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冯治《中国农民富裕化道路──锡山市农村现代化研究》
1
作者 徐学银 戴德生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61-162,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冯治 《中国农民富裕化道路-锡山市农村现代化研究》 锡山市 农村现代化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土壤性质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以江苏省锡山市为例 被引量:24
2
作者 韩书成 濮励杰 +3 位作者 陈凤 张彩云 张健 彭补拙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2-619,共8页
以锡山市为分析样区,对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7个指标对旱地变为未利用地、水田变为菜地、水田变为旱地、水田变为林地和水田变为未利用地等五种变化方式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 以锡山市为分析样区,对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7个指标对旱地变为未利用地、水田变为菜地、水田变为旱地、水田变为林地和水田变为未利用地等五种变化方式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质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变化方式对各指标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不同:(1)水田变为菜地、旱地和林地使土壤向酸化方向发展,土壤pH分别降低0.47、0.78和0.17;旱地和水田变为未利用地分别使土壤pH提高0.24和0.74;(2)水田变为未利用地、菜地和林地分别使有机质降低3.83、3.18和0.35 g kg-1;水田变为旱地、旱地变为未利用地分别使有机质含量增加7.58和1.07 g kg-1;(3)旱地变为未利用地、水田变为菜地和未利用地分别使全氮降低0.31、0.08和0.11 g kg-1;水田变为旱地和林地分别使全氮提高0.41和0.04 g kg-1;(4)旱地变为未利用地使全磷有微小幅度的降低,降低量为0.01 g kg-1;水田变为菜地、旱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后不同程度地提高全磷含量,增加量分别为0.23、0.08、0.23和0.09 g kg-1;(5)旱地和水田变为未利用地分别使速效氮降低2.38和7.62 mg kg-1;水田变为菜地、旱地和林地分别使速效氮增加11.61、34.51和18.26 mg kg-1;(6)旱地变为未利用地使速效磷降低3.70 mg kg-1;水田变为菜地、旱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分别使速效磷增加45.16、7.54、40.55和10.94 mg kg-1;(7)旱地变为未利用地以及水田变为菜地、旱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均使速效钾含量有所增加,增加量分别为8.75、77.44、32.28、160.4和27.59 mg 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性质 土地利用变化 长江三角洲 锡山市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质量变化的初步研究——以锡山市为例 被引量:31
3
作者 葛向东 彭补拙 +1 位作者 濮励杰 王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51,共5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质量变化的监测是该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点领域。锡山市位于太湖平原北部 ,其耕地质量变化过程反映了长江三角洲腹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耕地现状和发展趋势。本研究以锡山市为典型区 ,依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 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质量变化的监测是该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点领域。锡山市位于太湖平原北部 ,其耕地质量变化过程反映了长江三角洲腹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耕地现状和发展趋势。本研究以锡山市为典型区 ,依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多年土壤监测数据和有关耕地系统状态的统计数据 ,结合研究区耕地状况的调查分析 ,提出了支持压力 -状态 -响应模型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并据此指标体系分析了该区耕地质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该区耕地系统的发展总体上是可控的、有序的 ,但是耕地系统产出能力的稳定性呈下降趋势 ,系统高水平投入的维持面临较大的压力。鉴于人口增加和耕地持续减少的态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逆转 ,耕地占补的质量差异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指标体系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长江三角洲 锡山市
下载PDF
江苏锡山市耕地预警系统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葛向东 张侠 +1 位作者 濮励杰 彭补拙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32-538,共7页
依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多年土壤监测数据和有关耕地系统状态的统计数据 ,结合研究区耕地状况的调查分析 ,建立了耕地预警系统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 ;据此模型进行了锡山市 2 0 10年耕地系统的预警分析 .结果表明 ,耕地系统产出能力的... 依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多年土壤监测数据和有关耕地系统状态的统计数据 ,结合研究区耕地状况的调查分析 ,建立了耕地预警系统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 ;据此模型进行了锡山市 2 0 10年耕地系统的预警分析 .结果表明 ,耕地系统产出能力的稳定性呈下降趋势 ,加大投入以保持耕地质量的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耕地预警系统 指标体系 预警模型 锡山市 耕地监测 耕地面积 耕地质量
下载PDF
区域农地利用变化强度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原锡山市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青 黄贤金 +2 位作者 濮励杰 李宪文 周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5-540,共6页
在提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农地利用变化强度及其测算方法的基础上,以无锡原锡山市为例,进行了农地利用变化强度的实际测算。并在对原锡山市农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该区域农地利用变化强度驱动因素的指标体系... 在提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农地利用变化强度及其测算方法的基础上,以无锡原锡山市为例,进行了农地利用变化强度的实际测算。并在对原锡山市农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该区域农地利用变化强度驱动因素的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中特别引入了邻近城市(上海)辐射、耕地保护政策变化两项指标。运用主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在理论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农地利用变化强度变化的驱动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城市(上海)辐射、人口、耕地保护政策变化、农业集约化,以及城市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以前3项因素的作用为重。研究还表明,农地利用变化强度标准的引入是可行和有实际意义的。最后总结了区域农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并从土地资源保护、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决策等方面,就区域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农地利用 变化强度 驱动机制模型 锡山市 指标体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县域耕地变化驱动要素研究——以原锡山市为例 被引量:40
6
作者 濮励杰 周峰 彭补拙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79-785,共7页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要素研究,是当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热点和关键问题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耕地非农占用量大,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突出.运用相关分析、主成份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手段,通过对...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要素研究,是当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热点和关键问题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耕地非农占用量大,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突出.运用相关分析、主成份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手段,通过对典型区原锡山市耕地数量、质量变化驱动要素的定量分析,探讨了县域耕地变化的驱动要素,为进一步研究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耕地变化提供借鉴,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县域耕地变化 驱动要素 锡山市 土地利用变化 耕地保护
下载PDF
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锡山市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徐梦洁 王静 曲福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8-402,共5页
土地利用评价的尺度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 ,其中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最适宜的候选中观尺度 ,在评价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县域经济的特点对县域土地利用的构成和动态变化必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从而决定了县域土地资源利用... 土地利用评价的尺度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 ,其中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最适宜的候选中观尺度 ,在评价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县域经济的特点对县域土地利用的构成和动态变化必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从而决定了县域土地资源利用可持续性的程度。遵循FAO提出的土地利用的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等准则 ,确立了适宜于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并以锡山市为例 ,从锡山市的具体情况出发 ,确定了适宜于锡山市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对锡山市 1985~ 1999年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 ,评价指标按土地可持续评价的要求将指标分为增长型、递减型、控制性、平稳型。评价结果以诊断的形式表现 ,首先列出六大准则层 ,依据指标计算结果对其进行定性评价 ;其次列出各准则层中存在的问题 ;再次是确定问题发生影响的时点 ,这样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时 ,可以分出轻重缓急 ,所依据的是系统论的原理 :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可能存在替代作用 ,但这种替代作用是暂时和相对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评价指标体系 锡山市 可持续利用 县域经济
下载PDF
锡山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39
8
作者 刘晶 彭补拙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95-299,320,共6页
本文以无锡锡山市为例,分析其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及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驱动力,包括经济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人口增长、政治经济政策这4个方面,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耕地面积变化的社会驱动力作定量分析。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力分析 经济发展 耕地面积变化 社会 工业化 城镇化 锡山市 无锡 政治经济
下载PDF
GPS测量技术在锡山市地面沉降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晓梅 齐丽云 于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69-172,共4页
通常研究认为 ,苏锡常地区超量开采地下水是产生地面沉降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锡山市地下水开采十分强烈 ,其地面沉降灾害也最为严重。为了有效地分析研究地面沉降的发生发展过程 ,必须获取一定时间间隔内的地面沉降实测值 ,全球定位系统 ... 通常研究认为 ,苏锡常地区超量开采地下水是产生地面沉降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锡山市地下水开采十分强烈 ,其地面沉降灾害也最为严重。为了有效地分析研究地面沉降的发生发展过程 ,必须获取一定时间间隔内的地面沉降实测值 ,全球定位系统 (GPS)就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测量手段。本文在简要介绍了锡山市地质、水文地质及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的基础上 ,重点阐述了运用GPS测量技术对锡山市地面沉降进行首次实测的情况 ,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 ,最后对锡山市地面沉降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山市 地面沉降 GPS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 地质调查
下载PDF
江苏省锡山市耕地数量、质量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峰 周颖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1年第4期7-10,6,共5页
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江苏省锡山市的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 ,得出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按影响力大小排列为经济、人口与政策、土地管理及土地生产力 ;而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则有农业的... 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江苏省锡山市的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 ,得出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按影响力大小排列为经济、人口与政策、土地管理及土地生产力 ;而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则有农业的地位、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人口及粮食生产力因子。得出耕地质量受经济、政策及管理因子影响的程度小于耕地数量 ,但两种变化都首先受到第一产业尤其是农业地位的影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锡山市 耕地数量 耕地质量 农业地位
下载PDF
江苏省锡山市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锁忠 黄家柱 闾国年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6-103,共8页
从地下水运动均衡原理的角度分析江苏省锡山市西部地区第Ⅱ承压含水层天然和现状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均衡要素 ,揭示了该区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其中现状开采条件下的 75 %~ 80 %的开采量来自于粘性土层的压密释水量。根据地面... 从地下水运动均衡原理的角度分析江苏省锡山市西部地区第Ⅱ承压含水层天然和现状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均衡要素 ,揭示了该区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其中现状开采条件下的 75 %~ 80 %的开采量来自于粘性土层的压密释水量。根据地面沉降的发生机理剖析地面沉降严重发育地区忽略地面沉降影响因子建立的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合理的计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原理 地下水开采 地面沉降 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 江苏 锡山市
下载PDF
社区康复实践与反思——江苏省锡山市华庄镇社区康复工作经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励建安 周士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36-337,共2页
关键词 社区康复 江苏 锡山市 设计目标 经验
下载PDF
锡山市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锁忠 闾国年 黄家柱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11,共5页
从地下水运动均衡原理的角度分析了锡山市西部地区第Ⅱ承压含水层天然和现状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均衡要素,揭示了该地区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其中现状开采条件下的75%~80%的开采量来自于粘性土层的压密释水量;同时,根据地面沉降... 从地下水运动均衡原理的角度分析了锡山市西部地区第Ⅱ承压含水层天然和现状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均衡要素,揭示了该地区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其中现状开采条件下的75%~80%的开采量来自于粘性土层的压密释水量;同时,根据地面沉降的发生机理剖析地面沉降严重发育地区忽略地面沉降影响因子建立的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合理的计算方法,并对考虑地面沉降影响因子的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的可实现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均衡 地下水开采 地面沉降 地下水资源 计算模型 锡山市
下载PDF
锡山市乡镇卫生院运营现状、问题及改革路径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卫平 《中国卫生资源》 2000年第3期107-109,共3页
该文探讨了“苏南模式”乡镇卫生院在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情况下面临的新问题。分析了乡镇卫生院的体制、机制缺陷。提出乡镇卫生院改革可选择的路径之一──“公有民营”。但是,在真正代表社区居民意志的社区组织尚未形成的背景下推进... 该文探讨了“苏南模式”乡镇卫生院在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情况下面临的新问题。分析了乡镇卫生院的体制、机制缺陷。提出乡镇卫生院改革可选择的路径之一──“公有民营”。但是,在真正代表社区居民意志的社区组织尚未形成的背景下推进这项改革,仍将面临很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山市 乡镇卫生院 运营机制 农村医疗服务 人力资源
下载PDF
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氮含量的影响——以江苏省原锡山市为例
15
作者 艾琼 张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9-573,共5页
选取经济发达区原锡山市作为研究区域,以土壤全氮和速效氮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氮含量的影响,以表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20年来原锡山市土壤全氮含量降低0.16 g.kg-1,速效氮含量降低7.63 mg.kg-1;通过... 选取经济发达区原锡山市作为研究区域,以土壤全氮和速效氮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氮含量的影响,以表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20年来原锡山市土壤全氮含量降低0.16 g.kg-1,速效氮含量降低7.63 mg.kg-1;通过变异函数分析表明,20年来原锡山市全氮和速效氮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都是指数型,但块金方差与基台值的比值、自相关阀值发生了较大变化;Kriging插值分析结果表明,1982年全氮和速效氮的分布比较简单,2005年全氮分布较为复杂,速效氮分布较为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全氮 速效氮 锡山市
下载PDF
锡山市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研究
16
作者 陶芸 陈锁忠 《江苏地质》 CAS 2001年第2期101-105,共5页
从地下水运动均衡原理的角度分析锡山市西部地区第Ⅱ承压含水层天然和现状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均衡要素 ,揭示了该地区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其中现状开采条件下的 75 %~ 80 %的开采量来自于粘性土层的压密释水量 ;同时 ,根据地... 从地下水运动均衡原理的角度分析锡山市西部地区第Ⅱ承压含水层天然和现状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均衡要素 ,揭示了该地区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其中现状开采条件下的 75 %~ 80 %的开采量来自于粘性土层的压密释水量 ;同时 ,根据地面沉降的发生机理 ,剖析地面沉降严重发育地区忽略地面沉降影响因子建立的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合理的计算方法 ,并对考虑地面沉降影响因子的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的可实现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均衡 地下水开采 地面沉降 地下水资源 计算模型 江苏 锡山市
下载PDF
锡山市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昌 华星 程俊军 《江南论坛》 2000年第8期20-20,31,共2页
关键词 锡山市 乡镇企业 产权制度改革 问题 对策措施
下载PDF
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研究──以江苏锡山市沿太湖地区为例 被引量:35
18
作者 符全胜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8年第3期57-59,共3页
探讨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的若干理论问题,分析锡山市沿太湖地区旅游开发的前提条件,提出锡山市沿太湖地区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思及对策。
关键词 城乡交错带 旅游开发 锡山市 太湖地区
下载PDF
锡山市尘肺病发病趋势的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叶丽芳 朱玮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对锡山市尘肺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矽肺、石棉肺、铸工尘肺确诊时的平均接尘工龄分别为 2 0 3、2 0 8、 2 2 7年。尘肺患者的平均接尘工龄有随开始接尘年代的递增而逐步降低的趋势。尘肺病“跳级”病例出现第 1个高峰是 ... 对锡山市尘肺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矽肺、石棉肺、铸工尘肺确诊时的平均接尘工龄分别为 2 0 3、2 0 8、 2 2 7年。尘肺患者的平均接尘工龄有随开始接尘年代的递增而逐步降低的趋势。尘肺病“跳级”病例出现第 1个高峰是 5 0年代开始接尘者 ,第 2高峰是 80年代开始接尘者。Ⅰ期尘肺病患者中约有 5 9 5 %的患者在 5年内晋期。提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山市 尘肺病 发病趋势 职业危害 预防
下载PDF
锡山市的新城建设及若干问题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湛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5-18,70,共4页
锡山市新城建设是经济发展及当前体制下县市矛盾双重作用的结果 ,在新城选址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了位置对城市凝聚力的影响 ,当前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有新城与无锡市的全面竞争、与市域内其它强势城镇的竞争、城市凝聚力的不足以及体制改革... 锡山市新城建设是经济发展及当前体制下县市矛盾双重作用的结果 ,在新城选址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了位置对城市凝聚力的影响 ,当前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有新城与无锡市的全面竞争、与市域内其它强势城镇的竞争、城市凝聚力的不足以及体制改革的迟缓等。结论是只有从城市体制的改革入手 ,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建设 城市体制 锡山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