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电共聚物P(VDF-TrFE)介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乐望民 唐一文 +1 位作者 汪大海 赵兴中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339-342,共4页
利用最小二乘法 ,对辐照改性后 P(VDF- Tr FE)薄膜试样的介电常数谱进行 V- F关系模拟 ,得出该材料具有与自旋玻璃体系及弛豫铁电体类似的性质 .同时研究了其冻结温度随加工和辐照条件变化的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适当选择加工和辐... 利用最小二乘法 ,对辐照改性后 P(VDF- Tr FE)薄膜试样的介电常数谱进行 V- F关系模拟 ,得出该材料具有与自旋玻璃体系及弛豫铁电体类似的性质 .同时研究了其冻结温度随加工和辐照条件变化的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适当选择加工和辐照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TrFE) 辐照改性 铁电共聚物 介电特性
下载PDF
铁电共聚物P(VDF-TrFE)电子辐照的相变特性与弛豫现象研究
2
作者 国世上 李伟平 +1 位作者 孙成亮 赵兴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304-1307,1310,共5页
利用X射线衍射、差分扫描热分析(DSC)、电滞回线和介电常数的测量等研究了经高能电子辐照的共聚物P(VDF-TrFE) 56/44 mol%和80/20 mol%的相变特性和弛豫现象.结果表明,适量电子辐照不仅可以把低VDF含量的P(VDF-TrFE)56/44 mol%从正常铁... 利用X射线衍射、差分扫描热分析(DSC)、电滞回线和介电常数的测量等研究了经高能电子辐照的共聚物P(VDF-TrFE) 56/44 mol%和80/20 mol%的相变特性和弛豫现象.结果表明,适量电子辐照不仅可以把低VDF含量的P(VDF-TrFE)56/44 mol%从正常铁电体转变为弛豫铁电体,而且可以把高VDF含量的P(VDF-TrFE)80/20 mol%转变为驰豫铁电材料.从而为此类巨电致伸缩材料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扩大了其在机电装置方面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共聚物P(VDF-TrFE) 相变 弛豫
下载PDF
有机铁电共聚物P(VDF-TrFE)铁电极化反转机理的STM研究
3
作者 李杰 徐敬 祝生祥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9-42,共4页
本文用一种改装了的STM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到聚偏氟乙烯(PVDF)的共聚物P(VDF-TrFE)的铁电畴。这一技术我们称之为“局域压电性”探测技术。通过测量有机铁电共聚物P(VDF-TrFE)样品的表面振动,我们可以... 本文用一种改装了的STM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到聚偏氟乙烯(PVDF)的共聚物P(VDF-TrFE)的铁电畴。这一技术我们称之为“局域压电性”探测技术。通过测量有机铁电共聚物P(VDF-TrFE)样品的表面振动,我们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正、负和非振动畴,并记录下极化反转过程中畴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可以用一个“非平衡的四阱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共聚物 有机 铁电共聚物 极化反转
下载PDF
VDF(52)/TrFE(48)铁电共聚物的非晶介电弛豫
4
作者 张兴元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65-371,共7页
用液氮淬火和热处理方法制得结晶度相差较大的铁电共聚物VDF(52)/TrFE(48)试样、介电弛豫研究揭示室温以下共聚物的频率谱由低频和高频两部分组成.低频部由非晶区被冻结分子链段的微布朗运动贡献,符合WLF方程;高... 用液氮淬火和热处理方法制得结晶度相差较大的铁电共聚物VDF(52)/TrFE(48)试样、介电弛豫研究揭示室温以下共聚物的频率谱由低频和高频两部分组成.低频部由非晶区被冻结分子链段的微布朗运动贡献,符合WLF方程;高频部由晶区和非晶区分子链段较小尺度的局域运动产生,遵从Arrhenius规律.分峰拟合结果得到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4℃,局域弛豫活化能为46.4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共聚物 非晶 介电弛豫 VDF
下载PDF
VDF/TrFE铁电共聚物极化分布与退极化过程的激光强度调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兴元 陈王丽华 蔡忠龙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760-1766,共7页
建立起激光强度调制法测量装置及其测量与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了 V D F/ Tr F E 铁电共聚物的极化分布和退极化过程.发现25 μm 厚的 V D F(80)/ Tr F E(20) 薄膜在距表面8 μm 左右薄层热电系数显示... 建立起激光强度调制法测量装置及其测量与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了 V D F/ Tr F E 铁电共聚物的极化分布和退极化过程.发现25 μm 厚的 V D F(80)/ Tr F E(20) 薄膜在距表面8 μm 左右薄层热电系数显示极大值,而12 μm 厚的则在中心处,两者的热电系数皆以两表面呈对称分布.在145 ℃热处理产生退极化.随着时间的增长,热电系数减小,退极化由试样的一面向另一面逐渐进行,2 h 后由强电场形成的极化基本消失.直流极化30 μm 厚的 V D F(70)/ Tr F E(30) 薄膜,热电系数分别在离两表面6 ,8 μm 处达恒定值,基本以两表面呈反对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共聚物 极化分布 退极化 激光强度调制
原文传递
铁电高分子共聚物薄膜样品真空制膜仪的设计与制作
6
作者 汪大海 李伟平 国世上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6-18,共3页
设计与制作了铁电高分子共聚物薄膜样品真空制膜仪,该制膜仪操作简单,制膜方便,制备出的薄膜样品厚度均匀,膜厚可控制在30-40μm,可替代昂贵的机械静热压式或旋转悬浮式制膜仪。
关键词 铁电高分子共聚物薄膜样品 设计 制作 真空制膜仪 机械静热压 旋转悬浮
下载PDF
巨电致伸缩共聚物P(VDF-TrFE)超声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国世上 李伟平 +1 位作者 孙成亮 赵兴中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41-244,223,共5页
设计制作了以电子辐照的共聚物P(VDF TrFE)为工作单元的巨电致伸缩超声传感器 ,通过去耦合电路的保护 ,测试了不同偏置电压下近场和远场的响应频率和带宽 ,分析了诱导压电常数随外电场的变化 ,合理的解释了正负偏压下的波形翻转现象。... 设计制作了以电子辐照的共聚物P(VDF TrFE)为工作单元的巨电致伸缩超声传感器 ,通过去耦合电路的保护 ,测试了不同偏置电压下近场和远场的响应频率和带宽 ,分析了诱导压电常数随外电场的变化 ,合理的解释了正负偏压下的波形翻转现象。这样就把电子辐照P(VDF TrFE)共聚物材料的应用频率范围提高到超声领域 ,为进一步研制相关巨电致伸缩超声传感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共聚物P(VDF-TrFE) 超声传感器 巨电致伸缩
下载PDF
朗缪尔铁电聚合物薄膜的电学特性:高热释电系数和低介电常数(英文)
8
作者 刘浦锋 王建禄 +2 位作者 田莉 孟祥建 褚君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1-404,409,共5页
研究了利用朗缪尔技术(LB)生长在柔性基底上的聚偏氟乙烯和三氟乙烯的共聚物(P(VDF-TrFE))薄膜的电学性质.通过测量相对介电常数和热释电系数,发现薄膜在室温1kHz时的优值因子达到1.4 Pa-1/2.这表明利用LB技术生长的P(VDF-TrFE)薄膜是... 研究了利用朗缪尔技术(LB)生长在柔性基底上的聚偏氟乙烯和三氟乙烯的共聚物(P(VDF-TrFE))薄膜的电学性质.通过测量相对介电常数和热释电系数,发现薄膜在室温1kHz时的优值因子达到1.4 Pa-1/2.这表明利用LB技术生长的P(VDF-TrFE)薄膜是热释电探测器的优良候选材料.优值因子的提高可能来源于LB薄膜的良好结晶性和分子链在平面内的高度有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共聚物薄膜 朗缪尔薄膜 优值因子
下载PDF
电子辐照的P(VDF/TrFE)共聚物的铁电弛豫异常现象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小刚 姚熹 +3 位作者 张德生 宋志棠 沈波 张良莹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105,共5页
本文研究了聚偏氟乙烯和三氟乙烯的铁电共聚物P(VDF/TrFE)的铁电弛豫现象,并讨论了铁电弛豫异常想象。比较了VDF不同含量的共聚物在辐照前后铁电性能的改变,电子辐照大大改变了聚合物样品的性能,使VDF含量52%和70%的样品出现了明显的铁... 本文研究了聚偏氟乙烯和三氟乙烯的铁电共聚物P(VDF/TrFE)的铁电弛豫现象,并讨论了铁电弛豫异常想象。比较了VDF不同含量的共聚物在辐照前后铁电性能的改变,电子辐照大大改变了聚合物样品的性能,使VDF含量52%和70%的样品出现了明显的铁电弛豫现象,但发现在VDF含量为80%的样品中存在一种铁电弛豫异常现象:铁电居里峰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向低温端移动。研究样品的二氟乙烯(VDF)的摩尔含量在52%~8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共聚物 电子辐照 铁电弛豫 铁电异常
原文传递
聚合物驻极体材料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钟福 王丽 李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8-50,共3页
综述了几种电活性聚合物近年来的迅猛发展状况.其中之一是空间电荷型聚合物压电膜,例如聚丙烯蜂窝膜(PP cellular)和聚四氟乙烯多孔膜(porous PTFE),它们呈现出高达200~600pC/N的压电d_(33)系数。另一类是经缺陷结构修正的弛豫铁电聚... 综述了几种电活性聚合物近年来的迅猛发展状况.其中之一是空间电荷型聚合物压电膜,例如聚丙烯蜂窝膜(PP cellular)和聚四氟乙烯多孔膜(porous PTFE),它们呈现出高达200~600pC/N的压电d_(33)系数。另一类是经缺陷结构修正的弛豫铁电聚合物偏氟-三氟乙烯共聚物,它们在150MV/m的电场作用下可能诱导出约5%的高应变量和1J/cm^3的高弹性能密度。而全有机复合材料则呈现出十分高的介电系数(>900),和在13MV/m的较低电场下形成的2%的高应变量及接近1GPa的高弹性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聚合物 驻极体材料 偏氟—三氟乙烯共聚物 复合材料 空间电荷型聚合物压电膜 铁电共聚物
下载PDF
光学薄膜参数测试
11
《中国光学》 EI CAS 2000年第6期47-47,共1页
O484.5 2000064036非晶GeO<sub>2</sub>-SiO<sub>2</sub>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红外吸收谱=Preparation and infrared spectra of GeO<sub>2</sub>-SiO<sub>2</sub>thin amorphous films[... O484.5 2000064036非晶GeO<sub>2</sub>-SiO<sub>2</sub>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红外吸收谱=Preparation and infrared spectra of GeO<sub>2</sub>-SiO<sub>2</sub>thin amorphous films[刊,中]/张祖新,张文炳(武汉大学物理系.湖北,武汉(430072)),李伟(山东师范大学物理系.山东,济南(250014))//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6(1).—84-86采用锗-硅复合靶射频反应溅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吸收谱 复合薄膜 武汉大学学报 物理系 光学薄膜 山东师范大学 复合靶 制备 铁电共聚物 自然科学版
下载PDF
PCLT/P(VDF-TrFE)纳米复合多层热释电探测器的灵敏度
12
作者 张清琦 周歧发 +2 位作者 黄钢明 陈王丽华 蔡忠龙 《中国科学(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7-342,共6页
以 0 3PCLT/P (VDF TrFE)纳米复合材料为热释电膜 ,制备了具有多层结构的热释电探测器 ,测量了热释电电流灵敏度 .通过引进矩阵方法从理论上计算了这个多层热释电探测器的电流灵敏度并讨论了各层厚度对其影响 .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相比... 以 0 3PCLT/P (VDF TrFE)纳米复合材料为热释电膜 ,制备了具有多层结构的热释电探测器 ,测量了热释电电流灵敏度 .通过引进矩阵方法从理论上计算了这个多层热释电探测器的电流灵敏度并讨论了各层厚度对其影响 .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相比较 ,两者在 1 0 1~ 1 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热释电探测器 矩阵法 电流灵敏度 热释电膜 铁电高分子共聚物 铁电陶瓷
原文传递
Controlled fabrication and electrical-magnetic properties of Poly(OT-co-AN)/Ba_(0.8)La_(0.2)Al_2Fe_(10)O_(19) composites 被引量:4
13
作者 CHEN KeYu XU QingQing LI LiangChao TONG GuoXiu QIAN HaiSheng XIAO QiuShi XU Fe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6-15,共10页
Poly(OT-co-AN)/Ba0.8La0.2Al2Fe10O19 (Poly(OT-co-AN)/BLAF) composites were fabricated by in situ polymerization method. It was investigated that of mass rate of momomer (mor/mAN), polymeration temperature and t... Poly(OT-co-AN)/Ba0.8La0.2Al2Fe10O19 (Poly(OT-co-AN)/BLAF) composites were fabricated by in situ polymerization method. It was investigated that of mass rate of momomer (mor/mAN), polymer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and feeding ratio of BLAF effect on the structures, morphology, conductivity, magnetic property of composites by the orthogonal optimum desig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oly (OT-co-AN) copolymer had a better coating on BLAF particles, and there were some interactions between components in the composites.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related to content of the magnetic BLAF particles in it. The feeding ratio of BLAF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constitute and conductivity of the composites, followed by the temperature. The reflection loss and the effective bandwidth of composites for electromagnetic wave were at- tributed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poly(OT-co-AN) and BLAF. The poly(OT-co-AN)/BLAF composites with mass ratio of BLAF to mix monomer (moT^mAN =1:1) equal to 5/1 at 10 h in 25~C had a maximum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its compo- nents, showed a maximum reflection loss of -26.94 dB at 14.10 GHz and an available bandwidth of 8.54 GHz. It was sug- gested that the composites can be used as a advancing absorption and shielding materials for electromagnetic wave due to their favorable microwave absorption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OT-co-AN) copolymer Ba-ferrite CONDUCTIVITY magnetic property reflection los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