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义危机与新部落主义的想象:青年数字游牧社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品 詹远仪 《青年探索》 CSSCI 2024年第2期36-48,共13页
现代社会工作和消费分离,工作之中青年的自主性被掩埋在各种大型组织之下,变得越来越去个性化,普遍出现了“意义危机”,消费成为其展示个性、追求意义的重要手段,消费主义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在长三角Z省A县的山村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 现代社会工作和消费分离,工作之中青年的自主性被掩埋在各种大型组织之下,变得越来越去个性化,普遍出现了“意义危机”,消费成为其展示个性、追求意义的重要手段,消费主义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在长三角Z省A县的山村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青年消费现象——数字游牧。数字游牧以现代数字技术为基础,是工作与消费结合的极简式旅游消费。青年逃离工作场所,同时逃离消费主义场景,试图将工作融入消费,在山村中重构一种消费与工作合一的共同体——数字游牧社区。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文章发现:数字游牧是青年对现代工作制度与消费主义的双重革新,但是游牧的短暂性意味着革新的象征性;数字游牧身份仅仅是其追求的符号物,这种身份仅仅彰显了他们的与众不同,数字游牧社区也可能只是一个被持续寻找与放弃的乌托邦。因此这种双重革新是不彻底的。在数字游牧社区中,数字青年工作的独立性,以及共同生活与消费的短暂性,可能仅意味着其对新部落主义情感共同体的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数字游牧 部落主义 共同体重构 青年消费 意义危机
下载PDF
试析西藏藏族部落的起源与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拉毛措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87-91,共5页
西藏藏族部落的起源与发展,都经过了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探讨,正如列宁所述:“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本文就西藏部落的历史演进过程,力图找出一点... 西藏藏族部落的起源与发展,都经过了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探讨,正如列宁所述:“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本文就西藏部落的历史演进过程,力图找出一点规律性的东西,以就教于读者。 一、西藏藏族部落的起源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指出:“正如几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一样,几个胞族就古典形式来说则组成一个部落”。摩尔根认为:部落是“一种组织完备的社会”,它处在人类“野蛮时代”,“每一部落都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各自的族名,独特的方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氏族部落 藏族部落 西藏 起源与发展 试析 聂赤赞普 吐蕃 雅隆部落 部落联盟 胞族
下载PDF
坚固的云:网络知识社区与“部落化问题”
3
作者 杜骏飞 张慧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5-27,共13页
网络知识社区是流动部落化的,但它也是数字交往何以能凝聚共同体的最好说明,其核心特性是一种气态化但密切聚集的云端共同体。“部落化问题”是考察其生产与消费方式、社群文化特质与社会属性的恰当理论框架。网络知识社区通过垂类化和... 网络知识社区是流动部落化的,但它也是数字交往何以能凝聚共同体的最好说明,其核心特性是一种气态化但密切聚集的云端共同体。“部落化问题”是考察其生产与消费方式、社群文化特质与社会属性的恰当理论框架。网络知识社区通过垂类化和议程化的知识生产,建立了数字交往的生态体系,这使得知识部落成为一种既分散又聚集的“云集”;网络知识社区基于不同知识市场形成了多种生产模式,实现了知识的日常、普惠和再生产,产生了影响整个知识社会的传播效应;而平台通过制度化、正当化等规范措施,推动了知识经济,塑造了知识人的观念,也彰显了技术权力,这一过程展现了虚拟的知识共同体作为社区实体的治理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知识社区 部落 数字交往 知识社会 社群文化
下载PDF
使鹿鄂温克部落传统木工艺文化基因的提取及设计应用
4
作者 孙玉明 王一名 邓凌羽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30,共7页
使鹿鄂温克部落曾经以山川河流为伴,是鄂温克族的一个部落,以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特殊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使之依靠丰富的山林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木工艺文化。然而,随着生活环境的迁移与生产方式的转变,这种历史悠久的民族传... 使鹿鄂温克部落曾经以山川河流为伴,是鄂温克族的一个部落,以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特殊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使之依靠丰富的山林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木工艺文化。然而,随着生活环境的迁移与生产方式的转变,这种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工艺却陷入了发展困境。引入文化基因理论,在梳理与归纳使鹿鄂温克部落传统木工艺发展历程与器物种类的基础上,对其文化基因进行分析和提取。最后将形态、图案、色彩等显性文化基因与生态、审美、习俗等隐性文化基因融入设计实践进行创新探索。使鹿鄂温克部落传统木工艺文化基因的提取与设计应用,可拓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还可为当代民族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鹿鄂温克部落 传统木工艺 文化基因 设计应用
下载PDF
去疆域化,还是部落化?——英语人文学界的理论旅行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5,共16页
欧美思想界形成的左翼“后学”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激进社会政治运动,70年代末退隐入学院象牙塔。历经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孵化蜕变,理论从英语人文学术界越界,走过了从学术话语去疆域化到深度卷入英美社会的意识形态两极化和... 欧美思想界形成的左翼“后学”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激进社会政治运动,70年代末退隐入学院象牙塔。历经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孵化蜕变,理论从英语人文学术界越界,走过了从学术话语去疆域化到深度卷入英美社会的意识形态两极化和部落化的理论旅行。后殖民主义理论麾下的种族和族裔研究、性别研究机构,通过大众媒体、互联网、中小学教材等渠道,使学术话语广泛、迅速地通俗化,与反种族主义、女权主义和LGBTQ群体的社会运动紧密结合。认同政治和政治正确的话语与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思潮相互推波助澜,形成了今天世界的混乱局面。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提供了有力的批判与反思的武器,来解析理论的旅行和英美社会的乱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疆域化 部落 后学理论 国际政治
下载PDF
当代藏区部落组织变迁——以西仓十二部落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蒙小燕 蒙小莺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6期41-44,共4页
近年来在甘青川藏族牧区,随着藏传佛教寺院的重建、民间纠纷调解中部落习惯法的运用,在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一度被废除的藏区旧的社会基层组织——部落组织不断地得以复兴。它既脱胎于1958年以前在藏区普遍实行的部落制度,又... 近年来在甘青川藏族牧区,随着藏传佛教寺院的重建、民间纠纷调解中部落习惯法的运用,在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一度被废除的藏区旧的社会基层组织——部落组织不断地得以复兴。它既脱胎于1958年以前在藏区普遍实行的部落制度,又在部落组织结构、部落制度等重要方面因时、因势地发生了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部落 西仓十二部落 部落组织变迁
下载PDF
从史诗《格萨尔》看古代藏族部落的兵役制度 被引量:2
7
作者 周生文 何峰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卫藏通志》兵制篇说:“唐古忒番兵,向来分派各寨农民,有事则调集为伍……”①这是汉文史料关于藏族兵役制度的早期记载。千百年来,藏族部落的武装一直实行寓兵于民的兵役制度。平时下马为民,从事农牧业生产;战时上马为兵,建立武功。... 《卫藏通志》兵制篇说:“唐古忒番兵,向来分派各寨农民,有事则调集为伍……”①这是汉文史料关于藏族兵役制度的早期记载。千百年来,藏族部落的武装一直实行寓兵于民的兵役制度。平时下马为民,从事农牧业生产;战时上马为兵,建立武功。史诗《格萨尔王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藏族部落早期的兵役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部落 部落战争 部落武装 《格萨尔》 兵役制度 史诗 最高统帅 军事首领 《格萨尔王传》 成年男性
下载PDF
学术部落及其领地:当代学习研究中三种文化的对立与融合
8
作者 周子荷 刘三女牙 +1 位作者 李卿 郑旭东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该文使用学术部落及其领地这一学科文化的人类学隐喻作为概念框架,对当代学习研究的学术部落及其领地进行了分析,鉴别了其中存在的三种文化并对其内涵进行了阐释,提出学习科学的文化是认知的文化,学习技术的文化是认知造物的文化,学习... 该文使用学术部落及其领地这一学科文化的人类学隐喻作为概念框架,对当代学习研究的学术部落及其领地进行了分析,鉴别了其中存在的三种文化并对其内涵进行了阐释,提出学习科学的文化是认知的文化,学习技术的文化是认知造物的文化,学习工程的文化是造物的文化。以此为基础,对当代学习研究中三种文化的对立产生的历史后果及其超越进行了探讨,为此需构建科学—技术—工程的文化连续统,建立学习研究的“生态学隐喻”,改变学术部落中的学术实践,形成一种全新的、更具内在统一性的学习研究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部落 文化 认知 认知造物 造物
下载PDF
青海藏区部落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拉毛措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96-100,共5页
“部落”是原始社会的人们共同体,藏语称“部落”为“tsho—khag”,其最初的雏形是由一伙人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集体。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部落随人类进入奴隶社会而逐渐消亡。青海的藏族部落制度由于受制于地理、历史和历代中央... “部落”是原始社会的人们共同体,藏语称“部落”为“tsho—khag”,其最初的雏形是由一伙人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集体。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部落随人类进入奴隶社会而逐渐消亡。青海的藏族部落制度由于受制于地理、历史和历代中央王朝的羁縻政策的需要等原因,其体制一直延续到1959年民主改革前,这种特殊的历史现象,有必要加以探讨和研究。这对于我们了解历代中央政府对青海藏区的行政管理与施政,对青海藏区的发展都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藏区 部落 藏族部落 部落 青海藏族 藏族地区 都元帅府 青海东部 青海湖 宣慰使
下载PDF
青年新部落的空间性特征与动态变化:以“706青年空间”为例
10
作者 郑天畅 张敏 陈培培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5-1635,共11页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空间现象,青年新部落的空间性特征与动态体现了其与所处社会环境互动的模式、过程与策略。但既有研究主要将空间作为新部落的形成条件和内在特征,而缺乏将空间作为理解新部落的社会与历史过程的关键视角。为此,文章...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空间现象,青年新部落的空间性特征与动态体现了其与所处社会环境互动的模式、过程与策略。但既有研究主要将空间作为新部落的形成条件和内在特征,而缺乏将空间作为理解新部落的社会与历史过程的关键视角。为此,文章基于索亚(Soja)提出的2条向空间开放的分析路径,即“时间-空间”与“社会-空间”,构建分析框架,以“706青年空间”为例,剖析青年新部落的空间性特征与动态。研究表明,“706青年空间”具有成员流动性、共同的情感、仪式与符号、共同占用的空间等新部落属性。同时,“706青年空间”也在现场的情感流动与认同中呈现瞬时的空间性特征,在记忆与想象的过程中呈现空间性的稳定与延续。在与外部社会环境的互动中,青年新部落采取多种空间策略,以便嵌入到现实社会中,包括通过空间的收缩和刺激扩散得以保存和发展,通过空间的开放和关系的拓展,以实现与地方的连接。文章突破了新部落理论有关空间认知的局限,揭示了新部落与社会环境互动中所呈现的空间性特征与动态模式,为解释城市中不断涌现的新部落现象提供了基于空间性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落 空间性 青年空间 空间策略 空间动态 “706青年空间”
下载PDF
藏族部落渊源及其文化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敖红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2-100,共9页
(一) 部落本是原始社会的一种基本的社会组织,是形成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初始形态。由于部落是由一个氏族为核心或由几个氏族联合组成的,所以马克思将其称为“血缘共同体”。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大部分血缘氏族部落基本解体,但是在一... (一) 部落本是原始社会的一种基本的社会组织,是形成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初始形态。由于部落是由一个氏族为核心或由几个氏族联合组成的,所以马克思将其称为“血缘共同体”。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大部分血缘氏族部落基本解体,但是在一些少数民族中部落这一群体却以其变态形式即地域部落的形式延续下来。地域部落仍明显保留着原来部落的名称,以及许多关于氏族部落观念的残余,而且留有时间甚久。一些游牧民族,直到封建社会,还有这种部落残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落 藏族部落 藏族牧民 头人 氏族部落 塔尔寺 渊源 藏语 牧区 一夫一妻制
下载PDF
论藏族部落的赔偿制度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峰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8-32,42,共6页
论藏族部落的赔偿制度何峰藏族部落自远古时期产生、发展、演变到近代,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传统的习惯法始终是维系藏族部落社会的重要纽带,尤其是赔偿制度作为习惯法的核心内容,在藏族部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论藏族部落的赔偿制度何峰藏族部落自远古时期产生、发展、演变到近代,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传统的习惯法始终是维系藏族部落社会的重要纽带,尤其是赔偿制度作为习惯法的核心内容,在藏族部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赔偿制度的内容根据藏族部落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部落 赔偿制度 部落社会 经济赔偿 部落习惯法 处罚性 牦牛 经济处罚 人命案 当事人
下载PDF
藏北游牧部落与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大鸣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7-53,共7页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部落组织 马克思 游牧部落 藏北 民主改革前 部落社会 土地所有制 人类社会 原生形态
下载PDF
藏族部落习惯法传承方式述略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士宏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8-31,共4页
历史上 ,藏族部落习惯法作为制约部落成员社会行为的规范 ,曾长期存在于藏区社会 ,并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文章对藏族部落习惯法的传承方式作了分析。认为格言、谚语。
关键词 藏族 部落习惯法 传承方式 格言 谚语 道德规范 法律规范 寓言故事 财产继承 部落纠纷 狩猎法规 部落内部裁决法
下载PDF
新兴体育社群:青年新部落生活方式实践——以极限飞盘社群为例
15
作者 高海燕 曹飞廉 赵婧如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83,共9页
文章以极限飞盘社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传统共同体式微、同辈竞争内卷加剧的当下,新兴体育社群如何成为青年群体的聚集地,帮助青年重建情感共同体的过程。研究发现,新兴体育社群是青年群体在制度化的生命历程中撑开的弹性空间,参与体... 文章以极限飞盘社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传统共同体式微、同辈竞争内卷加剧的当下,新兴体育社群如何成为青年群体的聚集地,帮助青年重建情感共同体的过程。研究发现,新兴体育社群是青年群体在制度化的生命历程中撑开的弹性空间,参与体育社群活动起到缓和社会时钟下身心紧张状态的作用,部落内形成的关系网络也为提升个人发展创造机会。新兴体育社群以其合作包容、自我赋权的文化价值和去中心化、自我管理的组织形态吸引和凝聚了青年群体,其组织特点也为青年组织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飞盘 新兴体育社群 部落 情感共同体
下载PDF
部落及其产生浅探兼评“前氏族部落”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英明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27-34,共8页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指出:“正如几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一样,几个胞族就古典形式来说则组成一个部落。”部落是原始社会里乃至阶级社会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共同体的一种类型。那么,究竟什么是部落?部落是怎样产...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指出:“正如几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一样,几个胞族就古典形式来说则组成一个部落。”部落是原始社会里乃至阶级社会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共同体的一种类型。那么,究竟什么是部落?部落是怎样产生的?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本文仅就这一问题谈点意见。一、部落概念种种部落一词,据现在所掌握的材料,最早见于荷马史诗。史诗之一“伊利亚特”记载涅斯托尔劝告亚米加农按胞族和部落分编军队的话:“亚米加农:你把军队按胞族和部落分编,那样就可以使胞族支援胞族,部落支援部落。假如你这么办了,希腊人听从了你的命令,那么,你就能看清哪些指挥官和哪些士兵是怯懦的,哪些是勇敢的,因为他们将尽力作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落所有 氏族部落 氏族公社 摩尔根 原始社会末期 人们共同体 部落组织 民族学材料 古代社会 部落联盟
下载PDF
论图书工业主义与读者部落化问题
17
作者 何华征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3,共9页
图书工业主义就是在图书出版和经营的各环节全面贯彻工业主义价值观和方法论,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图书生产的功利化、物质化和资本化。现代读者部落化是图书工业主义发展的必然后果,其常见类型有五种:知识部落、信息部落、利益部落、... 图书工业主义就是在图书出版和经营的各环节全面贯彻工业主义价值观和方法论,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图书生产的功利化、物质化和资本化。现代读者部落化是图书工业主义发展的必然后果,其常见类型有五种:知识部落、信息部落、利益部落、身份部落、思想部落。新时代读者开发的根本出路是扬弃图书工业主义,基本原则是“两个结合”,即图书生产与社会利益相结合、图书生产与社会生产方式相结合。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读者文化,需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重点突破、系统推进,促进出版业振兴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出版 工业主义 读者 部落
下载PDF
以“食”为媒:数字饮食部落的联结图景与生态逻辑
18
作者 沈天健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4,共10页
在媒介场景多元化与内容生产细分化的趋势下,“吃播”文化逐渐兴起并伴生网络社群新形态,对寻绎新媒介视域下的社群研究与圈层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网络民族志与深度访谈法,对新语境下吃播以食物媒介所更新而出的网络社群形态进行探... 在媒介场景多元化与内容生产细分化的趋势下,“吃播”文化逐渐兴起并伴生网络社群新形态,对寻绎新媒介视域下的社群研究与圈层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网络民族志与深度访谈法,对新语境下吃播以食物媒介所更新而出的网络社群形态进行探赜。研究发现,吃播社群具有高度松散性与液态流动性的群聚特征,以共享感官体验、共通情感空间、共创意义价值的“复调”将社群形态更新为“部落”。数字饮食部落以培植技术联结、激发生理共鸣、缓释心理孤独、构筑符号认同的方式形成,并生发如下影响:在部落内形成集体话语空间;促动部落内外的经济交流与资本生产;在部落外叛离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共食社交,建构乡土饮食的新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吃播 数字饮食部落 食物媒介 美食传播
下载PDF
部落视阈下的也门历史与政治
19
作者 蒲瑶 唐彬君 《中东问题研究》 2016年第2期137-158,共22页
从曲折的统一历史到现当代频发的危机,也门的政治转型过程异常艰难,其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因素。本文从也门部落政治难以根除的现实出发,着眼也门历史与政治中的部落因素,以求为研究也门国家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其他中东国家... 从曲折的统一历史到现当代频发的危机,也门的政治转型过程异常艰难,其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因素。本文从也门部落政治难以根除的现实出发,着眼也门历史与政治中的部落因素,以求为研究也门国家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其他中东国家相比,也门具有中东国家部落文化的普遍特征,部落是国家产生之前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组织,它既承载着社会生产功能,同时也发挥着政治作用。同时,也门也因为自己独特的国内条件和政治历史而形成新的特点。首先,也门部落呈现出定居化和农业化的特点。其次,作为部落传统直接体现的部落习惯法和正式法律相互依存。再次,也门南北部落由于各自的历史呈现不同的发展轨迹,并且直接反映在和国家的关系互动之中。最后,当代也门的暴恐化问题愈演愈烈,其中的部落因素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也门部落 部落习惯法 部落与国家 “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
下载PDF
风格建构与异化应对:后亚文化视域下抖音“云养”青年“新部落化”研究
20
作者 刘丽萍 董卫民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6-56,共11页
社交短视频平台成为“云养娃”青年基于趣缘集聚的“新部落”,他们依托专属的话语体系和独特的圈层进行社交:一方面以个人化参与方式构建“新部落化”认同,一方面以集体的符号风格化运动打造独特的媒介奇观。但是,随着“云养”青年对“... 社交短视频平台成为“云养娃”青年基于趣缘集聚的“新部落”,他们依托专属的话语体系和独特的圈层进行社交:一方面以个人化参与方式构建“新部落化”认同,一方面以集体的符号风格化运动打造独特的媒介奇观。但是,随着“云养”青年对“萌娃”的符号化消费加剧,其自身也在平台流量逻辑驱动下走向情感、行为和身份的多重异化,最终成为商业资本的数字劳工。引导青年警醒于“云养”的“情感按摩”幻象,摆脱异化,应在提升青年智能传播媒介素养前提下,促进更多优质内容入驻“信息池”,“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依托政府引导和法律管理,使青年人突破异化桎梏,以科学价值观指引健康的网络社交实践,也让媒介技术和算法平台回归服务于人的主体性之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亚文化 抖音 “新部落化” “云养”青年 异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