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李莎莎 吴磊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急诊科2021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7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不同的院前急救护理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急诊科2021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7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不同的院前急救护理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比较2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呼救至实施院前急救时间、呼救至入院专科治疗时间和院前急救效果,比较2组患者院前急救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BI)指数。结果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呼救至实施院前急救时间、呼救至入院专科治疗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院前急救总有效率(81.08%)明显高于对照组(54.05%)(P<0.05);2组患者院前急救前NIHSS评分及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下降、BI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可明显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果,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 老年 院前急救
下载PDF
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用于急性创伤患者转运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邓伟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58-0161,共4页
分析了急性创伤患者转运过程中应用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护理的效果。方法 比较两组的急性创伤评估准确度、急救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对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100名急性创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50名,... 分析了急性创伤患者转运过程中应用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护理的效果。方法 比较两组的急性创伤评估准确度、急救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对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100名急性创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50名,给予患者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与研究组(50名,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护理干预)。结果 经干预后,两组的急性创伤评估准确度、急救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对急性创伤患者入院转运前应用完善后的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护理工作,能更准确的判断出患者的伤情状况,进而缩短患者的抢救花费时长,对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患者的急救护理满意度较高,转运途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也有所下降,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性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故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普及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评估 院前急救分级 急性创伤患者 转运 影响效果
下载PDF
可视化信息交互系统在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兴珍 党星波 +5 位作者 苏晓丽 密弘飞 鲁宗高 王华 韩冬 郑芸辉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可视化信息交互系统在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陕西省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科未使用可视化信息系统的1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男性78例,女性34例;年龄18~7... 目的探讨可视化信息交互系统在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陕西省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科未使用可视化信息系统的1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男性78例,女性34例;年龄18~74岁,平均43.1岁;道路交通伤81例,高处坠落伤16例,刀砍伤12例,爆炸伤3例。2021年10月1日—2022年9月30日的10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可视化信息交互系统,该系统包含院前急诊可视化、救护车版、急诊室版、医护版、实现信息共享及数据沉淀,完成质控数据上报国家创伤医学中心。观察组应用该系统进行院前院内患者信息传输、病情评估衔接及院前病历书写,男性75例,女性32例;年龄18~74岁,平均44.9岁;道路交通伤79例,高处坠落伤15例,刀砍伤10例,爆炸伤3例。比较两组患者院前院内衔接相关指标、抢救效率相关指标、院前病历完成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院前诊断时间、院内预警准备时间、院内交接时间短于对照组[(5.0±1.7)min vs.(7.9±1.8)min、11(8,14)min vs.18(16,19)min、(3.3±0.9)minvs.(4.7±1.3)min,P均<0.05],而到达院内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5%vs.87.5%,P<0.001);观察组的急诊手术准备时间、院前病历完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病历完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失血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视化信息交互平台的使用,可提升严重创伤院前救治效果,院前院内衔接顺畅,可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院前病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可视化信息交互系统 院前急救
下载PDF
血凝酶用于多发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坤 冯迟 +1 位作者 李斗 严浩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血凝酶用于多发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北京急救中心收治的104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应用血凝酶分为观察组(常规院前急救并应用血凝酶治疗,n=52)与对照组(常规院前急救治... 目的探讨血凝酶用于多发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北京急救中心收治的104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应用血凝酶分为观察组(常规院前急救并应用血凝酶治疗,n=52)与对照组(常规院前急救治疗,n=52)。比较2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平均出血量、单位面积出血,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聚集率(PAR)、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平均出血量、单位面积出血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b、HCT、PAR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PT、APTT、FIB、D-D、PAI-1、AT-Ⅲ、t-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9,P=0.079)。结论多发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应用血凝酶可减少出血量,对患者的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功能无影响,安全性良好,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酶 多发性创伤 院前急救 转归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城市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点空间特征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建松 何丽华 +3 位作者 田桦林 张文 殷年 李成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4期20-25,共6页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一直是城市医疗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城市院前急救医疗站点空间分布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急救医疗服务的效用。本文综合利用地理国情数据、交通大数据和统计数据,提出了以出行便利度、均等度、人口覆盖度和人口协调度...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一直是城市医疗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城市院前急救医疗站点空间分布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急救医疗服务的效用。本文综合利用地理国情数据、交通大数据和统计数据,提出了以出行便利度、均等度、人口覆盖度和人口协调度4个空间测度,对急救医疗站点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的方法,用于识别现有站点布局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站点和潜在站点,研究了全局和局部优化方法。以合肥市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站点空间特征分析方法能够有效识别现有站点布局存在的问题,站点布局优化的结果能够有效提高服务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医疗 空间测度 空间特征分析 站点优化
下载PDF
院前急救人员创伤性低体温知信行问卷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
6
作者 陈珍 张克标 周素梅 《上海护理》 2024年第7期5-9,共5页
目的基于“知信行”理论编制院前急救人员创伤性低体温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并检测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文献阅读法及专家函询法编制“院前急救人员创伤性低体温知信行问卷”,选取重庆市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院前急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进... 目的基于“知信行”理论编制院前急救人员创伤性低体温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并检测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文献阅读法及专家函询法编制“院前急救人员创伤性低体温知信行问卷”,选取重庆市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院前急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条目的筛选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结果最终形成的“院前急救人员创伤性低体温知信行问卷”包括知识(13个条目)、态度(8个条目)及行为(11个条目)3个维度,共32个条目。2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1和0.892,专家判断依据系数分别为0.931和0.977,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90和0.199。问卷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20,3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21、0.944及0.893;总问卷和3个维度的折半信度分别为0.717、0.878、0.905及0.764。问卷总体内容效度指数为0.989,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46~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为0.892,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5.906%。结论基于文献分析及专家函询编制的“院前急救人员创伤性低体温知信行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评估院前急救人员对创伤性低体温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人员 创伤性低体温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问卷编制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基于5G专网的院前急救运作模式、体系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江曙光 张心怡 +1 位作者 庄慧捷 李冬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4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5G专网的院前急救运作模式、体系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医学研究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00例,按照治疗路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目的研究基于5G专网的院前急救运作模式、体系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医学研究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00例,按照治疗路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救治模式治疗,观察组给予基于5G专网的院前急救运作模式、体系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炎性因子以及抢救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PT、APTT、TT、FIB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LT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TNF-α、IL-1、IL-6、CRP等炎性因子指标水平以及抢救总有效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5G专网的院前急救运作模式、体系对创伤失血性休克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升高抢救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院前急救 凝血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肌钙蛋白即时检验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疑似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8
作者 陶金喆 张晨 骆睿翔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在院前急救车上应用即时检验(POCT)检测肌钙蛋白Ⅰ(cTnⅠ)的优势及可行性分析。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北京急救中心院前接诊的60例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通过现场抽签的方式随机分... 目的探讨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在院前急救车上应用即时检验(POCT)检测肌钙蛋白Ⅰ(cTnⅠ)的优势及可行性分析。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北京急救中心院前接诊的60例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通过现场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收集患者病史资料、进行体格检查和心电图测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POCT检测cTnⅠ,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EDLOS)、从首次医疗救治(FMC)到接受血运重建时间、出院45 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EDLOS较对照组更短(P<0.05),试验组从FMC到接受血运重建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试验组出院45 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院前应用POCT检测cTnⅠ能够缩短疑似ACS患者的EDLOS、缩短从FMC到接受血运重建时间、降低出院45 d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院前疑似ACS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检验 院前急救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肌钙蛋白Ⅰ 随机对照
下载PDF
院前急救机构120指挥调度系统规划建设及运行管理中有关身心健康问题研究
9
作者 武秀昆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84-286,共3页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包括急救中心、急救指挥中心和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凡独立建制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无论是什么体制或模式通常都设有通讯部门或调度科室以及指挥调度人员。这支人数众多的庞大队伍不分昼夜承担着120急救电话的接警受...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包括急救中心、急救指挥中心和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凡独立建制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无论是什么体制或模式通常都设有通讯部门或调度科室以及指挥调度人员。这支人数众多的庞大队伍不分昼夜承担着120急救电话的接警受理与出诊调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调度系统 内在环境 身心健康
下载PDF
6S管理对于提升院前急救质量及工作状态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王宁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1期135-137,141,共4页
目的分析6S管理对提升院前急救质量及工作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青岛市急救中心工作的115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4—9月行常规管理,设为常规组,2022年10月—2023年4月行6S管理模式,设为研究组,两组均为同... 目的分析6S管理对提升院前急救质量及工作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青岛市急救中心工作的115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4—9月行常规管理,设为常规组,2022年10月—2023年4月行6S管理模式,设为研究组,两组均为同一批工作人员。比较两组院前急救质量、工作状态评分及对管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各项院前急救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职业倦怠感评分低于常规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对管理模式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S管理在急救工作人员管理中应用能有效提升急救质量,调整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确保急救工作有效开展,提高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管理 院前急救 急救质量 工作状态 影响研究
下载PDF
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规范应用心肺复苏术的临床价值研究
11
作者 李容 陈洁莹 +1 位作者 陈嘉汇 李金霖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59-0062,共4页
探讨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规范应用心肺复苏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急诊2023年1月-2023年12月间接收的72例心脏骤停患者,以随机方式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规范应用心肺复苏术。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 探讨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规范应用心肺复苏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急诊2023年1月-2023年12月间接收的72例心脏骤停患者,以随机方式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规范应用心肺复苏术。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对比内容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规范应用心肺复苏术能够提升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院前急救 规范应用心肺复苏术 效果
下载PDF
胺碘酮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院前急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谭宏儒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7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快速性心律失常(TH)患者院前急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于河池市人民医院接受急救的120例T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行常规院前急救诊疗措施,...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快速性心律失常(TH)患者院前急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于河池市人民医院接受急救的120例T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行常规院前急救诊疗措施,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治疗前,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SBP、DB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二尖瓣舒张早期/晚期峰值流速(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A、LVEF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O水平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TH患者院前急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生命体征、心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性心律失常 院前急救 盐酸胺碘酮
下载PDF
优化院前急救护理在高校医院创伤患者救治中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孙秀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69-0172,共4页
探讨高校医院院前急救护理的优化策略。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2月-2022年3月接收的60例创伤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实验组采取优化后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两组的急救效果... 探讨高校医院院前急救护理的优化策略。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2月-2022年3月接收的60例创伤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实验组采取优化后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两组的急救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急救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更低,且急救时间更短,普遍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结论 对高校医院院前急救护理进行优化可以提升护理效果,缩短急救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医院 院前急救 护理 策略
下载PDF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转运呼吸机通气给氧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黄力鸥 沈国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21-0124,共4页
分析转运呼吸机通气给氧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院前急救中收治的8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院前急救中转运给氧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取常规给氧,试验组(n=40)采取转运呼吸机通气给氧。结果 ... 分析转运呼吸机通气给氧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院前急救中收治的8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院前急救中转运给氧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取常规给氧,试验组(n=40)采取转运呼吸机通气给氧。结果 试验组抢救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给氧后试验组患者PaO2高于对照组,PaCO2、HR、R低于对照组;急救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使用呼吸机通气给氧,临床效果佳,可以提升抢救有效率、PaO2,降低PaCO2,有利于生命体征的稳定,值得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危重症患者 院前急救 呼吸机通气给氧 血气指标 急救指标
下载PDF
甲泼尼松龙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5
作者 王如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90-0093,共4页
分析使用甲泼尼松龙对于治疗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50例2018年6月~2020年7月在抵达医院前就进行急救的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试验组,50例2021年8月~2023年6月在抵达医院前就进行急救的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 分析使用甲泼尼松龙对于治疗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50例2018年6月~2020年7月在抵达医院前就进行急救的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试验组,50例2021年8月~2023年6月在抵达医院前就进行急救的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使用醋酸地塞米松这类常规药物进行急救,试验组在使用醋酸地塞米松的对照组基础上再使用甲泼尼松龙进行急救。结果 在对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中,使用了甲泼尼松龙的试验组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远超对照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明显减轻,呼吸频率、心跳速度明显得到缓解,各项血气指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对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中,使用甲泼尼松龙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更佳,使用甲泼尼松龙进行急救后,患者的心跳频率与心跳速度迅速得到缓解,短时间内便能恢复到接近平缓的状态,同时治疗前最大呼吸指标、治疗后最大呼吸指标、用力呼吸量者三项气血指标得到明显改善。采用甲泼尼松龙急救后,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身体反应并发症同样有所降低,安全性相对更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病情,降低了后续的治疗风险,对于后续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使用甲泼尼松龙对于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的急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 甲泼尼松龙 院前急救 呼吸频率与心跳速度
下载PDF
不同院前急救方式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16
作者 梁铁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00-0103,共4页
探究将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应用于救治急性心梗患者的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共80例,均选取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01-2023.06期间收入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抽签法为分组方案,随机划分为实验组40例、参照组40例。实验组则采取先急救... 探究将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应用于救治急性心梗患者的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共80例,均选取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01-2023.06期间收入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抽签法为分组方案,随机划分为实验组40例、参照组40例。实验组则采取先急救后转运的方式,参照组采取常规院前急救治疗方式(先转运后急救),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益、生命指征变化、心肌损伤标志物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总治疗效率方面,实验组(97.50%)要高于参照组(77.50%),(P<0.05)。治疗前,两组HR、SpO2、RR以及CK-MB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HR、SpO2、RR指数以及CK-MB要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服务态度、抢救及时性、急救技术及救治效果评分与参照组相比均要高,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不同院前急救方式救治能有效提升治疗效益,更好的改善其生命指征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宣传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临床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孝感市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空间可及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舒成 柯卫泽 +8 位作者 杨海霞 张婷 舒敏 郑欢欢 李平 彭忠红 徐磊 郑立莹 王芬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 探究孝感市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特征,为优化有限急救医疗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以孝感市内2020年所有提供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急救站为供方,孝感市内所有人口为需方。采用最短路径分析计算所有供方急救医疗服务设施点到达需... 目的 探究孝感市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特征,为优化有限急救医疗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以孝感市内2020年所有提供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急救站为供方,孝感市内所有人口为需方。采用最短路径分析计算所有供方急救医疗服务设施点到达需方的最短到达时间。结果 孝感市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平均最短到达时间为46.32 min,覆盖人口为80%的平均最短到达时间为66.08 min,98.53%人口可在2 h内获得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在各辖区中,孝南区院前急救平均最短到达时间最短为6.48 min,大悟县最长为85.38 min。结论 孝感市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空间可及性较差,内部各辖区可及性存在较大差异。相较于其他各县(市),医疗资源丰富、人口密集的孝南区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可及性较好。对院前急救资源空间可及性较为薄弱的区域,实施合理布局增设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机构、增强交通网络等综合策略,可改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可及性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 最短路径法
下载PDF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分析
18
作者 李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51-0155,共5页
探究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9月—2022年9月期间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双盲法分组,常规组50例采取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50例采取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比急救时间指标、NIHSS与GOS评分、并发症... 探究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9月—2022年9月期间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双盲法分组,常规组50例采取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50例采取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比急救时间指标、NIHSS与GOS评分、并发症、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急救相关时间指标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急救工作满意度更,P值<0.05。干预后实验组的NIHSS评分、GOS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故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能提升急救护理的效果,减少疾病。发展和恶化可能性,缩短急救时间,获得患者的良好评价,临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北京市院前急救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贵芳 孙涛 +2 位作者 耿聆 巴衣尔策策克 陈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1期54-57,68,共5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院前急救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其差异性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工作满意度、保障服务质量、促进院前急救行业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录入,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处理。结果北京市... 目的调查北京市院前急救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其差异性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工作满意度、保障服务质量、促进院前急救行业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录入,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处理。结果北京市714名院前急救人员在隶属单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岗位、职称分类、职称等级、工作年限方面的基本情况;工作满意度一般及不理想占比达到39.91%;7个类别的工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个因素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20%的院前急救人员建议提高薪酬待遇。结论北京市院前急救人员青壮年男性为主,大专、大学本科学历占比高;工作满意度不容乐观;不同受教育程度、工作岗位、工作年限对院前急救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明显;应该从提高薪酬待遇、加强急救技术培训方面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院前急救人员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工作满意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苏州院前急救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希 张琳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38-743,共6页
目的探索和完善苏州院前急救模式。方法比较苏州周边地市院前急救模式,基于苏州院前急救模式建设概况、初步成效、现存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苏州院前急救模式建设成效明显,但仍存在接听能力不足、未实现电话定位、直属力量薄弱、信息互通... 目的探索和完善苏州院前急救模式。方法比较苏州周边地市院前急救模式,基于苏州院前急救模式建设概况、初步成效、现存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苏州院前急救模式建设成效明显,但仍存在接听能力不足、未实现电话定位、直属力量薄弱、信息互通不全等问题。结论院前急救“苏州模式”可从提升接听能力、实现电话定位、增强直属力量、强化大市质控入手,全面提升苏州市院前急救的服务能级和保障能力,探索“苏州模式”更优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模式 苏州 120 智慧急救平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