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照市雾霾天气大气颗粒物微观形貌及物质来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峰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1期85-88,共4页
以日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雾霾天气大气颗粒物样本,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ICP-MS等工具对其进行形态特征分析,探讨了日照市雾霾天气大气颗粒物(PM_(2.5))的微观形态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日照市PM_(2.5)颗粒物主要以无定形态为主,... 以日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雾霾天气大气颗粒物样本,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ICP-MS等工具对其进行形态特征分析,探讨了日照市雾霾天气大气颗粒物(PM_(2.5))的微观形态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日照市PM_(2.5)颗粒物主要以无定形态为主,为含铁、镁、铝、钾、钠的硅酸盐颗粒;日照市PM_(2.5)的主要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及建筑施工排放、交通汽车尾气排放、燃煤、电子垃圾拆解等。通过对日照市PM_(2.5)微观形态特征和来源的研究,可为改善日照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天气 PM_(2.5) 微观形貌 物质来源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人工增雪技术对降低雾霾天气污染物浓度的可行性研究
2
作者 王海涛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4期91-95,共5页
雾霾天气是影响城镇居民生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冬季降雪量不足会导致城市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加重。为此使用人工增雪技术提高冬季降雪量,并探究人工增雪技术对降低雾霾天气污染物浓度的可行性。分析人工增雪技术的效果和潜力,计算城市... 雾霾天气是影响城镇居民生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冬季降雪量不足会导致城市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加重。为此使用人工增雪技术提高冬季降雪量,并探究人工增雪技术对降低雾霾天气污染物浓度的可行性。分析人工增雪技术的效果和潜力,计算城市内雾霾天气污染物浓度和降雪量间的变化,以此分析该技术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增雪能降低雾霾天气污染物浓度,有效改善城市内的酸雨情况,优化空气污染质量综合指数,提高空气质量优良率。证明了人工增雪技术对降低雾霾天气污染物浓度的可行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天气 污染物的可行性分析 污染物浓度 人工增雪技术 降雪量
下载PDF
针对雾霾天气的铁路调度视频图像智能化分析预警技术研究
3
作者 周惟祥 满恒懋 +3 位作者 段卿培 姚树金 赵宁 刘仁伟 《铁道通信信号》 2024年第10期13-18,共6页
为实现在雾霾天气下铁路调度视频图像的智能化分析预警,针对性地提出一种铁路视频异物检测方法。首先针对部分视频中存在的雾霾退化问题,引入基于深度网络的恢复模型,可得到清晰视频,用于进一步检测;其次引入YOLOv5目标检测模型,针对铁... 为实现在雾霾天气下铁路调度视频图像的智能化分析预警,针对性地提出一种铁路视频异物检测方法。首先针对部分视频中存在的雾霾退化问题,引入基于深度网络的恢复模型,可得到清晰视频,用于进一步检测;其次引入YOLOv5目标检测模型,针对铁路场景进行重新训练,并采用冻结训练和串联模型策略,使模型在具有异物检测能力的情况下,保留对常规目标的检测能力;最后针对铁路视频真实数据中缺乏异物的问题,采用数据增强技术,加强铁路视频识别异物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显著提升了在雾霾条件下的铁路视频异物检测效果,有助于提高人员闯入、异物入侵等安全隐患的实时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调度监控视频 异物检测 雾霾天气 目标检测 图像恢复 数据增强
下载PDF
雾霾天气背景下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对策
4
作者 贾俊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4期0158-0161,共4页
近几年的全球气候发生改变,雾霾天气出现几率随之增加,使得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成为社会经济得以持续与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也能减少雾霾天气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的各种影响。而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有序与高效开展可以为环境治理与环... 近几年的全球气候发生改变,雾霾天气出现几率随之增加,使得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成为社会经济得以持续与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也能减少雾霾天气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的各种影响。而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有序与高效开展可以为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等部门及时提供准备与可靠的动态数据,借助足够的数据支持提高环境治理水平,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大气环境监测工作质量要不断提升,才能满足雾霾天气背景监测工作开展需要,保证大气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方案可行与科学。基于此,文章从雾霾天气背景下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策略,力求在辅助大气环境治理的同时全面改善大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天气 大气环境 环境监测 监测质量 提升策略
下载PDF
雾霾天气下PM_(2.5)污染物分布特征研究
5
作者 张珉铨 陈耀登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10期39-44,共6页
当前,雾霾天气下PM_(2.5)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为更好的实现污染治理,展开雾霾天气下PM_(2.5)污染物分布特征研究。分析研究区域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能源条件,获取AQI分布数据,得到研究区域基础数据。使用可... 当前,雾霾天气下PM_(2.5)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为更好的实现污染治理,展开雾霾天气下PM_(2.5)污染物分布特征研究。分析研究区域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能源条件,获取AQI分布数据,得到研究区域基础数据。使用可加载PM_(2.5)的崂应2050型空气/智能TSP采样器获取污染物样本,并对相关性以及富集因子展开计算。选择聚类分析方法获取污染物扩散路径,确定污染物在雾霾天气下的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浓度具有直接影响,且污染物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当气象条件相同时,城市中心的污染物浓度远高于城郊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雾霾天气 大气污染 气象要素分析 AQI
下载PDF
激光雷达在雾霾天气气溶胶光学特性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郝孝智 李念 付亚平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2期71-75,共5页
大量气溶胶聚集对环境造成较大隐患,为此提出激光雷达在雾霾天气气溶胶光学特性探测中的应用。利用多波长激光雷达探测雾霾天气下的大气后向散射信号,采用高速示波器将采集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将其转化为可处理的数据后,应... 大量气溶胶聚集对环境造成较大隐患,为此提出激光雷达在雾霾天气气溶胶光学特性探测中的应用。利用多波长激光雷达探测雾霾天气下的大气后向散射信号,采用高速示波器将采集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将其转化为可处理的数据后,应用激光雷达方程与光学厚度反演方法获取随高度变化的大气消光系数与后向散射系数,并计算气溶胶的激光雷达比,实现雾霾天气气溶胶光学特性探测。经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够从空间分辨率角度与大气层角度分别计算得到气溶胶的光学厚度,还能够分析不同日期下的PM_(2.5)/PM_(10)污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预测 雾霾天气 气溶胶 后向散射信号 光学厚度反演
下载PDF
探究雾霾天气背景下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提升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任皓 《清洗世界》 CAS 2023年第5期116-118,共3页
近些年,全球气候逐渐变得恶劣,雾霾天气出现的概率大幅提升,大气环境保护和治理成为新时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们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雾霾天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有效开展,能够为大气环境保护、... 近些年,全球气候逐渐变得恶劣,雾霾天气出现的概率大幅提升,大气环境保护和治理成为新时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们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雾霾天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有效开展,能够为大气环境保护、治理等部门提供大气环境各项动态数据支持。雾霾天气背景下对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先阐述雾霾天气的形成,然后对大气环境监测运行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一些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天气 大气环境 检测质量 提升路径
下载PDF
雾霾天气因何而来 被引量:1
8
作者 闵芳 《生命与灾害》 2023年第5期40-42,共3页
近期,我国多地频现严重雾霾天气,空气污染加剧,引起广泛关注。雾霾到底是怎么回事?对人体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应对雾霾天气?雾霾是如何产生的雾、霾作为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史书多有记载。总体来讲,雾、霾均可能导致能... 近期,我国多地频现严重雾霾天气,空气污染加剧,引起广泛关注。雾霾到底是怎么回事?对人体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应对雾霾天气?雾霾是如何产生的雾、霾作为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史书多有记载。总体来讲,雾、霾均可能导致能见度降低,但两者成分有差异。雾以空气中悬浮的小水滴、冰晶为主,霾则主要为固体悬浮颗粒物;雾出现时相对湿度一般过饱和,以微小水滴为主,霾出现时则相对湿度较低,以颗粒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天气 空气污染 悬浮颗粒物 能见度 相对湿度 天气现象 过饱和 科学应对
下载PDF
秋冬季节雾霾天气污染物浓度智能监测方法研究
9
作者 乔友刚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11期110-114,共5页
为实现雾霾的有效治理和预警,进行秋冬季节雾霾天气污染物浓度智能监测方法研究。以某研究区为例,利用相关系数法监测布点,利用不同方法监测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二氮、二氧化氮、PM_(2.5)污染物质的浓度监测并以此为基础计算监... 为实现雾霾的有效治理和预警,进行秋冬季节雾霾天气污染物浓度智能监测方法研究。以某研究区为例,利用相关系数法监测布点,利用不同方法监测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二氮、二氧化氮、PM_(2.5)污染物质的浓度监测并以此为基础计算监测点综合污染浓度值、区域综合污染浓度值以及研究区整体污染浓度值。结果表明:各个监测点总体上呈现出排名越靠前,污染物浓度越高的趋势,且PM_(2.5)浓度最高;研究区内冬季各种污染物的浓度要高于秋季,整体污染物浓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雾霾天气在深秋、初冬时期最为严重,此时污染物浓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冬季节 雾霾天气 污染物浓度 智能监测方法
下载PDF
海上雾霾天气下基于能见度的舰载机目视着舰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10
作者 杨凡 田杰荣 刘敏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77-282,共6页
针对雾霾天气对舰载机目视着舰安全性的影响难以量化的问题,利用激光雷达在近海的能见度观测数据,反演海上雾霾天气下飞行员目视着舰的斜程能见度的状况,提出1种基于能见度指标的目视着舰风险评估方法,将舰载机着舰过程中飞行员频繁的... 针对雾霾天气对舰载机目视着舰安全性的影响难以量化的问题,利用激光雷达在近海的能见度观测数据,反演海上雾霾天气下飞行员目视着舰的斜程能见度的状况,提出1种基于能见度指标的目视着舰风险评估方法,将舰载机着舰过程中飞行员频繁的目测压力,转变为舰上数据测量、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等程序化工作,将定性的安全分析转变为定量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指导,谋求在现有着舰控制模式下有效降低飞行员着舰压力,提升指挥引导效率,为低能见度下舰载机目视着舰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天气 斜程能见度 目视着舰 风险评估
下载PDF
雾霾天气下光伏电站输出功率预测
11
作者 牟长江 《电力设备管理》 2023年第19期56-58,共3页
在维持光伏发电并网安全与电网稳定运行的过程中,保证输出功率的准确预测十分重要,但是受雾霾天气的影响,光伏电站的实际输出功率与理论往往会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未能解决这一问题,将会对光伏发电站的电能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在对空气... 在维持光伏发电并网安全与电网稳定运行的过程中,保证输出功率的准确预测十分重要,但是受雾霾天气的影响,光伏电站的实际输出功率与理论往往会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未能解决这一问题,将会对光伏发电站的电能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在对空气质量指数(AQI)与光伏电站输出功率相关性、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证明了雾霾天气对光伏电站输出功率的影响,并对预测方法、模型流程、预测系统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以供相关研究者积极参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天气 光伏电站 输出功率预测 预测系统结构设计
下载PDF
探析雾霾天气的成因以及治理办法
12
作者 王亚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10期154-157,共4页
本研究以大气污染物排放、气象条件和地理环境为基础,对雾霾天气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大气污染物排放是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而气象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变化对雾霾天气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 本研究以大气污染物排放、气象条件和地理环境为基础,对雾霾天气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大气污染物排放是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而气象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变化对雾霾天气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办法,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清洁能源使用、加强监测预警、加强绿化建设、提高公众意识和加强国际合作等。通过综合施策,可以有效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健康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天气 成因分析 治理办法
下载PDF
天津冬季雾霾天气下颗粒物质量浓度分布与光学特性 被引量:51
13
作者 姚青 蔡子颖 +2 位作者 韩素芹 刘爱霞 刘敬乐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2-469,共8页
2013年1—2月连续在线观测天津ρ(PM2.5)、ρ(PM10)、大气能见度、σsp(气溶胶散射系数)、σap(气溶胶吸收系数)和AOD(大气光学厚度),结合气象资料,分析天津城区雾霾天气下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分布与光学特性.结果表明:在为期52 d的观测期... 2013年1—2月连续在线观测天津ρ(PM2.5)、ρ(PM10)、大气能见度、σsp(气溶胶散射系数)、σap(气溶胶吸收系数)和AOD(大气光学厚度),结合气象资料,分析天津城区雾霾天气下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分布与光学特性.结果表明:在为期52 d的观测期间,发生雾日8 d、轻雾日1 d、霾日29 d,雾霾日占观测时长的73%;霾日ρ(PM2.5)ρ(PM10)为0.65,SSA(单次散射反照率)为0.95,MSE(气溶胶质量散射系数)为3.30 m2g,均高于非雾霾日,表明雾霾日下细粒子的散射作用是大气消光的主要贡献者;雾霾日的σsp和σap均高于非雾霾日,随着霾等级增强,σsp和σap逐渐增大,重度霾天气的σsp和σap与中度霾天气相当,分析高RH可能是造成能见度进一步降低的主要因素;雾霾天气下AOD500 nm和波长指数均显著高于非雾霾天气,表明雾霾天气下气溶胶浓度远高于非雾霾天气,并且细粒子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天气 气溶胶 光学特性 天津
下载PDF
2013年1月江苏雾霾天气持续和增强机制分析 被引量:60
14
作者 刘梅 严文莲 +2 位作者 张备 俞剑蔚 金小霞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35-843,共9页
利用江苏省能见度监测资料、自动站气象要素资料、探空资料、NCEP(1°×1°)和CFSV2(0.5°×0.5°)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1月江苏雾霾持续性和13—14日大雾形成机制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中高纬平直的纬向环流,... 利用江苏省能见度监测资料、自动站气象要素资料、探空资料、NCEP(1°×1°)和CFSV2(0.5°×0.5°)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1月江苏雾霾持续性和13—14日大雾形成机制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中高纬平直的纬向环流,江苏位于地面高压底部偏东气流中,冷高压主体偏北,是1月发生持续雾霾天气的大背景。较弱的偏北经向风导致冷空气势力较弱,为1月江苏雾霾天气持续发生提供了近地层有利的稳定形势。(2)近地面相对湿度85%以上,风速小于3 m·s^(-1),风向以偏东风为主,凌晨与夜间温度露点差小于3℃。这些条件的稳定为持续雾霾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气象因子。(3)地面辐射降温和弱冷平流共同作用引起的温度快速下降以及日出后潮湿地面蒸发增强对雾的加强起到一定的触发作用。近地面冷平流和混合层以上暖平流为本次雾增强提供了稳定的大气层结条件。近地面弱上升运动、中高层弱的下沉运动是14日凌晨雾快速加强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天气 环流形势 温度平流 层结稳定度
下载PDF
北京雾霾天气下气溶胶中水溶性无机盐粒径分布 被引量:16
15
作者 黄怡民 刘子锐 +1 位作者 温天雪 高文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7-121,共5页
为了解北京雾霾天气下气溶胶中水溶性无机盐粒径分布特征,利用Andersen 8级采样器采集2010-10-07—10较严重雾霾天气时的大气气溶胶样品。用离子色谱(IC)对样品中的水溶性无机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雾霾天气下,PM2.1和PM9中总水溶性无... 为了解北京雾霾天气下气溶胶中水溶性无机盐粒径分布特征,利用Andersen 8级采样器采集2010-10-07—10较严重雾霾天气时的大气气溶胶样品。用离子色谱(IC)对样品中的水溶性无机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雾霾天气下,PM2.1和PM9中总水溶性无机盐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30.1μg/m3和252.2μg/m3,水溶性无机盐污染严重。SO24-、NO3-、NH4+、Ca2+是PM2.1和PM9中最主要的水溶性无机盐。SO24-、Cl-、K+主要呈现双模态分布,即在粗细粒子中均有分布;NO3-和NH4+主要呈细模态分布;Ca2+、Na+、Mg2+除在10-09呈现双模态分布外,主要呈粗粒子模态分布。气溶胶中的离子主要以NH4NO3、Ca-SO4和CaCO3的形式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气溶胶 雾霾天气 水溶性无机离子 粒径分布
下载PDF
雾霾天气对潜在海外游客来华意愿的影响——基于目的地形象和风险感知理论 被引量:37
16
作者 张晨 高峻 丁培毅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8-67,共10页
近年来,我国的雾霾天气受到公众及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甚至被国际媒体列为全球旅游警告。学者研究发现,入境旅游的下滑期正是我国雾霾问题从显露到逐步严重并受到广泛关注的时段;也有学者认为,雾霾天气是影响入境旅游的主要障碍。然而... 近年来,我国的雾霾天气受到公众及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甚至被国际媒体列为全球旅游警告。学者研究发现,入境旅游的下滑期正是我国雾霾问题从显露到逐步严重并受到广泛关注的时段;也有学者认为,雾霾天气是影响入境旅游的主要障碍。然而,在空气质量未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2015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已呈现复苏的态势,从而使得雾霾天气与入境旅游关系变得扑朔迷离。文章围绕雾霾天气是否影响潜在海外游客来华意愿以及雾霾天气是如何影响潜在海外游客来华意愿两个问题,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以澳大利亚和美国居民为调研对象,采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法,依据目的地形象和风险感知的交叉理论,实证研究得出:空气质量已经成为中国目的地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雾霾天气作为潜在海外游客来华旅游的主要风险感知因素,对中国旅游目的地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并且潜在海外游客对中国空气质量的感知和对雾霾的担心已经超越了历史、文化、自然等核心吸引物的吸引,成为阻碍其来华意向的主要因素。研究进一步提出在目的地形象的测量中应增加风险因素,并需完善风险感知和情感评价测量。研究也发现不同群体对雾霾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最后,从国家整体旅游形象危机宣传、空气质量信息传递、不同特征人群宣传差异等方面提出措施供相关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天气 目的地形象 风险感知 来华意愿
下载PDF
雾霾天气下住宅开窗通风与空气净化联合策略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马惠颖 邵晓亮 +4 位作者 梁超 王欢 吴成斌 李先庭 马勇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3,共6页
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导致关窗并开启空气净化器成为住宅中常用的净化手段,而长时间关窗带来的危害往往被忽视。模拟了雾霾天气下住宅中全时开窗及短时开窗2种开窗方式与空气净化联合使用时对室内细颗粒物(PM2.5)和CO_2浓度的控制情况,结... 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导致关窗并开启空气净化器成为住宅中常用的净化手段,而长时间关窗带来的危害往往被忽视。模拟了雾霾天气下住宅中全时开窗及短时开窗2种开窗方式与空气净化联合使用时对室内细颗粒物(PM2.5)和CO_2浓度的控制情况,结果表明:当室外雾霾在中度污染(室外PM2.5质量浓度200μg/m^3)以下时,可以采取全时开窗与空气净化联合策略控制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当室外雾霾污染严重(室外PM2.5质量浓度300μg/m^3)时,可以采取短时开窗与空气净化联合策略将室内污染物浓度在大多数时间段内控制在限值以下。合理的开窗通风与空气净化联合控制策略为住宅中应对室外雾霾与室内多种污染物提供了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 自然通风 空气净化器 室内空气品质 细颗粒物(PM2.5) 雾霾天气
下载PDF
雾霾天气个例气象条件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韩永清 孙兴池 +2 位作者 李静 康桂红 刘畅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178,共7页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L波段探空资料从环流形势、扩散条件和边界层特征3个方面对2013年两次雾、霾天气个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00hPa西北气流冷平流、地面弱风场、垂直速度呈弱上升-下沉的垂直...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L波段探空资料从环流形势、扩散条件和边界层特征3个方面对2013年两次雾、霾天气个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00hPa西北气流冷平流、地面弱风场、垂直速度呈弱上升-下沉的垂直分层特点和逆温是两次雾、霾天气出现和维持的共同特征。地面西北风、850hPa弱冷平流、近地层浅薄的接地逆温(100~200m)和湿层与霾天气对应,地面偏东风、850hPa暖平流、925hPa以下深厚的悬浮逆温(400m)和湿层与雾天气对应,霾过程较雾过程逆温强度强,上升运动高度高。消散时雾较霾下沉运动中心高度低,强度弱;霾消散时接地逆温特征变化不大,雾消散时悬浮逆温有底部抬升和大气稳定层结向中性层结转变的变化特征;但均有下沉气流接地、垂直风切变较强和高层低露点干空气下传到地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天气 垂直速度 逆温 露点
下载PDF
我国城市雾霾天气形成与治理的经济机制探讨 被引量:39
19
作者 任保平 宋文月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7-84,共8页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等角度分析雾霾天气形成的经济机制,并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实施综合治理等方面提出我国城市雾霾天气治理的...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等角度分析雾霾天气形成的经济机制,并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实施综合治理等方面提出我国城市雾霾天气治理的经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天气 能源结构 经济结构 经济发展方式
下载PDF
跨界危机与预案协同——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应急预案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5
20
作者 刘冰 彭宗超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75,共9页
我国的雾霾天气已经发展成为大面积的城市群复合空气污染,表现出跨界危机的典型特征。跨界危机具有"地理区域导向"的演化机制,而当前的应急管理体系却是一种"行政区划导向"的制度安排,这是应对跨界危机的根本性矛... 我国的雾霾天气已经发展成为大面积的城市群复合空气污染,表现出跨界危机的典型特征。跨界危机具有"地理区域导向"的演化机制,而当前的应急管理体系却是一种"行政区划导向"的制度安排,这是应对跨界危机的根本性矛盾。文章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京津冀三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由各地分头制定的应急预案虽然较好地解决了辖区内不同职能部门的功能整合问题,但是普遍缺失跨越行政边界的协同机制设计。研究认为,受跨界危机影响的地区应在属地管理责任明确的前提下及时编制跨区域应急预案,重点加强区域之间的预案协同,在组织机构设计、预警级别和响应措施方面考虑区际衔接,使之成为一个兼具独立性和协同性的跨区域预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危机 预案协同 雾霾天气 区域联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