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3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诱导半数有效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马艳辉 连一闻 +5 位作者 刘芳妍 黄珂 贾怡童 孟繁琪 吴洁 王天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2,共5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诱导半数有效剂量(ED_(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59例,男26例,女33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 目的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诱导半数有效剂量(ED_(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59例,男26例,女33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联合环泊酚组(EC组,n=29)和环泊酚组(C组,n=30)。EC组给予环泊酚前2 min静注艾司氯胺酮0.3 mg/kg,C组于相同时点静注等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环泊酚初始剂量为0.4 mg/kg,剂量调整梯度为0.04 mg/kg,检查时若出现阳性反应则下一例患者环泊酚诱导剂量增加0.04 mg/kg,阴性反应则下一例患者环泊酚诱导剂量减少0.04 mg/kg。阳性反应为麻醉诱导后2 min患者BIS无法降至60或置入胃镜时出现呛咳或体动反应2级及以上。记录环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出室时间、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Probit概率回归分析法计算ED_(50)、95%有效剂量(ED_(95))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与C组比较,EC组检查过程中环泊酚总用量、低血压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均明显降低(P<0.05)。EC组使用环泊酚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诱导ED_(50)为0.21 mg/kg(95%CI 0.12~0.25 mg/kg),ED_(95)为0.32 mg/kg(95%CI 0.26~0.39 mg/kg),C组使用环泊酚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诱导ED_(50)为0.37 mg/kg(95%CI 0.32~0.40 mg/kg),ED_(95)为0.48 mg/kg(95%CI 0.43~0.54 mg/kg)。与C组比较,EC组使用环泊酚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诱导ED_(50)、ED_(95)明显降低(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艾司氯胺酮0.3 mg/kg可降低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诱导时的ED_(50)并减少检查过程中环泊酚总用量,术中循环稳定,可安全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环泊酚 无痛胃肠镜 半数有效剂量 麻醉诱导
下载PDF
高龄手术患者麻醉诱导中不同全麻药物的应用探讨
2
作者 王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58-0160,共3页
探讨和研究高龄手术患者麻醉诱导中不同全麻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90例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高龄病人分为三组,麻醉诱导中分别使用三种不同的全麻药物,丙泊酚、咪达唑仑和依托咪酯,对比三组病人的麻醉显效时间,以及麻醉过程中不同... 探讨和研究高龄手术患者麻醉诱导中不同全麻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90例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高龄病人分为三组,麻醉诱导中分别使用三种不同的全麻药物,丙泊酚、咪达唑仑和依托咪酯,对比三组病人的麻醉显效时间,以及麻醉过程中不同时点的HR与MAP。总结各个药物的应用效果。结果 咪达唑仑组与依托咪酯组的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眼球固定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丙泊酚组的上述三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5。丙泊酚组病人的T1时点的HR与MAP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P<0.05),T2时点又表现出了明显的升高(P<0.05)。咪达唑仑组T1的HR与MAP与T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T2显著高于T1(P<0.05)。依托咪酯组病人各时点的HR与MAP均无显著变化。丙泊酚组病人有4例病人在诱导后插管前出现低血压,另外两组病人无异常出现。结论 在对高龄病人实施全麻引导的过程中,上述三种药物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相对来说依托咪酯对病人的心功能影响最小,其显效时间与咪达唑仑基本一致,略慢于丙泊酚,可作为首选药物;丙泊酚对病人心功能影响在三种药物中最大。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全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麻醉诱导 全麻 麻醉药物
下载PDF
麻醉诱导后低血压预测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露 阳慧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540,共5页
麻醉诱导后低血压(PIH)在临床实践中较为常见,其与术后急性肾损伤、ICU住院时间延长、死亡等不良结局明显相关。因此,麻醉科医师应重视其管理以改善患者预后。目前关于PIH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PIH的预测及预防,本文就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 麻醉诱导后低血压(PIH)在临床实践中较为常见,其与术后急性肾损伤、ICU住院时间延长、死亡等不良结局明显相关。因此,麻醉科医师应重视其管理以改善患者预后。目前关于PIH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PIH的预测及预防,本文就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麻醉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诱导后低血压 危险因素 预测指标 容量反应性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应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桑凤欣 王丽娟 +3 位作者 赵倩倩 董红运 郝瑞 徐永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应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麻醉镇痛,观察组采用帕... 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应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麻醉镇痛,观察组采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切皮时(T1)、分离肌肉韧带时(T2)、对神经根进行刺激时(T3)、缝皮时(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术后不同时间(术后2、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T2、T3、T4时的HR、MAP水平均低于T1时,且观察组T1、T2、T3、T4时的HR水平分别为(79.63±8.26)、(75.68±7.55)、(72.17±6.49)、(70.04±5.07)次/min,低于对照组的(84.15±8.49)、(80.31±7.44)、(78.65±6.58)、(75.41±6.19)次/min,MAP水平分别为(85.44±10.43)、(77.33±10.12)、(78.65±9.88)、(79.86±9.53)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的(79.22±10.66)、(71.51±10.39)、(73.21±8.57)、(74.57±8.46)mm Hg(P<0.05)。观察组术后2、6、12、24 h的VAS评分分别为(2.26±0.46)、(2.86±0.68)、(3.16±0.77)、(3.79±0.94)分,低于对照组的(2.79±0.58)、(3.46±0.79)、(3.76±0.91)、(4.27±0.89)分(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高于对照组(1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可改善术中血流动力学,亦能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该方案安全性良好,有利于预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麻醉诱导 帕瑞昔布钠 超前镇痛
下载PDF
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观察
5
作者 崔伟明 黄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85-0088,共4页
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2年3月-2023年9月64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行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观察组行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比较两组生命体征、血压变化、麻醉诱导效果... 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2年3月-2023年9月64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行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观察组行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比较两组生命体征、血压变化、麻醉诱导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拔管时,观察组心率、SpO2、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78.65±7.08)次/min、(99.81±0.65)%、(110.13±8.09)mmHg、(68.20±7.42)mmHg,对照组分别为(82.59±7.24)次/min、(97.20±0.61)%、(114.52±7.93)mmHg、(73.08±7.13)mmHg,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开始-意识消失时间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进行手术,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全身麻醉的疗效,有利于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吸入麻醉诱导 异丙酚 静脉麻醉诱导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不同剂量环泊酚对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焕焕 何金华 +3 位作者 张梦 张彧 刘妹女 李建立 《中国医药》 2024年第4期540-544,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环泊酚对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2—1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择期行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的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双盲分为低剂量...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环泊酚对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2—1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择期行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的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双盲分为低剂量组(L组)、中剂量组(M组)和高剂量组(H组),每组30例。L组、M组和H组分别在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环泊酚0.2、0.3和0.4 mg/k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T2)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并采集短时心率变异性频域参数: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和低频/高频比值(LF/HFratio);同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T1时3组、T2时M组和H组患者的心率、MAP及BIS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T1时比较,T2时L组患者的心率及MAP均明显升高(均P<0.05)。T1、T2时,H组患者的心率、MAP及BIS均明显低于L组和M组(均P<0.05),T2时,L组患者的心率、MAP显著高于M组(均P<0.05)。与T0时比较,T1时3组、T2时M组和H组患者的LF、HF及LF/HFratio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T1时比较,T2时L组患者的LF及LF/HFratio均明显升高(均P<0.05)。T1、T2时,H组患者的LF、HF及LF/HFratio均明显低于L组和M组(均P<0.05),T2时,L组患者的LF和LF/HFratio显著高于M组(均P<0.05)。H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和M组[36.7%(11/30)比10.0%(3/30)、3.3%(1/30)](χ2=169.25,P<0.01)。结论 环泊酚用于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的麻醉诱导,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自主神经功能平衡,与0.2 mg/kg和0.4 mg/kg的诱导剂量相比,0.3 mg/kg的诱导剂量能更安全地应用于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三叉神经痛 心率变异性 全身麻醉诱导
下载PDF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盛柳芳 严柯 +3 位作者 李磊 石磊 俞钱峰 俞盛辉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4期533-535,共3页
全身麻醉诱导低血压(post-induction hypotension,PIH)是术中低血压最常见的类型[1],其预示着脏器低灌注可能,与术后诸多并发症相关,如肾功能不全、心肌损伤、术后谵妄、缺血性脑卒中及术后30 d死亡[2-3]。PIH并不受手术时间、手术侵入... 全身麻醉诱导低血压(post-induction hypotension,PIH)是术中低血压最常见的类型[1],其预示着脏器低灌注可能,与术后诸多并发症相关,如肾功能不全、心肌损伤、术后谵妄、缺血性脑卒中及术后30 d死亡[2-3]。PIH并不受手术时间、手术侵入性及术中出血量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老年人 麻醉诱导 低血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喉癌手术麻醉诱导前急性气道梗阻一例
8
作者 吴梦梅 孙宇 +2 位作者 林宇 张瑛 蒋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1-892,共2页
患者,男,55岁,175 cm,80 kg,BMI 26.1 kg/m^(2),ASAⅣ级。因“喉癌术后8年,复发1年”入院。2015年在外院确诊喉癌并行水平半喉切除术+气管切开术,术后未行放化疗。1年前患者发现颈部正中出现针尖样溃疡,未予重视,后溃疡面进一步扩大,现... 患者,男,55岁,175 cm,80 kg,BMI 26.1 kg/m^(2),ASAⅣ级。因“喉癌术后8年,复发1年”入院。2015年在外院确诊喉癌并行水平半喉切除术+气管切开术,术后未行放化疗。1年前患者发现颈部正中出现针尖样溃疡,未予重视,后溃疡面进一步扩大,现皮肤表面破溃,皮下软组织及肌肉外露,破溃大小约7 cm×4 cm,表面可见分泌物,遂来我院就诊。半年前患者出现声嘶,呈渐进性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软组织 喉癌手术 麻醉诱导 气管切开术 水平半喉切除术 喉癌术后 放化疗 声嘶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在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杨孟丽 张雪莹 +10 位作者 杨鑫 李晓芳 张红伟 樊腾 马闻苛 杨明月 高宁宁 王玉淼 郭自伟 殷婕 岳修勤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22-325,332,共5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诱导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全身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诱导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全身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时给予艾司氯胺酮0.5 mg·kg^(-1),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其余诱导用药及术中维持用药均相同。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入室后(T_(0))、麻醉诱导给药后(T_(1))、气管插管后(T_(2))、缝合皮肤时(T_(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2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PACU)停留时间;分别于术后2、6、12、24 h时采用Ramasy镇静评分和疼痛数字等级评分(NRS)评估患者的镇静程度和疼痛程度;比较2组患者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_(0)、T_(2)、T_(3)时,2组患者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时观察组患者的HR、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_(0)、T_(1)、T_(2)、T_(3)时,2组患者的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h时的Ramas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24 h时,2组患者的Ramasy镇静评分和N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4/30)、6.7%(2/30),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1,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可减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缩短麻醉苏醒时间,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全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诱导
下载PDF
环泊酚用于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0
作者 张惟惟 刘天龙 +3 位作者 刘志龙 胡琼花 胡钟元 阎文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18,共3页
老年患者因循环的脆弱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改变,在麻醉诱导时易出现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合理选择和恰当应用药物实现老年患者平稳的麻醉诱导至关重要^([1])。环泊酚是一种新型短效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 老年患者因循环的脆弱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改变,在麻醉诱导时易出现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合理选择和恰当应用药物实现老年患者平稳的麻醉诱导至关重要^([1])。环泊酚是一种新型短效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受体激动药,药效为丙泊酚的4~5倍,具有剂量相关的镇静催眠效应,且起效迅速、代谢快、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2])。本研究拟探索环泊酚用于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动力学 麻醉诱导 老年患者 药代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 丙泊酚 安全性和有效性 恰当应用
下载PDF
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发生全身麻醉诱导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测模型建立
11
作者 杨仪莹 巩超 +1 位作者 蒋晖 陈莲华 《上海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273-279,共7页
目的 探究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接受全身麻醉(简称全麻)诱导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行择期非心脏手术并接受全麻的407例患者资料。按照既往文献中... 目的 探究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接受全身麻醉(简称全麻)诱导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行择期非心脏手术并接受全麻的407例患者资料。按照既往文献中的低血压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即全麻诱导后血压水平较基础水平下降幅度>30%或平均动脉压(MAP)<60 mmHg(1 mmHg=0.133 kPa)的患者,纳入低血压组;而血压水平下降幅度≤30%且MAP≥60 mmHg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记录包括年龄、身高、体重、BMI、是否有高血压病史、是否有糖尿病病史、是否罹患冠心病、NYHA心功能分级的患者一般资料。记录入手术室后5 min(记为T_(0)点)的患者基础MAP值(即MAP_(T0)),以及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前(记为T_(1)点)的患者MAP值(即MAP_(T1))。同时,记录手术前获得的患者包括血糖、TG、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等指标;收集患者的麻醉药物诱导剂量(丙泊酚和舒芬太尼),ASA分级,是否合并使用依托咪酯诱导,以及诱导后心率下降的幅度(即ΔHR)。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对象发生全麻诱导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应用危险因素及其系数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407例患者中有211例(51.84%)发生全麻诱导后低血压。与对照组比较,低血压组身高值、体重值均显著较低(P=0.007、0.017),女性患者的占比显著较高(P=0.038),LDL、TC水平显著较高(P=0.019、0.004),合并使用依托咪酯的患者占比、患者MAP_(T0)、ΔHR均显著较高(P=0.022、0.015、<0.001)。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C、舒芬太尼诱导剂量、MAP_(T0)、ΔHR为行非心脏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在全麻诱导期间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的ROC曲线的AUC为0.705, 95%CI为0.655~0.756,P<0.001,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结论年龄、TC、舒芬太尼诱导剂量、MAP_(T0)、ΔHR为行非心脏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接受全麻诱导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据其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固醇 老年患者 非心脏手术 麻醉诱导 低血压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滴鼻对父母陪伴麻醉诱导患儿术前焦虑及苏醒期躁动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姚静 赵晓春 +2 位作者 李松泽 杨曦仑 黄泽清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757-761,共5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对父母陪伴麻醉诱导(Parent presence at the induction of anesthesia,PPIA)患儿术前焦虑水平及苏醒期躁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择期行腺样体或伴有扁桃体切...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对父母陪伴麻醉诱导(Parent presence at the induction of anesthesia,PPIA)患儿术前焦虑水平及苏醒期躁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择期行腺样体或伴有扁桃体切除术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NS组、D1组和D2组,每组40例。在麻醉诱导前30 min,三组患儿分别经鼻滴入0.5 ml生理盐水(NS组)、1.0μg/kg右美托咪定(D1组)、2.0μg/kg右美托咪定(D2组),30 min后,在父母陪伴下患儿吸入8%七氟烷,睫毛反射消失后转运至手术室。于术前1 d访视时(T_(0))、进入术前等候室时(T_(1))及麻醉诱导开始时(T_(2))用简化的改良耶鲁围手术期焦虑量表(Modified Yale Preoperative Anxiety Scale,mYPAS-SF)评分,麻醉诱导期间利用麻醉诱导期合作度评分量表(Induction compliance checklist,ICC)评分,苏醒时应用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PAED)评分。结果T_(2)时,D1组、D2组患儿的mYPAS-SF评分低于NS组(F=2.831,F=4.311,P<0.05),D1组、D2组患儿的ICC评分均低于NS组(F=2.543,F=4.983;P<0.05);D2组的ICC评分低于D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9,P<0.05),D2组的PAED评分低于D1组和NS组(F=4.382,F=3.182,P<0.05)。结论经鼻应用右美托咪定2.0μg/kg可明显减轻父母陪伴麻醉诱导患儿麻醉诱导期的焦虑水平,提高患儿麻醉诱导依从性,缓解患儿苏醒期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右美托咪定 父母陪伴麻醉诱导 术前焦虑 苏醒期躁动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老年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晨 田刚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和依托咪酯组(E组)。麻醉诱导时,给予R组患者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3 ...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和依托咪酯组(E组)。麻醉诱导时,给予R组患者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3 mg/kg,给予E组患者依托咪酯0.3 mg/kg。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完成即刻(T1)、气管插管后(T2)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指数(BIS)。统计2组患者诱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5 min时的Ramsay镇静评分、出麻醉后恢复室(PACU)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T0时MAP、HR、B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者T1、T2时MAP高于E组患者(P<0.05),T2时HR低于E组患者(P<0.05);与T0时比较,R组患者T1、T2时的HR、MAP和BIS均降低,E组患者T1、T2时MAP和BIS均降低,T1时HR下降,T2时HR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者诱导时间及拔管时间短于E组患者(P<0.05)。2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出PACU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肌阵挛和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R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依托咪酯,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依托咪酯 老年患者 麻醉诱导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依托咪酯在胸科手术患者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4
作者 黎秋焱 熊江琴 邓新洪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依托咪酯在胸科手术患者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择期行胸科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0.2~0.4 mg/k... 目的探讨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依托咪酯在胸科手术患者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择期行胸科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0.2~0.4 mg/kg依托咪酯行麻醉诱导,试验组采用0.3 mg/kg苯磺酸瑞马唑仑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脑电双频指数(BIS)、血糖水平及麻醉诱导期间不良反应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前(T_(1))时心率(HR)低于诱导前(T_(0))时,插管后即刻(T_(2))时HR高于T_(0)时,且试验组T_(1)时HR高于对照组,T_(2)时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1)时平均动脉压(MAP)低于T_(0)时,T_(2)时MAP高于T_(1)时,且试验组T_(1)时MAP高于对照组,T_(2)时M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1)、T_(2)时BIS低于T_(0)时,T_(2)时BIS高于T_(1)时,且试验组T_(1)、T_(2)时BI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诱导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诱导期间肌颤搐、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依托咪酯,胸科手术患者采用苯磺酸瑞马唑仑麻醉诱导更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可减轻应激反应,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科手术 苯磺酸瑞马唑仑 依托咪酯 麻醉诱导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复合瑞马唑仑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5
作者 付伟 王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1期25-29,共5页
目的 分析艾司氯胺酮复合瑞马唑仑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40例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在麻醉诱导中,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研究组采用艾司氯胺... 目的 分析艾司氯胺酮复合瑞马唑仑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40例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在麻醉诱导中,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研究组采用艾司氯胺酮复合瑞马唑仑。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镇静评分、麻醉期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不同时间的血压、心率、疼痛和认知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复苏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镇静评分(1.19±0.43)分与对照组的(3.02±0.51)分相比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插管前、插管3 min时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插管前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插管前、插管3 min时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24、72 h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别为(24.31±1.85)、(26.28±2.05)分,高于对照组的(20.67±1.24)、(23.17±1.85)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4、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4.05±1.18)、(2.14±1.04)、(1.75±0.29)分,低于对照组的(5.42±1.30)、(3.26±1.27)、(2.58±0.54)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复合瑞马唑仑应用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同时能发挥出色的镇静、镇痛效果,并且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麻醉诱导 艾司氯胺酮 瑞马唑仑 老年
下载PDF
瑞马唑仑和咪达唑仑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麻醉诱导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
16
作者 王海振 刘洋 +1 位作者 贾佳 许佳承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4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和咪达唑仑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麻醉诱导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血管事件情况,检验两种麻醉药物的临床质效。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收治...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和咪达唑仑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麻醉诱导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血管事件情况,检验两种麻醉药物的临床质效。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被诊断为冠心病且需要进行CABG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施行CABG,术前0.5 h内肌注吗啡10 mg,麻醉诱导时,对照组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研究组注射苯磺酸瑞马唑仑0.2 mg/kg,当BIS<60时,两组均给予静脉注射2μg/kg舒芬太尼及1 mg/kg罗库溴铵完成麻醉诱导。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镇静指标、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麻醉诱导前,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每搏输出量指数(SVI)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HR、SBP、DBP、MAP、SVI水平均更高,BIS水平更低,进入麻醉时间更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诱导后,研究组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CABG患者施行麻醉诱导时,使用瑞马唑仑作为麻醉药物在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升患者镇静水平、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咪达唑仑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麻醉诱导 血流动力学指标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建宁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4期84-86,共3页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以2020年4月—2022年7月于南京市江宁区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象研究,根据入院时编号奇偶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奇数编号,25例)与观...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以2020年4月—2022年7月于南京市江宁区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象研究,根据入院时编号奇偶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奇数编号,25例)与观察组(偶数编号,25例),对照组麻醉诱导方案为舒芬太尼、丙泊酚双药联合,观察组麻醉诱导方案为舒芬太尼、依托咪酯、丙泊酚三药联合。记录并对比2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恢复定向力用时、苏醒用时、麻醉诱导用时)差异,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各时间节点心率、平均动脉压指标变化,观察统计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恢复定向力用时及苏醒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麻醉诱导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_(1)(插管前1 min)、T_(2)(插管即刻)、T_(3)(插管后5 min)节点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患者麻醉诱导采取依托咪酯、丙泊酚联合方案,效果显著,能够稳定患者血流动力指标,促进患者意识苏醒,安全性理想,值得提倡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丙泊酚 麻醉诱导 老年患者手术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瑞马唑仑对2型糖尿病患者麻醉诱导期血糖水平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18
作者 张建平 王烺 马保新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9期26-29,共4页
目的分析瑞马唑仑对2型糖尿病患者麻醉诱导期血糖水平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于2023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行气管插管全麻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给... 目的分析瑞马唑仑对2型糖尿病患者麻醉诱导期血糖水平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于2023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行气管插管全麻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诱导麻醉,研究组给予瑞马唑仑诱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期不同时间点的空腹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时,两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麻醉诱导前,胰岛素水平低于麻醉诱导前,且研究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麻醉诱导后,两组高频功率、低频功率、低频功率/高频功率低于麻醉诱导前,且研究组低频功率、低频功率/高频功率、高频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瑞马唑仑可降低患者麻醉诱导期间血糖水平,减少手术应激对血糖水平、心率变异性的影响,麻醉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麻醉诱导 瑞马唑仑 血糖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全身麻醉诱导期吸气相气道正压水平对面罩吸氧患者胃胀气的影响
19
作者 陈潇男 鲁旭 陈玲阳 《医疗装备》 2024年第3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诱导期吸气相气道正压(IPAP)水平对面罩吸氧患者胃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于医院拟行全身麻醉的12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PAP 10组、IPAP 15组和IPAP 20组,每组40例。患者均给予麻醉...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诱导期吸气相气道正压(IPAP)水平对面罩吸氧患者胃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于医院拟行全身麻醉的12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PAP 10组、IPAP 15组和IPAP 20组,每组40例。患者均给予麻醉剂后行面罩通气,根据患者所在组别分别设置IPAP值为10、15、20 cmH_(2)O,3 min后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超声检查麻醉诱导前和插管后的胃窦横截面积(CSA)并计算CSA变化(ΔCSA≥30%为胃胀气)。采集面罩通气开始后30、60、90、120、150、180 s的潮气量、呼气末CO_(2)分压(ETCO_(2))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ΔCSA、胃胀气发生率、充分通气例次和各时点SpO_(2)和ETCO_(2)水平、使95%例次的样本产生充分通气的有效IPAP水平(ED95)。结果IPAP 10组无胃胀气发生。IPAP 15组和IPAP 20组ΔCSA和胃胀气发生率均高于IPAP 1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AP 10组例次为充分通气高于IPAP 15组和IPAP 2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bit回归分析发现,使95%例次的样本产生充分通气所需的有效IPAP水平的ED95(95%CI)为10.02(9.32~10.44)cmH_(2)O。3组各时点SpO_(2)和ETCO_(2)均属正常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期面罩吸氧患者IPAP为10 cmH_(2)O时,可在不影响通气质量的前提下,避免胃胀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诱导 吸气相气道正压 面罩吸氧 胃胀气
下载PDF
不同浓度七氟醚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患儿气管插管成功率的影响
20
作者 王利平 王姬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七氟醚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患儿气管插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行气管插管的患儿108例。随机分为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两组各54例。高浓度组插管前使用8%浓度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低浓度组使... 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七氟醚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患儿气管插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行气管插管的患儿108例。随机分为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两组各54例。高浓度组插管前使用8%浓度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低浓度组使用3%浓度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记录两组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满意度和吸入诱导时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和完成气管插管后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观察两组不良反应(体动、术后头晕、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高浓度组气管插管成功率和满意度高于低浓度组,吸入诱导时间短于低浓度组(P<0.05);完成气管插管后高浓度组MAP、HR水平低于低浓度组(P<0.05),SpO_(2)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高浓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6%,低浓度组为9.26%(P>0.05)。结论 使用高浓度的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对患儿气管插管的成功率高,能改善患儿血流动力学参数且不良反应较小,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麻醉诱导 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