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经七十五难》的临证释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吕行 刘文娜 +4 位作者 张瑜 赵欣然 朱爽 高蕊 张明锐(指导) 《四川中医》 2024年第4期29-31,共3页
本文结合跟师临证经验并查阅相关古籍,从生理、病理、治法等三方面对《难经七十五难》进行释义,并结合临床案例两则,探讨《难经七十五难》对中医临床辨治疾病的重要指导作用。提出“东方实,西方虚”实言“阴虚阳亢”的病理状态,在治疗... 本文结合跟师临证经验并查阅相关古籍,从生理、病理、治法等三方面对《难经七十五难》进行释义,并结合临床案例两则,探讨《难经七十五难》对中医临床辨治疾病的重要指导作用。提出“东方实,西方虚”实言“阴虚阳亢”的病理状态,在治疗时除了以“泻南方,补北方”为基本治疗大法外,亦应重视滋养胃阴,健运中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经 五行生克 阴虚阳亢 治则治法 泻南补北法
下载PDF
副文本在中医典籍丰厚翻译中的作用研究:以《难经》文树德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炜 田俊英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5期202-206,共5页
《难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承载着深厚的中医古典医学智慧和中华文化内涵,其对外译介对于中医药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以文树德《难经》英译本为例,分析副文本元素在中医典籍丰厚翻译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副文本元素在中医典籍丰厚... 《难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承载着深厚的中医古典医学智慧和中华文化内涵,其对外译介对于中医药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以文树德《难经》英译本为例,分析副文本元素在中医典籍丰厚翻译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副文本元素在中医典籍丰厚翻译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不仅有助于读者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促进读者对原始文本的理解深度和广度,还有助于保证翻译的准确性,提高译作的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文本 丰厚翻译 中医典籍 难经
下载PDF
从脉象探讨《难经》“阴阳盛虚汗下法”及其临床应用
3
作者 陈亚南 韩朋朋 +4 位作者 李亨达 韩梦阳 袁智宇 李西云 孙天福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阴阳盛虚汗下法”始见于《难经·五十八难》,“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后世医家对此理解执见不一。两者皆为外感疾病中的危重病证,文章提及从脉象把握“阴阳盛虚汗下法”更易于诊断和指导临床... “阴阳盛虚汗下法”始见于《难经·五十八难》,“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后世医家对此理解执见不一。两者皆为外感疾病中的危重病证,文章提及从脉象把握“阴阳盛虚汗下法”更易于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即阳虚阴盛脉见浮取小弱或难以触及,沉取应指明显或推筋至骨方得,此时阴寒凝盛而阳虚不能透达,人体气机入多出少,治当温阳发汗,使阳气得助,阴邪得散,如麻黄细辛附子汤之类;阳盛阴虚脉见浮取应指明显,沉取柔弱或难以动指,此时阳热炽盛而阴津竭乏,人体气机出多入少,治当滋阴攻下,折其阳热,急保阴津,如增液承气汤之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经 阴阳盛虚 阴阳脉象 汗下法 气机出入
下载PDF
基于《内经》《难经》的五输穴原理探微
4
作者 刘可扬 樊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0-83,共4页
五输穴的理论肇始于《灵枢》《素问》,《内经》提出了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名称和具体穴位,奠定了五输穴理论的基础,《难经》运用取象比类方法,结合十二经气的运行,进一步阐明其临床意义,至《针灸甲乙经》补充完善之。然而,关于... 五输穴的理论肇始于《灵枢》《素问》,《内经》提出了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名称和具体穴位,奠定了五输穴理论的基础,《难经》运用取象比类方法,结合十二经气的运行,进一步阐明其临床意义,至《针灸甲乙经》补充完善之。然而,关于《内经》和《难经》的比较研究特别是从阴阳五行原理角度做比较的研究尚不完善。文章通过挖掘总结《内经》和《难经》中五输穴的自然属性,五输穴理论合自然阴阳之法度、应四时五行之变化,蕴含“生长化收藏”理论,即人与天地相参、四时相应,五输穴的五行属性阐明“生克制化承”,即五输穴内应阴阳五行、内调五脏六腑,阐释五输穴理论蕴含着天人相应原理、阴阳五行化合运动的机理和规律,并通过五输穴的阴阳五行配穴施用以指导针灸配穴实践。五输穴理论富有朴素自然的哲学思想,指导着古今针灸临床,据此处方配穴,创立了“应时取穴法”“补母泻子法”“泻南补北法”“泻荥补合法”等阴阳五行配穴法,颇具人文和自然科学内涵,彰显了中医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输穴 《内经》 难经 阴阳五行配穴法
下载PDF
《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版本源流考
5
作者 张若水 陈婷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2期215-220,共6页
明代熊宗立所撰《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是首部通俗化《难经》注本。全书语言通俗,浅显易懂,为学习《难经》的门径书。其四卷本系统囊括国内诸传本,六卷本始于原书。本文通过综合考查历代史志、书目著录,结合《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 明代熊宗立所撰《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是首部通俗化《难经》注本。全书语言通俗,浅显易懂,为学习《难经》的门径书。其四卷本系统囊括国内诸传本,六卷本始于原书。本文通过综合考查历代史志、书目著录,结合《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国内外馆藏情况,对其版本源流进行梳理,发现该书国内传本有四仁堂本、富春堂本、种德堂本及存德堂本,上述传本均源自同一四卷本,且与原刻本分卷不同,阙误较多,整体质量较差,皆非善本。日本传本始于谷野一柏所刊天文五年(1536年)本,又有元和三年(1617年)、宽永四年(1627年)、宽永十年(1633年)、正保二年(1645年)刻本,及以和刻本为基础的活字本、抄本。日本传本内容完整,版面清朗,极大程度地保留了该书原貌。此外,该书尚有朝鲜刻本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 版本 熊宗立 中日韩医学交流
下载PDF
《难经本义》版本研究
6
作者 陈婷 《北京中医》 2005年第5期303-305,共3页
《难经》是中医四部经典之一。元.滑寿“考之《枢》、《素》,以探其原;达之仲景、叔和,以绎其绪;凡诸说之善者,亦旁而博致之”[1]撰成《难经本义》。该书是注释《难经》诸书中一部承前启后之作,成书以后,流传甚广,刊本众多。《全国中医... 《难经》是中医四部经典之一。元.滑寿“考之《枢》、《素》,以探其原;达之仲景、叔和,以绎其绪;凡诸说之善者,亦旁而博致之”[1]撰成《难经本义》。该书是注释《难经》诸书中一部承前启后之作,成书以后,流传甚广,刊本众多。《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共收载该书现存版本22种。本文通过考查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并结合现存版本分析,将其主要版本归纳为3个系统:吕复校正本、薛己校刻本、吴勉学校刻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经本义 滑寿 版本 难经本义》 版本 难经 联合目录 中医 刻本
下载PDF
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难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改调研
7
作者 郭文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10-12,共3页
针对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难经课程教学时数不足,不能很好满足学生们对经典课程进行深入学习的问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疫情时代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背景下,介绍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难经课程的实施经验。通过调研,分析混... 针对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难经课程教学时数不足,不能很好满足学生们对经典课程进行深入学习的问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疫情时代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背景下,介绍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难经课程的实施经验。通过调研,分析混合式教学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教学反思。为深入推进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难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依据和解决路径,对经典课程难经在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学生培养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专业5+3一体化班 难经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难经》《难经本义》《类经》介绍
8
作者 凌耀星 胡文骏 《中医杂志》 1984年第6期66-67,共2页
《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又称《八十一难经》。相传为秦越人所作,成书年代难考。查本书名首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故其成书当不在东汉之后。本书用问答体裁,对《内经》及其他古医经中某些疑难问题进行探讨,于脉学及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又称《八十一难经》。相传为秦越人所作,成书年代难考。查本书名首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故其成书当不在东汉之后。本书用问答体裁,对《内经》及其他古医经中某些疑难问题进行探讨,于脉学及经络藏象等理论的发挥尤为突出。其中保存了一部分已失传的古籍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经 难经本义 《黄帝八十一难经 《类经》 八十一难经 《内经》
下载PDF
《难经》医学体系解读
9
作者 蔡超产 徐峰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0期1497-1501,共5页
《难经》认为,饮食五谷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来源,六腑负责受盛水谷,并将其转化为精微物质,而五脏负责储藏精微物质以舍神。在五脏六腑对精微物质生成与储存的中间环节,还需要三焦对其运输。疾病的生成与传变有“七传”,第一步... 《难经》认为,饮食五谷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来源,六腑负责受盛水谷,并将其转化为精微物质,而五脏负责储藏精微物质以舍神。在五脏六腑对精微物质生成与储存的中间环节,还需要三焦对其运输。疾病的生成与传变有“七传”,第一步是外感六淫,《难经》称之为伤寒,第二步为邪气侵袭五脏,若不治则按照相克的方向传变,心传肺为第三步,肺传肝为第四步,肝传脾为第五步,脾传肾为第六步,肾传心为第七步。在疾病传变期间,若出现“王者不受邪”情况,则会发生积聚。《难经》采取“病、脉、诊”并参的诊法系统,病与脉、内外证相参,医者通过脉诊诊断出其相应的五脏脉,之后通过问诊、望诊、闻诊等得出相应的症状(病)、体征(诊、内外证),将五脏脉应有的内外证、病与所得的内外证、病进行比对,相符说明脉诊正确,不相符则需要重新诊断。在邪气初犯人体之时,《难经》以汗法、下法治疗,若有虚损脏腑,祛邪的同时辅以补益,以防外邪入里。针刺多参考卫气针法,以脉诊确定邪气侵犯部位,依据“卫气分部,营气循经”,择而针之。《难经》以“肾间命门”为人体元动力,三焦为运行通道,阴阳、五行为指导诊断与治疗的方法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命门-三焦-五行”医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经 肾间动气 三焦 五行 医学体系
下载PDF
难经图释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婷 《北京中医》 2002年第1期46-47,共2页
通过对《难经》注释诸书中的图释进行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1)《难经》图释始于宋代丁德用。(2 )《难经集注》图释即为丁德用之图。 (3 )注释诸书图释的传承关系归为三大系统 ,即丁氏系统、滑氏系统、张氏系统。
关键词 难经 图释 难经集注》 注释读诸书图释
下载PDF
试论《难经》对针法的贡献
11
作者 王泽涛 《针灸临床杂志》 1995年第4期1-2,共2页
试论《难经》对针法的贡献410007湖南中医学院针灸系王泽涛难经:是继《内经》之后又一部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本书从第六十九难至八十难主要讨论针法问题,继承了《内经》旨意,并多有阐发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窥视《难经》对... 试论《难经》对针法的贡献410007湖南中医学院针灸系王泽涛难经:是继《内经》之后又一部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本书从第六十九难至八十难主要讨论针法问题,继承了《内经》旨意,并多有阐发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窥视《难经》对计法的贡献。一、创立“补母泻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一难经 难经 针刺补泻 针法 针刺疗法
下载PDF
谈滑寿对《难经》注释的贡献
12
作者 李玉清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487-488,492,共3页
滑寿将《难经》加以注释,成《难经本义》,此书成为后世研读《难经》者必备的参考书。滑氏对《难经》的字词、名物、病因病理均进行了注释,认为《难经》为解《素问》之经,采用考之《灵》《素》,以探其源的方法进行注释;旁引前人之注释,... 滑寿将《难经》加以注释,成《难经本义》,此书成为后世研读《难经》者必备的参考书。滑氏对《难经》的字词、名物、病因病理均进行了注释,认为《难经》为解《素问》之经,采用考之《灵》《素》,以探其源的方法进行注释;旁引前人之注释,许多书今已佚,故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有关问题提出己见,明确"独取寸口"之说源于《难经》,指出其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的意义。《难经本义》言简意赅,语言明白晓畅,于《难经》之学的普及功莫大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寿 难经 难经本义 注释
下载PDF
《难经本义》的特色与贡献
13
作者 孙现鹏 《中医研究》 2010年第8期77-78,F0003,共3页
关键词 滑寿 难经本义》 难经 中医药学术思想发掘
下载PDF
《难经》的三大创见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向群 王南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3-14,共2页
《难经》是《黄帝八十一难》的简称,在中医经典著作的地位中,仅次于《灵枢》和《素问》。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难经》的阐述比《灵枢》、《素问》还要深刻。如首创独取寸口诊法、左肾右命门说、井荥输经合配阴阳五行法等,都对后世医家... 《难经》是《黄帝八十一难》的简称,在中医经典著作的地位中,仅次于《灵枢》和《素问》。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难经》的阐述比《灵枢》、《素问》还要深刻。如首创独取寸口诊法、左肾右命门说、井荥输经合配阴阳五行法等,都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就依次谈谈《难经》的这些创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经 八十一难经 研究
下载PDF
《难经》命门元气三焦理论在HIV/AIDS中应用初探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杨凤珍 王健 烟建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5,共2页
关键词 命门元气学说 三焦 艾滋病 中医病理 难经
下载PDF
《难经》“奔豚”与《金匮要略》“奔豚”之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于莉英 王旭东 +1 位作者 虞舜 石历闻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48-2848,共1页
"奔豚"病名因"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如豚之奔"的症状而得,《难经》、《金匮要略》两书所载"奔豚",症状相同,病机各异,方药随之变化。笔者认为,对于"奔豚"临床当辨"症"而非辨"病&qu... "奔豚"病名因"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如豚之奔"的症状而得,《难经》、《金匮要略》两书所载"奔豚",症状相同,病机各异,方药随之变化。笔者认为,对于"奔豚"临床当辨"症"而非辨"病",即从症状入手,见"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就可辨明病机,择方治之,不必拘泥病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奔豚 难经 金匮要略 比较
下载PDF
溯《内经》、《难经》之“得气”——试析“治神”与“调气”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郝杰 朱江 +5 位作者 张鹏 李春华 林驰 胡妮娟 辛思源 李静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10期879-882,共4页
目的文章旨在溯本求源,述"得气"与"治神"、"得气"与"调气"及"得气"与二者的内外之境变化,从此三方追溯《内经》、《难经》所述,作为立论"得气"之依据。方法查阅《内经》... 目的文章旨在溯本求源,述"得气"与"治神"、"得气"与"调气"及"得气"与二者的内外之境变化,从此三方追溯《内经》、《难经》所述,作为立论"得气"之依据。方法查阅《内经》、《难经》录著古籍与历代各家的经文注述37本,以王冰、马莳、杨上善所注为据。结果依"治神"而言,需治医者、患者与环境三者之神,且需观、守气至之机。从"调气"而论,有"得气"即达"调气"补泻之效,从取穴端正、浅深适宜、方向逢时上述"调气",与强调候、辨气至之气而"调气"等不同著述。并且,内外之境的差异变化亦从"调气"与"治神"上对"得气"产生影响。结论无论是从"得气"的获取、判别及调整均与治神及调气存有密切关联。二者相辅相成于医者的整个针刺过程,是"得气"取效之精要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内经》 难经 得气 治神 调气
下载PDF
《难经》五输穴主治作用临床发挥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颖 张学丽 解秸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难经 五输穴 临床发挥
下载PDF
《难经》针法中的阴阳五行观 被引量:5
19
作者 余情 吴子建 +3 位作者 蔡荣林 胡玲 王洁 刘磊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13-15,共3页
阴阳五行学说贯穿《难经》针法论述的诸多方面。在针刺取穴中重视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刺操作中注重阴阳相配、刚柔相济,针刺方法上注重取阴养阳、取阳养阴,针刺补泻方法提出“补母泻子”和“泻南补北”等,这些对后世针法理论的发展具... 阴阳五行学说贯穿《难经》针法论述的诸多方面。在针刺取穴中重视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刺操作中注重阴阳相配、刚柔相济,针刺方法上注重取阴养阳、取阳养阴,针刺补泻方法提出“补母泻子”和“泻南补北”等,这些对后世针法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经 阴阳 五行 针法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难经》再探“阴火” 被引量:10
20
作者 何伟峰 李舒婷 黄显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88-1189,1216,共3页
关于"阴火"理论向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通过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难经》以及李东垣相关著作的研究,认为李东垣之阴火理论是在继承《内经》《难经》基础上的一次理论整合与创新,并提出"阴火-三焦-脾胃-元... 关于"阴火"理论向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通过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难经》以及李东垣相关著作的研究,认为李东垣之阴火理论是在继承《内经》《难经》基础上的一次理论整合与创新,并提出"阴火-三焦-脾胃-元气"模式,将阴火与脾胃、元气、三焦联系起来,从整体上对阴火理论概念进行了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火 内经 难经 三焦 脾胃 元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