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6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容忽视的静脉窦及颈内静脉系统疾病
1
作者 张桂运 《科技视界》 2024年第3期11-13,共3页
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及国人健康、导致人口死亡及致残的第一位疾病。为了最大程度实现减残的目的,每年的10月29日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世界卒中日”。静脉系统疾病虽然发病率没有动脉系统疾病高,但其危害程度较大,严重影响生存质量... 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及国人健康、导致人口死亡及致残的第一位疾病。为了最大程度实现减残的目的,每年的10月29日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世界卒中日”。静脉系统疾病虽然发病率没有动脉系统疾病高,但其危害程度较大,严重影响生存质量。大脑静脉系统常见的疾病包括脑静脉血栓、静脉窦血栓或狭窄和颈内静脉血栓或狭窄。前两者病因多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各种炎症、肥胖、蛛网膜颗粒增生、肿瘤压迫、颅高压等;后者病因多见于炎症、血栓机化、骨性压迫等。颅内静脉窦及颈内静脉血栓或狭窄因为症状隐匿,临床上常易被忽略,但因为其致残率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高凝状态 静脉窦血栓 血栓机化 静脉血栓 肿瘤压迫 蛛网膜颗粒 静脉系统 颅高压
下载PDF
大黄廑虫丸联合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对凝血功能紊乱、肝硬化程度及门静脉系统相关参数的影响
2
作者 虞嘉康 周蕾 倪纯明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998-1001,共4页
目的探讨大黄廑虫丸联合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HBV)肝硬化对病人凝血功能紊乱、肝硬化程度及门静脉系统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无锡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HBV肝硬化病人,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 目的探讨大黄廑虫丸联合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HBV)肝硬化对病人凝血功能紊乱、肝硬化程度及门静脉系统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无锡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HBV肝硬化病人,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疗法,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联合大黄廑虫丸,评估两组疗效并进行比较,对比两组凝血功能、HBV-DNA值、肝硬化程度、门静脉系统相关参数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病人占50.00%高于对照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LT[(125.42±24.57)×10^(9)/L比(116.12±21.38)×10^(9)/L]、FIB水平[(2.76±0.56)g/L比(1.80±0.63)g/L]高于对照组,TT[(14.18±4.28)s比(16.61±5.34)s]、HBV-DNA[(2.72±0.43)×10^(5) IU/L比(3.38±0.68)×10^(5) IU/L]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肝硬化程度和门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脏硬度数值(LSM)(15.32±2.27)kPa比(17.94±2.34)kPa、肝门静脉内径[(12.29±1.98)mm比(13.80±2.15)mm]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酰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LT、AST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抗病毒治疗,联合大黄廑虫丸治疗,疗效较好,改善肝功能,有助于凝血功能的恢复,缩小肝门静脉内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硬化 大黄廑虫丸 抗病毒治疗 凝血功能紊乱 静脉系统
下载PDF
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在门静脉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3
作者 胡勤勤 张德川 +3 位作者 姜阳 方玉 张玉龙 杨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磁共振成像在门静脉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型磁共振技术,可以动态显示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全身各个血管系统检查中,其可以从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两方面对血流进行定性... 磁共振成像在门静脉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型磁共振技术,可以动态显示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全身各个血管系统检查中,其可以从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两方面对血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疾病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在门静脉系统中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系统 血流动力学 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 相位对比技术 肝硬化 静脉高压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下载PDF
非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管理
4
作者 鲁文婷 张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指在门静脉主干、肝内门静脉分支和/或脾静脉、肠系膜静脉发生的血栓。按照病因是否为肝硬化,可将PVT分为肝硬化PVT和非肝硬化PVT(non-cir-rhotic portal vein thrombosis,NCPVT)两种类型...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指在门静脉主干、肝内门静脉分支和/或脾静脉、肠系膜静脉发生的血栓。按照病因是否为肝硬化,可将PVT分为肝硬化PVT和非肝硬化PVT(non-cir-rhotic portal vein thrombosis,NCPVT)两种类型,其中以肝硬化PVT较为常见[1]。NCPVT是门静脉高压的第二大病因,约占5%~10%,发病率估计为每年0.35~2.5/10万人[2]。据文献报道,在亚洲,肝外门静脉血栓是导致门静脉高压性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占所有静脉曲张出血的30%,并且是儿童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原因[3]。迄今,NCPVT仍是临床诊疗的难点和痛点。本文重点介绍NCPVT的病因和临床管理,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经冠状静脉系统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米利杰 张宏达 唐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08,共5页
起源于心外膜面和心肌深层的室性心律失常消融一直是临床上的棘手难题,冠状静脉系统作为心脏血流的回流系统,其分支广泛覆盖于整个心脏表面及心肌组织之间,可能成为辅助标测和成功消融的替代途径,近年来出现多种依赖冠状静脉系统的新型... 起源于心外膜面和心肌深层的室性心律失常消融一直是临床上的棘手难题,冠状静脉系统作为心脏血流的回流系统,其分支广泛覆盖于整个心脏表面及心肌组织之间,可能成为辅助标测和成功消融的替代途径,近年来出现多种依赖冠状静脉系统的新型消融方式,现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冠状静脉系统 左心室summit区 心外膜消融 乙醇消融
下载PDF
抗凝治疗对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彭丹一慧 赵棁预 李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05-0008,共4页
在进行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患者有较大的风险会出现门静脉系统血栓(PVST),同时这也是手术导致的并发症中最为严重的一种。PVST的形成可使肝功能进一步受损,导致肝功能衰竭、胃肠道淤血坏死、消化道出血、恶性腹水等严重后果,甚至危... 在进行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患者有较大的风险会出现门静脉系统血栓(PVST),同时这也是手术导致的并发症中最为严重的一种。PVST的形成可使肝功能进一步受损,导致肝功能衰竭、胃肠道淤血坏死、消化道出血、恶性腹水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正确使用抗凝药物在防治PVST形成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探讨抗凝药物对脾切断流术后PVST形成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现有常用的抗凝药物治疗方案,旨在为临床提供抗凝治疗方案选择的理论依据,降低PVST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系统血栓 脾切断流术 抗凝药物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马耀华 王淑君 秦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 UC)合并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CVT)的临床特点,提高对UC合并CVT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诊治的18例UC合并C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诊治的无...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 UC)合并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CVT)的临床特点,提高对UC合并CVT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诊治的18例UC合并C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诊治的无CVT并发症的UC患者共5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病程相匹配,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UC合并CVT的危险因素。结果 UC合并CVT患者中,男性发生率高(66.7%),中位病程4.75年(2~7.25年),重度UC(10/18)、全结肠型(12/18)多见,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头痛、头晕(10/18),呕吐(3/18)、视物模糊(2/18)、肢体(2/18)及言语障碍(2/18),单纯出现嗜睡症状易被忽视。CVT部位以横窦多见(11/18),也可表现为多部位血栓(6/18)。低蛋白血症、血小板增多是UC合并CVT的危险因素。采用以低分子肝素为主的抗凝治疗后,17例患者好转,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UC合并CVT的预后要比UC未合并CVT预后差。结论 低蛋白血症、血小板增多是UC合并CVT的危险因素,采用低分子肝素为主的治疗可能预防及治疗UC合并C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
下载PDF
腹腔镜肝切除术肝静脉系统出血的原因及预防处理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毅 谢敖文 +3 位作者 王攀 赵春博 彭欣然 刘升辉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时肝静脉系统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8月至2022年8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开展腹腔镜肝切除术以来的所有手术录像并剪辑和复盘。结果在腹腔镜肝切除手术过程中,有十类错...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时肝静脉系统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8月至2022年8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开展腹腔镜肝切除术以来的所有手术录像并剪辑和复盘。结果在腹腔镜肝切除手术过程中,有十类错误的操作导致肝静脉系统大出血。具体包括:(1)超声刀手法使用错误;(2)Hem-o-lok夹使用不当;(3)切割缝合器爆钉出血;(4)肝静脉筛孔出血;(5)肝静脉病理性变异;(6)Hem-o-lok夹脱落;(7)腹腔镜视野的错觉;(8)助手牵拉过度;(9)肝静脉裸露于肝脏表面;(10)肝静脉壁侧壁灼伤。由于肝静脉系统往往为短时间内大量出血,需要术者及时果断地处理,必要时行中转开腹手术。结论通过反复手术复盘、认真学习、术中多角度观察,仔细辨认关键手术部位,纠正错误的手术习惯,提高缝合的能力,能够很好地处理腹腔镜肝切除手术中的肝静脉系统出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切除 静脉系统 出血 预防和处理
下载PDF
高分辨率血流成像联合时间-空间关联成像评估胎儿静脉系统异常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温瑞 李天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88-1892,共5页
胎儿静脉系统变异种类较多,且易伴发复杂心血管畸形;产前超声针对胎儿静脉系统进行检查具有重要意义。高分辨率血流成像(HD-Flow)联合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不仅能显示胎儿静脉系统微细血流,还可实时显示其空间走行和血流方向。本文就... 胎儿静脉系统变异种类较多,且易伴发复杂心血管畸形;产前超声针对胎儿静脉系统进行检查具有重要意义。高分辨率血流成像(HD-Flow)联合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不仅能显示胎儿静脉系统微细血流,还可实时显示其空间走行和血流方向。本文就HD-Flow联合STIC评估胎儿静脉系统异常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静脉系统 畸形 超声检查 产前 高分辨率血流成像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轶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3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市海沧医院消化内科病房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果 在14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现...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市海沧医院消化内科病房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果 在14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现4例患者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4.5岁。酒精性病因占50%,2例为重症胰腺炎,2例为中度重症。4例均在不同时机给予抗凝治疗,1例疗效欠佳、血栓持续存在,1例死亡。结论 急性胰腺炎相关门静脉系统血栓作为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并不少见,更多的在中度重症胰腺炎和重症胰腺炎及酒精性胰腺炎患者中发生。临床应根据门静脉系统不同血管受累情况适时进行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静脉系统血栓 临床特点 抗凝治疗
下载PDF
探讨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及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萍 徐淑兰 +1 位作者 宋冬梅 杨熹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及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8年2月~2022年2月门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目的探究与分析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及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8年2月~2022年2月门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与核苷类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柔肝化纤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抗病毒相关指标变化,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观察对肝脾影像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有效率较高,HBV DNA转阴率、HBsAg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ALT、AST、TBil、LN、HA、PCⅢ、CIV水平均较低,ALB水平较高(P<0.05);Dpv和Dsv较低,门静脉内径和脾静脉内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抗病毒效果突出,同时可促进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以及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像学指标也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肝化纤颗粒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肝功能 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成人乙状结肠憩室穿孔合并肝门静脉系统积气1例报道
12
作者 向明芝 郑晓辉 +1 位作者 周美辰 陈利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25-327,共3页
肝门静脉系统积气(hepatic portal venous gas, HPVG)是临床中较为罕见的影像学征象,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乙状结肠憩室临床表现不典型,伴随严重并发症时可危及生命。目前国内对乙状结肠憩室穿孔合并HPVG的报道极少,临床医... 肝门静脉系统积气(hepatic portal venous gas, HPVG)是临床中较为罕见的影像学征象,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乙状结肠憩室临床表现不典型,伴随严重并发症时可危及生命。目前国内对乙状结肠憩室穿孔合并HPVG的报道极少,临床医师对本病的熟悉程度不够,容易漏诊、误诊。现报道本院收治的1例乙状结肠憩室穿孔合并HPVG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静脉系统积气 乙状结肠憩室穿孔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在门静脉系统血栓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朱梁燕 刘璐 +1 位作者 舒涵艺 吴雪凤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3期530-533,共4页
目的 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中、重度门静脉系统血栓(PVST)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对患者肝功能、脾功能亢进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间150名经TIPS治疗的中、重度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排... 目的 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中、重度门静脉系统血栓(PVST)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对患者肝功能、脾功能亢进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间150名经TIPS治疗的中、重度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排除了合并恶性肿瘤、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比较TIPS的疗效和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满意度等相关观察指标,并比较TIPS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及脾功能亢进相关指标。结果 随访期(31.6±14.0)个月,TIPS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数为0,随访期间7例失访,随访末期6例死亡。16%患者(24/150)需要溶栓或取栓,重度PVST需要联合取栓或溶栓的比例高于中度PVST(P<0.0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再发生率23.19%(32/138),40.54%患者(30/74)食管静脉曲张出现改善,血栓减少率为68.37%(67/98),腹水减少率为55.56%(25/106)。TIPS治疗中、重度PVST的生存率、联合溶栓取栓比例、消化道出血再发生率、腹水减少、血栓减少情况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术后SAS评分较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中、重度患者术前、术后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心理护理满意度比较上,中度PVST患者满意率高于重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33%患者(17/150)术后出现严重肝功能损伤,16.00%(24/150)术后出现肝性脑病,14.67%(21/150)支架功能发生障碍,10.66%(17/150)出现异常出血。但肝性脑病、支架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在中、重度血栓中并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TIPS未显著改善脾功能亢进,且术后总胆红素(TBIL)呈现短期升高再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PS治疗中、重度PVST的效果确切,虽然术后少数患者的肝功能出现一过性损伤,并且TIPS未显著改善脾功能亢进,总体来看,TIPS治疗中、重度PVST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静脉系统血栓 肝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 再出血
下载PDF
山羊门静脉系统和肝静脉系统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嘉绩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用铸型法观察山羊肝的门静脉系统和肝静脉系统,发现门静脉的分支与人、猪、兔相似。中裂将山羊肝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包括左外、内侧叶,右叶包括右外、内侧叶,尾状叶分别隶属于左、右叶。通过对多种动物肝叶愈合的比较,指出肝脏形... 用铸型法观察山羊肝的门静脉系统和肝静脉系统,发现门静脉的分支与人、猪、兔相似。中裂将山羊肝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包括左外、内侧叶,右叶包括右外、内侧叶,尾状叶分别隶属于左、右叶。通过对多种动物肝叶愈合的比较,指出肝脏形态的种间差别主要表现在肝叶愈合程度不一,但肝叶愈合并无进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静脉系统 静脉系统 山羊
下载PDF
牛肝门静脉系统和肝静脉系统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嘉绩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8-93,共6页
以铸型方法及实体解剖观察了牛肝内门静脉分支和肝静脉的属支,发现牛门静脉的分支与人、猪、兔、羊等相似。门静脉左支发出左外侧叶背、腹侧静脉,左内侧叶内、外侧静脉、尾状叶支组和方叶支组;右支发出右内侧叶静脉、右外侧叶静脉及... 以铸型方法及实体解剖观察了牛肝内门静脉分支和肝静脉的属支,发现牛门静脉的分支与人、猪、兔、羊等相似。门静脉左支发出左外侧叶背、腹侧静脉,左内侧叶内、外侧静脉、尾状叶支组和方叶支组;右支发出右内侧叶静脉、右外侧叶静脉及尾状突静脉。肝大静脉有肝左、肝中、肝右静脉三支。与兔、猪、羊的肝大静脉相比,牛肝脏愈合的程度要明显。此外,对血管分支的名称、肝内分部、尾状突肝静脉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系统 静脉系统
下载PDF
猕猴肝门静脉系统和肝静脉系统的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嘉绩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4-188,共5页
以铸型方法及实体解剖观察了猕猴(Macacamulata)肝的门静脉分支和肝静脉分支。猕猴肝门静脉与人、猪、兔、牛、羊等相似,同样可将全肝分成二叶四段,即左叶、右叶;左外侧段、左内侧段、右内侧段、右外侧段。尾状叶的左... 以铸型方法及实体解剖观察了猕猴(Macacamulata)肝的门静脉分支和肝静脉分支。猕猴肝门静脉与人、猪、兔、牛、羊等相似,同样可将全肝分成二叶四段,即左叶、右叶;左外侧段、左内侧段、右内侧段、右外侧段。尾状叶的左、右部可分别隶属于左叶和右叶。猕猴肝大静脉有左外侧叶肝静脉、左内侧叶肝静脉、肝中静脉、肝右静脉及尾状叶肝静脉。此外,作者对哺乳动物门静脉分支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静脉系统 静脉系统 猕猴
下载PDF
马属动物肝内门静脉系统和肝静脉系统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嘉绩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8-51,共4页
利用实体解剖及铸型技术观察马(Equuscabalus)、驴(E.asinus)肝脏的门静脉和肝静脉。发现马属动物(Equus)的门静脉系统与人、猪、兔等相似。全肝同样可以肝的叶(段)间裂分作左、右二叶和左外侧叶(段... 利用实体解剖及铸型技术观察马(Equuscabalus)、驴(E.asinus)肝脏的门静脉和肝静脉。发现马属动物(Equus)的门静脉系统与人、猪、兔等相似。全肝同样可以肝的叶(段)间裂分作左、右二叶和左外侧叶(段)、左内侧叶(段)及右内侧叶(段)、右外侧叶(段)4段。左内侧叶小。尾状叶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分别隶属于左、右叶。马属动物门静脉左支横部与脐部之间的夹角较其它动物明显增大;与人及许多动物不同,门静脉左支横部腹缘有相当发达的两条分支发出,1支进入方叶,另1支进入右内侧叶。推测这些差异与马属动物大结肠特别发达有关。马属动物的肝大静脉有左外侧叶肝静脉、左内侧叶肝静脉、方叶肝静脉、右内侧叶肝静脉、右外侧叶肝静脉、尾状突肝静脉,无肝中静脉。因此提议肝静脉应以汇集部位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系统 静脉系统 马属动物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接触溶栓与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早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6
18
作者 张学民 张韬 +6 位作者 张小明 刘慧鑫 蒋京军 李伟 焦洋 贺致宾 何长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目的探讨经不同途径导管接触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和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1月我科85例DVT的临床资料,其中CDT组47例... 目的探讨经不同途径导管接触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和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1月我科85例DVT的临床资料,其中CDT组47例(动脉CDT组25例,静脉CDT组22例),静脉系统溶栓组38例,3组均在抗凝基础上给予尿激酶100万U/d持续泵入,CDT组同期行下腔静脉临时滤器植入术,比较3组患肢深静脉溶栓率、消肿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中央型DVT血栓溶栓率静脉CDT组最高(81.3±18.4)%,显著高于动脉CDT组(45.1±17.6)%(q=6.648,P〈0.05)和静脉系统溶栓组(32.1±10.1)%(q=9.524,P〈0.05)。周围型DVT血栓溶栓率动脉CDT组最高(66.7±22.3)%,与静脉CDT组(45.8±21.7)%无统计学差异(q=2.807,P〉0.05),但显著高于静脉系统溶栓组(43.7±15.2)%(q=3.614,P〈0.05)。混合型DVT血栓溶栓率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其中静脉CDT组最高(71.7±18.2)%,显著高于动脉CDT组(55.1±9.3)%(q=3.714,P〈0.05)和静脉系统溶栓组(38.6±12.5)%(q=7.817,P〈0.05))。静脉CDT组消肿率(61.7±19.1)%,显著高于动脉CDT组(41.2±10.1)%(q=7.157,P〈0.05)和静脉系统溶栓组(33.6±12.2)%(q=10.540,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3/25)、9.1%(2/22)、22.6%(8/35),无统计学差异(χ2=2.319,P=0.314)。结论 CDT治疗下肢DVT疗效好于外周静脉系统溶栓。中央型和混合型DVT,静脉CDT为首选方案;周围型DVT,动脉CDT疗效优于静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接触溶栓 静脉系统溶栓
下载PDF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健 师春梅 +9 位作者 周春燕 邢世会 李踔 李晶晶 欧紫琳 陈红兵 谭双全 党超 刘刚 曾进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55-459,共5页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患者在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和急性期预后方面的特点。方法研究入组确诊的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患者75例,依据头部影像学将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分为不合并脑出血和合并出脑血两...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患者在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和急性期预后方面的特点。方法研究入组确诊的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患者75例,依据头部影像学将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分为不合并脑出血和合并出脑血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人口学资料、潜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和急性期预后的差异。最后分析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合并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研究入组75例确诊的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其中28例(37.2%)合并脑出血,47例(62.7%)不合并脑出血。合并出血组妊娠和产褥期患者的比例高(28.6%vs.6.4%,P=0.015),而不合并出血组感染的比例高(29.8%vs.7.1%,P=0.021)。合并出血组患者头痛(92.9%vs.70.2%,P=0.021)、意识障碍(25.0%vs.6.4%,P=0.034)、痫性发作(53.6%vs.19.1%,P=0.002)、运动障碍(35.7%vs.12.8%,P=0.019)更常见。此外,合并出血组累及多个静脉窦的比例较不合并出血组高(71.4%vs.44.7%,P=0.024),急性期预后较不合并出血组差(m RS≥3:46.4%vs.17.0%,P=0.006)。但是,合并出血组使用抗凝药物的18例患者中有12例急性期预后良好。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显示结果发现妊娠和产褥期(P=0.004)、多个静脉窦受累(P=0.007)与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合并出血成正相关,而感染(P=0.03)与出血成负相关。结论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组妊娠和产褥期患者的比例高,头痛、意识障碍、痫性发作、运动障碍、累及多个静脉窦更常见,而急性期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脑出血 临床表现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15
20
作者 吴胜利 仵正 +1 位作者 王瑞涛 白纪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4-716,F0003,共4页
目的分析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溶栓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 目的分析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溶栓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71例。根据抗凝剂使用情况将其分为3组:A组23人(术后早期应用抗凝药);B组29人(术后血小板>300×109/L时使用抗凝药);C组19人(术后未使用抗凝药)。比较各组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和血栓分布特点以及发生血栓后经溶栓治疗后的效果,分析术前和手术相关因素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关系。结果脾静脉直径和术前低血小板计数是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独立风险因素。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总的发生率为40.8%(29/71),A、B和C组分别为26.1%(6/23)、44.8%(13/29)和52.6%(10/19),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及主要分支均可发生血栓,其中脾静脉血栓占72.4%。溶栓治疗后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完全消融率为76.2%(16/21),而脾静脉血栓完全消融率仅23.8%(5/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24,P=0.001)。结论脾静脉直径和术前低血小板计数是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独立风险因素。预防性使用抗凝药对降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发生率无显著作用。发生血栓后经全身溶栓治疗,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消融率高于脾静脉血栓消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系统血栓 脾切除 风险因素 肝炎后肝硬化 门脉高压症 溶栓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