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饮茶方式对茶汤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胡迎芬 杭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29,共3页
要研究了茶∶水比值、冲泡水温、冲泡时间、冲泡次数等对茶汤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90℃水冲泡10min,茶汤中茶多酚、抗坏血酸、游离氨基酸浸出率较高,茶汤抑制亚油酸脂质过氧化作用较强,为最佳饮茶条件。
关键词 茶叶 水温 冲泡时间 冲泡次数 饮茶方式 茶汤 有效成分含量
下载PDF
清饮与调饮:中国两大饮茶方式的时空嬗变——在日本京都演讲提纲 被引量:3
2
作者 余悦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5-65,77,共12页
关键词 饮茶方式 中国 提纲 京都 日本 嬗变 时空 李清照
下载PDF
浅谈现代饮茶方式和茶文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建勤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6期117-118,共2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茶和饮用茶的国家。茶作为一种特殊饮料,既具健身、解渴、疗疾之效,又富有欣赏、助兴与情趣,千百年来,茶文化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作为我们日常饮用的茶,经过了一个从药用到食用再到茗饮的漫长过程,茗茶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茶和饮用茶的国家。茶作为一种特殊饮料,既具健身、解渴、疗疾之效,又富有欣赏、助兴与情趣,千百年来,茶文化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作为我们日常饮用的茶,经过了一个从药用到食用再到茗饮的漫长过程,茗茶的方法从古到今也有几个不同的阶段。中国现代人的饮茶方式,仍以泡茶为主流,但因地域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区别而使饮茶方式有所不同,但如果我们深入的研究则会发现,饮茶方式的变化实际上跟农业技术的发展、历代文化审美取向以及环境地理因素等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茶方式 变化
下载PDF
饮茶方式的演变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雅玲 《福建茶叶》 2009年第1期44-45,共2页
本文介绍古代和现代饮茶方式,并对饮茶方式的类别、器具、制作方法等作了异同点比较,认识各时期的影响人物,及崇尚的人文精神。从古到今,随着茶叶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产品形态发生变化,品饮方式在演变,茶之所以能成为千年之饮,在于... 本文介绍古代和现代饮茶方式,并对饮茶方式的类别、器具、制作方法等作了异同点比较,认识各时期的影响人物,及崇尚的人文精神。从古到今,随着茶叶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产品形态发生变化,品饮方式在演变,茶之所以能成为千年之饮,在于其核心价值始终如一,那就是有益人类健康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茶方式 演变 人文精神 生产方式 发生变化 产品形态 人类文明 人类健康
下载PDF
明代饮茶方式的变革及名茶好尚
5
作者 刘双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茶文化源于我国,数千年来,一路迤逦,行至明代,更是变化万端,异彩纷呈。明代的饮茶方式迥异于前,打破了唐、宋之时制饼、碾磨、煎、煮、点等法,开千古瀹饮之宗。茶叶炒青加工盛行,壶泡杯饮法确立,天趣悉备,延续至今。明代人对名茶的追求... 茶文化源于我国,数千年来,一路迤逦,行至明代,更是变化万端,异彩纷呈。明代的饮茶方式迥异于前,打破了唐、宋之时制饼、碾磨、煎、煮、点等法,开千古瀹饮之宗。茶叶炒青加工盛行,壶泡杯饮法确立,天趣悉备,延续至今。明代人对名茶的追求也因为炒青的出现而日渐风行,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炒青 饮茶方式 茶艺
下载PDF
中国饮茶方式的历史演进
6
作者 周文劲 《茶叶》 2012年第1期59-62,共4页
中国饮茶方式历经了由唐以前的生煮羹饮、唐代的煎茶、宋代的点茶到明清瀹饮法的漫漫演进,中国饮茶方式的历史演变也是中华茶文化发展进程的缩影,也是中华茶文化的精华所在。
关键词 饮茶方式 生煮羹饮 煎茶 点茶 瀹饮
下载PDF
茶洋窑黑釉盏的繁荣与宋朝饮茶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有兴 《陶瓷》 CAS 2021年第12期148-149,共2页
宋朝斗茶技艺的兴起也带动了黑釉盏的繁荣,根据宋朝饮茶方式来看,白茶作为斗茶的主要品类,使得茶色尚白成为对茶艺进行品评及鉴赏的重要标准,而黑釉盏的釉彩使其成为斗茶中受到推崇的茶具,在此期间许多瓷窑都开始烧制黑釉盏,其中茶洋窑... 宋朝斗茶技艺的兴起也带动了黑釉盏的繁荣,根据宋朝饮茶方式来看,白茶作为斗茶的主要品类,使得茶色尚白成为对茶艺进行品评及鉴赏的重要标准,而黑釉盏的釉彩使其成为斗茶中受到推崇的茶具,在此期间许多瓷窑都开始烧制黑釉盏,其中茶洋窑其瓷器制品种类多、规模大,在烧制黑釉盏过程中,以仿建盏为基础不断地改进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也促进了茶洋窑黑釉盏的繁荣,其也体现出了在宋朝期间黑釉盏在茶文化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洋窑 黑釉盏 宋朝 饮茶方式 斗茶
下载PDF
宋朝饮茶方式和茶洋窑黑釉茶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继銮 《陶瓷》 CAS 2022年第3期75-77,共3页
通过对中国茶文化和宋朝饮茶方式的分析,得出宋朝点茶、斗茶技艺的兴起带动了黑釉茶盏的繁荣,明晰了白茶作为斗茶的主要品类,茶色尚白,茶盏尚黑成为对茶艺进行品评及鉴赏的重要标准,黑釉茶盏的黑色釉彩让其成为斗茶的关键器具,在此期间... 通过对中国茶文化和宋朝饮茶方式的分析,得出宋朝点茶、斗茶技艺的兴起带动了黑釉茶盏的繁荣,明晰了白茶作为斗茶的主要品类,茶色尚白,茶盏尚黑成为对茶艺进行品评及鉴赏的重要标准,黑釉茶盏的黑色釉彩让其成为斗茶的关键器具,在此期间因建窑建盏的产量限制,许多瓷窑相继开始烧制黑釉茶盏,其中茶洋窑黑盏品类多、规模大,在烧制黑釉茶盏过程中,以仿建盏为基础不断改进而形成自己的特点,随着宋朝茶文化的兴盛,大大促进了茶洋窑黑釉茶盏的繁荣昌盛,体现出宋朝黑釉茶盏在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饮茶方式 点茶 斗茶 茶洋窑黑釉茶盏
下载PDF
以科学健康为准则的饮茶方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成 《中国食品》 2021年第15期118-119,共2页
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最早开始认识并且饮用茶。作为特殊的饮料之一,茶除了具有解渴、健身、疗疾的效果,还极具助兴、欣赏、情趣等特点。当前国人的饮茶方式还是十分强调泡茶,但是在各种地域文化、丰富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饮茶方式也不尽相... 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最早开始认识并且饮用茶。作为特殊的饮料之一,茶除了具有解渴、健身、疗疾的效果,还极具助兴、欣赏、情趣等特点。当前国人的饮茶方式还是十分强调泡茶,但是在各种地域文化、丰富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饮茶方式也不尽相同。经过深入研究可知,无论饮茶方式如何更替变化,人们均非常重视茶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但也存在一些饮茶误区,在具体挑选茶叶、实际饮用方式等方面不是很科学,以至于常常适得其反,甚至损害到身体健康。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一些科学健康的饮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茶方式 饮用方式 地域文化 泡茶 茶叶 饮料
下载PDF
云南民族饮茶方式
10
作者 苏芳华 魏谋城 《农业考古》 1995年第4期98-101,共4页
云南民族饮茶方式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苏芳华,魏谋城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全省总人口3800多万人。云南是全国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共有汉、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 云南民族饮茶方式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苏芳华,魏谋城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全省总人口3800多万人。云南是全国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共有汉、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德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民族 饮茶方法 饮茶方式 三道茶 纳西族 布朗族 拉祜族 哈尼族 少数民族人口 酥油茶
下载PDF
不同饮茶方式下的茶具造型
11
作者 张玲芝 王兴虎 《艺术科技》 2015年第1期157-157,共1页
本文论述了从古至今的不同饮茶方式对其泡、饮茶器具(如茶碗、茶壶、茶杯、茶盅、茶船)的造型产生的影响,同时从其不同饮茶方式出发来深层次论述其造型对茶具的使用功能及茶汤的色、香、味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饮茶方式 茶具造型 功能 茶汤
下载PDF
泡腾片将使饮茶方式面临第三次变革
12
《经纪人》 2001年第4期75-75,共1页
由于茶叶和袋泡茶都在卫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近年来,美、日、德等国出现了以碳酸盐、有机物为主要原料的固体泡腾茶片,逐渐成为茶饮品市场的新宠。
关键词 饮茶方式 茶饮 袋泡茶 饮品 茶叶 原料 卫生 泡腾片 问题 变革
下载PDF
少数民族饮茶方式扫描(二)
13
作者 徐艳文 《上海茶叶》 2010年第4期23-23,共1页
我国饮茶历史悠久,56个民族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形成了各具千秋的饮茶风俗。现将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族饮茶方式,分述如下:
关键词 饮茶方式 少数民族 扫描 历史文化 地理环境 饮茶风俗
下载PDF
少数民族饮茶方式扫描(一)
14
作者 徐艳文 《上海茶叶》 2010年第3期26-26,共1页
我国茶叶品种繁多,饮茶历史悠久。56个民族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茶风俗。现将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族饮茶方式,分述如下:
关键词 饮茶方式 少数民族 扫描 历史文化 茶叶品种 地理环境 饮茶风俗
下载PDF
伊德妃墓出土银茶具及辽早期饮茶方式
15
作者 秦博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7期90-93,共4页
赤峰博物馆馆藏一套辽早期银茶具,为伊德妃墓出土。伊德妃本为后唐皇帝李存勖的妃子,后跟随耶律德光来到辽地。该文结合陆羽《茶经》等史料对12件茶具的形制、功能进行分析,并推断辽早期饮茶方式承袭唐代,同时分析该套茶具出土的意义及... 赤峰博物馆馆藏一套辽早期银茶具,为伊德妃墓出土。伊德妃本为后唐皇帝李存勖的妃子,后跟随耶律德光来到辽地。该文结合陆羽《茶经》等史料对12件茶具的形制、功能进行分析,并推断辽早期饮茶方式承袭唐代,同时分析该套茶具出土的意义及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德妃墓 辽代银茶具 饮茶方式
下载PDF
从蓝田吕氏家族墓出土茶托盏看宋代饮茶方式的变化
16
作者 邹尧 《收藏家》 2023年第6期40-45,共6页
本文系统梳理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出土茶盏与茶托,并结合历史文献和其他出土文物,对宋代茶托盏的变化特点加从归纳,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从茶托盏造型与釉色的差异入手,探讨宋代茶器与饮茶方式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 吕氏家族墓 茶托盏 饮茶方式
原文传递
长山大水间的饮茶方式和茶叶崇拜
17
作者 段兆顺 子涵(图) 《普洱》 2023年第8期64-71,共8页
回顾中国茶数千年来的演进过程就会发现,茶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商品名称,他是茶叶、工艺、文化三位一体的复合型词汇,将这三者串联在一起的是饮茶方式的演变。而今,经过上千年的发展,许多饮茶方式早已没在历史的烟尘中,唯有包容万物的云... 回顾中国茶数千年来的演进过程就会发现,茶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商品名称,他是茶叶、工艺、文化三位一体的复合型词汇,将这三者串联在一起的是饮茶方式的演变。而今,经过上千年的发展,许多饮茶方式早已没在历史的烟尘中,唯有包容万物的云南山川和民族,还完好地为我们记录着整个饮茶方式的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茶方式 茶叶 三位一体 演进过程 商品名称 复合型
原文传递
浅谈中国饮茶方式的演变
18
作者 王琼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7-69,共3页
中国饮茶历史悠久,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从食用、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经历了煎饮法、羹饮法、研碎冲饮法和全叶冲泡法的演变。
关键词 中国 饮茶方式 演变
原文传递
围炉煮茶——自带古风休闲的社交茶饮方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伟霞 《广东茶业》 2023年第3期40-43,共4页
本文根据相关平台数据,对“围炉煮茶”这一新兴的茶叶休闲、社交消费形式及相关行为背景进行分析;探讨“围炉煮茶”的起源,从煎、煮的字义对围炉煮茶的来源开展分析;综述了茶叶冲泡过程中水浸出物、卫生安全等资料,对围炉煮茶的煮茶及... 本文根据相关平台数据,对“围炉煮茶”这一新兴的茶叶休闲、社交消费形式及相关行为背景进行分析;探讨“围炉煮茶”的起源,从煎、煮的字义对围炉煮茶的来源开展分析;综述了茶叶冲泡过程中水浸出物、卫生安全等资料,对围炉煮茶的煮茶及饮用方式提出建议:在根据个人口感基础上,对煮泡时间、茶水比例、温度等进行适度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煮茶 饮茶方式 传统文化 科学品饮
下载PDF
精品茶调饮的全新时代 时尚衍生中的饮茶方式 调和技法下的风味平衡
20
作者 黄丹丽 《茶博览》 2021年第1期31-36,共6页
精品茶调饮,是以中国六大茶类为基础,用精确的调和工具,进行科学性的调制技法,结合市场新潮,时尚的品饮方式。这不仅是茶饮行业的创新导向,亦将成为中国茶产业链的突破口,高质量地走向"茶+"时代。对于很多人来说,中国传统饮... 精品茶调饮,是以中国六大茶类为基础,用精确的调和工具,进行科学性的调制技法,结合市场新潮,时尚的品饮方式。这不仅是茶饮行业的创新导向,亦将成为中国茶产业链的突破口,高质量地走向"茶+"时代。对于很多人来说,中国传统饮用茶叶的方式是清饮。但其实追根溯源,宋朝年间便有"混合茶饮"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茶方式 茶饮 时尚 创新导向 六大茶类 茶叶 调和 追根溯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