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东方革命在共产国际世界革命战略中的地位演变(1919-1924) |
李永春
罗雄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2
|
现代西方社会场域中的革命战略选择 |
连朝毅
|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3
|
非对称性阶级对抗、根本性解构与替代性规划——论自主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战略理论 |
宋晓杰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4
|
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价值意蕴分析 |
张光雄
施雁红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
2023 |
0 |
|
5
|
毛泽东和农民:一个革命战略形成中的阶级和力量(上) |
尼克.奈特
沈金霞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6
|
毛泽东和农民:一个革命战略形成中的阶级和力量(下) |
尼克.奈特
沈金霞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7
|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战略机遇 |
王德颖
|
《行政管理改革》
|
2016 |
0 |
|
8
|
甲午战争与孙中山──兼评孙中山的革命战略和策略 |
俞辛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6 |
1
|
|
9
|
隐匿的革命对象、极权国家和新革命战略——论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政治学说 |
张林华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0
|
构筑人工智能先发优势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战略主动——国家科技部副部长王志刚访谈 |
本刊记者
|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
2017 |
2
|
|
11
|
中国将发布《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年战略规划》 |
|
《国企管理》
|
2016 |
0 |
|
12
|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发布 |
|
《中国煤炭工业》
|
2017 |
0 |
|
13
|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战略主动 顶层设计为人工智能铺路 |
彭婷婷
|
《中国商界》
|
2017 |
0 |
|
14
|
葛兰西的社会主义革命战略及其实践意义——基于霍布斯鲍姆对葛兰西的评价 |
陈从显
燕连福
|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历史主动思想探微 |
陈文兴
马树勋
|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
2024 |
0 |
|
16
|
发挥人工智能“头雁”效应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战略主动 |
王志刚
|
《紫光阁》
|
2018 |
2
|
|
17
|
长征与新的革命战略基地的艰难抉择 |
郑凯旋
郑德荣
|
《毛泽东思想研究》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8
|
苏联对华政策与中共革命战略的形成(1945—1946) |
周秀明
|
《福建党史月刊》
|
2010 |
0 |
|
19
|
延安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雏形——《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 |
高九江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20
|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与战略思维 |
王建铨
|
《新视野》
CSSCI
|
2000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