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6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
作者 李秋艳 杨丽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242-0246,共5页
本文主要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护理应用策略方法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的食管癌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ERAS理念下的... 本文主要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护理应用策略方法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的食管癌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ERAS理念下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配合胸腹腔镜对患者进行观察护理与常规护理方式。专门对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SDS、SAS认知能力评分、护理后满意度进行全面对比。结果 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初次排气、下床活动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SDS、SAS认知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RAS理念下的癌症手术患者术后护理效果明显,能够促进患者病情快速进入稳定期,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临床护理满意度与认知水平,有效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和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S理念 胸腹腔镜 食管癌手术 护理应用策略 并发症 满意度
下载PDF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食管癌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贾双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36-0139,共4页
分析食管癌手术中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5-2023.5期间我院收治7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组别均分,每组38例,各行单纯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统计组间HR、MAP水平、苏醒质... 分析食管癌手术中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5-2023.5期间我院收治7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组别均分,每组38例,各行单纯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统计组间HR、MAP水平、苏醒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HR、MAP水平、苏醒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对食管癌手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提高苏醒质量,改善心率与血压水平,可一定程度上预防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食管癌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食管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赵利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71-0076,共6页
探讨食管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将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进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需要样本量500例,并分析相关指标。结果 50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共50例,感染55例次,医院感染比例达... 探讨食管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将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进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需要样本量500例,并分析相关指标。结果 50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共50例,感染55例次,医院感染比例达到了10%,医院感染例次比例达到了11%。术后送检标本66次,病原菌检出5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所引发的感染患者人数最多,共检出36株,占比65.50%,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最常见;革兰阳性菌15株,占比27.2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真菌4株,占比7.30%。分析筛选出食管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6个独立影响因素:糖尿病史、术前白细胞水平、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留置胃管时间;术前白蛋白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几率比较高,特别是肺部感染,因此应当重点关注食管癌手术患者,将其作为医院感染的重点人群。食管癌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史、术前白细胞水平、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留置胃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手术患者 医院感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国产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手术病人营养状况和胃肠道耐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舒晓亮 赵坚 +2 位作者 于婷婷 张勇胜 谢琪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9,共4页
目的:研究国产整蛋白型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对食管癌围手术期病人胃肠道耐受性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双盲、随机对照,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66例接受食管手术的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两组病人热量和营养供给根据Harr... 目的:研究国产整蛋白型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对食管癌围手术期病人胃肠道耐受性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双盲、随机对照,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66例接受食管手术的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两组病人热量和营养供给根据Harris-Benedict公式测算基础能量消耗(BEE),再乘以校正系数1.1,氮量0.24 g/(kg·d)。研究组病人给予整蛋白型EN(力存),对照组给予标准配方整蛋白型EN(能全力),研究时间为10 d。于术前和术后第10天观察病人的体重(kg),体重指数(BMI),肝、肾和胃肠道功能等营养代谢指标。结果:两种整蛋白型EN均同等地改善食管癌围手术期病人营养不良,术后第10天,两组病人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高于术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病人腹泻发生率分别为36.0%、24.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腹胀、恶心、呕吐、误吸、便秘等症状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在体重,BMI,营养风险评分、术后EN开始时间,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各参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力存能较好地改善食管癌围手术期病人的营养状况,胃肠道耐受性较好,是一种较安全的国产整蛋白型EN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蛋白型肠内营养 食管癌手术 胃肠道耐受性 营养状况
下载PDF
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舒适护理 被引量:17
5
作者 丁海玲 马若云 +3 位作者 辛维青 张静 李晓莉 刘佳 《齐鲁护理杂志》 2006年第09B期1770-1771,共2页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 食管癌手术 护理过程 生存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管状胃重建消化道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晓明 殷君太 +4 位作者 万志渝 何东权 鲁勇国 武韬 周小伟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管状胃在食管癌手术中的意义和术后结果。方法:收集食管癌病例200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管状胃成形胃代食管吻合术,对照组行常规胃代食管吻合术式。分析术后并发症,测定术后14天和1月肺功能,术后14天胸胃排空时间,... 目的:探讨管状胃在食管癌手术中的意义和术后结果。方法:收集食管癌病例200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管状胃成形胃代食管吻合术,对照组行常规胃代食管吻合术式。分析术后并发症,测定术后14天和1月肺功能,术后14天胸胃排空时间,并随访观察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术后14天和1月,研究组患者肺功能各指标改善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的每次平均进食量和食物通过上消化道的平均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无胸胃潴留。结论:管状胃能减少胸胃潴留和有效地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癌手术 管状胃
下载PDF
生物修补膜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邵中夫 张金野 +2 位作者 陈永东 徐岗 王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1225-1227,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材料ThormalGEN胸普外科修补膜在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48例胸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5)和对照组(n=23)。实验组用胸普外科修补膜进行食管胃吻合口覆盖、包埋及加固,对照组不使用胸普外科修补膜进行包... 目的:探讨生物材料ThormalGEN胸普外科修补膜在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48例胸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5)和对照组(n=23)。实验组用胸普外科修补膜进行食管胃吻合口覆盖、包埋及加固,对照组不使用胸普外科修补膜进行包埋。观察两组围手术期及术后1、6个月的重建效果、急慢性排斥反应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胸腔引流和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6个月均未出现吻合口瘘、狭窄等并发症。结论:生物材料补片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手术 生物材料补片 生物相容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食管癌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及寒战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朱牡丹 赵仕浩 +3 位作者 郜宗斌 查慧杰 王萍 陈金保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患者食管癌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及寒战的作用。方法:80例ASAⅠ~Ⅲ级择期行全麻食管癌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患者麻醉诱导插管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泵注时间为...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患者食管癌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及寒战的作用。方法:80例ASAⅠ~Ⅲ级择期行全麻食管癌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患者麻醉诱导插管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泵注时间为15 min),然后以0.1μg/(kg·h)的速度持续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前40 min,C组患者以相同的方式予以生理盐水。按照设定的时间记录患者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以及患者苏醒期的躁动行为、寒战情况和拔管时Ramesay镇静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D组苏醒期躁动与寒战发生率减少(P<0.01),D组拔管时间略长于C组(P<0.01),但D组患者PACU停留时间短于C组患者(P<0.05),Ramesay镇静评分也稍高于C组(P<0.01)。与C组比较,D组术中麻醉镇痛药物瑞芬太尼的使用量减少(P<0.05)。D组患者HR和MAP在插管即刻(T3)均低于C组患者(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全麻食管癌手术苏醒期躁动及寒战,并缩短患者PACU停留时间,改善患者麻醉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醒期躁动 寒战 老年患者 食管癌手术 右美托咪定
下载PDF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1
9
作者 何丹萍 王秀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4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究多学科团队(MDT)协作护理模式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食管癌手术患者提供护理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5年4月在四川省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行食管癌手术中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究多学科团队(MDT)协作护理模式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食管癌手术患者提供护理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5年4月在四川省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行食管癌手术中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进行MDT协作护理方式,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得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得分均较人院时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周后观察组SF-36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协作护理模式在食管癌手术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使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识,提高康复水平、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 食管癌手术 满意度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颈吻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峥嵘 周俊辉 +1 位作者 孟宪慧 房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颈吻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N)组、研究组1(D1组)和研究组2(D2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D1组患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颈吻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N)组、研究组1(D1组)和研究组2(D2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D1组患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输注时间为10 min,其后以0.3μg/kg/h持续输注至术毕;D2组患者以0.5μg/kg/h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至术毕;N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清醒时(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10 min(T3)和拔管后30 min(T4)的镇静-躁动评分(SAS)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心动过缓、低血压、低氧血症及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记录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有无呛咳躁动,拔管后是否配合指令.结果:各组麻醉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D1组和D2组患者术后SAS和Ramsay评分T1-T4各时点明显降低(P<0.05).D1组和D2组躁动发生率及依从性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组和D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心动过缓、低血压、低氧血症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食管癌颈吻手术围术期,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两种给药方法都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不给予负荷量、术中静脉匀速维持在临床使用上更方便简单,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躁动 麻醉苏醒期 食管癌手术 颈部吻合术
下载PDF
肠外和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手术后炎症反应和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宗炜 李良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9-320,共2页
食管癌是我们国家的高发疾病,食管癌切除重建术比单纯的开胸或开腹产生更大的组织创伤,手术创伤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炎症反应,手术后的全身炎症反应、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有研究表明,营养支持途... 食管癌是我们国家的高发疾病,食管癌切除重建术比单纯的开胸或开腹产生更大的组织创伤,手术创伤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炎症反应,手术后的全身炎症反应、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有研究表明,营养支持途径可改变外科创伤病人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手术 全身炎症反应 肠道通透性 肠内营养 多器官功能障碍 肠外 营养支持途径 切除重建术
下载PDF
食管癌手术切除适宜长度的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万志渝 冯江 +5 位作者 何东权 殷君太 鲁勇国 李晓明 周小伟 武韬 《西部医学》 2010年第12期2283-2285,共3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手术切除的适宜长度。方法手术切除140例食管鳞癌,用连续切片的方法将切除的标本制成病理切片,在镜下观察食管癌粘膜下浸润、跳跃式转移,肿瘤多源性等多方面情况。再用食管癌切除后,回缩法推算术中实际长度。结果 140例... 目的研究食管癌手术切除的适宜长度。方法手术切除140例食管鳞癌,用连续切片的方法将切除的标本制成病理切片,在镜下观察食管癌粘膜下浸润、跳跃式转移,肿瘤多源性等多方面情况。再用食管癌切除后,回缩法推算术中实际长度。结果 140例食管癌手术中,以肉眼观大体肿瘤为中心发现食管癌粘膜下浸润108例(77.1%),以门齿为距仅有近端浸润32例,远端浸润26例,两端均有侵润50例,近端粘膜下浸润长度平均为3.5cm,最长浸润距离值为4.8cm;距门齿食管癌远端粘膜下浸润长度平均为3.2cm,最长距离值为4.1cm:发现肿瘤多源性25例(17.9%),其中仅有近端病灶7例,仅有远端病灶13例,两端均有病灶5例。近端多源性病灶移与肉眼大体肿瘤距离加多源性病灶长度均数为3.9cm,最大距离为4.7cm;远端多源性病灶与肉眼大体肿瘤距离加多源性病灶长度均数为3.6cm,最大距离为8.5cm。140例患者中发现21例(15.0%)有跳跃式肿瘤转移,其中近端跳跃转移11例,远端跳跃转移5例,两端均有5例。近端跳跃式转移与肉眼大体肿瘤的距离加跳跃式转移的长度平均数2.3cm,最大距离3.1cm;远端跳跃式转移与肉眼大体肿瘤的距离加跳跃式生长的长度平均数2.4cm,最大距离2.8cm。140例患者中未发现残端癌。结论食管癌手术切除的适宜长度,应该是距门齿近端切缘至肿瘤上缘应不少于6cm,远端应将食管全部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癌手术 适宜长度 病理切片
下载PDF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食管癌手术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聂臣聪 魏琴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1269-1271,共3页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食管癌手术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置管后行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包括健康...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食管癌手术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置管后行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出院前教会患者导管维护相关知识等。2组患者均随访3个化疗周期,比较2组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患者对PICC置管的知信行水平。结果:干预组患者出现导管维护延迟例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导管维护延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知信行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组(P<0.01)。结论: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食管癌手术患者行PICC的护理中,提高了患者置管维护依从性,延长置管的留置时间,并提高患者的知信行水平,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方法学研究 食管癌手术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微创食管癌手术“镂空法”清扫双侧喉返神经链旁淋巴结39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智 杨力涛 +2 位作者 贾永 王军岐 葛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总结微创食管癌手术中"镂空法"清扫双侧喉返神经链旁淋巴结的临床经验。方法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39例微创食管癌手术中采用"镂空法"清扫双侧喉返神经链旁淋巴结,术中找到右侧喉返神经起始部,左弯钳钝性... 目的总结微创食管癌手术中"镂空法"清扫双侧喉返神经链旁淋巴结的临床经验。方法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39例微创食管癌手术中采用"镂空法"清扫双侧喉返神经链旁淋巴结,术中找到右侧喉返神经起始部,左弯钳钝性分离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完全"镂空"后,剪刀锐性分离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创面纱布条压迫止血。横断奇静脉弓后,寻找左喉返神经,同法清扫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胸。总手术时间240~300min,其中清扫双侧喉返神经链旁淋巴结手术时间20~35 min,平均30 min;术中出血20~80 ml,平均35 ml。清扫双侧喉返神经链旁淋巴结5~18枚,平均8枚。术后1例出现声音嘶哑,术后7 d声音恢复正常。4例吻合口漏拆开颈部切口,留置纱条引流,每天换药,3周均愈合; 1例肺部感染,给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1周后感染痊愈。39例随访2~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6例术后1. 5~2个月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术后10个月复发转移,3例术后12~14个月死亡。结论微创食管癌手术中"镂空法"清扫双侧喉返神经链旁淋巴结在技术上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微创食管癌手术 喉返神经链旁淋巴结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复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惠艳 董慧领 +3 位作者 陈庆国 杜亚娜 姜荣强 高秀泽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3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预先静点右美托咪啶复合地塞米松用于食管癌手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食管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将右美托咪啶配成4μg/mL浓度,A组在切皮前3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5~1μg/kg+地塞米... 目的:观察预先静点右美托咪啶复合地塞米松用于食管癌手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食管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将右美托咪啶配成4μg/mL浓度,A组在切皮前3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5~1μg/kg+地塞米松10 mg,B组在切皮前3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5~1μg/kg,C组在切皮前30 min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三组均在术毕前30 min关闭,同时三组均在缝皮时停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术毕前30 min停用吸入药,静注芬太尼0.05 mg。三组分别于术后1、4、8、12 h对切口疼痛进行VAS、BCS评分,并观察三组患者术后追加使用哌替啶的时间、例数及次数。结果:A组术后1、4、8、12 h疼痛评分均低于B、C两组(P〈0.05),术后使用哌替啶的时间及次数也均低于后两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用于食管癌手术,不仅能有效缓解术后切口疼痛,减少术中静脉麻醉药及术后镇痛药的用量,消除术后患者的应激及不良反应,而且无术后呼吸抑制,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地塞米松 超前镇痛 食管癌手术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对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姜琳 孙灿林 +2 位作者 徐玉民 吉晓丽 朱雅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4期126-127,133,共3页
胸科手术的特点是创伤大,对患者生理干扰较大,加之为了提供好的手术视野常需要置入双腔气管导管,对隆突及支气管的刺激更加强烈,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强烈,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从而引起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易引起心脑血管的并发症。胸科手术的... 胸科手术的特点是创伤大,对患者生理干扰较大,加之为了提供好的手术视野常需要置入双腔气管导管,对隆突及支气管的刺激更加强烈,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强烈,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从而引起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易引起心脑血管的并发症。胸科手术的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术后躁动严重。右美托咪啶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主要作用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能抑制交感神经,具有稳定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食管癌手术 躁动
下载PDF
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治疗食管癌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威 廖志敏 黄维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22期169-169,171,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 目的观察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满意度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观察治疗满意度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治疗食管癌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满意度,减少患者手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腹腔镜 食管癌手术 开放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治疗性沟通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焦虑和希望水平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瑞杰 朱会珍 +3 位作者 金昌德 王莹 甘自立 刘玲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3期2825-2827,共3页
治疗性沟通是心理学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帮助患者应对焦虑等不良情绪,表达情感支持、提供信息和反馈、纠正非理性认知,给予患者希望的一种护理沟通。该方法近年来已在国内外临床护理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为... 治疗性沟通是心理学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帮助患者应对焦虑等不良情绪,表达情感支持、提供信息和反馈、纠正非理性认知,给予患者希望的一种护理沟通。该方法近年来已在国内外临床护理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为此,本研究将其用在食管癌围手术期的患者中,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沟通 食管癌手术 效果评价 焦虑情绪 手术 情感支持 临床护理 手术危险性 干预后观察组 非理性
下载PDF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食管癌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静 孙建宏 +2 位作者 眭伟 邢智 唐苏红 《中外医疗》 2016年第34期151-152,171,共3页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食管癌手术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患者40例,根据麻醉方法分组,分别给予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麻醉期内,观...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食管癌手术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患者40例,根据麻醉方法分组,分别给予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麻醉期内,观察组的HR为(64.8±6.4)、(74.2±9.4)、(76.1±8.5)次/min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MAP为(85.4±7.3)、(88.4±7.2)、(90.2±6.8)mm H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芬太尼、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胺的使用量分别为(0.25±0.05)、(1.36±0.23)、(17.01±2.21)mg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完全清醒以及拔管时间分别为(6.37±1.25)、(8.83±2.01)、(13.39±2.46)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食管癌手术时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食管癌手术
下载PDF
Univent导管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朝志 孙麟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目的 介绍 U nivent导管在食管癌手术中使用的经验。 方法 对 30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切除手术中使用 Univent导管 ,将阻塞套囊放置在左主支气管中 ,向阻塞套囊内注入 3~ 5 ml空气堵塞左主支气管 ,阻断左肺通气。 结果  30例食管... 目的 介绍 U nivent导管在食管癌手术中使用的经验。 方法 对 30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切除手术中使用 Univent导管 ,将阻塞套囊放置在左主支气管中 ,向阻塞套囊内注入 3~ 5 ml空气堵塞左主支气管 ,阻断左肺通气。 结果  30例食管癌患者中 2 5例 (83.3% )阻塞套囊 1次放置成功 ,所有患者在阻断左肺通气后能维持良好的通气和氧合。 6例患者术中发生阻塞套囊位置变动 ,2例患者在使用中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 ,经处理后未引起不良后果。结论  Univent导管用于食管癌手术有利于手术区域显露和医师操作及易于插入的独特优点 ,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 患者 食管癌手术 并发症 导管 肺通气 左主支气管 结论 目的 发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