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红素改善缺血性脑损伤机制的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研究
1
作者 曹帆帆 张登海 +2 位作者 池永斌 王莹 徐莉敏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326-335,共10页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雷公藤红素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建立ICR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分为对照组及雷公藤红素治疗组,收集脑损伤组织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采用LPS处理BV2小胶...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雷公藤红素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建立ICR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分为对照组及雷公藤红素治疗组,收集脑损伤组织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采用LPS处理BV2小胶质细胞诱导体外脑损伤模型。经雷公藤红素处理后收集细胞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及蛋白组学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有22个显著富集于天冬氨酸盐代谢、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嘌呤代谢、尿素循环等的代谢物发生显著改变;雷公藤红素处理后大多数异常的代谢物得到了回调。LPS处理后,BV2小胶质细胞中有131个生物标志物发生显著改变,这些代谢物显著富集于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苹果酸-天门冬酸穿梭、天冬氨酸代谢等。给药后大多数异常的代谢物得到了回调,其中43个代谢物达显著性差异。蛋白质组共鉴定到7590个蛋白,其中LPS处理诱导393个蛋白发生差异表达。而与LPS组相比,雷公藤红素处理后126个蛋白发生显著差异表达。功能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蛋白与免疫进程、炎症反应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结论体内及体外脑损伤模型可导致脑组织及细胞参与天冬氨酸代谢、嘌呤代谢等的代谢物以及参与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发生变化,雷公藤红素可回调部分代谢物及差异蛋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缺血性脑损伤 代谢组 蛋白质组 小鼠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苷对子痫前期大鼠肝肾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保护作用
2
作者 吴义军 柴小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53-1657,共5页
目的:揭示雷公藤红素苷(Cel)对子痫前期(PE)大鼠肝肾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保护作用。方法:50只妊娠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对照组(Control)、PE组、PE+低剂量Cel组(PE+L-Cel)、PE+中剂量Cel组(PE+M-Cel)、PE+高剂量Cel组(PE+H-Cel),尾静... 目的:揭示雷公藤红素苷(Cel)对子痫前期(PE)大鼠肝肾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保护作用。方法:50只妊娠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对照组(Control)、PE组、PE+低剂量Cel组(PE+L-Cel)、PE+中剂量Cel组(PE+M-Cel)、PE+高剂量Cel组(PE+H-Cel),尾静脉注射脂多糖诱导PE大鼠模型,孕第14~20天,PE+L-Cel组、PE+M-Cel组和PE+H-Cel组大鼠每天分别腹腔注射5、10、20 mg(/kg·d)Cel,Control组和PE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结束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收缩压(SBP)和尿白蛋白。TUNEL染色检测肝、肾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肾组织Bcl-2和Caspase-9表达。ELISA检测大鼠血清IFN-γ、IL-4、IL-17和IL-10水平。结果:与PE组相比,PE+L-Cel组、PE+M-Cel组和PE+H-Cel组SBP和尿白蛋白水平降低(P<0.05),肝、肾组织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肝、肾组织Caspase-9阳性表达明显降低,Bcl-2水平明显升高,血清IFN-γ和IL-17水平降低(P<0.05),IL-4和IL-10水平升高(P<0.05)。结论:Cel可减轻PE大鼠症状并抑制肝肾细胞凋亡,可能通过纠正PE大鼠Th1/Th2及Th17/Treg细胞失衡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子痫前期 细胞凋亡 T细胞亚群 炎症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诱导人胰腺癌PANC-1细胞铁死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泽彦 李国东 +5 位作者 孙硕 张春云 黄鑫 王萍 贾思宇 杨清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2-1069,共8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Cel)诱导的人胰腺癌PANC-1细胞铁死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ANC-1细胞,MTT法检测PANC-1细胞活力,分析数据并分组,根据药物对细胞活力抑制的计算结果,选择细胞存活率为50%的Cel剂量,以及高于细胞活力50%的Cel...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Cel)诱导的人胰腺癌PANC-1细胞铁死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ANC-1细胞,MTT法检测PANC-1细胞活力,分析数据并分组,根据药物对细胞活力抑制的计算结果,选择细胞存活率为50%的Cel剂量,以及高于细胞活力50%的Cel剂量进行后续实验;EdU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el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显微镜检测并观察细胞中脂质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丙二醛(MDA)试剂盒,谷胱甘肽(GSH)试剂盒以及亚铁离子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中MDA,GSH以及Fe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法检测GPX4蛋白的泛素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着Cel药物浓度增大,PANC-1细胞活力,EdU阳性率及克隆形成数量逐渐降低(P<0.05,P<0.01);细胞中单独加入Cel后,细胞变圆,细胞活力降低,而细胞中联合加入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对细胞形态和活力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用Cel和Fer-1共处理对细胞形态和活力也没有显著影响;利用BODIPYTM 581/591 C11对细胞中脂质ROS染色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变化,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脂质ROS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ANC-1细胞中加入Cel作用后,细胞中绿色氧化态的脂质ROS荧光明显增加且脂质ROS水平明显增加,而细胞中同时加入Cel和Fer-1后,绿色荧光降低,脂质ROS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中加入Cel后,MDA及Fe2+水平增加,GSH水平降低;而在细胞中同时加入Cel和Fer-1之后细胞中MDA,Fe2+以及GSH水平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几乎一致。结论:Cel通过促进GPX4降解及泛素化诱导胰腺癌细胞铁死亡,抑制胰腺癌细胞的恶性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胰腺癌 铁死亡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通过调控ATF4/caspase-3/GSDME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焦亡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端 王永辉 +2 位作者 周静 张乐 孔永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9-307,共9页
目的探究雷公藤红素(tripterine,TRI)抑制肝癌细胞(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进展的新机制。方法利用不同浓度(0、0.5、2和8μmol·L-1)TRI作用于肝癌细胞,然后利用CCK-8、细胞克隆、Transwell和蛋白免疫印迹等实验方法评估细... 目的探究雷公藤红素(tripterine,TRI)抑制肝癌细胞(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进展的新机制。方法利用不同浓度(0、0.5、2和8μmol·L-1)TRI作用于肝癌细胞,然后利用CCK-8、细胞克隆、Transwell和蛋白免疫印迹等实验方法评估细胞表型和可能机制;再利用siRNA将靶基因GSDME进行干扰,确定GSDME的作用;最后使用移植肿瘤模型验证TRI在体内抑制HCC细胞的生长的机制。结果TRI可抑制HCC细胞增殖、克隆和侵袭,促进细胞焦亡。免疫印迹结果显示,TRI处理后肝细胞癌HepG2或Hepa1-6中GSDME表达均上调,同时cleaved caspase-3和PARP也明显升高。敲除GSDME后可部分逆转TRI诱导的细胞焦亡。同时GSDME敲低后的细胞具有更强的克隆和迁移能力,且与单独的TRI治疗组相比,细胞凋亡率降低。在体内实验中,TRI抑制可HCC肿瘤生长,TRI+siGSDME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比单独TRI治疗组快。此外,TRI刺激后HepG2和Hepa1-6细胞中p-eIF2a、ATF4均升高。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RI刺激后HepG2和Hepa1-6细胞中ATF4阳性细胞数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结论TRI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和侵袭可能与其调控ATF4/caspase-3/GSDME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焦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细胞焦亡 雷公藤红素 GSDME ATF4 CASPASE3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用于脑卒中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容慧 陈俐 +3 位作者 陈阳 黄玥 郑云华 仇滔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4期711-721,共11页
雷公藤红素提取自传统中药雷公藤,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学活性的中药单体,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等疗效。研究发现雷公藤红素不仅与肥胖、肿瘤、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也在脑血管系统中通过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发挥神经保护等作... 雷公藤红素提取自传统中药雷公藤,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学活性的中药单体,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等疗效。研究发现雷公藤红素不仅与肥胖、肿瘤、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也在脑血管系统中通过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发挥神经保护等作用。目前,脑卒中有效的治疗药物仍然很有限,但随着对雷公藤红素研究的深入,其在脑卒中的治疗潜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在缺血性及出血性卒中的研究中呈现出良好疗效。因此,本文首次对雷公藤红素的脑卒中治疗作用及所涉及的潜在机制进行系统的总结,以期为雷公藤红素的神经保护作用相关研究提供进一步方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药理作用 脑卒中 缺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的结构修饰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倩虹 周婷 +4 位作者 李媚 彭佳 米杰 覃丽 王福东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期17-25,共9页
雷公藤红素是一种来源于药用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五环三萜类天然活性产物,具有显著而广泛的抗肿瘤活性,然而,水溶性差、毒副作用强等缺点限制了其转化成为临床抗肿瘤药物。为此,通过结构修饰,改善其临床应用... 雷公藤红素是一种来源于药用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五环三萜类天然活性产物,具有显著而广泛的抗肿瘤活性,然而,水溶性差、毒副作用强等缺点限制了其转化成为临床抗肿瘤药物。为此,通过结构修饰,改善其临床应用的局限性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迄今,针对其进行的结构修饰主要集中于A环C-2、C-3位,B环的C-6位及E环的28位,主要有酯化、酰胺化及引入药效基团等修饰,此外,部分非常见的修饰位点同样对抗肿瘤活性有重要影响。综述了近年来雷公藤红素的结构修饰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雷公藤红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结构修饰 衍生物 抗肿瘤活性 构效关系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及其衍生物的体外神经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佩佩 袁晓煊 +2 位作者 张鑫 徐伟 许少华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541,共6页
目的从神经炎症和氧化损伤2个方面探究雷公藤红素(Cel)及其衍生物Cel-1、Cel-2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1μg/mL脂多糖(LPS)诱导建立小胶质BV2细胞神经炎症模型、200μmol/L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建立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 目的从神经炎症和氧化损伤2个方面探究雷公藤红素(Cel)及其衍生物Cel-1、Cel-2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1μg/mL脂多糖(LPS)诱导建立小胶质BV2细胞神经炎症模型、200μmol/L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建立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考察不同浓度(0.625~20μmol/L)Cel、Cel-1、Cel-2对2种细胞的毒性;并在安全浓度(0.039~0.625μmol/L)范围内检测LPS诱导BV2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含量,检测H_(2)O_(2)诱导SH-SY5Y细胞的存活率。检测0.156、0.313、0.625μmol/L活性化合物Cel-2作用后H_(2)O_(2)诱导SH-SY5Y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胱天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结果在0.039~0.625μmol/L浓度梯度区间,神经炎症模型实验显示,Cel、Cel-1、Cel-2均可降低BV2细胞培养液中NO、TNF-α、IL-1β、IL-6的含量(P<0.05或P<0.01),其对神经炎症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25±0.04)、(0.61±0.14)、(0.11±0.02)μmol/L;氧化损伤模型实验显示,Cel、Cel-1、Cel-2在一定浓度下可逆转H_(2)O_(2)处理后SH-SY5Y细胞存活率降低的现象(P<0.05或P<0.01),其神经保护的半数效应浓度分别为(0.43±0.08)、(0.45±0.04)、(0.28±0.03)μmol/L。经H_(2)O_(2)诱导,Cel-2干预后SH-SY5Y细胞中PI3K、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Bcl-2/Bax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Cel、Cel-1、Cel-2在一定浓度下均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活性,且以Cel-2的活性最强;Cel-2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caspase-3/Bcl-2/Bax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衍生物 神经保护作用 神经炎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电活动异常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8
作者 谭伍平 程思怡 +3 位作者 黄佳星 邱琴芳 江洪 周晓亚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039-1043,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大鼠心电活动的影响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心肌梗死+生理盐水(MI)组、心肌梗死+雷公藤红素(MI+Cel)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方法建...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大鼠心电活动的影响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心肌梗死+生理盐水(MI)组、心肌梗死+雷公藤红素(MI+Cel)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方法建立MI模型。MI造模成功后连续1月腹腔注射1 mg/kg雷公藤红素,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月后通过心脏超声检测心脏功能,记录心电图测量心率变异性(HRV)、低频(LF)、高频(HF)、QT间期、校正QT间期(QTc)和TpeakTend间期(Tp-e),测量心室心尖部(LVA)、心中部(LVM)和心底部(LVB)有效不应期(ERP),免疫荧光检测星状神经节(SCG)中C-fos,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生化法检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MI组SCG中C-fos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NE水平明显升高(P<0.05),LF、LF/HF显著升高,HF显著降低,QT间期、QTc、Tp-e显著延长(P<0.05),心室LVA、LVM、LVB的ERP显著缩短,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均下降,左室收缩期内径(LVIDs)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明显增高,心肌MDA水平显著升高,SOD的水平显著下降,心肌的Nrf2、HO-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MI组比较,MI+雷公藤红素组SCG中C-fos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血清NE水平明显下降(P<0.05),LF、LF/HF显著降低,HF显著升高,QT间期、QTc、Tp-e显著缩短(P<0.05),心室LVA、LVM、LVA的ERP显著延长,LVEF和LVFS均升高,LVIDd明显降低,心肌MDA水平显著降低,心肌SOD的水平显著升高,心肌的Nrf2、HO-1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雷公藤红素对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及心电活动异常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雷公藤红素 氧化应激 交感神经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小鼠眼组织中的抗炎作用及其对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9
作者 庞彬彬 夏沁韵 +1 位作者 陈震 邢怡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4,38,共6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小鼠眼组织中的抗炎作用及其对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6~8周龄B10.RIII小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溶剂对照组、雷公藤红素干预组,每组12只。将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小鼠眼组织中的抗炎作用及其对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6~8周龄B10.RIII小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溶剂对照组、雷公藤红素干预组,每组12只。将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161-180和完全弗氏佐剂充分乳化混合后,注射于EAU溶剂对照组和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双侧大腿和尾部皮下,总体积200μL,每只小鼠注射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161-180的量为50μg。免疫后第7-14天,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每天接受0.5 mg·kg^(-1)雷公藤红素腹腔注射治疗,EAU溶剂对照组小鼠注射同等剂量的无菌PBS缓冲溶液。免疫后第14天,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眼前节表现及行组织切片HE染色,并参照Caspi分级标准对各组小鼠进行临床评分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眼内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视网膜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检测小鼠视网膜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Graphpad Prism 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免疫后第14天,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发现,EAU溶剂对照组小鼠眼前节可见虹膜血管扩张充血明显、角膜水肿、前房渗出;而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眼前节炎症明显减轻,可见虹膜血管轻度充血。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溶剂对照组与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临床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临床评分低于EAU溶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免疫后第14天,EAU溶剂对照组小鼠出现严重的视网膜皱褶和脱离,炎症细胞弥漫浸润;而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视网膜结构破坏轻微,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溶剂对照组与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组织病理学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组织病理学评分低于EAU溶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EAU溶剂对照组、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眼内Iba1+细胞密度分别为(1.00±0.12)%、(36.07±4.57)%、(1.83±0.36)%,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溶剂对照组及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眼内Iba1+细胞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EAU溶剂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眼内Iba1+细胞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溶剂对照组小鼠视网膜中iNOS、Arg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EAU溶剂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视网膜中iNO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溶剂对照组小鼠视网膜中TNF-α、IL-1β、IL-6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EAU溶剂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红素干预组小鼠视网膜中TNF-α、IL-1β、IL-6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雷公藤红素可抑制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EAU小鼠视网膜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小胶质细胞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精氨酸酶-1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雷公藤红素改善奥沙利铂引起的外周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许嘉越 张庚弋 +3 位作者 江诗琴 秦之焱 黄民 金晶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19-326,341,共9页
目的结合实验与网络药理学探讨雷公藤红素改善奥沙利铂引起的外周神经病变(OIPN)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对大鼠进行奥沙利铂与雷公藤红素的合用给药考察雷公藤红素对OIPN的改善作用。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Targe... 目的结合实验与网络药理学探讨雷公藤红素改善奥沙利铂引起的外周神经病变(OIPN)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对大鼠进行奥沙利铂与雷公藤红素的合用给药考察雷公藤红素对OIPN的改善作用。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和PharmMapper数据库收集雷公藤红素靶点,并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中获取奥沙利铂引起的外周神经病变的靶点,取两者交集,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雷公藤红素-靶点-OIPN”网络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雷公藤红素改善OIPN靶点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应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及运用MOE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雷公藤红素能明显改善奥沙利铂引起的大鼠机械和冷刺激痛敏症状,减轻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和坐骨神经的病理损伤,且在体外水平上不影响奥沙利铂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得雷公藤红素靶点309个,OIPN疾病靶点1318个,两者交集靶点80个;PPI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得到HSP90AA1、CASP3、PTGS2等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193个条目,KEGG结果表明,雷公藤红素可能作用于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起到对OIPN的改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进一步表明,雷公藤红素与核心靶点CASP3、PTGS2的结合能力良好。结论雷公藤红素具有改善奥沙利铂引起的外周神经病变的作用,网络药理学揭示该机制可能涉及多靶点、多通路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奥沙利铂 外周神经病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肝纤维化的机制探讨
11
作者 周巧逢 雷敏 +3 位作者 郭西英 何昂 刘秀芬 李敏才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CEL)对2型糖尿病(T2DM)所致的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将24只雄性SD大鼠分成4组,即空白对照(Con)组、对照给药(CEL)组、模型(T2DM)组和模型给药(T2DM+CEL)组。每周监测各组大鼠体...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CEL)对2型糖尿病(T2DM)所致的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将24只雄性SD大鼠分成4组,即空白对照(Con)组、对照给药(CEL)组、模型(T2DM)组和模型给药(T2DM+CEL)组。每周监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和空腹血糖(FBG),T2DM造模成功2周后给予CEL 3 mg/(kg·d)灌胃,1次/天持续12周,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水平。肝组织切片行Masson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和胶原蛋白沉积。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TGF-β1和Smad3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Con组比较,T2DM组大鼠24 h尿量、FBG、FINS、AST、ALT、Hyp水平均升高(P<0.001);胶原容积分数(CVF)升高(P<0.001);肝组织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TGF-β1、Smad3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SIRT1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与T2DM组相比,给予CEL后大鼠24 h尿量、FBG、FINS、AST、ALT、Hyp水平均降低(P<0.05);肝组织胶原沉积减少,纤维化状况改善;肝组织SIRT1表达升高(P<0.05),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CEL可减轻T2DM大鼠肝脏组织的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IRT1、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2型糖尿病 肝纤维化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TGF-Β/SMAD
下载PDF
负载雷公藤红素的中空介孔聚多巴胺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12
作者 潘慕倩 蔡义思 +1 位作者 袁立霞 余林中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5期1119-1124,共6页
目的 制备负载雷公藤红素的中空介孔聚多巴胺纳米复合物(H-PDA/Cel@HA),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 采用湿化学刻蚀法制备H-PDA/Cel@HA,通过粒径、Zeta电位、透射电镜、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从细胞毒性、细胞活性... 目的 制备负载雷公藤红素的中空介孔聚多巴胺纳米复合物(H-PDA/Cel@HA),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 采用湿化学刻蚀法制备H-PDA/Cel@HA,通过粒径、Zeta电位、透射电镜、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从细胞毒性、细胞活性氧水平测定、活/死细胞染色实验、细胞凋亡等方面评价H-PDA/Cel@HA对乳腺癌4T1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所制备的H-PDA/Cel@HA呈现出中空立方体的形貌,平均粒径为(183.4±12.3)nm,Zeta电位为(-30.4±1.1)mV;载药量为(13.25±1.16)%,包封率为(66.27±5.78)%;H-PDA/Cel@HA显著抑制乳腺癌4T1细胞的生长,相较于游离的Cel,其对正常细胞(L929)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外,H-PDA/Cel@HA还通过增加4T1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所制备的H-PDA/Cel@H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肿瘤靶向递送能力,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中空聚多巴胺 活性氧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抑制肥大细胞释放IgE及炎症因子的研究
13
作者 柯南添 陈则金 +2 位作者 郭燕芬 龚嫄圆 魏建威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8期1750-1755,共6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肥大细胞IgE及IL-1β、IL-10的抑制作用,旨在为雷公藤红素抑制肥大细胞的作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用18只雄性SD大鼠,并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给药组。模型组通过MCDP刺激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给药组在MCD...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肥大细胞IgE及IL-1β、IL-10的抑制作用,旨在为雷公藤红素抑制肥大细胞的作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用18只雄性SD大鼠,并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给药组。模型组通过MCDP刺激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给药组在MCDP刺激后加入雷公藤红素进行处理。通过ELISA法对各组样本的血清IgE进行检测;采用Q-PCR对各组样本的IL-1β、IL-10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ELISA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模型组的血清IgE含量有明显上升,而药物组的血清IgE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Q-PCR结果显示,模型组的IL-1β、IL-10的基因表达量分别为(3.83 ± 0.92)、(3.98 ± 0.46),与对照组的基因表达量相比均明显增加;而药物组的基因表达量则显著低于模型组(P β和IL-10的mRNA表达,提示其具有抑制肥大细胞的作用。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ripterine on mast cells IgE, IL-1β and IL-10, and to provide laboratory evidence for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ripterine on mast cells. Methods: 18 male SD rat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model group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group. In the model group, mast cell degranulation was induced by MCDP stimulatio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ipterine after MCDP stimulation. Serum IgE was detected by ELISA.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IL-1β and IL-10 were analyzed by Q-PCR. Results: ELISA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erum IgE content in the mode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the serum IgE content in the dru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model group. Q-PC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 expression levels of IL-1β and IL-10 in the model group were (3.83 ± 0.92) and (3.98 ± 0.46),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gene expression in dru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model group (P β and IL-10 mRNA, suggesting that tripterine can inhibit mast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肥大细胞脱颗粒 IGE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雷公藤红素抗鼻咽癌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王婷 张黎 +3 位作者 储永双 王迎秋 任艳鑫 黄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309,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雷公藤红素抗鼻咽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ubChem数据库获得雷公藤红素3D结构,导入Swisstarget获得前十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鼻咽癌疾靶点。将雷公藤红素与鼻咽癌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雷公藤红素抗鼻咽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ubChem数据库获得雷公藤红素3D结构,导入Swisstarget获得前十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鼻咽癌疾靶点。将雷公藤红素与鼻咽癌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雷公藤红素-靶点-鼻咽癌-通路”关系网络图,取度值前五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MTT法、流式细胞术探究雷公藤红素对鼻咽癌CNE-1细胞的增殖凋亡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IKBKB、Phospho-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共获得2143个鼻咽癌基因靶点和101个药物靶点,筛选出共同靶点38个,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442条、细胞组成18条、分子功能35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77条通路。雷公藤红素诱导CNE-1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时降低IKBKB、Phospho-NF-κB P65蛋白表达(P<0.05)。结论雷公藤红素能抑制CNE-1增殖,其抗鼻咽癌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KBKB蛋白,从而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鼻咽癌 网络药理学 细胞实验 IKBKB NF-ΚB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抑制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5
作者 岳兰昕 沈磐 +3 位作者 周磊 黄从书 周维 高月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65-73,共9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a)对前体脂肪细胞(3T3-L1)成脂分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确定雷公藤红素处理3T3-L1细胞的最佳浓度;油红O染色及免疫荧光法(脂肪细胞标志蛋白Perilipin1,Adiponectin)检测雷公藤红素...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a)对前体脂肪细胞(3T3-L1)成脂分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确定雷公藤红素处理3T3-L1细胞的最佳浓度;油红O染色及免疫荧光法(脂肪细胞标志蛋白Perilipin1,Adiponectin)检测雷公藤红素对3T3-L1成脂分化不同时期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WB)检测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处理后3T3-L1细胞中调控脂代谢以及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对未分化(Con)、分化第1天(MDI)、分化第1天同时给药250 nmol·L^(-1)雷公藤红素(MCT)的3T3-L1细胞进行WB检测以及microRNA(miRNA)测序,qPCR验证筛选得到的miRNA,进行KEGG与GO富集分析;过表达mmu-miR-5121 mimics和inhibitor,WB检测相关蛋白的变化,油红O染色检测分化结果。结果Cela处理3T3-L1细胞的最佳浓度为250 nmol·L^(-1)和500 nmol·L^(-1);油红O染色及免疫荧光结果表明250 nmol·L^(-1)与500 nmol·L^(-1)Cela对3T3-L1成脂分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250 nmol·L^(-1)在3T3-L1成脂分化早期(第1天)便能显著抑制3T3-L1成脂分化;250 nmol·L^(-1)Cela处理3T3-L124 h后,能显著抑制3T3-L1中DFCP1、FAS、ACC、PPARγ等蛋白的表达;分化第1天FAS与ACC表达升高,采用250 nmol·L^(-1)Cela处理后,ACC、FAS蛋白表达显著降低;miRNA测序筛选后q PCR验证结果表明mmumiR-5121在分化第1天减少,但Cela处理后含量增加。转染5121 inhibitor提高了FAS与ACC的含量,5121 mimics则呈现相反作用。单独转染5121 inhibitor可使得3T3-L1分化成熟,而分化同时添加5121 mimics可以有效抑制分化。并且250nmol·L^(-1)Cela可以抑制5121 inhibitor引起的分化。结论250 nmol·L^(-1)雷公藤红素作用于3T3-L1成脂分化早期可显著抑制3T3-L1分化,其可能通过上调mmu-miR-5121的含量,抑制FAS与ACC的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前体脂肪细胞 成脂分化 脂代谢 O染色 mmu-miR-5121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通过调控Ezrin的活化改善特应性皮炎
16
作者 金泓宇 王丹丹 +3 位作者 宋昕怡 徐可欣 延光海 李良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1-1930,共10页
目的探究雷公藤红素(Celastrol)对DNCB致敏诱导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小鼠组织及HaCaT细胞中Ezrin表达的影响。方法取BALB/c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DNCB组、Celastrol 25μg、50μg、75μg治疗组、Dex组,每组8只;HaCaT细胞用... 目的探究雷公藤红素(Celastrol)对DNCB致敏诱导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小鼠组织及HaCaT细胞中Ezrin表达的影响。方法取BALB/c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DNCB组、Celastrol 25μg、50μg、75μg治疗组、Dex组,每组8只;HaCaT细胞用TNF-α诱导,并用1μmol·L^(-1)Celastrol及Ezrin siRNA治疗。测厚仪测量小鼠耳部及背部皮肤厚度,取小鼠脾及淋巴结观察其变化。采用HE及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小鼠炎症细胞浸润及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淋巴结中IL-4及TNF-α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小鼠血清中IL-4、TNF-α、IgE水平,HaCaT细胞上清液中IL-4、IL-5及IL-1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皮肤组织P-Ezrin、Ezrin的表达。结果Celastrol明显抑制小鼠耳部及背部皮肤组织肿胀程度,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及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降低小鼠血清中IgE及血清、淋巴结中IL-4、TNF-α含量并减少的Ezrin活化。Ezrin siRNA治疗后,HaCaT细胞上清液中IL-4、IL-5及IL-13的表达得到恢复。结论Celastrol可能是通过调节Ezrin的活化实现可改善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雷公藤红素 EZRIN HACAT细胞 DNCB IL-4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通过直接作用于EAAT2抑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损伤
17
作者 李晓颖 郝丕达 +4 位作者 冯小桐 宋淇乐 王玮琦 周国庆 侯亚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14-2021,共8页
目的:探究雷公藤红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2(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 2,EAAT2)的干预作用,及其在SAH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Western blot检测SAH后72 h内EAAT2的表达量变化... 目的:探究雷公藤红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2(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 2,EAAT2)的干预作用,及其在SAH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Western blot检测SAH后72 h内EAAT2的表达量变化,测定皮层脑组织谷氨酸的浓度,计算机模拟雷公藤红素和EAAT2分子对接。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EAAT2激活剂GT949组、模型+EAAT2抑制剂二氢红藻氨酸(dihydrokainic acid,DHK)组和模型+雷公藤红素组;测定各组大鼠皮层脑组织谷氨酸浓度;干湿重法检测各组大鼠脑水肿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EAAT2、水通道蛋白4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变化;TUNEL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凋亡细胞数量。结果:(1)SAH后EAAT2水平降低,谷氨酸浓度升高;(2)雷公藤红素可直接结合EAAT2,提高SAH后EAAT2表达水平,降低谷氨酸浓度;(3)雷公藤红素可抑制SAH后脑水肿;(4)雷公藤红素可减少SAH后的神经细胞凋亡。结论:雷公藤红素可提高SAH后EAAT2表达水平,降低谷氨酸浓度,抑制脑水肿,减少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雷公藤红素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2 谷氨酸兴奋性毒性 脑水肿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通过FAK/MEK/ERK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耐药性的影响
18
作者 罗晓明 曾贤敏 +1 位作者 蔡良韧 郑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477-2481,共5页
目的探究雷公藤红素(CSL)对肝癌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仑伐替尼(Len)构建耐药人肝癌细胞Huh7/Len,分为对照组,CSL低、中、高浓度组(1、2.5、5μmol/L),CSL高浓度+Zn27[黏着斑激酶(FAK)激活剂]组(5μmol/L CSL+2 nmol/L Zn27),每组... 目的探究雷公藤红素(CSL)对肝癌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仑伐替尼(Len)构建耐药人肝癌细胞Huh7/Len,分为对照组,CSL低、中、高浓度组(1、2.5、5μmol/L),CSL高浓度+Zn27[黏着斑激酶(FAK)激活剂]组(5μmol/L CSL+2 nmol/L Zn27),每组设置6个复孔。检测细胞增殖(以吸光度计)和克隆能力、凋亡率、侵袭数、迁移数,以及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和磷酸化FAK(p-FAK)、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p-MEK)、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SL低、中、高浓度组细胞的吸光度、克隆数、侵袭数、迁移数和p-FAK、p-MEK、p-ERK、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ROS水平和Bax、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CSL高浓度组比较,CSL高浓度+Zn27组细胞中上述指标变化均显著逆转(P<0.05)。结论CSL能增强氧化应激,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细胞恶性进展和化疗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FAK/MEK/ER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肝癌 FAK/MEK/ERK信号通路 恶性进展 耐药性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提取分离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凯丽 田从魁 +1 位作者 王珊珊 吴增宝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29-131,135,共4页
雷公藤红素是一种天然提取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最有望发展为现代药物的化合物之一。具有调节免疫、抗微生物、抗癌、抗肿瘤、抗肺纤维化、改善肥胖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雷公藤红素化学结构、理化性质、... 雷公藤红素是一种天然提取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最有望发展为现代药物的化合物之一。具有调节免疫、抗微生物、抗癌、抗肿瘤、抗肺纤维化、改善肥胖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雷公藤红素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纯化以及主要的药理活性进行归纳与总结,并提出研究不足和展望,以期为今后探究雷公藤红素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提取分离 药理活性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雷公藤及其片剂中雷公藤红素 被引量:27
20
作者 夏焱 王文燕 +3 位作者 张彦文 贺江萍 高文远 段宏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建立雷公藤及其片剂中雷公藤红素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HPLC外标法.Agilent Zorbax SC-C18柱为色谱柱,甲醇-1%醋酸溶液(87:1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25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结果雷公藤红素线性范围为40.96~204.8μg/mL(r=0.999 ... 目的建立雷公藤及其片剂中雷公藤红素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HPLC外标法.Agilent Zorbax SC-C18柱为色谱柱,甲醇-1%醋酸溶液(87:1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25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结果雷公藤红素线性范围为40.96~204.8μg/mL(r=0.999 6),药材的平均回收率为98.37%,RSD为1.01%(n=9),制剂的平均回收率为98.59%,RSD为1.18%(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雷公藤类药物中雷公藤红素的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雷公藤红素 高效液相色谱 HPLC 片剂 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