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2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颐和园土壤环境健康评价研究
1
作者 胡振园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6期190-194,共5页
研究以颐和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环境监测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土壤物理性状、营养性状和污染性状在内的土壤健康评价体系,涵盖了18个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颐和园绿地土壤的综合健康指数为0.7903,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问... 研究以颐和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环境监测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土壤物理性状、营养性状和污染性状在内的土壤健康评价体系,涵盖了18个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颐和园绿地土壤的综合健康指数为0.7903,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问题集中在土壤营养性质和污染情况上,表现为营养不足和重金属汞超标的情况。因此,研究建议采取措施,如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农药使用等,以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预防重金属积累,并有助于颐和园土壤的健康维护与持续保护。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颐和园土壤的品质,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颐和园 土壤健康 绿地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新增地物对文化遗产地颐和园的影响:基于空间信息的认知与应对
2
作者 赵霞 周伟 +3 位作者 高翠萍 王树标 孙伟 闫晓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第5期56-66,共11页
人类建设行为对文化遗产地保持其原真性与完整性构成挑战,需要加以严格控制新增地物的数量、高度和密度。如何理解并应对建设行为对于文化遗产地的影响,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科学与政策问题。基于空间观测信息,文章从颐和园缓冲区新增... 人类建设行为对文化遗产地保持其原真性与完整性构成挑战,需要加以严格控制新增地物的数量、高度和密度。如何理解并应对建设行为对于文化遗产地的影响,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科学与政策问题。基于空间观测信息,文章从颐和园缓冲区新增地物变化及其对文化遗产的影响、社会认知以及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并以新增地物变化带来的直接与间接影响的若干案例,展示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监测、评估中的作用,提出应对新增地物变化影响的文化遗产保护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地 颐和园 新增地物影响 空间信息
下载PDF
北京农学院与颐和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3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6月13日下午,学校与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校党委常委、副院长张德强,颐和园党委书记、园长李晓光出席签约仪式。张德强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与园林学科优势。他指出,北京农学院立足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展定位,一直致力... 6月13日下午,学校与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校党委常委、副院长张德强,颐和园党委书记、园长李晓光出席签约仪式。张德强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与园林学科优势。他指出,北京农学院立足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展定位,一直致力于园林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此次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北京农学院与颐和园合作进入新的阶段,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一流的园林教育和实践平台,探索园林教育与实践的新模式、新路径,培养更多优秀的园林人才,共同推动园林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教育 园林事业 北京农学院 颐和园 园林学科 实践平台 校党委 创新与发展
下载PDF
颐和园澄怀阁修缮工程木柱修缮技术探讨
4
作者 徐少泽 《石材》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本文探究颐和园澄怀阁传统木作营造工艺,研究澄怀阁木作修缮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技术角度研究木作修缮中的打牮拨正和大木墩接等关键步骤的构造做法与工艺特点。通过文献研究和勘查资料,结合施工做法及施工的经验与手法,分析整理出颐和... 本文探究颐和园澄怀阁传统木作营造工艺,研究澄怀阁木作修缮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技术角度研究木作修缮中的打牮拨正和大木墩接等关键步骤的构造做法与工艺特点。通过文献研究和勘查资料,结合施工做法及施工的经验与手法,分析整理出颐和园澄怀阁木作修缮的营造工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颐和园 古建筑 木柱 施工技术
下载PDF
《颐和园至西直门路程图》与慈禧六旬万寿庆典
5
作者 任昳霏(文/图) 《地图》 2024年第3期124-135,共12页
《颐和园至西直门路程图》绘于清光绪年间,与样式雷图档中保留的草图图样和点景图、翁同日记等资料一起展示了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中石路翻修工程和沿路点景的筹备工作,为今人留下了客观的资料记录。
关键词 颐和园 慈禧太后 光绪年间 庆典 六旬万寿 筹备工作 路程
下载PDF
颐和园文昌阁研究与保护
6
作者 罗克帅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3期73-75,共3页
文昌阁作为一种传统祭祀建筑,最早出现在唐朝时期,主要是为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的神明,祈求其保护一方文风昌盛。据统计,全国各省区市共有35座文昌阁,其中最著名的是颐和园文昌阁。本文主要对颐和园文昌阁的历史沿革与变迁进行探讨,... 文昌阁作为一种传统祭祀建筑,最早出现在唐朝时期,主要是为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的神明,祈求其保护一方文风昌盛。据统计,全国各省区市共有35座文昌阁,其中最著名的是颐和园文昌阁。本文主要对颐和园文昌阁的历史沿革与变迁进行探讨,梳理其发展及演变过程,同时结合文昌阁的现况勘察情况,对其病害进行针对性分析,研究病害产生原因,为日后颐和园文昌阁的修缮与保护提供参考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颐和园文昌阁 历史沿革 现况勘察 研究
下载PDF
谈颐和园排云殿油漆彩画修技术
7
作者 董兴旺 《北京园林》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1工程概述 1.1历史由来 排云殿--佛香阁建筑群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前山的中央部位,南起昆明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向北通过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到山顶的智慧海,层层上升,气势飞扬,形成了颐和园的主体建筑群。排云殿-... 1工程概述 1.1历史由来 排云殿--佛香阁建筑群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前山的中央部位,南起昆明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向北通过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到山顶的智慧海,层层上升,气势飞扬,形成了颐和园的主体建筑群。排云殿-佛香阁建筑群是经过了几次大的历史变迁才形成了今天这种布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颐和园 中央部位 万寿山 排云殿 佛香阁 建筑群 昆明湖 历史变迁
下载PDF
颐和园万寿山生态修复调研
8
作者 闫宝兴 黄鑫 《北京园林》 2024年第2期3-7,共5页
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乾隆十五年)前身为清漪园,总占地面积为300.8公项,是一座由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框架构成的大型山水园林。颐和园作为历史著名的“三山五园”皇家园林群体的构景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山水地貌和温润的气候条件,... 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乾隆十五年)前身为清漪园,总占地面积为300.8公项,是一座由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框架构成的大型山水园林。颐和园作为历史著名的“三山五园”皇家园林群体的构景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山水地貌和温润的气候条件,形成了丰茂的植被和多样的生物类型,优越的自然环境经过人工的潜心规划,形成了最具园林艺术精华的中国皇家园林,有着杰出的园林成就和历史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家园林 山水园林 三山五园 园林艺术 清漪园 颐和园 万寿山 占地面积
下载PDF
颐和园夜景照明工程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马剑 刘刚 +1 位作者 刘淑娟 刘博 《照明工程学报》 2008年第2期33-36,共4页
颐和园不但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象,而且具有丰富的动物、植物生态环境。在该区域进行夜景照明工程建设,环境影响分析必不可少。目前国内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夜景照明工程环境影响研究极少,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分析方法。本文以《颐和... 颐和园不但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象,而且具有丰富的动物、植物生态环境。在该区域进行夜景照明工程建设,环境影响分析必不可少。目前国内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夜景照明工程环境影响研究极少,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分析方法。本文以《颐和园古典园林夜景照明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为基础,采用模拟实验、现场实测、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着重对照明可能影响到的颐和园三要素(古建筑、动物和植物)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确定了考虑单个照明要素的照明保护分区图。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考虑多重要素的照明保护权重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颐和园 环境影响 环境保护 古建筑保护 照明工程 绿色照明
下载PDF
北京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晓燕 王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3-408,共6页
从颐和园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及颐和园本身的承受能力出发,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多种统计方法,测定了颐和园的空间环境容量和心理容量,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误差修正,最终得出了颐和园的合理空间容量及入园速度.根据颐和园实... 从颐和园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及颐和园本身的承受能力出发,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多种统计方法,测定了颐和园的空间环境容量和心理容量,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误差修正,最终得出了颐和园的合理空间容量及入园速度.根据颐和园实际容纳游客人数与其合理空间容量的对比分析,发现颐和园全年空间容量虽然处于未饱和状态,但在局部时间和地点上,超载现象严重.最后,从游客旅游行为及颐和园本身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造成局部超载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环境容量 颐和园 北京
下载PDF
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底沉积物对3000余年来自然环境变化的反映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成彦 孔昭宸 +7 位作者 闵隆瑞 庞其清 浦庆余 戢朝玉 刘椿 毛毓华 杨安国 尹占国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9-46,共8页
通过对昆明湖底沉积物的综合研究得知:1.昆明湖前身形成于3000余年之前,原先是一个天然湖泊,后经人工开拓形成如今的昆明湖。2.根据湖底沉积物特征将其划分为六层,Ⅰ—Ⅳ层系天然湖泊时形成的,Ⅴ—Ⅵ层为人工湖时形成。3... 通过对昆明湖底沉积物的综合研究得知:1.昆明湖前身形成于3000余年之前,原先是一个天然湖泊,后经人工开拓形成如今的昆明湖。2.根据湖底沉积物特征将其划分为六层,Ⅰ—Ⅳ层系天然湖泊时形成的,Ⅴ—Ⅵ层为人工湖时形成。3.较高精度(采样间距为2—3cm)的孢粉资料呈现的变化与历史资料记载的气候变化大体相符。4.湖底沉积物中介形虫分布较广、腹足类次之。它们的变化规律与孢粉组合的变化大体相符。硅藻壳体仅见于上部样品中。5.湖底沉积物中的微量及痕量元素含量的测定,显示此湖水质的总趋势是洁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颐和园 昆明湖 沉积物 环境变化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图形语境下的颐和园品牌形象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裴朝军 周玉基 景怀宇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9-122,共4页
目的对中国传统图形在品牌形象设计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视觉核心图形的设计方法,补充和完善品牌形象设计的应用理论研究。方法以颐和园标志设计为例,通过中国传统图形的语境分析,研究其在品牌视觉核心图形设计... 目的对中国传统图形在品牌形象设计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视觉核心图形的设计方法,补充和完善品牌形象设计的应用理论研究。方法以颐和园标志设计为例,通过中国传统图形的语境分析,研究其在品牌视觉核心图形设计中的运用手段。结论通过颐和园标志设计研究,证明中国传统图形的运用是表达中国特色的有效手段,其活力在于继承与不断创新,合理的选择与有效的运用是中国传统图形在品牌形象设计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图形 品牌形象设计 颐和园 标志设计
下载PDF
颐和园古柿树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广顺 赵晓玉 +4 位作者 张徐俞 戴全胜 车晓航 陈玉珍 卢存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9-94,共6页
以北京颐和园的古柿树当年新生的嫩芽切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不定芽启动培养基为1/2MS+0.8 mg/L 6-BA+0.1 mg/L NAA+0.5g/L PVP。将无菌苗转接到最适分化培养基(1/2MS+5.0mg/L 6-BA+0.2mg/L NAA+0.5g/L PVP)上,组培苗... 以北京颐和园的古柿树当年新生的嫩芽切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不定芽启动培养基为1/2MS+0.8 mg/L 6-BA+0.1 mg/L NAA+0.5g/L PVP。将无菌苗转接到最适分化培养基(1/2MS+5.0mg/L 6-BA+0.2mg/L NAA+0.5g/L PVP)上,组培苗分化效率较高,但小苗矮小。将分化较好的组培苗转接到壮苗培养基(1/2MS+2.0mg/L ZT+0.1mg/L IAA+0.5g/L PVP),待组培苗长至2~3cm转到生根培养基(1/2MS+0.6mg/L NAA+0.3mg/L IBA+0.5g/L PVP),暗培养9~10d后转接到生根培养基(1/2MS+0.5g/L PVP),生根率为30%。而将组培苗茎段预先用250mg/L的IBA或IAA浸泡2min,生根率可提高到40%。生根组培苗经炼苗后移栽成活率可达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颐和园 古柿树 茎段 组培快繁
下载PDF
颐和园夜间照明对雨燕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博 马剑 +1 位作者 刘刚 蔡超 《照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对北京珍稀保护动物——雨燕的光照特性、在颐和园的分布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雨燕晨昏数量观测,并选用典型室外照明光源进行现场光照实验,初步得出雨燕受人工照明影响的原因及其光照承受照度阈值,提出相关照明控制... 本文对北京珍稀保护动物——雨燕的光照特性、在颐和园的分布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雨燕晨昏数量观测,并选用典型室外照明光源进行现场光照实验,初步得出雨燕受人工照明影响的原因及其光照承受照度阈值,提出相关照明控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颐和园 雨燕 夜景照明 生态
下载PDF
入境游客对颐和园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江进林 陈梦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162-174,共13页
在线旅游平台的“电子口碑”是游客旅行决策的重要参考,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营销和管理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选取TripAdvisor网站入境游客的1000条评论自建语料库,使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进行标注,以探究游客眼中颐和园的形象... 在线旅游平台的“电子口碑”是游客旅行决策的重要参考,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营销和管理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选取TripAdvisor网站入境游客的1000条评论自建语料库,使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进行标注,以探究游客眼中颐和园的形象。研究结果表明,入境游客对颐和园的认知包括“观光休闲目的地”和“历史文化遗迹地”两种形象且整体评论积极,具体呈现为对园内自然风光、园林景观、特色建筑和规模等的正面感知,对游览过程、休闲活动和历史文化意蕴的愉悦感受,以及对导游能力和品质的认可。同时,游客对人流拥挤、景观保护不力、设施安全隐患等问题存在诟病,对观光休闲活动的商业化与历史文化的“纯粹性”有差异化的“需求之困”。本文使用的跨学科视角可以丰富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框架,研究结果也对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游客 颐和园 旅游目的地 语料库
下载PDF
颐和园古典园林夜景照明亮度及亮度比研究评估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剑 刘博 孙立晔 《照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3,31,共5页
本文通过介绍颐和园古典园林中间视觉下夜景照明的实验评价研究、成果应用及工程评估测量的过程,提出并实践颐和园特有的古典园林低亮度、弱对比夜景观思想;工程中运用二级总线组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颐和园照明过程中景观性、安全、节能... 本文通过介绍颐和园古典园林中间视觉下夜景照明的实验评价研究、成果应用及工程评估测量的过程,提出并实践颐和园特有的古典园林低亮度、弱对比夜景观思想;工程中运用二级总线组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颐和园照明过程中景观性、安全、节能等方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颐和园 夜景照明 亮度比 评估 监控系统
下载PDF
文化遗产景区旅游吸引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北京颐和园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彩云 王佳佳 裴正兵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0年第9期1016-1020,共5页
旅游吸引力评价对文化遗产景区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旅游吸引力评价体系,并以北京颐和园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游客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评价最高,对生态环境、知名度、旅游安全和美誉... 旅游吸引力评价对文化遗产景区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旅游吸引力评价体系,并以北京颐和园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游客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评价最高,对生态环境、知名度、旅游安全和美誉度的评价较高。②交通便捷度、景区容纳量、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的评价一般。③景点集中度和文化旅游体验项目的评价较低。④餐饮条件、旅途耗时、购物条件和交通费用的评价最低。从持续提升资源价值和景区形象角度出发,提出继续完善接待环境和服务水平,创新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重点改进餐饮服务和条件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景区 旅游吸引力 评价 颐和园
下载PDF
基于时间地理学的景区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研究--以北京颐和园为例 被引量:86
18
作者 黄潇婷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87,共6页
本文以景区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为研究对象,尝试将时间地理学研究方法引入旅游者行为研究中,并通过实证研究在时空路径聚类要素方面进行探索。研究表明,时间、空间、活动和路径是景区内部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汇总的重要因素;差异度和显著... 本文以景区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为研究对象,尝试将时间地理学研究方法引入旅游者行为研究中,并通过实证研究在时空路径聚类要素方面进行探索。研究表明,时间、空间、活动和路径是景区内部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汇总的重要因素;差异度和显著度可以作为聚类量化要素选择的指标;颐和园旅游者群体按时空行为模式聚类为6个类型。刻画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旅游者的活动过程和需求情况,对优化景区产品和提高旅游者体验质量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地理学 旅游者行为 时空行为模式 颐和园
下载PDF
基于核查表法的颐和园重点景区夜景照明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剑 刘刚 +1 位作者 刘书娟 刘博 《照明工程学报》 2007年第4期16-20,共5页
颐和园是一个有大量的生态物种和历史文化遗迹并存的多元素环境。由于该环境的复杂性和珍贵性,对夜景照明方案的环境影响程度分析十分重要。本文从环境影响的角度出发,采用优化后的核查表法,对佛香阁、八方亭、长廊、仁寿殿四个重点区... 颐和园是一个有大量的生态物种和历史文化遗迹并存的多元素环境。由于该环境的复杂性和珍贵性,对夜景照明方案的环境影响程度分析十分重要。本文从环境影响的角度出发,采用优化后的核查表法,对佛香阁、八方亭、长廊、仁寿殿四个重点区域进行了环境因子筛选、照明方案环境影响分析、照明环境影响预测,最后给出综合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颐和园 环境影响 核查表法 夜景照明
下载PDF
颐和园古树内部异常的雷达波检测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伟林 文剑 +2 位作者 肖中亮 张京 韩红岩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5-671,共7页
采用雷达波树木无损探测技术与树木雷达分析软件,对颐和园内6棵古柳的内部异常情况进行雷达波探测成像试验.结果表明古柳内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其中3棵古柳异常程度较高.雷达波成像解析结果准确且与实际情况相符程度高,表明树木雷... 采用雷达波树木无损探测技术与树木雷达分析软件,对颐和园内6棵古柳的内部异常情况进行雷达波探测成像试验.结果表明古柳内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其中3棵古柳异常程度较高.雷达波成像解析结果准确且与实际情况相符程度高,表明树木雷达系统可以对树木内部异常分布情况进行高效无损的检测、成像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雷达 无损检测 介电常数 树木异常 颐和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