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7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翼立场与鲁迅对中国问题的多维透视——以20世纪30年代鲁迅杂文为中心
1
作者 陈红旗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5,62,共15页
20世纪30年代,鲁迅救国救民的焦灼心理同其被强化了的左翼立场相结合之后,产生了新的思想碰撞和认知维度,这在其杂文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出于革命启蒙、反思国民性、消除社会尤其是文坛弊病等思想主旨,鲁迅杂文着重从文化和人性角度审视... 20世纪30年代,鲁迅救国救民的焦灼心理同其被强化了的左翼立场相结合之后,产生了新的思想碰撞和认知维度,这在其杂文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出于革命启蒙、反思国民性、消除社会尤其是文坛弊病等思想主旨,鲁迅杂文着重从文化和人性角度审视中国政治、历史、文化、社会和人生问题。透过鲁迅杂文的指引,左翼文艺界确证了革命启蒙、救亡图存、联合抗日和文艺大众化的基本方向,确证了知识分子观照底层民众和民族国家命运的“当代责任”,更确证了智者思考人类“终极”命运的历史使命。在某种意义上,鲁迅杂文全面提升了中国左翼文学的精神品格,抬高了“左联”的社会和文化地位,强化了左翼文艺界的批判力度,更实现了与世界左翼文艺界的平等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杂文 中国问题 左翼文学 嬗变
下载PDF
鲁迅杂文的发生学——评《杂文的自觉:鲁迅文学的“第二次诞生”(1924—1927)》
2
作者 张蕊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6期I0003-I0003,共1页
作为张旭东“鲁迅三部曲”的开卷之作,《杂文的自觉:鲁迅文学的“第二次诞生”(1924—1927)》一书以“中路突破”的切入方式,分析鲁迅如何在1924—1927年间完成杂文形式的自觉与确认。这卷八百多页的长篇巨著,正文部分从四部分展开。第... 作为张旭东“鲁迅三部曲”的开卷之作,《杂文的自觉:鲁迅文学的“第二次诞生”(1924—1927)》一书以“中路突破”的切入方式,分析鲁迅如何在1924—1927年间完成杂文形式的自觉与确认。这卷八百多页的长篇巨著,正文部分从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揭示处于“人生的中途”的鲁迅在文学创作上的危机和“杂文自觉”的萌动过程;第二部分聚焦1925—1926年的《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北京学潮事件,梳理鲁迅“杂文发生学小史”;第三部分追踪鲁迅“在路上”的“漂泊”之作,包括对《朝花夕拾》、“马上日记”、上海与厦门两地通信、《坟》的序跋文研究,呈现鲁迅“当下写作”的姿态;第四部分整合鲁迅杂文与社会革命、政治历史之关联。全书以编年意味的时间线索勾勒鲁迅整体而宏大的杂文创生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杂文 《朝花夕拾》 鲁迅文学 长篇巨著 时间线索 序跋文 正文部分 张旭东
下载PDF
鲁迅杂文的“感性诗学”——以论“文人相轻”系列文本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慈姗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7,共13页
在鲁迅看来,能“移人情”是杂文终将改写文学体系并介入社会变革的关键缘由,这体现出鲁迅以情为本的文学理念的延续。然而作为现代中国的新兴文体,鲁迅杂文的情感特征及“移情”方式又具备独特性,或可跳出传统的抒情维度,而用更为广义... 在鲁迅看来,能“移人情”是杂文终将改写文学体系并介入社会变革的关键缘由,这体现出鲁迅以情为本的文学理念的延续。然而作为现代中国的新兴文体,鲁迅杂文的情感特征及“移情”方式又具备独特性,或可跳出传统的抒情维度,而用更为广义的“感性”范畴加以考量。从作于1935年的论“文人相轻”系列杂文入手对鲁迅杂文感性诗学的生成过程及其特质的探究将呈现鲁迅杂文创作实践中“爱憎”表达的必要性及对象的可延展性。以“唤起”机制为媒介,种种“小事”所激发的私人身心体验及情感态度最终具备了公共意义。而在形诸切贴的“相”塑造公共感性的同时,以剪报等功夫对现实与文字空间中众多芜杂因素的展示则试图保存感性的整全样貌与流动的可能。经由对生活的感知与作者读者间错综的唤起,鲁迅杂文的感性诗学最终通向了一种文学的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杂文 论“文人相轻” 感性诗学 文学政治
下载PDF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杂文教学策略
4
作者 王梓睿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18期57-60,共4页
鲁迅杂文具有独特的文本价值与艺术魅力,在教学时宜采用特定的教学策略。运用朗读法,可品味杂文用词的精练奇崛,体会杂文句法的迂回灵动,感受杂文语意的含蓄曲折。运用互文法,可将文本置于20世纪中国艰难转型的历史语境和精神场域,挖掘... 鲁迅杂文具有独特的文本价值与艺术魅力,在教学时宜采用特定的教学策略。运用朗读法,可品味杂文用词的精练奇崛,体会杂文句法的迂回灵动,感受杂文语意的含蓄曲折。运用互文法,可将文本置于20世纪中国艰难转型的历史语境和精神场域,挖掘鲁迅思想的异质性,理解鲁迅的立人思想与拿来主义精神;与小说文本结合,在文本的互涉对照中体认鲁迅杂文的深刻意蕴。运用对话法,可感受鲁迅“人间至爱者”的形象,思考鲁迅精神的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杂文 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
下载PDF
城市经验与1920年代中期鲁迅杂文的流变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海 许祖华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0-95,共6页
北京的"空间政治"与现代新知识人之间的关系给了鲁迅特有的城市经验,其从两方面影响了1920年代中期鲁迅杂文的流变。一是坚定了鲁迅的杂文话语选择,他以对《新青年》批判性话语的坚持去颠覆权力与现代知识者共谋的话语场;二... 北京的"空间政治"与现代新知识人之间的关系给了鲁迅特有的城市经验,其从两方面影响了1920年代中期鲁迅杂文的流变。一是坚定了鲁迅的杂文话语选择,他以对《新青年》批判性话语的坚持去颠覆权力与现代知识者共谋的话语场;二是鲁迅在杂文中增加了对现代知识分子持续进行批判的新主题,同时形成了其杂文的"韧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城市经验 鲁迅杂文 话语选择 新主题 韧性精神
下载PDF
大文学视野下的鲁迅杂文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怡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9,共6页
关于鲁迅杂文的“文学性”问题,长期以来学界都充满争议,海外汉学界一般都肯定鲁迅的小说,但大多对其杂文不以为然,斥之为创作力衰退的产物。除了我们过去长期将“匕首”与“投枪”的比喻简单政治化加强着阅读界的反感外,鲁迅本人... 关于鲁迅杂文的“文学性”问题,长期以来学界都充满争议,海外汉学界一般都肯定鲁迅的小说,但大多对其杂文不以为然,斥之为创作力衰退的产物。除了我们过去长期将“匕首”与“投枪”的比喻简单政治化加强着阅读界的反感外,鲁迅本人一度对于杂文创作的“低调”也可以说是部分原因,但问题还有另外的一方面,从整体上看,鲁迅其实对自己的这一文体是相当在意的,杂文创作不仅伴随了鲁迅的一生,而且行走于“杂文人生”中的鲁迅,同时又通过对“杂文”的写作实践不断体悟“文学”的意义,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观念,并最终十分看重自己的这一观念,正如“杂文”之于鲁迅是创造性的文体,缘杂文而生的“文学”观在鲁迅那里同样具有极大的创造性,与我们通常意义的“文学”概念并不一致,文学史的评价从来就不是用一种业已固定的文学观衡量不断涌现的崭新的文学现象,凡是不符合固有文学观念的都通通不予承认,恰恰相反,有生命力量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是不断对新的文学现象加以理解和体察,特别是为那些前所未有的“现象”寻找到“存在”的理由,重新勘定他们之于文学史的特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性” 鲁迅杂文 杂文创作 文学观念 文学现象 写作实践 文学批评 文学研究
下载PDF
鲁迅杂文文体的根本艺术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姜振昌 孙思信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3-98,共6页
(一) 杂文这种文体早已伴随着鲁迅的名字而理直气壮地“侵入”到了高尚的文学楼台,大概今天不会再有多少人公开否定它是文学家族中的成员了。但是,对这种文体的认识,人们至今仍然停留在较为浮面的层次上。三十年代,瞿秋白同志在《鲁迅... (一) 杂文这种文体早已伴随着鲁迅的名字而理直气壮地“侵入”到了高尚的文学楼台,大概今天不会再有多少人公开否定它是文学家族中的成员了。但是,对这种文体的认识,人们至今仍然停留在较为浮面的层次上。三十年代,瞿秋白同志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杂文 艺术特征 三十年代 杂文作家 瞿秋白 文体 文学家族 文艺性 形象化 作品
下载PDF
鲁迅杂文的“晚期风格” 被引量:4
8
作者 牟利锋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61,共9页
不论读过没读过,谈论鲁迅的杂文,人们很容易想到的是各类指摘时事、针砭痼弊的“骂人文章”,也即鲁迅自己极力提倡的“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可以说,“批评”几乎成为鲁迅杂文最重要的标签,也是阅读鲁迅杂文的第一印象。但一... 不论读过没读过,谈论鲁迅的杂文,人们很容易想到的是各类指摘时事、针砭痼弊的“骂人文章”,也即鲁迅自己极力提倡的“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可以说,“批评”几乎成为鲁迅杂文最重要的标签,也是阅读鲁迅杂文的第一印象。但一个显见的事实是,鲁迅的杂文并非始终一个面孔。就鲁迅的杂文写作而言,各个阶段所表现出的风格有明显差异,本文着重讨论的是鲁迅晚期杂文的整体风格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杂文 整体风格 晚期 社会批评 文明批评 第一印象 杂文写作
下载PDF
鲁迅杂文研究十年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学勇 张小刚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9-86,共8页
关键词 鲁迅杂文 杂文创作 写作生涯
下载PDF
鲁迅杂文与英国随笔的比较研究——兼论鲁迅杂文在世界散文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梦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9-44,共6页
鲁迅杂文与英国随笔的比较研究——兼论鲁迅杂文在世界散文史上的地位●张梦阳1鲁迅杂文的文学属性问题,是鲁迅研究的学术疑难之一。长期以来,一些论者竭力排除鲁迅杂文的文学属性,将其拒之于文学殿堂之外,从而贬低了鲁迅在世界文... 鲁迅杂文与英国随笔的比较研究——兼论鲁迅杂文在世界散文史上的地位●张梦阳1鲁迅杂文的文学属性问题,是鲁迅研究的学术疑难之一。长期以来,一些论者竭力排除鲁迅杂文的文学属性,将其拒之于文学殿堂之外,从而贬低了鲁迅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因此,很多鲁迅研究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杂文 英国随笔 比较研究 散文史 特殊文体 鲁迅研究 语言体式 个性化 英国散文 英国文学
下载PDF
历史同一性的现代轮回:君政复古时代——鲁迅杂文研究之一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康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19,共9页
鲁迅杂文最显著的特点是此在生存论的视野,鲁迅坚执于自身存在而将置诸他面前的世界打开;同时,如此的视域是时间性的,于此在时间性生存中依次展开,各个不同的时段有各自不同的观照方式、思维的不同观照点,因此便表述为各种不同的... 鲁迅杂文最显著的特点是此在生存论的视野,鲁迅坚执于自身存在而将置诸他面前的世界打开;同时,如此的视域是时间性的,于此在时间性生存中依次展开,各个不同的时段有各自不同的观照方式、思维的不同观照点,因此便表述为各种不同的生存言说方式,这正是鲁迅所说的杂文之“杂”。这样,我们就只有沿着他的时间性生存来解读他的杂文,将各种看似混杂的文体写作回置到他的生存点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杂文 历史同一性 复古 轮回 观照方式 言说方式 文体写作 生存论
下载PDF
《申报·自由谈》与鲁迅杂文意识的成熟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春雨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36,共6页
关键词 《自由谈》 鲁迅杂文 《申报》 成熟 意识 中国近现代文学 《新青年》 现代文学史 文学史叙述 中国现代
下载PDF
启示信仰与解构虚无——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杂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小燕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9-142,共4页
以"批判—解构"为显在话语特征的鲁迅杂文具有其内在的意义建构。在存在主义视野下,对现代生命信仰境界的持续冀望,对生存虚无的反复透视、解构是鲁迅杂文着力建构的深度意义体系。
关键词 鲁迅杂文 信仰 虚无 存在主义 批判一解构 知识阶层
下载PDF
略论鲁迅杂文的激进性与稳健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京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2-12,共11页
以1927年定居上海为界,鲁迅的杂文写作可以分为北京、上海前后两个时期。如果说,前期杂文侧重的是文明批评,即蕴含着高度政治化的总体性批判,并表现出激进色彩,那么后期杂文侧重的则是社会批评,即针对以半殖民地上海为典型的20世纪中国... 以1927年定居上海为界,鲁迅的杂文写作可以分为北京、上海前后两个时期。如果说,前期杂文侧重的是文明批评,即蕴含着高度政治化的总体性批判,并表现出激进色彩,那么后期杂文侧重的则是社会批评,即针对以半殖民地上海为典型的20世纪中国不完整现代性所做出的种种实践性剖析,并表现出与前期杂文不同的稳健风格。鲁迅前期杂文的文明批评对应的是其民族解放和世界主义立场,而后期的社会批评则基于阶级解放和国际主义精神。鲁迅杂文的成熟和不朽业绩表现在后期创作中,它深度融合了文明批评的总体批判和社会批评的具体剖析,从而达到了政治性和社会性高度结合的完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杂文 文明批评 社会批评 激进性 稳健性
下载PDF
《自由谈》时期鲁迅杂文文体意识的自觉 被引量:2
15
作者 牟利锋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29,共9页
历来对《自由谈》时期鲁迅的杂文写作褒贬不一,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一时期鲁迅杂文的写作数量不仅空前增加,而且在政治高压与商业氛围的包围中逐渐形成了“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的比较纯熟的写作样式。如果将《自由谈》的商... 历来对《自由谈》时期鲁迅的杂文写作褒贬不一,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一时期鲁迅杂文的写作数量不仅空前增加,而且在政治高压与商业氛围的包围中逐渐形成了“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的比较纯熟的写作样式。如果将《自由谈》的商业属性与鲁迅一贯的批判性立场结合起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谈》 鲁迅杂文 文体意识 自觉 杂文写作 商业氛围 商业属性 批判性
下载PDF
形象反映方式与艺术思维特质——鲁迅杂文的诗学意义阐释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嘉良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8-26,共9页
形象反映方式与艺术思维特质———鲁迅杂文的诗学意义阐释●王嘉良杂文作为一种介于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边缘文体”,对其作艺术本质的界定,至今依然是个严峻的命题。人们总是为鲁迅“专攻杂文”未能有更多“创作”而扼腕叹息,这叹... 形象反映方式与艺术思维特质———鲁迅杂文的诗学意义阐释●王嘉良杂文作为一种介于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边缘文体”,对其作艺术本质的界定,至今依然是个严峻的命题。人们总是为鲁迅“专攻杂文”未能有更多“创作”而扼腕叹息,这叹息背后所集中反映的便是对杂文艺术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杂文 艺术思维 诗学意义 杂文创作 形象性 思维结构 形象因素 逻辑推理 艺术想象 逻辑判断
下载PDF
启示“虚无体验” 邀约“战士”人生——论鲁迅杂文蕴含的生命信仰路标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小燕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44-49,共6页
以"批判—解构"为显在话语特征的鲁迅杂文具有内在的、富于整体性的意义建构体系。对现代生命信仰境界的持续冀望,对生存虚无的反复透视、解构,是鲁迅杂文着力建构的深度意义体系。鲁迅杂文中隐含着相当明晰的生命信仰"... 以"批判—解构"为显在话语特征的鲁迅杂文具有内在的、富于整体性的意义建构体系。对现代生命信仰境界的持续冀望,对生存虚无的反复透视、解构,是鲁迅杂文着力建构的深度意义体系。鲁迅杂文中隐含着相当明晰的生命信仰"路标":启示"虚无体验"、呼吁"虚无超越"、邀约"战士"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杂文 生命信仰 虚无 “战士”人生
下载PDF
鲁迅杂文中“路”的意象和“走”的人生哲学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雪飞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86-87,共2页
分析了鲁迅笔下的"路"和"走",认为其透出了鲁迅追求光明的探索精神、忧国忧民的情愫和胜利终将到来的坚定信念。
关键词 鲁迅杂文 意象 人生哲学
下载PDF
论鲁迅杂文的文体美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良骏 《江淮论坛》 CSSCI 1995年第4期94-99,共6页
关键词 鲁迅杂文 修辞方式 语言艺术 文体美 藏原惟人 摩托车 外国电影 连接词 成仿吾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下载PDF
试论鲁迅杂文的语体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凤玲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47,共5页
关键词 鲁迅杂文 语体特征 政论语体 交际目的 交际对象 言语特点 语言形成 文艺语体 政论性 综合体 文艺性 艺术性 交融 体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