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中国特色” 被引量:6
1
作者 荣长海 张启兵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6-14,共9页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对其中国特色的理解和解释现在还不能令人满意。可以把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中国特色”界定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而提出的关于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独创性。...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对其中国特色的理解和解释现在还不能令人满意。可以把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中国特色”界定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而提出的关于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独创性。这种独创性是在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些特殊问题涉及传统模式的影响、现代化后发优势与内在生长力的培育以及中国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关系等。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独创性,主要体现在道路创新、目标创新、动力创新、过程创新和内外关系创新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中国特色 创新
下载PDF
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肖东波 《理论研究》 1995年第3期1-4,共4页
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探析肖东波一自资产阶级革命及工业革命后,现代化这个概念就成为用来概括世界落后国家向工业文明转化和迈进过程的术语,虽然对现代化的确切涵意存在着争论,但各家学说在关于现代化总的目标和道路... 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探析肖东波一自资产阶级革命及工业革命后,现代化这个概念就成为用来概括世界落后国家向工业文明转化和迈进过程的术语,虽然对现代化的确切涵意存在着争论,但各家学说在关于现代化总的目标和道路上却基本是一致的,一般都认为,现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的现代化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 科学技术 资本主义 实现现代化 发达国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下载PDF
现代化与政治秩序: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探析
3
作者 潘伟杰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1-35,共5页
现代化与政治秩序: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探析潘伟杰“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形势不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7页,以下引自该书只注页码)推进现代化和探求政治秩序是历史和生活的辩证法之必然。现代化意... 现代化与政治秩序: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探析潘伟杰“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形势不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7页,以下引自该书只注页码)推进现代化和探求政治秩序是历史和生活的辩证法之必然。现代化意味着对旧的利益格局的打破,意味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秩序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中国现代化 中国社会现代化 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 发展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 现代化进程 政治体制改革
下载PDF
孙中山、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
4
作者 柴观珍 《社科与经济信息》 2002年第1期32-35,共4页
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的梦想,更是20世纪的两位历史巨人--孙中山和邓小平孜孜以求的崇高奋斗目标.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创立了完整系统的现代化理论,成为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先驱.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 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的梦想,更是20世纪的两位历史巨人--孙中山和邓小平孜孜以求的崇高奋斗目标.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创立了完整系统的现代化理论,成为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先驱.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规划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辛亥革命90周年之际,认真研究、比较孙中山和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对于21世纪中叶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振兴中华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实业计划》
下载PDF
现代化:邓小平心中的“历史使命”——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研究
5
作者 文大会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0年第2期25-28,共4页
文章认为,现代化是邓小平一直萦绕于心的历史使命。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确定了现代化的目标,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关键,并把现代化置于改革开放的基础之上,使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关键词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下载PDF
简述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主要特色
6
作者 高艳华 《经济视角》 1997年第5期15-16,共2页
邓小平同志一生追求的目标,就是民族的富裕,国家的昌盛,中国的现代化。本世纪初,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个热血少年,赴法勤工俭学,其理想与目的就是工业救国。在长达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中,始终把人民答应不答应、... 邓小平同志一生追求的目标,就是民族的富裕,国家的昌盛,中国的现代化。本世纪初,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个热血少年,赴法勤工俭学,其理想与目的就是工业救国。在长达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中,始终把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和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这70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特色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生产力发展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邓小平同志 人民满意 赴法勤工俭学 生活水平
下载PDF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对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意义
7
作者 王海容 《改革与开放》 2010年第5X期4-5,共2页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既是从本国实际出发,又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很多共同性问题。本文从发展中国家立足于国际市场,利用有利条件促进发展;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设想;循序渐进使现代化建设更...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既是从本国实际出发,又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很多共同性问题。本文从发展中国家立足于国际市场,利用有利条件促进发展;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设想;循序渐进使现代化建设更具科学性三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对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发展中国家 借鉴
下载PDF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由来和特色
8
作者 龚育之 《环渤海经济瞭望》 1995年第5期4-8,共5页
关键词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共产 毛泽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不平衡发展规律 不平衡发展战略
下载PDF
简论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9
作者 李成文 《宜宾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3,62,共4页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现代化的本质或界定性因素包括:国际依存的加强,非农业生产尤其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相对增长,出生率和死亡率由高向低的转变,持续的经济增长,更加公平的收人分配,各...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现代化的本质或界定性因素包括:国际依存的加强,非农业生产尤其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相对增长,出生率和死亡率由高向低的转变,持续的经济增长,更加公平的收人分配,各种组织和技能的增生及专门化,官僚科层化,政治参与大众化以及各级水平上的教育扩展.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是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现代化的历史,是中华民族追求民族中兴的历史,但由于在历史进程中,对现代化的认识及实践或肤浅、或片面,加之没有先进政党的领导,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总是曲折、缓慢,甚至在历史的怪圈中轮回.近代中国在对现代化的认识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现代化就是物的现代化,或“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道路 人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 制度现代化 现代化建设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现代化进程
下载PDF
简论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哲学基础
10
《新长征》 2000年第8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邓小平理论 思想体系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邓小平同志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不搞争论 对立面的斗争 哲学基础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11
作者 白梅 杜友生 《探索与求是》 2001年第12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人格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 现代化道路 价值目标 实践目标 精神文明建设
下载PDF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由来和特色 被引量:6
12
作者 龚育之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1994年第4期4-8,共5页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由来和特色龚育之(一)邓小平一生追求的目标,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中国的现代化。"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由来和特色龚育之(一)邓小平一生追求的目标,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中国的现代化。"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邓小平自己对基本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共产 科学技术决定论 毛泽东 第一生产力 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不平衡发展规律
原文传递
论邓小平对孙中山现代化思想的扬弃
13
作者 潘伟杰 刘陆天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5年第7期14-17,8,共5页
论邓小平对孙中山现代化思想的扬弃潘伟杰,刘陆天现代化意味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这一变迁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的一场社会革命。纵观世界历史,虽然任何一个民族无论如何也不会再退回到与现代化相遇之前的状态,但是许多... 论邓小平对孙中山现代化思想的扬弃潘伟杰,刘陆天现代化意味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这一变迁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的一场社会革命。纵观世界历史,虽然任何一个民族无论如何也不会再退回到与现代化相遇之前的状态,但是许多社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所有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实践认识论 政治发展模式 中国现代化 经济现代化 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精神 现代化设计
下载PDF
论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14
作者 韦定广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1995年第4期11-15,共5页
论邓小平现代化思想韦定广一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历程发轫于18世纪西欧的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到本世纪初,一大批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率先完成了初步现代化的任务。因此在相当长时间里,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现代化和资本主义联... 论邓小平现代化思想韦定广一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历程发轫于18世纪西欧的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到本世纪初,一大批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率先完成了初步现代化的任务。因此在相当长时间里,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现代化和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五、六十年代西欧、北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 现代化意义 中国现代化 资本主义 现实社会主义 社会发展 经济增长 科学技术 中国的现代化
原文传递
邓小平对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5
作者 洪琢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1-5,共5页
关键词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 中国现代化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现代化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本质 马列主义 对外开放
下载PDF
区域经济:从非均衡推进到协调发展——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研究之四
16
作者 韦定广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00年第4期12-16,共5页
关键词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非均衡 贫富差距 中西部地区 中国现代化 不发达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 社会主义本质
原文传递
学习邓小平的科教兴国思想,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7
作者 张军 刘祚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S2期15-16,共2页
科教兴国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地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的战略地位、丰富内容,对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同... 科教兴国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地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的战略地位、丰富内容,对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工程。因此,要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首先抓好教育。这是各国在建设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在我国,长期以来不太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在科技和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又没有认真落实合理的科技和知识分子政策,导致我国科技和教育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这无疑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十分不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联系现代科技和教育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 科教兴国思想 发展科学技术 第一生产力 实现现代化 现代化建设 科教事业 战略地位 战略重点
下载PDF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顺序、原则和条件——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研究之二
18
作者 韦定广 许长路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00年第2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经济增长 经济与社会 协调发展 社会发展目标 中国现代化 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发展 社会的全面发展
原文传递
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方式——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研究之三
19
作者 韦定广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00年第3期12-16,共5页
关键词 发展方式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中国现代化 可持续 社会主义现代化 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 资源承载 第三代领导集体
原文传递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
20
作者 汪慧 蔡宜旦 《学习与思考》 1998年第6期14-16,共3页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曾领导过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他们的发展观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点,关心一下这个问题,显然很有意思。
关键词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现代化发展 现代化战略 经济建设 工业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 四个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