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充质细胞源性骨肉瘤中关键分子标志物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1
作者 张昊军 李泓毅 +8 位作者 张辉 陈浩然 张力中 耿杰 侯传东 于琦 贺培凤 贾金鹏 卢学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48-1456,共9页
背景:骨肉瘤发病机制复杂,预后较差,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其5年生存率有所改善,但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目的:筛选骨肉瘤中关键分子标志物,分析其与骨肉瘤治疗药物之间的关系,并从分子水平探讨骨肉瘤可能的疾病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谱数... 背景:骨肉瘤发病机制复杂,预后较差,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其5年生存率有所改善,但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目的:筛选骨肉瘤中关键分子标志物,分析其与骨肉瘤治疗药物之间的关系,并从分子水平探讨骨肉瘤可能的疾病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谱数据库中获取GSE99671和GSE28425(miRNA),对GSE99671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利用基因本体学(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别对差异表达基因和与疾病正相关性最高的模块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将上述模块基因与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作为关键基因,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对关键基因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枢纽基因(Hub基因)。使用GSE28425数据集对Hub基因进行外部验证,同时对Hub基因进行文本验证。使用CellMiner数据库对Hub基因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依据关联系数的绝对值|R|>0.3,P<0.05作为阈值进行筛选。结果与结论:(1)差异表达分析获得52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77个表达上调,352个表达下调;WGCNA分析共得到592个与骨肉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2)GO富集结果显示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细胞外基质、骨细胞的分化与发育、人体的免疫调控、胶原蛋白的合成与分解相关;KEGG富集结果显示PI3K-Akt信号通路、焦点黏附信号通路、免疫应答等参与骨肉瘤疾病的发生;(3)交集结果显示,共获得59个关键基因,经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筛选得到8个Hub基因,分别为LUM、PLOD1、PLOD2、MMP14、COL11A1、THBS2、LEPRE1、TGFB1,且均为表达上调;(4)外部验证发现调控Hub基因的miRNA明显下调,其中hsa-miR-144-3p和hsa-miR-150-5p的下调最为显著;文本验证结果显示Hub基因的表达与既往研究基本一致;(5)药物敏感性分析发现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帕博西尼的活性与PLOD1、PLOD2、MMP14的mRNA表达呈负相关关系;而唑来膦酸、雷帕霉素的活性与PLOD1、LUM、MMP14、PLOD2、TGFB1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关系,提示唑来膦酸和雷帕霉素有望成为骨肉瘤的潜在治疗药物,但仍需进一步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分子标志物 信号通路 药物预测 WGCNA 药物敏感性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乳腺原发性骨外骨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李莹莹 门楠 +1 位作者 杨向君 冬国友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9期885-887,共3页
目的 原发性骨外骨肉瘤(ESO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其治疗。方法 收集1例骨外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男性,29岁,3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乳内上有一板栗大小肿物,无疼痛、红肿,未进行任何诊治... 目的 原发性骨外骨肉瘤(ESO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其治疗。方法 收集1例骨外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男性,29岁,3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乳内上有一板栗大小肿物,无疼痛、红肿,未进行任何诊治,肿物逐渐增大至拳头大小。镜下肿瘤由梭形细胞、肿瘤性骨样组织、软骨样组织这三种成分组成。免疫表型:Vim(+)、S100(部分弱+)、CD68(散在细胞+)、Ki-67(40%+),CK、EMA、p63、SMA、ER、PR、Cer B-2、CK5/6阴性,p53(无义突变)。结论 骨外骨肉瘤十分罕见,要结合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来诊断,必要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骨肉瘤 原发性骨外骨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性骨样组织 乳腺
下载PDF
负载EPZ6438牛血清白蛋白-壳聚糖纳米粒抑制骨肉瘤的效应
3
作者 刘畅 张文 +3 位作者 朱灿 孙杰 丁亦程 施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2-1518,共7页
背景:骨肉瘤肿瘤干细胞激活最显著的转录因子是EZH2,据报道沉默EZH2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生长。研究证实,牛血清白蛋白-壳聚糖纳米粒是一种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药物传递载体,且白蛋白载体可提供靶向肿瘤的药物递送功能。目的... 背景:骨肉瘤肿瘤干细胞激活最显著的转录因子是EZH2,据报道沉默EZH2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生长。研究证实,牛血清白蛋白-壳聚糖纳米粒是一种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药物传递载体,且白蛋白载体可提供靶向肿瘤的药物递送功能。目的:探讨负载EPZ6438(EZH2抑制剂)血清白蛋白-壳聚糖纳米粒抑制骨肉瘤的效应及机制。方法:①制备未负载与负载EPZ6438的血清白蛋白-壳聚糖纳米粒,检测载EPZ6438血清白蛋白-壳聚糖纳米粒的药物包载率及药物释放率。②将MG-63细胞分4组培养,分别加入PBS(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壳聚糖纳米粒浸提液(空白纳米粒组)、EPZ6438溶液(游离药物组)及负载EPZ6438的血清白蛋白-壳聚糖纳米粒浸提液(载药纳米粒组),培养3 d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细胞caspase3 mRNA的表达。③取12只裸鼠,通过腋下注射MG-63细胞悬液建立皮下荷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4组干预,分别向肿瘤组织内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壳聚糖纳米粒溶液(空白纳米粒组)、EPZ6438溶液(游离药物组)及负载EPZ6438的血清白蛋白-壳聚糖纳米粒溶液(载药纳米粒组),每组3只。注射7 d后,观察肿瘤体积及肿瘤组织冰冻切片TUNEL染色。结果与结论:①载药纳米粒的药物包载率约为8.8%,该纳米粒在纯水中具有良好的药物释放效果,24 h药物释放量为(34.72±1.93)μg,72 h为(48.58±1.10)μg,120 h为(49.18±1.24)μg,168 h(50.25±1.13)μg,药物释放在120 h到达平台期,释放率约为97.9%;②与MG-63细胞培养3 d后,对照组、空白纳米粒组细胞凋亡率低于游离药物组、载药纳米粒组(P<0.001),caspase3 mRNA的表达低于游离药物组、载药纳米粒组(P<0.0001);③注射7 d后,载药纳米粒组裸鼠肿瘤体积小其他3组(P<0.05),肿瘤组织TUNEL染色阳性细胞比率高于其他3组(P<0.0001);④结果显示,负载EPZ6438的血清白蛋白-壳聚糖纳米粒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来抑制骨肉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壳聚糖 纳米粒 载药 骨肉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临床药师对1例骨肉瘤患者进行围化疗期药学监护
4
作者 赵德华 龙小庆 +2 位作者 江东 陈静 王继生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2期242-247,共6页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专业临床药师参与肿瘤患者治疗的药学实践。方法通过对1例骨肉瘤患者进行围化疗期药学监护,阐述临床药师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结果临床药师参与了肿瘤患者的全程治疗,医师和护理人员采纳临床药师的建议,患者顺利...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专业临床药师参与肿瘤患者治疗的药学实践。方法通过对1例骨肉瘤患者进行围化疗期药学监护,阐述临床药师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结果临床药师参与了肿瘤患者的全程治疗,医师和护理人员采纳临床药师的建议,患者顺利完成了第1周期化疗。结论围化疗期药学监护注重监护的时间和内容,可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药学监护,是临床药师参与肿瘤患者治疗的重要切入点,有助于临床药师将自身专业知识转变成专业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骨肉瘤 围化疗期 药学监护 药学服务
下载PDF
蟾酥诱发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5
作者 卞泗善 苏庆红 +2 位作者 秦燕 滕加文 赵新芝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33-638,共6页
目的探究蟾酥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雄性C57BL/6J小鼠30只,制备空白血清和不同浓度(2.5%和5%)的蟾酥含药血清。取传代培养MG-63细胞,实验分为3组:2.5%蟾酥含药血清组和5%蟾酥含药血清... 目的探究蟾酥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雄性C57BL/6J小鼠30只,制备空白血清和不同浓度(2.5%和5%)的蟾酥含药血清。取传代培养MG-63细胞,实验分为3组:2.5%蟾酥含药血清组和5%蟾酥含药血清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蟾酥含药血清培养,对照组加入等体积PBS培养。CCK-8法检测MG-63细胞增殖活性,PNPP法检测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茜素红法检测细胞成骨能力,Transwell法检测MG-63细胞侵袭、转移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MG-63细胞中整合素α4(Integrinα4)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蟾酥含药血清组各时间点细胞增殖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5%蟾酥含药血清组均明显低于同期2.5%蟾酥含药血清组(P均<0.05);不同浓度蟾酥含药血清组细胞凋亡率、ALP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5%蟾酥含药血清组均明显高于2.5%蟾酥含药血清组(P<0.05);茜素红染色显示,不同浓度含药血清组有橘红色结节、边界清楚细胞增多;不同浓度蟾酥含药血清组侵袭性细胞和转移性细胞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Integrinα4表达占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5%蟾酥含药血清组细胞数量均明显少于2.5%蟾酥含药血清组(P均<0.05),Integrinα4表达占比明显低于2.5%蟾酥含药血清组(P<0.05)。结论蟾酥可以促进MG-63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改善细胞分化和成骨功能,机制可能与下调Integrinα4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骨肉瘤 MG-63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鞣花酸对骨肉瘤MG-63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及分子机制
6
作者 赵宁 周新卫 +3 位作者 郑荣 梁波 陈劲 范晓敏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2891-2894,共4页
目的:探索天然提取物鞣花酸(EA)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生物学作用和分子机制,寻求防治骨肉瘤的新途径。方法:以0μg/ml、15μg/ml、30μg/ml和45μg/ml的EA处理MG-63细胞株,通过细胞增殖实验(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EA对MG... 目的:探索天然提取物鞣花酸(EA)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生物学作用和分子机制,寻求防治骨肉瘤的新途径。方法:以0μg/ml、15μg/ml、30μg/ml和45μg/ml的EA处理MG-63细胞株,通过细胞增殖实验(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EA对MG-63细胞株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技术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因子Bax和Bcl-2表达的蛋白表量变化。结果:实验组随EA浓度增加,其孵育的人骨肉瘤MG-63细胞,早期凋亡率与抑制率逐渐增高,呈现明显浓度依赖性;EA处理后的MG-63细胞阻滞于G0/G1期;EGFR表达量降低,促肿瘤细胞凋亡因子Bax蛋白表达量增加、抑肿瘤细胞凋亡因子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EA能够抑制MG-63细胞株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EGFR、细胞因子Bax及Bcl-2表达量改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酸 骨肉瘤MG-63细胞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牛膝甾酮对骨肉瘤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7
作者 刘亚云 程金辉 +2 位作者 胡丽珍 欧阳敏 席晗瑞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牛膝甾酮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浓度0、1、5、10、20 mg/L的牛膝甾酮处理骨肉瘤(MG63、HOS)细胞,通过CCK8实验明确药物对细胞影响及最佳浓度,将最佳药物浓度作为实验组,不加药物作为对照组。通过CCK8、平板克... 目的探讨牛膝甾酮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浓度0、1、5、10、20 mg/L的牛膝甾酮处理骨肉瘤(MG63、HOS)细胞,通过CCK8实验明确药物对细胞影响及最佳浓度,将最佳药物浓度作为实验组,不加药物作为对照组。通过CCK8、平板克隆和流式细胞仪实验观察牛膝甾酮对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结果在相同作用时间,不同浓度药物干预后骨肉瘤细胞增殖发生了变化,药物浓度为10 mg/L时,骨肉瘤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1);同一浓度,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能力也会发生变化,而72 h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1)。基于此,后续功能实验采用浓度10 mg/L牛膝甾酮,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牛膝甾酮组细胞增殖能力得到明显抑制,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牛膝甾酮组的骨肉瘤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明显降低(P<0.01)。结论牛膝甾酮有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及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甾酮 骨肉瘤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骨肉瘤肺转移的关键基因和功能鉴定
8
作者 王鑫 彭李华 陈兴旺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718-724,共7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骨肉瘤肺转移的差异表达基因,并探讨其功能及调控网络。方法:从GEO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gds)中筛选数据集GSE14359,使用GEO2R在线工具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骨肉瘤肺转移的差异表达基因,并探讨其功能及调控网络。方法:从GEO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gds)中筛选数据集GSE14359,使用GEO2R在线工具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在线HMMD数据库(http://www.cuilab.cn/hmdd)下载骨肉瘤疾病相关的miRNA,FunRich软件预测靶基因,与DEG取交集,获得目标基因;根据靶向关系形成miRNA-mRNA关系对,数据导入Cytoscape可视化;DAVID对目标基因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STRING构建PPI网络,Cytoscape可视化,CytoHubba插件筛选中枢基因,在线网站进行表达和生存分析。结果:共鉴定出704个DEG,由477个上调基因和227个下调基因组成。FunRich预测出mRNA 7888个,两者交集,获得目标基因343个。KEGG富集分析显示:目标基因主要参与焦点粘连、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受体相互作用、肿瘤坏死因子(tr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获得10个中枢基因(CCNB1、CHEK1、AURKA、DTL、RRM2、MELK、CEP55、FEN1、KPNA2、TYMS),CCNB1、DTL、MELK和预后不良高度相关。结论:该研究确定的关键基因和功能通路可能有助于了解骨肉瘤肺转移癌发生和进展的分子机制,并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肺转移 生物信息学 基因
下载PDF
血清BALP/TALP比值诊断儿童和青少年骨肉瘤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孙馨 石惊天 +2 位作者 蔡震宇 刘奎生 刘星雨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92-297,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总碱性磷酸酶(TALP)比值用于诊断儿童和青少年骨肉瘤的价值及预测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接受治疗的200例四肢骨肉瘤患者(骨肉瘤组),以及同期... 目的分析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总碱性磷酸酶(TALP)比值用于诊断儿童和青少年骨肉瘤的价值及预测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接受治疗的200例四肢骨肉瘤患者(骨肉瘤组),以及同期就诊的50例良性骨肿瘤患者(良性骨肿瘤组)及5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中BALP和TALP含量,并计算BALP/TALP。比较其含量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BALP/TALP诊断骨肉瘤的效能,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差异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骨肉瘤预后的因素。结果骨肉瘤组血清BALP、TALP、BALP/TALP分别为71.52 IU/L(44.26,135.68)、192.00 IU/L(162.00,233.50)和0.37(0.21,0.67),均高于良性骨肿瘤组、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ALP/TALP水平诊断骨肉瘤的灵敏度为82.0%、特异度为89.5%,约登指数为0.715,截断值为0.19,AUC为0.925(95%CI:0.901~0.949,P<0.001)。血清BALP/TALP水平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Enneking分期和局部/远隔转移等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Huvos分级等均无关。血清BALP/TALP水平≥0.37的骨肉瘤患者中位生存期低于血清BALP/TALP水平<0.37者(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血清BALP/TALP水平≥0.37为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血清BALP/TALP水平诊断儿童与青少年骨肉瘤效能较高,且能有效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骨型碱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诊断
下载PDF
铜死亡相关lncRNA预测骨肉瘤患者预后及免疫途径
10
作者 廖军 冯彦斌 +1 位作者 席德双 宗少晖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141-1150,共10页
目的:鉴定铜死亡相关的lncRNAs,并利用其构建模型预测骨肉瘤(OS)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从TARGET数据库下载OS患者的RNA-seq数据以及相关临床资料。从相关研究报告中获取铜死亡相关基因集。使用共表达分析以及单因素Cox回归,筛选出OS生... 目的:鉴定铜死亡相关的lncRNAs,并利用其构建模型预测骨肉瘤(OS)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从TARGET数据库下载OS患者的RNA-seq数据以及相关临床资料。从相关研究报告中获取铜死亡相关基因集。使用共表达分析以及单因素Cox回归,筛选出OS生存相关的铜死亡相关lncRNA。在LASSO-Cox回归构建OS预后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评估模型效能。利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探讨铜死亡相关的lncRNAs模型评分与OS中信号通路的关系。通过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进行不同风险组OS患者的功能与通路富集分析。通过ESTIMATE算法,推测OS患者肿瘤样本中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实验验证4个铜死亡相关的lncRNAs在不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85例OS患者中,与10个铜死亡相关RNA共表达的lncRNA共有374个。根据Cox回归分析结果,鉴定出62个与OS患者预后相关的铜死亡相关的lncRNAs。共识聚类分析发现OS患者具有2种铜死亡相关的lncRNAs表达模式,并且2种铜死亡相关的lncRNAs表达模式的患者预后有显著差异。采用LASSO-Cox回归分析构建铜死亡相关的lncRNAs预后模型。t-ROC曲线评估模型效能,结果显示,1年、3年和5年的AUC值分别为0.78、0.83和0.85,并且高、低风险组间的K-M生存分析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GSEA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抗原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B淋巴细胞活化以及阳性T淋巴细胞选择在高风险组中富集。GO与KEGG富集分析发现,不同风险组中肿瘤相关通路在呈现差异。在3种铜死亡相关的lncRNAs细胞系中验证了预后模型中的铜死亡相关的lncRNAs表达水平。结论:铜死亡相关lncRNA与OS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基于铜死亡相关的lncRNAs构建的预后模型能够准确预测OS患者的预后,进一步深入研究铜死亡相关的lncRNAs在OS中的作用可能有助于开发更可靠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lncRNA 铜死亡 预后模型
下载PDF
骨肉瘤组织中GFRA1、FBN1表达水平及意义
11
作者 张畅 李小双 +2 位作者 廉凯 徐进 李晶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1(GFRA1)、原纤维蛋白-1(FBN1)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住院手术的66例骨肉瘤患者治疗精细切除骨肉瘤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同时收集整理其临床分期、肿...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1(GFRA1)、原纤维蛋白-1(FBN1)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住院手术的66例骨肉瘤患者治疗精细切除骨肉瘤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同时收集整理其临床分期、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等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FRA1、FBN1蛋白表达;骨肉瘤组织GFRA1、FBN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骨肉瘤组织中GFRA1、FBN1阳性表达率明显较高(P<0.05)。GFRA1、FBN1的表达与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是否发生肺转移、软组织是否浸润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位置无关(P>0.05);骨肉瘤组织GFRA1、FBN1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FBN1阴性表达患者(P<0.05)。GFRA1、FBN1阳性表达、肿瘤转移、软组织浸润是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GFRA1、FBN1的表达与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可以作为骨肉瘤患者预后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GFRA1 FBN1 病理特征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蟾毒灵在骨肉瘤中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12
作者 方波 丁晓蕾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29-635,共7页
目的: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了解蟾毒灵(bufalin)在骨肉瘤中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利用相关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得到蟾毒灵的潜在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数据库搜索骨肉瘤相关疾病靶点,对两个数... 目的: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了解蟾毒灵(bufalin)在骨肉瘤中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利用相关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得到蟾毒灵的潜在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数据库搜索骨肉瘤相关疾病靶点,对两个数据库中的靶点进行Venny分析,随后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最后运用Cytoscape 3.7.2及Origin 2020软件构建“化合物-通路-靶点-疾病”网络图。最后利用CCK-8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进行验证。结果:通过药理学分析一共获得蟾毒灵与骨肉瘤共同靶点107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相关信号通路34条,涉及到肿瘤信号通路有: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等。将其进行PPI网络分析表明,MYC、CCND1、IL6、ESR1、CDKN2A、IGF1、CAT、CDKN1A、ANXA5、PTGS2为连接度最高、权重最大的靶点。CCK-8实验证实蟾毒灵具有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的作用;Western blot发现增殖相关蛋白MYC、CCND1蛋白表达下降。回复实验进一步证实,蟾毒灵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骨肉瘤的作用。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以及相关实验发现蟾毒灵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抑制骨肉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毒灵 网络药理学 骨肉瘤 抗肿瘤作用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微肿瘤PTC药敏检测优化骨肉瘤二线化疗方案选择的作用研究
13
作者 肖太阳 黄杰 邹勇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微肿瘤(PTC)药敏检测优化骨肉瘤二线化疗方案选择的作用研究。方法:收集医院内行二线化疗方案治疗的50例骨肉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其中12例患者采用伊立替康+长春新碱(A组),15例患者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B组);13例... 目的:探讨微肿瘤(PTC)药敏检测优化骨肉瘤二线化疗方案选择的作用研究。方法:收集医院内行二线化疗方案治疗的50例骨肉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其中12例患者采用伊立替康+长春新碱(A组),15例患者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B组);13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多西他赛治疗(C组),10例患者给予长春瑞滨(D组)。比较各组微肿瘤PTC药敏检测结果、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患者微肿瘤PTC药敏有效率高于A组、B组、D组(P<0.05),A组、B组、D组患者微肿瘤PTC药敏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D组(P<0.05),A组、B组、D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间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肿瘤PTC药敏检测与临床疗效结果相近,提示微肿瘤PTC药敏检测对骨肉瘤二线化疗方案选择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微肿瘤药敏 二线化疗
下载PDF
ISLR通过活化PI3K-AKT通路促进上皮-间质转化影响骨肉瘤细胞恶性进展研究
14
作者 李青山 郭红生 贾天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7-21,29,共6页
目的 研究含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亮氨酸丰富重复蛋白(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containing leucine-rich repeat protein,ISLR)参与骨肉瘤细胞恶性进展的作用及其潜在调节机制。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骨肉瘤组织... 目的 研究含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亮氨酸丰富重复蛋白(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containing leucine-rich repeat protein,ISLR)参与骨肉瘤细胞恶性进展的作用及其潜在调节机制。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骨肉瘤组织和细胞中ISLR mRNA水平。通过转染ISLR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序列或阴性对照shRNA(negative-control shRNA,NC shRNA)序列至U2OS细胞,后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PI3K)激活剂740 Y-P处理细胞。通过CCK-8法、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侵袭能力和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ISLR蛋白、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上皮钙黏蛋白(epitheia-cadherin,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erve-cadherin,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相关蛋白、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Bax)]和肿瘤增殖标志物Ki67蛋白表达。采用慢病毒转染的U2OS细胞注射裸鼠构建异种移植瘤模型,监测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与癌旁组织(1.01±0.02)相比,骨肉瘤组织(5.14±1.63)中ISLR mRNA水平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332,P<0.001)。与正常人成骨细胞hFOB1.19(1.01±0.01)相比,骨肉瘤细胞MG63(3.05±0.57),U2OS(4.55±0.79),HOS(2.46±0.41),Saos-2(2.62±0.44)和143B(3.62±0.51)中ISLR mRNA相对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83,8.473,3.471,3.854,6.247,均P<0.05)。与对照组和NC shRNA组比较沉默ISLR明显抑制了U2OS细胞增殖(t=6.593,6.835)及侵袭(t=8.621,8.448),促进细胞凋亡(t=25.505,25.5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沉默ISLR明显促进U2OS细胞中Caspase-3活性(t=13.489,13.366)及Bax蛋白(t=8.628,8.524)表达,抑制Bcl-2蛋白(t=10.948,10.775)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沉默ISLR显著促进EMT相关蛋白E-cadherin(t=15.168,15.087)表达,抑制N-cadherin(t=10.220,10.058),Vimentin(t=8.303,8.164)和Snail(t=9.211,9.384)蛋白表达,降低PI3K/AKT通路关键蛋白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t=17.441,14.4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40 Y-P处理可逆转ISLR沉默对U2OS细胞的影响。裸鼠体内实验显示敲低ISLR显著抑制了肿瘤生长。结论 ISLR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骨肉瘤EMT及细胞增殖、侵袭,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促进骨肉瘤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细胞增殖 上皮-间质转化 含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亮氨酸丰富重复蛋白 PI3K/AKT通路
下载PDF
蛇葡萄素调控PPARγ信号通路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的影响
15
作者 全碧波 李怀晶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2期4284-4289,共6页
目的:探讨蛇葡萄素(AMP)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信号通路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取生长良好的U2OS细胞进行分组:空白组、20μmol/L AMP组、40μmol/L AMP组、80μmol/L AMP组、80μmol/L AMP+GW9662(PPA... 目的:探讨蛇葡萄素(AMP)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信号通路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取生长良好的U2OS细胞进行分组:空白组、20μmol/L AMP组、40μmol/L AMP组、80μmol/L AMP组、80μmol/L AMP+GW9662(PPARγ抑制剂)组、80μmol/L AMP+ROZ(PPARγ激活剂-罗格列酮)组。CCK-8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及划痕实验检测U2OS细胞侵袭与迁移;流式细胞术检测U2OS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PCNA、MMP-9、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20μmol/L AMP组、40μmol/L AMP组、80μmol/L AMP组U2OS细胞增殖、克隆数、侵袭、迁移率、Bcl-2、PCNA、MMP-9表达显著降低,凋亡率、PPARγ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80μmol/L AMP组相比,80μmol/L AMP+GW9662组U2OS细胞增殖、克隆数、侵袭、迁移率、Bcl-2、PCNA、MMP-9表达显著增加,凋亡率、PPARγ表达显著降低(P<0.05),但80μmol/L AMP+ROZ组U2OS细胞增殖、克隆数、侵袭、迁移率、Bcl-2、PCNA、MMP-9表达显著降低,凋亡率、PPARγ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AMP通过激活PPARγ信号通路抑制骨肉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葡萄素 PPARγ信号通路 骨肉瘤细胞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乳没通痹汤外洗治疗骨肉瘤靶向治疗相关手足综合征疗效观察
16
作者 徐叶峰 刘云霞 +2 位作者 严卿莹 杨洁文 程淼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6期526-527,共2页
目的:观察乳没通痹汤外洗治疗骨肉瘤靶向治疗相关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骨肉瘤肺转移口服安罗替尼治疗后出现手足综合征的患者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2周后评估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高... 目的:观察乳没通痹汤外洗治疗骨肉瘤靶向治疗相关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骨肉瘤肺转移口服安罗替尼治疗后出现手足综合征的患者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2周后评估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47.06%;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没通痹汤外洗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手足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KPS评分,均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没通痹汤 中药外洗 骨肉瘤 靶向治疗 手足综合征
下载PDF
7例恶性骨肉瘤全股骨假体置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17
作者 张宏 于卫红 +2 位作者 张净宇 胡永成 李佩伶 《天津护理》 2024年第3期351-354,共4页
总结7例股骨骨肉瘤患者全股骨假体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中腹主动脉球囊有效止血,术后伤口管理、安全体位、预防并发症、饮食指导、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等护理。伤口均Ⅰ期愈合,2例发生肌间静脉血栓,... 总结7例股骨骨肉瘤患者全股骨假体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中腹主动脉球囊有效止血,术后伤口管理、安全体位、预防并发症、饮食指导、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等护理。伤口均Ⅰ期愈合,2例发生肌间静脉血栓,经抗凝治疗后再通。术后3个月随访置换假体无松动脱位,美国肌肉骨骼肿瘤协会评分为26.2分,肢体功能重建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骨肉瘤 全股骨假体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调控HER4-PI3K/AKt轴对骨肉瘤恶性生物学行为和干性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马琨 张川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HER4基因操控对骨肉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征和干细胞样特点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HER4 mRNA以及蛋白水平。MTT法和集落形成法被用来评价MG-63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短发夹RNA(shRNA)干... 目的探讨HER4基因操控对骨肉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征和干细胞样特点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HER4 mRNA以及蛋白水平。MTT法和集落形成法被用来评价MG-63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短发夹RNA(shRNA)干扰预处理、菌落形成、迁移、侵袭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确定HER-4调节骨肉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机制。采用球形成实验和CD133+细胞群检测HER-4诱导的干细胞样特征。结果HER4在骨肉瘤细胞中过表达。Sh-HER4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活力、集落形成和侵袭/迁移抑制能力。此外,HER4的敲除显著降低了CD133阳性细胞的球形大小和比例,以及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从机制上看,HER4通过失活PI3K/AKT通路促进骨肉瘤进展。结论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表明HER4是骨肉瘤进展和干细胞调节的一个新靶点,可能对开发治疗骨肉瘤的方法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4 骨肉瘤 入侵 迁移 具备干细胞特性 PI3K/AKt轴
下载PDF
血清金属硫蛋白1H、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对骨肉瘤患儿免疫靶向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19
作者 宋东建 甘君龄 +1 位作者 苏萌 刘秋亮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2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金属硫蛋白1H(MT1H)、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骨肉瘤(OS)患儿免疫靶向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52例OS患儿,均采取α干扰素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治疗前、治疗12周后检测OS患儿的血清MT1H、MIF水平。记录OS患儿的治... 目的探讨血清金属硫蛋白1H(MT1H)、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骨肉瘤(OS)患儿免疫靶向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52例OS患儿,均采取α干扰素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治疗前、治疗12周后检测OS患儿的血清MT1H、MIF水平。记录OS患儿的治疗效果,将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儿纳入有效组,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患儿纳入无效组。比较有效组和无效组患儿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S患儿免疫靶向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12周后,OS患儿血清MT1H、MIF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2例患儿中,治疗有效35例,治疗无效17例。有效组患儿治疗后碱性磷酸酶(ALP)、MT1H、MIF水平均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ALP、MT1H、MIF高水平均是OS患儿免疫靶向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MT1H和MIF水平对OS患儿免疫靶向治疗疗效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1H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骨肉瘤 免疫靶向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少见部位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20
作者 李睿弢 刘峰 +2 位作者 赵松波 岳振营 田昭俭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少见部位骨肉瘤的临床病例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全部13例患者行X线平片和CT检查,其中7例行CT增强扫描,8例行MRI...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少见部位骨肉瘤的临床病例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全部13例患者行X线平片和CT检查,其中7例行CT增强扫描,8例行MRI检查,其中6例行MRI动态增强检查。结果肿瘤发生于骨盆4例,上颌骨3例,肩胛骨2例,胫骨干1例,胫骨远端1例,跟骨1例,尺骨干1例。影像表现为溶骨型6例,成骨型5例,混合型2例。出现广泛骨质破坏9例,骨膜反应2例,软组织肿块9例,瘤骨或肿瘤样钙化11例。CT较X线能更直观地显示病变位置及其与毗邻结构关系,在显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及瘤骨和瘤样钙化方面具有较大优势。MRI在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累及范围方面较CT有优势,能清晰显示髓腔及周围软组织的侵犯蔓延程度、软组织肿块的形成。结论少见部位的骨肉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患者,影像学表现以溶骨型骨肉瘤较为多见,病灶内出现瘤骨或肿瘤样钙化是诊断的关键,X线、CT和MRI三者结合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