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的周围性面瘫严重度评估方法及其试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郭起浩 吴平 +1 位作者 洪震 吕传真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6年第5期329-331,334,共4页
目的急性周围性面瘫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很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我们编制了一种新的面瘫评定系统,临床试用验证其可信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House-Brackmann面瘫评定系统(HBGS)、Yanagihara面瘫评定系统(YFGS)、Sunnybrook面瘫评定系统(S... 目的急性周围性面瘫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很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我们编制了一种新的面瘫评定系统,临床试用验证其可信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House-Brackmann面瘫评定系统(HBGS)、Yanagihara面瘫评定系统(YFGS)、Sunnybrook面瘫评定系统(SFGS)和华山医院面瘫评定系统(HFGS)进行评价。结果信度:HFGS的一致性信度和再测信度良好,并优于HBGS、YFGS和SFGS。HFGS额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与另外3种面瘫评定系统有显著相关性。HBGS总体评分中度、中重度和重度三组的HFGS各因子及总分比较发现:面神经管部分的表现和颈支指标在三组间无显著差异;额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HFGS总分在三组之间有显著差异;“起病60d未愈者”与“起病10d以内就诊者”比较发现除了颈支指标在明显好转,其它5个指标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以上试测结果表明,面神经的不同分支受累程度不同,颊支最能反映总体严重度,颈支受累最轻且最容易恢复;HFG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House-Brackmann面瘫评定系统 Yanagihara面瘫评定系统 Sunnybrook面瘫评定系统 华山医院面瘫评定系统
下载PDF
面瘫三针治疗妊娠期贝尔麻痹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张星华 任超展 +3 位作者 张广军 董春璇 陈国栋 孙其斌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8期65-67,107,共4页
目的:观察面瘫三针治疗妊娠期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妊娠期贝尔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体针治疗,观察组接受面瘫三针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面... 目的:观察面瘫三针治疗妊娠期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妊娠期贝尔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体针治疗,观察组接受面瘫三针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面部功能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躯体功能评分(FDIP)+社会生活功能评分(FDI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评分、面部功能评分、FDIP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DI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0%(21/25),高于对照组的72.0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瘫三针治疗妊娠期贝尔麻痹临床疗效肯定,可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麻痹 面瘫 妊娠期 面瘫三针
下载PDF
青少年面瘫患者的常见症状及中医治疗措施
3
作者 孙凌 《青春期健康》 2024年第5期10-10,共1页
青少年群体在运动后或夏季时节,常常会由于贪凉过度吃冷饮、吹空调、吹风扇,从而引起周围性面瘫。面瘫在西医学中被称为面神经炎,在中医学中归属于口僻范畴。本文将针对青少年面瘫患者的主要症状及日常生活较容易开展的中医治疗措施进... 青少年群体在运动后或夏季时节,常常会由于贪凉过度吃冷饮、吹空调、吹风扇,从而引起周围性面瘫。面瘫在西医学中被称为面神经炎,在中医学中归属于口僻范畴。本文将针对青少年面瘫患者的主要症状及日常生活较容易开展的中医治疗措施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炎 周围性面瘫 西医学 中医治疗 常见症状 中医学 面瘫患者 青少年群体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研究进展
4
作者 胡静 《中医学》 2024年第3期509-514,共6页
目的:从文献分析中西医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情况,提供临床运用的科学依据。方法:查阅近十年中西医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结果:中西医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方法丰富,疗效不一... 目的:从文献分析中西医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情况,提供临床运用的科学依据。方法:查阅近十年中西医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结果:中西医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方法丰富,疗效不一。结论:针灸联合中医或中医外治法治疗是儿童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常选用的疗效突出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儿童面瘫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 中西医治疗
下载PDF
针刺联合艾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崔倩倩 朱才丰 +4 位作者 贺成功 龙红慧 葛侠 蔡圣朝 贾玉梅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59-65,共7页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艾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按摩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面部House-Brackmann(H-B)...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艾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按摩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面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肌电图、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量表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platelet-to-lymphoccyte ratio, PLR)]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额肌肌电图潜伏期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额肌患健侧肌电图波幅比值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FDI躯体功能评分(facial disability index physical function,FDIP)和社会功能评分(facial disability index social function, FDIS)评分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针刺联合艾灸可有效促进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恢复,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急性期面神经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针药并用 灸法 温灸器灸 面瘫 急性期 炎性因子 House-Brackmann神经功能分级 部残疾指数
下载PDF
磁刺激翳风穴联合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潘文秀 王继先 +5 位作者 姚小玲 杨帅 徐珮珮 崔光卫 谢青 崔立军 《现代仪器与医疗》 CAS 2024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 观察翳风穴体表重复磁刺激联合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瑞金医院康复科门诊收治的80例首发中重度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翳风穴重复磁刺激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针灸治疗,观察其临床疗... 目的 观察翳风穴体表重复磁刺激联合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瑞金医院康复科门诊收治的80例首发中重度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翳风穴重复磁刺激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针灸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选用肌电图及House-Brackmann(H-B)分级量表、Sunnybrook面部评分系统(SFGS)评价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00%,明显优于对照组60.00%。干预后两组的面神经功能均较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面神经功能及H-B、SFG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复磁刺激翳风穴联合针灸是治疗中重度面瘫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加快面神经功能恢复,为进一步改善面瘫患者预后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磁刺激 翳风穴 针灸 面瘫 疗效
下载PDF
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方晓明 张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138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推拿组、针刺组、推拿组,每组46例,分别采用针刺加推拿、单纯针刺、单纯推拿治疗。治疗观察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针刺推拿组有效率97.8%,针刺组有...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138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推拿组、针刺组、推拿组,每组46例,分别采用针刺加推拿、单纯针刺、单纯推拿治疗。治疗观察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针刺推拿组有效率97.8%,针刺组有效率86.9%,推拿组有效率84.4%。针刺推拿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方法 面瘫/针刺 面瘫/针刺法 面瘫/推拿法
下载PDF
基于寒地地域特点探析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
8
作者 孙忠人 马瑀彤 +2 位作者 胡其回 刘征 尹洪娜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0期93-96,共4页
周围性面瘫寒地高发,受寒地特殊的气候环境及寒地居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影响,形成了寒地周围性面瘫极具地域特色的发病特点:脉络空虚,风邪侵袭,内外为患;寒邪稽留,血脉凝泣,肌肤失养;饮食偏嗜,痰湿盘踞,窜犯脉络。临床中医在诊病思路及施... 周围性面瘫寒地高发,受寒地特殊的气候环境及寒地居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影响,形成了寒地周围性面瘫极具地域特色的发病特点:脉络空虚,风邪侵袭,内外为患;寒邪稽留,血脉凝泣,肌肤失养;饮食偏嗜,痰湿盘踞,窜犯脉络。临床中医在诊病思路及施针方法上应基于寒地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体质特点及其病邪特点,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做到标本兼顾、审时度法与相因施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寒地 病邪特点 针灸
下载PDF
特定电磁波谱照射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
9
作者 孙美花 李庆玲 +1 位作者 黄芳芳 厉以忠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特定电磁波谱照射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特定电磁波谱照射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特定电磁波谱照射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中途脱落3例,实际完成57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29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后,两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ortmann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66%(26/29),高于对照组的64.29%(1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6.56%,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特定电磁波谱照射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急性 针灸 特定电磁波谱照射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卜秀焕 王雷 王田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933-938,共6页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瞬目反射、面部肌电图、动脉分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经筋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瞬目反射、面部肌电图、动脉分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经筋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瞬目反射、面部肌电图指标(R1、R2波及对侧R2’波潜伏期,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鼻肌潜伏期及患健侧波幅比值)、动脉分支血流动力学指标[患侧面动脉、下唇动脉、内眦动脉、上唇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分级及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各项评分(躯体功能及社会/行为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R1、R2波及对侧R2’波潜伏期和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鼻肌潜伏期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缩短,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鼻肌患健侧波幅比值及患侧面动脉、下唇动脉、内眦动脉、上唇动脉PSV均显著升高,RI和FDI各项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R1、R2波及对侧R2’波潜伏期和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鼻肌潜伏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鼻肌患健侧波幅比值及患侧面动脉、下唇动脉、内眦动脉、上唇动脉PSV均高于对照组,RI和FDI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B分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B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可改善瞬目反射、面部肌电图及动脉分支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提升患者面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经筋排刺法 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瘫 瞬目反射 部肌电图 动脉分支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针刺联合灵活调节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11
作者 王一丹 戴丽君 +2 位作者 白彦君 宋美多 戴旭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5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灵活调节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选用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灵活调节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选用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五位一体综合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30/32),高于对照组的78.1%(25/32)(P<0.05)。观察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灵活调节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眼歪斜 周围性面瘫 针刺疗法 联合治疗
下载PDF
筋膜、经筋理论指导的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分析
12
作者 栾莎 马振贤 +4 位作者 吕豪 胡艺潇 王祖红 胡芮 李绍荣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6-40,共5页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筋膜、经筋理论指导的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2周。治疗...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筋膜、经筋理论指导的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2周。治疗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前后两组面神经功能及面神经麻痹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5.00%,高于对照组47.22%(P<0.05)。观察组House 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筋膜、经筋理论指导的面部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减轻面部肌肉损伤,有效改善其症状体征,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平衡针 筋膜 经筋 针刺治疗
下载PDF
针刺联合面瘫复正汤治疗风痰阻络型面瘫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丁钰 郭慧 李永凯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面瘫复正汤治疗风痰阻络型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的80例风痰阻络型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针灸治疗...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面瘫复正汤治疗风痰阻络型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的80例风痰阻络型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针灸治疗,针药组用常规针灸治疗基础上服用面瘫复正汤,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抬眉、鼓颊、闭目)、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H-B)、面部残疾指数(FDIP、FDIS)、治疗效果(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为82.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治疗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针药组在抬眉(1.11±0.68)分、鼓颊(1.22±0.57)分、闭目(1.21±0.59)分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值低(P<0.05)。治疗前两组H-B分级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针药组H-B分级评分(1.25±0.28)低于对照组(2.01±0.43)(P<0.05)。治疗前面部残疾指数无差异(P>0.05),治疗后针药组FDIP(21.16±1.49)高于对照组,而FDIS(16.59±2.0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与面瘫复正汤联合治疗风痰阻络型面瘫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症状,在积极改善患者诸多不适的同时,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且能降低面部残疾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面瘫复正汤 风痰阻络型面瘫
下载PDF
表情肌功能训练配合热敏灸治疗孕期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14
作者 叶惠香 朱光耀 +2 位作者 熊义斌 陈铭青 李碧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10期2054-2056,共3页
目的:观察表情肌功能训练配合热敏灸治疗孕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治疗组用表情肌功能训练配合热敏灸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FGS评分、FDIP评分及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 目的:观察表情肌功能训练配合热敏灸治疗孕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治疗组用表情肌功能训练配合热敏灸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FGS评分、FDIP评分及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FDIS评分、ET水平及H-B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表情肌功能训练配合热敏灸治疗孕期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孕期 表情肌功能训练 热敏灸
下载PDF
蝶腭神经节刺激术结合传统保守疗法治疗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李英 邴兴红 +4 位作者 吴军 孙吉雅 杨一帆 缪新群 赵海龙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18-21,37,共5页
目的:探讨蝶腭神经节刺激术结合传统保守疗法对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3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周围性面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保守组接受激素、神经营养剂、康复及传统中医针灸治疗等... 目的:探讨蝶腭神经节刺激术结合传统保守疗法对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3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周围性面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保守组接受激素、神经营养剂、康复及传统中医针灸治疗等;观察组在保守组基础上,予蝶颚神经节针刺疗法;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波幅、面部残疾指数(FDI)、简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并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分级、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波幅、FDI、SF-36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保守组(P<0.05)。结论:蝶腭神经节刺激术结合传统保守疗法能有效改善中重度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贝尔麻痹 针灸 蝶腭神经节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揿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风痰阻络型卒中面瘫疗效观察
16
作者 鹿传娇 张儒奇 +2 位作者 李石林 李文豪 杨宪章 《山西中医》 2024年第11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揿针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揿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观察揿针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揿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面部残疾指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治疗后,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面瘫疗效明显,能够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其正常躯体功能与社会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枢性面瘫 揿针 肌内效贴 针灸疗法
下载PDF
以周围性面瘫为主要表现的吉兰-巴雷综合征变异型:附2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俞丽凝 刘红 张慧英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73-75,共3页
该文报道了2例以周围性面瘫为主要表现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变异型的患者。这2例患者均为以周围性面瘫起病,其中1例为双侧周围性面瘫,伴疼痛;另1例为左侧周围性面瘫合并头晕、思睡、食欲缺乏等。2例患者早期肌电图均未发现异常。1例... 该文报道了2例以周围性面瘫为主要表现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变异型的患者。这2例患者均为以周围性面瘫起病,其中1例为双侧周围性面瘫,伴疼痛;另1例为左侧周围性面瘫合并头晕、思睡、食欲缺乏等。2例患者早期肌电图均未发现异常。1例存在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另1例血清抗GQ1b抗体IgM(+)。诊断为GBS变异型。2例患者均给予静脉滴注人血免疫球蛋白,症状好转后出院。对以周围性面瘫起病的患者,需考虑是单纯的面神经炎还是以周围性面瘫起病的其他疾病,如GBS变异型等,以便正确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变异型 周围性面瘫
下载PDF
基于面肌超声指标评价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所致面肌萎缩疗效
18
作者 任应国 白方会 +2 位作者 彤小聪 李尽义 彤萌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0期113-118,共6页
目的:基于面肌超声指标评价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所致面肌萎缩的疗效。方法:选取146例周围性面瘫所致面肌萎缩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针药结合组各73例。研究过程中2组各剔除3例,最终均纳入7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针药... 目的:基于面肌超声指标评价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所致面肌萎缩的疗效。方法:选取146例周围性面瘫所致面肌萎缩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针药结合组各73例。研究过程中2组各剔除3例,最终均纳入7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针药结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牵正散加减治疗。10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评分、面部神经功能评分、面肌超声指标及异常超声发生率,分析症状体征评分、面部神经功能评分与面肌超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针药结合组总有效率95.71%,高于对照组8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体征、面部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针药结合组症状体征、面部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侧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针药结合组患侧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厚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回声信号增强,肌纤维模糊、增粗发生率均较治疗前降低,针药结合组回声信号增强,肌纤维模糊、增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体征评分、面部神经功能评分与各项面肌超声指标均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所致面肌萎缩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面部神经功能,面肌厚度、异常超声表现等指标对疗效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肌萎缩 针刺 牵正散 神经功能 肌超声
下载PDF
贝前列素钠片治疗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的疗效研究
19
作者 张志勇 刘晓东 朱佳斌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7期111-114,共4页
目的研究贝前列素钠片治疗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 目的研究贝前列素钠片治疗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强的松片、抗糖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治疗,观察组给予贝前列素钠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糖水平、神经传导速度、低血糖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两组均无大小便失禁、意识丧失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贝前列素钠片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前列素钠片 周围性面瘫 糖尿病 神经传导速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痉挛性面瘫后遗症治疗现状与展望
20
作者 李世亭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631-635,共5页
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是一种常见、以一侧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经疾病,病毒感染、良恶性肿瘤、炎症、外伤与颅脑手术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面瘫的发生。患者出现口角歪斜,面部肌肉运动不协调,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 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是一种常见、以一侧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经疾病,病毒感染、良恶性肿瘤、炎症、外伤与颅脑手术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面瘫的发生。患者出现口角歪斜,面部肌肉运动不协调,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不但如此,患者眼睑无法闭合可导致角膜溃疡甚至视力丧失。目前人群面瘫患病率超过5%,中国有超过500万以上面瘫患者,但能够获得及时正确治疗的面瘫患者比例很低,能够彻底治愈的患者更少。超过70%以上面瘫患者最终会遗留不同程度面瘫后遗症,其中58%患者会表现为痉挛性面瘫后遗症,主要临床症状为面部紧缩感、面部僵硬感、面肌不自主抽动、口眼联动、眼裂变小与睁眼困难等六大症状。令人遗憾的是,痉挛性面瘫后遗症形成的确切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虽然治疗措施五花八门,但总体疗效不理想。近年研究进展使手术疗效有明显提升,现将痉挛性面瘫后遗症的治疗现状与展望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面瘫 后遗症 治疗 展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