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银行破产事件对维护广东金融体系稳定的启示
1
作者 谢许潭 《广东经济》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随着广东金融体系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受全球金融体系风险冲击的可能性也在上升。近期以美国硅谷银行破产等事件引发的系列银行风险事件,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有关全球金融风险在不断积聚的预警。在各种国际金融... 随着广东金融体系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受全球金融体系风险冲击的可能性也在上升。近期以美国硅谷银行破产等事件引发的系列银行风险事件,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有关全球金融风险在不断积聚的预警。在各种国际金融风险因素不断叠加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广东金融体系的总体性监管制度,及时且精准排查银行业的各种“雷区”,大力推进新时代金融体系法治建设以及切实提升数字经济在维护金融体系中的技术效应,才能切实为广东金融体系的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银行 破产事件 金融体系稳定 全球金融体系 银行破产 国际金融风险 美国硅谷 对外开放力度
下载PDF
论货币政策与金融体系稳定——宏观审慎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志洋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36,共6页
面临低通货膨胀率的环境,2008金融危机表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稳定金融体系存在局限性。其原因在于,传统宏观经济理论忽略了金融冲击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且货币政策忽视了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不同步问题,进而忽略了金融体系的失衡,因... 面临低通货膨胀率的环境,2008金融危机表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稳定金融体系存在局限性。其原因在于,传统宏观经济理论忽略了金融冲击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且货币政策忽视了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不同步问题,进而忽略了金融体系的失衡,因此导致宏观审慎监管的角色缺失。本文从宏观审慎的视角,分析货币政策与金融体系稳定的关系,认为货币政策应专注于经济体的调控,金融体系的稳定应由宏观审慎监管负责,且两个部门既要相对独立,又要密切联系,这样才能保证整体经济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金融体系稳定 货币政策
下载PDF
论金融创新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冲击 被引量:2
3
作者 韩玲慧 《金融论坛》 1999年第6期31-33,共3页
一、问题的提出金融创新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金融领域中最重大的事件,它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利益,同时也给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风险。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倒闭、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 一、问题的提出金融创新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金融领域中最重大的事件,它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利益,同时也给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风险。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倒闭、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及1998年美国著名对冲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体系稳定 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非银行金融机构 东南亚金融危机 中央银行 对冲基金 信用风险 或有负债
下载PDF
宏观审慎视角下拉丁美洲国家保障金融体系稳定实践经验借鉴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志洋 宋玉颖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3-69,共7页
拉丁美洲国家多次经历金融危机,其经济金融政策具有很强的宏观审慎导向性质,这些经验同样对逐渐开放金融体系的中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总结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拉丁美洲国家的政策应对,并从防止外汇市场风险传染、拨备制度运行完善和重... 拉丁美洲国家多次经历金融危机,其经济金融政策具有很强的宏观审慎导向性质,这些经验同样对逐渐开放金融体系的中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总结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拉丁美洲国家的政策应对,并从防止外汇市场风险传染、拨备制度运行完善和重视制度层面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应对金融危机的特征,认为中国政府应加强制度层面建设,增强逆周期宏观审慎调控政策的公信力,才能有效保证金融体系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 拉丁美洲国家 金融体系稳定
下载PDF
我国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佳倩 曹强 朱家明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30-36,共7页
近年来,随着影子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张,其安全性已成为我国金融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基于2007年~2014年的季度数据,测算了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度量了基于KMV模型的证券市场风险。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中国金融稳定指数,并借助VA... 近年来,随着影子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张,其安全性已成为我国金融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基于2007年~2014年的季度数据,测算了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度量了基于KMV模型的证券市场风险。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中国金融稳定指数,并借助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影子银行规模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短期内风险可控,长期可能存在爆发风险,且破坏力随时间增加成倍放大。据此,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体系稳定 KMV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 脉冲响应
下载PDF
金融创新与金融体系稳定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员瑞恒 《证券市场导报》 1996年第1期40-44,共5页
金融创新减少了金融机构因市场风险出现危机的可能性,但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信用风险,从而增加了金融体系危机出现的概率。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机构 信用风险转移 金融体系稳定 金融工具 新工具 市场风险 商业银行 危机 资本充足性
下载PDF
国际金融体系稳定与治理
7
作者 刘义圣 《大众标准化》 2020年第18期133-134,共2页
金融全球化被定义为将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逐步整合到一个单一的全球金融市场中,以及各个金融市场工具之间日益相互依赖的过程,在这其中如何建立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并治理它,是各国需要携手解决的关键。
关键词 金融体系稳定 金融体系治理 金融
下载PDF
区域性融资安排将成为未来全球货币和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支柱
8
作者 罗尔夫·斯特鲁奇 《清华金融评论》 2024年第8期46-46,共1页
区域性融资安排(RFAS)将成为未来全球货币和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支柱。从欧洲的角度来看,区域性融资安排对于更好地应对危机是必不可少的。如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包括欧洲稳定机制(ESM)在内的七个区域性融资安排共同构成了全球金融安全... 区域性融资安排(RFAS)将成为未来全球货币和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支柱。从欧洲的角度来看,区域性融资安排对于更好地应对危机是必不可少的。如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包括欧洲稳定机制(ESM)在内的七个区域性融资安排共同构成了全球金融安全网(GFSN)的多边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货币 融资安排 金融体系稳定 欧洲稳定机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全球金融安全网 支柱 应对危机
原文传递
金融体系稳定的微观基础:对我国企业内源、外源融资结构及盈利能力的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焰 许宇科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4-50,共7页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学家从该地区企业高投资增长和低投资收益率、高负债率和高外源融资比率的角度提出金融危机的微观基础一说。本论文通过对中国企业1998—2005年外源融资比率以及盈利能力变化的考察,研究影响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微...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学家从该地区企业高投资增长和低投资收益率、高负债率和高外源融资比率的角度提出金融危机的微观基础一说。本论文通过对中国企业1998—2005年外源融资比率以及盈利能力变化的考察,研究影响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微观基础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研究发现,在分析期内,上市公司增量外部融资比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同时企业投资增长和投资收益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说明我国企业的内部"造血"功能趋于提高,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在下降。导致这个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财富积累水平提高。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角度看,这些现象均提示了一个良好的变化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体系稳定 外源融资与内源融资比率 投资增长 盈利能力
原文传递
中国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京京 杨大光 刘佳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5-258,共4页
文章采用2004—2013年的数据对影子银行和金融体系稳定性进行测度,通过模型实证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影子银行规模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呈现倒U型关系。当影子银行相对规模小于48%时,金融体系稳定性与影子银行呈正相关;当影子银... 文章采用2004—2013年的数据对影子银行和金融体系稳定性进行测度,通过模型实证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影子银行规模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呈现倒U型关系。当影子银行相对规模小于48%时,金融体系稳定性与影子银行呈正相关;当影子银行相对规模大于48%后,金融体系稳定性与影子银行呈负相关。政府应根据影子银行相对规模的大小采取不同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体系稳定 倒U型关系
原文传递
征税、银行利润与金融体系稳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森 彭伟 汪蓓琪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4-49,共6页
本文探讨征税对银行利润和金融体系的定量影响,按照属性将银行分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分析所得税和营业税对2004~2012年这3类银行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银行征税会增加银行服务的价格,不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银行... 本文探讨征税对银行利润和金融体系的定量影响,按照属性将银行分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分析所得税和营业税对2004~2012年这3类银行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银行征税会增加银行服务的价格,不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银行都会将所得税和营业税转移到利润和损失准备金,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负面的效果;从长期看,所得税对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利润影响更加显著,对大型商业银行影响不明显;营业税不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看,对大型商业银行的影响更加显著,对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商业银行 银行利润 所得税 营业税 金融体系稳定
原文传递
竞争度、集中度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基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数据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天芸 姜禹杉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9,共7页
本文研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度、集中度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关系,基于Bankscope数据库以及IMF数据库的数据,运用Z得分、赫芬达尔指数(HHI)和经效率调整后的Lerner指数,并引进一系列控制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兴市... 本文研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度、集中度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关系,基于Bankscope数据库以及IMF数据库的数据,运用Z得分、赫芬达尔指数(HHI)和经效率调整后的Lerner指数,并引进一系列控制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在1997—2012年间的集中度不断下降,从而有助于降低银行体系的风险,实证结论支持竞争稳定性假说和集中脆弱性假说,即银行业竞争度越高,集中度越低,则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体系稳定 银行竞争度 银行集中度 新兴市场
下载PDF
金融体系稳定得益于高增长
13
作者 黄益平 《支点》 2022年第12期12-12,共1页
风险暴露可以促进市场机制逐步完善,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中国是重要新兴市场国家中少数几个没有发生过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国家之一。起码在过去40年,中国没有发生过系统性金融风险。虽然金融风险一直存在,但中国总是能想到办法稳住... 风险暴露可以促进市场机制逐步完善,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中国是重要新兴市场国家中少数几个没有发生过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国家之一。起码在过去40年,中国没有发生过系统性金融风险。虽然金融风险一直存在,但中国总是能想到办法稳住局面。这主要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持续的高增长,在高速发展中解决问题;二是政府兜底,可以有效避免恐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新兴市场国家 风险暴露 系统性金融危机 金融体系稳定 市场机制 有效避免 政府兜底
原文传递
实体经济债务究竟如何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理论机制和解释框架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太辉 《金融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37,123,共14页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高债务与金融体系高风险并存,实体经济高杠杆已成为当前我国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这背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是,实体经济债务究竟如何影响金融体系稳定?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分析了“金融不稳定假说”“债务-通货紧...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高债务与金融体系高风险并存,实体经济高杠杆已成为当前我国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这背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是,实体经济债务究竟如何影响金融体系稳定?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分析了“金融不稳定假说”“债务-通货紧缩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等经典理论,探析了实体经济的债务扩张、债务收缩、债务供给和债务需求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理论机制和具体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构建了一个实体经济债务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债务周期解释框架,统筹考虑了实体经济债务的扩张时间(周期波长)、增长速度(周期波幅)、结构变化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本文研究的政策启示是,实体经济去杠杆和金融体系防风险具有内在统一性,关键在于优化资金的配置结构和提高债务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债务 金融体系稳定 系统性风险 债务周期
原文传递
金融体系的稳定:政策与挑战
15
作者 何问陶 唐珺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5,共4页
AFDP 2 0 0 3年度论坛以金融体系的稳定 :政策与挑战为主题 ,特别在金融体系稳定的评估和实现上 ,对中国的现状进行了有益的分析 ,并相应提出了措施建议 ,从而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全面、深刻的研究范式。
关键词 AFDP 金融体系稳定 FSAP 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下载PDF
为维持国际金融体系稳定而应作出的努力
16
作者 兰伯托.迪尼 奚君羊 《外国经济与管理》 1984年第4期33-33,共1页
1982年,一些债务国在筹措资金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受到了威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了大量有条件的贷款来支持债务国的经济调整计划,并鼓励商业银行保持或扩大其原有的贷款能力。国际金融组织,某些... 1982年,一些债务国在筹措资金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受到了威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了大量有条件的贷款来支持债务国的经济调整计划,并鼓励商业银行保持或扩大其原有的贷款能力。国际金融组织,某些主要国家和商业银行三方的合作,解决了债务国的国际流通手段短缺额,从而避免了一次普遍性的金融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债务国 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金融体系稳定 外债 国际流通手段 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收支逆差
原文传递
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关键
17
作者 何佳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40-41,共2页
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是中国金融稳定与发展的定海神针,这是基于我多年来对中国金融体系研究的体会。
关键词 金融体系稳定 维护 金融稳定 金融工作 中国
原文传递
国际金融体系稳定之关键是汇率稳定——《环球财经》总编辑向松祚与“欧元之父”蒙代尔先生的对话
18
作者 向松祚 《环球财经》 2009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我找不到任何理由不看好中国经济” 向松祚:从2008年9月15日算起,全球金融海啸过去一年了,如果从2007年8月6日次贷危机爆发算起,全球金融危机已经两年了。纵观今日全球经济局势,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关键词 “欧元之父” 金融体系稳定 汇率稳定 蒙代尔 总编辑 对话 财经
原文传递
加强微观审慎监管是构建金融体系稳定的关键
19
作者 S.Raihan Zamil 《金融博览》 2011年第5期26-28,共3页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以及国际标准制定者对全球金融体系监管改革提出多项建议。这些改革提议大都强调对银行的监管,以便帮助全球金融体系化解银行的过度风险.遏制银行的过度冒险行为。
关键词 金融体系稳定 审慎监管 全球金融危机 微观 国际标准 十国集团 冒险行为 制定者
原文传递
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与中国金融体系的未来 被引量:10
20
作者 迈耶.J.戈登 李曜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8-52,共5页
本文针对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是否会对中国金融体系构成威胁的问题,提出了如下观点: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政策性贷款,是在经济体制转型中逐渐形成的,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制度原因;不良贷款的处置损失将在未来由国家财政、中央银行... 本文针对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是否会对中国金融体系构成威胁的问题,提出了如下观点: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政策性贷款,是在经济体制转型中逐渐形成的,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制度原因;不良贷款的处置损失将在未来由国家财政、中央银行和国有银行之间分担,未来分担损失降低了对当前金融体系的冲击;在对中日两国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问题进行比较后,发现中国由于拥有国家政府担任主导者和终极责任承担者的角色,与日本相比,中国不良资产的处置进程迅速并且前景甚佳;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进程,中国人民的财富安全性和经济安全性在不断提高,这将有助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不良资产 处置 中国 日本 比较 金融体系稳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