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3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腾格里沙漠东北缘飞播造林区优势灌木降雨再分配特征
1
作者 邓春涛 高永 +2 位作者 唐国栋 张铁军 赵振宇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0期34-38,46,共6页
定量分析荒漠生态系统灌丛植被降雨再分配过程,对于认识干旱区生态水文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腾格里沙漠东北缘1992年飞播区优势灌木花棒、沙拐枣和油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原位定点观测方法,分析植被在不同降雨量下的再分配特征、... 定量分析荒漠生态系统灌丛植被降雨再分配过程,对于认识干旱区生态水文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腾格里沙漠东北缘1992年飞播区优势灌木花棒、沙拐枣和油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原位定点观测方法,分析植被在不同降雨量下的再分配特征、植株大小和降雨量对植被降雨再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典型灌木的平均穿透雨量占比最高,范围为68.80%~78.17%,从高到低依次为花棒、油蒿和沙拐枣。冠层截留量占比在18.07%~30.28%,沙拐枣最高,其次是油蒿和花棒。树干茎流占比最小,范围为0.89%~3.76%,由花棒、沙拐枣到油蒿依次递减。随植株增大,花棒树干茎流量增加、冠层截留量减少;沙拐枣则穿透雨量减少,树干茎流量和冠层截留量增加;油蒿树干茎流量减少,冠层截留量增加。随降雨量增大,花棒树干茎流率增大,而沙拐枣和油蒿降低;花棒冠层截留率降低,而沙拐枣和油蒿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播造林 沙生灌木 降雨再分配 腾格里沙漠
下载PDF
宁强县飞播造林历史回顾与成效评价
2
作者 胡可强 甘海军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0期193-195,共3页
陕西省宁强县在1971-2017年飞播造林11.6万hm^(2),成林面积4.7万hm^(2),有效扩大了森林面积,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回顾宁强县飞播造林发展历史,总结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了目前飞播造林存在的主要问题,... 陕西省宁强县在1971-2017年飞播造林11.6万hm^(2),成林面积4.7万hm^(2),有效扩大了森林面积,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回顾宁强县飞播造林发展历史,总结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了目前飞播造林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强县 飞播造林 历史 评价
下载PDF
撒向人间都是绿──飞播造林资金的建立及其投入情况
3
作者 陶传友 《绿色财会》 1996年第11期5-7,共3页
关键词 飞播造林 中央财政 人工造林 配套资金 宜林荒山荒地 保存率 转移支付制度 飞播造林成效 飞机播种造林 造林成本
下载PDF
撒向人间都是绿(续)──财政支持飞播造林事业的成效与方向
4
作者 陶传友 《绿色财会》 1996年第12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飞播造林 财政支持 飞播林 抚育间伐 飞播造林成效 森林病虫害 森林资源调查 经济效益 播种期 自然条件
下载PDF
多效抗旱驱鼠剂在飞播造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学军 韩崇选 +2 位作者 王明春 杨清娥 胡忠朗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9-613,共5页
用多效抗旱驱鼠剂 (RPA)对飞播用油松、侧柏种子进行拌种处理 ,室内外做发芽及生长试验。结果表明 ,室内RPA的 3个浓度处理油松发芽率比对照提高 13.9%  2 9.8% ,侧柏发芽率提高 2 4 .6 %  2 7.0 % ;油松高生长比对照提高了 9.0 %  1... 用多效抗旱驱鼠剂 (RPA)对飞播用油松、侧柏种子进行拌种处理 ,室内外做发芽及生长试验。结果表明 ,室内RPA的 3个浓度处理油松发芽率比对照提高 13.9%  2 9.8% ,侧柏发芽率提高 2 4 .6 %  2 7.0 % ;油松高生长比对照提高了 9.0 %  19.4 % ,侧柏提高了 2 9.4 %  5 8.8% ,油松成苗率比对照提高 18.5 %  36 .0 % ,侧柏提高了 2 4 .0 %  2 7.5 %。在促进成苗率的同时也促进了苗木根系的生长 ,RPA使油松根系生长比对照提高了 34.6 %  5 0 .0 % ,侧柏根系生长提高了 13.9%  36 .1%。在飞播上应用 ,RPA处理区有苗样方率远远高于对照区 ,处理区苗木分布比较均匀 ,从保存的株数看 ,对照区仅为 0 .0 7株·m- 2 ,而处理区高达 0 .5  0 .8株·m- 2 ;对照区苗木平均高 2  3cm ,处理区为 3  5cm。充分说明多效抗旱驱鼠剂在苗圃育苗或飞播造林中应用 ,能够提高成苗率 ,促进苗木木质化程度 ,使苗木安全越冬 ,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 ,起到以根提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抗旱驱鼠剂 飞播造林 应用 油松 侧柏
下载PDF
我国飞播造林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6
作者 李国雷 刘勇 +3 位作者 郭蓓 徐扬 张可栋 赵双荣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48,共4页
论述了我国飞播造林的历史沿革和飞播林群落的演替阶段,以及飞播林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飞播林质量的对策,为“山上再造”工程战略的实施提供思路。
关键词 飞播造林 森林经营 群落演替
下载PDF
云南松、思茅松飞播造林鸟鼠危害防治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蒋昭龙 胡春荣 +4 位作者 焦晓旭 李丽莎 郭瑛 吕祖新 邹恒芳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1年第1期28-33,共6页
针对鸟鼠危害种子的问题,1985——1989年在云南松,思茅松飞播造林地区经上百次试验,研究出对鸟鼠有明显驱避作用的药剂“云林—鸟鼠驱避剂”及施药方法,1988—1990年经200多万亩生产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飞播造林 鸟鼠害防治 驱避剂
下载PDF
直流电场处理树种在宝鸡地区飞播造林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桂智彬 吴圣地 +1 位作者 余志立 乔立民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4-27,32,共5页
用直流电场处理油松种子,并进行山区发芽试验和飞播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经处理的油松种子,可提前1~2d发芽,提高发芽成苗率10%~25%。
关键词 造林 直流电场 树种处理 发芽 飞播造林
下载PDF
基于GIS和RS的咸阳市林地资源变化及飞播造林成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军昶 卫海燕 +3 位作者 王勇 赵奕兵 尚小宁 董晓文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8年第4期436-439,共4页
利用1988年TM影像、2007年CBERS影像和1988-2007年NOAA AVHRR的NDVI数据集资料,采用GIS和RS软件分析了近20 a咸阳市林地资源变化,并研究了咸阳市自1992年来飞播造林的成效。结果表明:经过多年的人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咸阳... 利用1988年TM影像、2007年CBERS影像和1988-2007年NOAA AVHRR的NDVI数据集资料,采用GIS和RS软件分析了近20 a咸阳市林地资源变化,并研究了咸阳市自1992年来飞播造林的成效。结果表明:经过多年的人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咸阳市森林覆盖率有了明显的提高;飞播造林区的林地类型变化与飞播造林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主要飞播造林区的NDVI值总体呈上升趋势,飞播造林对提高咸阳市森林覆盖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资源变化 飞播造林 成效分析 NDVI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马尾松飞播造林成效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文斌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2期23-25,共3页
在对安徽省岳西、金寨、贵池等 1 1个县 (市、区 ) 1 991~ 1 992年马尾松飞播造林播区 ,开展飞播当年出苗调查和飞播 3a后成效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收集飞播造林当年至成效调查前气象实况数据 ,就飞播造林成效与气象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 在对安徽省岳西、金寨、贵池等 1 1个县 (市、区 ) 1 991~ 1 992年马尾松飞播造林播区 ,开展飞播当年出苗调查和飞播 3a后成效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收集飞播造林当年至成效调查前气象实况数据 ,就飞播造林成效与气象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找出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主导因子 ,并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马尾松 飞播造林 国土绿化
下载PDF
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在油松模拟飞播造林上的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占丰 李志坚 +1 位作者 张景新 张学娜 《天津农林科技》 2007年第1期15-16,共2页
油松是华北地区石灰岩薄土层山地造林的首选树种,尤其是在飞播造林上已广泛应用,但由于干旱的气候、鼠兔的危害对其出苗率与保存率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用ABT生根粉拌种、抗旱保水剂拌种、R8鸟鼠拒食剂、GGR进行种子处理,提高了出苗率与... 油松是华北地区石灰岩薄土层山地造林的首选树种,尤其是在飞播造林上已广泛应用,但由于干旱的气候、鼠兔的危害对其出苗率与保存率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用ABT生根粉拌种、抗旱保水剂拌种、R8鸟鼠拒食剂、GGR进行种子处理,提高了出苗率与保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处理 油松 模拟飞播造林
下载PDF
宜川县油松飞播造林试验效果及其推广前途
12
作者 刘向东 吴钦孝 《水土保持通报》 1981年第2期27-31,共5页
我国黄土丘陵区林木稀少,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多年来,人们采用各种措施,寻求迅速恢复植被和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以改善恶劣的自然环境,促进农牧业发展。1976——1978年我们在宜川县连续三年进行了油松飞播造... 我国黄土丘陵区林木稀少,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多年来,人们采用各种措施,寻求迅速恢复植被和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以改善恶劣的自然环境,促进农牧业发展。1976——1978年我们在宜川县连续三年进行了油松飞播造林试验,基本上成功了。从1980年起,在延安南部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飞播造林,效果较好,为今后用飞播造林提供有益经验。宜川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地区南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8℃,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24.4℃;早霜10月上中旬,晚霜4月上中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飞播造林 保证率 试验区 黄土丘陵 年降水量 宜川县 飞机播种造林
下载PDF
多效复合剂在河南省飞播造林拌种效果的研究
13
作者 刘增喜 姬韶领 《当代生态农业》 1995年第Z1期107-108,共2页
多效复合剂在河南省飞播造林拌种效果的研究刘增喜,姬韶领为减轻鸟鼠类对飞播种子的食害,提高飞播造林成效,根据林业部《关于在飞播造林中认真推广鸟鼠驱避剂的通知》精神,河南省自1992年到1994年,通过对多种鸟鼠驱避剂的... 多效复合剂在河南省飞播造林拌种效果的研究刘增喜,姬韶领为减轻鸟鼠类对飞播种子的食害,提高飞播造林成效,根据林业部《关于在飞播造林中认真推广鸟鼠驱避剂的通知》精神,河南省自1992年到1994年,通过对多种鸟鼠驱避剂的试验观察,多效复合剂效果最佳。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复合剂 飞播造林 拌种效果 河南省林业厅 飞播造林成效 对照区 飞播区 驱避剂 对比试验 最佳播种量
下载PDF
飞播造林是迅捷治理流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川北山地飞播造林成效及效益的研究
14
作者 吴志文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4-48,共5页
关键词 川北土地 飞播造林 效益评估 流域生态环境 治理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植被恢复特征及土壤性质变化 被引量:16
15
作者 钱洲 俞元春 +3 位作者 俞小鹏 高捍东 吕荣 张文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107,共6页
飞播造林作为沙漠化地区植被恢复的重要手段,在沙漠化治理工程中得到广泛运用。以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植被恢复年限样地植被恢复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结果表明: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盖度、植被密... 飞播造林作为沙漠化地区植被恢复的重要手段,在沙漠化治理工程中得到广泛运用。以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植被恢复年限样地植被恢复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结果表明: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盖度、植被密度、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都有了明显的增长,植被恢复前5 a,植被盖度年增长为5.87%,物种密度年平均增长量为8.20株/m2,植被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达到295.33 g/m2、579.00 g/m2。经过17 a的植被恢复,植被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达到963.83 g/m2、1741.67 g/m2;0~10 cm土壤的砂粒含量由94.90%下降到57.95%,粗粉粒和物理性黏粒含量分别由3.33%和1.77%增加到29.22%和12.83%,土壤容重由1.48 g/cm3下降到1.33 g/cm3;0~1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了700.54%、254.55%、248.33%、234.84%和203.30%,土壤理化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表层土壤更为明显。植被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粗粉粒、物理性黏粒呈线性正相关(p<0.05),和土壤容重、砂粒呈线性负相关(p<0.05),表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和土壤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飞播造林 植被恢复 植被特征 土壤性质变化
下载PDF
多效复合剂在飞播造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元喜 《当代生态农业》 1995年第Z1期106-107,共2页
多效复合剂在飞播造林中的应用王元喜安泽县总面积196400公顷,宜林荒山60666公顷,人口7.6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36人,是个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山区县。为了加快绿化步伐,从1983年以来,我县开展了飞播造林工作。1... 多效复合剂在飞播造林中的应用王元喜安泽县总面积196400公顷,宜林荒山60666公顷,人口7.6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36人,是个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山区县。为了加快绿化步伐,从1983年以来,我县开展了飞播造林工作。10多年米,共飞播造林面积16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复合剂 飞播造林 试验区 对照区 种子损失率 立地条件 驱避鸟鼠 安泽县 注意问题 飞播造林成效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植被恢复过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0
17
作者 钱洲 俞元春 +3 位作者 俞小鹏 高捍东 吕荣 张文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100,共6页
以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植被恢复年限样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7a的植被恢复,土壤表层(0—10cm)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植被恢复初期上升趋势明显;土壤脲酶、蔗... 以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植被恢复年限样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7a的植被恢复,土壤表层(0—10cm)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植被恢复初期上升趋势明显;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而这种相关性在土壤表层(0—10cm)中要强于中下层(10—40cm);土壤表层(0—10cm)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三种水解酶之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表明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增强和土壤养分的改善相互促进,土壤酶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肥力水平,沙地表层土壤中氮素的转化、多糖的转化和有机磷的转化之间关系密切并且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飞播造林 植被恢复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3S”技术在飞播造林中的应用
18
作者 朱振华 董建林 +3 位作者 刘和平 汪季 银晓瑞 呼木吉勒图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年第10X期66-67,69,共3页
飞播造林是一条加快绿化速度的重要途径。而"3S"技术恰恰可以为飞播造林提供准确、实时的空间和时间信息数据,同时又可以高效地提取、分析和处理植被空间动态数据。本文对"3S"集成技术对飞播造林技术进行深刻的分... 飞播造林是一条加快绿化速度的重要途径。而"3S"技术恰恰可以为飞播造林提供准确、实时的空间和时间信息数据,同时又可以高效地提取、分析和处理植被空间动态数据。本文对"3S"集成技术对飞播造林技术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意在为更好地进行飞播造林提出合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飞播造林 应用
下载PDF
论邓小平飞播造林及其对中国当代林业的影响
19
作者 李学林 叶梦云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8-22,共5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林业问题严峻,自然灾害加之人为破坏致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基本达到历史最低水平。面对突出的林业问题,邓小平看到飞播造林对于快速恢复森林资源的独特优势,大力推动了飞播造林在全国各地林业建设方面的应用。在贯...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林业问题严峻,自然灾害加之人为破坏致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基本达到历史最低水平。面对突出的林业问题,邓小平看到飞播造林对于快速恢复森林资源的独特优势,大力推动了飞播造林在全国各地林业建设方面的应用。在贯彻落实邓小平飞播造林重要指示以后,我国荒山的绿化速度明显加快,森林覆盖率得较大幅度提升,用材林面积进一步扩大,木材蓄积量有较大程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林业 飞播造林
下载PDF
飞播三十载 青绿满山川——河南飞播造林30周年成就综述
20
作者 田兴林 《决策探索》 2009年第20期6-10,共5页
河南飞播造林,伴随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 飞播造林,即采用飞机撒播树种进行造林,是一种模拟林木天然下种更新的机械化直播造林作业方式。作为三大造林方式之一,具有速度快,省劳力、成本低,投资少、活动范围广,能深... 河南飞播造林,伴随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 飞播造林,即采用飞机撒播树种进行造林,是一种模拟林木天然下种更新的机械化直播造林作业方式。作为三大造林方式之一,具有速度快,省劳力、成本低,投资少、活动范围广,能深入边远山区作业等“多、快、好、省”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播造林 河南 综述 山川 作业方式 改革开放 造林方式 活动范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