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雅可夫斯基访美组诗的主题解读
1
作者 董小焕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4期38-40,共3页
马雅可夫斯基不仅是“白银时代”立体未来主义流派最具特色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是一位有着坚定政治立场的革命诗人。1925年,马雅可夫斯基访问美洲并作了访美组诗,在这些诗歌中诗人尤其对一战后美国社会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赤裸裸的批评。... 马雅可夫斯基不仅是“白银时代”立体未来主义流派最具特色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是一位有着坚定政治立场的革命诗人。1925年,马雅可夫斯基访问美洲并作了访美组诗,在这些诗歌中诗人尤其对一战后美国社会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赤裸裸的批评。本文将马雅可夫斯基的访美组诗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诗歌的主题及其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解读,以期对马雅可夫斯基的思想主张及创作特点进行宏观把握,从而使学界对诗人的了解更加系统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诗歌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下载PDF
左翼文学创作中的马雅可夫斯基“情结”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经建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3-131,共9页
19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的外源性成因是前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学。准确地说,左翼文学在历史文化意识、艺术创作理念、主题话语诉求和审美精神气质上更多地受益于马雅可夫斯基及其创作。在作家的创作价值立场或身份认同、角色认定上,左翼作家... 19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的外源性成因是前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学。准确地说,左翼文学在历史文化意识、艺术创作理念、主题话语诉求和审美精神气质上更多地受益于马雅可夫斯基及其创作。在作家的创作价值立场或身份认同、角色认定上,左翼作家群体与马雅可夫斯基具有明显的精神契合性;马雅可夫斯基诗作的主题话语是"革命",左翼文学所倡导的"革命文学"亦可视为马雅可夫斯基式"革命"文学的创造性重构;马雅可夫斯基作品的大众化取向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现代性信念"的审美转述,从文学大众化中寻求"现代性"精神也是左翼文学的基本创作诉求;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除了雄壮豪迈的主旋律之外,还存在着柔弱感伤的音调",左翼文学在为暴风骤雨的时代倾情歌唱的同时,也留下了知识分子自我"柔弱感伤的音调"的心灵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左翼文学 创作价值立场 “革命”主题话语 文学大众化 感伤化格调
下载PDF
试论马雅可夫斯基与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创新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学星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50,共4页
马雅可夫斯基和曼德尔施塔姆对待诗歌语言及文化传统的态度截然相反,但都为俄罗斯诗歌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马雅可夫斯基不受传统束缚,在诗歌语言、押韵法、诗行排列等方面大胆突破。曼德尔施塔姆则坚守传统,但利用语词的奇妙... 马雅可夫斯基和曼德尔施塔姆对待诗歌语言及文化传统的态度截然相反,但都为俄罗斯诗歌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马雅可夫斯基不受传统束缚,在诗歌语言、押韵法、诗行排列等方面大胆突破。曼德尔施塔姆则坚守传统,但利用语词的奇妙组合、诗行结构的间隔效果,极大地增强了诗歌审美活动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曼德尔施塔姆 诗歌创新
下载PDF
在不断创新中追求不朽——马雅可夫斯基未来主义诗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远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37-42,共6页
通过对俄国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早期 (未来主义时期 )大量的诗歌创作的分析研究后 ,指出马雅可夫斯基的未来主义诗歌体现了作者追求创新与不朽的伟大创作气魄。马雅可夫斯基未来主义时期的诗歌创作主要是抒情短诗和五部长诗。其不断追求... 通过对俄国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早期 (未来主义时期 )大量的诗歌创作的分析研究后 ,指出马雅可夫斯基的未来主义诗歌体现了作者追求创新与不朽的伟大创作气魄。马雅可夫斯基未来主义时期的诗歌创作主要是抒情短诗和五部长诗。其不断追求创新与不朽的特点与作者的性格有关 ,他精力旺盛 ,渴望创新 ,同时又特别希望在当代生活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这些体现在他诗歌创作中 ,便表现为竭力追求创新与不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未来主义 创新 追求 诗歌研究 诗歌创作 总体特征 作者 诗人 俄国 长诗 抒情
下载PDF
变异与误读:论马雅可夫斯基对“十七年”诗人的影响——以郭小川、贺敬之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杜娟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43-48,63,共7页
马雅可夫斯基在新中国"十七年"形成影响事实的同时也受到"十七年"现实语境及传统文化的过滤,以郭小川、贺敬之为代表的"十七年"诗人在热情宣扬马雅可夫斯基的同时,其接受行为已然发生了变异。由于深受苏... 马雅可夫斯基在新中国"十七年"形成影响事实的同时也受到"十七年"现实语境及传统文化的过滤,以郭小川、贺敬之为代表的"十七年"诗人在热情宣扬马雅可夫斯基的同时,其接受行为已然发生了变异。由于深受苏联对马雅可夫斯基带有选择性介绍的影响,我国文艺界忽略了其未来主义思想中的分裂性、虚无性及俄罗斯民族文化中一些固有的悲剧性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的误读。马雅可夫斯基对"十七年"诗人的影响并非"直接而深远",而是具有一定的间接性、复杂性和浅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十七年”诗人 变异 误读与误认 未来主义
下载PDF
从马雅可夫斯基到孟京辉——《像鸡毛一样飞》赏析
6
作者 刘杰海 赵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42-42,共1页
电影《像鸡毛一样飞》处处显现着俄国伟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未来主义风格对"先锋派"导演孟京辉的深刻影响,两者的作品皆具有大胆创新的未来主义风格,而差异则在于孟京辉的创作风格带着对马雅科夫斯基的"误读",然... 电影《像鸡毛一样飞》处处显现着俄国伟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未来主义风格对"先锋派"导演孟京辉的深刻影响,两者的作品皆具有大胆创新的未来主义风格,而差异则在于孟京辉的创作风格带着对马雅科夫斯基的"误读",然而这种形式上的模仿或曰仿真却为国内电影和文学创作提供了样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鸡毛一样飞》 马雅可夫斯基 孟京辉 未来主义
下载PDF
以诗歌信仰名义呈现的时代宣言书与精神启示录——对吉狄马加长诗《致马雅可夫斯基》的一种解读
7
作者 谭五昌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48,共5页
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最新创作的长诗《致马雅可夫斯基》在思想性与艺术性方面做到了有机结合,该诗在思想内容层面主要由对诗人主体形象的去蔽、还原与重构、批判现实的忧患意识与社会使命感、对诗歌信仰与道德信仰的呼唤与建构等三个思想... 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最新创作的长诗《致马雅可夫斯基》在思想性与艺术性方面做到了有机结合,该诗在思想内容层面主要由对诗人主体形象的去蔽、还原与重构、批判现实的忧患意识与社会使命感、对诗歌信仰与道德信仰的呼唤与建构等三个思想维度组成,而这也是这部长诗的主要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狄马加 《致马雅可夫斯基 忧患意识 社会使命感 诗歌信仰 道德信仰
下载PDF
拥抱与致敬:对一个诗人的再发现——吉狄马加《致马雅可夫斯基》读后
8
作者 王干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58,共2页
《致马雅可夫斯基》是一首致敬之作,在这首近500行的长诗里,吉狄马加对前苏联的伟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表达了今日中国诗人的缅怀和敬意,同时也思考了诗人的命运和时代的关系。"被引用最多、被理解最少的作家"马雅可夫斯基曾经... 《致马雅可夫斯基》是一首致敬之作,在这首近500行的长诗里,吉狄马加对前苏联的伟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表达了今日中国诗人的缅怀和敬意,同时也思考了诗人的命运和时代的关系。"被引用最多、被理解最少的作家"马雅可夫斯基曾经历了三次"死亡",吉狄马加的长诗彰显了经典作家和作品的死亡是有限的死亡,经典会在后人的传颂中穿过时空复活——这是一种无限的复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死亡 复活
下载PDF
从十月革命之后到“解冻”之前的苏联政论剧(《政论剧之路--从马雅可夫斯基到孟冰》系列论文之一)
9
作者 陈世雄 《福建艺术》 2021年第9期4-10,共7页
如果从俄语词汇学的角度看,政论体戏剧(публицистическаядрама)属于政治戏剧(пулитическаядрама)的范畴,因此应该把它看成政治戏剧的一个种类。“政治戏剧”的概念最早是德国的导演皮斯卡托提出... 如果从俄语词汇学的角度看,政论体戏剧(публицистическаядрама)属于政治戏剧(пулитическаядрама)的范畴,因此应该把它看成政治戏剧的一个种类。“政治戏剧”的概念最早是德国的导演皮斯卡托提出的。他的著作《政治戏剧》一书于1929年出版,并被翻译成世界多种语言,俄文版是到了1934年才出版的。但是,第一部俄罗斯的政治戏剧早在1918年就诞生了,这就是马雅可夫斯基的《宗教滑稽剧》。导演是梅耶荷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梅耶荷德 政治戏剧 皮斯卡托 孟冰 政论体 十月革命 俄罗斯
下载PDF
沙特罗夫笔下的列宁形象及其政论影响力(系列论文《政论剧之路--从马雅可夫斯基到孟冰》之二)
10
作者 陈世雄 《福建艺术》 2021年第10期17-24,共8页
一、沙特罗夫——苏联最重要的政论剧作家20世纪下半期,政论剧作为一个戏剧学的术语在苏联的戏剧批评中经常运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苏联剧坛上出现了政论剧作家米哈伊尔·沙特罗夫(1932-2010)。他的创作成就主要是话剧与电影剧... 一、沙特罗夫——苏联最重要的政论剧作家20世纪下半期,政论剧作为一个戏剧学的术语在苏联的戏剧批评中经常运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苏联剧坛上出现了政论剧作家米哈伊尔·沙特罗夫(1932-2010)。他的创作成就主要是话剧与电影剧本。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直接描绘列宁形象的话剧,包括《以革命的名义》(1957)、《七月六日》(1964)、《布尔什维克》(1968年)、《红茵蓝马》(革命素描,1979年)、《我们必胜!》(1982)、《良心专政》(1986).《布列斯特和约》(1987)、《前进,前进,再前进!》(1988),共8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创作成就 戏剧批评 戏剧学 沙特罗夫 米哈伊尔 布尔什维克 政论
下载PDF
孟冰:中国特色政论剧的创造者(《政论剧之路——从马雅可夫斯基到孟冰》系列论文之三)
11
作者 陈世雄 《福建艺术》 2021年第12期4-12,共9页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日子里,《文艺报》刊登了该报记者采访我国著名剧作家孟冰的记录。在谈到自己的政论剧创作时,孟冰说了这样一段话:之所以选择政论体,是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离不开、绕不开与政治相关的讨论...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日子里,《文艺报》刊登了该报记者采访我国著名剧作家孟冰的记录。在谈到自己的政论剧创作时,孟冰说了这样一段话:之所以选择政论体,是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离不开、绕不开与政治相关的讨论。有一段时间,我很迷恋苏联的一些戏剧作品,这些作家、导演很坦诚,表达自己的观点不遮掩、不隐瞒,直抒胸臆,反而更显出艺术家气质。这给我启示,为什么不利用这样的表现形式来直接表达我们政治理想的坚定呢?(2021年7月1日《文艺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报》 马雅可夫斯基 表现形式 戏剧作品 现实生活 直抒胸臆 创造者 艺术家气质
下载PDF
马雅可夫斯基和左翼艺术阵线 被引量:2
12
作者 爱德华.J.布朗 余凤高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56-62,共7页
自杀的短简二十世纪没有别的诗人象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在俄国获得那么多的荣誉.他是为苏联政府所积极支持的一种集体性敬仰的对象.他在莫斯科边上一条僻静的街道(马雅可夫斯基路)上的住宅,多年来都给了一家博物馆供奉这位诗... 自杀的短简二十世纪没有别的诗人象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在俄国获得那么多的荣誉.他是为苏联政府所积极支持的一种集体性敬仰的对象.他在莫斯科边上一条僻静的街道(马雅可夫斯基路)上的住宅,多年来都给了一家博物馆供奉这位诗人的生活和作品,直到七十年代初,被迁到一幢闹市区的大厦中他曾经任职过的一个较大的住处.莫斯科从前的“凯旋广场”已经改名为马雅可夫斯基广场;而那个载有他的名字的“地铁”站,是以不锈钢的巴罗克装饰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短简 未来主义 苏联政府 勃里 勃留索夫 法捷耶夫 勃洛克 丘特切夫 季雅
下载PDF
郭小川与马雅可夫斯基诗歌“公共性”之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华 《皖西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88-92,共5页
郭小川和马雅可夫斯基都是著名的政治抒情诗人,他们两人处在相似的社会背景之下,诗歌都与社会、人民和时代主题紧密相连,但他们的诗歌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无疑他们两人的诗歌具有很强的公共性。文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他们的诗... 郭小川和马雅可夫斯基都是著名的政治抒情诗人,他们两人处在相似的社会背景之下,诗歌都与社会、人民和时代主题紧密相连,但他们的诗歌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无疑他们两人的诗歌具有很强的公共性。文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他们的诗歌公共性异同进行了比较。内容方面的相同点是他们的诗歌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具有个人特色,不同点是马雅可夫斯基有讽刺诗而郭小川没有;在形式方面,虽然他们都使用"楼梯体",但他们又都有自己独特的诗歌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小川 马雅可夫斯基 公共性 内容与形式
下载PDF
从马雅可夫斯基到贺敬之 被引量:2
14
作者 犹家仲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3-8,共6页
中国五六十年代的诗歌,由于在传统与个性两方面的缺失,陷入了无法发展的死角。虽然借鉴了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但无法从本质上接受马雅可夫斯基诗歌那种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现实的批判,只接受了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的表现形式,单纯地配合政治斗... 中国五六十年代的诗歌,由于在传统与个性两方面的缺失,陷入了无法发展的死角。虽然借鉴了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但无法从本质上接受马雅可夫斯基诗歌那种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现实的批判,只接受了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的表现形式,单纯地配合政治斗争,使诗歌成了政治逐角的场所,创作成了政治任务。在中国五六十年代诗歌对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的接受关系中,除了显示出文学一般的接受关系特征外,还显示出特殊的政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贺敬之 中国当代诗歌 接受关系
下载PDF
马雅可夫斯基与现代戏剧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世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01-106,共6页
马雅可夫斯基留给我们的戏剧遗产在数量上并不十分可观,然而却特别宝贵。过去在苏联批评界,人们对马雅可夫斯基的戏剧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曾经在很长的时期内没有给予公正的评价;而在这位无产阶级的天才诗人逝世六十周年后的今天,又有人... 马雅可夫斯基留给我们的戏剧遗产在数量上并不十分可观,然而却特别宝贵。过去在苏联批评界,人们对马雅可夫斯基的戏剧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曾经在很长的时期内没有给予公正的评价;而在这位无产阶级的天才诗人逝世六十周年后的今天,又有人企图从政治上、艺术上将他全面地否定。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针对这种情况,对马雅可夫斯基戏剧的思想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现代戏剧 艺术价值 天才诗人 现代世界 苏联 无产阶级 遗产 未来主义 思想
下载PDF
“诗识”的俯察,“诗力”的呼唤——评吉狄马加《致马雅可夫斯基》
16
作者 张嘉谚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56,共8页
本论文对吉狄马加的《致马雅可夫斯基》进行解读。文章首先指出诗人选择马雅可夫斯基作为书写对象的原因。接下来从吉狄马加诗路的抉择、诗力的呼唤、诗心的构建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了《致马雅可夫斯基》所具有的全球视野中的忧患... 本论文对吉狄马加的《致马雅可夫斯基》进行解读。文章首先指出诗人选择马雅可夫斯基作为书写对象的原因。接下来从吉狄马加诗路的抉择、诗力的呼唤、诗心的构建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了《致马雅可夫斯基》所具有的全球视野中的忧患意识、责任承担的身份角色、勇敢地对抗资本强权反抗一切异化等艺术特色和精神高度。进而指出吉狄马加诗歌所呈现出的诗识、诗力、诗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狄马加 《致马雅可夫斯基 诗识 诗力 诗心
下载PDF
在Scylla和Charybdis之间——关于В.В.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的翻译 被引量:1
17
作者 齐光先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意大利从文艺复兴时代起就流传一句格言:“Traduttore——traditore”(翻译者即叛逆者)。马克思1875年曾经告诫人们。“删节给翻译者(traduttore)变为叛逆者(traditore)提供特别方便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1972年,第34卷,... 意大利从文艺复兴时代起就流传一句格言:“Traduttore——traditore”(翻译者即叛逆者)。马克思1875年曾经告诫人们。“删节给翻译者(traduttore)变为叛逆者(traditore)提供特别方便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1972年,第34卷,第139页).翻译是困难的,文学翻译更难,诗歌翻译尤其难。在诗歌领域中,最难翻译的要算马雅可夫斯基的诗了。1927年,在译成波兰语的马雅可夫斯基诗集的序言《致波兰读者》中,马雅可夫斯基曾经写道:“译诗是件难事,翻译我的诗尤其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翻译者 文学翻译 诗歌翻译 译诗 思想内容 叛逆者 风格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 列宁
下载PDF
“革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与中国现代革命诗歌
18
作者 姚芮玲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7-173,共7页
马雅可夫斯基诗歌与中国早期革命诗歌存在许多共性,如标语口号的运用、直接的煽动以及破坏的冲动,体现了革命实用主义与浪漫抒情的奇特糅合。马雅可夫斯基与中国早期革命诗歌的关系,以"文学间性"理论进行研究更为合适、有效... 马雅可夫斯基诗歌与中国早期革命诗歌存在许多共性,如标语口号的运用、直接的煽动以及破坏的冲动,体现了革命实用主义与浪漫抒情的奇特糅合。马雅可夫斯基与中国早期革命诗歌的关系,以"文学间性"理论进行研究更为合适、有效。马雅可夫斯基之死引发的译介和研究热潮,呈现出诗人生前的悖谬处境及其与革命之间的裂痕,为我们理解革命诗人蒋光慈和顾仲起的悲剧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中国革命诗歌 文学间性
下载PDF
马雅可夫斯基早期抒情诗的城市文本
19
作者 张猛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77-81,共5页
马雅可夫斯基的早期诗作具有浓郁的未来主义特点,其中多首诗歌涉及城市题材。通过这些形式奇特的诗行,诗人着力强调城市作为大自然的对立物而存在,描写人造景观的冷艳;诗人以身体器官的衰微类比城市的凋落,描摹街道上行人均一的步伐,将... 马雅可夫斯基的早期诗作具有浓郁的未来主义特点,其中多首诗歌涉及城市题材。通过这些形式奇特的诗行,诗人着力强调城市作为大自然的对立物而存在,描写人造景观的冷艳;诗人以身体器官的衰微类比城市的凋落,描摹街道上行人均一的步伐,将他们构建为整体性的存在;战争对于秩序的制衡使城市陷入慌乱,而最终诗人将城市置于十字架上,以戏仿、讽刺的方式粉碎了城市救赎的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城市文化 诗歌与文化 抒情诗
下载PDF
马雅可夫斯基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
20
作者 张宇 王宗琥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2019年第4期45-54,共10页
研究马雅可夫斯基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有助于中国文学的创新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学者对马雅可夫斯基的接受经过了片面到全面、主观到客观、单一式到复合式的认知过程,打破了最初只对其从意识形态方面思考的僵化思维模式,认识到... 研究马雅可夫斯基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有助于中国文学的创新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学者对马雅可夫斯基的接受经过了片面到全面、主观到客观、单一式到复合式的认知过程,打破了最初只对其从意识形态方面思考的僵化思维模式,认识到他也是将现代派艺术与革命热忱合一的个人主义者,看到蕴藏在其诗歌中的现代主义元素。当代中国诗人将蕴含在马氏诗作中的精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译介 接受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