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70篇文章
< 1 2 1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针菇菌糠对三黄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及回肠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元晓 刘丹 +1 位作者 张才 马彦博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3-57,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金针菇菌糠对三黄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和回肠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三黄鸡192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 试验旨在研究金针菇菌糠对三黄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和回肠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三黄鸡192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和7%金针菇菌糠。试验期48 d。结果显示,金针菇菌糠对三黄鸡生长性能、脾脏指数和回肠形态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7%金针菇菌糠能够提高法氏囊指数(P<0.05),增加血清中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P<0.05)。研究表明,饲喂金针菇菌糠对三黄鸡生长性能和回肠形态无影响,添加7%金针菇菌糠可以改善免疫器官指数、血清脂质代谢和蛋白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菌糠 三黄鸡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器官指数 回肠形态
下载PDF
玉米秸秆与金针菇菌糠不同混合比例对发酵全混合日粮营养品质和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小冬 于二汝 +4 位作者 洪莉平 尚以顺 裴成江 罗近平 陈才俊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年第2期20-28,34,共10页
[目的]研究以玉米秸秆和金针菇菌糠作为粗饲料加工调制肉牛发酵全混合日粮(fermented total mixed ration,FTMR)时二者的最佳配比,为菌糠等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设置7个不同比例的粗饲料混合处理组,玉米秸秆与金针菇菌... [目的]研究以玉米秸秆和金针菇菌糠作为粗饲料加工调制肉牛发酵全混合日粮(fermented total mixed ration,FTMR)时二者的最佳配比,为菌糠等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设置7个不同比例的粗饲料混合处理组,玉米秸秆与金针菇菌糠的比例分别为8∶2(T1组)、7∶3(T2组)、6∶4(T3组)、5∶5(T4组)、4∶6(T5组)、3∶7(T6组)、2∶8(T7组),再以精粗比为4∶6(鲜重)添加肉牛精料补充料,混合均匀后加工制成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将不同处理组的TMR样品装入青贮袋,压实密封后抽真空,遮光保存于室内,自然发酵60 d制成FTMR;分别测定并比较TMR和FTMR的营养组分含量和霉菌毒素含量,同时,测定FTMR的发酵参数,确定最优配比。[结果]①随着玉米秸秆与金针菇菌糠配比降低,TMR的DM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CP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NDF和ADF含量总体呈逐渐增加趋势,EE含量呈波动性变化。②随着玉米秸秆与金针菇菌糠配比降低,FTMR的DM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与发酵前相比,T4组的DM损失率最低;T3组和T4组FTMR的CP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组,与发酵前相比,T3组与T4组FTMR的CP含量增加;各组FTMR的EE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发酵前相比,T1组~T4组FTMR的EE含量下降,T5组~T7组增加;T1组~T5组FTMR的NDF含量显著(P<0.05)低于T6组和T7组,T3组NDF含量最低,与发酵前相比,T3组和T5组FTMR的NDF含量下降;T1组~T5组FTMR的ADF含量显著(P<0.05)低于T6组和T7组,与发酵前相比,T4组和T5组ADF含量下降。③各组FTMR样品均产生酸香味,发酵品质良好;T3组FTMR的pH值最低,显著(P<0.05)低于其余各组,T4组的pH值也较低;随着玉米秸秆与金针菇菌糠配比降低,FTMR的LA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T4组含量最高,T3组次之,二者均显著(P<0.05)高于其余各组;随着玉米秸秆与金针菇菌糠配比降低,FTMR的AA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T5组含量最高,T4组和T3组次之;各组FTMR样品均检测到微量的PA,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T6组和T7组FTMR样品检测到微量的BA,其余各组均未检出;T3组FTMR的AN/TN比值最低,除T6组和T7组AN/TN比值超过10%外,其余各组均小于10%。各组TMR样品以及各组FTMR样品中AFB1、ZEN、OTA含量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参考《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发酵前后样品中霉菌毒素均未超过阈值。④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TMR的AFB1和ZEN含量,玉米秸秆和金针菇菌糠混合比例处理以及发酵和混合比例组合效应对发酵前后样品的AFB1和ZEN含量无显著(P>0.05)影响;发酵处理、玉米秸秆和金针菇菌糠混合比例处理、发酵和混合比例组合效应对发酵前后样品的OTA含量无显著(P>0.05)影响。[结论]综合营养组分和霉菌毒素含量以及发酵品质分析,采用玉米秸秆混合金针菇菌糠调制FTMR的方式能高效保存利用秸秆和菌糠等副产物,二者以6∶4(T3组)或5∶5(T4组)配比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金针菇菌糠 发酵全混合日粮 营养组分 发酵品质 霉菌毒素
下载PDF
金针菇玉米胡萝卜复合香肠的配方及蒸煮损失率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丽媛 李佳文心 +4 位作者 郭丽 武凤艳 李欣欣 潘昭男 陈凯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24年第1期33-40,共8页
以猪肉和鱼肉为主要研究原料,添加大豆分离蛋白、玉米淀粉、金针菇、玉米粒和胡萝卜等辅料,经腌制、混合、灌制、烘烤和蒸煮等工艺制作金针菇玉米胡萝卜复合香肠。以感官评分和蒸煮损失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各因素对复合香肠品... 以猪肉和鱼肉为主要研究原料,添加大豆分离蛋白、玉米淀粉、金针菇、玉米粒和胡萝卜等辅料,经腌制、混合、灌制、烘烤和蒸煮等工艺制作金针菇玉米胡萝卜复合香肠。以感官评分和蒸煮损失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各因素对复合香肠品质的影响,再利用响应面实验进行优化,确定复合香肠的最优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添加量分别为鱼肉泥50.24%、大豆分离蛋白3.17%、玉米淀粉8.38%、金针菇8%、胡萝卜泥5%和玉米粒8%,在此条件下制成的复合香肠形态完整,口感良好,具有金针菇、玉米和胡萝卜的独特风味,营养丰富,更能满足大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香肠 金针菇 胡萝卜 蒸煮损失率
下载PDF
应用拮抗和ISSR标记鉴定64个金针菇菌株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珣 肇莹 +3 位作者 龚娜 刘国丽 马晓颖 肖军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以16个野生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株和48个栽培金针菇菌株为材料,评价不同菌株间体细胞不亲和性,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检测,从细胞学水平和分子水平对金针菇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64个金... 以16个野生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株和48个栽培金针菇菌株为材料,评价不同菌株间体细胞不亲和性,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检测,从细胞学水平和分子水平对金针菇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64个金针菇菌株基于拮抗试验划分为7个类群,基于ISSR聚类分析划分为5个类群;栽培金针菇菌株之间亲缘关系普遍较近,野生金针菇菌株与栽培金针菇菌株大多具有较远的亲缘性;32号栽培菌株和49号野生菌株可以优先选作金针菇杂交育种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 体细胞不亲和性 ISSR分子标记 拮抗试验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聚乙烯醇-金针菇水提取物复合膜制备、表征与保鲜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雪松 刘丽 +2 位作者 唐玉娟 谢以勒 卞鑫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5-217,共13页
为开发新型食品包装膜,提高金针菇资源化利用水平,以可降解的聚乙烯醇(PVA)和金针菇水提取物共混制备PVA-金针菇水提取物复合膜。以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耐水性系数、厚度、不透明度及水蒸气透过系数等复合膜物理性能参数,研究PVA添... 为开发新型食品包装膜,提高金针菇资源化利用水平,以可降解的聚乙烯醇(PVA)和金针菇水提取物共混制备PVA-金针菇水提取物复合膜。以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耐水性系数、厚度、不透明度及水蒸气透过系数等复合膜物理性能参数,研究PVA添加量、2-乙酰柠檬酸三乙酯(ATEC)添加量、金针菇水提物添加量、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对复合膜物理性能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复合膜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PVA-金针菇水提取物复合膜制备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模型,优化了复合膜制备条件,并研究了复合膜在20℃条件下对草莓贮藏期间(6 d)褐变度、失重率、维生素C、丙二醛等保鲜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VA添加量4.0 g、ATEC添加量4.0 g、金针菇水提物添加量3.9 g、干燥温度62℃,干燥时间3.5 h为最佳制备条件,所得复合膜拉伸强度为31.76±0.50 N/cm^(2)、断裂延伸率为97.99%±0.25%、水蒸气透过系数为1.44×10^(-9)±1.53×10^(-11) g·mm/m^(2)·h·kPa、耐水性系数为549.14±0.94 s/mm、膜厚度为0.062±0.002 mm、不透明度为20.97±0.39,物理性能综合得分为102.25±0.16,与模型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为0.57%。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复合膜结构完整,金针菇水提取物与基质相容性较好,并以氢键结合。通过草莓贮藏期间褐变度、失重率、维生素C以及丙二醛的测定,制备的复合膜显示出较好的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提取物 聚乙烯醇 主成分分析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金针菇单孢杂交后代菌株筛选评价
6
作者 陈珣 肇莹 +3 位作者 龚娜 刘国丽 马晓颖 肖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5,共8页
以2个金针菇品种的37个单孢杂交后代菌株为试材,采用描述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3个酶活性指标(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漆酶)和5个农艺性状指标(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菌柄长度、产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筛... 以2个金针菇品种的37个单孢杂交后代菌株为试材,采用描述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3个酶活性指标(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漆酶)和5个农艺性状指标(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菌柄长度、产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筛选优异的金针菇种质资源。结果表明:各指标变异系数在20.93%~42.75%,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产量指标,为42.75%。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构建金针菇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出12、32、33号3个单孢杂交后代菌株,未来可以作为优良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单孢杂交后代 描述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发酵金针菇渣对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王华 张秋红 +5 位作者 郑羽欣 顾孝明 韦建云 谢璐娜 尹会方 周孝琼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7-91,共5页
为了探究在湖羊日粮中用发酵金针菇渣代替花生秧对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试验将32只5月龄的健康公湖羊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对照组饲喂以花生秧为粗饲料(占比60%)的全价日粮,试验Ⅰ... 为了探究在湖羊日粮中用发酵金针菇渣代替花生秧对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试验将32只5月龄的健康公湖羊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对照组饲喂以花生秧为粗饲料(占比60%)的全价日粮,试验Ⅰ、Ⅱ、Ⅲ组湖羊在日粮中用发酵金针菇渣代替花生秧,使其在全价日粮中的占比分别为10.00%、20.00%、30.00%,预试期为5 d,正试期为60 d,试验结束后测定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激素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Ⅲ组的平均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熟肉率、胃泌素和生长激素浓度及胰岛素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剪切力、滴水损失率、失水率和瘦素浓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Ⅱ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除试验Ⅱ组屠宰率外)、肉品质指标及胰岛素活性与对照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瘦素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高于试验Ⅲ组(P>0.05),胃泌素和生长激素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说明用发酵金针菇渣代替花生秧能提高湖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对血清激素指标有积极影响,其中用30%发酵金针菇渣代替花生秧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金针菇 湖羊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血清激素
下载PDF
基于EP-YOLO v8的瓶栽金针菇最优抓取位置定位方法
8
作者 叶大鹏 景均 +2 位作者 吴昊宇 李辉煌 谢立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61,共11页
针对工厂化瓶栽金针菇自动切根过程中,夹持末端因结构设计导致行程固定,进而影响抓取效果甚至切根质量的问题,本文基于YOLO v8(You only look once)构建改进的Enoki-pick_region-YOLO v8(EP-YOLO v8),实现瓶栽金针菇整体及最佳受力区域... 针对工厂化瓶栽金针菇自动切根过程中,夹持末端因结构设计导致行程固定,进而影响抓取效果甚至切根质量的问题,本文基于YOLO v8(You only look once)构建改进的Enoki-pick_region-YOLO v8(EP-YOLO v8),实现瓶栽金针菇整体及最佳受力区域(关键抓取区域)的精准定位与轮廓提取,保障抓取参数的可靠性。该方法在网络优化基础上,基于最小欧几里得距离(Euclidean distance,ED)构建掩膜关系归属与判断模型,明确金针菇菇体与关键抓取区域掩膜间父子关系并合并优化。通过解析合并前后关键抓取区域的相对位置编码,确定抓取参数并进行坐标转换,为建立末端控制映射模型实现末端机械手运动行程的精确控制提供基础。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的金针菇菇体掩膜识别精确率达99.3%,关键抓取区域掩膜识别精确率达99.6%。同时,对比发现掩膜质量得到了提高,获取的参数抓取区域宽度与实际宽度之间的误差仅为0.7%,抓取参数基本满足抓取条件,能有效实现最优抓取位置的精准识别与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栽金针菇 采摘点 采摘机器人 YOLO v8 多目标识别
下载PDF
金针菇菌种选育及保藏虚拟仿真实验设计研究
9
作者 谢春芹 凡军民 +1 位作者 张伟杰 阮思煜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2期59-62,共4页
我国目前金针菇菌种主要为国外引进,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且容易发生变异。金针菇育种是产业中的重要环节,但金针菇菌种选育过程操作步骤繁杂、能耗大、对时间空间要求较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观摩、难再现、难操作。本文通过构建金针菇菌... 我国目前金针菇菌种主要为国外引进,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且容易发生变异。金针菇育种是产业中的重要环节,但金针菇菌种选育过程操作步骤繁杂、能耗大、对时间空间要求较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观摩、难再现、难操作。本文通过构建金针菇菌种选育及保藏的虚拟仿真实验环境,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解决了教学过程问题,让学习者重复理论学习和实操练习等,增强了学习者的体验感和学习兴趣,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菌种选育 保藏 虚拟仿真实验
下载PDF
发酵金针菇菌糠对肉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及养殖成本的影响
10
作者 王东 诸灵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0-24,共5页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水平发酵金针菇菌糠对肉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及养殖成本的影响。研究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湖羊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湖羊。各组分别添加0、10%、20%、30%和40%的发酵金针菇菌糠,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水平发酵金针菇菌糠对肉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及养殖成本的影响。研究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湖羊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湖羊。各组分别添加0、10%、20%、30%和40%的发酵金针菇菌糠,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的全株玉米青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喂20%和30%的发酵金针菇菌糠可以显著提高肉羊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喂20%和30%的发酵金针菇菌糠可以显著增加肉羊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和净肉率(P<0.05),显著提高肉羊的肌肉红度、熟肉率(P<0.05),显著增加肌肉pH24 h值及肌纤维密度(P<0.05);饲喂20%的发酵金针菇菌糠可以显著降低肉羊肌肉滴水损失(P<0.05);饲喂10%~40%的发酵金针菇菌糠可显著增加肉羊肌纤维面积(P<0.05)。饲喂发酵金针菇菌糠可以增加肉羊的增重收入,提高养殖利润。各发酵金针菇菌糠添加组肉羊的养殖利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6.23%、41.52%、31.64%和2.19%。研究表明,肉羊饲粮添加适量的发酵金针菇菌糠可以改善其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提高屠宰性能,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利润,发酵金针菇菌糠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金针菇菌糠 肉羊 生长性能 肉品质 养殖成本
下载PDF
金针菇菌糠对肉鸡免疫调节机制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11
作者 郭培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28-131,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金针菇菌糠对肉鸡免疫调节机制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将1440羽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9个重复,每重复40羽,试验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2%、4%的金针菇菌糠,试验为期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Ⅲ组肉鸡的14 ... 文章旨在研究金针菇菌糠对肉鸡免疫调节机制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将1440羽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9个重复,每重复40羽,试验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2%、4%的金针菇菌糠,试验为期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Ⅲ组肉鸡的14 d体重显著升高2.10%(P<0.05),7~14 d总增重显著升高3.72%(P<0.05),1~14 d总增重显著升高2.33%(P<0.05),7~14 d料肉比显著下降3.26%(P<0.05);此外,各处理组肉鸡的总摄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肉鸡第7和14天肝脏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Ⅱ和Ⅲ组肉鸡第14天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第7天,Ⅲ组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下降(P<0.05);第14天,Ⅱ和Ⅲ组肉鸡血清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TNF-α和IFN-γ含量显著下降(P<0.05)。Ⅱ和Ⅲ组肉鸡盲肠香农指数(Shannon)和样本物种总数(Chao1)显著升高(P<0.05)。试验结论:补充4%的金针菇菌糠能促进肉鸡免疫器官发育,改善血清免疫指标,并最终促进其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菌糠 肉鸡 生长性能 免疫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预处理辅助酶解法制备金针菇抗氧肽
12
作者 王广慧 杨志雨 +3 位作者 孟涓涓 郑晓宇 徐丽晶 韩昊霖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46,共8页
为获取抗氧性更强的金针菇肽,本试验对超声波预处理辅助酶解法制备金针菇抗氧肽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以金针菇肽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的清除率作为指标,对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 为获取抗氧性更强的金针菇肽,本试验对超声波预处理辅助酶解法制备金针菇抗氧肽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以金针菇肽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的清除率作为指标,对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进行了筛选,又对等电点沉淀法分离抗氧肽的最适pH进行了优化,然后在确定胰蛋白酶为最佳蛋白酶,6为沉淀抗氧肽的最佳pH的基础上进行单因素试验,再在固定液料比为40:1(mL/g),酶解温度为37℃,酶解pH为8的前提下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以探讨超声功率、超声时间、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对制备工艺的影响。最后通过超滤分离法对抗氧肽进行了分级和活性比较。结果显示:金针菇抗氧肽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超声时间6 min,超声功率296 W,酶添加量为金针菇样品量的1.1%(g/g),酶解时间75 min,在此条件下,金针菇抗氧肽对ABTS·的清除率为(76.63±1.24)%;截留分子质量<3 kDa的肽对ABTS·的清除率最高。说明金针菇肽具有一定的抗氧性,为金针菇抗氧肽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预处理辅助酶解 金针菇 抗氧肽 响应面设计 超滤
下载PDF
航天诱变育种对金针菇遗传和药用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艺美 赖亮民 +3 位作者 钟武杰 黄舒婷 王家佩 王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5-582,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利用航天诱变技术,选育获得金针菇特色优质种质资源。[方法]对金针菇菌株F3-1进行航天诱变处理,通过拮抗试验、分子标记试验和活性物质测定等对航天诱变菌株进行筛选鉴定及遗传变异多样性分析,并筛选活性物质含量高的菌株... [目的]本文旨在利用航天诱变技术,选育获得金针菇特色优质种质资源。[方法]对金针菇菌株F3-1进行航天诱变处理,通过拮抗试验、分子标记试验和活性物质测定等对航天诱变菌株进行筛选鉴定及遗传变异多样性分析,并筛选活性物质含量高的菌株。[结果]拮抗试验初筛获得7株与出发菌株存在拮抗现象的变异株。分子标记(ISSR、RAPD、SRAP)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诱变菌株与出发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94~0.962,且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00时可分为3个类群。诱变菌株与出发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生物量、总酚、类黄酮、多糖和麦角硫因等指标的变异系数为7.68%~38.97%,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1.53~2.00。其中,多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高,受诱变影响大;总酚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诱变类型丰富。生物学特性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距离为3.16时分为3个类群。最终筛选获得2株活性物质含量高的菌株(T2和T5),其中T2菌株生长速度、生物量和活性物质等均优于出发菌株,而T5菌株主要表现为高多糖含量菌株,其多糖含量比出发菌株提高114.70%(P<0.01)。[结论]航天诱变处理的金针菇菌株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多样性,是新品种选育的优异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航天育种 分子标记 药用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褪黑素处理对金针菇贮藏品质和褐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鑫鑫 李佩艳 +2 位作者 苏娇 马金金 罗登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2-249,共8页
为探究褪黑素处理对采后金针菇低温贮藏品质和褐变的影响,该研究以金针菇为原料,分别采用50、100、200 mmol/L褪黑素溶液浸泡处理(以清水浸泡为对照),于4℃下贮藏12 d,每3 d取样并测定相关理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褪... 为探究褪黑素处理对采后金针菇低温贮藏品质和褐变的影响,该研究以金针菇为原料,分别采用50、100、200 mmol/L褪黑素溶液浸泡处理(以清水浸泡为对照),于4℃下贮藏12 d,每3 d取样并测定相关理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处理均能显著降低金针菇褐变度和失重率,显著抑制呼吸强度的升高,显著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维持较高的总酚含量,增强金针菇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降低·O_(2)^(-)、H_(2)O_(2)的产生和积累,显著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减轻褐变的发生,从而维持金针菇较好的贮藏品质。其中,以200 mmol/L褪黑素处理金针菇的效果最优,该研究可为金针菇的贮藏保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褪黑素 贮藏 品质 褐变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式对金针菇菇脚蛋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明月 贵香茹 +4 位作者 原秋艳 陈美玲 简磊 董晓博 徐怀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126,共8页
以生产金针菇产生的副产物菇脚为实验原料,采用碱法、超声辅助碱法、胶体磨辅助碱法以及冻融辅助碱法提取金针菇菇脚中的蛋白质,探究不同提取方式对菇脚蛋白功能性质(持水性、持油性、起泡及起泡稳定性、乳化及乳化稳定性、溶解性)、理... 以生产金针菇产生的副产物菇脚为实验原料,采用碱法、超声辅助碱法、胶体磨辅助碱法以及冻融辅助碱法提取金针菇菇脚中的蛋白质,探究不同提取方式对菇脚蛋白功能性质(持水性、持油性、起泡及起泡稳定性、乳化及乳化稳定性、溶解性)、理化性质(电位、粒径、表面疏水性、巯基)及结构性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二级结构)的影响,旨在为食用菌副产物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物理辅助方法提取的金针菇菇脚蛋白性质之间存在差异,超声辅助碱提、胶体磨辅助碱提可以显著提高菇脚蛋白的提取率(P<0.05),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菇脚蛋白的功能性质,显著提高了乳化稳定性和起泡稳定性(P<0.05);二级结构中β-折叠含量显著(P<0.05)降低,β-转角含量显著增加(P<0.05),这些结构性质的变化与表面疏水性和稳定性等理化性质的提高密切相关。二者联合辅助提取虽然具有最高的提取率,但由于其过度的剪切力会导致蛋白的乳化性和起泡性等功能性质显著降低;冻融辅助提取具有相对较低的提取率,并且会降低菇脚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和巯基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脚蛋白 超声辅助提取 胶体磨辅助提取 功能性质 结构性质
下载PDF
菌丝培养期温度和时间对金针菇产量的影响
16
作者 刘亚兰 李贺文 +5 位作者 蔡为明 冯占 沈颖越 杨瑞恒 邱亚 李娜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3,共5页
研究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发菌室内菌丝培养期温度(15、16、17℃,分别记为低温LT、中温MT、高温HT)和时间(20~27 d)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菌丝培养过程中,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栽培瓶内培养料温度逐渐升高,栽培瓶内外温差最高... 研究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发菌室内菌丝培养期温度(15、16、17℃,分别记为低温LT、中温MT、高温HT)和时间(20~27 d)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菌丝培养过程中,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栽培瓶内培养料温度逐渐升高,栽培瓶内外温差最高可达4℃,HT的瓶内平均料温高于LT 3.16℃。菌丝培养22~27d后出菇,MT菌丝培养22d的产量最高(每瓶472.13g)。以MT每天培养温度总和为基准,分别通过延长和缩短LT和HT的培养时间,使三者温度总和相同,比较出菇产量,发现LT(23 d,每瓶465.69 g)和HT(20 d,每瓶393.94 g)平均产量均低于MT(22 d,每瓶472.13 g)。发菌室1~6 d为16℃、7~22 d为14℃的条件可以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工厂化栽培 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
下载PDF
金针菇多糖通过调节髓系细胞生成缓解苯并[a]芘染毒小鼠血管炎症
17
作者 牛泽淼 李鑫 +5 位作者 陈宁 梁振华 赵娟 吕品 张岩 付程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113,共9页
金针菇多糖(Flammulina velutipes polysaccharide,FVP)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作用。为进一步探讨FVP缓解血管损伤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构建苯并[a]芘(benzo[a]pyrene,Ba P)小鼠染毒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血管炎症因子表达量;使用流式细... 金针菇多糖(Flammulina velutipes polysaccharide,FVP)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作用。为进一步探讨FVP缓解血管损伤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构建苯并[a]芘(benzo[a]pyrene,Ba P)小鼠染毒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血管炎症因子表达量;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和脾脏中促炎细胞比例及骨髓造血细胞亚群构成。结果显示,FVP处理缓解Ba P诱导的白介素-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等血管促炎因子的表达。此外,FVP处理显著抑制Ba P诱发的小鼠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以及脾脏中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增加。进一步分析骨髓造血细胞亚群构成发现,Ba P处理后增加了小鼠骨髓中造血祖细胞和粒细胞巨噬细胞祖细胞的比例,减少了造血干细胞和普通髓系祖细胞的比例,而FVP处理后逆转了这一现象,使骨髓造血细胞亚群恢复至健康对照水平。同时细胞水平上的研究表明,FVP可抑制Ba P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的氧化应激。综上,FVP可能是通过维持骨髓造血系统的稳态、调节促炎细胞向循环系统的输出和下调外周促炎细胞的比例缓解Ba P引发的血管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多糖 苯并[A]芘 血管炎症 造血作用 髓系细胞生成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金针菇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18
作者 唐桂容 刘建雨 +3 位作者 于海龙 宋春艳 谭琦 尚晓冬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6期902-910,共9页
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是一种著名的药食两用真菌,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是其进行基因功能研究的关键技术。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方法是目前金针菇遗传转化的重要方法之一。系统综述了转化受体、农杆菌... 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是一种著名的药食两用真菌,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是其进行基因功能研究的关键技术。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方法是目前金针菇遗传转化的重要方法之一。系统综述了转化受体、农杆菌菌株、双元载体、乙酰丁香酮和共培养时间等因素对金针菇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总结了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技术在金针菇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就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作简单的探讨,以期为今后建立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金针菇遗传转化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农杆菌 遗传转化
下载PDF
黄色金针菇黑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19
作者 高章会 孙达锋 +6 位作者 刘绍雄 李建英 岳万松 刘春丽 张晓华 刘桂秧 华蓉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4期94-97,共4页
为探明引起黄色金针菇黑腐病的病原菌,为黄色金针菇病害防治及栽培管理等奠定基础,开展了黄色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黑腐病的病害调查和病原菌分离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引起黄色金针菇黑腐病的病原菌为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 为探明引起黄色金针菇黑腐病的病原菌,为黄色金针菇病害防治及栽培管理等奠定基础,开展了黄色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黑腐病的病害调查和病原菌分离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引起黄色金针菇黑腐病的病原菌为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金针菇 黑腐病 病原菌 分离鉴定 托拉斯假单胞杆菌
下载PDF
蜗牛酶改性金针菇不溶性膳食纤维工艺优化及其对理化性质的影响
20
作者 闫宇轩 吴伟杰 +3 位作者 陈惠 陈正行 王韧 王涛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6,共13页
用蜗牛酶(snailase)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进行改性,以改性后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并测定不同SDF含... 用蜗牛酶(snailase)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进行改性,以改性后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并测定不同SDF含量改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利用蜗牛酶改性金针菇IDF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蜗牛酶使用量2%、酶解时间14 h、酶解温度35℃、pH7.0,该条件下SDF得率为14.38%;与未改性样品相比,改性后样品SDF含量增加363.87%;改性后样品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阳离子交换力、葡萄糖吸附能力、葡萄糖透析延缓能力、胆固醇吸附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随着SDF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改性前后的样品均在3400、1739、1000~1300 cm^(-1)有糖类的伸缩振动特征峰,但改性后样品的透射率明显低于未改性样品。扫描电镜和粒度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改性膳食纤维出现大量片层以及少量蜂窝结构,整体结构疏松,比表面积增大,且随着样品中SDF含量增而更明显。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蜗牛酶改性处理未使金针菇IDF的晶体构型发生变化,仅衍射强度有所减弱。研究结果表明,蜗牛酶能使金针菇不溶性膳食纤维中的葡聚糖及半纤维素发生分解,从而提高其可溶性,改善其理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膳食纤维 工艺优化 酶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