况,这亦与此时儒家经书升格、道家逐渐边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韩非子》 寓言 道家
下载PDF
“虚壹而静”:道家的认知模式及加工机制
12
作者 江亦瑶 彭彦琴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101-112,共12页
当下道家心理学研究多集中在人格、心理健康领域,甚少有关于道家认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道家认知理论不仅展现出中国心性心理学的丰富性,更代表了中国心性心理学的本土特色。集众家之长,援引道家之理义所提出的“虚壹而静”说,实质上是... 当下道家心理学研究多集中在人格、心理健康领域,甚少有关于道家认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道家认知理论不仅展现出中国心性心理学的丰富性,更代表了中国心性心理学的本土特色。集众家之长,援引道家之理义所提出的“虚壹而静”说,实质上是中国本土认知心理学有关认知机制的道家表述。围绕“解蔽”这一认知目标,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认知机制与操作路径,即“虚壹而静”。首先,从“虚”“壹”“静”三个概念出发,阐释其内涵。其次,从“解蔽”出发,引出道家的认知发生机制,强调“解蔽”的关键在于心知“道”,“虚壹而静”讲的就是如何知“道”。知“道”须排除感官刺激的干扰,保持主体注意高度专注,进而排除欲望、情绪及已有经验的干扰,启动高级心智机能,最终体认“道”(即精神本体)。“虚壹而静”说完整阐述了道家的认知模式及加工机制——真正的认知是指向“道”、指向心性自身,是对精神本体的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虚壹而静 认知模式 加工机制
下载PDF
试论道家身体观视域下舞蹈美育的转向与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雪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3期82-92,I0003,共12页
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数智时代身体缺席、消费社会身体异化、内卷社会身心失衡等问题,为舞蹈美育的身体践行提供了现实必要性。借鉴中国传统道家养生贵身、气贯形神、致虚守静、修身观道等身体理念,有助于舞蹈美育聚焦身体意识、唤醒身体... 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数智时代身体缺席、消费社会身体异化、内卷社会身心失衡等问题,为舞蹈美育的身体践行提供了现实必要性。借鉴中国传统道家养生贵身、气贯形神、致虚守静、修身观道等身体理念,有助于舞蹈美育聚焦身体意识、唤醒身体情感、激发身体灵感,在身体的审美经验与实践体悟中推动艺品的培养、人格的陶冶、和谐的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身体观 舞蹈美育 优化策略
下载PDF
道家内丹术与中医对脏腑水火的认识
14
作者 张瀚文 柳成刚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1期2308-2311,共4页
道家内丹术与中医在对人体脏腑水火的认识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均以中国古代哲学文化为理论基础。在认识人体脏腑水火过程中,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道家内丹术与中医对人体脏腑水火的认识主要包括心肾水火观与肾命水火观两大体系。... 道家内丹术与中医在对人体脏腑水火的认识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均以中国古代哲学文化为理论基础。在认识人体脏腑水火过程中,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道家内丹术与中医对人体脏腑水火的认识主要包括心肾水火观与肾命水火观两大体系。此文试从道家内丹术与中医对人体脏腑水火的认识个体系进行分析,探讨两者在认识人体脏腑水火理论发展中的内在关联,并从方法、范围、部位、目的角度对两者进行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内丹术 中医 水火 脏腑 命门
下载PDF
道家生态哲学的“道”论基础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微 李铭 《皖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道”论是道家生态哲学的理论基础。以“水几于道”为表达,道家通过对水及水之于人生存意义的观察与思考,完成了“道”概念的建构和传达,这一从与自然的联结中读取万物本原和生存法则的思维,体现着生态哲学关注人与自然整体性、关联性... “道”论是道家生态哲学的理论基础。以“水几于道”为表达,道家通过对水及水之于人生存意义的观察与思考,完成了“道”概念的建构和传达,这一从与自然的联结中读取万物本原和生存法则的思维,体现着生态哲学关注人与自然整体性、关联性的基本精神。继而,道家以“道生万物”确证人与自然的同源性,以“道法自然”指涉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个体生态的“自然”秩序,生长出人与自然共生为底色,“自然”和谐为追求的生态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哲学 生态哲学
下载PDF
道家哲学思想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艺术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艾先飞 《天工》 2024年第3期66-68,共3页
中国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被继承、发扬,一直散发着灿烂的光辉。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画的视觉形式语言打动观赏者,更重要的是中国山水画中融入了中国的哲学思想,使中国画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韵味。儒、释、道的哲学在中国... 中国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被继承、发扬,一直散发着灿烂的光辉。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画的视觉形式语言打动观赏者,更重要的是中国山水画中融入了中国的哲学思想,使中国画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韵味。儒、释、道的哲学在中国画中都有所体现。其中道家因崇尚道法自然,与中国山水画的核心精神相契合,被中国画家所推崇,在中国山水画中通过艺术表达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艺术表达 道家哲学思想
下载PDF
自然与人为:道家与儒家的思想原点
17
作者 李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64,168,共17页
自然与人为是古希腊哲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对后世西方哲学有着深远影响,尤其在近代西方政治哲学领域形成了自然法与习惯法、自然状态与文明状态、自然权利与人为权利的对峙。西方哲学中的这一对基础概念,其实也是东方道家与儒家各自的... 自然与人为是古希腊哲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对后世西方哲学有着深远影响,尤其在近代西方政治哲学领域形成了自然法与习惯法、自然状态与文明状态、自然权利与人为权利的对峙。西方哲学中的这一对基础概念,其实也是东方道家与儒家各自的原点。道家的“自然”之说与古希腊的“physis”无论从词义、用法,抑或是哲学内涵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都包含有自在、自为、自化的意涵,并由此通向自由;而儒家尽管也在某种程度上有着“自然”的倾向,但与道家将人为同自然对立,并视其为人性堕落之根源不同,儒家十分看重人为,故而对文明、国家以及缔造文明的古圣先王极尽赞美,这与英格兰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如出一辙,保守主义即从人为的角度来理解英国宪制传统。围绕着“自然-人为”,东方与西方各自出现了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体系,通过对它们的考察、研判,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类政治哲学思想的某种超越具体族群文化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人为 儒学 道家 保守主义
下载PDF
法家政治思想中的道家哲学:渊源与异变
18
作者 费君箫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0,M0005,M0006,共9页
长期以来,法家思想中的道家政治哲学渊源因为法家思想的高度“经验化”特征而被遮蔽。依据观念史文本分析,自法家“势治”流派代表人物慎到开辟“援老入法”路径以来,善道引领下的“良政”一度成为早期法家理论家的理想蓝图,“道法融通... 长期以来,法家思想中的道家政治哲学渊源因为法家思想的高度“经验化”特征而被遮蔽。依据观念史文本分析,自法家“势治”流派代表人物慎到开辟“援老入法”路径以来,善道引领下的“良政”一度成为早期法家理论家的理想蓝图,“道法融通”一度成为法家诸流派的研学方向。然而,法家“法治”派所开辟的“事功”倾向,逐渐遮蔽了针对法家的道家化“形而上”命题而作的探讨,再经由韩非子和李斯的“术治”改造,法家根据“因循”、“守静”、“自然”而追寻的“良道善政”的理想,转化为“幽闭群臣”的“权术督责”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 道家 哲学渊源 异变
下载PDF
道家医方渊源及临证用药配伍特点研究
19
作者 雷震云 薛国忠 +3 位作者 蔺兴遥 黎斌宁 薛欣 李廷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7-970,共4页
目的 挖掘道家医方渊源、分类、功效主治、用药特点,为辨治疑难疾病提供借鉴。方法 统计宋代《云笈七签》、明代《正统道藏》、清代《道藏1要》、民国《道藏精华》、现代《道家医方》收载的715首道家医方,对方剂出处渊源、八卦分类、方... 目的 挖掘道家医方渊源、分类、功效主治、用药特点,为辨治疑难疾病提供借鉴。方法 统计宋代《云笈七签》、明代《正统道藏》、清代《道藏1要》、民国《道藏精华》、现代《道家医方》收载的715首道家医方,对方剂出处渊源、八卦分类、方药剂型、功能主治、药物类别、使用频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方剂来源于《肘后备急方》《三品颐神保命神丹》《清宫秘方大全》等57部医籍,晋、唐、明、清代收载较多,分为补益剂、清热剂、理血剂等17类,剂型为汤、散、丸等15种;方剂命名除常用的“主药+剂型”等形式外,经常采用“古代神仙名+剂型”“太极八卦+剂型”“道教名山+剂型”“四方神名+剂型”等10种形式;方剂组成药味数在20味以内的占比95.32%,药味数在10味以内的占比67.85%,最多30味,最少单味;送服物主要为酒、姜汤、醋汤、盐汤等24种;涉及475味药,包括植物药366味、动物药56味、矿物药35味等;使用频次前十的药味依次为茯苓、甘草、生地、人参、当归、熟地、牛膝、肉苁蓉、菟丝子、肉桂;主要治疗传染瘟疫、中风胸痹、遗精阳痿等证。结论 道家医方来源广泛,剂型丰富,种类繁多,在辨治疑难杂症、养生延年等方面具有颇具特色,值得挖掘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医方 方剂 功效主治 用药特点
下载PDF
卫生之经:道家的养生观及其生命伦理学意义
20
作者 李红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323-1327,共5页
道家提供了一套系统而完整的养生哲学理论,称为“卫生之经”,主要包括养气、养神、虚静、寡欲4个方面。本文以老子、庄子和《淮南子》为主要研究参照点,详细分析了道家养生观的核心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它对现代生命伦理学的启示意义... 道家提供了一套系统而完整的养生哲学理论,称为“卫生之经”,主要包括养气、养神、虚静、寡欲4个方面。本文以老子、庄子和《淮南子》为主要研究参照点,详细分析了道家养生观的核心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它对现代生命伦理学的启示意义,认为人不仅应该按照自然之道的方式来养生,而且要坚持一种自然无为的价值观,按照自然的原则来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看待生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之经 道家 养生 生命伦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