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883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及其防控措施
1
作者 吴忆春 于新友 苗立中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4期53-54,58,共3页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是一种急性、慢性细菌性传染病。各日龄阶段鸭均能感染,2~3周龄鸭感染后死亡率最高。鸭场一旦发病,细菌可长期存在,很难根除,给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鸭疫...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是一种急性、慢性细菌性传染病。各日龄阶段鸭均能感染,2~3周龄鸭感染后死亡率最高。鸭场一旦发病,细菌可长期存在,很难根除,给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以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鸭疫里默氏杆菌 防控措施
下载PDF
34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部分耐药基因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燕 董洪燕 +6 位作者 于圣青 杨静静 吴植 吴双 洪双鹏 朱善元 邢华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49,共8页
为更好的指导养殖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临床用药以及探究该菌多重耐药机制,本研究对安徽地区患病鸭采样、细菌分离鉴定后,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再根据药敏结果进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以及Ⅰ类整合子鉴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34株... 为更好的指导养殖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临床用药以及探究该菌多重耐药机制,本研究对安徽地区患病鸭采样、细菌分离鉴定后,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再根据药敏结果进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以及Ⅰ类整合子鉴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34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对头孢拉定、头孢曲松、氟苯尼考、大观霉素、磺胺异恶唑等抗生素较敏感,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链霉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均有较强的耐药性;其中有97%的菌株存在多重耐药现象,最高可耐19种抗生素。15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鉴定结果表明aac(6')Ⅰb基因、aac(6')Ⅱ基因、rmtC基因、aph(3')Ⅱ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94.1%(32/34)、82.4%(28/34)、73.5%(25/34)、70.6%(24/34),其余基因均未检测到;同时34株分离株均携带Ⅰ类整合子,大小为1 kb,其基因盒种类为aadA1(链霉素耐药基因);其氨基糖苷类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符合率大于69%。因此,安徽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多重耐药性严重,需加强对抗生素的用药规范性,特别要注意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药敏试验 耐药基因 Ⅰ型整合子
下载PDF
2021—2023年贵州省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欧芳杏 张霞 +1 位作者 陈佳琪 文明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该试验采用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观察、病原分离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对贵州省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发病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采集的1328份疑似病例样本中分离到11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率为8.43%,其中以血清2型为主要优势血清型(76.92... 该试验采用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观察、病原分离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对贵州省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发病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采集的1328份疑似病例样本中分离到11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率为8.43%,其中以血清2型为主要优势血清型(76.92%);在春夏秋冬四季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发病率分别为14.80%、 6.05%、4.94%和14.27%;在规模养鸭场、养殖小区和散养户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发病率分别为8.77%、 10.50%和15.32%;在雏鸭、育成鸭和成年鸭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发病率分别为23.15%、 8.53%和0.08%。可见,贵州省养鸭场存在不同程度的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主要以血清2型为主,在临床上以侵害雏鸭为主,冬春两季发病较为严重,且散养户多发,因此应加强养鸭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流行病学调查 贵州省
下载PDF
小鹅瘟病毒、鹅星状病毒Ⅰ型与鸭疫里默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及病原分析
4
作者 张晓战 邢忠玉 +10 位作者 吕楠楠 董轩志 李育林 毛天绩 梁尧涵 郭运泽 宋予震 乔宏兴 边传周 袁野 梁群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3-1193,共11页
【目的】2023年4月,河南新乡某地鹅场雏鹅群急性发病,死亡率高达25%,为确定引起该鹅场雏鹅发病的病因,本研究对送检的病死雏鹅进行剖检和实验室诊断。【方法】无菌采集病死雏鹅肝脏、脾脏、肾脏和小肠等组织样品及心血和肝脏外层纤维素... 【目的】2023年4月,河南新乡某地鹅场雏鹅群急性发病,死亡率高达25%,为确定引起该鹅场雏鹅发病的病因,本研究对送检的病死雏鹅进行剖检和实验室诊断。【方法】无菌采集病死雏鹅肝脏、脾脏、肾脏和小肠等组织样品及心血和肝脏外层纤维素性渗出物,通过对心血及肝脏外层纤维素性渗出物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染色镜检观察、16S rRNA基因及药物敏感性试验鉴定病鹅感染细菌及感染菌株的药物敏感性情况;通过PCR/RT-PCR方法对其常见雏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核酸进行检验,并对阳性病原的主要结构蛋白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确定病鹅感染的病毒性病原及其分子流行病学情况。【结果】细菌学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血平板上呈半透明圆形突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菌落,形态学观察显示,该菌为单个和成对的革兰阴性短杆菌,符合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的特性。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与BLAST分析进一步证实该菌为RA。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敏感,对阿莫西林、四环素和多黏菌素B耐药。常见雏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核酸PCR/RT-PCR检测发现,该鹅场样品小鹅瘟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和鹅星状病毒Ⅰ型(genotypeⅠGoose astrovirus,GAstV-1)核酸呈阳性,GAstV-2、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和鹅呼肠孤病毒(Goose reovirus,GRV)核酸阴性,将致病毒株分别命名为GPV/HN-2023和GAstV-1/HN-2023。进一步对GPV/HN-2023和GAstV-1/HN-2023的主要结构蛋白基因分析发现,GPV/HN-2023与DY-16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属于DY-16-like毒株,且VP3蛋白存在2个特有的氨基酸位点突变D248E和V314L;GAstV-1/HN-2023与GAstV-1毒株亲缘关系较近,属于GAstV-1分支,ORF2蛋白存在3个特有的氨基酸位点突变G47R、S207G和A628T。【结论】本研究通过综合诊断方法明确了GPV、GAstV-1与RA混合感染是引起该鹅场雏鹅发病的病因,分析了致病菌RA的耐药性和病毒性致病原GPV和GAstV-1的遗传演化及变异特点,为河南地区雏鹅疫病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鹅瘟病毒(GPV) 鹅星状病毒Ⅰ型(GAstV-1) 鸭疫里默氏杆菌 混合感染 病原分析
下载PDF
广东部分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5
作者 陈亦杏 张美琳 +5 位作者 李仕楷 杨智灿 李宛珈 陈济铛 朱婉君 张济培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85-3194,共10页
【目的】了解广东部分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的流行、耐药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本试验于2020-2022年从广东地区采集101份疑似RA感染病死鸭、鹅的肝脏、心脏、脑等组织,对采集的组织进行细菌分离,通... 【目的】了解广东部分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的流行、耐药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本试验于2020-2022年从广东地区采集101份疑似RA感染病死鸭、鹅的肝脏、心脏、脑等组织,对采集的组织进行细菌分离,通过革兰染色、生化试验及PCR鉴定分离株。对分离鉴定为RA的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并使用K-B纸片扩散法和PCR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和相应的耐药基因检测,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分离株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型进行统计,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分离菌在含5%新生牛血清的TSA平板培养后可见圆形、稍突、表面有光泽、乳脂状小菌落,革兰染色镜检为阴性短小杆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不发酵碳水化合物,氧化酶阳性,硝酸盐还原、西蒙氏枸椽酸盐、蛋白胨水、MR试验、VP试验、H_(2)S阴性,部分菌株能液化明胶和产生尿素酶。经PCR鉴定ompA基因阳性,本试验共分离得到51株RA。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共检测到5种血清型,分别为血清1、2、4、11、18型,分析不同宿主来源的分离株血清型发现,血清18型仅在鹅上检测到。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选择的25种药物中,RA对氟苯尼考、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大观霉素、头孢噻呋和头孢拉定6种药物敏感;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耐药性最为严重,其中,对β-内酰胺类大部分药物耐药率在50.0%以上,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在80.0%以上。多重耐药统计结果显示,三重及以上耐药性菌株高达96.08%。分析不同宿主来源耐药性发现,鹅源RA分离株对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4种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鸭源,其余药物鸭源和鹅源差异不明显。对15种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其中blaCTX-M、aph(3′)Ⅱa、qnrB、qnrS、floR、tetM、ermF基因检出率较高,检出率分别为70.59%、68.63%、76.47%、96.08%、88.24%、82.35%和96.08%。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耐药基因aph(3′)Ⅱa与新霉素、链霉素耐药株的产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耐药基因ermF与阿奇霉素耐药株的产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耐药基因tetX与多西环素耐药株的产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到51株RA,分离株对多种药物耐药,多重耐药现象严重。本试验结果可为指导广东地区制定RA感染的临床治疗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耐药基因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杆菌Ⅸ型分泌系统分泌蛋白AS87_RS03090的原核表达及其突变株构建
6
作者 沈如玉 陈宗超 +3 位作者 朱敏 牛朋飞 高崧 于圣青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14,共6页
研究发现细菌Ⅸ型分泌系统(T9SS)效应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具有多样性,它们参与细菌自身的生命活动或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鸭疫里默氏杆菌T9SS的效应分子大多具有酶活性,可能参与其生命活动或与致病性相关。为探索... 研究发现细菌Ⅸ型分泌系统(T9SS)效应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具有多样性,它们参与细菌自身的生命活动或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鸭疫里默氏杆菌T9SS的效应分子大多具有酶活性,可能参与其生命活动或与致病性相关。为探索鸭疫里默氏杆菌T9SS分泌蛋白AS87_RS03090的功能及其与细菌毒力的关系,本研究根据鸭疫里默氏杆菌AS87_RS03090基因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并在其上、下游引物中分别添加BamHⅠ和SalⅠ酶切位点,将其克隆到pCold TF载体上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和纯化出鸭疫里默氏杆菌AS87_RS03090重组蛋白(rAS87_RS03090);本研究还利用自然转化的方式成功构建了AS87_RS03090基因突变株Yb2Δ03090。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鉴定鸭疫里默氏杆菌T9SS在其致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Ⅸ型分泌系统 原核表达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杆菌菌影的制备及其与CpG质粒联用的免疫效果评价
7
作者 叶林特 王甜 +2 位作者 陈丽霞 刘心缘 武力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5-108,共4页
为了制备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菌影并探究其与CpG质粒联用的口服免疫效果,试验用NaOH将RAGD1904-2菌株制备成RA菌影,用扫描电镜检测菌影形态,将制备成功的RA菌影与CpG质粒联合应用。将80只1日龄的健康樱桃谷鸭... 为了制备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菌影并探究其与CpG质粒联用的口服免疫效果,试验用NaOH将RAGD1904-2菌株制备成RA菌影,用扫描电镜检测菌影形态,将制备成功的RA菌影与CpG质粒联合应用。将80只1日龄的健康樱桃谷鸭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剂量RA菌影组(接种菌影1×10^(10) cfu)、低剂量RA菌影组(接种菌影1×10^(9 )cfu)、CpG+低剂量RA菌影组(CpG质粒50μg+接种菌影1×10^(9 )cfu),每组20只,分别在5日龄及14日龄进行口服免疫,每日1次,连续3 d;于28日龄采集各组鸭外周血并检测血清IgG、IgA、IL-2、IL-6含量;以1×10^(7.39) cfu(半数致死量)的RAGD1904-2菌株进行攻毒,攻毒后连续观察7 d,统计发病率及死亡率。结果表明:各免疫组血清IgG、IgA、IL-2、IL-6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CpG+低剂量RA菌影组血清IgG、IgA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高剂量RA菌影组和低剂量RA菌影组(P<0.01);CpG+低剂量RA菌影组IL-2含量显著高于低剂量RA菌影组(P<0.05),IL-6含量极显著高于低剂量RA菌影组(P<0.01);高剂量RA菌影组血清IgG、IgA含量显著高于低剂量RA菌影组(P<0.05)。高剂量RA菌影组和低剂量RA菌影组发病率均高于50%,CpG+低剂量RA菌影组发病率为35%,死亡率仅为20%。说明RA菌影与CpG质粒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RA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血清IgG、IgA、IL-2、IL-6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菌影 CpG质粒 口服免 效果 樱桃谷
下载PDF
山东省临沭县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鉴定及生物特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希川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2期15-21,共7页
为了解山东省临沭县鸭疫里默氏杆菌(RA)血清型、耐药性和致病性,2023年5—6月在8家养殖场无菌采集疑似感染RA的病死鸭鹅心血、脑和肝脏组织病料,利用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PCR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用玻片凝集试验鉴定分离菌血清型,... 为了解山东省临沭县鸭疫里默氏杆菌(RA)血清型、耐药性和致病性,2023年5—6月在8家养殖场无菌采集疑似感染RA的病死鸭鹅心血、脑和肝脏组织病料,利用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PCR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用玻片凝集试验鉴定分离菌血清型,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性和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2株分离菌的菌落特性、镜检、生化特点和16S rRNA基因序列符合RA特征;有7株RA为血清1型,2株为血清2型,3株为血清11型;所有菌株均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新霉素和阿莫西林耐药,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氨苄敏感;用3种血清型RA攻毒均可导致雏鸭发病死亡,且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RA感染典型特点相同。结果表明:临沭县RA感染比较普遍,主要流行3种血清型,其中血清1型为优势血清型;RA对多种抗菌药表现出耐药性,致病性较强。建议加强定期病原学监测和耐药性分析,结合本地菌株生物学特性选择疫苗和抗菌药防治,以提高RA感染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致病性 临沭县
下载PDF
鸭源、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9
作者 常伽翌 徐久鹏 +5 位作者 卢佳慧 李孜恒 王智乐 隋娜娜 范雨欣 徐彤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5期8-8,共1页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发鹅、鸭、火鸡等水禽的一种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鸭疫综合征、鸭传染性浆膜炎和鸭疫巴氏杆菌病等。本病以1~6周龄的禽类多发,成年禽类通常不易感染。该病的...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发鹅、鸭、火鸡等水禽的一种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鸭疫综合征、鸭传染性浆膜炎和鸭疫巴氏杆菌病等。本病以1~6周龄的禽类多发,成年禽类通常不易感染。该病的传播途径较多,可以通过饮水和垫料等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携带病原菌的成年禽类传播。该病发病率极高,病禽死亡率大约为5%~75%,幼龄病禽耐过后也易形成弱雏。伴随着鸭、鹅等禽类养殖规模的扩大,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制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血清型众多,且各个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疫苗防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采取药物治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传染性浆膜炎 禽类养殖 交叉保护 血清型 氏杆菌 防制工作 垫料
下载PDF
广西规模水禽养殖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10
作者 陈晓玉 谭奕舟 +9 位作者 莫智杰 胡静 李军 李常挺 白慧丽 王乐平 马春霞 尹杨燕 彭昊 廖玉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3-219,共7页
为了解广西地区规模化水禽养殖场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的流行血清型、耐药情况及遗传关系,从广西南宁、贵港等地规模化水禽养殖场中临床上疑似感染RA的病死鸭、鹅体内得到5株分离菌,对分离菌进行鉴定,检测其毒... 为了解广西地区规模化水禽养殖场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的流行血清型、耐药情况及遗传关系,从广西南宁、贵港等地规模化水禽养殖场中临床上疑似感染RA的病死鸭、鹅体内得到5株分离菌,对分离菌进行鉴定,检测其毒力基因,通过多重PCR检测方法鉴定血清型,并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经试验得到鉴定结果,RA分离菌株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呈平滑圆润、露滴样,圆形隆起的灰白色菌落;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短杆菌;5株分离菌经16SrRNA鉴定均为RA,将其命名为2022NNRA01~2022NNRA05;其中,血清鉴定2022NNRA01为血清1型,其余均为血清2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5株RA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噻呋、大观霉素、氟苯尼考、磺氨甲唑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安普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氨基糖苷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多西环素和利福霉素类药物利福平的耐药率为100%。本试验经分离鉴定成功得到5株RA,且其耐药性分析结果可为广西地区RA疾病的疫苗免疫预防选择以及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分离鉴定 血清型 毒力因子 耐药性 广西
下载PDF
18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11
作者 杨智灿 张美琳 +6 位作者 李仕楷 苏文楠 李宛珈 张溢珊 朱婉君 陈济铛 张济培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914,共6页
为确定广东梅州市某养殖场病死鹅的发病原因及病原特征,本研究采集其肝脏、心脏等组织样品,经TSA血清平板培养后观察菌落形态、生化试验、PCR鉴定、血清型鉴定,确定该分离菌为血清18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18);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毒... 为确定广东梅州市某养殖场病死鹅的发病原因及病原特征,本研究采集其肝脏、心脏等组织样品,经TSA血清平板培养后观察菌落形态、生化试验、PCR鉴定、血清型鉴定,确定该分离菌为血清18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18);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及马岗鹅的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阿莫西林、头孢拉定、头孢唑啉、头孢噻呋、头孢曲松、大观霉素、氟苯尼考、多西环素、氧氟沙星敏感;对青霉素、新霉素、丁胺卡那、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奇霉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多粘菌素B耐药;共检出6种毒力基因(Fur、lux E、tct R、luxr1、cwa H、lipid A);以实际接种量5×10^(5)cfu/m L的分离菌经肌肉注射感染马岗鹅,结果显示未引起马岗鹅的死亡;以实际接种量5×10^(8)cfu/m L的分离菌分别经肌肉、脚蹼注射和滴鼻感染白鸭和白鹅,在感染后7 d的观察期内观察动物的临床症状及剖检,无菌采集各组动物的脑组织、心脏、肝脏、脾脏,经相应处理后涂板,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各脏器的载菌量。结果显示,白鹅肌肉、白鹅脚蹼、白鸭肌肉接种感染可导致鹅、鸭的发病及死亡,滴鼻接种未能引起鹅、鸭死亡;对各组白鹅、白鸭的各脏器进行平板计数,结果显示各组的各种动物的心脏、肝脏、脑组织、脾脏均可测得一定的菌量。肌肉注射组动物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分离菌感染白鸭及白鹅的病理变化涉及脑组织、心脏、肝脏、脾脏等。结果表明,本研究首次在国内分离到RA-18菌株,该菌株对白鸭和白鹅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对广东地区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AI)的诊断和防治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血清型 致病性
下载PDF
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12
作者 杨少艳 刘红祥 +7 位作者 蔡联燊 张玉杰 李彬 宋姗姗 孙娜娜 赵成龙 李明勇 刘东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56,共6页
为探究山东、安徽、河北、宁夏等地区育成阶段蛋鸡群出现的一种以输卵管干酪物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病因,该研究对临床病理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血清学、动物回归试验和药敏试验等方面的研究与分... 为探究山东、安徽、河北、宁夏等地区育成阶段蛋鸡群出现的一种以输卵管干酪物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病因,该研究对临床病理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血清学、动物回归试验和药敏试验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13株分离菌株均为鸭疫里默氏杆菌,以血清型7型为主,其OmpA基因已进化为2大分支,动物回归试验可复制出相同临床症状,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大观霉素、头孢类药物较为敏感。该研究结果为鸭疫里默氏杆菌从不同易感宿主上的分离鉴定及菌株的遗传进化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家禽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输卵管干酪物
下载PDF
1株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13
作者 李维升 王艳 +4 位作者 高亚东 赵神鸿 孙景昱 张越 尹建华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3,共7页
为了解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RA)的致病性,对1株2021年从病鸡肝脏中分离的RA疑似菌株进行染色镜检、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及病理学观察并分析其16S rRNA序列。结果显示:菌株不发酵糖类,脲酶试验、触酶试验、氧... 为了解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RA)的致病性,对1株2021年从病鸡肝脏中分离的RA疑似菌株进行染色镜检、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及病理学观察并分析其16S rRNA序列。结果显示:菌株不发酵糖类,脲酶试验、触酶试验、氧化酶还原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和枸橼酸盐试验均为阳性,硫化氢、VP、MR试验均为阴性;血清型鉴定为血清10型;分离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呋、环丙沙星、磺胺异噁唑、红霉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高敏,对头孢曲松、恩诺沙星、大观霉素、庆大霉素耐药;动物试验表明,能引起鸭和鸡的“三炎”症状,对鸭具有高致死率且能导致鸡出现严重关节软组织病变;病理学变化显示人工感染鸡心外膜增厚,充满纤维蛋白,炎性细胞浸润,主要炎性细胞为淋巴细胞;肝脏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部分肝细胞出现胞浆和核深染的固缩现象;脾脏血管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腿部组织中充满渗出液,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于血管周围。16S rRNA序列比对显示分离株与GenBank RA参考株同源性均在99%以上,确认其为RA。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株与当前毒力最强的RA Hxb2株高度同源。本试验证明鸡源RA QD01株对鸡和鸭都具有强致病性并能在鸡群中流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致病性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鹅源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14
作者 李正兴 徐景峨 +6 位作者 潘永 李婷 吴仙 沈如勇 李茂锦 杨莉 韩雪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61-63,共3页
为了解锦屏县某规模化鹅场致病菌的流行状况和耐药规律,采集15只病死雏鹅的不同组织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PCR检测、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筛查。结果分离得到13株大肠杆菌、6株沙门氏菌、4株鸭疫里默氏杆菌;12株大肠杆菌和6株沙门氏菌... 为了解锦屏县某规模化鹅场致病菌的流行状况和耐药规律,采集15只病死雏鹅的不同组织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PCR检测、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筛查。结果分离得到13株大肠杆菌、6株沙门氏菌、4株鸭疫里默氏杆菌;12株大肠杆菌和6株沙门氏菌为多重耐药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唑啉等14种抗生素耐药;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多粘菌素B、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00%;floR基因检出率,大肠杆菌为76.92%,沙门氏菌和鸭疫里默氏杆菌为100%;大肠杆菌blaCTX-M-1G基因检出率为61.53%,沙门氏菌blaCTX-M-9G基因检出率为83.33%。综上所述,这些鹅源分离菌株大多为多重耐药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细菌分离培养 沙门氏菌 克林霉素 多粘菌素B 药敏试验 鹅场 环丙沙星
下载PDF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治疗
15
作者 陆璐 黄宝学 +1 位作者 鲍锋光 班雪花 《家禽科学》 2024年第11期16-20,I0008,共6页
为确诊广西田东县某肉鸭场疑似鸭浆膜炎的发病原因,无菌采集发病鸭的脑、肝脏及心脏组织,开展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在鲜血琼脂平板上呈表面平滑、略微凸起、边缘规则整齐、具有光泽且半透明... 为确诊广西田东县某肉鸭场疑似鸭浆膜炎的发病原因,无菌采集发病鸭的脑、肝脏及心脏组织,开展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在鲜血琼脂平板上呈表面平滑、略微凸起、边缘规则整齐、具有光泽且半透明的奶油状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阴性短小杆菌,瑞氏染色则呈现两极浓染特征。生化试验鉴定结果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生化特性相符,致病性试验表明其具有较强致病性,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红霉素高度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引发该鸭场发病的病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通过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治疗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原及其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程安春 朱德康 +7 位作者 王晓佳 王雪平 张莎秋 贾仁勇 罗启慧 韩新峰 陈孝跃 汪铭书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共4页
文章回顾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病原鉴定、主要抗原、耐药机制等若干基础问题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鸭疫里默氏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对进一步深入开展致病机理研究和疫苗研发的重要意义。同时,从我国水禽生产的角度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 文章回顾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病原鉴定、主要抗原、耐药机制等若干基础问题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鸭疫里默氏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对进一步深入开展致病机理研究和疫苗研发的重要意义。同时,从我国水禽生产的角度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控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鸭疫里默氏杆菌 防控 关键技术
下载PDF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17
作者 赵俊国 张相君 《家禽科学》 2024年第11期89-91,共3页
2023年9月16日,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某中型肉鸭养殖场饲养的8 500羽30日龄雏鸭,部分发病,主要表现羽毛蓬乱、缩颈闭眼、行动困难,有的头部肿大、眼睑肿胀、结膜充血等。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 2023年9月16日,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某中型肉鸭养殖场饲养的8 500羽30日龄雏鸭,部分发病,主要表现羽毛蓬乱、缩颈闭眼、行动困难,有的头部肿大、眼睑肿胀、结膜充血等。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针对该病,采取了抗生素治疗、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发展,降低了鸭群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病例诊断与防控
18
作者 李存刚 李芹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121-122,共2页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鸭养殖中常见且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细菌类疾病,危害性大,死亡率高,会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该文结合山东省息陬镇某养殖场发生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例进行探讨,阐述了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针对性实验室诊断方...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鸭养殖中常见且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细菌类疾病,危害性大,死亡率高,会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该文结合山东省息陬镇某养殖场发生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例进行探讨,阐述了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针对性实验室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防控措施,以期降低该病的发生率,确保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实验室诊断 治疗 防控
下载PDF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19
作者 孔桂慧 唐德宏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第7期11-13,16,共4页
为了确诊山东济宁某养鸭场14日龄樱桃谷商品肉鸭死亡发病原因,本试验无菌采取病死鸭的肝脏、脾脏和脑等组织,采用细菌分离纯化、PCR鉴定、血清型鉴定等方法确定病原。结果显示,从樱桃谷肉鸭脑组织中分离到1株鸭疫里默氏杆菌(RA),命名为J... 为了确诊山东济宁某养鸭场14日龄樱桃谷商品肉鸭死亡发病原因,本试验无菌采取病死鸭的肝脏、脾脏和脑等组织,采用细菌分离纯化、PCR鉴定、血清型鉴定等方法确定病原。结果显示,从樱桃谷肉鸭脑组织中分离到1株鸭疫里默氏杆菌(RA),命名为JNRA19株;JNRA19株经血清凝集试验鉴定为血清型2型。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JNRA19株可导致雏鸭出现典型病理病变,死亡率为80%。本研究证实该批樱桃谷商品肉鸭的大量死亡是由RA和某种病毒混合感染导致,为其防控和诊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RA) 分离鉴定 混合感染
下载PDF
我国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调查及新血清型的发现和病原特性 被引量:177
20
作者 程安春 汪铭书 +7 位作者 陈孝跃 朱德康 黄城 刘菲 周毅 郭宇飞 刘兆宇 方鹏飞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0-323,共4页
从全国 2 9个省 (市、自治区 )不同代次 (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 )的 5~ 90日龄患有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分离到 184 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 ,血清型分布为 1(6 38株 )、2 (36 7株 )、3(10 2株 )、4 (14 6株 )、5 (89株 )、6 (... 从全国 2 9个省 (市、自治区 )不同代次 (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 )的 5~ 90日龄患有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分离到 184 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 ,血清型分布为 1(6 38株 )、2 (36 7株 )、3(10 2株 )、4 (14 6株 )、5 (89株 )、6 (4 9株 )、7(87株 )、8(6 8株 )、10 (4 3株 )、11(35株 )、13(5 6株 )、14 (6 1株 ) ,另有 10 1株不属于 1~ 2 1血清型 ,而分属于 4个相同的抗原型 ,被命名为 2 2 (2 1株 )、2 3(18株 )、2 4 (34株 )和 2 5 (2 8株 )血清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血清型 病原特性 抗原型 致病性 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